村干部的民情日记摘选
内蒙古新闻网10-10-01 12:38 【打印本页】 【字体:小 中 大】来源: 内蒙古日报
三道营子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福春
201*年7月1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是三道营子村值得纪念的日子,也是我一生中值得骄傲的日子。村党委成立了,我满票当选第一任村党委书记。
看着一张张“沉甸甸”的选票,我思绪万千,这里面有我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有党员群众对我的理解和支持,更感觉到自己身上担子的沉重,我要把村里的事当作自己家的日子去经营,目前的经济我还不满意,我要让村里变得更加富足。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发展了,才能解决村民穿衣和花钱的问题,解决村民住房、通路、通水、通电话的问题,也才能解决村民的休闲、娱乐、旅游的问题,解决医疗、养老、就学、就业的问题。“资源带动、产业促动、公益联动、党建带动”的发展路子,非常适合我们村实际,增强了我干好工作的信心。(我们)要建设团结协作、战斗力强的村班子,给群众办实事、好事,说到办到,坚持一件一件、年复一年地办,做到把事情办实,把实事办好。
三道营子村党委副书记 石 瑞
201*年8月3日 星期二 晴
今天,在村文体活动广场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和鼓乐声中,三道营子村第二届农民运动会拉开帷幕。着装整齐的方队,英姿飒爽的代表队,欢声雷动的观众,阵阵喝彩声此起彼伏。
作为整个活动筹划和落实的具体负责人,我虽然日夜忙碌了10多天,但看到庄严威武、令人振奋的开幕式,真(是)觉得值了。
今天比赛的项目有100米负重跑、50米滚轮胎、30米提水抗旱保苗、拔河、夫妻背跑、喝啤酒等,不单参加比赛的人比得热火朝天,看比赛的老百姓也是乐得合不拢嘴。这热闹的场面,让我看到了三道营子纯朴的民风,看到了群众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我们与村民朝夕相处、心心相印,最了解村民在想什么。他们走向了富裕之路,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但在精神食粮上充满渴望。看到眼前的一幕幕画面和村民的一张张笑脸,我感到无比欣慰!这些文化活动,使村里赌博的没有了,邻里纠纷少了,团结友爱、文明和谐之举蔚然成风,我对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也充满了信心。
村党委委员、项目办主任兼办公室主任 孟凡生
201*年6月21日 星期三 小雨 今天是阴历五月初七,端午节假后的第一天。在早晨上班的路上遇见了八组村民祝万军,看着他走路的样子,感觉他的身体明显有些吃力。于是与他打了招呼,他与我讲,现在得了股骨头坏死,吃了很多药,花了很多钱,给家庭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我当场直接打电话与乡民政安助理联系,把他的情况与安助理讲了。安助理说,(先)为他解决一台残疾人轮椅,下一步尽可能解决祝万军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祝万军听到我们的通话很感动,他说感谢党,感谢村干部没把老百姓当外人。我觉得自己今天做了一件最有意义的事。
村党委委员、村委会委员、村会计 赵连民
201*年5月17日 星期日 阴天、风大
今天上午,村里安排我将201*块红砖送到邹继贤老人的家中。邹大爷迎了出来,连声说用不着用不着,当我提出村里要为他砌墙时,邹大爷更是连连摆手拒绝:“这我都觉得挺过意不去了,你们给村里修路,我让个地方是理所当然的,送砖来都多余了,哪能再让村里给砌墙呢?”
前些天,村里出资将3.8公里主要街道都修成了水泥路。在修路的过程中,需要占用邹继贤老人家的一个墙角。邹大爷听说自家的墙影响修路,还没等我们做工作,自己就扒掉了需占用的那堵围墙,这一举动,让我们非常感动。可邹大爷说:“给村里修路,让大家伙儿走着舒坦,我让个院子都行,一堵墙算个啥?”他这么一说,我们心里更有些过意不去了。决定事后村里给邹继贤老人补贴了201*块红砖,并负责砌好墙。但(最后)邹继贤老人还是拒绝了我们为他家砌墙的本意。我们带着一丝愧疚和更多的感动离开了邹大爷家。(记者 卢瑞彬 通讯员 史亚东)
第二篇:1村干部民情日记制度毕节市七星关区德溪办事处
村干部《民情日记》工作制度
为了深入学习弘扬文朝荣精神,进一步提升村级工作水平和服务水平,更加深入地了解民情民愿,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特制定本制度。
一、基本要求:
1、深入群众察民情。每个村干部要经常走访农户,了解群众生产中的需求和困难,倾听群众的呼声,做群众的知心朋友。每个村干部每周都要有选择、有目的地走访群众3次以上,可以在群众家中,可以在田间地头,地点不限。
2、勤于记事知实事。《民情日记》要真实地反映村情民情。每位村干部每月至少有10天写有民情日记。既要记录情况,更要着重情况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3、落实责任办实事。对群众反映需要解决的问题,应以积极的态度、扎实的措施帮助解决。自己能解决的主动办,自己不能解决的应及时向办事处反映,一时无法解决的,应向群众做好沟通解释工作。
4、干部带头记实情。领导干部要带头记好《民情日记》,梳理建立村干部走村串户台帐,带头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办大事。
二、基本内容:
1、记录村党支部及其他配套组织的运行情况。
2、记录村的基本情况,包括村的户数、人口、劳动力、旱地、水田、山林面积,村集体可支配资金、农民人均收入,
村的特色产业。
3、记录村各类企业、农业规模经营户的经营状况。
4、记录实施《村规民约》、村民自治、村务公开等民主管理的动态情况。
5、记录深入了解困难户、特困户、五保户的生活情况。
6、记录村外出外来流动人员,计生重点对象管理情况。
7、记录深入了解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急、难、险事;办实事,办好事的情况。
8、记录村安全隐患、不安定因素、民间纠纷处理等情况。
9、记录其他需要记录的内容。
三、工作措施
1、各村每月向党建办汇总上报一篇《民情日记》记载情况,如遇到突发事件或重大情况,应及时包村干部和分管领导汇报。
2、各村每季召开一次民情分析会,分析研究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3、党建办每月要抽查二至三位村干部的《民情日记》,发现不合理、不认真之处,及时提醒,进行整改。包村领导半年要进行一次督导,督促和指导村干部记民情,办实事。
4、在年终的目标考核中,要对记《民情日记》的情况进行考核,年末组织村民代表对村干部的驻村联户工作进行民主评议,评议结果要作为村干部奖惩的重要依据。
5、抽查、检查、督导结果列入年村干部目标考核。
第三篇:民情日记 民情调研民情 日 记
水竹中心校余正燕
当前,农村越来越多的家庭夫妻双双远家离乡,陆续走上了外出打工、经商的行列,有些儿童的家长不可避免地尽不了家长监护的责任,而他们的孩子只能留守在家庭(请收藏好 范 文,请便下次访问:Wwww.bsmz.net),由家中的老人或亲戚代养,这部分远离了父母亲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便成了农村特殊群体。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教育已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优良环境,势必影响他们的每一步成长,只有创造优良的环境,才会让他们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刘顺香是初二年级学生水竹乡双旋村,一个文静而漂亮的姑娘。正是由于她的文静,以至于她在上课时也极少发言,有时就呆呆地做着,不知在想些什么。本学期来每次作业总是拖拖拉拉,不能及时完成。而且,最近书写越来越慢,成绩也越来越差。针对这个情况,我和班主任决定对她进行一次家访,希望能够联合家长的力量一起帮助取得进步。
二、处理和解决
还没去家访,刚跟刘顺香说了一下,没想到她的眼泪就掉下来了。看来,她也知道自己自从他爸爸去世后,她学习中的现况,摸清她心里的想法,对症下药,针对她的一些特殊情况,妈妈要多关心她,多和她交流谈心,老师也要如此。让她感受家庭和学校的温暖。放学后我们来到水竹想把村刘顺香家,她妈妈一人默默的坐在沙
发上。看见我们来家访,晃晃悠悠的站起来给我们让座。一进家门,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张黑白照片,简单的家具,一张四方桌,几张椅子,一台很旧的电视可以算是值钱的家当了吧。
刚一坐下,还未开口,这位母亲的眼眶便红了,刘顺香妈妈向我们反映了一些她家的情况:她们本是三口之家,虽不富裕但是幸福美满的家庭。一年前张燕的爸爸得病,经过两次手术,本不富裕的家庭变得一贫如洗。十几天前再次发作,离开了她们母女,离开了这个家。她由于过度忧伤和疲劳,也患病多日。孩子请亲戚朋友照顾,看了她的回家作业,也发现了她作业马虎、学习也不够理想。常常还发现她夜间偷偷地哭,吵着要爸爸--------听着听着,我的眼睛模糊了。我想同刘顺香学的速度慢、厌学有着复杂的原因,要帮助她除了耐心更需要爱心。让她时时处处感到同学、老师在爱她,关心她!了解她的所想,关心她的情绪,多一个拥抱,多一个微笑,多一次理解,不是强调她作业做得够不够好,不是需要她一开始就要成为最优秀的孩子。她是在该得到理解的时候没有得到理解,是在该拥有老师关爱时没有得到关爱,是在她该得到家长帮助时没有得到帮助。这时作为老师我决定重新出发,从心出发,慢加等待,爱加理解,注意家校交流沟通,让孩子重新找到自己。
家访回来,我马上向街道网格领导反映此事,并为这个家庭申请了低保,让她们感受政府的关怀,在经济上尽可能帮助她们。
并让她帮老师发作业,让她与最能关心同学的孩子做同桌,让她做她期望做得,真诚的发现她的优点,及时表扬;真诚看见缺点,及时指正;对她不责备,对她不发怒。以人为本,以人的身心素质为本,这不仅是教育的出发点,而且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对此,任何人都是不能忽略或轻视的,否则,就无真正的教育效果可言!因此,
从心灵关注的角度来看,儿童的心灵具有可塑性,同时也是一颗脆弱的心灵,一颗向上的心灵,一颗善于学习的心灵。所以教育的效果,并不在于教育内容本身的正确与否,而主要在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是否贴近和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实际。
三、感想
在这样走访的过程中,获知群众心声,“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正在成为 “为居民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的载体,并在逐步成为常态。走进学生家庭,就带去了政府的关怀、学校的重视、老师的关爱,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对话和交流,汇成一股淙淙的小溪,流进学生的心田,必然激起学生心里的浪花。心灵的距离,有时就等同于脚下的距离。网格走访就是教师与学生家庭的零距离接触。
第四篇:民情日记村里植树日记201*年5月8日晴 今天村里准备栽树,我们没有休息,所以格外的期待,我们早早地起了床,就直奔集合地点。村民都唧唧喳喳地讨论着植树这件事,有的在想像植树是简单还是困难,有的在讨论我们会植什么树,有的在滔滔不绝地传授着植树的技巧。看着农舍里跑出来的鸡鸭,还有路旁开得烂漫却有几分孤芳自赏的意味的杏花,异常地激动,空气中洋溢着兴奋与躁动的因子。
组长刘进带着我们直奔树苗,几个人就扶起了一株树干最粗的,最健壮的树苗,继而为它找个“安身之所”去了。这片山坡因事先挖好坡,左挑右选,选中了其中一个挖的最深的坑,其中一个人扶住树苗,其他组员则一个拿铲子,一个拿锄头,开始刨土,埋根,填土。平时看似简单的铲土掩埋,根埋得不够深,不够扎实,我们又一次拿起铲子动土,并把坑挖得更深,让这棵树以后能更好的在地下吸收水分,茁壮成长。日上三竿,太阳的光辉洒遍了上坡,我们逐渐感到了疲劳,纷纷脱掉了外套,可是把这棵树种好的信念一直根植在心,所以谁也没有选择到山上去休息,都尽己所能地为把它打造为将来长的最好的树做着贡献。
一个半小时后,在我们反复填土,反复夯实基础下,这树总算是顺利栽好,我们站在坡上俯视,觉得它真是众多树中最挺拔,最强壮的一棵,虽然别的组早已有了五棵,六棵的战绩,可是我们依然自豪地认为我们的这棵是最有希望成
长为参天大树的。我们是既要数量又要质量,高兴之余我们又抬起了一棵树苗准备在植一棵,这次可比上次有经验多了,也顺利多了,没用多久,便有成功的植好了一棵,这可虽然显得不如上一样强壮,小小的树架中仿佛有一股拼命向上的力量,我们一改刚开始植树的烦恼,密布汗水的脸上是欣喜的笑容。
第一颗树的种植消耗了我们太多的时间,转眼,我放眼望去,果真是一片绿油油的整齐的一排排杨树,挺立在村主干道两侧,将来为村里的人们乘凉,嬉戏,让村里有了生气,我相信它们一定能在这温暖阳光的照耀下茁壮成长。
第五篇:民情日记民情日记
标云岗小学肖玉梅
为深入贯彻落实《团风县教育局关于开展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工作的通知》精神,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作风建设,积极主动深入群众访民情、解民忧、办实事,搭建起党员干部、教师与群众的连心桥,3月14日下午,上巴河镇标云岗小学全体师生和家长聚集一堂聆听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感恩”教育课。
此次活动该校领导高度重视,积极组织,精心布置,确保达到学习效果。感恩励志教育讲师团汪丰老师以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深深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位学生,使他们深刻理解了父母的不易,明白了老师的崇高,也为自己过去不理解父母、不敬重师长的行为深感懊悔。
在场的每一位家长拉着自己的孩子、孙子人人都是热泪盈眶。现场同学都感动得泪流满面,有的失声痛哭。五年级同学余奇偲带着嘶哑的声音,面对自己的母亲哭喊着:“妈妈,您辛苦了!妈妈,我爱您!”在场的一句句、一声声呼喊,燃放出孩子对亲人和老师的热爱,也燃放出老师和父母眼中感动的泪花。实现了净化心灵、知晓感恩、明理导行的目的。
推荐相关文章:民情日记
民情日记
民情日记
民情日记
民情日记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