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局长民情日记

局长民情日记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2 01:49:02 | 移动端:局长民情日记
第一篇:局长民情日记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民情日记

文广局局长于自强

201*年4月12日星期四晴

按照县上安排,文广局联系村为蒲窝乡韩洼村。到今天为止,局里已经组织局机关干部职工前后3次集体前往韩洼村进行实地调研和入户对接,为25个帮扶户送去了5200斤尿素,帮助解决果园早春施肥。并陆续落实了文广系统 “八个一”活动:建设一批农家书屋、资助一批志愿者;开展一次图书赠送;开展一次文艺演出;资助一个贫困户学生;组织一次广播电视管理维护知识培训;编印一本宣传皇甫谧文化册子;赠送一批《皇甫谧》剧光盘;捐助帮扶资金。借助《民意簿》和《民情日记》填写,对联系的贫困户,进行了建档立卡,结成帮扶对子,扎实开展了村情、户情的调研摸底。

这几天,我反复查看了局机关19份民情登记台帐和收回的民意调查表,分“韩家洼村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贫困户基本情况”、“民意调查情况”、“亟待解决的问题”几个方面,尽可能的把调查到的情况都掌握了一下。

韩家洼村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村,距蒲窝乡政府8公里。蜿蜒的涧河从村子东面缓缓流过,与新开林场相接,整个村子的地形呈南北条状,东西宽约500米。全村10社236户978口人,耕地总面积8566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4394亩,塬面耕地957亩,现有果园715亩(今年挂果135亩,明年挂果135

亩,新植幼园445亩,涉及7社187户)。牛存栏280头,羊存栏540只,自来水入户218户,入户率92%。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现有村部办公楼1幢,2层10间210平方米;村卫生所4间80平方米;文化室4间90平方米;文化活动场所1处,201*平方米;幼儿园一处,6间115平方米;村小学1所,校舍3幢12间240平方米;硬化道路4条2公里;民营中小企业:现有私营合资砖厂一处,规模资产150万元;个体工商户6家,家庭小轿车6辆,摩托车45辆,农用车14辆,电视机240台。

201*年,该村人均纯收入2988元,其中:劳务收入人均1738元,惠农资金收入人均600元,粮食作物收入人均600元,其他收入人均50元。全村人均纯收入比全乡人均纯收入3260元低272元。全村人均收入超过5000元的户25户,占占全村总户数的10%;人均收入低于2300元的户54户,占全村总户数的22.9%;人均纯收入低于1000元的户16户,占全村总户数的11%。现有贫困户特困户26户,其中确定我局干部联系的19户。

关于发展规划,村上提出,201*年主要任务是投资地膜、洋芋籽种建设东头、韩洼两社幼园管理示范点;投资地膜、砖、水、电设施建任湾老果园管护示范点10户5处;年内组织外出培训一次,建果树专业合作社5个;投资1.5万元开通任一、任二、任湾生产道路;投资1.5万元沙化东头、韩洼、塬边生产道路;利用政策奖补,进行危旧房屋改造10户;筹集资金刷新小康屋外围墙。其他工作也正在积极筹备之中。

- 2 -

从我们的调查了解看,导致村上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特色产业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发展缓慢。由于合村并社过程中遗留的问题、群众思想复杂、观念陈旧等原因,部分群众发展意识不强,信心不足,劲头不够,高效产业发展滞后,群众收入增长缓慢。二是村群众文化活动场所破旧,面积小,不能适应和满足村务活动需要。由于集体积累薄弱,自身无力解决,需要争取协调各方面支持帮助,改善村级活动阵地现状。三是村级遗留债务过重,化解困难。合村并社时遗留债务9万元,村上集体经济收入微薄,仅有的收入不够偿还债务利息,现有债务得不到有效化解。

贫困户基本情况也分三个部分做了详细阐述。导致这些农户贫困的原因有三种,分别是缺乏发展资金、因病致贫、因病或因残丧失劳动能力致贫。第一天的日记里我就做了分析,正好用上。现在想来,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真好。有贤者说:一个好习惯,无论其大小,带来的影响都将是巨大的,有益于人的一生。看来这话不假。自己喜好写的这种习惯,终究为自己的生命带来了充实,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了诸多色彩。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应该说,劳作是一种功德。我始终觉得,因自己的才能、境地,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无论功成与否,也是天地第一等人。把劳作样的写作作为一种习惯,至少自己是欣慰的。

- 3 -

关于民意调查情况,都是从调查表上分析整理、总结提炼的。主要是:群众对党的富民政策普遍比较满意,特别是对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比较欢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发展致富,最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是资金和技术,最希望发展的产业是牛果产业、规模养殖和设施农业,最大的期望是干部能够真正深入基层,给群众送技术、送信息,扶持重点产业,帮助群众发家致富。同时,期望能够不断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特别是农村养老保险水平。另外,群众对改善居住条件和基础设施,丰富精神文化生活都有比较强烈的要求。

关于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主要写了以下几点:一是规模养殖区用电问题。村上确定的牛养(来源公文素材库:Wwww.bsmz.net)殖小区,规划需要700米高压线路和一台变压器,需资金约10万元,镇上已和县电力局对接,可以列为今年农电项目予以支持,但建设资金到明年才能到位。若不影响小区建设,村上需自筹资金架设临时线路。镇村两级希望市委组织部能够协调市县供电公司,争取在今年就进行建设。二是贫困户王朝中妻子温梅梅住院问题。王朝中妻子常年患病,病因不明,近期检查后,医院建议住院治疗,初步诊断肾脏有问题,但是由于春耕在即,王朝中儿子王涛外出打工,家中再无他人,王朝中无奈放弃了妻子住院治疗。

我把王朝中妻子的事情写到这里,多少有些“谋私”的意味。说实在的,我心里也很急,而自己能力显然也很有限,寻 - 4 -

求单位和组织支持,不失为一种好办法。“私”就“私”些吧,只要能早日让其康复,我背个“谋私”的“锅”也无妨。

今晚,一个同事看了我的《联村联户日记》,问起我到底是怎样理解“双联”的,我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就用梁晓声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告诉他: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平凡而普通的人们,永远是一个国家的绝大多数人。任何一个国家存在的意义,都首先是以他们的存在为存在的先决条件的。人类社会的一个真相是,而且必然永远是一牢固地将普遍的平凡的人们的社会地位确立在第一位臵。这乃是古今中外的文化的不二立场。当社会还无法满足普遍的平凡的人们的基本拥有愿望时,文化的最清醒的那一部分思想,应时时刻刻提醒着社会来关注此点。

最后我说,大小我也算个有文化的人,我愿意做一个最清醒的文化人。同事说了句:好。就不再做声。

- 5 -

第二篇:申局长民情日记

201*年12月10日星期六晴

今天,根据上级安排,我深入到大虹桥乡大虹桥村,分别走访了联系户江小平、江瑞生、杨世清、翟秀娥、穆金莲等,对他们的家庭情况做了进一步了解,并就拆迁工作做了思想开导和动员。

通过交谈,我了解到江小平是一位老党员,现年50岁,家中有5口人;江瑞生,现年57岁,本人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家中3口人,妻子有病,无劳动能力。孩子也有毛病,生活困难,经济情况不好;杨世清,女,现年70岁,家有6口人,长子因车祸去世,儿媳改嫁,为照顾孙子,家庭负担大,生活困难;翟秀娥,女,现年75岁,家中有2口人,无经济来源,生活困难;穆金莲,女,现年76岁,无经济来源,生活贫困。以上五家,均为拆迁户。其中,四家又是贫困户。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后,我深感到工作任务很重,既要为他们排忧解难,帮助他们尽早脱贫致富,更要做好思想疏导,切实推进拆迁工作。谈话中,我了解到部分家庭对拆迁工作理解不够,思想有顾虑,情绪有抵触。于是,我耐心地给他们讲解上级政策,深入分析我县幼儿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详细介绍公办幼儿园建设三年规划,使他们对幼儿教育工作有了深层次理解,对拆迁工作产生了新的看法,思想认识有了新提高。同时,我表示,在孩子教育方面如果需

要帮助,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量照顾,以满足大家的一些要求。

走访结束后,我就拆迁工作和走访情况及时与大虹桥乡政府和大虹桥村委进行了沟通。目前,我们正在共同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推进拆迁工作。

武陟县教育局副局长申学迅

第三篇:瞿局长民情日记

201*年12月10日星期六晴

今天下午,我走访了大虹桥村致富带头人江文胜。江文胜自201*年创办了焦作市虹羽制动器有限公司,该公司是集制动产品研制、开发、制造、服务为一体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化制动器生产企业。九一年通过省全面质量管理认证,九三年及九九年取得国家起重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颁发的制动器产品质量认可证书。

当我走进他公司的厂房时,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和一台台机器的轰鸣声,使我回想起他创业时的艰辛,也为他把原来的家庭式作坊发展成为今天具有影响力的大企业感到高兴。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成品包装间,江经理告诉我,现在我们公司的经营状况比较好,产品质量高,三包服务好,制动器销量不断增加,产品供不应求。说到这里,江经理脸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悦。接着,他又说到,看到一张张定单,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由于生产规模所限,产品生产速度受到限制,因此,我想根据现在的经营状况,扩大生产规模。但由于土地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我感到很无奈。

通过这一番交谈,我了解到他目前所处的困境。于是,我就鼓励他,不要灰心丧气,只要我们一起想办法,出主意,总能找到解决问题最佳方法,一定会尽快帮你解决这一难题。

在回去的路上,我当即打电话给大虹桥乡政府和大虹桥村

委,了解这一情况,并希望他们进行协调解决,他们一致表示会尽快安排有关人员处理此事。我把这一好消息告诉了江文胜,他得知后非常高兴。我也为百姓办了一件实事而感到特别欣慰,我们开展的“情暖农家”活动就是要为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第四篇:市商务局局长张新艺的民情日记

4月21日 星期四 晴

为响应湖北省委、省政府开展的“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局工作小组在竹溪县县河镇大路沟、募缘、六合、水田坝这四个村开展工作。昨天下午,我带领商务局一行七人再次来到县河镇,这已经是我第三次来镇里了。这次来,我们要举办一场“三万”现场会,同时走访几个村,慰问一批特困户。

早上8点10分,我们出发前往此行第一站——大路沟村委会,首先与几位村民代表进行了座谈。

村委会书记肖永林简单介绍了大路沟村的基本情况。他说,这几年中央的政策好,农民们都得了实惠,生活上有了改善。但是村里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道路,虽然村村都通了公路,但是有些通组路还没硬化,车子和农机很难开进去,下雨更不好走。另外,几个比较偏远的组,吃水也有一定的问题。我告诉大家,这些基础建设,商务局一定会尽力帮大家反映和解决,同时也希望大家在村委会带领下,能早日改变面貌,过上更好的生活。

根据安排,接下来我们在村委会会议室,举办了一场?市商务局“三万”活动“送政策、送信息、送技术”现场会?。我对到场的群众说,今天我们来大路沟村,主要是想了解一下这几年中央和省里的惠农政策都落实了没有,听听大家对村里的新农村建设有啥好的建议。同时结合商务局自身工作性质与特点,把外派劳务、外派海员和外贸出口等与农民有联系的政策、信息与技术传达给大家。会后很多农民对外派劳务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咨询相关情况,我们的干部也非常热情的给予了解答。

随后,我带领几名同志,穿过一片农田,径直走进特困户李文拓家。老李一家五口人,老伴患有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常年卧病在床,儿子心脏、肝脏不好,前些年一直在多级医院医治,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儿媳妇常年在外打工,家里能干活的就他一个人,据村里介绍,这一户是典型的“因病返贫”。

在院子里坐下来,讲明来意,我就开门见山的问到:“这几年中央和省里的惠农政策都落实了没有?”老李告诉我,现在上面的政策很好,种田不交税还有补贴,家里种了几亩地,还能享受“种补”、“直补”、“综补”,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在谈到村建设发展的时候,老李憨厚地笑了:“村建设搞得很好,村干部对我们也很关心,我们很满意。”

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还能保持这样乐观的精神,老李的状态让人感染。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党的政策好了,普通农民的生活幸福感确实是提高了不少。但同时我也在思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宣传推广工作确实还得加强,需尽快实现全面的覆盖,只有加强医疗保险服务管理,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困难人群的医疗保障问题。

从老李家出来,我们来到农户明昌友家。“一贫如洗”可以表达我走进这一家时的感受,堂屋里除了几张椅子以外什么都没有。通过村干部的介绍我们得知,明昌友是智障人,妻子是哑巴,老明长期在外打工,姑娘在县城读初中,住在舅舅家。我告诉她,党和政府十分关心残疾人的生活,鼓励她一定要自信、自强、自立。临走的时候我代表全局上下送上慰问金,钱虽然不多,但代表了大家的一片心意,希望他们全家能战胜困难,度过难关。

这一行,不禁让我想起多年前在基层探访时,农民生活的贫困和农村发展的矛盾与困难。与那时相比,现在的农村的变化确实很大。党的政策暖了人心,让农民多了希望,鼓了腰包,得了实惠。但是,在新的条件下,农民也有了很多新的要求,一些新问题还尚待解决。我认识到: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进一步把党的政策执行落实到位,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农户的融资贷款问题都需要高度重视、具体研究、逐步解决;“核心”在于村里要有好的班子和带头人,团结好村民,干事创业,为村子发展做好长远规划;“基础”是要有加大各级财政的投入,逐步改善道路、水利、电力等公共设施;“根本”是要坚持好党的群众路线,只有近距离地听取农民的呼声,才能把农民所想、所盼的事情做实、做到位,才能使省委这次“三万”活动收到一举多得的实效。

第五篇:市农业局局长蔡贤忠的民情日记

4月19日星期二 晴

早晨7:30,我们一行4人从市农业局出发,驱车前往竹山县深河乡麻线村。眼下是春耕时节,在车上我一边察看当前春耕生产,一边向随行的同志了解我局“三万”活动联系村工作进展情况。不知不觉4个多小时过去,汽车进入了深河乡麻线村境内。

12:10,我们走进一座漂亮干净的院子,户主张耀林向我们热情走来。握手寒暄之后,我问他村里集体经济收入有多少,村里有什么支柱产业?张耀林向我介绍:“麻线村的支柱产业是茶叶,目前村里有200亩集体茶园,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能达到5万元以上。我家在市农业局的帮扶指导下,201*年种了12亩茶叶,今年可实现1.5万元收入。”我又问他:“退耕还林、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是否落实到位?”张耀林马上到屋里拿出惠农补贴一折通,连声对我说:“落实了,落实了。去年的全部落实了,今年的也打到折子上了。”看到农村政通人和,农民发展生产、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我感到很欣慰。

随后,我们来到麻线村三组村民袁官华家。他家虽住着老式土坯房,但墙面刷白了,院子收拾得很干净。在与袁官华交谈中我得知,他是退伍军人,曾在青藏高原服役4年,家里现有4口人,老两口居家,女儿和儿子在外地打工。今年“三万”活动开展后,他又发展了茶叶产业,除出门交通略有不便外,生活还比较殷实。离开袁家,我心里在想:开展“三万”活动的关键是做实事,我们做的芝麻点大的事老百姓都记在心里,看来亲民还得从点点滴滴做起。

13:10,我们在乡政府简单吃午餐。利用午餐前的短暂时间,我与4个联系村的党支部书记闲聊起来。我希望4个村抓住潘口水电站建设契机,努力改善村容村貌,同时要注意失地农民的后续发展问题。我还希望村干部身先士卒,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培植产业,当好新农村建设带头人,树立村两委干部的威信。

14:20,我们徒步来到双湾村。早就听说双湾村村民吴善堂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近百亩茶园,我决定到这个致富带头人家里去看看。走到吴善堂家门口,看到他家里还开着便利店,老吴热情地告诉我:“非常感谢市农业局帮我发展茶叶产业,不仅在技术上全程指导,而且在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上全力支持。”老吴热情地邀请我们到他的茶园参观,他说:“今年的芽茶已经采摘过一次了,茶

叶加工厂已开工了,目前正准备投入市场。市农业局帮我发家致富,我要在村里带动其他老百姓一起种茶致富。”走出老吴的茶园,我再一次陷入沉思:在农村,只有选对产业项目,立足资源优势,拉长产业链条,才能真正使农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建设山区新农村。

16:10,我来到三组困难村民程忠朝家。他父亲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母亲患有精神病,生活不能自理,他的子女都在外地打工,自己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目前家里还有4万元的债务,由于是潘口水电站移民,家里目前没有田地,想筹资发展养殖业,但技术、资金都是难题。针对他家的困难,我对随行的同志说:“市农业局要把程忠朝作为帮扶对象。今后农业部门要多组织专家到农村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帮助农民依靠科技、面向市场开发产业。要利用?阳光工程?培训项目,进一步加大种养实用技术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创业、就业的技能水平。”临别时,我拿出500元钱送到程忠朝的手上,以解他燃眉之急。他紧紧握着我的手,表示自己一定会寻找门路,早日摆脱贫穷现状,不给国家添麻烦。

16:50,我们来到困难老党员李向阳家。李向阳今年已59岁,患有重疾,老伴身体也不好,但他仍处处为村上的发展而奔波。为顺利完成移民搬迁工作,他不顾病痛,挨家挨户做群众思想工作,主动带头完成搬迁工作,群众被他的行为感动,主动搬迁。我掏出500元钱,送到这位老党员手中,以表敬佩和慰问。17:30,我到我局“三万”活动工作组的驻地看望工作队员,并召集大家开了一个短会,总结前一段工作,部署下一段工作。我向工作队员们提了三点要求:一是进村入户,体察民情,当前工作组入户率达到80%以上,要进一步加强调研,为联系村发展摸实情,想实招,办实事;二是沉下身子,锤炼意志;三是拓宽渠道,大力帮扶,工作组要采取多种帮扶方式,加大帮扶力度,通过做大做强茶叶、畜牧、蔬菜等产业,壮大双湾村集体经济,努力把双湾村建成全市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

19:00,太阳已西沉,在边入户、边察看、边思考中我结束了紧张忙碌的一天。车子越来越远离深河乡,但我的思绪却久久萦绕在那片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土地上。因公务在身,还有井泉、深河两个村今天没有如愿成行,我一定还会再来。

(作者系市农业局党委书记、局长蔡贤忠)

阅读此文后还关注了以下范文:

市委副秘书长、信访局长杨斐然来自郧西田坑村的民情日记

民情日记--住建局党委书记、局长龙源飞

民情日记 民情调研

民情日记

民情日记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局长民情日记》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343456.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