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驻社区日记

驻社区日记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2 01:49:58 | 移动端:驻社区日记

收获喜悦---我的驻社区日记

从今年开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将用3年时间从全区各机关抽调20万名干部下基层,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我在这次活动中被分到西街社区,我们组员都分配了自己需要帮扶的对象,如果也像以前那样提着慰问品去这个贫困户的家里,可能对于一起帮扶的组员和我,还有这家人都不会收获这份发自内心的开心和喜悦。

西街社区是一个以穆斯林群众聚居为主的老城区,就在这里小区的地下室中居住着这样一家人:男主人叫马长军,201*年车祸至其腿部残疾失去劳作能力,女主人兰志红,是一个聋哑人,儿子马云小学辍学在家至今。目前,一家三口仅靠政府的低保和聋哑妻子打零工的收入来维持,一个月收入总和也不过能勉强维持生活。眉头紧锁的父子俩整天闷在家中,两眼无神,表情漠然,没有一点生机,仅能看到聋哑女主人像蜜蜂一样忙碌的身影为这个死气沉沉的家庭带来一点活力。说到马长军家,左邻右舍都在摇头,都为这不幸的一家叹息:“哎,哪有这么命苦的人啊,老马好的时候一家人还不错,这老马行动不便了,只能靠……小孩也没有任何技能,这样恶性循环下去该咋办啊,后果不堪设想”。邻居们的叹息归叹息,毕竟平时能给予的帮助只是有限的,都是杯水车薪啊!工作组来了,这家人成为我们工作组帮扶对象之一。

多年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人可能都有慰问贫困户的经历,这么多年工作,也和单位领导慰问了不少贫困户,可每次慰问后的最大感受就是心酸,虽然也每次都是最大程度的将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送给些贫困户,但每次慰问回来的心情都很沉重,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慰问仍在延续,但某些贫困户的贫困依然也在延续,这些家庭的贫困是由于种种原因,但现在我们更多的只是做到了访贫问苦,谁家困难就救济谁,在节假日送钱、送物,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户的生活困难,解决了一时之需,但不能从根本上使这些家庭摆脱贫困,还需要提高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这次让我们下到社区,感知群众冷暖,我们每一个组员都肩负着党组织信任和领导的重托。如何能发挥我们工作组真正的作用,也引起了我们每一个组员的深思,必须有针对性地安排适合他们致富脱贫的项目,变“输血”为“造血”,整体推进扶贫工作,才是帮扶贫困户打开致富之门的有效途径。

在组员走访入户时,和马长军的聊天中,隐隐可以发现他眉头锁着的忧愁,给他介绍工作,好像也不是十分上心,原来他的心解还不在自己残疾的身体,他更担心的是孩子的未来。要想解开他眉头锁住的忧愁,或许只有让这个父亲看到他儿子有希望的未来。由于孩子年龄还小,又没有学历,如果不学技术以后根本无法在社会上立足,或许到了这个孩子成年以后,又会成为新的访贫慰问对象,通过多方联系,我们最终联系到兰氏牛肉面的老总,老总听了我们的介绍,直接将孩子安排到店里让他学习拉面技术,每月除了管吃管住还能领到2000元的学徒工资。再次见到马长军,寡言少语的老马怎么开始说话了,也学会微笑了,气色也不错,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见人还主动打招呼。激动的握住我们的手说,“感谢党给我们的关心和照顾,给我介绍工作,我没上心,你们没怪我,还把我家事当自己事一样认真对待,先解决孩子的事,我心里感激啊,以后我会更积极面对生活,如果有适合我这样残疾人的工作一定不再让工作组失望。”经过这事,看着变了一个人的老马,我和工作组的同事们也收获了一种难以用言语表达的开心和喜悦。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驻社区日记》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343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