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事迹材料 > 材料作文怎么写(精选多篇)

材料作文怎么写(精选多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2 01:51:59 | 移动端:材料作文怎么写(精选多篇)

第一篇:高考材料作文例写

高考材料作文例写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从前有位农场主巡视谷仓时,不慎将一只名表遗失,因遍寻不获,便决定悬赏寻表,要农场上的小孩帮忙寻找,谁能找到手表,赏金500美元。众小孩在重赏之下,无不卖力搜寻,奈何谷仓内到处都是成堆的谷粒和稻草,大家忙到太阳下山仍一无所获,结果一个个都放弃了。只有一个小孩,为了那笔巨额赏金,仍不死心地继续寻找。当天色渐黑,众人离去,谷仓静下来之后,他突然听到一个奇怪的声音。那声音“滴答、滴答”不停地响着,小孩立刻停下所有的动作,谷仓内更安静了,滴答声也响得更为清晰。小孩循着声音,终于在偌大漆黑的谷仓中找到了那只名贵手表。

静是大自然的赏赐,静是一种奇妙的心态,静是一种和谐温馨的社会风情画……

请以“静的魅力”为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 结合命题材料,尤其是材料第2段充满智慧的点评,认真审读文题“静的魅力”,可以体悟到,文题的中心语是“魅力”,关键的修饰语是“静”,此篇作文要以“静”为思维基点,以“静的魅力”即“静”所带给人们的美的享受和净化心灵、提升心灵为主旨下笔行文。

静的魅力

□刘菲菲

静水流深,不显不露。静,以外观默默无闻的姿态隐藏着内在的力量、深刻的思想。一个“静”字,竟是如此深邃,如此富有禅意,富有魅力。

身静,方可心无旁骛;专心思索,方能得大智慧。佛家禅宗似乎是最早领悟到这一要诀的。禅宗的必修课,也是入门功夫--坐禅,就要修行者身静入定,诵经冥想。双目一闭,便将滚滚红尘、污垢尘埃尽闭于心门之外;身静入定,便不为外物所役而细品沉思。自印度莲花大师始,不少僧人在喜马拉雅山挖洞面壁而居,饥餐荨麻,渴饮雪水,形容枯槁而终于“静”思得佛门真谛,成为一代高僧。面壁,或思过,或悟道,成功的前提就是身静。身如静水,不显不露,方能让思想纵横千里。

心静,方可遗世独立,羽化登仙。单纯的身静,心中依然万念错杂,自然不可得道。身静的同时,更要心静。不去想那人间的纷杂,只将一片冰心浸入雪水,感受静的冰凉怡人,放松精神。而到了更高层的境界,即便身不能打坐入定,心依旧可如止水。于是,你不必奇怪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感受,只因为他“心远地自偏”;你不必奇怪苏东坡被贬黄州,仍能于赤壁之下高歌放舟,只因为他从不变的静中,悟出了“物与我皆无尽也”的大境界,于是便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智者在静中修身悟道,在静中羽化登仙,在静中凝聚起了千年的智慧和深不可测的力量。但他们还是保留着那份静,或许是习惯已成为自然。直到有一天他们打破了沉默,你才惊讶他们的智慧与博大,于是才有那“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感慨。《天龙八部》中第一高手,竟是少林一个默默无闻的扫地僧;助魏公子窃符救赵的侯生原本也只是大梁夷门的一个守门人;智慧象征的诸葛亮,出茅庐之前也只是躬耕于南阳的农夫……他们往日的静正反衬出有朝一日力量爆发的可怕,就如同火山的静,那不是单纯的沉默,而是为了蓄积之后的爆发!

于是不难理解嵇康在面对前呼后拥,大讲排场来拜见他的钟会时,仍旧不理不睬,只在熊熊的炉火和铿锵的锤声中默默忙碌的举动。圣贤的静,岂容俗世的嘈杂来打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千年前的智者从深邃的静水中悟出了禅意。这禅意并非不可言传,只是现在,还有多少人能够静下心来去感悟呢?这也许是现代文明的悲哀。

[名师点评] 本文作者审题准确,文章的观点比较深刻,特别是结尾的一段文字,把古圣先贤静的心态与现代世俗之人浮躁庸俗的心态加以对比,巧妙发问,引人思考,使文章主旨得以深化和升华。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代诗人陆游这两句诗,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表现了人生或社会变化发展的规律性,富于哲理。

对此,你有类似的生活体验吗?你有新的感受吗?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仔细审读材料,认真揣摩其内涵,可以知道“山重水复”比喻逆境和磨难,“柳暗花明”比喻光明的前景。因而,本作文试题的最佳命意为:逆境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希望,无论道路多么艰难,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进取,人生就能“绝处逢生”,迎来光明、成功和辉煌。

“柳暗花明”的召唤

□张 瑜

乌云遮不住太阳的光辉,荆棘挡不住勇敢者的脚步。

--题记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宋代大诗人陆游的诗句。吟诵着这富有哲理的诗句,你的心头会荡起清爽的夏风,将丝丝阴云一一驱散,即使遭遇逆境、磨难,也将永远坚强而乐观。

“山重水复疑无路”,山水回环,脚步回环。人生在世,大凡谁都会遭逢逆境,但山重水复的迷失,动摇不了开拓者坚定的信念。我们相信,“移步换形”之后,一定会有“柳暗花明”的美丽景观。

“山重水复”是上帝赐给人类的考验,而“柳暗花明”则是上帝赋予人类睿智豁达的人生召唤。

人在旅途,“柳暗花明”的召唤,会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温馨。罗映珍,一个普通警察的妻子,当得知她的丈夫与歹徒搏斗负重伤而住进医院时,当医生告诉她,她的丈夫将不可能从昏迷中醒来而成为植物人时,她简直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人生绝境了。然而,罗映珍的精神支柱并没有垮掉,她的耳畔响起了“柳暗花明”的人生召唤,她以爱心、忍耐和温柔,呵护体贴丈夫,终于使丈夫奇迹般地醒来。这是大爱真情的奇迹,更是“柳暗花明”人生召唤的奇迹。

“柳暗花明”的召唤会给人以顽强的意志和力量。回首201*年,当地动山摇之时,当房倒屋塌之际,失去了家园和亲人的四川人民在流血、在哭泣,但四川人民并没有悲观丧气,没有慨叹“天将亡我也”,“柳暗花明”的哲理召唤,使他们在全国人民的关怀和支持下,奋力拼搏,抗震救灾。于是,四川人民的脸上又写满了阳光,四川大地又写满了世人瞩目的“万象更新”。

“柳暗花明”的召唤会带给人们成材成功的累累硕果。史铁生--当代杰出的文学家,曾遭遇双腿残疾的人生厄运,但母亲的安慰,地坛的启示,“柳暗花明”的哲理召唤,终于使他走出“山重水复”的迷惘,开拓出一片新天地;贝多芬--天才的音乐家,曾双耳失聪,但“柳暗花明”的召唤,吹干了他眼角的泪痕,吹醒了他奋斗勃发的信念,使贝多芬的人生之树结出了《命运交响曲》的音乐硕果,而光耀千秋。

“山重水复”,是上帝赐给你的金色考验;“柳暗花明”,则是上帝睿智的人生召唤。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让我们静静地聆听,默默地铭记,这是最宝贵的人生召唤!

[名师点评] 本文作者审题准确,立意恰当,主旨观点鲜明而深刻。尤其是文中“‘山重水复’,是上帝赐给你的金色考验;‘柳暗花明’,则是上帝睿智的人生召唤”这段话观点新颖别致,文采浓郁,真可谓点睛之笔。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非洲,有一种很特殊的羊,叫驼羊。驼羊性情很善良,又很勇敢。无论多么陡峭的山崖,它都敢于攀登;无论多么凶恶的狼,它都不怕。狼来了,(请继续 关注公文素材库www.bsmz.net)驼羊从从容容,昂着头颅向狼冲过去,结果狼吓得落荒而逃。于是牧羊人常用它来看护羊群,其护羊效果往往胜过最好的牧羊犬。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想?请选择一个角度,自主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试题。该作文立意可以确定为:面对艰险和强敌,要从容镇定,无所畏惧,要敢于“亮剑”,才能战胜艰险和强敌,点亮人生。确定立意之后,就可以构思行文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选用哪种文体,都必须选用最鲜活、最切合作文命意的素材,这样才能使得作文内容充实,更好地表达出文章主旨。

亮剑之歌

□马小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亮剑从头越。

--题记

铺开文卷,一幅画面映入眼帘,撼人心魄:好一个驼羊,有羊的至善至美,又有豹的英姿气魄。面对恶狼,面对危险,它从从容容,昂起头颅,敢于“亮剑”前行,真乃可敬可叹!

危险消除了,恶狼遁去了,驼羊胜利了。胜得令人欢欣鼓舞,令人心扉洞开:原来,危险当前,恶狼舞爪,并没有什么可怕。良善之士,只要沉着镇定,无所畏惧,亮剑而行,向着险恶奋勇冲击,就一定会奏响胜利的凯歌。

勇敢的驼羊行走在我的心灵中,我则恍然走进遥远的时空……

站在“亮剑”的旗帜下,我看到了这样一个身影--蔺相如,他一介孱弱的平民,却昂着头,坚定地向着凶暴的秦王走去。秦王之威,可谓令赵国胆寒矣,然而蔺相如毫无惧色,他以“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的豪气降服了秦王的霸气。最后,他胜利了--完璧归赵,渑池护国威,令赵国扬眉吐气。蔺相如之赢,靠的是什么?他没有魁伟高大的身躯,没有盖世的武功,他靠的是一身正气,一身勇气,靠的是这种“驼羊”式的“亮剑”精神。

站在“亮剑”的旗帜下,又有一个身影匆匆闪过。他,南宋爱国名将岳飞大元帅,金戈铁马,正挥师北伐。当时,南宋小朝廷可谓弱矣,而金兵气势汹汹,可谓强矣。然而,岳飞挥鞭“亮剑”奋勇前行,他胜利了,他的英勇使敌人闻风丧胆,让人民胆壮气豪。

站在“亮剑”的旗帜下,一组这样的镜头又从眼前闪过:曾几何时,长江三峡,那落差几十米的长江之水,挟着一股寒气,奔腾而来。它含着天的威势,含着吞噬一切生灵的霸气,激流飞溅,声震九霄。然而,你看长江漂流勇士,中国年青一代的“驼羊”,他们昂起高贵的头颅,“亮剑”漂流,向着急流和险滩,奋勇挺进。他们都胜利了--因为无论是生还,还是永沉江底,他们都把自己的名字,深深地刻在勇敢者“亮剑”的丰碑上。“亮剑”之歌是勇者之歌,是胜利之歌。当然,“亮剑”而赢,还须讲究“亮剑”的艺术,讲究勇者之精诚睿智,巧妙向艰险与凶恶宣战,方可确保“剑不折刃”,大获全胜。

时空轮回,气象万千。

人生旅途,有满目鲜花之际,亦有风雨交加之时;有风平浪静之景,亦有潮起潮落之险。

然而,这都算不得什么--朋友,你看,“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那是陆游在横刀立马,仰天长啸;你听,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亮剑从头越,那是一代学子在心潮澎湃,振臂呐喊。

朋友,你再翘首远眺,在那绿茵茵的山坡上,有如朵朵白云的羊群,更有一只驼羊,它高昂着头颅,“亮剑”前行。你听,它“得得”的轻蹄,奏响的是一首勇敢者的“亮剑之歌”……

[名师点评] 本文在素材选用方面堪称典范之作。第一,善于“一材多用,多维推论”。按照思维定式,蔺相如一向是个讲团结、讲大局的典型人物,然而本文的作者却多维推论,另辟蹊径,根据本文的写作命意,将蔺相如推崇为具有大无畏的“亮剑”精神的英雄,且议论阐述合情合理,毫无牵强之感。第二,本文将蔺相如、岳飞、长江漂流勇士等诸多素材组合排比,横向铺陈,收到了“层层蓄势,动人心魄”的良好效果。

十、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从前,有一个人拥有一张由黑檀木制成的好弓。他用这张弓射箭射得又远又准,因此非常爱惜它。有一次,他仔细观察这张弓时,说道:“你稍微有些笨重!外观毫不出色,真可惜!--不过这是可以补救的!我去请最优秀的艺术家在弓上雕一些图画好了。”于是他请艺术家在弓上雕了一幅完整的行猎图。

“还有什么比一幅行猎图更适合这张弓的呢!”这个人充满了喜悦,“你正应配有这种装饰,我亲爱的弓!”一面说着,他拉紧了弓,想露一手,弓却断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写作这篇作文,其立意角度有三:第一,从猎人角度看,关爱事物,追求完美也要适度,莫让溺爱横流;第二,从弓的角度看,真实最美,去掉装饰,追求本质;第三,从事件角度看,要讲求实际,追求生命的本色。

莫让溺爱之水横流

□魏国华

爱是洒向花儿的清水和阳光,甘甜温暖,滋润它茁壮成长。

爱是母亲一句轻声的问候,是对孩子的一次轻柔抚摸,激励温暖了孩子的心头。

但爱又是无节制地对花儿的修剪,翻土,松根,让还未绽放的花蕾早早凋零。爱又是任孩子为所欲为,满足其一切要求的放任,让孩子长久依赖于他人,无法走向社会与未来。

爱可以温暖一切,感染一切。但过度的爱便成了溺爱,成了毁灭,它可以淹没一个人的前程,断送一个人的命运。因此我要说:莫让溺爱之水横流。

商纣王爱他的美姬,爱得将臣子的心挖出来以博她一笑,爱得辜负百姓,无所作为。纣王将所有的爱倾注于她的身上,将朝政、家国、百姓、良臣忠言统统抛之脑后。爱终于无法承受,溺爱的洪水泛滥了,咆哮着奔向纣王安睡的寝宫,冲向外面早已冷却的世界,将纣王连同他的美梦一同吞噬,使一个朝代早早退出历史舞台。殊不知,这一切都因纣王无节制的爱而起,爱一旦超越原有的界限,便如滔天般巨浪淹没一切。

赵太后爱长安君,这爱众所周知,“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还舍不得长安君到齐国作人质。而触龙却说:“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没错,将燕后远嫁他乡,并为她祈祷,不希望她回来,这是使“子孙相继为王”的长久打算。爱长安君,却尊其位,封其地,厚其物,却没有考虑“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过分的爱,定会贻害长安君,使其无法立足于赵。而赵太后最终也明白了这一点,质长安君于齐,最终赢得众人的信任与佩服。

邹忌对他的国君很忠诚,这也是一种爱。然而邹忌却没有让溺爱之水横流。他以敏锐的眼光,以巧妙的进谏,讽喻齐王察纳雅言,扬长避短以赢得万民拥戴,终使齐国富国强兵,称雄于天下。

爱是钟表里的那一根发条,轻轻地拧几下,便足以让表继续走下去,爱得越深,拧得越紧,只会使发条崩断,适得其反。因此,爱需要控制,适当的爱才会让花儿更茁壮,天空更蔚蓝,才会让快乐的笑声回荡于耳边。溺爱只能葬送人之所爱,朋友,请您切记,莫让溺爱之水横流。

[名师点评] 本文在素材选用方面,有三个亮点:一是善于用足用好课本素材;二是善于把课本素材与课外阅览的文学素材、哲理素材结合起来综合运用;三是善于一材多用,创新思维,对“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议论评述,尤为新颖独到,令人颔首称叹。

阅读下面的文字,请按要求作文

一位年轻人在岸边钓鱼,坐在他旁边的一位老人也在守望着一根长长的鱼竿。

一段时间过去了,奇怪的是,老人不时钓到银光闪闪的鳜鱼,可是年轻人的浮标却没有动静。年轻人迷惑不解地问老人:“我们钓鱼的地方相同,您也没有用什么特别的鱼饵,为什么您能钓到这么多鱼,而我却毫无收获呢?”

老人微笑着说:“你要我讲真话,我就告诉你。你的毛病在于思想浮躁,情绪不稳定,动不动就烦乱不安。我钓鱼的时候,常常达到了浑然忘我的境界,只是静静地守候,不像你时不时地动动鱼竿,叹息一两声。这边的鱼根本感觉不到我的存在,所以,它们咬我的鱼饵,而你的举动和心态只会把鱼吓走,当然就钓不到鱼了。”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哲理感悟?请结合自己的思想经历,结合社会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注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试题。仔细阅读所给材料,从整体上感知、揣摩,特别要抓住垂钓老人富含哲理的话。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人生启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美好的心态,否则易于烦乱躁动,终将一事无成。

恬静执著品自高

□王晶莹

恬静的心态,执著的信念,终会提升你的人生品位。

--题记碧水微波,鳜鱼欢跃。一样鱼竿,两样收获。年轻的垂钓者仰天长叹,垂钓无功,那是因为他心态浮躁;沉稳的垂钓老人则甩鱼入篓,怡然自得,那是因为他心态美好、宁静。

鲜明的对比,告诉我们一个哲理:无论是江边垂钓,还是其他世间事,都需要有一个美好的心态。然而,掩卷而思,借问茫茫天宇,借问芸芸众生,什么是美好的心态?

什么是美好的心态?垂钓老人把一尾鳜鱼装进鱼篓,他轻轻地告诉我,美好的心态是这样的:一条大鱼游过来了,“扑哧”一声咬去了甜甜的鱼饵,然后挣开鱼钓,逃走了。但是不急不躁的人儿,仍然稳坐在岸边的青石上,恬静沉稳地守望着他长长的鱼竿,耐心地等待着下一条鱼。垂钓人的心态是平和的,像天上悠悠的白云,像林中和谐的鸟鸣,像夕阳映照下绿茵茵的草地。拥有了这

样的心态,拥有了这份沉静和闲适,才会有丰硕的收获,才会有鳜鱼的接踵而来,欢歌跳跃。这是垂钓老人的心态告白。

什么是美好的心态?语文老师告诉我,美好的心态应该是这样的:恬淡而不乏执著,闲适而蕴涵着追求。美好的心态,是乍暖还寒时候“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恬静淡雅;是王维笔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情画意;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愉悦,超凡脱俗;亦是“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的神清气爽,昂扬奋发;是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阔明净,踌躇满志;亦是莘莘学子沉静刚毅的灯下研读,从容镇定的临场应答。有了这样的美好心态,诗人才得以成就他们壮丽的篇章,英雄才得以成就他们的功名伟业,学子才得以实现他们的宏图大志。

美好的心态应该是这样的:恬淡而不消沉,闲适而思进取。这也是语文老师的谆谆告诫。

什么是美好的心态?一位老将军告诉我,美好的心态应该是这样的:从容而又执著,镇定而又睿智。美好的心态,是诸葛孔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沉稳睿智,是危难时刻处变不惊巧施空城计的琴声不乱。一位刚刚从奥运赛场凯旋的体育健儿告诉我,美好的心态就是面对竞争强手时的坦然自若,就是坎坎坷坷之后永不言败、继续拼搏的微笑。

美好的心态就应该是这样的:从容而又执著,镇定而又睿智。正因为这样,诸葛孔明才敢凭借空城,从容面对司马懿15万大军,我国的体育健儿才得以在奥运赛场赢得金牌,高唱国歌。

欣赏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气概,欣赏岳鹏举“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壮怀激烈,但我更欣赏垂钓老人的美好心态,沉沉静静,执著守望的风采。

两根钓竿,一缕哲思。碧波荡漾,心潮澎湃。浮尘莫叹,沉静执著。拥有了这样美好的心态,我们就能漫观天际云卷云舒的壮丽景色,我们就能像那位渔翁一样,守望好人生垂钓的长竿,笑迎一尾尾肥美的鳜鱼,飞入收获的鱼篓,溅起一串串美妙的人生之歌。

[名师点评] 本文主旨鲜明,文采浓郁,说理有力,引人入胜。文章主体行文的结构技法尤其令人赞叹。小作者把并列式结构与对比式结构技法结合在一起,既有宏观的并列式,又有文段内的对比式,使得议论阐述气势恢弘,主旨鲜明,读来令人颇受启发。

第二篇:材料作文怎么写

材料作文怎么写?

【作文材料】

蝴蝶和蜻蜓忙着玩赏和捉虫子,撞到蛛网上去了。它们挣扎了很久,被蛛网越捆越紧,再也动弹不得。

蝴蝶说:“都怪那鲜艳的花朵,使我只见花朵,不见蛛网。”

蜻蜓说:“都怪那眩目的阳光,使我无法看清蛛网。”

蜘蛛却说:“我这里的食物,都是自己送上来的。你们也一样,因此,要怪只能怪自己。”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法指导

高考作文,从近几年看,可总为三类:一为材料作文,二为命题作文,三为话题作文。本次模拟测试卷的作文,从提供的材料及要求来看,当属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有材料作文的写法,它不同于命题作文的题目固定,也不同于话题作文的主旨灵活,材料作文自有其相对的规律性。

1、关于审题。

在高考作文基础等级中有一项基本要求:符合题意。为此,就必须过好审题关。审题就是审读作文试题的每一个字,力求对给定的材料和写作要求准确理解,做到“不漏”(即全面审题,不遗漏任何要求)、“不改”(即准确审题,不随意改变试题要求)、“不误”(即正确审题,不误解题目要求)。

⑴主题哪里来?

材料作文的题旨必须来自于试卷所提供的材料,观点来自材料,材料提炼观点,故材料必须用在作文中。一般来说,材料以简明扼要的形式出现于作文第一段为宜,紧随其后的就是由材料提炼出的鲜明的论点。

⑵如何审。试卷提供的材料往往都比较丰富。尤其是寓言类的材料,更是如此。因此,审题就成了决定“生死”的大事。怎么审?要从具体的现象到抽象的本质,从芜杂的材料到思辨的观点,从动植物的对话到人类的思维,从感性到理性,这是一个辛苦的脑力劳动过程。过程要慎重,结论要辩证,抓关键词,抓关键句。以此次试卷材料为例,现象是什么?蝴蝶蜻蜓分别因追逐鲜花和捉虫子而误触蛛网即将丧命。问题的本质是什么?产生了问题怨天尤人,而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蜘蛛的话,提示了寓意所在:“要怪只能怪自己”。关键词是什么?是“怪”字。蝴蝶“怪鲜艳的花朵”,蜻蜓“怪眩目的阳光”,“花朵”和“阳光”都是触蛛网的外因,不知通往“玩赏鲜花”“捉虫子”的前路中存在凶险和陷阱,这种对前途的过度乐观是触网的内因。“触网”后却不知反省,委过于他人是令人感到的最可悲最痛心的事。“因此,要怪只能怪自己”,蜘蛛的这句话,才是关键之所在,才是我们审题时应该抓住的关键句。到这里,就算水到渠成地完成了对材料的审题,再下笔也就不难了。

2、关于立意。

高考作文基础等级中,有①思想健康②中心明确的要求;在发展等级中提出了①深刻②有创新的要求。这四点都关乎文章立意。分析如下:

⑴思想健康。这是立意的大前提,包括正确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鲜明的是非观和爱憎分明的感情倾向等,论点即可见立意之健康与否;

⑵中心明确。“文题善,佳篇成一半”,“中心明确”始发于作文题目,只有先明确作文题目所蕴涵的“中心”,而后在此基础上为所要写的文章立意,才能做到“中心明确”。 ⑶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存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这就文章深刻

性的基本要求。

记叙文固然不乏思想深刻之作,但这里的“深刻”主要是就议论文的思想内容而言的,首先应该有深透的见解,论点能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其次考生能够进行深入的分析,准确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能否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居高临下审察事物,辩证思维剖析问题;能否从现象中挖根源说危害讲办法;能否抓住规律、理清关系、对比曲直、驳斥谬论,击中要害。

⑷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这都是“有创新”的表现。

高考作文提出创新的要求,体现了时代特征、时代精神。首先,构思要有创意,这是最有价值的创造性思维。要构思“精妙”,就得把握整体进行创造性劳动,求得与众不同的文思。如这次的作文,有学生以从美国产生的国际金融风暴和美国贸易逆差这两件时事为材料,有理有据地批驳美国将金融危机暴发的原因和巨额贸易逆差的原因全部归罪于中国的市场不开放和中国对人民币汇率的人为操控,这就让阅读老师眼前一量,情不自禁地给他高分。为什么?因为这位考生以时事为论据,体现了时代精神,以时事为论据,准确地揭示了材料主旨,体现了构思的新颖,用料的新颖,而这些,都是一般考生的作文所没有的。这就是创新的力量,创新作文的好处。

3、关于文体。

高考作文基础等级中有“符合文体”之基本要求。这有两个含义:一是符合作文试题的文体要求,二是写出该文体的要求。若试题要求中没有明确要求“写一篇记叙文或写一篇议论文”,而是“文体不限”,那么考生就要注意了,这并不是真的“不限文体”,只不过是,写成什么样的文体,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高考作文中没有出现过要求写说明文的情况),要由你选择。一旦你选定了“文体”,那就要符合该文体的写作要求。若写记叙文,就要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如写议论文,就要有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虽说为了创新,可以大胆尝试突破性的写法,但决不能写成非驴非马的四不像作文。任何淡化文体特征的写法都不是真正的创新,其危害性,教师和考生都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4、关于结构。

高考作文基础等级中明确要求“结构完整”。这就要求用清晰的思路来安排写作的内容。如首尾呼应,过渡自然,点题恰当好处。前面说过题好一半文,还有一句“头好一半文”,写好开头至关重要!有力的开头,直奔主题的开头,开门见山亮明观点的开头,富有文采和哲理的开头,都最能迎合阅卷老师的强烈心理需求——短短的二三十秒就要阅完一篇作文且还要给出合理的分数,这就逼迫老师用最“高效的时间”来完成这一不可能的事。他除了认真看“凤头”看“豹尾”,他还能有多少时间来看“猪肚”呢?这是高考阅卷中的“潜规则”,考生应该理解,应该明白。所以,拟好题,开好头,结好尾,是我们作文训练的重中之重。因此,文章结构,真的不可等闲视之!

阅卷中发现的六大问题:

1、审题不准,乏善可陈。不能抓住材料的关键句提炼观点或主题。

2、立意不高,缺乏创新。少有结合亲身经历和时事热点反映个人见解和时代精神的文章。

3、空降观点,偏题跑题。不少学生完全脱离材料,而从其他材料中引出观点,暴露出学生在材料作文方面缺乏系统规范的训练。脱离给定的材料

4、文体不明,非驴非马。文体特征不突出,四不像类作文层出不穷。

5、不会开头,不会点题,结构松散。

6、书写潦草,卷面不洁,随意涂改,缺乏严谨的写作态度。

第三篇:材料作文怎么写

材料作文怎么写

——行之有效的应试作文训练

材料作文是继话题作文之后的高考作文新宠。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写作材料作文的水平?与其给学生太多你可以这样写、可以那样写的模棱两可选择的训练方式,不如找出一种最行之有效的方式供学生借鉴与参考,使训练的针对性更强,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进而举一反三,写出适合自己风格的优秀作文。本课题将从几个方面去探究写作的方法。

(一)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材料作文就是给考生一个背景材料,不限定话题,但考生要做的是从所给的材料中准确地概括出一个话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立意。快速正确审题、立意在写作材料作文中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就会全盘皆输、前功尽弃。如何审题?一般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一、通读材料,全面理解材料,抓中心话题

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作为考场作文,不是写什么都可以,按出题者的意图,作文范围会有一定的指向性。所以考生一定要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抓中心话题去写作。

举例:阅读下面的材料,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五岁的汉克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到森林干活,突然间下起雨来,可是他们只带了一块雨披。爸爸将雨披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汉克。汉克问道:“为什么爸爸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我呢?”爸爸回答道:“因为爸爸比妈妈强大,妈妈比哥哥强大,哥哥又比你强大呀。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汉克左右看了看,跑过去将雨披撑开来,挡在了一朵风雨中飘摇的娇弱小花上面。

从材料来看,审题的突破点在于爸爸回答汉克“因为爸爸比妈妈强大,妈妈比哥哥强大,哥哥又比你强大呀。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关键词:“保护弱小”。所以,本篇文章最佳的立意是以“保护弱小”这中心话题展开。在此基础上可以有以下的立意:

1.保护弱势群体,对贫弱同情悲悯; 2.矜悯孤弱, 3.能力有多大,护弱的责任有多大

4.你、我、他,人人都可以成为护弱的天使

一些学生过于关注汉克最后的举动,或者关注汉克保护的对象,没全面理解材料,抓住中心话题,将材料理解为是保护大自然,保护植被,热爱生命(这种立意仅仅体现了材料最后一句话,不能体现父、母、哥和汉克之间的爱护)等,甚至有学生为了让立意出新,反弹琵琶,剑走偏锋,将立意确定为“弱者”不“弱”,“弱者”也可以强大等。 二、围绕中心话题,多角度立意的几种常见方法

如何多角度开掘观点、立意,把写作文章的方向引到考生熟悉的领域?学生需掌握如下几种方法:

1.找关键句法

入上则材料中的关键句“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是材料的核心内容所在。 训练:阅读下面的材料,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野兔是一种十分狡猾的动物,缺乏经验的猎手很难捕获到它们。但是一到下雪天,野兔的末日就到了。因为野兔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当它从窝中出来觅食时,它总是小心翼翼的,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逃之夭夭。但走过一段路后,如果是安全的,它返回时也会按照原路。猎人就是根据野兔的这一特性,只要找到野兔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然后设一个机关,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收获猎物了。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了。

审题方法:找关键词法。关键句“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

立意:走熟悉的路也会摔倒,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变化的世界“别摔在熟悉的路上”

野兔谨小慎微,不敢走新路,不敢创新不要谨小慎微、敢于走新路、敢于创新

2.提问法

提问法适合有角色对话的材料,提问的角度可以就不同的角色提问。提问的步骤有3步:a.他、她的说法、做法对不对? b.为什么?

c.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举例:

201*年全国一套作文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①从牧羊人的角度来看:

第一步提问:乌鸦这么做到底对不对呢?

牧羊人的态度很鲜明: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显然是否定的。 第二步提问:否定乌鸦的什么?

答:头脑发热,不自量力,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知。 第三步提问: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人要有自知之明。

人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不能盲从、蛮干。

指引一个人成功的道路可能将另一个人引向失败。

??

②从孩子的角度来看:

第一步提问:乌鸦这么做到底对不对呢?

孩子的态度也很鲜明:它也很可爱啊!显然是肯定的。

第二步提问:肯定乌鸦的什么?

答:它羡慕鹰的本领,它拼命练习,它要改变自己,它为了梦想而努力,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精神!

第三步提问: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让梦想指引人生,虽然有时可能失败,但倒在为理想而努力的路途中,也是一种壮美。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奋斗可能失败,自甘平庸永不会成功。 勇于挑战自己才能超越自己。

③从第三者的角度看:

综合父子二人的评价,指出二者所言均有道理又均有不足,从而得出偏重一方或肯定双方的结论。

如:人应该志存高远,人应该充满热情,但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选择道路的时候要切合自身实际,不要盲从他人。

人应有自知之明,但更要有梦想和勇气。 人既要有理智又要有梦想。 ??

3.由果溯因法

由果溯因法就是指对材料提到的结果进行思考,看早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从而展开立意。举例:

古代有一个渔翁,一天,在井里网捞了两条大鲤鱼;第二天,在井里捞到了三条鲫鱼;第三天,仅仅捞到了几只米虾;第四天,第五天……什么也没捞到,这是为什么呢?

审题方法:以果溯因法。 结果:渔翁第二天以后什么也没捞到

原因:空间不宽水域狭窄藏鱼不多

启示:到广阔的空间去撒网,方有丰硕的收获。 训练题:

(1)某省一扶贫工作团,做了件扶贫实事,向某个贫困山区赠送了一批优良种羊。几个月后去了解情况,村民们说,羊肉的味道很好,请再送些来。

审题方法:以果溯因法。

结果:扶贫送了优良种羊 村民说羊肉好吃再送些来

原因:村民观念落后,素质不高,扶贫工作治标不治本 启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据报载,一位中学生设计了一项航天项目实验方案,自以为肯定能得到全国一等奖,结果只得了三等奖,发奖时,他竟不起立领奖;还有一位中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了一项发明创造的设计,当他得知工厂要投产时,却单独和厂方洽谈,要厂方给他两万元人民币,或送他出国留学。

审题方法:以果溯因法

结果:不起立领奖单独和厂方谈判合作的成果 原因:有才无德

启示: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三、审题立意常出现的问题

常见的审题立意错误:跑、偏、多、丑、旧

①对话题的指向性弄不明白,硬要反弹琵琶.(跑)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又如上面关于汉克的材料:弱者”不“弱”,“弱者”不需要保护

② 只看话题不看材料和导语,抓住一个敏感字词,不全面考虑各种限制,造成偏离题意;

如汉克一家的故事的材料,单写“爱”,如《世间需要传递爱》〈爱的力量〉,把爱等同与“护弱”,如《强大了就要毁灭(估计这个同学只看到这个词就信笔写了,什么都不想),如〈保护环境〉

③偷换概念。(偏)如:把庇护留给需要的人(“需要的人”不等于弱者,偷换概念) ④审题虽准,但立意虚、浅、俗。(丑) ⑤缺乏现实意义。(旧)

(二)材料作文开头怎么写

公式:引用材料内容+你的评价+观点(字数不超过150字,不超过6行)

1.如何引用材料:在正确把握材料的核心话题的基础上进行概况或引用,最好用两句话构成,不超过60个字。

为什么要引用材料?使作文符合出题者写作范围与方向,使论点有据可依。 2.你的评价有两种模式——或“顺”(肯定)或“逆”(否定) 你的评价必须要简洁、精准,为引出观点蓄势。 3.观点:可接在评价后,也可另起一段。 学生范文举例:

①读罢汉克一家的故事,感到如潮涨。父护母,母护兄,兄护弟,弟护花。(引用材料)小小的雨衣传递着礼让惜弱的大爱,着实令人动容,感人心扉。(肯定评价)

仰而思之,不得不叹:在追索和谐的行旅中,拥有一颗惜弱怜孤之心,善鉴万类,又何其不是幸福之先决,和谐之法门呢?(观点)

(《心存怜惜,万物和谐》) ②简单的一句“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引用材料)顿使汉克爸爸的男而形象顶

天立地起来!(肯定评价)他用高尚者的胸怀告诉我们:强大应弱小而生,强大不是横行天

下的通行证,而是护弱的天使。能力有多大,护弱的责任就有多大。(观点)

(《能力有多大,护弱的责任就有多大》)

③“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引用材料),“会”是什么?是责任,是使命,是风度,是胸襟,无关乎男人、女人,大人、小孩,健康的、残缺的……只要别人需要,你便是强者。(肯定评价)

你、我、他,人人都可以成为一个护弱的天使。(观点)

(《人人都可以成为护弱的天使》)

(三)如何运用例子进行论证

有了观点,我们接下来要做的重要的事便是运用例子进行论证。。很多学生在运用例子

材料进行论证的时候无章可循。本课案试图让问题简单化

公式:一句引入的话+人物的基本事迹+与观点契合的人物言行+结合观点的议论(约150字)

一句引入的话:起连接上文的作用,增添文章的文采。 我们常见的引入的话有:

还记得朱邦月吧/

拨开历史的灰烬,我看到了他们 俾斯麦做到了

历史上曾经留下了这么一个身影 历史曾留存了这么一个故事

举例一:采用正面人物事迹作论据

还记得朱邦月吧(一句引入的话)?照料瘫痪母子半生,从不言苦与累(人物的基本事迹),问及,则说:他们比我弱。需要我的帮助。(与观点契合的人物言行)言语何其朴素,而其间闪烁的深厚之爱却令动容,因为母子皆弱,他义无返顾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全然忘记自己并不强大,而他几十年如一日的怜爱与庇护,让世人看到他的伟大,这份保护,无疑是男儿伟岸最为完美的注释。(结合观点的议论)

(《心存怜惜,万物和谐》) 举例二:

可曾记得阿里帕。阿力马洪(一句引入的话),这位19个孩子的母亲(人物的基本事迹),阿里帕先后收养了4个民族的10余个孤儿,以自己微薄的力量抚养19个孩子健康成长(与观点契合的人物言行)。这过程是何等的艰辛,但又是幸福的。她收获了儿女绕膝、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她更是享受了19个孩子成长、成材所带来的满足感、成就感,她被19个孩子深深需要,被人需要是幸福的,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幸福感,因为它肯定了你自立于世的价值。(结合观点的议论)

(《矜悯孤弱的人是幸福的》) 作业:以“君子爱名,取之有道”为论点,推荐用钱学森的例子进行论证,也可以用其

他的事例。

范例:

一代科学巨匠钱学森(人物的基本事迹),视名利为过眼浮云,他说“我是一名科技人

员,不是什么大官,不是什么大官,那些官的待遇,我一样也不想要”(与观点契合的人物言行)。但古语说得好:行善不以名,则名从之。一个尽力推辞名誉的人偏偏永远铭记他。是什么成就了钱学森的君子大名?是他的科学智慧,是他的科学精神和成就,是他身上显示的纯粹的人性的光辉。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钱学森亭亭净植的灵魂香远后世,慰藉后人,因此获得了最高尚的大名。(结合观点的议论)

分析学生作业,解决学生论证中常犯的错误——论证无力:

曾几何时,台湾饶舌歌手大支(人物的基本事迹),近来由于名气下滑,便借“台独”的话题挑拨两岸关系,以此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与观点契合的人物言行)。但他这样做是毫无作用的。大陆和台湾是祖国的一部分,任何妄想分裂祖国的做法都是不可能得逞的。他这种为了出名而不尊重历史的行为,必然会遭到更多人的唾弃与厌恶,他的形象只会更糟糕。(议论)

评价:(人物的基本事迹)和(与观点契合的人物言行)个方面处理都很好,但议论部分不能很好结合观点,论证无力。

修改1:

曾几何时,台湾饶舌歌手大支(人物的基本事迹),近来由于名气下滑,便借“台独”的话题挑拨两岸关系,以此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与观点契合的人物言行)。君子爱名,取之有道,人之常识。任何形式的恣意歪曲事实以达到求名的行径必不为现实所容。反其正道,以恶替道,必得恶名。(结合观点的议论)

修改2:

曾几何时,台湾饶舌歌手大支(人物的基本事迹),近来由于名气下滑,便借“台独”的话题挑拨两岸关系,以此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与观点契合的人物言行)。他,不惜背叛祖国,丢弃良心,无谓人民的诉求,终臭名远扬。可笑、可恶!君子爱名,取之有道,取名之道如此多,为何偏偏选了最不该的“道”?秉一颗赤子之心,持对得起天地的良心,说一句公道话,名,自然会眷顾有道之人。(结合观点的议论)

(四)如何运用反面例子论证

公式:一句引入的话+人物的基本事迹+与观点契合的人物反面言行+结合观点的议论(一般议论其言行带来的恶果,从而支持自己的主张(约150字)

例子1:

曾几何时,台湾饶舌歌手大支(人物的基本事迹),近来由于名气下滑,便借“台独”的话题挑拨两岸关系,以此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与观点契合的人物言行)。君子爱名,取之有道,人之常识。任何形式的恣意歪曲事实以达到求名的行径必不为现实所容。反其正道,以恶替道,必得恶名。(结合观点的议论)

例子2:

曾几何时,台湾饶舌歌手大支(人物的基本事迹),近来由于名气下滑,便借“台独”

的话题挑拨两岸关系,以此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与观点契合的人物言行)。他,不惜背叛祖国,丢弃良心,无谓人民的诉求,终臭名远扬。可笑、可恶!君子爱名,取之有道,取名之道如此多,为何偏偏选了最不该的“道”?秉一颗赤子之心,持对得起天地的良心,说一句公道话,名,自然会眷顾有道之人。(结合观点的议论)

(五)联系现实、联系当下的段落怎么写

在议论文中最好有这么一个段落,因为出题者在出题的那个时候,其出题是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指向性的,这个话题或现象应该是当下比较受人关注且看法不同的,所以为了使文章更有现实的意义,最后在文章的结尾或开头部分展示你的思考给读者、老师看,联系现实、联系当下的段落如何写?

公式:转折性的词语+概括不良现实的话+列举不良现象(现实中与你的主张相反的现象)+总结议论

举例1:

观之当下,自“芙蓉姐姐”而下,“梨花体”、“犀利哥”等炒作雷人便层出不穷,明星学者更不乏借助绯闻骂战者为自己升温。而他们获得的点击率,终不过是一时的浮名,甚至比黄花的消湮更为迅捷。

君子流芳,生香的是他们的名节,他们的不懈努力和不改坚持;小人遗臭,遗的是急功近利的浮躁之心与笑柄。

(《君子爱名,取之有道》)

可如今,尽管风里雨里依旧,时令依旧,而实质上,昔日的清明节已徒具其表,犹如失去灵魂的人,仅剩下一具行尸走肉,依旧在风里,你再难寻见“杖藜扶我过桥东”的悠然老人,他们被子孙当做包袱抛到了外边。爹住瓦房儿住楼,爷爷奶奶住村头——住进村头的小屋里,打发着凄凉的暮年。依旧在雨里,你也再难寻到“遥指杏花村”的牧童了,他们也逐渐进化为城里的孩子,变成金丝笼里的鸟,囚起野性,囚起天真,囚出对“龙”“凤”的期望,又小皇帝般地颐指气使,因为他们的父母大都做了亦城亦乡的打工族,他们丢掉了泥土的本色,不伦不类地嫁接起城里人的新潮和做派。于是,偏僻的乡村也出现了爱烫发描眉的女孩,出现了未婚先孕的村姑,更出现了宝贝儿女、女仆老人的现象。试想,谁会舍得自己的小宝宝去做牧童呢?

(散文《清明》)

细观时下社会,不禁更增忧虑。诗词歌赋让位于流行歌曲,京剧昆曲让位于日剧韩剧。歌德康德难觅其踪,言情武侠大行其道。至若淫秽暴力之属,沆瀣一气,余固目不忍视,耳不忍闻。若无文化之熏陶,则无健全之人格;若无健全之人格,则胸无大志;人而无志,其为可乎?若举国皆是,国将不国。

(201*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成长需要悉心呵护》)

遗憾的是这个道理并非人人都懂。 历史的车轮进入了信息社会,奇怪的是包揽史书的现代人似乎并不比古人更聪明,更理智。人与人之间,一言不和,就拳脚相向;国与国之间,稍有分歧,就诉诸武力。俄军击溃

了车臣叛军,但转身,叛军就拉响了别斯兰体育馆的炸药,数百名人质灰飞烟灭;世贸大楼被飞机撞塌了,策划者的欢呼还未停,阿富汗、伊拉克的上空就飞来了美军反恐复仇的飞机;以色列人正在为“定点清除”的成功而高兴,巴勒斯坦人的“人体炸弹”已经在人群中炸响……双方你来我往,冤冤相报,似乎也没见过谁真正取得胜利,但留给世界的却是一片片废墟和眼泪。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有一句有名的话:“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此言得知。

(《鲜花比子弹

好》) 训练题:请以“非走不可的弯路”为题,写一段联系现实的话。

指导:题目即观点,出题者的意图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些弯路是一定要走的,但有些人却走捷径,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哪些事情是一定要走弯路的呢?比如小孩学走路,肯定要学会摔交才能学会走路;比如一个人的成功,获得的成功越大,其失败越多??

范例: 细观时下,不禁让人忧虑(转折性的语句)(现实中与你的主张相反的现象),他们以“非人”的力量绕过那些必走的弯路(概括不良现实):为数不少的大学毕业升刚走出大学大门就急不可待地向父母要来大笔创业基金当起了老板做起一夜富翁的美梦;无数山寨工厂绕过科研的大关仿造、伪造各式各样的名牌、热门产品,以期待短期内获得高额的回报;“潜规则、走后门”这些新鲜的词语无不道出了急功近利的人们在人生路上渴求短期速成而采取的不正当的手段的事实(列举不良现象)。有些经验一定是要具备的,有些跟斗一定是要摔的,有些汗一定是要流的,都绕过去了,怕不经意间摔下更可怕的深渊,法律的道德的,就算你绕过去了,只怕你空荡的人生得到的只是虚名和薄利,其他一无所获(总结议论)。

(《非走不可的弯路》)

(六)结尾段怎么写

传统的好文章要求有个短而有力的“豹尾”,考场作文,如何写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呢?一要联系材料、题目、观点,力保文章符合要求,不离题偏题。二要提出呼吁,我们要怎样?该怎样?

公式:联系材料、观点+提出呼吁、主张

举例1:珍惜愤怒吧,保持愤怒吧!愤怒可以使我们年轻。纵使在愤怒中猝然倒下,也是一种生命的壮美。

(毕淑敏《珍惜愤怒》)

(七)结束的话

优秀的议论文把这4段写好已经差不多了,但决不仅说只要4段即可,好的文章一般要8、9段,要具备3—5个典型事例,这样才有血有肉。

第四篇:高考材料作文怎么写

高考材料作文怎么写?给材料的作文类型,我们在审题上首先要对所给材料的文字“分而析之”,从中寻觅可供发挥的立意点。所关注的文字,叫“视点”,由此而确立的写作方向叫“立意点”。201*年上海高考作文题,从题型上看,是给材料作文。作文原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 “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下面,我们对09年高考作文题所给材料文字作审题分析,原材料中的“视点”与对应概括出的“立意点”见下表:审题可见,09年作文题所给材料本身写作难度并不大,可供发挥的角度有很多,考生应该能结合自身的长处,写出个性化的思考。但从高考作文阅卷实际情况来看,却很遗憾发现分化严重,很多考生作文总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总均分低于预期目标值。

究其失误原因,我认为主要是不懂得“给材料作文”类型的写作基本规范,影响了作文效果,使阅卷者判分时左右为难,“想说爱你不容易”。

09年高考作文阅卷中发现,考生在“给材料作文”类型的写

作基本规范方面的失误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通篇不引用材料(既不明引,也无暗合)。

给材料作文比之于命题作文,除了审题难度更大,不直接告诉你应该“写什么”之外,还隐含着一个潜台词:所给的材料是引发你写作的缘由。因此,如果写议论性的文章,就叫“缘事而发”,当然应该引用它,只是在什么位置引用,引用的技巧、水平因人而异,有所差别(只要不照抄原文就可以了)。当然,如果写记叙文,用事件或故事来印证、表现所给材料中隐含的某一事理,则无需也无法引用材料。

2.戴帽穿靴式。有的考生虽然在文章头尾处引用了材料,但对材料不做分析;还有的考生展开论述的正文,与开头引用的所给材料之间毫无关联。

例如,《梦想》。先引用板桥事例之后议论:“这是板桥的特点,而我呢?什么都没有。我从小有个梦想,做运动员,成为姚明、刘翔那样。”然后大段回忆14岁体校学棒球的受伤经历与恐惧。最后自我鼓励:“相信时间会冲淡一切,让我能实现梦想。 ”正文与板桥的材料毫无关系,属于典型的“戴帽”后就扔的类型。这样的文章我只会给38分。

3、给材料作文的立意点应该是从材料中直接提炼后做的类似联想,观点与所诶材料间有必然联系。但有的考生拐了多个弯后,似是而非地渐行渐远,偏题跑题。文章是表达思想的,这种思维不严密的现象是会重扣分的。

例如,《不可缺少的追求》,其结构与内容如下:

(一)引用所给材料。

(二)议论:字如其人。“板桥体”别有韵味,折射了郑燮的独特个性。是啊,他不畏世俗讥讽,坚持自己的追求,才走出了独特的发展道路。而我的追求是什么?我的价值在哪里?

(三)叙述:我有一次读《老人与海》,桑迪亚哥……(概述小说情节)。议论:我明白,人,要追求尊严,绝不轻言失败。

(四)议论结束:感谢《老人与海》,它教会了我哲理,是我独一无二的追求,会带我走得更远。

这样的文章的确已 “走得更远”了,我认为只能给35分。

4.只抓只言片语,套用材料中的几个字眼,没有理解内涵,导致偏离题意。

例如,《爱财而不过》,先议论开篇:爱财”这个词人们多少总有些鄙夷,我看不然。虽然“爱财”在有些人眼中是“歪歪斜斜”,但适当的爱财,能催人上进,受人尊敬,只要不过分。第二、三段举比尔盖茨追求财富也办慈善事为正例,举葛朗台敛财吝啬为反例展开论证。最后引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结束。文章只是与所给材料中“歪歪斜斜”这几个字面有关,而全文内容与板桥书法之事毫无关联,这样的文章我认为至多25分。

5.用一个更幼稚的启蒙故事来诠释所给材料的深刻事理寓意。 、这样写虽不偏题,只是欠深刻,所以可以得到及格分,但得分高不上去了。

例如,有篇文章题为《梨树的四季》,讲述一位农夫让四个儿子分别在春夏秋冬去看梨树的模样,然后教育儿子们不要只关注一季,才能看出美丽与韵味。这里蕴含的道理暗合“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的寓理,表达出了“全面而整体地看问题”的观点。但这个故事属于低语境材料,在初中生的文章中或许算得上好作文,但相对于高三思维水平层次而言,只能算平平一般,得分在46分左右。

6.套题。套题比偏题更恶劣,更易激起阅卷者 “公愤”,将重罚在30分以下。

例如,浦东新区09年模拟考试作文题也是给材料作文:人生当“藏锋”还是“露锋”?

于是高考中有考生写了一篇套题作文《藏与露之显人生》;还有的考生套题其他区模拟考试作文《“半”是一种艺术》,这样做都将是得不偿失的。

那么“给材料作文”应该遵守哪些写作规范?

“给材料作文”的作文类型,其基本要求是先从所给材料中抽提出蕴含的事理,然后缘事而发,类似联想到社会、人生的思考,在思维方式上类似于演绎推理。基本规范要求:

1.根据材料中的关键点,确立视点,从而确定立意方向。

2.不要就事论事。抽提出事理后,要类似联想,同理类推到更深广的领域,写出层次感。(如:自然→社会→人生→治国→世界)

3.写作时要引用材料,缘事而发(尽量引用,但不要照抄),以避免套题之嫌。 (可以明引,也可暗合)

4.充分利用所给材料,对材料本身要做分析与关联,以避免 “穿靴戴帽”之嫌。例如:谈论“独一无二”,就要具体分析郑板桥是如何做到 “独一无二”的? (比如他的博采众长,坚持不懈);再如谈“融合”,就要说明郑板桥是如何 “融合”百家的? (比如:杂取众长——“用隶书参以行楷”;打破门户之见——“非隶非楷,非古非今”;借鉴他人也不失独立人格——“不可无一”)

例如,《创新切莫弄巧成拙》一文,其结构内容如下:

(一)分析“板桥体”的意义——追求创新。提出问题:应该如何追求创新?

(二)分析郑板桥的通今博古,论证:创新是以积累为前提的。

(三)分析郑板桥与“扬州八怪”的行为,是表现独立人格的,论证:创新是有丰富内涵为内容的。

(四)分析“板桥体”的“非隶非楷,非古非今”,是以振兴书法为目的的,论证:创新是有高尚目的而不是标新立异搞怪

出风头。

这样的文章,紧扣中心论点,充分运用所给材料做具体分析,言之有物,言之成理,可以评为一类卷。

第五篇:高考材料作文怎么写

高考材料作文怎么写?给材料的作文类型,我们在审题上首先要对所给材料的文字“分而析之”,从中寻觅可供发挥的立意点。所关注的文字,叫“视点”,由此而确立的写作方向叫“立意点”。201*年上海高考作文题,从题型上看,是给材料作文。 ...

推荐内容高考材料作文怎么写?给材料的作文类型,我们在审题上首先要对所给材料的文字“分而析之”,从中寻觅可供发挥的立意点。所关注的文字,叫“视点”,由此而确立的写作方向叫“立意点”。201*年上海高考作文题,从题型上看,是给材料作文。作文原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下面,我们对09年高考作文题所给材料文字作审题分析,原材料中的“视点”与对应概括出的“立意点”见下表:

审题可见,09年作文题所给材料本身写作难度并不大,可供发挥的角度有很多,考生应该能结合自身的长处,写出个性化的思考。但从高考作文阅卷实际情况来看,却很遗憾发现分化严重,很多考生作文总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总均分低于预期目标值。

究其失误原因,我认为主要是不懂得“给材料作文”类型的写作基本规范,影响了作文效果,使阅卷者判分时左右为难,“想说爱你不容易”。

09年高考作文阅卷中发现,考生在“给材料作文”类型的写作基本规范方面的失误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通篇不引用材料(既不明引,也无暗合)。

给材料作文比之于命题作文,除了审题难度更大,不直接告诉你应该“写什么”之外,还隐含着一个潜台词:所给的材料是引发你写作的缘由。因此,如果写议论性的文章,就叫

“缘事而发”,当然应该引用它,只是在什么位置引用,引用的技巧、水平因人而异,有所差别(只要不照抄原文就可以了)。当然,如果写记叙文,用事件或故事来印证、表现所给材料中隐含的某一事理,则无需也无法引用材料。

2.戴帽穿靴式。有的考生虽然在文章头尾处引用了材料,但对材料不做分析;还有的考生展开论述的正文,与开头引用的所给材料之间毫无关联

例如,《梦想》。先引用板桥事例之后议论:“这是板桥的特点,而我呢?什么都没有。我从小有个梦想,做运动员,成为姚明、刘翔那样。”然后大段回忆14岁体校学棒球的受伤经历与恐惧。最后自我鼓励:“相信时间会冲淡一切,让我能实现梦想。”正文与板桥的材料毫无关系,属于典型的“戴帽”后就扔的类型。这样的文章我只会给38分。

3.给材料作文的立意点应该是从材料中直接提炼后做的类似联想,观点与所诶材料间有必然联系。但有的考生拐了多个弯后,似是而非地渐行渐远,偏题跑题。文章是表达思想的,这种思维不严密的现象是会重扣分的。

例如,《不可缺少的追求》,其结构与内容如下:

(一)引用所给材料。

(二)议论:字如其人。“板桥体”别有韵味,折射了郑燮的独特个性。是啊,他不畏世俗讥讽,坚持自己的追求,才走出了独特的发展道路。而我的追求是什么?我的价值在哪里?

(三)叙述:我有一次读《老人与海》,桑迪亚哥??(概述小说情节)。议论:我明白,人,要追求尊严,绝不轻言失败。

(四)议论结束:感谢《老人与海》,它教会了我哲理,是我独一无二的追求,会带我走得更远。

这样的文章的确已“走得更远”了,我认为只能给35分。

4.只抓只言片语,套用材料中的几个字眼,没有理解内涵,导致偏离题意。

例如,《爱财而不过》,先议论开篇:爱财”这个词人们多少总有些鄙夷,我看不然。虽然“爱财”在有些人眼中是“歪歪斜斜”,但适当的爱财,能催人上进,受人尊敬,只要不过分。第二、三段举比尔盖茨追求财富也办慈善事为正例,举葛朗台敛财吝啬为反例展开论证。最后引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结束。文章只是与所给材料中“歪歪斜斜”这几个字面有关,而全文内容与板桥书法之事毫无关联,这样的文章我认为至多25分。

5.用一个更幼稚的启蒙故事来诠释所给材料的深刻事理寓意。这样写虽不偏题,只是欠深刻,所以可以得到及格分,但得分高不上去了。

例如,有篇文章题为《梨树的四季》,讲述一位农夫让四个儿子分别在春夏秋冬去看梨树的模样,然后教育儿子们不要只关注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材料作文怎么写(精选多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343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