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工作报告 > 旅游开发对农民生活影响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旅游开发对农民生活影响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2 02:44:46 | 移动端:旅游开发对农民生活影响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第一篇:旅游开发对农民生活影响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主题:旅游开发对农民生活的影响调查——以芙蓉村为例

摘要:近年来旅游开发在楠溪江两岸盛行,一些古村落陆续进行旅游开发。旅游开发在给农民带来一些好处的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如村民的住房问题、道路问题、村里资金用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加强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沟通交流,上级政府也要想方设法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

关键词:旅游开发 农民生活 问题 对策

“野趣天然、不掩国色”的永嘉县楠溪江两岸,布满了亦耕亦读、诗礼传家的乡土村落。这些村落均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众多的文物古迹,和睦相处的社会伦理,丰富多彩的民风习俗。透过这些人文景观,可以了解我国古代“耕读社会”、“宗族社会”的梗概,以及与此相关的民情风格,是一份极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极富文化意蕴的珍贵人文景观。近年来结合“新农村建设”政策,这里50多个古村落都进行了开发,尤以“七星八斗”布局的芙蓉村最为突出:

芙蓉村始建于唐朝末年,为陈姓聚居地,南宋时有18人同时在京为官,曾因族人抗元战败毁于战火,元末明初逐渐修复。该村坐西朝东,纵横各有三四百米,有一至两道卵石寨墙、七道造形不同的寨门、重檐三楹门楼的溪门、纵横的卵石古街,与村后摩天的芙蓉三岩远山景相映,村以景名,构成气派的大型村寨风光。过东寨门谯楼是卵石铺就的主街。村内布局呈“七星八斗”,“星”为道路交汇处方形平台,“斗”为水渠交汇处方形水池,路、渠迂回曲折如迷宫。民居多为砖木结构,石砌围墙,屋顶错落有致,户户绿树成荫,亭榭、石桥、古井、水车处处,家家有景致,条条巷陌有风情。主要景点有村落缩微模型室、司马大宅院、将军府、陈虞之纪念馆、追元书院、陈氏大宗祠等。(春节去楠溪江古村大拜年 [n].文汇报,xx-01-09。)

芙蓉村是从xx年正式搞旅游开发的,所以现在呈现在旅客们眼前的是正在逐渐开发着的芙蓉村。我们社会实践队抵达芙蓉村的时候,正是中午时分,正午阳光的笼罩下的芙蓉村,颖异也不乏张扬、幽静也不乏热情,在博大的同时也不失江南水乡特有的内敛和含蓄。我们看到的旅游开发下的芙蓉村有它光鲜的一面,也有初步开发下的不完美。

在布局精巧、宜耕宜读的人居环境中,好好领略耕读社会的和谐潇洒、永嘉学派的儒雅散淡遗风之余,我们进行了简单的调查。真的是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我们简单的寻问当地的导游之后,一些很严重的问题就突显了。刚开始我还以为是那老导游过于偏激,当时心中对他还颇有意见。后来,经过多方调查,后来证明这些问题确实存在。

首先一个古村落最严重最突出的问题---住房问题。我们初来芙蓉村,见到一座座用卵石原木构筑的房屋时,只觉得朴素真实,自然明朗,野趣天然,和谐亲切,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新鲜感。但是,没想到这样的房子竟是当地村民的痛处所在。每采访一个村民,他们几乎都强烈的表示,不要旅游开发。因为旅游开发了他们就没房子住。他们反映,这里的房子又矮又潮,晴天还好,但是一到雨天就不成样子了。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外面大雨,里面小雨。”有些老人一个人住的,下雨时没处躲,就只能蜷缩在一个木凳上。这里的房子年代都已经很久远了,木制结构,被虫子咬地咬,蛀地蛀,都已经不牢靠了。万一一强台风、强降雨,就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再则就是,留在村里的村民大都是老人小孩,这跟其他农村的没有什么区别,而且这里比其他农村更为闭塞、落后,村民一般用不起煤气,都是烧柴火的。老人老了,有时候动作迟钝,记忆力也不是很好,经常会忘记,常常有失火的现象,房子里住的都是老人,很是危险。即使火烧过后也不能修缮,老人没地方住,就仍然住那里。我们在寻访过程中,就见到不少的这样的房子。有些甚至很是倾斜了的。一问房主为什么不修葺,他们的回答是:不是没有钱,而是上面不让修啊。还有就是,农村里小孩比较多,小孩都已长大成人,要成家,但是,就那么一层那么一间房,他们不够住的呀。村民反映,有些人家一家四代就住那么一间房,村里平均16—17个人只有一间房子。

住宿问题,已迫在眉睫。村民天天在喊在叫,“过去说,没钱没法盖房子,现在是有了钱也不能盖房子”。现在地基也贵,不是农民说,这是祖宅,非要在这块地上盖房子。现在农民思想也开通了,没有那种死守的意识了,只要给他们一块地好好盖座房子就好了。不是农民说非要把旧房拆掉,他们也希望自己的房子能成为历史文物被保护起来。只是他们没有多余的钱去购买别的地基。这样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所以,才有农民不得不拆掉千年的祖宅。这时就有外来人站出来说,这样严重破坏整体风貌。在古村错落有致的传统木结构民居、四合院中,不时看见混凝土结构的高层民房突兀地立着,这与保存至今的古村落整体建筑风貌格格不入。

与住房问题相似的是道路问题。芙蓉村旅游开发的资本就是一个“古”字,他必须要保留的就是那点古色古香,因此,富有古味道的青砖路是怎么都不能修换的。但是,在外来游客啧啧称赞的同时,当地的村民却闷闷不乐。村民们强烈要求村里修平整的水泥路,他们也知道村里有这样的青砖路,很是好看,但是,却不实际啊!农民们别无所求,要的只是实际。村里一老导游这样反映:“这路要跌跤的,就走路还行,骑车就困难了,你们来的时候也体会到了,多不方便啊。像我家老婆做面条的,要运到镇上卖,还能将就着用用,如果是卖鸡蛋的呢?这样一路下来,不是全坏了吗?”老人说的也是在情在理。当我们问道:“如果把路修修好铺铺平,你们的生活是否会有所改善呢?”老导游不无憧憬的说:“那就不用搞什么古村落开发了,就像外面一些农村一样爱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也不是不可以。”

旅游开发对外来游客来说确实是件非常不错的事情,因为旅游开发了,人们就多了个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但是,里面的种种辛酸、苦难只有里面的人才知道。之所以,现在古村落的矛盾这样突出,主要还是钱的问题。“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这从芙蓉古村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村民们反映那么激烈不是没有原因的。芙蓉村早在1990年就已经开始进行古村落保护了,直至xx年才开始正式的进行古村落旅游开发。这期间的十几年里,村民们也不是一点兴趣一点激情也没有,但是,随着时间的逝去,眼见成果的不明显,村民们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切实的提高,这时村民们就按捺不住了。他们开始反思,这几年的成就究竟在哪里?问题出在哪里?

旅游开发正式开始距今已经四年了,给村里的财政带来多大的好处?农民的腰包有多少鼓起来?村民们心里很明白,虽然,知道,旅游开发也不失为振兴芙蓉村的一条良好出入,而且文化气象也会愈浓,但是,等待中出现太多太尖锐的问题了,而这些问题又没能很快很顺利的得到解决。所以,村民们才怒气冲冲。他们开始反问村干部“钱到底用哪里去了?”“是不是被上面的人吞了?”“村里赚来的钱都去哪了?”“为什么分给村民的一年就只有11块?”

这些问题,其实很简单。我们作为临时调查员,一问就知道答案。政府总共有210万元的拨款到芙蓉村支持村里的旅游开发。据芙蓉村的书记兼会计回答,这些资金都是由文物部门支配的,他们将大部分的拨款都用于对那些有历史价值的,美学价值的房子的回收和维修上,还有有线电视、地缆的安装。由于旅游开发还在初级阶段,所以主要注重保护和回收,用在古村落基础设施建设上的钱确很少。旅游开发前几年,这些钱都是古村落管理委员会管的,但是镇政府与芙蓉村达成协议:前五年门票收入归芙蓉村,以后52/100归政府,48/100归古村落。

除了住房、道路、村里资金使用问题外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问题。比如说,旅游开发外地人的进入,村里治安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据村民反映,在旅游开发以前,村里是比较平静的,虽然小偷小摸也是有的,但是现在却发生的更为平繁,偷盗的数目也越来越大;还有因为村里搞旅游开发赚的钱不多,分给村民的更少,还不让盖房子、修路,所以有些村民不愿意将自己的房子开放,卫生也不打扫,甚至还有一些村民跟上面赌气,将自己的祖宅变了样的弄坏,不去维修等。

古村落里出现的种种问题,外面的人都颇为关注。对古村落的存在意义和古村落的住房等问题 ,“党报热线”在街头开展了一项简易调查。调查中有99%的市民认为,保护散落在民间的温州古村落,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如果不很好地加以保护,这些老祖宗留下的“财产”将“不久于人世”。有87%的受调查者认为,尽管我市的有关部门已经对古村落采取了必要的保护措施,但取得的成效不大。当古村落古建筑的保护,同当地老百姓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发生冲突时,孰轻孰重?面对这个两难的选择,76%的受访者认为,保护古村落更为重要,毕竟这些村落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如果消逝就再也不能“重现”了。对于村民在古村落中间建房的行为,有82%的市民认为这属于对古村这一人文景观的破坏,应该制止。即使要建新房,也必须是选择古村的外围。永嘉从县政府到乡镇,包括旅游局都很重视。他们对保护与发展、保护与村民生活需求的矛盾也早有认识,也一直在想方设法加以解决。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才能把保护、发展和农民的经济利益结合在一起。如果保护本身也能成为农民的经济增长点,那么,政府的措施就会转变为村民主动的保护。(楠溪江古村落违章建筑引起代表委员关注楠溪 [n].温州日报,xx-3-19)

市人大代表黄跃君说:这不是拆一间违章房的问题,就是今天拆了这间,只要确实有需要,明天照样会有另一间建起来。我觉得政府在加大管理力度的同时,也要增强服务功能,体谅老百姓在生活中实际碰到的需要。希望镇政府能尽快落实政策,先解决一批较迫切的住房需求。同时开展对老村危旧房的整修,但应特别注意新建筑与古村在整体风貌上的协调。(楠溪江古村落违章建筑引起代表委员关注楠溪 [n].温州日报,xx-3-19)

市政协委员潘一钢认为:古村落能得以保留,无论是对当地村民还是整个温州都是一件不可还原的财富。现在一些村民经济条件改善后,为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盖新房,本无可厚非。但一栋现代化的建筑矗立在一群古建筑中,确实破坏了整个古村的完整。房子要让村民盖,但不能听之任之。有关部门应该制定专门古村落保护整体规划,规定哪些地方可以盖;建筑必须采取什么风格;用什么材料、外观色彩都要符合古村落的特点。(楠溪江古村落违章建筑引起代表委员关注楠溪 [n].温州日报,xx-3-19)

市政协委员汪廷汉认为:楠溪江古村落是永嘉耕读文化的传世“化石”,由于多年前没有注意保护,现在完整保护下来的已经不多了,现在更应该珍惜这种不可复制的“财产”。面对生产发展与古村保护的矛盾,首先就要确定古村保护区,区内任何房子都不能动。其次,在古村修复改建中,要体现以人为本,参考国外做法,保持外形不动,对其内部结构进行改建修复。对于一些确实需要建房的村民,可以考虑疏散一部分村民到外围空间。(楠溪江古村落违章建筑引起代表委员关注楠溪 [n].温州日报,xx-3-19)

古村落的旅游开发是非常有历史价值的,也很好的将建设新农村和新的发展方案结合起来。只是现在楠溪江的古村落旅游开发还处在初级阶段,很多将来本可以解决的矛盾,现在对芙蓉村来说却还是有些困难。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据我们了解,芙蓉村的住房问题早在开始古村落保护的时候就已经着手想方法了,在旅游正式开发的时候,政府提出在距离古村500米外新建新村。这个新村现在已经在审批了,相信不久的将来定能很好的实施。或许幸福来的太快太突然,以致村民们还难以相信。他们还是很愤懑的说:新村是批下来了,我们地也空出来了,但是就是没见有动土的迹象。不过这也在情理中,因为等待的确不是一种很好的滋味。

如果新村批下来的话,那么道路问题就与住房问题一并得到解决。古村落的古色古乡能国得到保存,而村民们又能住进他们理想的房子,一举两得。实践报告

其实,村里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跟村民和村领导的联系不紧密有莫大的关系。首先,村领导应该追究大部分责任。村领导的职责之一就是能联系上面和下面,使之达到融洽。村领导应该做好宣传工作,将村里的动态及时的告知村民,也有责任消解村民的误会。同时,村民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有因才有果。他们应该将自己的想法建议尽量的向上级反映,把自己的困难向上级反映,这样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但也不排除、这样的情况。据村民反映“有时村民们问题反映激烈,迫切的等待问题的解决。问村里,村里说是镇规划局的事,镇规划局又说是文物保护局没有批下来,他们就这样一个推一个。农民们都茫然了。所以,不闹不行。”这样的情况不是没有,这需要领导干部们更加的关注人民。其实,象广告语里说的一样,“大家好才是真的好!”领导和村民都希望自己的村能富起来,希望经济能够上去,人民的生活水平能够提高,这样其实也不是很难,俗话说:“上下一心,其力断金。”只要村民和村干部之间能够相互理解,共同致力于开发、发展就行了。

一个村的旅游开发是靠整个村的所有人共同完成的。村民是要顾全整体的利益,但是村里也要照顾村民的利益。只有两者利益都达到最大化,旅游开发才能成功。村里要主动的和村民协调,不要让村民处于被动地位,而是让他们有主人翁意识,积极主动的向村靠拢。为旅游开发献计献策、开放自己的私宅等。古村落的村民大都是朴实、憨厚的,只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们也会理解的。共同富裕是大家都希望的。

村里搞旅游开发,目前村民的经济效益所见不明显,但是长远的意义却是可以遇见的。比如:小店多些生意,增加了导游、检票员等工作岗位;农民又增加了一种收入方式;古老的手艺得以传承,也丰富了当地老人的业余生活;增加了村里的财政收入,可以投入更多的建设资金,深入扩大开发;保护、保留了古文化、文物;增加了一个旅游去处,配合第三产业发展的方向,丰富了温州的文化;进一步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凡事都有两面性,新事物的发展道路是坎坷的但是前途却是光明的。芙蓉村等古村落的旅游开发从多方面看来都是有利的,发展大有余地,他有他自己的特色,一种与众不同,给外界人们展开了一个新的视野。虽然给村民带来暂时的困难,但是总会解决的,这些问题,需要村民自己的自力更生,因为内因是根本,但是作为条件的外因也不可少,芙蓉村等古村落今后的发展也极需要上级政府的协助,大家众志成城,劲往一处使,这样,旅游开发才能顺利开展,政府和村民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楠溪江的秀美河山、典型建筑才能真正的名副其实。

参考文献

[1] 楠溪江古村落违章建筑引起代表委员关注楠溪 [n].温州日报,xx-3-19。

[2] 楠溪江古村落 山水中隐居 [n].新京报, xx-3-28。

[3] 春节去楠溪江古村大拜年 [n].文汇报,xx-01-09。

[4] 闫威.利益集团视角的中国“三农”问题 [j].《新年文摘》,xx年第二期。

[5] 永嘉楠溪江古村落概述 [db/ol].新华网浙江频道,xx-06-23。

[6]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db/ol].中青网 大百科。

第二篇:暑假关于失地农民生活状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法学院

关于失地农民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前 言

xx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中原经济区升为国家战略之年,也是我校60年华诞。为响应xx向青年学生发出的“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号召,全面领悟xx给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回信精神,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充分发挥我们的开拓创新精神,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历练自己的青春历程。根据校团委的要求我们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法学院的大一学生组建了一支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走访调查郑东新区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以期为郑州的和谐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打基础。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可以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

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的素质。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能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社会,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我们希望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经过十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收获了很多,今天将我们的社会调查报告公布于众,希望我们的建议能够被采纳,衷心的祝愿失地农民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祝愿郑州的明天更加和谐美好。

华北水院法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查小组

xx年7月13日

目 录

前 言

一、调查背景

二、调查目的

三、调查内容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时间、地点与进度安排

(三)调查范围、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法

(四)抽样方案

(五)小组成员及分工

(六)问卷分析

四、调查总结

(一)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针对走访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建议

五、附 录

一、 调查背景

近年来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很多大学都建了新校区,各地区都形成了或大或小的大学城,其中郑东新区龙子湖高校园区就是其中一个。为建设此高校园区,河南省曾征收龙子湖地区农民1.4万余亩土地,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状况始终受到国家领导人的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民生问题摆在首要地位。为深入了解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我们特此展开本次走访调查。

走访调查员:张益 陈一鑫 赵青彦 何向前 负责每日的走访调查工作

(六) 问卷分析(我们将多选题的调查结果换算成了百分比)

1、您家失地前主要的收入来源?

a 种地 b 养殖 c 个体工商户 d 其他

2、您家失地后主要的收入来源?

a 外出打工 b 本地打工 c 个体工商户 d 其他

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1 :a.63.48% b.29.02% c.5.28% d.2.62%

2 :a.36.96% b.3.66% c.18.53% d.40.75%

通过以上两个问题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失地以前郑东新区失地农民大部分以种地为收入的主要来源,一小部分以养殖(渔业)为主要收入来源,更少的人从事个体经营。农民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后,不得不想方设法来维持生活,因此打工以及个体经营的比例就相对增加。通过调查可知,外出打工更受年轻人的青睐,而本地打工以中老年人居多,职业多以园林工人、清洁工等低收入工作为主,且工作不稳定。同时我们看到失地后农民主要收入来源选其他的占40.75%,这主要是因为我们调查的对象很多是中老年人,他们主要靠政府的养老金维持生活。

3、您家失地前的消费支出主要在哪些方面?

a 生活用品 b食物 c 建筑房屋 d交通 e其他

4、您家失地后的消费支出主要在哪些方面?

a 生活用品 b食物 c 建筑房屋 d交通 e其他

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3: a.30% b.9.07% c.30% d.9.82% e.15.32%

4: a.37.64% b.35% c.6% d.11.36% e.10%

统观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失地前后,农民的消费支出的各个方面有很大的区别。失地以前,大部分农民的主要花销集中在生活用品方面和建筑房屋方面,其他的方面相对较少。在大部分农民的观念中,他们努力一生就是为了自己的生活条件能有所提高,并且为他们的下一代安置好房子,因此花销主要集中在这两个方面。失地以后有较大变动。民以食为天,土地是农民的生活保障,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因而土地被征收后,他们在食物上的消费支出明显增加。另外据我们的了解他们的教育与医疗投入相对也有所增加。

5、失地前您最担心的问题是?

a日常基本生活 b子女教育 c就业问题 d其他

6、失地后您最担心的问题是?

a日常基本生活 b子女教育 c就业问题 d其他

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5: a.20.06% b.14.08% c.24.09% d.42.12%

6: a.23.02% b.14.39% c.45.95% d.17.24%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失地前后农民担心问题格局分布有所不同。失地以前,农民依赖土地,所以他们就更担心粮食收成问题,而其他的方面都是生活的基本因子,比较平均。失地以后,有了很大的变化。由于他们的主要生活来源发生变化,所以家庭成员的就业问题就成了他们考虑的核心问题,这也反映了就业问题是社会各阶层普遍关心的问题。

通过对以上六个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也能看到他们目前越来越关注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放映了他们逐渐融入了现代社会。

7、您觉得以前的生活幸福还是现在的生活幸福?

a 以前 b 现在 c 都一样

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a.30% b.50% c.20%

失地农民对失地前后的两种生活模式都有自己的看法,觉得各有各的好处。数据显示:50%的人认为现在的生活幸福,30%的人认为以前的生活幸福,20%的人认为无所谓,都一样。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社会的进步,失地农民的幸福感有所增强。他们体会到了现代社区生活带来的方便快捷,干净整洁,休闲娱乐设施也比较健全,国家的相关政策与举措给他们带来了很多实惠。而感觉以前生活幸福的人主要是因为失地以前拥有土地,生活安稳,虽然很累可心里踏实有安全感,而且邻里之间关系亲密。另外在我们的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有待提高,他们普遍反映在社区生活无所事事,另外与其他老年人的接触交流也少了,因此加强社区的文化建设非常必要。

8、您觉得小区亟待改善的地方是?

a 医疗设施 b生活基础设施 c 学校教育设施 d 其他

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a.43% b.24% c.16% d.17%

上述数据显示,小区亟待改善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医疗设施方面,群众普遍认为在小区的医务室看病贵,报销比例小,生活基础设施也有许多继续改善的地方,在小区内平时家里的劳动力都在外打工,留在家的都是老人小孩,而老人在空余时间都是坐在小区里闲逛来打发时间,小区缺少必要的老人活动中心来满足小区里老人的平时闲余时间,建立一个功能完善,有利于老年人丰富空闲时间的活动中心是很必要的。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小区里的学校基本设施相对比较完善,但优秀的师资力量明显不足,从而形成了软件设施和硬件设施不协调的局面,所以补充个小区学校的师资力量是非常迫切的。

9、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进行征地补偿?

a 货币补偿 b.购房补偿 c其他 d没有补偿

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a 29.84% b 64.94% c、2.68% d 2.64%

征地补偿,一直是大多数人关注的问题,它对于农民失去土地以后的生计也是一个关键。以上数据反映出政府在对农民土地征收过程中主要实行的是购房补偿,也就是以低价或者以原来的住房面积一对一进行补偿。通过走访调查我们了解到,郑东新区各小区大部分是以低价购买政府补偿的70平方每人次的住房面积,而且基本都分到了房子,满足了失地农民的基本住房需求,但是由于住房建设没有跟上征地拆迁进度,很多的住户都没分到足额面积的住房,而随着我国房价的不断上涨,部分失地农民也担忧低价购房价位也会不断上涨。

10、政府承诺的兑现情况?

a 完全兑现 b 部分兑现 c基本没有兑现

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a 13.3% b 53.3% c 33.4%

如以上所示,认为政府的承诺部分兑现的占53.3%,而完全兑现与基本没有兑现的分别占13.3%与33.4%。也就是说86.7%的失地农民家庭对征地补偿费用是有不满的。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基层政策落实不到位;2.基层干部对法令解释不完善,以至失地农民可能对自己的征地补偿费用产生疑问;3.基层管理不善,以至征地补偿发放不到位。对于这个问题,政府忽略了一点,大部分农民都是低学历或者是无学历的,有的甚至连字都不识,更何况对法令的研讨呢。基层干部办事作风不严谨,大部分农民反应他们村的大小干部或多或少的都富裕了,甚至与领导有关的人也从中获得了收益,而大部分平民都没有得到实惠。

11、政府在征地执行过程中的弊端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a拆迁问题 b 补助问题 c 社会保障问题 d 其他

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a 23.85% b 40.8% c 23.85% d 11.8%

政府在征地拆迁过程中的举措是好的,但同时也会出现一些或大或小的问题,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主要体现在补助问题上。同时我们也看到拆迁问题与社会保障问题也是失地农民关注的焦点,这反映出了失地农民对自己合法权益的维护,对自己未来生活状况的关注与担忧。

从九到十一题,我们可以看到目前郑东新区失地农民对征地补偿未到位的反映较大,对征地补偿款的利用情况不是很明晰,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存在些许担忧。因此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征地十年后政府将各种补偿费用一次性(目前这是不可能的)发给失地农民,失地农民能够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吗?他们的后续社会保障问题(如养老、子女的住房问题)怎么解决?

12、您目前对政府的要求?

a 补偿到位 b 安排好社会保障 c 其他

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a 50.32% b 20.94% c 28.74%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目前失地农民对政府的要求主要是将各项补偿款补偿到位,这反映了失地农民看重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我们发现失地农民没有认识到安排好后续社会保障这一长远利益的重要性,或许他们是对现实的顾虑吧,毕竟征地补偿款快十年了也没有完全补偿到位。

四、 调查总结

(一)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面临的主要问题

根据我们走访调查的问卷分析得出,郑东新区土地征收后失地农民主要出现的问题如下:

问题表现之一:农民失地导致的无业或待工人员较多,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和前景。失地农民就业大多是一些没有劳动技能、劳动报酬低的行业,以绿化、环境卫生、治安等行业为多。有些村民是由开发单位安排就业,一般从事保安、环卫等简单劳动,这些失地又失业的农民一般文化素质较低,就业能力和社会生存竞争能力较差。另外,他们虽然在户口簿上已经成为居民,却无法享受到城市居民的各种社会保障,而失地补偿又无法满足失地农民失业后的养老、医疗保障等等现实问题,这些情况都影响了他们对失地后生活前景的期望并形成对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排斥。

问题表现之二:失地农民因为生活困难,大多靠出租房屋维持生计。由于很多失地农民没有工作,加上国家的生活补助等各项补助资金相对较低,且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致使很多很多失地农民特别是老年人的生活相对困难。他们只有靠出租房屋来维持生计,但由于很多社区的房屋面积没有补偿到位和社区相对偏僻致使他们的收入相对减少。

问题表现之三:失地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单调。很多失地农民特别是中老年人反映他们住进社区以后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非常单调,他们经常闲着无聊,加上外来租房人员的冲击与邻居的交流也少了很多。

问题表现之四: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不统一,有待完善。视每个区、乡镇和村子的经济情况及地理位置而定,养老、医疗保险无论从个人缴纳的情况,还是从实际领取的情况和享受的福利待遇上都存在着相当大的不平衡性和不确定性。在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状况发展较好的村子,村民的集体福利待遇就好一些;在自然环境差、经济发展不景气的村子,福利待遇就差一些。失地农民变成市民容易,但是享受市民的各种保障权利难。尴尬的角色源于征地制度的缺陷。所有权的本意就是占有、使用和转让等处置权。农民和村集体作为集体所有土地的所有者却没有完全享有买卖土地的所有权人权利,这是造成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按照“宪法”和“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我国的土地分为国有和集体所有,前者指城市,后者指农村。但事实上,唯有国家是土地买卖的合法主体。农村土地实行集体所有制,但农民和农民利益代表者的村集体却无权享有所有者对土地的买卖处置权,农民无权作为卖者与购买土地的买者处在平等的谈判和签订契约的市场主体地位上,无论是为了公用事业的用地,还是商业用地,都必须先经过国家征地变为国有土地之后,由国家作为市场主体与开发商谈判土地交易合同,任何不经过国家征用土地,作为农村土地所有者代表的村民委员会私自与开发商达成的任何土地买卖协议都是无效的,这样开发建设的房屋是无法取得作为政府部门的“国土局”所颁发的合法的房屋产权证明的,这样的房屋也就无法取得在房屋市场合法买卖的资格。于是,就出现了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土地前提性地先经过国家征用变为国有土地后才能开发建设的情况,也就出现了国家把土地征用后再作为生地或熟地卖给开发商出现的巨大“剪刀差”的问题,而作为市场主体的国家赚取的这部分超额利润实际上并没有用来解决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二)针对走访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建议

首先从理论上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社会保障,即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个人储蓄保障等一套完整的结构体系。总结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建设的经验,发现有以下几点:

(1)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是趋势。社会保障在不同程度上向全民化、全面化的方向发展,是福利国家的政策目标。全民保障原则,推崇国家公民的平等的社会权利,主张由国家为每个公民、不分高低贵贱、提供起码的生活保障。如英国1946年的英国国民保险法,区别于以往社会立法的特点,就在于根据这一法案,几乎每个公民都可以享受社会保障。以日本为例。日本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经历了从萌芽起步到不断发展完善的半个多世纪历程,并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和改革相关规定,使得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和完善。

2、健全法制

对不合法的征地予以法律的打击,对征地过程中不法的行为予以法律的打击,对征地过程中采取不合法手段的人予以法律的制裁。一系列完善可行的土地征用法律法规作为保障是国外及我们台湾、香港地区的土地征用之所以得到很好执行的主要原因。“现在我国土地征用法律法规仅以《土地管理法》内所规定的为主,其他散见于各部门法或各行政法规之中,针对征地目的、程序、补偿以及征地纠纷的解决等问题缺乏具体的规范,导致征地的随意性很大,补偿安置存在极大的后遗症,征地中引发的责任无人承担农村集体和农民的利益没有得到法律的保护,他们的损失没有得到完全的补偿”。xx年11月2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工作的决定》第十二条指出:完善征地补偿办法。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采取切实措施,使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

3、征地补偿实施到位

根据土地管理法,我国土地征用补偿项目设置主要包括土地补偿费、劳动力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其中土地补偿费是对土地所有人的投资及土地所有权转移的一种补偿和购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是对土地投资的一种补偿;劳动力安置补助费是对农民由于征地失去土地保障后的社会安置问题进行的补偿,其实是变相的农民社会保障基金。

4、征地相关程序透明通畅

借鉴国外的经验,都有一套关于征地问题合理的程序规定。实际调查中,郑东新区并非是没有这样一套相关规定,只是规定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使征地手续变得隐晦,征地过程变得不透明。加上官员间的私自勾结,严重扭曲征地程序,加上上访路径不畅通。基层工作在实际意义上,就是部分基层官员的渔利行为。这样严重损害了政府在失地农民心目中的形象,更严重的造成了对共产党的信仰危机。可以说,征地程序的不通畅不透明,也是造成失地农民问题的一个直接原因。

其次针对郑东新区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提出如下具体建议:

一、尽快将征地补偿款补偿到位,兑现政府给予被征地农民的承诺,让老百姓体会到国家对他们的关注。

二、完善失地农民后续社会保障工作特别是适当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补助标准,使他们体会到老有所养,另外要加强养老保险的普及,推进住房建设,尽快使所有失地农民都住进安置社区。

三、完善社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包括医疗、休闲、教育、治安)建设,经过实地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各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特别是社区的治安状况直接影响了居民的安全感与幸福感。

四、加强失地农民的技能培训,引导、鼓励失地农民创业,为失地农民创业提供便利。同时政府部门应该广泛征求意见(可到高校大学生及教师寻求发展策略),争取创建适合本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可结合本地特色及大学生这一广泛的消费群体和高校良好的科研文化氛围)。

五、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增强居民的归属感。社区发展的前提是居民认可喜欢这个新家,因而加强社区的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六、加强对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决策、自我建设能力的培养,为社区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加强监督力度,做到各项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保障言论自由、为群众反应问题提供便利)。可以组建社区建设党员领导监督小组,时刻监督社区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作用。

八、加强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可以利用大学生),在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居民对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都不太了解,致使很多居民把国家给予养老保险当做征地补偿款,另外对国家给予的各项福利居民的说法差别很大,这充分说明居民的了解不够,国家的宣传没有到位。

九、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利用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这一广大的优秀的群体承载着祖国农村建设的重任,让他们走进社区也许更能发挥他们的创新力。

十、建议国家号召广大有志青年走进基层、服务基层,为基层的建设注入新鲜的血液。青年的一代是社会前进的主力军,他们敢于创新,富有激情,把他们置身于基层能够改变我国基层领导缺乏创新性的局面。

最后我们希望政府部门能够经常深入社区展开调研,积极的向人民群众讨教建设社区的良方,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附录

华北水院失地农民生活状况调查问卷

亲爱的居民朋友:

您好!我们是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法学院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小组的成员,首先十分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参与我们关于失地农民生活状况的调查。

为了了解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分析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特编此卷。本问卷将采取不记名的方式,您提供的信息仅作研究使用,并为您保密。请您按照真实的个人情况和想法认真作答。

十分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华北水院法学院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小组

二〇一四年七月二日

填写说明

1、请您把认为合适的答案号码填入括号内或者在__处填上适当的内容。

2、每个问题可选择一个或多个答案。

1、您失地前主要的收入来源?( )

a 种地 b 养殖 c 个体工商户 d 其他

2、您失地后主要的收入来源?( )

a 外出打工 b 本地打工 c 个体工商户 d 其他

3、您失地前的消费支出主要在哪些方面?( )

a 生活用品 b食物 c 建筑房屋 d交通 e其他

4、您失地后的消费支出主要在哪些方面?( )

a 生活用品 b食物 c 建筑房屋 d交通 e其他

5、失地前您最担心的问题是?( )

a日常基本生活 b子女教育 c就业问题 d邻里关系 e其他

6、失地后您最担心的问题是?( )

a日常基本生活 b子女教育 c就业问题 d邻里关系 e其他

7、您觉得以前的生活幸福还是现在的生活幸福?( )

a 以前 b 现在 c 都一样

8、您觉得小区亟待改善的地方是?( )

a 医疗设施 b生活基础设施(商场休闲) c 学校教育设施 d 其他

9、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进行征地补偿?( )

a 货币补偿 b以地换地 c购房补偿 d 其他 e没有补偿

10政府的承诺的兑现情况?( )

a 完全兑现 b 部分兑现 c基本没有兑现

11、政府在征地执行过程中的弊端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

a拆迁问题 b 补助问题 c 社会保障问题 d 其他

12、您目前对政府的要求?( )

a 补偿到位 b 安排好社会保障 c 其他

我们的调查结束了,再次感谢您的支持!祝您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张慧芳:《土地征用问题研究――基于效率与公平框架下的解释与制度设计》,经济科学出版社xx年5月第一版

2、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xx年9月

3、张洪武:《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网络资料)

4、许宝健:《城市化进程中的农地转用问题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xx年8月

5、陈传锋:《被征地农民的社会心理与市民化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xx年8月

6、孙晓明、刘晓昀、刘秀梅:《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中国农业出版社 xx年7月

第三篇:暑假关于失地农民生活状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前 言

xx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中原经济区升为国家战略之年,也是我校60年华诞。为响应xx向青年学生发出的“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号召,全面领悟xx给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回信精神,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充分发挥我们的开拓创新精神,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历练自己的青春历程。根据校团委的要求我们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法学院的大一学生组建了一支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走访调查郑东新区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以期为郑州的和谐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打基础。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可以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

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的素质。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能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社会,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我们希望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经过十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收获了很多,今天将我们的社会调查报告公布于众,希望我们的建议能够被采纳,衷心的祝愿失地农民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祝愿郑州的明天更加和谐美好。

华北水院法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查小组

xx年7月13日

目 录

前 言

一、调查背景

二、调查目的

三、调查内容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时间、地点与进度安排

(三)调查范围、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法

(四)抽样方案

(五)小组成员及分工

(六)问卷分析

四、调查总结

(一)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针对走访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建议

五、附 录

一、 调查背景

近年来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很多大学都建了新校区,各地区都形成了或大或小的大学城,其中郑东新区龙子湖高校园区就是其中一个。为建设此高校园区,河南省曾征收龙子湖地区农民1.4万余亩土地,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状况始终受到国家领导人的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民生问题摆在首要地位。为深入了解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我们特此展开本次走访调查。

二、 调查目的

失地农民是一个国家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是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用地而失地的农民。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征地的趋势成为必然,而世代以土地为生存依据的农民,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保障。对于目前农村存在的情况,一次性给付,不能解决问题。当征地补偿金花销完后,失地农民中相当多处在失业状态下的人,由于制度性障碍和农民经济承担能力,失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率低,又不能享受失业、退休、医疗保障,造成大批“种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三无农民。如果处理不好,那么他们就将成为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所以本次调查将调查某一地区,切实的了解在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就业情况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情况。深入民情,了解民情。为完善失地政策提供实证资料和意见。

三、 调查内容

(一) 调查对象

为配合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拉大城市框架,把郑州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要求,努力实现市委、市政府“十年建新区”的跨越式发展目标,确保龙湖地区开发建设顺利进行,本地区的农民土地被依法征收,他们加入了失地农民的行列。因此这次调查就选择龙湖地区被征地农民200户,分三个安置地点,七个小区进行调查。

(a) 调查范围:贾岗小区、磨李小区、庙张小区等七个小区

(b) 调查对象:各个小区安置的失地农民

(c) 调查内容:郑东新区失地农民失地前后的生活变化

(d) 调查单位:户

(二) 调查时间、地点和进度安排

时间:七月三号——七月十三号

地点:贾岗小区、磨李小区、庙张小区等七个小区

进度安排:

a)前期准备阶段

7月3号

在学校湖边组织召开第一次小组会议,确定小组成员的分工,规划整个调查工作进程和安排后续任务。

7月4号

搜集资料,设计问卷。

b)调查实施阶段

7月5号至10号

进行200份问卷试调查,并总结调查注意事项。

c) 资料分析与整理阶段

7月11号

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

d) 调查报告撰写阶段

7月12号至13号

在宿舍楼下召开小组会议,共同商定问卷初稿的不足并提出修改意见,进行最后总结以及最后阶段的调查报告修改完善

(三) 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法

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200份,其中在正式问卷调查开始之前派发了20份问卷进行了试调查,然后就调查过程和结果来分析具体的有效快速正确的调查具体决策。最后正式发送了180份调查问卷,收回180份问卷,回收率达到100%。

a) 资料收集方法:

? 自填式问卷:由调查员直接将调查问卷发放到失地农民手里

? 访谈法: 调查员直接访问并收集信息。

b)资料分析方法:

? 单变量描述统计和单因素分析

(四) 抽样方案

本次采用的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

第一阶段:选择调查小区

第二阶段:选择小区中的单元

第三阶段:从每个单元中随机抽取居民户

(五) 小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郑雪艳 负责主持小组讨论、任务安排以及问卷设计和最后定稿。

成员:

信息采写员:赵广开 负责每日简报的撰写以及向各大网站和媒体投稿

照片采集员:张彬 负责每日照片的采集和筛选工作

走访调查员:张益 陈一鑫 赵青彦 何向前 负责每日的走访调查工作

(六) 问卷分析(我们将多选题的调查结果换算成了百分比)

1、您家失地前主要的收入来源?

a 种地 b 养殖 c 个体工商户 d 其他

2、您家失地后主要的收入来源?

a 外出打工 b 本地打工 c 个体工商户 d 其他

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1 :a.63.48% b.29.02% c.5.28% d.2.62%

2 :a.36.96% b.3.66% c.18.53% d.40.75%

通过以上两个问题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失地以前郑东新区失地农民大部分以种地为收入的主要来源,一小部分以养殖(渔业)为主要收入来源,更少的人从事个体经营。农民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后,不得不想方设法来维持生活,因此打工以及个体经营的比例就相对增加。通过调查可知,外出打工更受年轻人的青睐,而本地打工以中老年人居多,职业多以园林工人、清洁工等低收入工作为主,且工作不稳定。同时我们看到失地后农民主要收入来源选其他的占40.75%,这主要是因为我们调查的对象很多是中老年人,他们主要靠政府的养老金维持生活。

3、您家失地前的消费支出主要在哪些方面?

a 生活用品 b食物 c 建筑房屋 d交通 e其他

4、您家失地后的消费支出主要在哪些方面?

a 生活用品 b食物 c 建筑房屋 d交通 e其他

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3: a.30% b.9.07% c.30% d.9.82% e.15.32%

4: a.37.64% b.35% c.6% d.11.36% e.10%

统观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失地前后,农民的消费支出的各个方面有很大的区别。失地以前,大部分农民的主要花销集中在生活用品方面和建筑房屋方面,其他的方面相对较少。在大部分农民的观念中,他们努力一生就是为了自己的生活条件能有所提高,并且为他们的下一代安置好房子,因此花销主要集中在这两个方面。失地以后有较大变动。民以食为天,土地是农民的生活保障,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因而土地被征收后,他们在食物上的消费支出明显增加。另外据我们的了解他们的教育与医疗投入相对也有所增加。

5、失地前您最担心的问题是?

a日常基本生活 b子女教育 c就业问题 d其他

6、失地后您最担心的问题是?

a日常基本生活 b子女教育 c就业问题 d其他

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5: a.20.06% b.14.08% c.24.09% d.42.12%

6: a.23.02% b.14.39% c.45.95% d.17.24%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失地前后农民担心问题格局分布有所不同。失地以前,农民依赖土地,所以他们就更担心粮食收成问题,而其他的方面都是生活的基本因子,比较平均。失地以后,有了很大的变化。由于他们的主要生活来源发生变化,所以家庭成员的就业问题就成了他们考虑的核心问题,这也反映了就业问题是社会各阶层普遍关心的问题。

通过对以上六个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也能看到他们目前越来越关注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放映了他们逐渐融入了现代社会。

7、您觉得以前的生活幸福还是现在的生活幸福?

a 以前 b 现在 c 都一样

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a.30% b.50% c.20%

失地农民对失地前后的两种生活模式都有自己的看法,觉得各有各的好处。数据显示:50%的人认为现在的生活幸福,30%的人认为以前的生活幸福,20%的人认为无所谓,都一样。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社会的进步,失地农民的幸福感有所增强。他们体会到了现代社区生活带来的方便快捷,干净整洁,休闲娱乐设施也比较健全,国家的相关政策与举措给他们带来了很多实惠。而感觉以前生活幸福的人主要是因为失地以前拥有土地,生活安稳,虽然很累可心里踏实有安全感,而且邻里之间关系亲密。另外在我们的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有待提高,他们普遍反映在社区生活无所事事,另外与其他老年人的接触交流也少了,因此加强社区的文化建设非常必要。

8、您觉得小区亟待改善的地方是?

a 医疗设施 b生活基础设施 c 学校教育设施 d 其他

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a.43% b.24% c.16% d.17%

上述数据显示,小区亟待改善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医疗设施方面,群众普遍认为在小区的医务室看病贵,报销比例小,生活基础设施也有许多继续改善的地方,在小区内平时家里的劳动力都在外打工,留在家的都是老人小孩,而老人在空余时间都是坐在小区里闲逛来打发时间,小(请你收藏好 范 文,请便下次访问www.bsmz.net)区缺少必要的老人活动中心来满足小区里老人的平时闲余时间,建立一个功能完善,有利于老年人丰富空闲时间的活动中心是很必要的。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小区里的学校基本设施相对比较完善,但优秀的师资力量明显不足,从而形成了软件设施和硬件设施不协调的局面,所以补充个小区学校的师资力量是非常迫切的。

9、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进行征地补偿?

a 货币补偿 b.购房补偿 c其他 d没有补偿

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a 29.84% b 64.94% c、2.68% d 2.64%

征地补偿,一直是大多数人关注的问题,它对于农民失去土地以后的生计也是一个关键。以上数据反映出政府在对农民土地征收过程中主要实行的是购房补偿,也就是以低价或者以原来的住房面积一对一进行补偿。通过走访调查我们了解到,郑东新区各小区大部分是以低价购买政府补偿的70平方每人次的住房面积,而且基本都分到了房子,满足了失地农民的基本住房需求,但是由于住房建设没有跟上征地拆迁进度,很多的住户都没分到足额面积的住房,而随着我国房价的不断上涨,部分失地农民也担忧低价购房价位也会不断上涨。

10、政府承诺的兑现情况?

a 完全兑现 b 部分兑现 c基本没有兑现

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a 13.3% b 53.3% c 33.4%

如以上所示,认为政府的承诺部分兑现的占53.3%,而完全兑现与基本没有兑现的分别占13.3%与33.4%。也就是说86.7%的失地农民家庭对征地补偿费用是有不满的。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基层政策落实不到位;2.基层干部对法令解释不完善,以至失地农民可能对自己的征地补偿费用产生疑问;3.基层管理不善,以至征地补偿发放不到位。对于这个问题,政府忽略了一点,大部分农民都是低学历或者是无学历的,有的甚至连字都不识,更何况对法令的研讨呢。基层干部办事作风不严谨,大部分农民反应他们村的大小干部或多或少的都富裕了,甚至与领导有关的人也从中获得了收益,而大部分平民都没有得到实惠。

11、政府在征地执行过程中的弊端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a拆迁问题 b 补助问题 c 社会保障问题 d 其他

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a 23.85% b 40.8% c 23.85% d 11.8%

政府在征地拆迁过程中的举措是好的,但同时也会出现一些或大或小的问题,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主要体现在补助问题上。同时我们也看到拆迁问题与社会保障问题也是失地农民关注的焦点,这反映出了失地农民对自己合法权益的维护,对自己未来生活状况的关注与担忧。

从九到十一题,我们可以看到目前郑东新区失地农民对征地补偿未到位的反映较大,对征地补偿款的利用情况不是很明晰,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存在些许担忧。因此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征地十年后政府将各种补偿费用一次性(目前这是不可能的)发给失地农民,失地农民能够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吗?他们的后续社会保障问题(如养老、子女的住房问题)怎么解决?

12、您目前对政府的要求?

a 补偿到位 b 安排好社会保障 c 其他

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a 50.32% b 20.94% c 28.74%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目前失地农民对政府的要求主要是将各项补偿款补偿到位,这反映了失地农民看重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我们发现失地农民没有认识到安排好后续社会保障这一长远利益的重要性,或许他们是对现实的顾虑吧,毕竟征地补偿款快十年了也没有完全补偿到位。

四、 调查总结

(一)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面临的主要问题

根据我们走访调查的问卷分析得出,郑东新区土地征收后失地农民主要出现的问题如下:

问题表现之一:农民失地导致的无业或待工人员较多,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和前景。失地农民就业大多是一些没有劳动技能、劳动报酬低的行业,以绿化、环境卫生、治安等行业为多。有些村民是由开发单位安排就业,一般从事保安、环卫等简单劳动,这些失地又失业的农民一般文化素质较低,就业能力和社会生存竞争能力较差。另外,他们虽然在户口簿上已经成为居民,却无法享受到城市居民的各种社会保障,而失地补偿又无法满足失地农民失业后的养老、医疗保障等等现实问题,这些情况都影响了他们对失地后生活前景的期望并形成对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排斥。

问题表现之二:失地农民因为生活困难,大多靠出租房屋维持生计。由于很多失地农民没有工作,加上国家的生活补助等各项补助资金相对较低,且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致使很多很多失地农民特别是老年人的生活相对困难。他们只有靠出租房屋来维持生计,但由于很多社区的房屋面积没有补偿到位和社区相对偏僻致使他们的收入相对减少。

问题表现之三:失地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单调。很多失地农民特别是中老年人反映他们住进社区以后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非常单调,他们经常闲着无聊,加上外来租房人员的冲击与邻居的交流也少了很多。

问题表现之四: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不统一,有待完善。视每个区、乡镇和村子的经济情况及地理位置而定,养老、医疗保险无论从个人缴纳的情况,还是从实际领取的情况和享受的福利待遇上都存在着相当大的不平衡性和不确定性。在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状况发展较好的村子,村民的集体福利待遇就好一些;在自然环境差、经济发展不景气的村子,福利待遇就差一些。失地农民变成市民容易,但是享受市民的各种保障权利难。尴尬的角色源于征地制度的缺陷。所有权的本意就是占有、使用和转让等处置权。农民和村集体作为集体所有土地的所有者却没有完全享有买卖土地的所有权人权利,这是造成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按照“宪法”和“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我国的土地分为国有和集体所有,前者指城市,后者指农村。但事实上,唯有国家是土地买卖的合法主体。农村土地实行集体所有制,但农民和农民利益代表者的村集体却无权享有所有者对土地的买卖处置权,农民无权作为卖者与购买土地的买者处在平等的谈判和签订契约的市场主体地位上,无论是为了公用事业的用地,还是商业用地,都必须先经过国家征地变为国有土地之后,由国家作为市场主体与开发商谈判土地交易合同,任何不经过国家征用土地,作为农村土地所有者代表的村民委员会私自与开发商达成的任何土地买卖协议都是无效的,这样开发建设的房屋是无法取得作为政府部门的“国土局”所颁发的合法的房屋产权证明的,这样的房屋也就无法取得在房屋市场合法买卖的资格。于是,就出现了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土地前提性地先经过国家征用变为国有土地后才能开发建设的情况,也就出现了国家把土地征用后再作为生地或熟地卖给开发商出现的巨大“剪刀差”的问题,而作为市场主体的国家赚取的这部分超额利润实际上并没有用来解决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二)针对走访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建议

首先从理论上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社会保障,即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个人储蓄保障等一套完整的结构体系。总结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建设的经验,发现有以下几点:

(1)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是趋势。社会保障在不同程度上向全民化、全面化的方向发展,是福利国家的政策目标。全民保障原则,推崇国家公民的平等的社会权利,主张由国家为每个公民、不分高低贵贱、提供起码的生活保障。如英国1946年的英国国民保险法,区别于以往社会立法的特点,就在于根据这一法案,几乎每个公民都可以享受社会保障。以日本为例。日本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经历了从萌芽起步到不断发展完善的半个多世纪历程,并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和改革相关规定,使得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和完善。

第四篇:大学生暑期农民生活状况调查的社会实践报告

你正在浏览的实习报告是大学生暑期农民生活状况调查的社会实践报告

"农民",这个特殊的称谓,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与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49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农民一改千百年来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彻底地作了主人。历史的年轮驶入改革开放的今天,农民的政治地位和生活状况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取得惊人的发展速度和改革硕果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地处黄河流域的山西省,农民生产人口严重过剩,而煤炭资源丰富,土地比较瘠薄,所以一度将煤炭业作为自己的支柱产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大量的农民加入到煤炭工人的行列。大同矿务局,阳泉矿务局,汾西矿务局等国有产业的三巨头,下设有庞大的分支机构,另外不少的不法小煤窑,收罗了附近大量的农民就业,从事煤炭的采挖和运输,因此,煤炭是山西省解决农业过剩人口做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前期开采计划性差,加之不法小煤窑的滥采滥挖,煤炭资源日益匮乏,同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突现,原煤的销售量便直线下降,对煤炭进行深加工的项目、企业还没有建立,因此煤炭业的发展严重受挫,大量正式工人下岗,临时工、合同工返家务农,农民的队伍便这样扩大了。然而土地的状况没有很大改观,人口过剩的问题又重新严重起来。

在这样一种背景和形势下,今年暑假,我特地在我的家乡--平遥的东部、南部地区,针对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展开了调查,发现了困扰农民的两大因素。

其一便是天灾,主要是干旱和冰雹。以"十年九旱"来形容我们晋中地区(山西省中部,包括平遥、祁县、太谷、榆次等地)一点都不为过。6月下旬到8月中旬近2个月的时间内,平遥县大部分地区滴雨未落。这期间正是高粱等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而灌溉用水的天价又让农民却步,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庄稼干枯变黄,甚至枯死。也有部分农民舍不得将前期的时间精力和成本付诸东流,只好忍痛花钱买水灌溉施肥。这样做也只是确保秋天有一点点收获,其实根本没有盈利可图。调查后我做了如下计算:一季庄稼,至少灌溉两次才能成熟,费用为14元每小时,一般情况下每亩一次要灌溉4小时。这样,每亩花去水费115元左右。另外,每亩需化肥约20公斤,每斤1.6元;天旱虫灾时,农药每亩花费约25元,每亩地总共合计花180元。如将所得产品拿出销售,如大豆,亩产约150公斤,每公斤约2元左右,所得不过300元。去除耕地费、种子费、运输费、农业税等,进农民腰包的不超过30元。所以农民辛勤劳动下来,基本上算是无偿劳动。更何况人多地少,生产的粮食仅能够自己消费,根本无节余去换钱

这些年林业发展很快(主要是果业),由于先前缺乏市场经验和战略眼光,所栽培的品种无非是红星、金光、国光、富士等老品种,除富士销路好一点外,其他几种则难以出手。因此果农除了要忍受入不敷出的痛苦外,还要面对"卖果难"的尴尬。尤其是今年,我县于6月15日三分之一的地区遭受冰雹袭击。严重的地方,棉花、大豆等被打得只剩下光杆,较轻的地区,果实也遭受"创伤"。8月初,冰雹再次来袭,农民损失更加严重。

困扰农民的另一因素为人为因素。部分领导的决策失误,也给农民留下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像前面述及的盲目发展果树就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例子。品种不佳,质量不高,收成小,更换品种或农业结构转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另外,不少地方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上述的两种因素,导致农民的人均收入极低,入不敷出的现象严重。所以一般家庭中要有1-2人外出打工或经商,形成以工养农和以商养农的格局。下面是我所做的调查情况的列表,从中可以看出农民的生活状况:

家庭类型调查项目成员均为农民成员中有教师、工人、农民等成员中有农民和经商者有外债家庭率

平均月收入(户)20元500元520元

平均月支出(户)34.4元430元430元

净余-14.4元170元190元

所占比例5.2%91.7%3.1%95%

其中支出项中除了生活必需外,85%以上的家庭将大部分的收入用于子女的教育经费,这也是造成大部分家庭负债的原因。之一。

当然,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的文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的科技投入逐渐加大。塑料大棚和薄膜覆盖技术正在逐步地得到推广。在土地资源紧缺的岳壁乡,两项技术的推广率达到90%以上,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山西作为全国经济比较落后的省份,其所含的平遥地区又是比较落后的地方,严格地说,以上的情况并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但通过此次调查,我感慨很多,作为农民的女儿,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广大农民终年劳作的艰辛、痛苦和无奈。不过我坚信,随着农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农民的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

xxxxx班

xxxxx

第五篇: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农民生活状况调查

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农民生活状况调查农民,这个特殊的称谓,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与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农民生活状况调查。1949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农民一改千百年来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彻底地作了主人。历史的年轮驶入改革开放的今天,农民的政治地位和生活状况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取得惊人的发展速度和改革硕果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地处黄河流域的山西省,农民生产人口严重过剩,而煤炭资源丰富,土地比较瘠薄,所以一度将煤炭业作为自己的支柱产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大量的农民加入到煤炭工人的行列。大同矿务局,阳泉矿务局,汾西矿务局等国有产业的三巨头,下设有庞大的分支机构,另外不少的不法小煤窑,收罗了附近大量的农民就业,从事煤炭的采挖和运输,因此,煤炭是山西省解决农业过剩人口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前期开采计划性差,加之不法小煤窑的滥采滥挖,煤炭资源日益匮乏,同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突现,原煤的销售量便直线下降,对煤炭进行深加工的项目、企业还没有建立,因此煤炭业的发展严重受挫,大量正式工人下岗,临时工、合同工返家务农,农民的队伍便这样扩大了。然而土地的状况没有很大改观,人口过剩的问题又重新严重起来。在这样一种背景和形势下,今年暑假,我特地在我的家乡--平遥的东部、南部地区,针对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展开了调查,发现了困扰农民的两大因素,社会实践报告《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农民生活状况调查》。 其一便是天灾,主要是干旱和冰雹。以十年九旱来形容我们晋中地区(山西省中部,包括平遥、祁县、太谷、榆次等地)一点都不为过。6月下旬到8月中旬近2个月的时间内,平遥县大部分地区滴雨未落。这期间正是高粱等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而灌溉用水的天价又让农民却步,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庄稼干枯变黄,甚至枯死。也有部分农民舍不得将前期的时间精力和成本付诸东流,只好忍痛花钱买水灌溉施肥。这样做也只是确保秋天有一点点收获,其实根本没有盈利可图。调查后我做了如下计算:一季庄稼,至少灌溉两次才能成熟,费用为14元每小时,一般情况下每亩一次要灌溉4小时。这样,每亩花去水费115元左右。另外,每亩需化肥约20公斤,每斤1.6元;天旱虫灾时,农药每亩花费约25元,每亩地总共合计花180元。如将所得产品拿出销售,如大豆,亩产约150公斤,每公斤约2元左右,所得不过300元。去除耕地费、种子费、运输费、农业税等,进农民腰包的不超过30元。所以农民辛勤劳动下来,基本上算是无偿劳动。更何况人多地少,生产的粮食仅能够自己消费,根本无节余去换钱。这些年林业发展很快(主要是果业),由于先前缺乏市场经验和战略眼光,所栽培的品种无非是红星、金光、国光、富士等老品种,除富士销路好一点外,其他几种则难以出手。因此果农除了要忍受入不敷出的痛苦外,还要面对卖果难的尴尬。尤其是今年,我县于6月15日三分之一的地区遭受冰雹袭击。严重的地方,棉花、大豆等被打得只剩下光杆,较轻的地区,果实也遭受创伤。8月初,冰雹再次来袭,农民损失更加严重。困扰农民的另一因素为人为因素。部分领导的决策失误,也给农民留下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像前面述及的盲目发展果树就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例子。品种不佳,质量不高,收成小,更换品种或农业结构转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另外,不少地方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上述的两种因素,导致农民的人均收入极低,入不敷出的现象严重。所以一般家庭中要有1-2人外出打工或经商,形成以工养农和以商养农的格局。下面是我所做的调查情况的列表,从中可以看出农民的生活状况:家庭类型调查项目成员均为农民成员中有教师、工人、农民等成员中有农民和经商者有外债家庭率平均月收入(户)20元500元520元平均月支出(户)34.4元430元430元净余-14.4元170元190元所占比例5.2%91.7%3.1%95%其中支出项中除了生活必需外,85%以上的家庭将大部分的收入用于子女的教育经费,这也是造成大部分家庭负债的原因。之一。当然,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的文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的科技投入逐渐加大。塑料大棚和薄膜覆盖技术正在逐步地得到推广。在土地资源紧缺的岳壁乡,两项技术的推广率达到90%以上,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山西作为全国经济比较落后的省份,其所含的平遥地区又是比较落后的地方,严格地说,以上的情况并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但通过此次调查,我感慨很多,作为农民的女儿,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广大农民终年劳作的艰辛、痛苦和无奈。不过我坚信,随着农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农民的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旅游开发对农民生活影响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多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347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