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寒假农村社会实践(精选多篇)

寒假农村社会实践(精选多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2 02:46:31 | 移动端:寒假农村社会实践(精选多篇)

第一篇:201*寒假农村社会实践

(一)

放寒假的第三天,也就是xx年1月19日,我从学校回到了家——河南省南乐县的一个农村。回家的时候,农村的小学还没有放假,于是曾经的小学班主任老师就让我给学生上一节课,我就欣然同意了。这不是为了完成作业,而是为了给家乡的孩子做点什么。

于是就主持了一次班会即:“放飞孩子的梦想,托起明天的太阳”主题班会。

在班会上,我主持的专题叫“美丽照片,精彩贵州”,做这个活动我的初衷是想借照片展示给没到过贵州的孩子们一个感性的认识,那些照片都是我在贵州的各大景点拍摄的(包黔灵公园、遵义会议、娄关山战斗遗址、贵州大学等)。

我的这个专题在班会上是第一部分。当我给孩子们一张张地做讲解的时候,孩子们那种渴望知识的眼神深深的打动着我、震撼着我,勤奋、刻苦、努力、上进是在场的每一个孩子都具备的,从他们那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里,我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和孩子们一起的几个小时里,我过得快乐而充实,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当学生代表给我们佩带红领巾的时候,我真的很激动,激动的程度不比我第一次带红领巾的时候差;当孩子们用洪亮的声音唱着《我们从这里出发》时,我不知为什么,也许是一种冲动。我的眼睛开始模糊了,我想我真的是被他们感动了,被他们的纯真、活泼、朴实感动了。

在这些孩子的身上,我真正体会到了“从绝望中寻找希望”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让我感觉到我的做法是对的,如果这次活动能增强他们对未来美好的憧憬,那我的这个活动就算是成功了!

我的这次活动得到了当地了村干部和学校领导的支持,我是这个村庄为数不多的大学生,曾经,老师和乡亲们给了我太多的期望他们希望我能够走进大学,将来为这个村的建设作出贡献,现在虽然还没有毕业,但我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回报我的母校和乡亲。

(二)

1月24日,应别人邀请我乘坐公交车出发于早上8:00准时来到家乡的一家食品公司。首先,我与肖经理见了面,肖经理对我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向我详细介绍了食品生产,销售等近几年的发展概况。之后,他带领我参观了产品以及生产线等进行了介绍。他要求我在实践过程中要主动与公厂的技术员们接触,多动手、多动脑,敢于发问,将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与实际相结合。最后他祝愿我在本次实践活动中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为了给自己尽量多的创造动手机会,他建议我在这里做几天工,亲自体验一下生活(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首页www.bsmz.netdash;—

旱烟袋里冒起的缕缕青烟,在那山谷里结成了烟雾,把整个山村装扮得犹如蓬莱仙境,宁静,清幽,飘渺,脱俗。老农额头上横流的汗水,浇灌着那板结的红土地,渴望着秋后的好收成。在山路上佝偻着的身躯,迈着蹒跚的脚步,找寻着明天的生计。扁担两头的水桶中,流淌着清冽的山泉,灌溉着山村里的清贫与渴望。

这样的故事里,没有让人过目不忘的主人公,却有一个让大家无法忘怀的主题:贫穷压弯了山村的脊梁,山村却用弯下的脊梁担起了岁月。没有人为他们写历史,但他们的故事却在时光里流传,牛郎织女,李娃传,沉香救母,姜太公封神等被繁华抛弃的传说,却在那没有文化的人群里口耳相传。就在这赤裸裸的贫穷背后,却有着赤裸裸的赤诚。在那没有车水马龙的拥挤,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品的地方,一直都被繁华以往的角落,却有着人性里所有的真善美,知足,感恩,互助,乐观,吃苦耐劳……

一、 寒假“三进三同”社会实践综述

此次寒假,我来到云南省宣威市海岱镇德来村委会,深入农村,开展了我的个人社会实践活动。此次社会实践,从一月十三号开始,持续到二月十号,历时将近一个月。在实践过程中,我深入农户,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了农民的多种劳动,参与了山村修公路的施工,农民杀年猪庆丰收,为死者立碑纪念,过年给祖先拜年,到山林砍柴等劳动。此外,还走访了当地的部分留守儿童。从多个角度理解了农民的生活情况,锻炼了我吃苦耐劳的品质,坚定了我到边疆从教的信念。

二、实践过程概要

(一)公路何时到我家

在我开展社会实践的地方,有个村子,叫半坡村。村子坐落在半山腰,里原来修通的公路大概十公里左右,村子前青竹含脆,村后苍松迎客,可谓是山清水秀,风光秀丽。但是,自从光绪年间开始有人烟以来,那个山村里从来没有开进过一辆汽车,或许连摩托进村都可能是奢望。在那里的人,祖祖辈辈靠着人背马驮搬运东西已经经历了上百年。到现在,赶上了国家的好政策,要在农村实现电通,水通,路通的三通政策,那里的村民才开始想,是不是村里也该修条公路呢?于是在零七年过年的时候,几个老百姓一商量,说要自力更生,自己给自己修条公路。于是那一年的春天,村里的所有人,上到八十老妪,下到六岁童子,还有些拖儿带女,修起了公路。大概修了半个月,施工遇到难题了,因为修路得占别人土地,而那些土地却是别村人的。他们一无钱财买地,而无政府批文修路,因此,修路的美好愿望搁浅,只把靠近自己村子一小段修得像马路。但是由于没有相应的技术设施,一切都只靠人力,所以那路冶金只是有点马路的样子。虽然遇到这样的困难,村里人并没有气馁,他们没有放弃要修一条路的愿望。于是在这几年间,每年过年前后,他们都会聚到一起去修路,一年修一段,买一块地就休一块地的面积。虽然那样的弄了好几年,但是所修开的还不占总路程的三分之一,由于没有技术设备,宽度,坡度等都有着很大的问题。

到了今年一月,村里面一个在外赚了钱的小老板,着急所有村民,有商量起了修路。他出资四十万,并租来挖掘机,说要修开那条路,顿时,村子里的村民乐开了花。就这样,在一月份就把基本路线挖了个大概。在他们修路的期间,我也参与了他们的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总会有别村的人前来阻拦,甚至有时一块土地就要收几回钱,这让半坡村的村民很无奈,因为他们并无政府文件,也无权征用别人土地。更有甚者,有些有亲戚在政府部门工 作的人,仗着自己官家亲戚的威风,横加阻拦。在这种种阻力之下,使得那条路通是通了,却也只是在原有人背马驮的路线上加宽铺平而已,对于行车还是极度困难,除了前后加力的轿车,就没有别的车可以行驶。村里人无奈, 只得去找相关的政府部门,但是当地的村委会出面调停,却也忌惮着更大的官威,很多时候出面调停也是不了了之,最后也只是半坡村的人妥协。到二月十号为止,那条挖掘机挖开的土路上,除了挖掘机,只行驶过一辆轿车和一辆摩托车,当地政府的车从来没有上去过。在我离开村子的时候,村民们还正在多方努力,他们始终没有放弃要修一条让他们满意的公路。

通过参与这次的修路施工,我真正体会到了底层人民的辛劳和艰辛,有时连自力更生都会受到阻碍,真会让人哭笑不得。也知道了一条中央政策要推行到地方,真的很难。越是在基层,官员干部的作用却越难以显现,这真的是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为什么做正义之事,却还要害怕别人的官威,为什么那些别村的人就不会想想帮助一下别人,硬是不让别人成功呢?这许许多多的疑问,就是我透过实践所看到的。希望这样的问题不用要持续太久。

(二)丰年留客足鸡豚

1月23日,白雪皑皑,北风呼啸,道路上都结了冰。我应邀来到农民浦恩灿家,和他家一起宰杀年猪。在当地,每年每家都会杀一头或两头年猪,一是欢庆丰收,而也为了来年的油肉做储备。

当天早上八点左右,我来到他家,一开门,一股暖流迎面扑来,让人很是舒服。定睛一看,发现他家已经宾客满座了。原来他们都是他家请来帮忙杀猪的农民伯伯们。他们一个个抽着旱烟,喝着白酒,谈论着杀猪的相关事情,还有一年所遇到的一些新鲜事情,笑声混着酒香和烟味,飘出很远。到了9点左右,大伙吃完早饭,就开始到圈里去拉猪了。拉出来一看,哇,庞然大物啊,五六个壮汉才把它挪到指定的位置,将其抬上案板宰杀。宰杀之后,将其推入事先烧好的开水里烫过之后,那烧水的锅足有两米的直径,但是却还是容不下那一头猪,还得分几次进入才可能烫好。水烫过之后,大家七手八脚的或刀刮或手拔,将烫过的地方的猪毛全部除去。把毛褪干净之后,再次将猪抬上案板,你拉我扯的,有的操刀,有的扶着,将其解剖开来。在当地,一个猪会被肢解为一个头,一个项圈,四肢火腿,两块正菜(正菜就是肋骨所处的位置,连皮带骨的砍下来就好了),一条尾巴,两条软肋,还有就是心肝肚杂之类,前后估计会历时两个小时左右。把所有的肉肢解,再把肠肚里面的粪便放出,将肠肚全部洗净之后,家里面的午饭也准备好了,早上的活也告一段落,大家就都洗了手吃饭。

席间,农民们的话匣子有一次打开,他们会讲很多事情,上到国家决策,下到田地里除草施肥他们都会谈到,特别是谈到生活现状的时候,四五十岁的农民们都很有感触,总会感叹:“想当初,那简直不是人过的日子,出去打工二十个人睡一张连铺,一个冬天还不换一次衣服,那个虱子长满全身,难受得紧,但又不敢脱掉,因为没有衣服可换。”他们在微醉时分,总会忍不住和小辈们讲他们过去的故事,讲以前的文化大革命、集体大生产、改革开放、土地下户等等许许多多在他们脑海里刻骨铭心的往事,再回到现实中来,他们明显感觉很满足,很幸福。他们会说,虽然现在的生活还不富裕,但是相比以前总是好的多了,吃饱穿暖不在话下,电灯电话也基本有了着落,孩子读书再也不用打赤脚,还说现在党的政策好,温总理总是关心农民的生活。就这样,谈天说地,一顿饭可能要吃两三个小时,可忙坏了家里的女主人,忙前忙后的给添酒添菜。

中午吃完饭,差不多是下午两点左右了,下午基本关于杀猪的事情就没有什么了,只是女主人要忙一些繁琐的杂事,具体的细节就不是很清楚了。到了晚上六点左右,又要摆席吃晚饭了,晚饭很丰盛,犹如过年一般,主人家会邀请自己的亲朋好友一起来分享丰收的果实,所以晚宴的人会很多,很热闹。吃过晚饭,农民伯伯们又要开始忙活了,他们得把冷却的新鲜猪肉腌制成腊肉。他们把肉摆开,撒上盐后不断搓揉,揉到肉都变色了,还会流出水来。等把所有的肉都用盐腌过之后,叠在一起,或放在锅里,或放在簸箕中,让盐分充分扩散之后,再挂起来风干之后就成腊肉了。把肉腌制完毕,女主人那边也把油炼完了,端来油渣让大家分享,农民伯伯们就着油渣,还会再喝几杯老白干,熏熏的,点着手电各自回家。一天的忙碌就算是结束了。

这次走到农民家中,一起杀年猪,真实的体验了他们的生活,感受到了农民的热情豪爽,憨厚真诚。在他们的愿望里,没有宝马奔驰,没有豪宅美人,有的只是舒舒坦坦过过日子,每天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不用到邻居家借他们就觉得很幸福。所以他们愿意帮助别人,他们也不怕别人比自己富裕,因为他们知道,大家都还贫穷。这样的走访,真的让我想起陆游那几句诗:“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三)为父立碑了子愿

1月30日早上,我来到一个叫海子头的小村子,因为在那里要做一件对农村人来说很重要的事情——儿子为死去的父亲立碑。

死者名叫陈文早,享年40岁,他是在一次矿难中失去生命的。为了生计,他生前不得不到当地的煤矿上班,但在一次矿井塌方中,他失去了他宝贵的生命。他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都已成家,还有个儿子现在刚到弱冠之年。因为他遭难,煤矿给了一笔抚恤金,他的儿子觉得还没机会孝敬自己的父亲,父亲就已经离开人世,心里很是过意不去,所以他听取叔叔伯伯的建议,为自己死去的父亲立碑纪念,略表自己的小心。

这天,他们的所有亲戚都来到他家,一来为了怀念一下故人,二来是为了死者和生者祈福请愿,三来也是来帮忙了却孩子的心愿。

在当地,立碑是要根据阴阳五行,生辰八字等推算时间,立碑完成时间要准确无误,并要懂得这方面的专人在场主持相关的仪式,这样才能保证阴阳都能清吉平安。那天立碑完成(当地说的戴帽)时间是确定在下午的四点十分,所以吃过中午饭,才开始动工。

大概十二点左右,帮忙施工的人员来到墓地,把死者所埋葬的地面上的积雪除去之后,就开始施工。有些砌墙,有些背土(在当地坟墓需要垒一个坟堆,并在坟堆表面种上草,所以要到草长得比较好的地方背土来垒坟),有些拌混凝土,有些送水,七手八脚,工作进行的很是顺利。到三点左右,基本的工作就已完成,然后就是等待时间和主持仪式的人到来。其间,帮忙的农民伯伯们会划拳啊什么的搞点活动,为的是死者提高点人气。

到了四点十分时,主持的人开始主持最后的工作和仪式,这最后的一道工序分为两个环节,一个是卖碑的师傅指挥戴帽,一个是懂阴阳五行的人来为死者安坟(这有点像活人买房落户),为生者祈福。当卖碑的师傅念完许多咒语之后(咒语的大意就是要保佑后人清吉平安,心想事成等),大喊一声“起”,这时等在坟头上的人就把碑的最后一块石头安好,同时在一旁的人会点燃一串鞭炮。到此,戴帽就算完成了。戴帽完成之后,就是懂阴阳五行的人来安坟了。这时,死者的坟前摆好斋饭茶酒,死者的亲友中小于他的在坟前排开,在主持人的指挥下三拜就叩,磕完头后,为死者敬完茶酒之后,仪式就算完成了。在仪式的过程中,主持人会背一段一段的经文,有的是为生者祈福的句子,有的祝愿死者修道成仙的句子,还有感叹人生劝人珍惜生命的,还有告诉胜者也要多行善事的句子,内容很多。仪式完成之后,亲友们就把自己买来的鞭炮点燃,意在送死者走往西天极乐世界。送走死者之后,大家高喊着“回家咯”,然后回家吃晚饭。所有的事情搞完回家时,大概是下午的五点半。参与了这样的农村活动之后,虽然觉得这里头有很多封建迷信的东西,或许并不足取,但是这样的活动却可以让活在世上的人寻到一份内心的安定,同时也可以用一种别样的方法教导世人要多做善事,同时印证了一句话,百善孝为先。

这样的伐木,让我真正的看到了作为一个农民的无奈和艰辛,但是他们从来都不抱怨,总是默默的接受现实。公平也好,不公平也罢,他们从不计较,也从不在乎。电视里的新闻随时在说这里赈灾,那里扶贫,但是在我时间的地方却没有看到半点蛛丝马迹,农民的树木损失如此惨重,但是当地的林业部门却没有半点措施,却还有传闻说要告他们乱砍乱伐。虽然是这样,我们的农民并没有生气,他们默默的忍者,受着。

(五)我并不想那么坏

在我的社会实践中,遇到了一个孩子,他让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他现在已经上初三了,是老师和家长所认为的坏学生,将来不成器的坏苗子。但是我发现,他很聪明,对于新鲜的东西接受的很快。但是,为什么那么聪明的孩子会成为坏学生呢?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决定找他谈谈,作为我将来搞教育的一点点经验积累吧。

当我找到他时,他不怎么理我,好像觉得我除了要说他要好好学习之外,就再没有其他。所以他见到我时,表现出来的反应是有点烦,有点恐惧。也许是他以前已经受过太多的训斥和说教了,所以以为我也无非是对他说教一通。我看到他的反应,我决定不和他谈学习,就和他谈打游戏,打球之类。一说到这些,他就马上兴奋起来,只见他说起来滔滔不绝,眉飞色舞。这让我很难相信,这竟会是老师家长眼里的坏学生。他头脑聪明,思维敏捷,对于人和事也半点不糊涂,这让我很迷惑,也很吃惊。

当我和他谈熟之后,就说起了学习,说起了往事。他说,他小时候也是好学生,是老师眼中品学兼优的那一类,曾经考过他们镇上的的第一名,受到老师的夸赞和同学们的羡慕。但是,当他慢慢的长大,兴趣慢慢的广泛,他的爱好已经不再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他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喜欢自由自在的与自然界交流,不想整天就那样被关在无聊的课堂上。他说,老师讲的内容,只要老师提一下,他就可以理解了,但是老师对一个问题总会多遍的重复,以使那些成绩比较差的同学也能听懂。当老师重复的时候,他就会觉得百无聊赖,所以就会在课上看看课外书什么的,每当这时,就会被老师狠狠的批评,甚至打骂。时间长了之后,就对老师产生了不好的感觉,甚至想要和老师对着干,因为他喜欢自由,但是在学校里很多事情限制了他的自由,于是他慢慢的由讨厌老师,扩展到讨厌学校,讨厌学习,学习成绩也就慢慢下滑。成绩下滑之后,老师也不帮他认真分析原因,或是放任自流,任其自生自灭,或是侮辱打击。当他说到考试成绩的时候,更是激动,他说,在以前,规定两个小时完成的试卷,他一般都能在一小时之内完成,但是老师不准他交卷,总是逼着他坐满两个小时在离开考场。如果试卷发下的时候,成绩不佳,又会狠狠挨批,甚至挨打,因为老师会责怪他为什么做得那么快,而且做完还不检查,导致了分数那么低。他说,本来考不好自己心里也挺难过,但是老师那样狠狠的批评使他更难过,他会觉得老师就是和他过不去,甚至是在幸灾乐祸。就这样,他慢慢的开始讨厌考试,想要逃避考试,这时老师有更生气了,认为他是心虚,因为自己没有学好,怕丢人所以不敢考试。就这样,一个坏学生就慢慢的产生了,不交作业,不想考试,甚至脸去上学都是一种灾难,是迫于父母和老师的压力不得不去应付的差事,甚至只要他父母说你不用去上学了,他就会笑逐颜开。问他将来有什么打算的时候,他一脸茫然,他说本来他也想好好学习的,也想做一个好学生乖孩子,但是,这样的学习却是他很厌烦,所以他也不知道怎么办。

听完他的诉说,我有点迷茫,我不知道该和他说什么。因为我劝好好读书的话,那就等于要让他去适应教育对他的煎熬,如果我告诉他,做自己想做的,那么这种话语在他父母老师看来犹如引他走上不归路。所以很茫然。

过后,我思考了而一些关于我们教育的问题,为什么曾经的品学兼优会变成后来的烂泥扶不上墙?为什么老是随时苦口婆心为学生好却会换来学生的厌倦与不满?为什么我们的校园会在很多学生眼中很像监狱?……太多的疑问,找不到答案,期望有一天,我们的教育,会对每一个孩子都有好处,让所有的孩子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后记

本次社会实践,没有策划,没有队伍,只是随意的在农村游走,用一种局外人兼当局者的身份,记录下所看到的一些让自己有所感触的东西。虽然只是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却感受到了很多,高兴过,难过过,哭过也笑过。在这段时间里,我感觉到我始终是个农民,虽然在农村有压得弯脊梁的贫穷和灾难,但是在这背后的朴实很坚韧,却无时不在感动着我。我想,我现在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将来我会是一个农民,我将会做好一名优秀的免费师范生,来回报父辈干涸在泥土的芳香里的汗水,不辜负他们在坟前磕头时给我传达的那份牵挂。我相信,以后的日子,我会在最需要我的地方,守着清贫,种植富有,希望我的努力,能使这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光辉能普照到那些还处于昏暗的地方。

第三篇:寒假农村社会实践实习报告

弯下的脊梁担起的岁月

“叮咚,叮咚……”老牛脖子里的钟声,日复一日地在那遥远的山村里响着,好像是期待着,期待着有一个人能够听懂它沧桑岁月里的诉说。也许,这样的诉说,是一段故事,也是一种传说——

旱烟袋里冒起的缕缕青烟,在那山谷里结成了烟雾,把整个山村装扮得犹如蓬莱仙境,宁静,清幽,飘渺,脱俗。老农额头上横流的汗水,浇灌着那板结的红土地,渴望着秋后的好收成。在山路上佝偻着的身躯,迈着蹒跚的脚步,找寻着明天的生计。扁担两头的水桶中,流淌着清冽的山泉,灌溉着山村里的清贫与渴望。

这样的故事里,没有让人过目不忘的主人公,却有一个让大家无法忘怀的主题:贫穷压弯了山村的脊梁,山村却用弯下的脊梁担起了岁月。没有人为他们写历史,但他们的故事却在时光里流传,牛郎织女,李娃传,沉香救母,姜太公封神等被繁华抛弃的传说,却在那没有文化的人群里口耳相传。就在这赤裸裸的贫穷背后,却有着赤裸裸的赤诚。在那没有车水马龙的拥挤,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品的地方,一直都被繁华以往的角落,却有着人性里所有的真善美,知足,感恩,互助,乐观,吃苦耐劳……

一、寒假“三进三同”社会实践综述

此次寒假,我来到云南省宣威市海岱镇德来村委会,深入农村,开展了我的个人社会实践活动。此次社会实践,从一月十三号开始,持续到二月十号,历时将近一个月。在实践过程中,我深入农户,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了农民的多种劳动,参与了山村修公路的施工,农民杀年猪庆丰收,为死者立碑纪念,过年给祖先拜年,到山林砍柴等劳动。此外,还走访了当地的部分留守儿童。从多个角度理解了农民的生活情况,锻炼了我吃苦耐劳的品质,坚定了我到边疆从教的信念。

二、实践过程概要

(一)公路何时到我家

在我开展社会实践的地方,有个村子,叫半坡村。村子坐落在半山腰,里原来修通的公路大概十公里左右,村子前青竹含脆,村后苍松迎客,可谓是山清水秀,风光秀丽。但是,自从光绪年间开始有人烟以来,那个山村里从来没有开进过一辆汽车,或许连摩托进村都可能是奢望。在那里的人,祖祖辈辈靠着人背马驮搬运东西已经经历了上百年。到现在,赶上了国家的好政策,要在农村实现电通,水通,路通的三通政策,那里的村民才开始想,是不是村里也该修条公路呢?于是在零七年过年的时候,几个老百姓一商量,说要自力更生,自己给自己修条公路。于是那一年的春天,村里的所有人,上到八十老妪,下到六岁童子,还有些拖儿带女,修起了公路。大概修了半个月,施工遇到难题了,因为修路得占别人土地,而那些土地却是别村人的。他们一无钱财买地,而无政府批文修路,因此,修路的美好愿望搁浅,只把靠近自己村子一小段修得像马路。但是由于没有相应的技术设施,一切都只靠人力,所以那路冶金只是有点马路的样子。虽然遇到这样的困难,村里人并没有气馁,他们没有放弃要修一条路的愿望。于是在这几年间,每年过年前后,他们都会聚到一起去修路,一年修一段,买一块地就休一块地的面积。虽然那样的弄了好几年,但是所修开的还不占总路程的三分之一,由于没有技术设备,宽度,坡度等都有着很大的问题。

到了今年一月,村里面一个在外赚了钱的小老板,着急所有村民,有商量起了修路。他出资四十万,并租来挖掘机,说要修开那条路,顿时,村子里的村民乐开了花。就这样,在一月份就把基本路线挖了个大概。在他们修路的期间,我也参与了他们的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总会有别村的人前来阻拦,甚至有时一块土地就要收几回钱,这让半坡村的村民很无奈,因为他们并无政府文件,也无权征用别人土地。更有甚者,有些有亲戚在政府部门工 作的人,仗着自己官家亲戚的威风,横加阻拦。在这种种阻力之下,使得那条路通是通了,却也只是在原有人背马驮的路线上加宽铺平而已,对于行车还是极度困难,除了前后加力的轿车,就没有别的车可以行驶。村里人无奈, 只得去找相关的政府部门,但是当地的村委会出面调停,却也忌惮着更大的官威,很多时候出面调停也是不了了之,最后也只是半坡村的人妥协。到二月十号为止,那条挖掘机挖开的土路上,除了挖掘机,只行驶过一辆轿车和一辆摩托车,当地政府的车从来没有上去过。在我离开村子的时候,村民们还正在多方努力,他们始终没有放弃要修一条让他们满意的公路。

通过参与这次的修路施工,我真正体会到了底层人民的辛劳和艰辛,有时连自力更生都会受到阻碍,真会让人哭笑不得。也知道了一条中央政策要推行到地方,真的很难。越是在基层,官员干部的作用却越难以显现,这真的是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为什么做正义之事,却还要害怕别人的官威,为什么那些别村的人就不会想想帮助一下别人,硬是不让别人成功呢?这许许多多的疑问,就是我透过实践所看到的。希望这样的问题不用要持续太久。

(二)丰年留客足鸡豚

1月23日,白雪皑皑,北风呼啸,道路上都结了冰。我应邀来到农民浦恩灿家,和他家一起宰杀年猪。在当地,每年每家都会杀一头或两头年猪,一是欢庆丰收,而也为了来年的油肉做储备。

当天早上八点左右,我来到他家,一开门,一股暖流迎面扑来,让人很是舒服。定睛一看,发现他家已经宾客满座了。原来他们都是他家请来帮忙杀猪的农民伯伯们。他们一个个抽着旱烟,喝着白酒,谈论着杀猪的相关事情,还有一年所遇到的一些新鲜事情,笑声混着酒香和烟味,飘出很远。到了9点左右,大伙吃完早饭,就开始到圈里去拉猪了。拉出来一看,哇,庞然大物啊,五六个壮汉才把它挪到指定的位置,将其抬上案板宰杀。宰杀之后,将其推入事先烧好的开水里烫过之后,那烧水的锅足有两米的直径,但是却还是容不下那一头猪,还得分几次进入才可能烫好。水烫过之后,大家七手八脚的或刀刮或手拔,将烫过的地方的猪毛全部除去。把毛褪干净之后,再次将猪抬上案板,你拉我扯的,有的操刀,有的扶着,将其解剖开来。在当地,一个猪会被肢解为一个头,一个项圈,四肢火腿,两块正菜(正菜就是肋骨所处的位置,连皮带骨的砍下来就好了),一条尾巴,两条软肋,还有就是心肝肚杂之类,前后估计会历时两个小时左右。把所有的肉肢解,再把肠肚里面的粪便放出,将肠肚全部洗净之后,家里面的午饭也准备好了,早上的活也告一段落,大家就都洗了手吃饭。

席间,农民们的话匣子有一次打开,他们会讲很多事情,上到国家决策,下到田地里除草施肥他们都会谈到,特别是谈到生活现状的时候,四五十岁的农民们都很有感触,总会感叹:“想当初,那简直不是人过的日子,出去打工二十个人睡一张连铺,一个冬天还不换一次衣服,那个虱子长满全身,难受得紧,但又不敢脱掉,因为没有衣服可换。”他们在微醉时分,总会忍不住和小辈们讲他们过去的故事,讲以前的文化大革命、集体大生产、改革开放、土地下户等等许许多多在他们脑海里刻骨铭心的往事,再回到现实中来,他们明显感觉很满足,很幸福。他们会说,虽然现在的生活还不富裕,但是相比以前总是好的多了,吃饱穿暖不在话下,电灯电话也基本有了着落,孩子读书再也不用打赤脚,还说现在党的政策好,温总理总是关心农民的生活。就这样,谈天说地,一顿饭可能要吃两三个小时,可忙坏了家里的女主人,忙前忙后的给添酒添菜。

 中午吃完饭,差不多是下午两点左右了,下午基本关于杀猪的事情就没有什么了,只是女主人要忙一些繁琐的杂事,具体的细节就不是很清楚了。到了晚上六点左右,又要摆席吃晚饭了,晚饭很丰盛,犹如过年一般,主人家会邀请自己的亲朋好友一起来分享丰收的果实,所以晚宴的人会很多,很热闹。吃过晚饭,农民伯伯们又要开始忙活了,他们得把冷却的新鲜猪肉腌制成腊肉。他们把肉摆开,撒上盐后不断搓揉,揉到肉都变色了,还会流出水来。等把所有的肉都用盐腌过之后,叠在一起,或放在锅里,或放在簸箕中,让盐分充分扩散之后,再挂起来风干之后就成腊肉了。把肉腌制完毕,女主人那边也把油炼完了,端来油渣让大家分享,农民伯伯们就着油渣,还会再喝几杯老白干,熏熏的,点着手电各自回家。一天的忙碌就算是结束了。

这次走到农民家中,一起杀年猪,真实的体验了他们的生活,感受到了农民的热情豪爽,憨厚真诚。在他们的愿望里,没有宝马奔驰,没有豪宅美人,有的只是舒舒坦坦过过日子,每天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不用到邻居家借他们就觉得很幸福。所以他们愿意帮助别人,他们也不怕别人比自己富裕,因为他们知道,大家都还贫穷。这样的走访,真的让我想起陆游那几句诗:“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三)为父立碑了子愿

1月30日早上,我来到一个叫海子头的小村子,因为在那里要做一件对农村人来说很重要的事情——儿子为死去的父亲立碑。

死者名叫陈文早,享年40岁,他是在一次矿难中失去生命的。为了生计,他生前不得不到当地的煤矿上班,但在一次矿井塌方中,他失去了他宝贵的生命。他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都已成家,还有个儿子现在刚到弱冠之年。因为他遭难,煤矿给了一笔抚恤金,他的儿子觉得还没机会孝敬自己的父亲,父亲就已经离开人世,心里很是过意不去,所以他听取叔叔伯伯的建议,为自己死去的父亲立碑纪念,略表自己的小心。

这天,他们的所有亲戚都来到他家,一来为了怀念一下故人,二来是为了死者和生者祈福请愿,三来也是来帮忙了却孩子的心愿。

在当地,立碑是要根据阴阳五行,生辰八字等推算时间,立碑完成时间要准确无误,并要懂得这方面的专人在场主持相关的仪式,这样才能保证阴阳都能清吉平安。那天立碑完成(当地说的戴帽)时间是确定在下午的四点十分,所以吃过中午饭,才开始动工。

大概十二点左右,帮忙施工的人员来到墓地,把死者所埋葬的地面上的积雪除去之后,就开始施工。有些砌墙,有些背土(在当地坟墓需要垒一个坟堆,并在坟堆表面种上草,所以要到草长得比较好的地方背土来垒坟),有些拌混凝土,有些送水,七手八脚,工作进行的很是顺利。到三点左右,基本的工作就已完成,然后就是等待时间和主持仪式的人到来。其间,帮忙的农民伯伯们会划拳啊什么的搞点活动,为的是死者提高点人气。

到了四点十分时,主持的人开始主持最后的工作和仪式,这最后的一道工序分为两个环节,一个是卖碑的师傅指挥戴帽,一个是懂阴阳五行的人来为死者安坟(这有点像活人买房落户),为生者祈福。当卖碑的师傅念完许多咒语之后(咒语的大意就是要保佑后人清吉平安,心想事成等),大喊一声“起”,这时等在坟头上的人就把碑的最后一块石头安好,同时在一旁的人会点燃一串鞭炮。到此,戴帽就算完成了。戴帽完成之后,就是懂阴阳五行的人来安坟了。这时,死者的坟前摆好斋饭茶酒,死者的亲友中小于他的在坟前排开,在主持人的指挥下三拜就叩,磕完头后,为死者敬完茶酒之后,仪式就算完成了。在仪式的过程中,主持人会背一段一段的经文,有的是为生者祈福的句子,有的祝愿死者修道成仙的句子,还有感叹人生劝人珍惜生命的,还有告诉胜者也要多行善事的句子,内容很多。仪式完成之后,亲友们就把自己买来的鞭炮点燃,意在送死者走往西天极乐世界。送走死者之后,大家高喊着“回家咯”,然后回家吃晚饭。所有的事情搞完回家时,大概是下午的五点半。参与了这样的农村活动之后,虽然觉得这里头有很多封建迷信的东西,或许并不足取,但是这样的活动却可以让活在世上的人寻到一份内心的安定,同时也可以用一种别样的方法教导世人要多做善事,同时印证了一句话,百善孝为先。

(四)给我祖先拜个年

2月4号,也就是农历的正月初二,那时正是新春之际。我随同父母亲戚,来到爷爷、奶奶的坟前,给爷爷奶奶拜年。这是我们家乡的一种习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总要祭拜一下祖先,在清明和春节的时候要到坟前扫墓。在这两个节日,只要不是有很特别的事情,家里人都要回来扫墓,也就是想求一个团圆。

这天天气晴朗,风朗气清,吃过中午饭之后,父亲就带领着我们全家的兄弟叔侄,朝爷爷坟前进发。大概半小时的路程,我们就来到了爷爷的坟前。在爷爷坟前,大家各执其事,父亲叔叔他们清理坟上的杂草枯枝之类的东西,母亲婶婶还有嫂子们分别在坟前钱摆上贡品,我和哥哥弟弟们就焚香烧纸,侄子侄女们没什么事,就燃放手里的烟花或者爆竹,响一下就捂一次耳朵,样子甚是滑稽。等把一切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在爸爸的组织下,开始给爷爷奶奶还有大伯叩头,叩头的时候爸爸和叔叔就会说一些请爷爷奶奶们过年,要保佑大家平安之类的话。磕完头之后,小孩子们又开始活跃了,他们一拥而上,分食供品。因为在山上,没有碗筷,他们只好用手抓了。上点年纪的人看到他们的样子,总会忍不住笑起来。他们一个个狼吞虎咽,吃得甚是开心,就连一些大孩子,也忍不住诱惑,参与到其中去。每到这个时候,是全家人最开心的时候,因为在这时,一家人才可能真正意义上的团圆,少的快乐,老的健康这就是大家梦寐以求的事情。在这时,大家都不会想生计如何解决,明天又要干嘛,只知道要使劲的开心。

虽说这样的祭祀活动每年都会进行,但是,每年的感触又是截然不同的。现在在外求学,一年半载还不能回家一次,父母在家望眼欲穿,总盼着自己能回到家里陪伴他们。但是为了我们的前途,他们却从未提起,当他们在爷爷死后二十几年将近三十年之后,还要来到爷爷坟前给爷爷拜年,让我明白了什么才叫做儿行千里母担忧。父辈们用这样的方式教育我们,真正的孝心就是不要让自己的父母长辈担心。所以,他们在爷爷坟前摆上丰盛的供品,意在向爷爷表明,我们的日子挺好。但是爷爷早已经不在了,他根本看不到这一点,那给谁看呢,就是给后辈看,他们用他们的行动教育着后辈人。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欲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五)斧锯下的悲哀

今年多数地方遭遇了冰雪的袭击,我社会实践所在的地方也不例外。大雪持续了将近一个月,长时间的积雪,使得山上的林木不堪重负,有些被连根拔起,有些被拦腰折断。农民们等待了十几年的生长,就在那二十多天的雪地里变成废墟,横七竖八的躺在地上,让人看起来很是心酸。

自从2月2日天晴以后,很多农民都到山里去看自己的树木是否被雪压倒压断。但是那几天恰逢春节,他们一方面要忙着过年,又想着自己的树木,所以这个年过得有点纠结。2月5号开始,农民们就开始进山,去处理自己家被风雪摧残的树木。他们有的背着斧子,有的背着锯子,到山里把自己家的树截成他们想要的尺寸,以备将来变成木料,派上适当的用途。可是等他们到树林里,一个个都傻眼了,因为被压倒的树木,根本就不能再做材料了,充其量只能作为柴火。虽然如此,他们还是没有把这些只可以作为柴火的断树残枝丢弃在山里,因为柴火他们也缺。因为在当地,主要能源是煤炭,但是煤炭都被一些老板垄断,不愿卖给当地的村民。所以,当地的农民就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自己脚下采出来的煤矿源源不断地向外运走,而自己却到处辛辛苦苦的砍柴来烧火取暖,做饭。遇上这样的灾害,却也帮他们解决了一段时间的烧柴问题。所以,农民们在看这些断树残枝的时候,他们心里是矛盾的,一方面,木材没有了,另一方面,有了柴火。但是,总的来说,他们的心里应该是难受的。毕竟那些树他们培植了好多年,耗费了他们的不少心血,即使没有在上面花太多功夫,却也倾注了许多等待。他们有些想用木材卖钱供孩子上学,有些想用木材来盖房子让儿子娶媳妇。总之,每个农民都为自己的木材想好了一条出路,但是,一阵大学,把他们的木材一下子定格为木柴。这应该很让农民们痛心吧。我也和他们一起,来到山里,帮他们砍柴。因为我干 不惯那样的伐木工作,所以给了我一个比较轻松的差事,赶着骡子把木柴驮回家。从2月6号到8号这几天里,我奔走于相距七八公里的山林和村庄之间,每天来回七八趟,每天都会累得直不起腰来,我想我赶着的那匹骡子会更累吧,因为他每次要负重两百多斤。搬运了好几天,才基本把倒下或折断的树木给搬运回家。但是,山林却已不再是山林,有些地方简直变成了荒坡。当农民们在砍完最后一截柴的时候,痴痴地望了那片曾经的树林好久,然后深深地叹了口气,才拾起工具回家。

这样的伐木,让我真正的看到了作为一个农民的无奈和艰辛,但是他们从来都不抱怨,总是默默的接受现实。公平也好,不公平也罢,他们从不计较,也从不在乎。电视里的新闻随时在说这里赈灾,那里扶贫,但是在我时间的地方却没有看到半点蛛丝马迹,农民的树木损失如此惨重,但是当地的林业部门却没有半点措施,却还有传闻说要告他们乱砍乱伐。虽然是这样,我们的农民并没有生气,他们默默的忍者,受着。

(五)我并不想那么坏

在我的社会实践中,遇到了一个孩子,他让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他现在已经上初三了,是老师和家长所认为的坏学生,将来不成器的坏苗子。但是我发现,他很聪明,对于新鲜的东西接受的很快。但是,为什么那么聪明的孩子会成为坏学生呢?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决定找他谈谈,作为我将来搞教育的一点点经验积累吧。

当我找到他时,他不怎么理我,好像觉得我除了要说他要好好学习之外,就再没有其他。所以他见到我时,表现出来的反应是有点烦,有点恐惧。也许是他以前已经受过太多的训斥和说教了,所以以为我也无非是对他说教一通。我看到他的反应,我决定不和他谈学习,就和他谈打游戏,打球之类。一说到这些,他就马上兴奋起来,只见他说起来滔滔不绝,眉飞色舞。这让我很难相信,这竟会是老师家长眼里的坏学生。他头脑聪明,思维敏捷,对于人和事也半点不糊涂,这让我很迷惑,也很吃惊。

当我和他谈熟之后,就说起了学习,说起了往事。他说,他小时候也是好学生,是老师眼中品学兼优的那一类,曾经考过他们镇上的的第一名,受到老师的夸赞和同学们的羡慕。但是,当他慢慢的长大,兴趣慢慢的广泛,他的爱好已经不再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他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喜欢自由自在的与自然界交流,不想整天就那样被关在无聊的课堂上。他说,老师讲的内容,只要老师提一下,他就可以理解了,但是老师对一个问题总会多遍的重复,以使那些成绩比较差的同学也能听懂。当老师重复的时候,他就会觉得百无聊赖,所以就会在课上看看课外书什么的,每当这时,就会被老师狠狠的批评,甚至打骂。时间长了之后,就对老师产生了不好的感觉,甚至想要和老师对着干,因为他喜欢自由,但是在学校里很多事情限制了他的自由,于是他慢慢的由讨厌老师,扩展到讨厌学校,讨厌学习,学习成绩也就慢慢下滑。成绩下滑之后,老师也不帮他认真分析原因,或是放任自流,任其自生自灭,或是侮辱打击。当他说到考试成绩的时候,更是激动,他说,在以前,规定两个小时完成的试卷,他一般都能在一小时之内完成,但是老师不准他交卷,总是逼着他坐满两个小时在离开考场。如果试卷发下的时候,成绩不佳,又会狠狠挨批,甚至挨打,因为老师会责怪他为什么做得那么快,而且做完还不检查,导致了分数那么低。他说,本来考不好自己心里也挺难过,但是老师那样狠狠的批评使他更难过,他会觉得老师就是和他过不去,甚至是在幸灾乐祸。就这样,他慢慢的开始讨厌考试,想要逃避考试,这时老师有更生气了,认为他是心虚,因为自己没有学好,怕丢人所以不敢考试。就这样,一个坏学生就慢慢的产生了,不交作业,不想考试,甚至脸去上学都是一种灾难,是迫于父母和老师的压力不得不去应付的差事,甚至只要他父母说你不用去上学了,他就会笑逐颜开。问他将来有什么打算的时候,他一脸茫然,他说本来他也想好好学习的,也想做一个好学生乖孩子,但是,这样的学习却是他很厌烦,所以他也不知道怎么办。

 听完他的诉说,我有点迷茫,我不知道该和他说什么。因为我劝好好读书的话,那就等于要让他去适应教育对他的煎熬,如果我告诉他,做自己想做的,那么这种话语在他父母老师看来犹如引他走上不归路。所以很茫然。

过后,我思考了而一些关于我们教育的问题,为什么曾经的品学兼优会变成后来的烂泥扶不上墙?为什么老是随时苦口婆心为学生好却会换来学生的厌倦与不满?为什么我们的校园会在很多学生眼中很像监狱?……太多的疑问,找不到答案,期望有一天,我们的教育,会对每一个孩子都有好处,让所有的孩子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后记

本次社会实践,没有策划,没有队伍,只是随意的在农村游走,用一种局外人兼当局者的身份,记录下所看到的一些让自己有所感触的东西。虽然只是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却感受到了很多,高兴过,难过过,哭过也笑过。在这段时间里,我感觉到我始终是个农民,虽然在农村有压得弯脊梁的贫穷和灾难,但是在这背后的朴实很坚韧,却无时不在感动着我。我想,我现在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将来我会是一个农民,我将会做好一名优秀的免费师范生,来回报父辈干涸在泥土的芳香里的汗水,不辜负他们在坟前磕头时给我传达的那份牵挂。我相信,以后的日子,我会在最需要我的地方,守着清贫,种植富有,希望我的努力,能使这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光辉能普照到那些还处于昏暗的地方。

第四篇:大学生志愿者寒假农村社会实践总结

大学生志愿者寒假农村社会实践总结

大学生寒、暑假期间到农村当志愿者是国家为大学生接触社会而开展的实践活动,也是大学生展现才能的一个平台,大学生志愿者寒假农村社会实践总结。 xx年1月27日,我们大学生志愿者四个人人组成一个小组,于当天上午十一点前往我们乡政府农业服务中心采访黄主任。

首先我们和黄主任寒暄几句,然后进入了采访专题:

1.志愿者:黄主任,目前农业服务中心在基层主要开展的工作有哪些?

黄主任:一是农业技术推广,包括农业机器推广、农业新产品推广、农业耕作技术推广和农药使用方法推广等。二是下乡考察,查看病虫害,为农民作指导工作。

2.志愿者:根据我们乡的地理优势,你觉得我们适合种哪些农产品?

黄主任:水稻是中浙优一、八号,这两种抗病较强,且又高产,米质好;玉米是迪卡008和正大619。

3.志愿者:我们乡主要农作物有?

黄主任:甘蔗、木薯、玉米、水稻和桑蚕叶。

4.志愿者:农业服务中心当前开展工作的主要困难是什么?希望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给予什么帮助?

黄主任:实验基地不足,信息闭塞,交通不便,资金和人才不足。希望国家调入更多人才,拨入足够资金,为农民百姓多组织一些农业技术培训活动,社会实践报告《大学生志愿者寒假农村社会实践总结》。

5.志愿者:农业服务中心如何组织单位成员进行党课学习和职业技能学习?

黄主任:中心工作人员都要定期进行思想政治、党的理论和普法知识的学习,还要进行党的理论考试。至于职业技能学习,中心工作人员每天都要接受培训,学习农业新技术。

6.志愿者:农业服务中心作为推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负责人的你,是如何提高自身各项素质把自身同地方稳定和发展结合起来?

黄主任:积极配合当地党政工作,开展配套农业经营服务活动,以身作则

6.志愿者:农业服务中心作为推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负责人的你,是如何提高自身各项素质把自身同地方稳定和发展结合起来?

黄主任:积极配合当地党政工作,开展配套农业经营服务活动,以身作则,努力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多服务,争取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

7.志愿者:xx是党90周年,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我省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已启动,农业服务中心如何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开展好本次活动,以充分发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基层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黄主任:我们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民间,发挥党的先进性,协调好官民关系,实现和谐发展,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本次的采访活动持续将近两个小时,最后我们大学生志愿者还与中心主任合影留念,以纪念我们这次意义非凡的实践活动。当然,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把黄主任的思想和更多农业信息传达给家家户户,为我们家乡农业的发展出一份力。

通过这次采访,我们对农业服务中心有了进一步了解,多年来它为我们乡农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一个为当地农民百姓服务的机构,中心工作人员本着“服务为民”的宗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农民百姓解决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种种难题,为农民百姓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大大推动了我们乡农业的发展。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也了解到了我们家乡农业发展的基本概况。由于我们乡水利条件好的地理优势,当地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的发展模式。我们乡正朝着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努力。同时,我们也了解到,我们乡农业发展还面临着巨大困难,交通运输,信息传达,农业技术等方面还需不断完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创新,努力实现科技兴农。 这次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响应了党新农村建设的号召,让我们大学生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深知民意,进一步了解农村的发展建设,这为我们将来为农村建设作贡献奠定了基础。 这次实践活动,我们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思想上也得到了提升。从中我们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这有利我们开拓视野。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努力完善自身,以更好地服务社会。

第五篇:201*年寒假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今年寒假我来到**市酉阳县做社会调查,酉阳县坐落在**东南隅。是一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市级贫困县。全县有39个乡镇。其中,水坝村由8个组组成,全村共265户人家916人。我选取了其中的一,二组作为调查对象。两个组共72户人家263人。寨子依山而建,四面环山。这里的居民全部为土家族,但除了还保留少数的传统习俗外,看不出其它的少数民族特征。显然是已经全部汉化了。这里的居民沿袭祖祖辈辈的种植业,并以此为生。

为使调查实事求是,避免主观臆断我首先对两个组的人口年龄组成,劳动力结构以及教育程度进行了统计。统计数据如下表:

年龄教育程度 0岁~20岁 21岁~40岁 41岁~60岁 60岁以上

小学 71 89 27 36

初中 18 11 5 0

高中 2 0 0 0

大学 1 0 0 0

共计 92 100 35 36

从上面的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里居民的教育程度普通偏低,而且低得叫人痛心。就连九年义务教育也成问题。而表中20岁以下的92人中有近20人现在出门打工在外,16岁以上的几乎有90%都在其中。而这些童工们的工资最高者每月拿不到1000元去生活费及其它费用,有的连回家的路费也赚不到;而21至40岁的100人中有超过60%的人出门打工在外,没有文化,没有技术的他们几乎所有的人都靠出卖苦力赚钱,而且是加班加点地干,省吃俭用地过。而真正能赚到的钱又少得可怜;甚至,有不少40岁以上的农民也赶着外出打工。在农村,外出打工似乎成为一种潮流。而对于这样一群常常被城市所歧视的人来说,外面的世界又是那样的陌生和充满荆棘。但他们为了生活又不得不为之……。农村太穷了,做农民太苦了,所以他们都赶着出去。

由此,我不禁想起了xx年3月,湖北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的《上总理书》。他在上书的开头写道:“我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含着泪水给你写信。我要对你说的是,现在的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书中写道:在农村,盲流如“洪水”,负担如“泰山”,债台如“珠峰”,干部如“蝗虫”,责任制如“枷锁”,政策如“流言”,谎话如“真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我能真切的触摸到农村有多穷,农民有多苦。但看到《上总理书》我又不禁浑身一触。在这次调查中我开始重新省视:农村到底有多穷,农民到底有多苦。

 在调查中,当问到“你们每年人均收入有多少”时,一位村民让我给他算了一笔帐。现将其列于下表:

项目 谷物 玉米 两头猪 农副产品 一人外出打工

收入 1500斤 1100斤 一吃,一卖(600元) 200元 2500元

项目 化肥 种子农药 学生 各种集资 日杂 农税

支出 250元 100元 250元 20元 200元 50元

而表中的1500斤谷物和1100斤玉米是不能算成人民币的。除去喂猪所需的饲料,剩下的粮食刚刚好够吃。现在来为他们算这笔帐:600+200+2500=3300元,3300-250-100-250-20-200-50=2430元,按平均每户3.5人算,则人均达不到700元。这与国家统计的“我国农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113.6元提高到了xx年的2366元”大相径庭。这2366元是怎么来的呢?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指出:xx年中国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为6860元,农民为2366元,那末这个比例本来应该是3:1,当这个2366元中很大一部分是空头支票,农民的实际收入才1800元,也就是说这个比例可能是5:1甚至6:1。而拿我所调查的农户与这个6860元相比,那末这个比例就是将近10:1了。

农民穷,让我们再来看几组数据:

1.家扶贫基金协会会长王郁昭xx年3月指出:当前中国农村人均收入

500元(1.37元/天)以下的人口有1459万人;

人均收入在1000元(2.74元/天)以下的人口为3亿1075万人;

人均收入在1000元~xx元(2.74~5.48元/天)的人口为3亿1079

万人。在此次调查的72户263人中,这样的数字更是触目惊心:有近一半的人家人均收入在500元以下。

2.我国农民纯收入年增长速度从1996年的9%下降到xx年的2.1%。城乡差距扩大到2.8:1,接近1949年的2.84:1的历史最高记录。而这个2.8:1又是那样的叫人不可信赖。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如此之慢,城乡差距如此之大,实在是叫人痛心啊!

3.在我所调查的水坝村,村里没有一所学校,没有一所医疗所,没有一个邮政所,没有一个商店,没有一个企业,没有一个十万“富翁”……。以种植大米,玉米为生居民们,一年难得换上一套新衣服。他们自己养了鸡,一年却难得吃上几回鸡肉;他们自己种了各种各样的蔬菜,但为了赚几个肥料钱,他们多数时候吃的是萝卜白菜。农民穷,但农民的负担却很重,与城市居民相比较,可以说是不公平,是政府对农民的一种偏见。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钟伟教授指出:日前,我国农税累计为2100亿元,而政府在农业上的支出仅仅为800亿元。两者相减,可以看出农民白白地为政府贡献了1300亿元。这种剪刀叉在网上有人戏称之为“劫贫济富”。

国家规定的农民合理负担应该为其纯输收入的5%。而实际上,各种农税(包括地方附加税,特产税,屠宰税,耕地占有税,契税),提留统筹费等以及义务工和积累工,教育集资等加之五乱(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乱加码,乱罚款)等其它负担的影响。其比例远远超过了5%。在此,我们姑且不看三乱五乱等杂派对农民负担的影响,且看一下这个5%的合理性。就拿三提五统(三提指: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五统指:计划生育费,民兵训练费,卫生事业教育费,村干部组织费,集资办学费)为例。与城镇居民相比较。我心里就有些为农民喊冤。为什么城镇居民不需要交的东西在农村就是合理的了呢?虽然现在政府实行改费并税政策,但是在很多地方这一政策只是形式而已。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农民负担如此之重呢?

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我国农民纯收入年增长速度从1996年的9%呈下降趋势,至xx年仅仅为2.1%,“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政策似乎仅仅成了一个口号。在我的调查中,增加农民收入就成了政府利用老百姓的一着高招。几年前,政府为了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在农村大力宣传大办烤烟,让种玉米辛苦了一辈子的农民着实高兴了一把。烤烟是出来了,但是,烟厂却倒闭了。这样好好的上等烤烟硬被打成了下品烟给收了上去。如今到处矗立着的烤烟棚成了牛圈。

二.农村基层组织太盘大,国家统计局等11个部委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每个乡镇党政内设机构为16个,平均人员158人,超过正常编制的2~3倍。平均乡镇下属单位为19个290余人。下面再让我们来看一个表。

中国历代官民比例表

时期 西汉 唐高宗时 元成宗时 康熙时 建国初 现时

比例 1:7945 1:3927 1:2613 1:91 1:600 1:28

在陕西的黄龙镇,该比例竟然达到1:9,官多民少农民的负担自然不会轻。就拿公车开销一项来做个计算,一般一个县四大部门拥有工车达40辆,仅此一项每年的费用就高达4000多亿。加之官多嘴巴多,每年要吃掉多少农民的税?况且,领导多了政绩就一定要“好”,所以很多乡镇出现数字出政绩的现象。谎报民情,以至上层对农民收入统计过左,偏离实际地指导农村工作,盲目地制定农村发展计划。自然而然地是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三.乡镇企业倒闭破产增多,我所调查的铜古乡仅有的一个乡镇企业便是一个水泥厂,然而它为农民带来的是什么呢?是漫天的烟雾和恼人的噪音,是满身的尘土和微薄的薪水,是挟巨款逃跑的厂长和经理。企业濒临破厂,于是厂里扣发工资,集资扩厂,扩厂亏损,于是厂里又扣发工资。

四.政府不办义务教育,农民只能自己集资办学。我所调查的水坝村,没有自己的村小,孩子们只能跑到四五里远的清和村,官塘村就读。国家一直宣传普九,然则在我的调查中发现,高昂的学费使得普六也成为问题。正好,反正没有钱读书,儿童成了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的一支生力军——在家务农,出门打工。然后长大结婚生子,又让他们的子女重复自己的路。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实在叫人痛心啊!

在我的调查中发现每个村小小学生每学期的平均高达200元,即每年高达400元之多,比城镇的收费标准还高。在此我不禁想问:义务教育到底何时才能在农村普及。在我的调查中,发现有一家7口之家,母亲是个瞎子,两个大女儿未满18岁便相继出嫁了。留下一个本来该读初中二年级的儿子和一对未满10岁的双胞胎妹妹。一家人的生活来源全靠父亲一个人种地,农闲时进城打点杂工。由于家庭困难,快满十四岁的儿子仍然是读一学期书又回家放一学期的牛。等到父亲找到了书学费或者两个姐姐寄钱来了又重新拣起课本。今年小学毕业,小杨杰很是失落。因为高昂的学费迫使他有可能从此永离课堂。哥哥且是如此,两个妹妹就更是难堪了。

五.农产品的贬价,首先算一笔帐,在过去的五年中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以谷物为例。在过去的五年中我国谷物产量达4亿吨,平均每斤降价2毛钱,那末:4亿*xx*0.2=1600亿元,也就是说仅此一项农民平均每年就损失300多亿元。在我的调查中,责任制似乎真的如《上总理书》所说成为一种枷锁。由于农产品价格太低,农村劳动力纷纷外流,以至于大量肥土良田荒芜。然而,上百元的农税又不得不交。在西方许多国家,政府不是去赚农民的钱,而是要向农业做补贴。所以免除农税成为中国之必要。

那末,如何减轻农民负担呢?

第一.贯彻落实农村税费改革。一直以来,农村税费改革都难以逃出黄宗曦定律的怪圈子。经济学家用公式来表示这一定律为:b=a+nx,其中b为经改革后的税收,a为改革前的税收,n为改革次数,x为每次嘎嘎感中杂派。很显然要使a小于b,关键就在于要使x小于0。所以推进农村农村税费改革必须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寒假农村社会实践(精选多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348036.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