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rtk)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通过实习进一步深入了解gps原理以及在测绘中的应用,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熟练掌握gps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gps进行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并掌握gps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
二:实习地点: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三:实习内容:测量学校
四:实验原理:gps定位的原理是gps 卫星发射的测距信号和导航电文,导航电文中含有卫星位置的信息,用户用gps接收机在某一时刻接收三颗或三颗以上的gps卫星,测出测站点(gps天线中心)到卫星的距离并解算出该时刻卫星的空间位置根据距离,并解算出卫星的空间位置,根据距离交会法求测站点坐标.其基本思想为:在基准站上安置一台gps 接收机,对所有可见卫星进行连续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用户站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机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实时计算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五:实验过程:
(一). 参考站要求
参考站的点位选择必须严格。因为参考站接收机每次卫星信号失锁将会影响网络内所有流动站的正常工作。
1..周围应视野开阔,截止高度角应超过15度,周围无信号反射物(大面积水域、大型建筑物等),以减少多路径干扰。并要尽量避开交通要道、过往行人的干扰。
2.参考站应尽量设置于相对制高点上,以方便播发差分改正信号。 3.参考站要远离微波塔、通信塔等大型电磁发射源200米外,要远离高压
输电线路、通讯线路50米外。
4.rtk作业期间,参考站不允许移动或关机又重新启动,若重启动后必须重新校正。
根据以上要求在校园里选择合适的已知点,将天线架设是该点做为基准站,同时开机.打开主机和电台,主机开始自动初始化和搜索卫星,当卫星数和卫星质量达到要求后(大约1分钟),主机上的dl指示灯开始5秒钟快闪2次,同时电台上的rx指示灯开始每秒钟闪1次。这表明基准站差分信号开始发射,整个基准站部分开始正常工作。
(二).移动站要求
1.将移动站主机接在碳纤对中杆上,并将接收天线接在主机顶部,同时将手簿夹在对中杆的适合位置。
2.打开主机,主机开始自动初始化和搜索卫星,当达到一定的条件后,主机上的dl指示灯开始1秒钟闪1次(必须在基准站正常发射差分信号的前提下),表明已经收到基准站差分信号。
3.打开手簿,启动工程之星软件。工程之星快捷方式一般在手簿的桌面上,如手簿冷启动后则桌面上的快捷方式消失,这时必须在flashdisk中启动原文件(我的电脑→flashdisk→setup→ertkpro2.0.exe)。
4.启动软件后,软件一般会自动通过蓝牙和主机连通。如果没连通则首先需要进行设置蓝牙(工具→连接仪器→选中“输入端口:7”→点击“连接”)。
5.软件在和主机连通后,软件首先会让移动站主机自动去匹配基准站发射时使用的通道。如果自动搜频成功,则软件主界面左上角会有信号在闪动。如果自动搜频不成功,则需要进行电台设置(工具→电台设置→在“切换通道号”后选择与基准站电台相同的通道→点击“切换”)。
6.在确保蓝牙连通和收到差分信号后,开始新建工程(工程→新建工程),
依次按要求填写或选取如下工程信息:工程名称、椭球系名称、投影参数设置、四参数设置(未启用可以不填写)、七参数设置(未启用可以不填写)和高程拟合参数设置(未启用可以不填写),最后确定,工程新建完毕。
六.进行校正:
利用控制点坐标库(设置→控制点坐标库)求参数.
在控制点坐标库界面中点击“增加”,根据提示依次增加控制点的已知坐标和原始坐标,一般至少2个控制点,当所有的控制点都输入以后察看确定无误后,单击 “保存”,选择参数文件的保存路径并输入文件名,建议将参数文件保存在当前工程下文件名result文件夹里面,保存的文件名称以当天的日期命名。完成之后单击“确定”。然后单击“保存成功”小界面右上角的“ok”,四参数已经计算并保存完毕。方可进行测量.
七.实习总结:
1.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能分析, 在测量过程中突然收不到卫星信号,这种情况可能是流动站或基准站的电源没电或接收机的连线出现问题.在测量过程中突然显示单点定位可能是接收到的卫星数量不够而无法解算.在观测过程中手薄上的解算值始终不能固定,可能是流动站的选点有问题,周围可能有高压输电线,高大建筑物或在面积水域.
2.卫星信号传播误差,包括电离层和对流层时廷误差.
3.多路径误差,多路径误差是指卫星信号通过不同的路径传输到接收机天线.多路径效应不反与反射系数有关,也与反射物离测站的距离及卫星的信号方向有关,由于无法建立准确的误差改正模型,只能恰当的选择地点测量,避开信号反射物.
4.人差,仪器没有完全对中,没有绝对整平.
八:经验总结:总的来说,rtk测量除了要有足够的卫星数和卫星具有良好的几何分布外,还要求基准站与流动站的数据通讯必须良好.
九:收获体会:通过这次实习使自己在课堂上学的模糊的理论知识得到了清晰的理解,同时也感到自己所学的理论知道的严重不足,在实习过程中又加强了理论知识的强化使自己对这门学科又有了新的理解.我觉得这门学科应该是在实践中学习理论,但实践前的理论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篇:gps 静态测量gps 静态测量
gps测量型接收机一般可以根据其能够跟踪、处理的gps 卫星信号频率的数量分为单频和双频两大类。
1.单频gps 测量型接收机
接收信号:gps导航电文、c/a码、l1载波。
接收机特点:
(1) 一体化接收机:包含带有显示灯的gps接收机、天线、内置电源。
(2) 分体设计:包含天线、gps接收机、电源分体设计的配置。可以配置手持计算机设
置或阅读参数信息。
2. 双频gps 测量型接收机(双频gps测量仪)
接收信号:gps导航电文、c/a码伪距、p码伪距、l1载波相位、l2载波相位。 接收机特点:
(1) 一体化:包含带有显示灯的gps接收机、天线、内置电源。可以配置手持计算机设
置或阅读参数信息。
(2) 分体设计:天线、gps接收机(内置电源、带有显示灯或显示器)分体设计。
gps静态测量的流程
测量实施
gps基线向量网的布网形式
gps网常用的布网形式有以下几种:跟踪站式、多基准站式、同步图形扩展式、单基准站式。
1. 跟踪站式
(1) 布网形式
若干台接收机长期固定安置在测站上,进行长年、不间断的观测,即一年观测365天,一天观测24小时,这种观测方式很像是跟踪站,因此,这种布网形式被成为跟踪式。
(2) 特点
由于采用跟踪站式的布网形式布设gps网时,接收机在各个测站上进行了不间断的连续观测,观测时间长、数据量大,而且在处理采用这种方式所采集的数据时,一般采用精密星历,因此,采用这种形式布设的gps网具有很高的精度和框架基准特性。
每个跟踪站为保证连续观测,一般需要建立专门的永久性建筑即跟踪站,用以安置仪器设备,
第三篇:gps做静态测量gps做静态测量
静态差分gps(static differential gps)是由两个(含)以上接收仪,进行较长时间(通常为半小时以上)的测量,其包含了一组接收仪间基线向量的决定。伪距差分原理
伪距差分是目前用途最广的一种技术。几乎所有的商用差分gps接收机均采用这种技术。国际海事 无线电委员会推荐的rtcm sc-104也采用了这种技术。在基准站上的接收机要求得它至可见卫星的距离,并将此计算出的距离与含有误差的测量值 加以比较。利用一个α-β滤波器将此差值滤波并求出其偏差。然后将所有卫星的测距误差传输 给用户,用户利用此测距误差来改正测量的伪距。最后,用户利用改正后的伪距来解出本身的位置, 就可消去公共误差,提高定位精度。
随着gps技术的进步和接收机的迅速发展,gps在测量定位领域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针对不同的领域和用户的不同要求,需要采用的具体测量方法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gps测量模式可分为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两种模式,而静态测量模式又分常规静态测量模式和快速静态测量模式,动态测量模式分准动态测量模式(后处理动态,走走停停)和实时动态测量模式,实时动态测量模式分dgps和rtk方式。下面分别介绍如下:
1、常规静态测量
这种模式采用两台(或两台以上)gps接收机,分别安置在一条或数条基线的两端,同步观测4颗以上卫星,每时段根据基线长度和测量等级观测45分钟以上的时间。这种模式一般可以达到5mm十1ppm的相对定位精度。 常规静态测量常用于建立全球性或国家级大地控制网,建立地壳运动监测网、建立长距离检校基线、进行岛屿与大陆联测、钻井定位及精密工程控制网建立等。
2、快速静态测量
这种模式是在一个已知测站上安置一台gps接收机作为基准站,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移动站接收机依次到各待测测站,每测站观测数分钟。这种模式常用于控制网的建立及其加密、工程测量、地籍测量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要求在观测时段内确保有5颗以上卫星可供观测;流动点与基准点相距应不超过20km。
3、准动态测量
这种模式是在一个已知测站上安置一台gps接收机作为基准站,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移动站接收机在进行初始化后依次到各待测测站,每测站观测几个历元数据。这种方法不同于快速静态,除了观测时间不一样外,它要求移动站在搬站过程中不能失锁,并且需要先在已知点或用其它方式进行初始化(采用有otf功能的软件处理时例外)。
这种模式可用于开阔地区的加密控制测量、工程定位及碎部测量、剖面测量及线路测量等。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要求在观测时段内确保有5颗以上卫星可供观测;流动点与基准点相距应不超过20km。
另外,有一种连续动态测量,也属于这种模式。这种测量是在一个基准点安置接收机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流动接收机在初始化后开始连续运动,并按指定的时间间隔自动记录数据。这种方法常用于精密测定运动目标的轨迹、测定道路的中心线、剖面测量、航道测量等。
4、实时动态测量:dgps和rtk
前面讲述的测量方法都是在采集完数据后用特定的后处理软件进行处理,然后才能得到精度较高的测量结果。而实时动态测量则是实时得到高精度的测量结果。这种模式具体方法是:在一个已知测站上架设gps基准站接收机和数据链,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并通过数据链向移动站发送数据。移动站接收机通过移动站数据链接收基准站发射来的数据,并在机进行处理,从而实时得到移动站的高精度位置。
dgps通常叫做实时差分测量,精度为亚米级到米级,这种方式是基准站将基准站上测量得到的rtcm数据通过数据链传输到移动站,移动站接收到rtcm数据后,自动进行解算,得到经差分改正以后的坐标。
rtk则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测量,它是gps测量技术发展中的一个新突破。它的工作思路与dgps相似,只不过是基准站将观测数据发送到移动站(而不是发射rtcm数据),移动站接收机再采用更先进的在机处理方法进行处理,从而得到精度比dgps高得多的实时测量结果。这种方法的精度一般为2厘米左右。
第四篇:gps测量实习报告gps测量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gps静态测量
本次gps静态观测实习的目的是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运用理论及计算能力,并对gps静态观测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熟悉gps静态相对定位原理、sounth、trimble、ashtech三种gps接收机的使用掌握gps网的网形设计。熟悉gps静态测量的步骤。学会南方测绘 gps数据处理软件的简单使用。
1.1 实习安排
准备好理论知识,掌握控制测量的技术要求,以及仪器的使用规范及过程,协调好分组的搭配。
仪器调度表
((更多文章请关注:www.bsmz.net以内,能满足公路放样的精度要求。
(2) 作业效率高
采用rtk-gps采取单点定位的方法寻找控制点极为便捷,它直接以厘米级(或分米级)精度实时定位放样并能保持工作连续稳定,比较适合于林地等困难地区作业。
(3) 节省费用
采用rtk技术进行公路放样,无须沿途布设图根控制点而且作业时间短,可以减少工作人员,减少砍伐工作量,降低了工程成本和劳动强度,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4)架设参考站的点位周边要开阔,无电、磁场干扰,上空无遮挡,并尽量避开山体对电台通讯的阻挡,这样移动站才能较快获得rtk(厘米级)精度并保持稳定。
(5)在地形条件复杂的地区(如枝叶繁茂的山林地、松树林等),采用rtk-gps与全站仪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及成果质量。
(6)在当前高等级公路逐渐向山岭重丘区发展的形势下,由于这些地区地形条件的限制,实施常规的测量比较困难,采用rtk-gps进行测量(控制测量、实地实时放样、中桩测量、点位测量等)无凝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3.3问题分析
在本次实习过程中,初步掌握了gps控制网中控制点的布置、选址和标记,掌握了gps静态相对定位测量全过程的程序与方法,包括资料的搜集、野外观测记录、测量内业数据处理、资料的综合分析整理等。同时理解了gps静态测量的方法,包括卫星预报,测量计划编制,实地测量等。通过这次野外实习和内业的数据处理,巩固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了实践能力,了解和掌握了有关于gps仪器的使用原理和方法。虽然还有很多不足和缺陷,但是今后定会更加努力地改正和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在内业处理过程中,经过自动化的基线解算和平差,通过删减卫星调整基线来提高精度让我懂得了如何去“精益求精”。在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过程中,空间卫星技术和其他的测绘技术将更加长远发展,那么就对我们现在还未走入社会的测绘人要求更多而且要求更高,数学计算和协调能力是测绘的显性要求,而编程能力和英语能力将是测绘的隐性要求而且将会越来越突出。
3.4建议与意见
我感觉本次实习内容的安排大体上是不错的,老师们的指导和讲解也是尽心尽力;但感觉内业数据处理部分老师应该讲得更详细一点,这样更有助于同学对软件的熟悉与对书本知识的消化。其次,感觉这次外业数据采集同学们还是比较空闲,所以建议学院在今后gps实习中可以增加适当的项目,比如专门花一两天来学习接收机的电子手簿,或者是能够交换仪器进行实习操作,使大家既能掌握天宝接收机的操作也能掌握莱卡接收机的操作,这样我们才能够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所以希望学院对gps实习更加重视一些,能给学生更多的实习和锻炼的机会。
四、实习体会
本次gps实习虽然仅仅只有二个星期的时间,主要包括两大部分——gps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其中静态测量包括现有资料的收集(包括武大地图、已知点数据资料等)、实地勘踏选点并进行标记、调度方案的确定、正式外业数据采集、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内业处理。动态测量包括利用gps rtk技术进行rtk地形测量用于绘制等高线图以及利用rtk进行放样操作。实习过程中我们收获还是十分丰富的。对gps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有了深刻的理解,将之前停留在书本知识阶段延伸到了实际操作阶段,实习过程中,不仅对原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还在操作中熟练了步骤。整个实习的过程虽然时间紧迫,但是通过班里同学,各测组间的通力合作,严谨的钻研态度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查阅还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且成果进过精度的检验也完全符合地形测量的要求。通过时间不长的工作,我班同学又一次展现了出色的团队合作力,依然保持着良好的职业素养,这不能不让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当然,出现问题也是不少的,实习之后更要认真总结,我相信这也必将成为我们日后工作和学习中的宝贵财富。
最后,感谢指导老师的耐心和理解,感谢学院给予我们这样难得的机会,以及同学们的共同努力。
第五篇:静态gps实验报告gps静态测量实习报告 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
组号: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测绘工程09-1班王震阳201*4176c6
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
⑴了解静态gps测量系统的组成部分。
⑵了解静态gps相对定位模式的作业方法。
⑶了解gps观测数据在计算机上的处理过程。
二、 实验仪器和工具
1.外业:南方s82静态gps接收机1套(7台)、
已充电锂电池7块、对点器基座7套、铝合金三脚架7个。
2.内业:数据传输电缆1根、数据处理软件(南方
gps)(含采集器与计算机通讯软件、基线向量处理软件、网平差及坐标转换软件)
三、实验环境
外业: 合肥工业大学南区
内业:南方gps数据处理软件
四、实验成果
见《c6组gps成果报告》
五、实验小结
可以说我们本次gps静态测量实习,一共进行了三次尝试才最终将成果打印出来。前两次的失败有仪器的原因有人为的原因。第一次失败是因为学校的gps仪器注册码过期导致无法继续工作而中途废弃。回到宿舍后我们给南方公司要了注册码将班级的所有仪器均注册了一下才使仪器可以使用。第二次失败是因为我们在观测的
过程中有一台仪器没有电了,我们换了一节电池后,回来发现基线解算不合格。经过多次尝试还是没有合格后,我们组决定重新再来,进行了第三次gps测量,这一次我们在前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之上终于完成了合格的解算工作。
正真正的实习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有些可能是我们经验不足导致的,有些可能是外界原因导致的。反正不管什么原因我们都要有能力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推荐更多范文:gps测量实习报告基本内容
gps公路测量实习报告
第三章gps静态定位在测量中的应用
gps静态控制测量的成果分析
gps测量实习小结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