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五猖会》有感 本文简介:
读《五猖会》有感王恺欣早就听说鲁迅先生有一本著名的散文《朝花夕拾》,特地买来看了看,前前后后十篇散文中,只有《五猖会》一节有较深的印象。毕竟,童年的鲁迅与我们有相似之处。首先概述一下《五猖会》的内容,这篇文章叙述了鲁迅小时候特别希望去看一看赛会,终于有一次,东关举行了一场五猖会,那是全县最盛的会,自
读《五猖会》有感 本文内容:
读《五猖会》有感 王恺欣
早就听说鲁迅先生有一本著名的散文《朝花夕拾》,特地买来看了看,前前后后十篇散文中,只有《五猖会》一节有较深的印象。毕竟,童年的鲁迅与我们有相似之处。
首先概述一下《五猖会》的内容,这篇文章叙述了鲁迅小时候特别希望去看一看赛会,终于有一次,东关举行了一场五猖会,那是全县最盛的会,自然也少不了鲁迅。在前往的前几天,鲁迅又蹦又跳的,十分欢喜,可就在临行之时,父亲却又叫鲁迅背《鉴略》,当然,这使鲁迅觉得“乌云密布”,最后,当鲁迅梦似地背完了,看会的兴致也少了一半。以至于后来,他还诧异父亲为何在那时候叫他背书。
看完这篇文章,我的第一感觉是鲁迅的童年太悲哀了!虽然他生活在一个小康家庭,但他缺少了孩子们应该有的快乐、欢笑。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文章开头写他十分期盼迎神赛会,十分羡慕那些同行的孩子们,想与赛会沾上边,以至于后来居然想到生病,因为生病了就可以让母亲许一个扮“犯人”的心愿。不止这一点,还有文中所说的“吹起来会发出刺耳声音的哨子”,叫做“吹都都”的,也可以吡吡地吹它两三天。可以看出,鲁迅童年生活十分枯燥,连一个普通的哨子都可以吹它两三天。一步紧跟着一步,接下来文中又点出“赛会妇孺们是不许看的,读书人即所谓士子也大抵不肯去看,只有游手好闲的闲人,才跑到庙前或衙门前去看热闹。”这句话表现了鲁迅的无奈与悲哀,也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封建,连一场普通的庆祝都有那么多的规则。后又介绍了一些有关赛会的事,第四段结尾又点出“我那时觉得这些都是有光荣的事业,与闻其事的全是大有运气的人——大概羡慕他们的出风头罢。”这句话是依着前面扮“高跷”“抬阁”“马头”“犯人”的孩子写的,连扮演这些小角色,作者当时也认为是大有运气,光荣,羡慕,这些都足以见得作者童年的封建生活的昏暗。
文章看到这里,一个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文章题目叫做“五猖会”,按理说应该主要写五猖会的内容,才可以突出主题,围绕中心。可是都将近写了一半了,还没有步入正题,难道大作家写作也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吗?
细读全文,才突然悟出原来前面写那么多看似无关紧要的话,其实都是为了给后文写父亲叫我背书及看会做铺垫的。写“迎神赛会”的内容一直到了第四段结束,而第五段就开始写“我”对五猖会的期盼与激动的心情,以及不理解父亲的决定。恰恰第四段结尾又指出,“然而我到现在终于没有和赛会发生关系过”,这就暗指出作者内心的徘徊、悲哀与期盼。第五段得知五猖会的事,自然也就十分期盼与激动,与后文连成一体,符合逻辑,也解释了为何不理解父亲。
原来作家写作,每一步都十分到位,每一步都经过思考,才不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呢!
接下来,也就到了文章最精彩的地方了。先写“我”在即将去看五猖会时的兴奋与开心,如“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大清早大家就起来”。这里让我感受到了浓厚的儿童欢乐的气息以及作者的纯真,原以为会一帆风顺的直到结尾,没想到第二句就来了一个360度大转折,“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看到这儿,我很是着急,会怎样呢?虽然这句话简简单单,但字里行间无不透漏出作者的心慌。果然,父亲叫“我”把《鉴略》拿来,并指明会背才可去看会,“我”仿佛跌入了谷底,似乎头上浇了盆冷水。文章把这些内容描写的具体,如“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心着,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似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看到这儿,我自然是愤愤地为鲁迅打抱不平,为什么呢?为什么他父亲这样的封建无知?我也是孩子,我可以理解鲁迅当时的心情,但转念一想,的确,当今社会与那时社会是有些相似,父母们都是一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封建思想,一点儿也不理解我们的感受,鲁迅是那样的期待,可父亲的话语瞬间伤害了他。其实,我也很不理解他父亲的做法,这样有什么意义呢?倒不如让鲁迅痛痛快快地玩个够,去找回自己所失去的东西。想到这儿,我又忍不住看下去,大段的描写生动的表现了鲁迅的无助与伤怀。如“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促朗读的声音在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我完全深入到文章里去了,直到看到父亲说“去吧”,我才舒了口气,心想着:鲁迅这回应该开心了。不料,他却没什么开心的,正如文中所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这回,我又一次困惑了,为什么父亲已经同意了,而鲁迅先生却依然无动于衷了呢?唉,我又一次反复诵读,过了好一会儿,我才想到文中父亲说“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这句话,仿佛想到“背书才可去看会”“看会就要去背书”两者之间隐约有种内在的关联,在鲁迅心中,“看会”十分有趣,“背书”却是无聊的,现在两者之间都必不可少,自然扰乱了他的兴致,即使去看会,也没有了多大的意思。所以文中结尾点出:作者直到现在还在诧异。这就轮到父母们担心了,为什么自己的辛苦孩子们无法理解,让我回答你们,我们需要的是纯真、欢乐、童趣,不是“补习”“看书”“作业”。看来封建思想随处可在,难怪鲁迅会写出“五猖会”这篇文章。
现在,我已经看完了整本《朝花夕拾》,只是依然觉得所有文章中,就算《五猖会》最真实生动,我想,应该是因为我们与鲁迅有过同样的感受!
读《五猖会》有感 本文关键词:有感,五猖会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