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事迹材料 > 社区志愿者事迹材料

社区志愿者事迹材料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2 05:13:50 | 移动端:社区志愿者事迹材料

第一篇:社区志愿者事迹材料

赖小涓,女,48岁,文化程度高中,群众,工作单位越秀区建设街祺颐居家服务部,越秀区义务工作者协会推荐,其先进事迹如下:

赖小涓是越秀区建设街祺颐居家服务部的负责人, 3年前在建设街托老服务中心工作的她,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无意中参与了广州市“居家养老”服务试点项目的工作,走进了曾经享誉全国的广州“中环地区”的建设街道社区。从此让她走上了义工之路。

义工之路并非坦途。从开始做义工时的饱受争议到现在人人首肯,从单枪匹马到建设街祺颐居家服务部及大学生义工队正式成立,赖小涓用了3年多时间。3年多来,她和她的助老员和义工队员们照顾了60多名孤寡老人,事迹感动了整个社区。

一、一念之间

越秀区建设街道办事处是一个老城区。渐渐的,赖小涓发现在该地区,她看到了一群为广州建设发展中作出贡献的老建设工人,由于文化素质的缘故,导致了他们生活的条件无法与环境相比,特别是那些一生奉献给国家而自己又无能为力成家的孤寡老人,给她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影响,激发了她内心的那股怜爱之心,为此,她给了自己一个新的无形人生目标——当义工努力帮助他们,让他们在奉献了前半生的同时,去享受社会给予的关怀,使他们的后半生真正体会到“六个老有”愿望。从此,她就全力投身到社区义务工作事业中去。

201*年5月的一天,建设街中马路社区一个社工到服务部来找她,要求帮忙照料一对无儿无女的空巢老人,她上门一看,“老爷爷头发和胡子又乱又长,大小便到处都是,胡子上还挂着唾液。”赖小涓还记得当年老人的邋遢样,一问才知道,老太太因患脑血栓下肢瘫痪,老爷爷患老人痴呆症,已经有半个多月没搞卫生了。居委社工道出苦衷后,生怕赖小涓她们也会嫌弃不给帮忙,便一个劲儿地央求。赖小涓看着这对可怜的老人,心在流泪,话没多说就开始为老人服务。由于老人的卫生长时间没有搞,赖小涓她们用了一整天时间才理完。最后赖小涓对老人说:“以后老人有什么需求,就给我打电话,我一定上门服务。”后来,老爷爷去世以后,赖小涓把老太太作为一个重点照顾对象,实现了当初的承诺。

这事对赖小涓的触动很大。原来,赖小涓从小就在省民政厅大院长大,自小受到扶贫助弱氛围的熏陶。而她的家中也有患三级弱智残疾的亲人,从小都需要众人的关心和照顾。所以,当看到那些因患病行动不便的老人时,她想起了自己的家人,也想起了自小看到的一些弱势人群,就更加理解如此困难老人的痛苦。从这天起,赖小涓便有了组建一支服务队的想法。

二、将心比心

“祺颐居家服务部”是赖小涓为了更好地开展为老服务工作,而创办的广州市首间非营利的民办单位,她带领了一群“4050”的下岗人员,投身到了首批助老员行列,整整3年的时间,她在无报酬的情况下无怨无悔地去为所有服务人员寻找服务对象,力求使更多老人在享受到社区养老服务贴身帮助的同时,也使在服务部任职的4050下岗人员从中得到应有的报酬和相应的社会地位,她设定了长远的目标,她将两群社会底层(低收入老人、失业人员)的人员,通过自己的协调帮助下,形成一个社区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了达到这一和谐目标,她努力地为他们进行了贴心的引导和帮助,为此,她的联络手机每天24小时、整年365天都开着,做到随呼随应、随呼随到,让老人感到有亲人的感觉,她希望自己能为人们抵挡风雨,传递温暖。

为了建队,赖小涓一有空就走街串巷,游说下岗失业人员加入队伍。可她毕竟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她主动找街道民政科、找居委会主任表明自己的决心,并顺利拿到20多名政府购买服务对象。之后每逢雨天,大多数人选择足不出户的日子却成了赖小涓最忙的时候。日子长了,她又主动揽下老人们的家务活。人心都是肉长的,那些当初对赖小涓不信任的人们开始转变态度,从不信任,到理解信任,如今,在越秀区有需要服务的对象,都愿意到她的服务部。

在服务部帮助的对象中空巢老人刘佩英,因孤独寂寞,按了平安钟求助,刚好遇到上班时间,其子女无法及时赶到,一个电话,她立即派出助老员一同前往老人家里给予了慰籍;其次,在一个傍晚,老人又因病痛突发,拔通她的电话,向她提出了援助请求,她再次第一时间前往老人家里,免费协助其家属做了妥善的照料处理,确保了空巢老人的安全,让老人及其家人体会到社区服务的温暖。

三、心心相印

在建设街辖内社区,除了刘佩英还有20多位老人得到过服务部的帮助,赖小涓和她的助老队员们还会定期到长者服务站,为那里的老人提供服务。这些老人和赖小涓等助老服务队员的感情深厚。201*年4月,赖小涓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是80多岁的黄南柱老人打来的,这是一位从201*年开始,政府设定首批“居家养老”的孤寡服务对象,患有严重的心血管、痛风等疾病,生活自理能力差,赖小涓她们为老人设定了个性化的定期服务,如搞卫生、谈心,还时常去为老人做饭,并特别吩咐老人一有事情就一定要呼叫她们,让他就把她们作为子女看待,这次他就是感觉自己病痛发作,难以忍耐了,就电话让她们送他上医院,赖小涓一接到电话马上打出租送老人上医院,送到医院后,老人的病情果真及时控制了,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没过几天老人还是不幸地离开了人世。看着如同子女守在身边一样安祥去世的老人,她满脑子都是和老人相处的点点滴滴,真的希望时间能够停住,心不甘情不愿地希望老人多呆长些日子。赖小涓说:老人在送往医院的路上,苍白的脸上一直留露幸福快乐的笑容,如同子女陪伴在身边,老人紧紧握住赖小涓的手,不断地说自己真的很幸福,有这样的贴心服务,真不枉此生,在临终的时候还留下了使她难以忘怀的遗言:“你能亲自带我到医院来,我感到无比地高兴,这是一件对我们老人天大好事,你一定要把这个为老服务工作坚持下去,我们需要你们”。老人的离去,给从未为毫无关系的老人送终的赖小涓来说,这是一件难以解脱的痛苦事件,很长一段时间她的情绪十分低落,由于难以抽离痛苦之情,她曾经有过放弃为老服务的念头,但是老人的嘱托不断地在她脑海翻腾,无法消失,这也是一种动力,是她感到了一种使命在呼唤,因此不久她又重新振作起精神,以更大的热情再次投身到了为老服务事业中去。

四、一心为民

201*年7月,建设新村广场里锣鼓喧天,这一天是建设地区义工服务总队——大学生义工服务队正式挂牌的日子,也是赖小涓最高兴的日子,因为“这几年的努力终于得到了一致认可”。这可是她这些年中另一个新的目标,就是将身边的天之骄子——大学生组织起来,让他们和自己一齐用那无比的爱心投身到社会,利用空余的时间报效祖国。当天的仪式上,赖小涓作为义工代表宣誓:贡献一份力量,奉献一份爱心,帮助一位老人,让社区更和谐、更温馨。

一周前刚刚加入这支队伍的郑径舟同学说,他在华农学习这些年里,除了学习外总觉得空余的时间很多,在和他们的涓姐(同学们都是这么称呼赖小涓的)相识以来,就深深地被赖小涓的精神所感染,之所以要加入这个队伍,也是希望在学习之余能为社区里的孤寡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如赖小涓要求的那样“用年轻人的热情点燃老年人的激情”去投身为老服务。

“没想到她一坚持就是3年。”居委会主任雷爱好不无感慨,她们是看着赖小涓一步一步走过来的,随着大学生义工服务队的日益发展并渐趋成熟,建设街道办事处经再三考虑,决定为这支民间队伍“正名”。对于队伍建设规划,民生总队认为首要任务是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我们会予以指导,要做就做出个样子来”。

对赖小涓来说,除了义工服务队挂牌外,还获得了很多肯定。今年7月,她被评选为“建设地区优秀义工”“居家养老服务优秀管理员”等荣誉。接踵而来的荣誉并没有冲昏赖小涓的头脑,她始终记得201*年黄南柱老人的临终嘱托,“荣誉是对过去的肯定,而我必须得坚忍不拔地往前走,不断继续地为社区弱势群体服务”。

如今,大学生义工服务队在增添新的服务内容上,为配合国家的“为党和政府分忧、帮世上父母解难,替天下子女尽孝”为老服务宗旨同时,在使广州成为“首善之区”的文明建设中努力让自己能尽一份力量,将“用青春的激情去点燃夕阳的活力”的愿望发扬光大,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个队伍在赖小涓的集合下,竟然从几十人的小队伍扩大到了近五百人的大团队,将全力以赴地在越秀区内打造一个全新的义工服务新气象,全心身地投身到了社区里的各项服务活动。如:社区老人、残疾、困难家庭等弱势群体的互帮配对服务,迎接201*年广州亚运会准备工作配备服务,定期地组织为灾区或贫困山区捐款捐物,协助困难同学家庭增收助学计划等义工项目。通过这些各项活动,使到同学们真正体会到人间温暖和谐的一面,以此让他们融入到社会的义务工作中去自我体现。

在社区居民眼里,屡获殊荣的赖小涓没有变,她还是当年那个既细心又热心的赖小涓,她以高度地热情将为老服务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就如她所说:社区服务也要和世界接轨。

一位老人(袁惠仙)因其老伴去世,由于其子女都在境外居住生活,无法及时照顾她,原本希望劝她进老人院养老,可是她本人因心理负担过重不愿进住,其子女通过社区找到了她,希望她给予帮助,她经过与老人详细的交流,先协助其子女为她安装了平安钟,并主动为她提供一帮一的居家养老服务,解决了其独居养老的后顾之忧。

另外,有一对老人,儿女二十年前都到了国外,如今老人都已近80高龄了,一个有严重的脑血栓症,一个有痴呆症,当周围的人都不愿意承诺性地去替其儿女们照顾老人地时候,赖小涓又一次主动承担起这个责任,让其儿女能安心地去过他们的正常生活,脑血栓症的老人在去年不幸的去世,仍然又是赖小涓亲自临床照顾老人,并抚摸着老人的双手送走了老人,这次赖小涓觉得这就是居家养老服务的涵义:老人安乐,家人安心。

这也就是赖小涓所说的与世界接轨:为走出国门为国争光的海外子女照顾他们早已习惯国内生活的父母创造一个安享晚年的无忧环境。

细心和热心让赖小涓总也闲不下来,她最苦恼的就是时间不够用,顾不上家庭,自感对不起家人。如今,义工服务占去她大半的时间和精力。为了服务部的兄弟姐妹们生计,她不得不挤出时间运用其他的能力挣钱维持祺颐居家服务部的日常开支。

“我的梦想就是能在政府的更大支持下,创建更多的社区服务项目,扩大服务部的业务内容,聘请更多不同类型的社区服务员,让那些有着一份爱心又愿意参与社区服务的兄弟姐妹们能得到更多的报酬,加快改善生活的速度,提升生活的素质,这样我就可以用更多的心身投入到意义更深的义工服务中去;让更多的市民享有各种基本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建设政府倡导的“首善之区”和“打造十分钟养老服务圈” 打下坚实基础。

赖小涓憧憬着社区服务的美好未来。

第二篇:社区志愿者事迹材料

赖小涓,女,48岁,文化程度高中,群众,工作单位越秀区建设街祺颐居家服务部,越秀区义务工作者协会推荐,其先进事迹如下:

赖小涓是越秀区建设街祺颐居家服务部的负责人, 3年前在建设街托老服务中心工作的她,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无意中参与了广州市“居家养老”服务试点项目的工作,走进了曾经享誉全国的广州“中环地区”的建设街道社区。从此让她走上了义工之路。

义工之路并非坦途。从开始做义工时的饱受争议到现在人人首肯,从单枪匹马到建设街祺颐居家服务部及大学生义工队正式成立,赖小涓用了3年多时间。3年多来,她和她的助老员和义工队员们照顾了60多名孤寡老人,事迹感动了整个社区。

一、一念之间

越秀区建设街道办事处是一个老城区。渐渐的,赖小涓发现在该地区,她看到了一群为广州建设发展中作出贡献的老建设工人,由于文化素质的缘故,导致了他们生活的条件无法与环境相比,特别是那些一生奉献给国家而自己又无能为力成家的孤寡老人,给她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影响,激发了她内心的那股怜爱之心,为此,她给了自己一个新的无形人生目标——当义工努力帮助他们,让他们在奉献了前半生的同时,去享受社会给予的关怀,使他们的后半生真正体会到“六个老有”愿望。从此,她就全力投身到社区义务工作事业中去。

201*年5月的一天,建设街中马路社区一个社工到服务部来找她,要求帮忙照料一对无儿无女的空巢老人,她上门一看,“老爷爷头发和胡子又乱又长,大小便到处都是,胡子上还挂着唾液。”赖小涓还记得当年老人的邋遢样,一问才知道,老太太因患脑血栓下肢瘫痪,老爷爷患老人痴呆症,已经有半个多月没搞卫生了。居委社工道出苦衷后,生怕赖小涓她们也会嫌弃不给帮忙,便一个劲儿地央求。赖小涓看着这对可怜的老人,心在流泪,话没多说就开始为老人服务。由于老人的卫生长时间没有搞,赖小涓她们用了一整天时间才理完。最后赖小涓对老人说:“以后老人有什么需求,就给我打电话,我一定上门服务。”后来,老爷爷去世以后,赖小涓把老太太作为一个重点照顾对象,实现了当初的承诺。

这事对赖小涓的触动很大。原来,赖小涓从小就在省民政厅大院长大,自小受到扶贫助弱氛围的熏陶。而她的家中也有患三级弱智残疾的亲人,从小都需要众人的关心和照顾。所以,当看到那些因患病行动不便的老人时,她想起了自己的家人,也想起了自小看到的一些弱势人群,就更加理解如此困难老人的痛苦。从这天起,赖小涓便有了组建一支服务队的想法。

二、将心比心

“祺颐居家服务部”是赖小涓为了更好地开展为老服务工作,而创办的广州市首间非营利的民办单位,她带领了一群“4050”的下岗人员,投身到了首批助老员行列,整整3年的时间,她在无报酬的情况下无怨无悔地去为所有服务人员寻找服务对象,力求使更多老人在享受到社区养老服务贴身帮助的同时,也使在服务部任职的4050下岗人员从中得到应有的报酬和相应的社会地位,她设定了长远的目标,她将两群社会底层(低收入老人、失业人员)的人员,通过自己的协调帮助下,形成一个社区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了达到这一和谐目标,她努力地为他们进行了贴心的引导和帮助,为此,她的联络手机每天24小时、整年365天都开着,做到随呼随应、随呼随到,让老人感到有亲人的感觉,她希望自己能为人们抵挡风雨,传递温暖。

为了建队,赖小涓一有空就走街串巷,游说下岗失业人员加入队伍。可她毕竟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她主动找街道民政科、找居委会主任表明自己的决心,并顺利拿到20多名政府购买服务对象。之后每逢雨天,大多数人选择足不出户的日子却成了赖小涓最忙的时候。日子长了,她又主动揽下老人们的家务活。人心都是肉长的,那些当初对赖小涓不信任的人们开始转变态度,从不信任,到理解信任,如今,在越秀区有需要服务的对象,都愿意到她的服务部。

在服务部帮助的对象中空巢老人刘佩英,因孤独寂寞,按了平安钟求助,刚好遇到上班时间,其子女无法及时赶到,一个电话,她立即派出助老员一同前往老人家里给予了慰籍;其次,在一个傍晚,老人又因病痛突发,拔通她的电话,向她提出了援助请求,她再次第一时间前往老人家里,免费协助其家属做了妥善的照料处理,确保了空巢老人的安全,让老人及其家人体会到社区服务的温暖。

三、心心相印

在建设街辖内社区,除了刘佩英还有20多位老人得到过服务部的帮助,赖小涓和她的助老队员们还会定期到长者服务站,为那里的老人提供服务。这些老人和赖小涓等助老服务队员的感情深厚。201*年4月,赖小涓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是80多岁的黄南柱老人打来的,这是一位从201*年开始,政府设定首批“居家养老”的孤寡服务对象,患有严重的心血管、痛风等疾病,生活自理能力差,赖小涓她们为老人设定了个性化的定期服务,如搞卫生、谈心,还时常去为老人做饭,并特别吩咐老人一有事情就一定要呼叫她们,让他就把她们作为子女看待,这次他就是感觉自己病痛发作,难以忍耐了,就电话让她们送他上医院,赖小涓一接到电话马上打出租送老人上医院,送到医院后,老人的病情果真及时控制了,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没过几天老人还是不幸地离开了人世。看着如同子女守在身边一样安祥去世的老人,她满脑子都是和老人相处的点点滴滴,真的希望时间能够停住,心不甘情不愿地希望老人多呆长些日子。赖小涓说:老人在送往医院的路上,苍白的脸上一直留露幸福快乐的笑容,如同子女陪伴在身边,老人紧紧握住赖小涓的手,不断地说自己真的很幸福,有这样的贴心服务,真不枉此生,在临终的时候还留下了使她难以忘怀的遗言:“你能亲自带我到医院来,我感到无比地高兴,这是一件对我们老人天大好事,你一定要把这个为老服务工作坚持下去,我们需要你们”。老人的离去,给从未为毫无关系的老人送终的赖小涓来说,这是一件难以解脱的痛苦事件,很长一段时间她的情绪十分低落,由于难以抽离痛苦之情,她曾经有过放弃为老服务的念头,但是老人的嘱托不断地在她脑海翻腾,无法消失,这也是一种动力,是她感到了一种使命在呼唤,因此不久她又重新振作起精神,以更大的热情再次投身到了为老服务事业中去。

四、一心为民

201*年7月,建设新村广场里锣鼓喧天,这一天是建设地区义工服务总队——大学生义工服务队正式挂牌的日子,也是赖小涓最高兴的日子,因为“这几年的努力终于得到了一致认可”。这可是她这些年中另一个新的目标,就是将身边的天之骄子——大学生组织起来,让他们和自己一齐用那无比的爱心投身到社会,利用空余的时间报效祖国。当天的仪式上,赖小涓作为义工代表宣誓:贡献一份力量,奉献一份爱心,帮助一位老人,让社区更和谐、更温馨。

一周前刚刚加入这支队伍的郑径舟同学说,他在华农学习这些年里,除了学习外总觉得空余的时间很多,在和他们的涓姐(同学们都是这么称呼赖小涓的)相识以来,就深深地被赖小涓的精神所感染,之所以要加入这个队伍,也是希望在学习之余能为社区里的孤寡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如赖小涓要求的那样“用年轻人的热情点燃老年人的激情”去投身为老服务。

“没想到她一坚持就是3年。”居委会主任雷爱好不无感慨,她们是看着赖小涓一步一步走过来的,随着大学生义工服务队的日益发展并渐趋成熟,建设街道办事处经再三考虑,决定为这支民间队伍“正名”。对于队伍建设规划,民生总队认为首要任务是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我们会予以指导,要做就做出个样子来”。

第三篇:优秀社区志愿者事迹材料

优秀社区志愿者事迹材料

生活在新成街道办事处xx社区的兰xx老人,今年73岁,是xx集团的退休老职工,在xx集团和xx社区已经工作和生活了几十年。社区对他而言就如同自己的家一般熟悉,辖区内的十条主要街道、四十三栋居民楼他都了如指掌,说起社区内的大事小情他也都如数家珍,可以说老人见证了xx社区的发展与变化。

兰xx老人平时有三大爱好:钓鱼、游泳、管“闲事”,用老人自己的话说就是哪里有“不平”事,他就管哪里。兰xx老人年轻时曾在xx集团(原xx厂)六车间工作,主要负责车间管理的宣传工作,后来随着工作调动先后在xx职工文化宫和xx房产处做过美工宣传与企业宣传工作。正是由于当年在工作岗位有着做宣传工作的经验,使退休后的兰xx老人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工作中有了用武之地。

201*年兰xx老人迁入新家——xx社区535楼一单元,乔迁之喜不久老人就遇到了烦心事儿,据老人回忆,当年最令他烦恼的就是居民楼内的住户在楼道里乱堆乱放,楼道卫生脏乱差,楼梯间的灯也不亮,存在着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都说远亲不如近邻,但在新家生活过一段时间之后,由于单元楼内多为流动人口居住,邻里之间都相对陌生,老人说当时感觉到邻里间人际关系的冷淡,邻居之间见面也很少有主动打招呼的,缺少的是那股亲人般的热乎劲。后来,一则哈尔市滨创建文明楼道的新闻刊登在报纸上,兰xx老人看到新闻后便动起了在楼道内做精神文明建设宣传墙的脑筋。起初,兰xx和有着同想法的居民靳青山两人合计之后,只是在报刊杂志上看到有适合做楼道精神文明宣传的材料,便裁剪下来粘贴成宣传板挂在楼道内。后来兰xx正在学习美术的外孙女带着习作回家看望老人时,老人发觉外孙女的习作挺不错的,非常适合做楼道,又挑拣外孙女的优秀画作张贴在楼道内。外孙女也非常支持姥爷的这一做法,又先后创做了大量的宣传画作,与姥爷一同贴在楼道内。兰xx的做法得到了楼道居民的认可和赞赏,他又自掏腰包制作了宣传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楼道建设的标语贴在楼道内的墙上,宣传公民道德、提醒楼道居民爱护楼道公共环境。同时,兰xx老人主动地承担起清扫楼道和占地废物的工作。当得知对门邻居夫妻二人均行动不便时,便主动上门力所能及地为他们在生活上提供帮助。535楼一单元的居民在兰xx老人的带动和感染下,自觉地改掉一些生活陋习,自发地爱护楼道环境卫生,自家生活垃圾能够及时清理,邻里之间见面也都嘘寒问暖,关系变得更加和谐,谁家有困难都伸出援助之后,积极帮助。

兰xx老人作为xx社区的一名居民志愿者,积极的参与社区的自治管理工作,时常为小区建设与管理提出建议。兰xx老人自己介绍说他年轻时就时刻关注着社会上时事热点、大事小怀,曾是新晚报的一名业余通讯员,养成了将自己对社会问题的见解与建议反馈给有关部门的习惯。201*年,当老人在电视上看到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新闻之后,就节能减排减少不必要浪费的建议,曾写信给国家发改委建言献策。老人凭着自己当年在工厂车间积累的工作经验,建议国家从生活小事着手生产可更换刷头的牙刷和全面推广使用节能型日光灯。虽然后来老人的建议没有被采纳,但并没打击他对政府、对社会建言献策的积极性。201*年哈尔滨市开展城市建设人民建议征集活动,兰xx老人结合xx社区周边环境再次写信给哈尔滨市城市建设人民建议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我市的城市建设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打通xx小区周边两条主要交通道路,改善小区周边交通拥堵状况;二是建议搬迁xx小区内的早市地点,改善小区卫生环境,对早市小商贩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并建立约束机制,在信中他对这两点建议做了详细合理的阐述,最终,他的建议得到哈尔滨市城市建设人民建议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认可和采纳,为他颁发了该活动三等奖的荣誉证书和物质奖励,以资鼓励。今年,xx社区将全面实行小区物业管理,在参加完物业管理现场会之后,兰xx老人对小区实行物业管理又有了自己的看法,他又一次提笔针对小区内的环境卫生、公共设施建设与管理、居民个人素养以及物业公司的管理收费政策等问题,写信给社区反映自己的意见与观点。

“我就是一个倔老头!我做事的动机就是出自一颗做人的良心和作为一名社会公民的道德感!”,在回答为什么能够长年坚持关心社区建设并积极加入到社区建设中的问题时,兰xx老人斩钉截铁的如是说。兰xx老人说他所做的这些事起初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也曾遭到外人的不解和奚落,以及家人的反对和不支持,但他就是凭着自己的倔脾气,长年坚持着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随着他所做的事情日渐得到社会的认可,他的家人也开始支持他的行为,他表示今后他还将继续为社区建设添砖加瓦且不遗余力。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xx社区正是有着像兰xx老人一样的社区居民志愿者,时刻关心着社区家园的建设,老有所为为社区发展身体力行的发挥着自身余热,xx社区正在逐步完善各方面环境建设,把小区xx环境优美、生活方便、治安稳定、邻里和谐、居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第四篇:社区服务中心志愿者服务事迹材料

由xx市xx区xx街道办事处及香港社会福利机构xx辅导会携手创办的xx社区服务中心,是1998年5月经xx市民政局注册登记的社会福利会员单位。近五年来,xx中心实践“以人为本,服务社群”宗旨,吸收香港义务工作先进经验,开拓创新,先后组织了青年志愿者和长者义工队伍,开展一系列有特色有创意有实效的志愿者活动,在xx街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扶贫济困、帮老助残、互助友爱、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社会新风尚,增进社会稳定和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受到民政部、省市区民政部门的充分肯定,被授予“全国百个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集体”、“xx区青年文明号”、“xx区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日本、澳洲、港澳等国内外的社会团体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专家学者纷纷到中心考察调研。

一、立足社区 不断创新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的地位日益重要,社区建设被列入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的重要议事日程。社区建设离不开社区居民和广大社区志愿者的广泛参与,2191.cn中心树立全局意识和创新意识,明确工作的重点和落脚点应该放在社区,通过广泛宣传发动,组织了一支高素质的志愿者队伍,为社区建设服务。

(一)立足街情 创新模式

xx街位于xx市xx老城区,老年人多,孤寡老人、特困残疾人士多。~年,街总人口约6.5万,60岁以上老年人约1.1万人,占全街总人口16.8%,今年街总人口6.2万多人,60岁以上老年人达1.7万人,老年人比例上升到27%,是一个典型的人口老龄化社区。尤其是随着改革改革深化,许多离退休老人已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对社区照顾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十分重视老龄工作,把它列为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实践“xxxx”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来抓紧抓好,投入10万元,配备6名专职工作人员,与香港xx辅导会合办xx中心,引进香港的人才、管理、资金和社会工作专业的操守、理论、知识及技能,学习借鉴香港老人服务的丰富经验,创立x港两地合办社区福利事业新模式。通过多姿多彩、多元化的活动,鼓励长者积极参与群体生活及社区活动,互相帮助,使他们能在一个“关怀的社区”内安渡积极幸福的晚年,促进社会稳定。

(二)以人为本 拓展服务

xx中心在组织老人开展各种丰富多彩活动的同时,更注重引导老人从单纯享受社区福利服务向参与社区服务的转变,即引导老人从服务受益者过渡为服务者,鼓励老人善用余暇,发挥个人潜能,力所能及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既服务他人,也使自己晚年生活多姿多彩,为此中心成立了xx市首支长者义工队。我们还根据实际,以人为本,将参与中心服务的志愿者分为长者义工组、青年义工组和香港青年义工组、妇女义工组四个小组,开展全方位的老年人服务。包括社交及康乐服务、家务助理服务、社区教育、长者支援服务,逐步把xx中心建设成我街老年人的精神乐园,构建了一个互相关怀和充满爱心的社区,逐步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使社区老人活得精彩。

在重点做好老年人服务的同时,我们根据群众需求,不断拓展服务,把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治安、社区环境、社区文化纳入服务范围,将服务对象延伸到残疾、特困、失业人士和全体社区居民,组织志愿者长期无偿提供精神、文化、体育、医疗、保健、康复等综合服务。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为弱势群体提供多项服务和转介服务30,000多人次,为社区群众服务达50,000人次共30,000多小时,其中长者义工服务的总时间达11138小时,志愿者队伍成了我街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长青携手 服务社群

我街在1996年成立xx市首个街道慈善会,并成为中华慈善总会唯一的街道一级团体会员,慈善事业的推行,使扶贫济困、互助友爱的传统美德成为感召和支配社区居民自愿参与社区公益事业的价值标准和道德准则,也为志愿者服务的开展提供道德基础。中心充分发挥慈善效应,在辖区内大力弘扬创新、实干、合作和奉献四种精神,尤其是奉献精神。在慈善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党团员、大中小学生、幼儿园小朋友、消防战士、专业技术人员、私营业主、退休人员、社区居民加入志愿者行列,形成一支600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常年开展有特色有创意有实效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不论寒冬酷暑,不论刮风下雨,闪耀的团徽,飘扬的红领巾,活跃的银发,出现在大街小巷,出现在千家万户,出现在最需要他们的地方。他们服务社区,献身于社区,不图名利,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一)打造品牌 晚霞争辉

我街长者义工联队是xx市首支长者义工队伍,凡热心社会公益服务的60岁以上长者均可申请加入,年龄最大94岁,发展至今有211名。中心根据长者的兴趣和专长编成7个小组开展特色活动和兴趣班组活动。“爱(本站向您推荐www.bsmz.net)心大使组”服务社区内孤老和残疾人士;“亲善大使组”探访患病或家庭发生变故会员;“关怀义工组”策划、排练和表演文娱节目;“xx探射灯”担当义务记者,采访中心各项活动、编印中心月刊《会员通讯》;“园丁组”担任各班组导师、编订课程和教材,教授各种知识和技能;“乐善组”协助策划和支援中心各项活动;“万能组”则负责会员健康检查、维修中心设施等事务。

长者义工以积极的行动,独特的服务,获得社会各界的赞赏,是志愿者队伍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社区群众信赖的一个品牌,在志愿者服务中凸显了鲜明的特色。

94岁的长者义工xxx坐着轮椅探访患病老人,92岁的xxx老人则常常为社区群众和老人们讲授“xxx趣谈”,长者xxx坚持几年上门照顾残疾且患有严重皮肤病的孤老xxx,退休医生xxx女士坚持每周3个上午到老人院义诊,还有多名长者义工主动协助居委会做好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宣传工作。长者空余时间多,人生阅历丰富,是宝贵的人力资源。开展长者义工服务,不仅使被服务的长者成为服务的人力资源,改变社会人士认为老年人只是“包袱”的负面态度,而且使老年人认识到自己仍可以学习新鲜知识,发挥潜能,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从而提高自尊感,在人生的

最后旅程中不再消极地等待生命终结,而是积极地度过有意义的晚年。

(二)情系孤老 青年争先

青年义工组和妇女义工组的志愿者对辖内329名孤老和特困老人倾注了无限的感情,冬天送温暖,夏天送清凉,利用休息时间开展以慰问探访、精神慰藉、家务助理为主的“一对一”、“一对几”的结对子上门服务,风雨不改。xx市护士学校的数百名学生坚持利用课余时间,上门为老人量血压、测脉搏、搞卫生,护理有病的孤老虽然学生毕业了一届一届,但服务从未间断。区中医院的团员利用休息时间为老人送医、送药,举办保健讲座。xx酒家团员经常送点心、节日礼品给孤老。街机关团员响应慈善会的号召,带头为孤老和特困老人捐款,认养孤老,组织老人游览xx市容,参观城市建设新成就,春节带老人逛花市。住在外区的热心人士xxx、xxx一年来坚持骑自行车到我街探访孤老。在前几年抗击“非典”期间,志愿者多次上门为孤老讲授预防非典知识、清洁消毒家居。志愿者还积极参与街道举办的“xx长者xx两岸游”、“夏日缤纷耆老乐”音乐欣赏会、“爱心耀千禧”认养孤老活动、慈善拍卖和慈善会周年志庆等大型活动,策划组织“x港长幼互关怀送暖行动”、“长者趣味运动会”、“美丽人生”——晚妆拍摄展览,受到老人的欢迎。在举办“孤老生日会”时,有一位76岁的特困老人xxx感动得热泪盈眶,一遍遍地说着“今天是我第一次有这么多人为我过生日,真开心啊!”

此外青年志愿者还教老年人学习英语、电脑、手工等等,值得一提的是,香港青年义工组的义工利用节假日专程到xx为长者提供服务,协助中心推行活动设计,如展览设计、网页设计。老年人纷纷感叹,“想不到现在的青年人这么能干、这么有爱心、这么细致!”

(三)恤孤助困 爱心奉献

中心同时关注社区中的孤儿和特困家庭的子女和边缘青少年,发动志愿者不仅从生活上关心他们,还从精神上关心他们的成长。如街辖内有一名孤儿叫xxx,刚上中学,父母双亡,唯一能照顾他的爷爷也因病去世,他终日流落街头。青年义工组获悉该情况后,多方与其亲戚联系,安排其表姐与他同住,积极联系区财税局团委资助该孤儿,又专门派出一名志愿者帮助他复习功课,令这名孤儿重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又如对xx社区居委会的孤儿xxx,青年志愿者不但关心他的生活起居,节假日还带他一起上茶楼喝茶聊天,辅导他学习功课,让他拥有了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的生活。再如辖内吸毒人员遗孤xx,其母不知所踪,爷爷、奶奶不肯供养他,派出所干警、居委会的志愿者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一个月,直至xx幼儿园带他体检,同意接收其读学前班,后还多方联系送他到一间小学寄宿读书,星期六、日由志愿者探望他,使孤儿不孤,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使他们避免走上邪道。此外与街妇联、街工会联合组织街辖内孤儿、特困家庭子女40多人参观xx市新貌,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提高他们的公~识。志愿者用爱心去与孩子们沟通,得到他们的充分信任。

(四)便民利民 无处不在

在xx地区,哪里有需要,那里就有我们的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创一流服务水平,建文明和谐社区”活动,向失业人员宣传政策就业政策,提供就业服务;指导残疾人士进行康复训练;为社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解答法律疑难,对孤老、特困、残疾人士减收甚至免收费用法律诉讼;开设“一线通”热线电话,热情为辖内居民提供各类便民咨询服务;组织环保清洁行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抗击“非典”;积极参与晚上治安联防执勤和清理文化音像市场等行动,为社区建设保驾护航。

三、优化机制 规范服务

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要使志愿者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就要不断增强志愿服务号召力、感染力和凝聚力,就必须建立一套良好的运行机制。

一是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市区民政部门和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制订了义工招募制度、义工管理制度、义工服务规则、义工培训与交流制度、义工奖励制度等多项制度。中心向社会公开招募义工,根据义工的专长和技能进行分组,并建卡立册,从而实行系统化、制度化的管理,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增强了志愿服务的号召力、感染力和凝聚力,使志愿者活动走向经常化、规范化、长期化。

二是切实加强对义工的培训与交流,提升义工的整体素质。一方面定期举办义工培训班,由香港注册社工和专业导师授课,在课程中引入游戏和讨论,培养义工与人沟通技巧,训练他们担任活动主持,让他们认识参加义务工作不仅能够奉献社会、丰富生活体验,而且获得个人学习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xx中心成了一所学校,为广大青少年了解社区、服务社群、展示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从而吸引辖外的xxxx、xx中学多所学校的学生甚至香港青少年长期到我街服务。

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对外交流、长青义工交流、长青义工一起活动等形式,开阔义工的视野,发挥长者义工示范作用,促进青年志愿者和长者共同提高服务水平。今年1月份,在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组织长者义工30多位精英赴港交流,受到香港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的亲切接见,在交流分享会上,长者纷纷表示收益良多,终生难忘。

三是引入激励机制,推动义务工作发展。中心在强调无偿奉献的同时,实行了义工奖励制度,每年开展优秀青年志愿者、“老有所为”评选活动,激发他们参与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性。早在1999年8月,中心就推出“金色晚年”义工奖励计划,凡服务50小时可获“铜奖”、服务150小时可获“银奖”、服务350小时可获“金奖”。香港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对中心的长者义工服务特别赞赏,在中心三周年志庆活动中,亲自来穗为表现突出的长者颁发荣誉义工证书。

多年来,xx中心青年志愿者和长者义工携手把快乐和欢笑带给社区,把真情和暖意带给人们,用真心和爱心共同谱写出社区志愿者服务新篇章,促使尊老爱幼、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新风尚在富有古老风情的xx街发扬光大。

xx市xx区xx社区服务中心

第五篇:社区服务中心志愿者个人事迹材料

长青携手谱写社区志愿者服务新篇章

由**市**区**街道办事处及香港社会福利机构**辅导会携手创办的**社区服务中心,是1998年5月经**市民政局注册登记的社会福利会员单位。近五年来,**中心实践“以人为本,服务社群”宗旨,吸收香港义务工作先进经验,开拓创新,先后组织了青年志愿者和长者义工队伍,开展一系列有特色有创意有实效

的志愿者活动,在**街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扶贫济困、帮老助残、互助友爱、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社会新风尚,增进社会稳定和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受到民政部、省市区民政部门的充分肯定,被授予“全国百个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集体”、“**区青年文明号”、“**区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日本、澳洲、港澳等国内外的社会团体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专家学者纷纷到中心考察调研。一、立足社区不断创新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的地位日益重要,社区建设被列入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的重要议事日程。社区建设离不开社区居民和广大社区志愿者的广泛参与,中心树立全局意识和创新意识,明确工作的重点和落脚点应该放在社区,通过广泛宣传发动,组织了一支高素质的志愿者队伍,为社区建设服务。

(一)立足街情创新模式

**街位于**市**老城区,老年人多,孤寡老人、特困残疾人士多。201*年,街总人口约6.5万,60岁以上老年人约1.1万人,占全街总人口16.8,今年街总人口6.2万多人,60岁以上老年人达1.7万人,老年人比例上升到27,是一个典型的人口老龄化社区。尤其是随着改革改革深化,许多离退休老人已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对社区照顾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十分重视老龄工作,把它列为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来抓紧抓好,投入10万元,配备6名专职工作人员,与香港**辅导会合办**中心,引进香港的人才、管理、资金和社会工作专业的操守、理论、知识及技能,学习借鉴香港老人服务的丰富经验,创立*港两地合办社区福利事业新模式。通过多姿多彩、多元化的活动,鼓励长者积极参与群体生活及社区活动,互相帮助,使他们能在一个“关怀的社区”内安渡积极幸福的晚年,促进社会稳定。

(二)以人为本拓展服务

**中心在组织老人开展各种丰富多彩活动的同时,更注重引导老人从单纯享受社区福利服务向参与社区服务的转变,即引导老人从服务受益者过渡为服务者,鼓励老人善用余暇,发挥个人潜能,力所能及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既服务他人,也使自己晚年生活多姿多彩,为此中心成立了**市首支长者义工队。我们还根据实际,以人为本,将参与中心服务的志愿者分为长者义工组、青年义工组和香港青年义工组、妇女义工组四个小组,开展全方位的老年人服务。包括社交及康乐服务、家务助理服务、社区教育、长者支援服务,逐步把**中心建设成我街老年人的精神乐园,构建了一个互相关怀和充满爱心的社区,逐步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使社区老人活得精彩。

在重点做好老年人服务的同时,我们根据群众需求,不断拓展服务,把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治安、社区环境、社区文化纳入服务范围,将服务对象延伸到残疾、特困、失业人士和全体社区居民,组织志愿者长期无偿提供精神、文化、体育、医疗、保健、康复等综合服务。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为弱势群体提供多项服务和转介服务30,000多人次,为社区群众服务达50,000人次共30,000多小时,其中长者义工服务的总时间达11138小时,志愿者队伍成了我街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长青携手服务社群

我街在1996年成立**市首个街道慈善会,并成为中华慈善总会唯一的街道一级团体会员,慈善事业的推行,使扶贫济困、互助友爱的传统美德成为感召和支配社区居民自愿参与社区公益事业的价值标准和道德准则,也为志愿者服务的开展提供道德基础。中心充分发挥慈善效应,在辖区内大力弘扬创新、实干、合作和奉献四种精神,尤其是奉献精神。在慈善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党团员、大中小学生、幼儿园小朋友、消防战士、专业技术人员、私营业主、退休人员、社区居民加入志愿者行列,形成一支600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常年开展有特色有创意有实效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不论寒冬酷暑,不论刮风下雨,闪耀的团徽,飘扬的红领巾,活跃的银发,出现在大街小巷,出现在千家万户,出现在最需要他们的地方。他们服务社区,献身于社区,不图名利,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一)打造品牌晚霞争辉

我街长者义工联队是**市首支长者义工队伍,凡热心社会公益服务的60岁以上长者均可申请加入,年龄最大94岁,发展至今有211名。中心根据长者的兴趣和专长编成7个小组开展特色活动和兴趣班组活动。“爱心大使组”服务社区内孤老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社区志愿者事迹材料》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358265.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