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事迹材料 > 法院副院长事迹材料

法院副院长事迹材料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2 05:14:59 | 移动端:法院副院长事迹材料

第一篇:法院副院长先进事迹材料

法院副院长先进事迹材料

个人感言:我以为工作就像登山,只有不畏崎岖、不惧艰难困苦,才能登上事业的巅峰。

我们是人民的法官,人民用血汗滋养着我们,我们理应为人民而工作。所以,在当事人面前,我们绝不能讲官腔,摆架子,耍态度,当“官老爷”。

只有不断学习的法官,才不会在前进途中“抛锚”。

个人,不管是星星、月亮、还是太阳,有多大的光,就应散发多大的能量。

如果我们每一天都能认真地工作,勤奋地学习,快乐地生活,我们就会是人生舞台上优秀的演员。

在鹿塬法庭任庭长,该庭连续五年为县法院工作先进庭室;负责经济审判庭工作,案件发改率由上年的47%下降至10%,质量由上年的全市倒数第一一跃成为全市第一;分管执行局工作,县法院连年被评为“市先进执行法院”、“省执行工作良性循环法院”;分管民二庭工作,商事案件调撤率屡次突破法院历史记录;分管基建工作,为县法院赢得“市基层法庭建设先进法院”荣誉。他被市委政法委授予“人民满意政法干警”荣誉称号两次,被市中院荣记“三等功”一次,被市委政法委评为“市集中排查化解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先进个人”。《日报》、《法制周报》、《西部法制报》、陕西省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均对其事迹进行了特别报道。

一、扎根基层的艰苦“奉献者”

同志1986年9月从陕西省司法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县鹿塬法庭工作。法庭房屋危漏破败,阴暗潮湿,老鼠经常出没。“宁可给你一个馍,也不给你一碗水”,道出了当地吃水的艰难。在这偏僻的黄土地上,他默默地奉献了十三个春秋。

13年来,全庭办结案件1653件(他亲自审理781件),无一起发回重审、无一起超审限、无一起错判和矛盾激化案件,件件成为“铁案”,而每起案件他都要严格把关。

身患癌症的父亲病危,家里托人专程赶往法庭,催他回家。因忙于工作,他终没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妻子下岗后,开起了服装店,别人问她“咋不见你再民星期天回来帮个忙?”她说“再民已经‘卖’到法庭了……”。

二、案件执行的一线“排头兵”

为攻克“执行难”,他自动请缨分管执行工作。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执行工作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近四年来,执行率一直保持在99.5%以上,实结率一直在88.1%以上,执行到位率一直在73.9%以上,执行信息调研在国家级媒体登载11篇,省、市级58篇。原中共县委书记乔军亲笔批示,号召全县执法机关向县法院执行局学习。

可以说每起案件的执结都凝聚着同志的心血。在执行三里镇五里头村五组征地款纠纷一案中,数百群众公然围堵法院,他挺身而出,义正辞严地指出“山可动,法不可摇”,极大地震慑了闹事者的嚣张气焰;在执行王振申请执行孙东海人身损害赔偿一案中,他带人冒着严寒,去灞塬深山,一整天滴水未进……

三、公正廉明的亲民“好法官

“公生明,廉生威”。同志早给家人立下“家规”:“凡为案件说情的,一律免开尊口,送礼的,一律谢绝”。曾给他送礼被拒绝的郭某,胜诉后逢人便说“‘衙门朝南开,无钱莫进来’自古如此,没想到现在不花钱也能打赢官司”。

对需执行救助的当事人,他充满同情之心,积极争取了二十万元的执行救助基金;对食宿一时困难的信访案件当事人,他慷慨解囊,两年来,先后救助5人,救助金额达600多元。汶川大地震,他又向灾区人民献爱心1250元。

四、涉法信访的化解“稳控者”

,他所分包的5起重信重访案件,无一人进京赴省上访,全力维护了奥运期间社会的和谐稳定。他还积极协助市委政法委、市中院领导做好包案工作。如在处理牛忠秋上访案件时,他与市中院多次为牛忠秋做工作,该案终以和解执结

8月,受县委县政府重托,同志率七名干部进京劝返二十二天,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悉心接待三批次四人,圆满地完成了县进京劝返工作任务。

五、法治精神的弘扬“传播者”

为了弘扬法治精神,同志努力担当了法律思想的“传播者”。担任庭长期间,他即大力倡导“就地办案”、“巡回审理”,他说:“这种办案方式,我们要到处奔波,肯定苦些,但我们是人民法官,再苦再累也应该”。

在鹿塬法庭时,他即组织辖区村干部进行流动法律宣传活动336次。受聘李后中学法制副校长后,他经常“送法进校”,曾不避炎热在操场为该校师生作了长达三个小时“法在学校”的法制报告。

为深入宣传学习李增亮同志先进事迹,使其法治精神教育和感染更多的人,身为副院长的他亲自撰写了全国模范法官李增亮同志先进事迹材料,并作了李增亮同志先进事迹报告87场次,接待130000多人次。

第二篇:中心医院副院长先进事迹材料

王金环同志现任天津第一中心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天津医科大学及南开大学博士及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多年来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在临床及科研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一、刻苦钻研业务,提供优质服务

王金环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几十年如一日,能在政治上要求进步,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从事临床外科以来,始终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对技术精益求精,对患者和蔼可亲,热情周到,多年来从未发生过医患纠纷及医疗事故,深受患者及家属的爱戴和好评.

在任主治医师期间,曾经接诊过一个颅脑损伤患儿,因惧怕承担收藏枪弹责任,谎报致伤原因,但他经过仔细检查,发现患儿头颅额顶部都有颅骨缺损,虽然他那时还从未接触过颅脑枪弹伤,但凭着平常对业务的钻研,他高度怀疑系枪弹贯穿伤,由于病情危重,患儿在送手术室途中即心跳、呼吸停止,大家对抢救都不抱希望,但他不放弃,坚持进行心肺复苏,在心跳复苏的情况下,积极进行止血清创,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患儿呼吸恢复,经治疗后不仅保住患儿的生命,而且肢体的功能也很好的保留下来,仅留下一侧肢体的轻瘫,患者家属感激万分,送钱物进行感谢,均被婉言谢绝。为了病人,他从未计较过上班还是休息,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病人的需要就是无声的命令。常常在深夜被电话吵醒,但他从未有过怨言。记得有一次外院凌晨一点请会诊,由于主任及上级医师均外出参加会议,而只有他这个主治医师和下级医师在家,但他紧急赶到,发现患者系瘤卒中造成颅内压急剧升高,形成脑疝,瞳孔散大,生命垂危,当地医院的医师已准备放弃,并已通知家属,但他考虑到脑疝才刚出现不久,还有抢救的希望,在他的坚持下,患者家属同意了手术,经过几小时的紧急手术,患者奇迹生还。他不仅受到患者及家属的感激,也受到兄弟医院的赞扬。

二、开展科研工作,努力创造佳绩

王金环同志在很好的完成临床医疗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开展临床科研工作。1990年硕士毕业以后,他就能将厚实的理论联系实际,学习与创新相结合,不断从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并撰写多篇研究论文。博士毕业以后,瞄准神经外科难治性疾病脑胶质瘤,把它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10多年来孜孜不倦的探索,作为课题负责人,带领着他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围绕着胶质瘤的机制、胶质瘤的局部缓释化疗、胶质瘤的基因治疗等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尤其是自行研制的卡氮芥-聚乳酸缓释膜片,得到过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天津市卫生局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的资助,经过体内外释放实验,体内外抑瘤实验,生物相容性实验,毒性实验等,证明其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生物相容性好,目前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接受治疗的患者取得良好疗效。填补了我国此项空白,在中华实验等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此项研究获得了2项天津市科技成果,目前正在申报天津市科技进步奖。另外,对于胶质瘤的机制及基因治疗的研究方面,也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基金多个项目经费的资助,发表了20余篇论文,并获得过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天津医科大学特等奖一项,天津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

三、处处以身作则,困难危险不惧

王金环同志走上领导岗位以后,分管着医院的医疗、科研和教学。因此工作更忙了,担子更重了,不仅要搞好自己的业务,更多的时候要考虑医院的发展。

分管医疗工作,医疗质量是大问题,他能按照卫生部医院管理年的要求,控制药品的不合理使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坚持院长查房,及时纠正医疗工作中的问题,在卫生部的检查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医疗环境的恶化,医疗纠纷也不断增多,恶性事件也明显增多,他一方面抓医疗质量,提高服务质量,一方面对重大恶性事件能亲自接待,很好地化解矛盾,受到患者和家属的赞扬,有些通过问题的处理还成为朋友。对于少数蓄意闹事的案件,他曾经多次被围困30多小时,甚至还被殴打,但他仍然能坚持原则,不畏威胁,维护医院及医护工作者的利益,受到同事们的好评。

为了提高医院的科研能力,他亲自主持卫生部危重病急救医学重点实验室的重建工作,并于201*年顺利通过卫生部的复评审。自他主管科研工作后,不断完善了院的科研工作的奖励、科研经费的配比,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设立等规定,加强了科研管理,近几年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多了,获批的项目也明显增多。

当医院的用血紧张时刻,他两次带头献血,而且献血以后从不休息立刻就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由于他的表率作用,医院的献血工作受到市有关部门的表扬。

今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当天晚上他就请缨并被任命为卫生部第一支抗震救灾医疗队天津分队的副队长,于5月14日凌晨赶到四川省青川县,因山路滑坡车辆不能通过,就近安排在广元市人民医院进行伤员救治,当时伤员很多,很多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面临生命危险。他积极配合当地医院,在第一时间内,就在临时帐篷内组织开展了脑手术,并且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能以身作则,带领医疗队员坚守岗位,并坚持在手术室内完成危急手术。他还带领着医疗队员(请收藏好 范 文,请便下次访问www.bsmz.net)们每天查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自从他们到来以后,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广元市人民医院未再出现死亡病例。

当要发生强烈余震的警报拉响后,他一方面组织医疗队员紧急转移病房的患者,一方面连夜赶搭帐篷。一直忙到患者转移到位,医疗队员都有帐篷休息,他还要巡查帐篷,进行安全检查,结果他彻夜未眠,血压增高,但他自己到外面的药店买降压药服用后,仍然坚持着工作.

作为医疗队的副队长,除了安排好医疗救护外,他还能带领医疗队员到青川县及下属的区乡巡诊,由于巡诊路途遥远,且山路崎岖,余震不断,经常有山体滑坡,每到危险关头,他多能自己带头,把危险留给自己。有一次巡诊赶上滑坡,山路被堵,原本4个小时能回来的路途,却被困了11个小时。

他在当地医院工作期间,多次组织医疗队员为伤员捐款捐物,并为医院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出谋化策,配合医院加强管理,在余震最危急时刻,组织医疗队员冲到第一线,起到稳定人心,维持医院良好秩序的作用。天津医疗队的出色工作,受到当地医院,市级领导的好评,健康报、天津多家媒体及当地媒体多次报道了他们的先进事迹,他本人也被评为天津卫生局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和全国医药卫生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第三篇:检察院副院长个人事迹材料

*同志是*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她视检察事业为生命,视服务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为已任,以强烈的事业感和责任心,在检察战线上勤勤恳恳,开拓进取,廉洁奉公,呕心沥血,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党和人民的信赖与拥护,树立了人民满意的“公朴”形象。先后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市拥军优属先进个人”;被市检察系统授予市检察系统人民满意的检察干警、“学创”活动先进个人;被区委、区政府说为优秀共产党员、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区模范思想政治工作者、区“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等众多荣誉称号。*区委作出《向廉政勤政先进典型学习的决定》,号召全区党员干部向*同志学习。今年六月,又光荣地获得市第二十九届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勤政务实的开拓者

“世界上的事最怕认真二字。”这句话正是*副检察长工作精神的全部浓缩。作为一名担任知名度高、影响大、全国先进院的女常务副检察长,其肩上的担子是可想面临 在的。综合部门工作千头万绪,既要协助检察长做好全面工作,又要抓队伍建设,抓干警思想政治工作,抓机关的日常行政管理,还要搞好各部门的协调。*同志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感,知难而上,一往无前。她常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正是凭借这种工作韧劲,她以女性特有的果敢、细致和耐心,带领综合部门干警取得了突出的业绩。

 在我院深入开展“五好两满意”人民检察院创建活动中,*同志把人民满意做为最高荣誉,以人民满意不满意做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她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带领干警调查走访、深入各街道办事处、有关企业及服务对象,主动了解区委、上级院、人大代表以及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争创“五好两满意”活动实施方案》。她工作中求真务实,带领干警制定了工作推进表和流程图,形成一级抓一级、天天抓落实的“争创”局面,使这项活动得以全方位、高力度、深层次开展,各项检察工作沿着人民满意目标扎实有序向前推进。受到高检院领导的充分肯定。在抓队伍建设中,*立足于开拓创新,认真贯彻院党组提出的“强素质、创业绩、树人民满意形象”的要求,把全面提高干警素质做为保证公正执法的重要途径。她牢牢抓住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实施“以教育人、以规管人”队伍建设思路,开展“人心工程”建设,使全院形成浓厚的“大政工”局面,有力地增强了全院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情操和政治素养,为保障公正执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在监督落实109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她带领干警进一步制定、修改和完善了《检察干警八小时以外管理制度》、《干警违法行为通报制度》、《重点案件备案审查制度》等址余项规章制度,完善了我院二级《目标考核管理办法》,使队伍建设形成一整套规范、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同志注重干警业务素质的提高,制定落实“人才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全方位相互交叉的方法,开展“网上教育”,使各项检察工作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全院形成“比学赶帮超”的争先创优扭氛围。为我院荣获全国模范检察院、首批荣获全国检察机关“人民满意的检察院”、荣获“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省级青年文明号”等多项荣誉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同志政治成熟、业务精能,是与她刻苦钻研政治理论分不开的。工作中,她始终把“讲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和终生课题。除参加中心组理论学习外,干警每周的政治理论学习活动,她亲自带领干警学习、讨论,经常以普通干警身份参加支部党小组活动,处处以身作则,用无声的行动为干警们做出了表率。两年来,*同志共撰写了近四万字的学习笔记,先后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多篇有价值的论文。

 在我院开展优化*区经济发展环境和“为经济建设服务、树行业新风”活动中,*更是倾注了全部心血,她与院双评办工作人员深入发案单位,征求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倾听企业的呼声,按院党组的要求,组织人员针对*区域内企业现状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制定了*区检察院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项措施》、《十项承诺》、《十项满意标准》、《为群众办十件实事》、《开展“十个一”活动》简称“五个十”活动。制定《为我市五项工程服务十项措施》、《为我区实施西部开发战略服务八项措施》,这些措施的制定,使我院为经济建设服务各项措施针对性强,受到区委、上级院的充分肯定。组织业务科室与153家国营、集体、私营企业签定法律服务协议书。组织全院干警对西部三镇两乡分片包服工作制定方案,开展法制宣传和教育。召开了二十余次由驻区企业家参加的座谈会,直接与企业对话,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经营中的难题。我院“双评”工作连续两年在区行风测评中占位第

一,获得双评工作最佳单位;去年被省政法委授予省政治机关为经济建设服务先进集体标兵。

干警的思想政治工作,历来被认为是一个难点,如何开展好这项工作,使干警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检察工作是*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她关心干警的疾苦,善于与干警交流思想。经常找干警谈心,了解干警的思想动态。在全院范围内开展“问卷调查”、“谈心交流”活动,准确摸清干警的思想脉搏,坚持做到“六掌握”、“六必谈”、“六必到”。在我院进行的集中考评整顿排序工作中,对排在末位的干警,*同 与他们进行了推心置腹的谈心,以老大姐的身份,平心静气地摆事实,讲道理,耐心地引导干警,使大家心服口服,保证了此项工作顺利进行。排在末位的干警真正认识到了自己思想上、工作上存在的问题,改正了缺点,生龙活虎地投入到工作中。*还针对院里年轻干警多,思想活跃,上进心强的特点,采取“体验教育”、走出去、请进来,开展各种活动不断流等方法,强化对干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人们认为一向死板的政治思想工作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在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中,*被大家称为“管家婆”。有一个太雅的雅号“小抠”。“勤俭持家”是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她的影响下,全院干警花每一笔钱都要精打细算。由于办公经费的紧张,对每一项支出,她都严格管理。在九九年我院盖办公楼改造工程中,对第一笔基建费用她都与办公室的同志反复核算,把支出压到最低。就连施工单位都感叹地说:“挣你们检察院的钱可真不易啊!”但干警们却公认她是一个治“家”有方的人。

*同志主抓控告申诉检察工作期间,她认真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把人民满意做为工作的最高标准,认真落实“三个百分之百”的要求,控告申诉检察工作连年步上新台阶,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在连续三届被高检院评为“全国文明接待室”的基础上,去年初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全国文明接待示范窗口”荣誉称号,是市检察系统唯一的一个。今年在全省检察机关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被授予省检察系统先进个体和“三个百分之百”工作先进集体。

清澈如泉的执法者

*同志是*区“勤政廉政”的老典型,她的先进事迹在*区召开的“廉政先进事迹报告会”上进行介绍,引起很大反响。作为一名副检察长,她从来没有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做官先做人,没有一流的人品,就不会有一流的官品。”这是她常说的一句话。为此,她给自己立下规矩,就是事事以身作则,时时严于律已,处处为人表率,把“讲正气,廉洁奉公”这七个字,做为立身的支点。

一次,*同志的一位老同事来到我院,哭着央求道:“吴大姐,不管怎么说,孩子他爸的事儿就拜托您了。这点钱你留下办事用。”看到这,*同志忙招呼她坐下,语重心长地说:“我虽然现在是副检察长,说说情也不用请客送礼。但是我吃的是执法这碗饭,如果你在这个位置上,你能这么做吗?”接着又说:“你爱人出了事,我心里很难过,现在能求他的只有他自己,他应该主动坦白交待,争取宽大处理。”听了这样一席语,这位老同事明白了一切,主动收起钱走了。事后,她说:“吴大姐还是那样正直可亲,当了官一点都没变。”

*同志不仅在大事大非上坚持原则,而且发注意从小事上做起。她常讲:“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公家的家再小,也是大事。”坚持与干警同吃食堂,遇到出去开会或因公事中午没赶回来就餐,按照制度主动向班子成员说明情况,从不例外。用公车接送上下班,这虽然是有明文规定的,不是搞特殊。但是自从担任副检察长那天起,*仍坚持每天上下班步行的习惯。每天早上7点就到单位,晚上几乎是全院最后一个下班。俗话说:“女儿是妈的小棉袄”,可是*的母亲已生病了一周,她还没有去老人家那里看望。全家吃方便面等快餐食品已成了家常便饭。上大学的儿子嗔怪道:“我周末不再回家了,回来连你的影子都看不见,还有什么意义呢?”

*同志就是这样,把检察院当成自己的家,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着。两年来,先后拒礼拒贿折合人民币近万元,为全院干警树立起一座“廉”字丰碑,赢得了全院干警的尊敬和爱戴。

一心为民的实践者

也许有人会说*抠门,对钱太精于算计了,可在帮困扶贫,援助灾民时,她却从没有算计过,而是慷慨解囊,无私奉献。

近日,我院与新发供销社的特困职工结成“一帮一”扶贫解困对子。*同志利用休息时间到被帮扶人于满志家走访,了解到他家的实际生活困难后,主动捐款购买大米、白面等生活必需品,并热情地与于满志夫妇攀谈,关切地询问他们的病情。临走时,*说:“等明年你们的女儿毕业时,我帮你们想办法,寻找就业门路。”

在我院深入开展的“爱心献功臣”活动中,*同志先后两次带领干警来到太平镇政府沟通、协调,并利用双休日,在道路翻浆的情况下,带着工程技术人员深入到利民村,了解帮扶对象何仲民的实际困难。组织全院党员共捐特殊党费7750元。当为老复转军人何仲民盖起的砖瓦房拔地而起时,感动得全村老百姓连声称赞:“是共产党派来的检察官给了我们新的生活。”

去年,*副检察长在我院开展的“心系百姓,情暖万家”的扶贫助残活动中,带领扶贫助残工作小组的干警,多次深入到新农镇政府和万家村委会,了解帮扶对象孙传波家庭生活情况。组织全院干警踊跃捐款,建立了扶贫助残基金,并设专人管理。在帮扶中,*同志以模范带头作用为干警作出了表率。当得知孙传波被烧伤的情况后,她主动购买水果等慰问品前去探望,感动得孙传波的父母拉着*同志的手说:“谢谢检察官,我到什么时候也忘不了你们的恩情!”

几年来,*同志带领干警先后与特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捐款捐物,为下岗职工解决就业、子女上学,为残疾人献上一片爱心问寒问暖,在解决贫困人们生活的道路上万出了坚实的脚步。被她的那些“穷亲戚”称为:“共产党派来的贴心人。”

正是有*这样的榜样,造就了一支人人廉洁自律、人人争先创优的一流队伍;正是这支一流的队伍,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出色业绩,赢得了党和人民的满意和赞誉。从*身上,看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光辉体现,折射出新时期人民检察官的真正风采!

第四篇:县中医院副院长先进事迹材料

一名有着几十年党龄的老党员,三十年如一日,忠于职守,廉洁自律,怀着对党的卫生事业的无限忠诚,以坚定的信念发展祖国医学,以精湛的医术造福广大患者,以高尚的医德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谱就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先后被授予广东省卫生系统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广东省山区建设优秀人才、广州中医药大学优秀兼职教师、**市

名中医、**市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市优秀共产党员、**市八届人大代表积极分子、**市十佳医生、**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称号。他就是**县中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勤于探索,医术精湛

**于1975年12月以优良成绩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中医专业,1983年9月至1984年8月进修于广州中医学院理论提高班,他刻苦学习,五门主考科成绩都在90分以上,在120多名学员的大班中名列前茅。大学毕业后,他先后在高潭、宝口卫生院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1986年,他放弃调往深圳的机会,为家乡的卫生事业贡献力量,刚刚成立的县中医院在全县选调人才,**被调入中医院。

1988年8月至1995年10月,**在**县中医院任内科主治医师、门诊部主任,任职期间,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虚心学习,积极进取。多次被市、县、卫生系统评为劳动竞赛先进工作者,1997年被推荐为**县著名医生,其事迹被登载在广东省卫生厅主编的《岭南名医》上。

**从1995年11月起任县中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1997年1月起任中医院副院长,主管中医院业务领导工作,带领全院医务人员努力学习、勤奋工作,突出中医特色,提高综合服务水准,经过中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努力,中医院多年被省、市、县评为“文明单位”、“文明医院”。在工作中,他不断锤炼自己,工作精益求精,无出现任何医疗事故,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以良好的医德医风和技术深受群众欢迎和信赖,诊务相当繁忙,应接不暇,据统计,近几年来,他诊治病人数平均每天50人以上,位于中医院的第一位,在**县境内乃至**市、深圳市部分地方享有较高的威信和声望,得到上级领导和群众的认可。10多年来,他年年考核都是“优秀”。在主管全院业务工作中,他做到“三个坚持”,坚持不脱离临床,定期门诊、定期查房,坚持亲手撰写医学学术论文,坚持带教实习生、进修生。指导青年医生解决疑难问题,组织、主持院内、外疑难病例会诊,危重病人的抢救及业务授课讲座。

在二十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撰写并发表论著1部,论文10多篇。1996年10月出席在澳洲悉尼召开的国际中医药学暨传统医学特色疗法学术交流大会,在大会上宣读论文“女贞子汤治疗慢性肝炎100例疗效观察”,并获“优秀论文奖”。1998年5月在全国第二届中国中医男科学术研讨暨科研协作会上宣读交流论文“六味地黄汤于男科新用”。在全国第二届中西医结合泌尿系会议上宣读交流论文“知柏八味丸加味治疗慢性前列腺炎26例疗效观察”。201*年6月出版专著一部,定名为《士康医论选》,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发行,这本专著创新实用,内容包括“临证发挥”、“古方新用”、“医案医话”、“单方验方”,约10多万字,得到了省名中医邱健行教授的指导并予作序。

他积极投入中国科研活动,是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加味丹参饮单味浓缩颗粒与传统饮片汤剂的等效研究”、“系列中药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脏腑的推广应用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研究成果成为国家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项目。他被选为全国《201*年课题》临床科研协作中心理事会理事(执行),他积极投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完成论文“古稀胶囊治疗脑血管硬化36例疗效观察”。他积极倡导在本院使用中药浓缩颗粒剂,并将自己多年的经验方女贞子汤、穿破石汤制成浓缩颗粒剂在临床中广泛使用,深受患者欢迎。

他1995年10月被县人民政府授予“**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1996年被广东省卫生厅、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广东省卫生系统白求恩先进工作者”称号,1997年被**市人民政府授予“**市名中医”称号(为**市历史上第一次评选名中医的六位名中医之一),1998年被广东省人事厅授予“全省山区建设优秀人才”称号,1998年当选为**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9年被选为**县科学技术协会委员、**市中医学会理事,今年5月被评为**市“十佳医生”,《**日报》在显著位置上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

恪尽职守,廉洁行医

中医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包含着大爱大善、平等诚信等深厚的中华美德。**在党的教育下将这种品格淬砺得更为坚定。他视病人疾苦为自己的疾苦,视病人为亲人,把自己的爱洒向卫生事业,也在人民群众心中深植了共产党员亲民爱民的情怀。

第五篇:医院副院长的先进事迹材料

我首先是一名共产党员

——某医院副院长的先进事迹材料我有一大堆称谓。优秀共产党员、拔尖人才,主任医师、副院长,徐州市及淮海经济区好几个医学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等兼职头衔。党员有党性,医生有医德。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医生,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在医生的职责岗位上,作为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必须要有超凡的

专业能力。医学的海洋浩瀚无涯。多年从医路,最痛苦的是面对病人的疾病束手无策。刚入院的那几年我把全身心都投入到了钻研业务技术上,在打下良好基础后,运用所学知识积极投入医疗技术创新。1988年我从南京脑科医院进修神经内科回院后,在淮海地区率先将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由于当时科研条件和资金的限制,这项新技术的开展较为困难。我苦思冥想,自己动手,设计好模型后,找到集团公司机械厂的工人师傅帮助加工成了脑脊液细胞沉淀器。没有实验室,没有显微镜,就到院内检验科去做实验。因为每次实验从细胞沉淀开始到结束需要两个多小时,为了不影响检验科的正常工作,我只有经常利用中午、晚上和休息日做实验。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失败后终于取得了成功。这项检查技术使过去许多不易确诊的少见病及时得到了早期诊断,挽救了许多病人的生命。家住沛县一农村女孩因发烧、头痛、抽搐住进了县城医院,经会诊诊断为“隐球菌性脑膜炎”。这是一种罕见的病例,死亡率高,救治困难,用药昂贵,要想治好至少得十万块钱左右,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这数额是个天文数字!一天,女孩的父亲带着家中仅有的400多元钱到市内为女儿买药,一片药60元,400多元钱还买不够一天的剂量。老汉又着急又为难地找一些专家询问,还有没有其它便宜一点的药能够救治他的女儿。当打听到徐州医学院时,有位教授告诉他说:“你不如到矿务集团总医院神经内科荣良群医生那儿去看看。”老汉抱着一线希望找到我时,已是傍晚,焦急的脸上写满了期盼。我丝毫没有犹豫,立即跟着老汉赶往沛县,为女孩做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根据检验结果,我诊断那个女孩得的是普通的病毒性脑炎,排除了可怕的隐球菌脑膜炎,仅激素治疗就可以了,并为她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为了不影响工作,我连夜乘车于凌晨两点赶回徐州。半个月后,女孩康复了,老汉高兴地逢人便说:“是矿务集团总医院的荣医生救了俺丫头的命。”由于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方法简便、实用,深受同行们的称赞,市内几家大医院以及附近市县的许多病人慕名而来,许多医院的脑脊液标本也送来会诊,并把这项技术推广到沛县、丰县、新沂市人民医院等地,至今共检查病人2万多人次,其中“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应用研究”获99年度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煤炭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大家都知道,脑出血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生命的疾病,死亡率高,致残度大。每当看到病人突发脑出血抢救无效去世,病人家属痛不欲生的心情;看到病人虽经治疗但落下残疾,无可奈何的表情,我的心就非常难过。为使这种病人的死亡率、致残程度减少到最低限度,我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力求寻找出一种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1990年我开始了《ct定位锥孔抽血尿激酶溶解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并不断对穿刺方法和穿刺器械进行改进,共治疗病人500多例,使脑出血的病死率降至15.8%,而且显著降低了患者的致残程度。为了推广此项技术,进一步积累临床资料,使更多的患者能够尽早受益,我利用班后、工休乘车到市周围的医院去诊治病人。几年中,我受邀走遍了丰县、沛县、睢宁县、邳州市、新沂市、连云港市及安徽的砀山、河南的永城等多家医院,救治了一个个病人。由于该项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安全有效、实用性强、不需贵重器械、易于推广等特点,经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认为该项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对穿刺器械的改进属国内独创。目前已推广应用到全国十五个省市的200多家医院。另外,我还主持开展了颈侧穿刺术,大剂量人体免疫球蛋白的治疗重症肌无力、急性脑梗塞的早期溶栓治疗、颈动脉注药治疗脑血管病、肉毒素a治疗面肌痉挛和眼睑痉挛等多项新技术、新疗法和临床研究,多次获得科技进步奖。

1995年,我担任了总院神经内科主任。从临床走上管理,说真话我有点恋恋不舍,但是作为一名党员我明白,当好一个科主任责任更重。我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想把工作干好,必须靠大家共同努力。党员要走在群众中,更要带着群众走。在抓好自己医疗技术提高的同时,我尤其注意做好传帮带工作,在对年轻医生的培养上不保守,把自己二十年来积累探索的工作经验和技术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他们。我在科室内坚持每周举办一次专科讲座,手把手的教授。使神经内科的医生都能熟练地掌握锥颅抽血、颈侧方穿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等新技术,整体医疗技术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被评为徐州市重点医学专科,处于本专业技术徐州市同行领先水平。

2000年,我被任命为总医院副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法院副院长事迹材料》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358414.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