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细雨滋润在电力战线的每一个角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多少革命前辈身先士卒、鞠躬尽瘁;多少电力前贤风雨兼程、呕心沥血,那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不断涌出脑海、浮现在眼前。
站在鲜红的党旗下,我们热血沸腾。永葆党员先进性这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重托
;扎根在党性的沃土中,我们信心满怀。我们将认真沿着国网公司建设“一强三优”现代企业目标,努力提高安全、质量、效益、科技、队伍“五大素质”,倾力打造认真负责、真诚规范、严谨高效、公平诚信、团结进取的电力新形象,为党旗增光添彩。在我的身边,有这样一位老党员、老线路工人,他叫xxx。1979年,他从电厂调到玉山供电所当所长,一干就是二十六年。二十六年来,他先后担任玉山、尚湖、尖山供电所所长,成为玉山区域三镇三乡妇孺皆知的电力人。一说起他,玉山区域的乡亲们都会异口同声地说,他是个实实在在的好人。的确,他长期扎根在基层,以所为家,工作扎实,一步一个脚印。虽说是所长,虽说磐安农村供电量不大,但是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等客观环境,加上仅有三名正式工,其中一名还是业务员的人员结构,他这所长从正意义上说仅仅是多做了些管理工作的线路运行工、营业管理员。你看,挨家挨户抄表、收费有他的身影、他的足迹,翻山越岭架线、运行维护有他的汗水、他的辛劳。1995年,担了十多年玉山供电所所长的他把接力棒交给了徒弟,自己则受命于筹建尚湖供电所。一切从零开始,从建造办公楼到组建人员搭起办公架构,从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到完善工作机制,很快地,尚湖供电所建成了营业标准化供电所,他所管辖线路的线损率是磐安局最低的;201*年6月,已是59岁的他原本早该从一线生产岗位上退下来,但他却又接受了局里的一项重任,筹建尖山供电营业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玉山区域的电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与xxx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他是玉山区域网架建设的功臣,用电营业管理的佼佼者,也是优质服务的典范。今年春茶炒制期间,由于磐安玉山地方是产茶区,家家户户推广机械炒茶后,用电负荷一下子猛增到平常的七、八倍,供电网架根本无法满足用电需求。面对这前所未有的电力供需矛盾,为了让有限的电能发挥最大效益,白天他带领全所职工争分夺秒做好业扩安装、故障抢修、线路维护,晚上则挨家挨户做茶农的思想工作,落实分时错峰用电方案。由于工作到位,他的辖区内,没有因为缺电使茶农有所损失,茶农们笑了,他也笑了。
二十多年来,xxx同志带出了一批批业务骨干,他的徒弟一个个都担上了所长、科长,而他依然踏踏实实地做着一名普通线路运行工、营业管理员,以水滴石穿的精神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坚毅和执著。就在抗击9号台风的过程中,他把党旗插在了抗台抢险的最前沿,在与风雨的搏击中捍卫了电网的坚强,展示了党员的风采。
朋友们,这就是我们的电力工人,普通、实在、勤劳、执著。虽然没有可歌可泣的丰功伟绩,却有着可圈可点的运行轨迹。是的,只要有信仰,工作是一种享受,忙碌是一种快乐。让我们工作着、忙碌着,享受着、快乐着。即使是夜空中的一只小小荧火虫,也要亮出所有的光芒;即使是清晨枝头的一滴露珠,也要绽放毕生的晶莹。愿我们扎根在平凡的岗位,脚踏实地,人人甘做到死丝方尽的春蚕,成灰泪始干的蜡烛,我们坚信,电力的明天就一定会更加辉煌,更加灿烂。
第二篇:供电所所长先进事迹材料风正一帆悬
--记沙洋县曾集供电所所长陈方金
在众多怀疑的目光中,陈方金走马上任曾集供电所所长。当时,很多人不相信,他能把这个负债10多万元、电费拖欠30多万元、人心焕散、辖区电价高的落后单位盘得活。然而,两年后他带领所里的职工,不仅还清了债务,回收了历欠电费,而且将曾集供电所先后带入了市级一流班组和文明单位行列,他本人也破天荒地荣获沙洋县电力局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过去对他有成见的人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
是金子总是要闪光的
陈方金其时很早就想当“官”,即使在公开场合,他也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本来嘛,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兵。他渴望有一个合适的平台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他总难以如愿以偿。尽管他在工作上还确实有那么“几把刷子”,别的不说,在他担任技安员的十年间,他分管的安全生产工作确还做得有板有眼,连续十年没有发生什么事故。但他有个“致命”的弱点,他生于1961年,属牛,天生一个牛脾气,别人不敢说的,他敢说,特别是别人不敢提的意见,他敢跟领导直截了当面对面地提,常常搞得领导下不了台。他认准了的事,九头牛也休想拉回来,他曾经因为工作上的事与领导捶过桌子,打过板凳,在全局一度闹得沸沸扬扬。对这么一个“头上长角”有争议的人,想启用他还真得要担点风险。况且要驯服这头“犟牛”也不一件容易的事。这也自然成为他“追求进步”的无形障碍,他虽然深知这一点,但又总是“江山难改,本性难移”。
是金子总是要闪光的,“犟牛”虽犟也有偏爱之人。201*年上半年,沙洋县电力局新一届领导班子在全县电力系统进行干部调整交流时,分管安全生产的副局长张洪看中了他在工作上的一股锐气,在党委会议上提议提拔他到县城一个单位担任副职。哪知组织上找他谈话时,他并不领情,他说:“副职我不想干,曾集所供电所还是个落后单位,要干就让我在这里干个正职,干不出成绩,当不上先进我就不姓陈了。”县局一班人商量的时候,都笑了,大多数领导认为陈方金这个人虽然有缺点,但他有个性,改革的时代就是需要这样的人,曾集供电所也需要这样一个来扭转乾坤。既然他有这个决心,何不给他一个机会试一试呢?怎可因为小过而裁大将呢?
三剂猛药医顽症
陈方金踌躇满志地走马上任,准备大干一番。他觉得自己还是有优势的,1983年参加工作就在曾集供电所,可谓曾集供电所的“三朝元老”,对所里的情况非常熟悉,天时地利人和都占了。但他没有想到,上任后召开的第一次职工大会就给他浇了一飘冷水,职工坐得稀稀拉拉,东倒西歪,有的职工姗姗来迟。看来职工对他并不寄予多大的希望,对单位前景的淡漠,并不因为他的上任而改变,面对这样的尴尬场面,他还是在会上表达了他的雄心壮志,可职工的反应冷淡得出奇,甚至表现得不屑一顾,有的职工还在会上就跟他唱反调,外债内债一大堆,猴年马月才翻得了身?倒是在这时,会上才响起了一片哄堂大笑之声。
尽管当时他有些恼怒,但过后细细一想,这个职工的话也不无道理,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是啊,如果单位没有出路,职工看不到希望,哪儿还能有士气?他苦思冥想,终于找到了工作的突破口,一个全面清理内债的方案在他头脑中形成,顽症还得猛药医,他挥起了第一板斧--
过去,有的职工到县城、市区办事,随随便便包车,而包一台次车就几百元;有的职工与亲朋好友的吃喝费也用公款报销,不能光明正大摆上桌面的开支就用白条冲抵,一年的招待费就三四万元。久而久之,债务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本站隆重推荐好范 文网:Wwww.bsmz.net)大,显然,少数人得了便宜,多数人心里就不平衡,这样工作上哪儿还能有干劲?
很快,他拿出了“四个退赔”的方案:凡是包车办事的,不属拉货的一律退赔;凡是与工作不相干的吃喝款,一律退赔;凡是与工作没关系的公款支出一律退赔;凡是财务手续不全的开支。此举一出,职工哗然。
有的职工劝他:新官不理旧政,你何必为过去的事情得罪人呢,这样众怒难犯哪。
一个与他从小一起穿开档裤玩耍、一同上学、一同毕业、一同参加工作的“铁哥们”听说要退201*多元,怒气冲冲地找上门来与他大吵大闹,直骂他不讲义气,对朋友也不网开一面,但他腰一叉,脸一板,寸步不让:“工作归工作,感情归感情,如果你把我还当朋友,就带头执行,一个子儿也不能少,你要是没有钱,我借你。”他雷霆般的声音引得大家都纷纷围上不看热闹。不知这位职工自知理亏,还是被他的气势震住了,一屁股坐到沙发上抽闷烟去了。过了两天,这位职工就把钱如数交清了。本来开始大多数职工都以为他难得拉下情面,这事最后肯定会不了了之,没想到他这么过硬。风此情景,其他的人也跟着交了。事后,有的职工对他说,就凭这件事,你不徇私情,敢动真格,使我们看到了希望。陈方金事后感慨地说,坚持原则,得罪少数人,不坚持原则,反而得罪多数人啊!
接着他又挥起了第二板斧,砍向职工平时大手大脚用钱的习惯,他提出勒紧裤带过紧日子,和职工约法三章:凡是因公出差,一律搭公共汽车,每天住宿费用不超过20元,超过部分自理;到县城办事,如两人有事,一人代办;能用电话联系的就用电话联系,不能联系的就尽量请当地人代办;来人来客,确需招待的,须经所长批准,而且一律到职工食堂按标准就餐;100元以上的办公费、材料费,必须先造计划,经站委会商定后才能开支;每月将电话费、招待费、办公费公开,接受职工监督评议。
这两板斧砍下去,职工有了震动,他趁热打铁,又挥起了第三板斧。他在会上提出,不爱岗就下岗,不敬业就失业;今天不努力干工作,明天就要努力找工作。他和站委会成员很快就建立了一系列工作标准和奖惩制度。在此基础上,为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危机感,他打破正式工与农电工的用工界限,实行竞争上岗。农电工李士新工作能力和责任心都很强,陈方金破格启用他担任技安员。一位职工因工作不负责任,他将其下派到电工组。
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对他推出的这一系列举措,有的职工开始很不理解,也很不适应,甚至有的职工向县局反映他作风武断、独断专行,然而县局派人一调查,对他的作法却给予了充分肯定。局长成龙鼓励他,既然是改革,要打破旧的利益格局,必然会遇到阻力,只要方向正确,就要坚定不移地改下去;县局前后两任党委书记熊才清和吴涛多次与他交心谈心,帮助他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并将曾集所作为他们的包点单位。
领导的支持和厚爱,使他的劲头更足了,管理更大胆了,对于违规违纪和工作出现差错的职工,他坚决按制度进行处罚。一位职工的摩托车在院内因未上锁被盗,他按规定处罚当事人的同时,也以管理不力为由主动交了200元的罚款。以前职工迟到早退经常发生,他就每天提前半小时在院子里转悠,照章处罚了几次后,这种现象以后就再也没有发生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所里的工作有了很大起色,陈方金也逐渐在所里树立了威信。老职工罗大权说,陈所长的威信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他自身过得硬,敢讲原则,不怕得罪人,要求别人做到的,他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他坚决不做;二是他工作吃得苦,责任感强,除非接待上级领导,他基本上都泡在工作现场和大家一起摸爬滚打,有时抢修和职工们一起搞个通宵,第二天要别人休息而自己还照常上班。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带头,群众紧紧跟上。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原来想调离这个所的职工都悄悄地打消了这个念头。
老虎屁股我来摸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熟悉陈方金的人都知道,他身上有股“狠气”,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越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对陈方金越是具有吸引力,他觉得越是在困难和压力面前越能检验和展示他的能力。
以前人情电、关系电、权力电现象比较普遍,有的村组干部和村电工不仅自己白用电,而且其七姑八姨用电也不交钱,导致电费居高不下,有的村每千瓦时高达两元多。陈方金上任后,专门将几个电价高和平时调皮捣蛋的村电工召集到一起训话:“我不管你是县长的关系,还是镇长的亲戚,要是再发现哪个人用电不交钱,村里电价降不下来,电费收不上来,你就准备给老子下课。哪个要是不信邪,咱们就‘骑着驴子看唱本--走着瞧’”整个会议不到五分钟,电工们面面相觑。两个月以后,他带人逐村检查,硬是顶着压力更换了6名不合格的村电工,不久,他又抓住农电体制改革的良机,一鼓作气将全镇109名农电工精减到48名。对这台“好戏”,职工和村民啧啧称赞:这回是“狠人”碰到了“狠人”,今后电价有治了。他说,该狠的时候,一点都不能留情面。
为了使“一户一表”在全镇推行,他决定首先从镇政府的大院装起,第一块表就从镇委书记家里装起。当时负责安装的职工心里有些胆怯,开玩笑说这不是在“太岁头上动土吗?”,他说这有什么好怕的?都是供电所的用户,还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别?光打苍蝇不敢打老虎算什么好汉?当安装队伍拉到镇政府的大院准备施工时,该镇一个领导把他拉到一边悄悄地说,这样不太合适吧,会影响团结的。他说怎么不合适?书记镇长家里都装了表,今后哪个敢用电不交钱?今后全镇电价降低了,老百姓的负担减少了,不也是你们领导的政绩?话儿传到镇里两位“首脑”那里去了后,他们都笑了,嘿,这个陈方金,胆子够大的呢!当即指示镇政府机关大院的各家各户要大开方便之门,支持供电所的工作,不到一天,镇政府大院的表计就全部安装到位了。全镇的“一户一表”工程也因此而全面顺利推进,在全县名列前茅。
不到半年,他就将全镇电价控制在市物价局核定的范围。电价一降下来,农民交电费的积极性也高了,一个过去电价较高的村,在降到正常电价后,将历欠的1万多元电费全部结清,以后月月按时结零。
喜欢“拨钉子,啃骨头”是陈方金一贯的性格。有一个村每年都欠费一万多元,所里以前拿他没办法,往往一停电,就马上有关系找上门,常常是上午停电,下午就不得不恢复供电,后来干脆你停我挂,反反复复。不仅电费收不上来了,还让所里的职工让对方冷嘲热讽搞得灰溜溜的,有个营抄员的摩托车都被村民砸坏了,所以营抄员都怕到这个村收电费。陈方金上任后,跟职工表态:这个村电费我要是收不回来,我就自动下台。他找到村里,准备先礼后兵。人家一听说新所长来收电费,就首先给他来了一个下马威,该村村长避而不见,让他吃了两次闭门羹,事不过三,他对该村下达了停电通知书,但该村睬都不睬,他想其中肯定有名堂,那就静观其变吧。果不其然,对该村一停电,一个镇领导就把电话打到了他的办公室,要求送电,陈方金回复说,送电可以,但必须与该村签订还款协议。然协议签订后,该村并没有在规定期限内履行协议,于是他把该村的电又停了,这一次,这位镇领导又打来了电话,语气相当严厉:“你必须无条件送电,否则,后果自负”,言外之意就是你还想不想戴你的“乌纱帽”,陈方金解释半天对方也不依,这一下子他的牛脾气也上来了,一句话就把对方顶得哑口无言:“你虽然是领导,但我们只是革命分工不同而已,只能依法办事,欠费停电,天经地义,他们什么时候交清电费,我们什么时候送电,当不当这个所长我都是这句话”。放下电话,陈方金当时怔怔地站在那里,古铜色的脸上毫无表情,那一刻,他的心里是多么不平静,是啊,刚上任就与领导对着干,今后还能有个什么好前途?但如果有法不依,完全按长官意志办事,那还怎么工作?一旁将双方对话听得清清楚楚的一位职工,默默地将一杯滚烫的开水递过来,眸子里表达了对所长的敬佩和担忧。也许,失去了权力的庇护,欠费的这个村不再那样嚣张,一个月之内就分期交清了历欠电费。
大勇之人不言谋
过去很多人都以为陈方金只不过像三国时期的猛张飞一样是一个有勇无谋的闯将而已,逞的不过是匹夫之勇。其实,他有一颗睿智的头脑,特别是他在电费回收方面采取的一些措施,就充分显示了他的谋略和智慧。
电费回收一直是电力企业的老大难问题。曾集供电所30多万元的历欠电费就像一座山压在职工身上。他通过深入调查,找到了欠费的症结所在,带领全所职工想方设法,逐一回收到位。
曾集镇地理位置偏僻,地势高,冈田多,是全市有名的“旱包子”,也是荆门市确定的三个贫困乡镇之一。有的村电费不交,确实是老百姓手里没有多少钱,如果错过了收费的黄金季节,你就是停电抖狠或者哭爹喊娘都很难收到一分钱。陈方金深谙“不怕收帐的是英雄,就怕欠帐的真是穷”这个道理。因此,在夏油秋粮上市之前,他与村组干部和粮管所领导协商,实行统一结帐,也就是由村会计集中收取农民卖粮食的结帐单,然后与粮管所统一结帐,将卖粮款转化为电费。这样既避免了粮管所与农民一一结帐的琐碎手续,又使农民能尽快获得卖粮款,避免打白条的现象,同时也保证了供电所能及时回收电费,可谓三方皆大欢喜。龚庙村以前欠电费2万多元,不仅一下子全部收回,而且村民预交电费8000元。
以前电费收不上来,职工就采取简单的停电措施,结果不仅电费收不上来,而且加重了村民与供电所的对立。陈方金上任后,规定在抗旱期间一律不得拉闸停电,天大的事情也要等到秋后算帐。平时也不允许随便拉闸,必须先口头通知,再提前三天下达停电通知书,停电时把村长、村支书、电工叫到现场,由村电工进行停电操作。在此基础上,陈方金推出了情感回收法,即以情感受人、以诚感人、以行感人。曾集镇原来有三个欠费大村,每年的欠费至少都在4万元以上,他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采取不同的方式各个击破。
陆仲村是曾集最大的村,这个村有7台变压器、7个泵站,抗旱全部依赖电灌,欠费达8万元以上。陈方金在组织职工对全镇泵站进行了检查修理的同时,给该村专门开了小灶,在抗旱间,他亲自在泵站值了一个多星期的班,帮该村油菜基地送去化肥四袋,并与该村一个贫困学生、贫困户结成帮贫对子。点点滴滴的小事,村民却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201*年秋粮上市之际,该村村民一口气将电费全部结清。
泰山村村民以前用电交费意识比较淡薄,习惯于讲狠,每当收费员只要一拉闸停电,往往三三两两的村民就跑到所里掀桌子,陈方金采取了以柔克刚的策略,他组织职工和镇司法所干部到该村大张旗鼓宣传电力政策,并根据该村卖难的实际,想方设法打通关节,帮助该村卖粮50多万斤,事后该村村长、会计连夜将欠费送到了所里,并保证今后一不欠费,二不闹事。
楝树村以前村班子瘫痪,农民不交积累,不交电费,几个月停电,新班子上任后,陈方金积极和他们交朋友,不失时机地以上届班子不重视电力管理导致下台的教训,唤起了新班子对电力管理的重视,村支书为了加强电力管理,专门请他在新班子召开的第一次社员大会上作报告,会后,村干部责任到人,发动经营大户分别想办法,交清了所欠电费。
由于市场疲软,曾集镇的一些企业经营不太景气,于是,他们将电费当作流动资金来使用,能拖一时算一时,有一个单位欠费三万多元,陈方金多次上门做工作,并把政府分管的领导也搬来了,但这个单位软硬不吃,陈方金对该单位的经营状况进行深入了解后,放出口风,说准备将该单位告上法庭,慑于法律的威严,这家单位一下筹集资金将电费全部结清了。
还有一些企业想恶意逃帐,对此陈方金也预先采取了许多方式,如曾集铸造厂以前由一位外地老板承包,当时还有1.5万元的电费没有结清,老板却不知去向,为防止欠费风险,他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后,将该厂库存钢球扣押,此招一出,老板立刻现身交清了电费。
仅仅一年的光景,曾集供电所历欠的30多万元电费就全部结清。
为了巩固成果,陈方金又在站内推出了一个新举措:电费收不上来怎么办?收费员自已把掏钱把欠费的发票买回去!他把最难的留给自己,然后对收费员一一划分了收费范围和任务。如果收费员未将当月电费如数全额上交,所欠电费由收费员在财务上将欠费发票买回去,自己想办法保证电费上缴。开始人们以为说说而已,但首月兑现有一个收费员就买回了3千元多元的发票。此举一出台,收费员的工作积极性不仅激发出来了,而且办法也多了,如有的收费员利用个人关系帮用户贷款,推销产品。做到了电费月清月结。
为加强村电工的管理和约束,规避经营风险,防止电工不干了挪用电费,他对村电工实行风险抵押金制度,根据每个农电工管辖的范围,按每户村电工每年上交201*元到5000元不等的风险抵押金,以防止电价反弹和不搞电工时把电费挪用或卷走。
曾集供电所探索的电费回收经验,得到了县市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全县电费回收的“流动红旗”长期在该站飘扬。此外,他们在还在全省电费回收竞赛中一举夺得优胜奖,湖北电力报对此也进行了报道,同时,在系统外也产生了较大的反响,该镇镇委书记在全镇水利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同样的客观环境,为什么曾集供电所的历欠的那么多电费都收回来了,而且现在月清月结,为什么水费就收不上来呢?这难道不应该引起大家的思索吗?
身正不怕影子歪
陈方金是农民的儿子,他是喝曾集的水长大的,这里的一草一木,他都充满了深厚的感情。
他上任不久,正值全国性的“两改一同价工程”全面启动,如何使这一德政工程真正造福于民?他深感责任重大,为了确保施工质量,每天开工前开会,交任务、交安全事项、交技术要领;他逐一检查施工人员的两穿一戴(穿工作服、穿绝缘鞋,戴安全帽),在质量管理上实行施工组长、质量监督员、所长三级检查制,每天收工前对所有施工项目进行检查验收,凡是不合格的工程,必须返工后才能开始新的工作,返工所有费用由施工队负责,所里委派的质量管理员和相关责任人分别扣当月20%的工资和施工费。刚开始一个没有完全按设计施工,他硬是要其将架设好的几公里的线路全部返工,施工队长死磨硬缠,他不为所动,搞得施工队长一时火起--我还没有见过你这样不讲情面的人。他说,我要是跟你讲了情面,搞成了豆腐渣工程,老百姓要把我当千古罪人来骂,今后我还能在这个地方立足?从此,施工人员都不敢马虎,在施工中确保质量过硬。现在,放眼望去,改造过的曾集农网,线路直、杆子正、拉线牢,转线美观,布局合理,负责沙洋县农网改造质量总监理陈坚先后四次在公开场合对曾集农网改造的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要求其它单位到这里参观学习。
然而,就在陈方金和他的同事们为网改殚精竭虑、酣战正急之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201*年,省内某权威媒体在舆论监督栏刊登了一篇《这里的农网改造收费不合理》的文章,点明道姓地批评曾集供电所在网改中多收了50多万元,通篇措词严厉。这篇文章虽然只是个豆腐块、登在一个不起眼的位置,但它在荆门市产生的反响无疑像投下了一块重磅炸弹。
陈方金和职工们看到这篇报道的时候,惊呆了!他捶着桌子当众骂作者颠倒黑白,甚至一度失去理智,打110报警要求对这位作者采取措施。但他很快冷静下来,不畏浮云遮望眼,身正不怕影子歪,是非自有公断。
是的,陈方金和职工们是问心无愧的。
职工们清楚地记得,网改之初,陈所长曾经满怀深情地说,不能让一户农民因为生活困难而用不上电。
范集村二组的廖必堂老汉逢人便说,是曾集供电所的陈所长给他带来了光明。他因为独居一处,几十年没用过电,靠点煤油灯和蜡烛度日。这次网改,陈方金下决心要解决廖必堂老人的通电。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他采取从网改资金拿一部分、职工捐一部分、三产业收入挤一部分的办法筹集资金为老汉专门架设了3公里的专线,通电那天,廖老汉激动得热泪盈眶,握着陈方金的手久久不放。
曾集村5组村民郑祚银不会忘记,是陈所长使他看到了希望,因为贫穷,老婆离家出走,孩子无钱上学,陈方金了解这一情况后,帮他支付了180元的网改户表费,并主动与他结成帮贫对子,资助他的小孩上学。
农网改造,大多在野外作业,条件十分艰苦,他和施工人员严格做到,不吃农民一顿饭,不喝农民一杯酒,不抽农民一支烟。他们的作风感动了当地村民,不少村民在网改期间主动为他们端茶送水,帮助他们挖坑放线。
虽然网改投资大,但每一分钱他都强调要花在刀刃上,但该花的钱再多也要舍得投入,如在改造之前,银台村以前两台变压器装在一起,供电半径长,老百姓说近处的电压高得很,经常烧灯泡;远处电压低得很,星星点点像“荧火虫”,不如点蜡烛。他和工程技术人员经过多次勘测,根据该村用电容量,决定再新增一台变压器,将原来的两台变压器分开,呈三角形布置,使该村任何角落,不管农家小院,还是田间地头,都能保证正常用电。该村村长说,陈所长想得真周到。
这一桩桩、一件件看得见的事也足以彰示陈方金和职工们的浓浓网改之情,拳拳赤子之心,他们怎么会借网改之机乱收费呢?
报道的第二天,市县供电局两级纪检领导会同荆门市行风办、监察局、市物价局等单位开赴曾集进行全面调查。
令调查组意想不到的是,报道中乱收费的现象居然一件没有,报道中当事人说的话都被当事人矢口否认,难道是作者搞错了?
同时不断有人跟调查组反映这么一个情况,陈方金平时说话有些大大咧咧,在工作上不太肯“通融”,可能得罪了一些人,加之曾集供电所近两年经营效益好,经常有记者来来赞助或搞推销,但都被陈方金粗暴地赶走了,让他“出丑曝光”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
随着调查的深入,调查组成员感到越来越迷惘的是,要调查的内容“一无所获”,倒是曾集供电所在网改中为民办事的不断地被村民“抖落”出来,为陈方金所长喊冤的声音不绝于耳。调查组的领导在结束调查之前开玩笑说了一句,再调查下去,反面典型就要成正面典型了。随后,调查组撰写了一份长达4000多字的调查报告中,对反映的问题进行了一一澄清,荆门市监察局为此专门下达了红头文件,报送省监察厅、省纠风办和相关媒体,并下发各乡镇、村组,彻底为曾集供电所正了名,消除了影响。
优质服务暖人心
曾集镇地理位置偏僻,主要以农业为主,农民要丰收,电费有保障,电力须先行。
为了确保农民抗旱夺丰收,他成立了以他挂帅的16人应急服务小分队,并在所内推行台区服务责任制,除运行值班人员外,所有职工一律包村住户,实行台区24小时值班,做到有求必应,有险必除,要求在田间地头公布了抗旱用电专用电话,24小时为农民服务。今年6月10日的晚上,雷雨交加,半夜3点多钟,楝树村、孙店村的养鱼专业户打来电话,因突然停电,鱼池无法增氧,鱼就要“翻塘”。当时陈方金正患感冒,浑身软绵绵的没有一点气力,但电话一接就来了精神,迅速通知抢修队员,然后就冲出门外,他的妻子怎么也拦不住他,望着他消失在雨中的背影,心疼得直掉眼泪。第二天七点多钟,陈方金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但他仅仅只是将一身湿漉漉的衣服换下后就又投奔到网改现场去了。技安员陈士新说,像这种情况,对陈所长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闻。
农民挂钩用电抽水一直是供电企业较为头疼的一个问题,往往旱季节一到,农户就将小型潜水泵背到田间,就近挂钩接电抽水,不仅很不安全,而且使电费白白流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加大了检查力度,但是所里的人手有限,你人一走,他又接上,防不胜防。有一次,他现场逮住了一个正挂钩用电的农户,这个农户却振振有词:“我确实不想偷电,但我不这样没办法用电啊,我不能眼睁睁地看到秧苗都干死吧”,这个农户的话给了他很大震动,是啊,怎能光怪别人,这也分明反映了供电所的服务有问题嘛,于是他发动大家献计献策,迅速采取措施,在每个村田间设置流动计量表箱,安排电工服务,并提供技术上的指导,村民拍手称好,挂钩用电的隐患、偷电的担忧也随之消除。
山色满楼春雨后,一帘风絮卷春归。两年多的风风雨雨,虽然陈方金的脸晒得更黑了,但眉宇间流露出的是欣慰,他能不欣慰吗?人还是原来的人,设备还是原来的设备,但曾集供电所实实在在变了,人心齐了,工作上去了,一项一项的荣誉接踵而来。县人大组织对该所进行民主评议时,政府官员和群众一片叫好之声。对这位闯将,沙洋县局是赞赏的,也为当初不因小过裁大将的正确决策感到庆幸,是啊,用好一个子,盘活一盘棋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究竟是什么“活水”使这个昔日落后的小站旧貌焕新颜呢?
职工们说,没有陈所长有胆有识的创举和大刀阔斧的改革,就不会有今天的新变化。
陈方金却回答:没有全体职工的团结拼搏,就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同时,也离不开县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教育。陈方金动情地说:“我性情有些急躁,以为无欲则刚,只要自已行得正,立得端,就能服众,因此刚开始工作方法有些简单粗暴,是县局领导的言传身教使我在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上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转变。”他最难以忘怀、至今历历在目的是,县局党委书记在曾集驻队结束就要离开时,村民们泪眼朦胧、十里相送的情景,那一刻他真切感受到了仅有刚强是不够的,只有春风化雨才能润心田啊,这也时时影响和提醒着他,从而与职工和村民的心贴得更紧了。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陈方金和职工们正扬起新的风帆满怀信心地向省级一流班组目标迈进。
(发表于201*年《作家林》、《三弦琴》)
写作背景:我跟本文主人公陈方金的缘份始于两次疗养。1998年单位组织系统部分职工赴华东五市疗养,我与曾集供电所技安员陈方金同居一室,由于两人性情相投,相谈甚欢,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回来后他多次接我到曾集休闲;201*年,由我带队率系统部分职工赴港澳泰疗养,再次与陈方金同行,此时他刚升任曾集供电所所长不久。此行进一步加深了我对他的了解,我觉得他很有个性,爽直,率真,义气,敢作敢当。后来我多次因公因私到曾集供电所,了解到该所在陈方金的带领下变化很大,于是我萌生了跟他写部报告文学的想法,于是专门到曾集采访,撰写本文,先后在《三弦琴》、《作家林》等刊物发表,在系统内一度产生了较大影响,也让这个在系统内饱受争议的人物得到了“正名”。我们之间纯真的弟兄之情一直延续至今,令我感动的是,每年春节前他都固执地将一大箱腊货准时送到我的楼下,我也将平时积攒下来的酒送给他。
第三篇:供电所所长先进事迹材料(付出总有回报)供电所所长先进事迹材料(付出总有回报)
走进县供电公司供电所的所长办公室,一个大大的纸箱鼓鼓囊囊地“躲”在墙角。当来人的目光落在纸箱上时,年仅37岁的脸色“噌”地红了起来,他喃喃地说:“那都是过去得的奖牌、奖状,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一个普通农电工,怎么能获得这么多奖状?”来人不信,偏要打开纸箱看个究竟。
打
开纸箱,一个个奖状摞在地面上,足足有1米多高。什么“优秀供电所长”,还有“先进个人”、“优秀经营管理者”以及“四德标兵”等等,一时半会儿说不完。
领导说他能吃苦
“作为一个基层供电所长,这么年轻,居然能把农电管理工作如此规范,又能持续创新地开展工作,并且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真不容易!”10月,徐州供电公司副总经理白元强在高所供电所调研时,对特别能吃苦大家赞赏。自1999年以来,先后担任过安全员、支部书记、供电所长,岗位变了,可他的敬业精神没有变。他腼腆地说:作为一名所长,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他到县工业较多,用电管理较乱的供电所任所长,上任第二天,他就在安全员的陪同下,先后对全镇6条10千伏线路通道、转角、交叉跨越、变压器、开关等设施全部查看了一遍并记在本上。另外,他又深入到1700多动力用电客家中走访,调查,查看用户设备运行情况,对170台专用变下达缺陷限期整改通知书,并签订安全协议书。他们还开展“六个我”安全专题活动,即:习惯违章伤害我、快报简报提醒我、安全事故震惊我、规章制度保护我、批评处罚珍爱我、领导家人担心我。
为加强营销工作的管理,他突出抓好线损高的症结原因查找不出不放过;改进措施防范补漏办法不具体不放过;下一步奋斗目标计划重点工作思路不清晰不放过,责任人和联责人未落实考核和经济处罚不放过,受到公司领导的好评。
客户说他是好所长
,到该镇的一个塑料加工厂检查时,发现该厂有一台100千伏安和200千伏安两台变压器,由于该厂加工订单不稳定,一直用200千伏安变压器,造成大马拉小车,每月要多交变压器损耗费。提议该厂申请改用100千伏安的变压器,厂方采纳意见后,果然每月减少许多开支。后来,当再次来到该厂走访时,厂长拉住他的手激动地说:“钦所长,你真是我们的帖心人呀!”
10月,当地政府新招引的天宁钢管厂、金马塑钢基建工程急需用电,主动配合厂家跑流程,并很快办理了临时用电手续。为厂方早日用电,和员工早出晚归为其架设线路,安装设备,为工程顺利开工赢得了时间,受到外地投资老板的称赞!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啤。百姓利益无小事。8月,遭受龙卷风和暴雨袭击,镇受灾最重,刮倒树木6000余棵,压倒电杆60多基,13个自然村断电。为查看灾情,和同事们只能披着雨披,趟着泥水,绕过一棵棵刮倒的树木,一个一个村去查看,登记。身上的雨披被大风刮掉,身上衣服全部湿透了,可他仍坚持查看到统计结束,然后又冒雨回所向公司领导汇报。紧接着,他又组织人员对部分用电故障进行抢修,直至受灾地区全部送上电才离开。那场刻骨铭心的风雨抢修,整整瘦了10斤。
家人说他是“工作狂”
自参加农电工作以来,特别是任供电所长8年,他不仅每年三十、初一和节假日都在所里带头值班,平常的工作日几乎每天全身心把心思用在工作上,根本无瑕顾及家人的感受。每当家人向他问及你心中还有没有这个家的时候,总是愧疚地说:我承认我欠家人的很多,但作为一名供电所长,肩负着全镇工农业用电和居民生活用电管理这个重任,领导把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我们,我身上承载着责任,只有全力做好才行,你们应该理解我、支持我才对。
1999年,在张圩任安全员时,那年儿子仅4岁,而那时正是一期农网改造工程建设,为了做好农网改造工程勘察、规划,绘图、筹备材料、施工,白天,要配合村委会走村串户制订工程规划,晚上还要绘图,制订第二天工作计划,根本没有时间看儿子。经常是一个月才回家一趟,即使回去那也是天黑以后九十点到家,可是儿子已经睡着了,天没亮儿子没醒,就得返回所里。几次半夜回家看到枕头上儿子放的小纸条“爸爸明天走时喊我”,有时几个月听不见儿子叫一声爸爸。想到这些,总觉得心里酸酸的。
现在,儿子读初中三年级,在他的印象中,学校召开家长会,爸爸总也是以种种理由推托,最后只有妈妈参加。记得儿子小学5年级那年儿子要过生日,生日前两天,儿子一再提醒爸爸,可是当时在凌城供电所任职,那时正在创建一流农村供电所。白天,要和同事一起做好线路设备的改造,晚上回来整理资料,还要制订明天工作计划,工作一忙把这事忘了。后来尽管接到儿子打来的催促电话,但林武仍因为所里工作没有参加儿子的生日。为这,儿子两周没理他。从此以后,见爸爸为工作经常几天才回来一次,所以遇到家长会、生日什么的活动不在通知他。父亲因病去逝较早,从小母亲含辛茹苦地养育着、呵护着,而母亲年近70了,作为儿子应该多与母亲交流、照顾,而他为了工作哪有时间去做这些,即便是春节,也难能和母亲、哥哥一家过一个完整的节日。有人问妻子,你丈夫真是个“工作狂”为了工作很少顾家,你怎么受的?而的妻子则平淡地回答:这么多年,我和儿子都习惯了,他的岗位比我们重要,只要他做好他应该做的工作,我们很高兴,也很自豪。因为他是为了千家万户的光明,为的是做好农电事业,意义比我们家大,我们支持他!
第四篇:农电局供电所所长先进事迹材料(工作是一种享受)农电局供电所所长先进事迹材料(工作是一种享受)
在旗农电局,提起供电所所长,人人都会说他是个十足的“工作狂”。但是本人却不认同,他认为工作就是一种享受。工作并快乐着,是他一生不断的追求。
同事说他“细”
旗农电局各职能科室负责人到供电所检查工作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这里的管理太细了!”
就拿环境
卫生来说,供电所室内室外可以用一尘不染来形容。把卫生责任区划分得非常细,每个角落都落实到个人,每天上班前半小时打扫卫生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个星期六还要进行一次大扫除。所里有个菜园子,每个地垄都承包到人,春季全所人员一起翻地、施肥、播种,平时由承包人管理,这样既解决了员工们的吃菜问题,又美化了环境。
网改、业扩施工费管理一直是个难点问题。制定了农网改造施工费管理责任书,经全所员工讨论通过后执行。责任书规定,账目由专人管理,发生的费用必须经确认合理后方可入账,每月底结账一次,每月向全体员工公布账目一次,做到严、细、实。
家人说他“傻”
的妻子是一名下岗职工,一直在家照顾老人。供电所距离家所在的大板镇有100多千米,一年有一多半时间都在所里工作,家里的事情都落在了妻子一个人的肩上。
有一次,正值网改工程最繁忙的时期,两个月没有回家。这两个月中,他曾经几次到旗农电局仓库领取电气材料,路过家门都没有回去看看。妻子知道后非常生气,打电话对他说:“你比大禹还厉害呀,人家是三过家门而不入,你是多次都不入呀!你连着这么久都不回一次家,还要不要这个家了?”赶紧向妻子解释工作如何繁忙,以取得她的支持。虽然不高兴,可妻子还是坐车赶到供电所,把顾不上处理的换洗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又把宿舍收拾好后才回家。
客户说他“善”
在的心目中,客户永远都是“上帝”。他经常对员工说,对待客户一定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
在遇到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客户时,都是特殊对待,经常带领员工上门服务,不仅为特殊客户代交电费、检查线路,就连一些不属供电企业分内的活也都抢着干。在一次走访客户时,发现英格图村有一位孤寡老人,不仅是单身,而且腿部还有残疾,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完全依靠村里的救济和邻居们的施舍生活,连一个月几块钱的电费都交不上。二话没说,回到所里就给这位老人预交了100元电费,并告诉村电工,只要老人的电费没了就直接向他要。这位老人一直到去世的时候,也不知道究竟替他交了多少电费。
镇是农业大镇,水浇地面积较大,每年的农灌用电从2月份就开始了,直到8、9月份才基本结束。,镇遭遇大旱,农灌用电量猛增,是往年的好几倍。带领支农抗旱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有时,拆装表、调试电机、更换保险等工作他都要亲力亲为,不认识他的人常常会把他当做一个普通电工。
就是这样一个人,没有什么辉煌的业绩,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他有的是坚韧的意志、执著的精神,和对农电事业的无悔追求。(
第五篇:供电所所长先进事迹材料(服务三农的“电先锋”)供电所所长先进事迹材料(服务三农的“电先锋”)
又到了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当农民把准备了一冬的希望全都付诸行动时,当他们冒着初春的微寒将喷涌的井水灌进麦田时,当他们在寂静的夜里守在自家耕地里时,有一个人和同事一起,不分白天黑夜,不顾路途遥远,奔波在曲折的乡间小路上,为客户送去安全和温暖。他就是县电力局供电所所长
。
农村用电需求季节性很强,但在心里,供电服务没有区别。每年春检预试的时候,全所就数他最忙。由于关系到全乡春季抗旱用电,每年春检他都要提前对供区内的10千伏线路和各村的农排线路逐一认真检查,做到心中有数;对松动、拉长的线档及时紧固,确保送电质量,避免额外线损。
今年春检预试第一天,和员工们早早集合。大家带上工器具,按照事先安排好的巡检线路,开始仔细排查、消缺。供电所辖区内农排线路大都架设在耕地上,田间小路不但窄而且坑洼不平。员工们毫不在乎,专心对线路和配变台区进行常规和物理测试,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县近段时间降水不多,合理供电、保证春灌需求就成了供电所全体员工的重要工作。三天后,当大家拖着疲惫的身体,完成全乡所有输配变台区和架空线路的消缺工作时,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白天在外面奔波忙碌,到了晚上,也闲不下来。在春节后的供电高峰期,许多不可预见的情况都可能随时出现。如果晚上发生电力故障导致浇水中断,就会影响排队的客户浇地。因此,坚决执行轮流值班制度,并以身作则,始终坚守在春耕保电第一线。
3月1日凌晨,天下起了小雨,气温也随之骤然下降。正在值班室休息的突然接到电话,乡贾庄村一位村民在浇地时,水泵突然停止工作,请求供电所派人检修。二话没说,带领员工冒雨赶到现场,查找到故障原因后,他们立即抢修,不一会,井水又涌向田间。
对工作,始终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今年元宵节,坚持值班。有员工劝他说,这么多年来供区内一直没有发生过意外停电事故,今年应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让他回家陪陪家人。却摇摇头,因为他很清楚,做工作就要脚踏实地,千万不能盲目依据经验行事。
每年春灌的半个多月时间里,和同事们都把客户的需要放在首位,放弃节假日的休息时间,舍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努力保证全乡耕地在第一时间内得到灌溉,为增产增收创造条件。乡亲们都亲切地称呼“咱们的电先锋”。
我们向你推荐更多精彩范文:供电所任所长先进事迹材料
供电所所长、农电女工先进事迹材料(古城农电一支花)
供电所所长先进事迹
供电所所长先进事迹
供电所所长个人先进事迹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