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应该怎么写
我专门给自己的教案起了个名字叫“夹页教案”——和语文书一般大小的教案,夹在书缝里,上课万一漏掉某些环节就可以瞄上几眼。这样,#此前在首页部分显示#我设计的教学不仅与其他老师的教案不同,而且在不同班级的具体实施过程有时也不尽相同。由于自己经常写教后记,因此,今年与往年的教案也是不同的。
在一次给年轻人介绍经验的培训会上,我告诉他们,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关键是要事先写好课前设计。写教案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当这种劳动成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教师实现自己的教学理想,成为教师努力奋斗的明确目标的时候,教师就会觉得它不再是苦差事,而是一件开心事。那咱“抄了一辈子教案”的教师,那种“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岁岁课相似”的教师,他们的教案肯定也是永远不变的“老照片”。
现在,多媒体网络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备课资料。而且,网上写教案方便快捷,也给现今的教师减轻了负担。在强调师生合作学习的今天,教案到底怎么写?这给老师提出了难题。
时代怎么变,教案也必须要写——这是备好课的重要保证。如何写出自己,写出特色?为此,我和教师们进行讨论,并提出以下建议:
一、不拘一格是特色。
教案首先需要改革创新的是,在形式上革除“八股”式的条条框框,不拘一格,写出个性,写出创意,写出风采。教师的教学个性和风格,应该先从教案起步。不同学科、不同教师、不同学生、不同教学条件,应当有不同的教案,是不是好教案,不能只看形式是否规范,一节是否齐全,书写是否端正,字数是否足够,而在于是否符合教学实际的需要,是否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是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是否具有个性特色和创新表现。
二、常写就会常新。
教案是备课的文本载体或式样,编写教案的过程是钻研教材、构思教学的过程,它凝聚着老师对教学的理解和感悟,体现了老师的创造力,教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老师的教学理念,呈现出老师对教学理想的追求,闪烁着老师的教学智慧和创造精神。
为别人而写,那是没有意义的甚至是痛苦的,为自己而写才是心甘情愿的。以苦为乐的教案记录着你的成长和进步。写出篇篇新意、年年不同的教案就会常写常新,与时俱时。而这关键在于怎样写以利于自己的教案。所以,我呼唤充满生命气息和富于创造性的“特色教案”。
三、因人而异,区别要求。
从形式上,参加工作未满三年的教师要像我当年那样写详细的教案。因为新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教学的设计操作、课堂的调控、教学的应变和驾驭能力等方面缺乏经验,需要较详细的教案作参照,以保证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实施和教学质量。
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可以写简案,详简得当,提纲挈领,画龙点睛,进而写出个性化的教案。
老教师,教案要求就可以更灵活此,教学过程中流程设计方面可以更简略。但对有些学习内容如引用资料、新知识信息等,则需要详细记录和备案。
这样,教师把“抄教案”的时间节省出来,有足够的时间课前思考教法,上课时充分发挥,课后总结经验,同时,这对教育科研、青年教师的尽快成长等也有积极的意义。
总之,对于老师而言,写教案就是工作的重要部分,而非多此一举。
然后,无论怎样改革教案,基础的、常规的要求还要强化。
第一,“教学目标”要明确。研读教材时会发现每篇课文都有诸多精妙之处,值得启发学生学习的内容很多,但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每教学一篇课文都面面俱到。“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这个例子的精妙之处是什么,或者从学生实际来看,要克服的问题是什么,这个例子最值得借鉴的地方是什么,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是,应该做到心中有数。这不就是确定教学目标吗?如果我们可以把一堂课的教案看作一篇文章,那么教学目标就是这篇文章的论点或主旨,组织材料,安排结构,运用语言,都应该围绕它进行。所以,在写教案时先明确教学目标十分必要。
第二,要列出教学程序。课堂教学必须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的设计应该彻底改变旧课程僵化的、单一的结构形式,以便尽情地张扬教学个性,并为教师表现课堂教学机智留足究竟。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都写上,然后在上课时照案宣科,这是学生所极不愿意接受的。但我们不能据此要求取消“教学程序”的写作,允许课堂教学信马由缰。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当然包括对教学程序的精心设计。使用新教材备课时,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我们首先要纷乱的思绪,然后将筛选出来的最佳的教学设计以纲要的形式大致确定下来,写成教案。上课时,我们不能捧起教案宣读,我们可以把它放在讲台上,做到对“教学过程”的大体轮廓了然于胸。
第三,要形成“两次”教案。就拿语文来说,一般情况下,一个年级组的教师分到自己头上的备课内容只有几个单元。因此,每组备课时做中心发言人,并使之成为“共享”教案。那么,其他老师,就要在此基础上重新写出属于自己的“二次”教案,夹在书中。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这样的教案字迹和文面不要求统一,只要自己看清楚就可。
学期末,还要群策群力,把大家在实施“二次”教案的过程中的新发现,如备课中未想到的地方、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教育机智的发觉等新变化,在“共享”教案中修正。这样,教案就有了流动的生命。因此,在课程标准、教材、评价等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教案没有必要年年重写,这样既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又能很好地借鉴原来教学中成功的经验。
第四,一定要写教学后记。一堂课可能成为成功的经验,也可以留下失败的教训,我们将教学感受及时记录下来,这是最有价值的第一手教学研究资料。因此,对于“教学后记”栏目不应强求老师堂堂写。但要提倡教师把有所感的写出来,不必为了应付检查而敷衍。
作为一名教师和教学管理者,我的体会是:备课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教案是另一种创作。有了这样的认识,就不会视写教案为苦差事,抄教案来应付了事,而会消去浮躁心态,在书写中悄悄成长起来。
我专门给自己的教案起了个名字叫“夹页教案”——和语文书一般大小的教案,夹在书缝里,上课万一漏掉某些环节就可以瞄上几眼。这样,我设计的教学不仅与其他老师的教案不同,而且在不同班级的具体实施过程有时也不尽相同。由于自己经常写教后记,因此,今年与往年的教案也是不同的。
在一次给年轻人介绍经验的培训会上,我告诉他们,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关键是要事先写好课前设计。写教案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当这种劳动成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教师实现自己的教学理想,成为教师努力奋斗的明确目标的时候,教师就会觉得它不再是苦差事,而是一件开心事。那咱“抄了一辈子教案”的教师,那种“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岁岁课相似”的教师,他们的教案肯定也是永远不变的“老照片”。
现在,多媒体网络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备课资料。而且,网上写教案方便快捷,也给现今的教师减轻了负担。在强调师生合作学习的今天,教案到底怎么写?这给老师提出了难题。
时代怎么变,教案也必须要写——这是备好课的重要保证。如何写出自己,写出特色?为此,我和教师们进行讨论,并提出以下建议:
一、不拘一格是特色。
教案首先需要改革创新的是,在形式上革除“八股”式的条条框框,不拘一格,写出个性,写出创意,写出风采。教师的教学个性和风格,应该先从教案起步。不同学科、不同教师、不同学生、不同教学条件,应当有不同的教案,是不是好教案,不能只看形式是否规范,一节是否齐全,书写是否端正,字数是否足够,而在于是否符合教学实际的需要,是否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是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是否具有个性特色和创新表现。
二、常写就会常新。
教案是备课的文本载体或式样,编写教案的过程是钻研教材、构思教学的过程,它凝聚着老师对教学的理解和感悟,体现了老师的创造力,教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老师的教学理念,呈现出老师对教学理想的追求,闪烁着老师的教学智慧和创造精神。
为别人而写,那是没有意义的甚至是痛苦的,为自己而写才是心甘情愿的。以苦为乐的教案记录着你的成长和进步。写出篇篇新意、年年不同的教案就会常写常新,与时俱时。而这关键在于怎样写以利于自己的教案。所以,我呼唤充满生命气息和富于创造性的“特色教案”。
三、因人而异,区别要求。
从形式上,参加工作未满三年的教师要像我当年那样写详细的教案。因为新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教学的设计操作、课堂的调控、教学的应变和驾驭能力等方面缺乏经验,需要较详细的教案作参照,以保证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实施和教学质量。
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可以写简案,详简得当,提纲挈领,画龙点睛,进而写出个性化的教案。
老教师,教案要求就可以更灵活此,教学过程中流程设计方面可以更简略。但对有些学习内容如引用资料、新知识信息等,则需要详细记录和备案。
这样,教师把“抄教案”的时间节省出来,有足够的时间课前思考教法,上课时充分发挥,课后总结经验,同时,这对教育科研、青年教师的尽快成长等也有积极的意义。
总之,对于老师而言,写教案就是工作的重要部分,而非多此一举。
然后,无论怎样改革教案,基础的、常规的要求还要强化。
第一,“教学目标”要明确。研读教材时会发现每篇课文都有诸多精妙之处,值得启发学生学习的内容很多,但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每教学一篇课文都面面俱到。“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这个例子的精妙之处是什么,或者从学生实际来看,要克服的问题是什么,这个例子最值得借鉴的地方是什么,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是,应该做到心中有数。这不就是确定教学目标吗?如果我们可以把一堂课的教案看作一篇文章,那么教学目标就是这篇文章的论点或主旨,组织材料,安排结构,运用语言,都应该围绕它进行。所以,在写教案时先明确教学目标十分必要。
第二,要列出教学程序。课堂教学必须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的设计应该彻底改变旧课程僵化的、单一的结构形式,以便尽情地张扬教学个性,并为教师表现课堂教学机智留足究竟。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都写上,然后在上课时照案宣科,这是学生所极不愿意接受的。但我们不能据此要求取消“教学程序”的写作,允许课堂教学信马由缰。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当然包括对教学程序的精心设计。使用新教材备课时,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我们首先要纷乱的思绪,然后将筛选出来的最佳的教学设计以纲要的形式大致确定下来,写成教案。上课时,我们不能捧起教案宣读,我们可以把它放在讲台上,做到对“教学过程”的大体轮廓了然于胸。
第三,要形成“两次”教案。就拿语文来说,一般情况下,一个年级组的教师分到自己头上的备课内容只有几个单元。因此,每组备课时做中心发言人,并使之成为“共享”教案。那么,其他老师,就要在此基础上重新写出属于自己的“二次”教案,夹在书中。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这样的教案字迹和文面不要求统一,只要自己看清楚就可。
学期末,还要群策群力,把大家在实施“二次”教案的过程中的新发现,如备课中未想到的地方、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教育机智的发觉等新变化,在“共享”教案中修正。这样,教案就有了流动的生命。因此,在课程标准、教材、评价等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教案没有必要年年重写,这样既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又能很好地借鉴原来教学中成功的经验。
第四,一定要写教学后记。一堂课可能成为成功的经验,也可以留下失败的教训,我们将教学感受及时记录下来,这是最有价值的第一手教学研究资料。因此,对于“教学后记”栏目不应强求老师堂堂写。但要提倡教师把有所感的写出来,不必为了应付检查而敷衍。
作为一名教师和教学管理者,我的体会是:备课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教案是另一种创作。有了这样的认识,就不会视写教案为苦差事,抄教案来应付了事,而会消去浮躁心态,在书写中悄悄成长起来。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