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通讯写作要领

通讯写作要领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2 06:59:22 | 移动端:通讯写作要领

通讯写作要领

通讯是具体形象地报道新闻人物、新闻事件、工作经验或地方风貌的一种新闻文体。通讯的种类很多,有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等。

本节主要探讨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的写作要点。

(上)写好人物通讯的关键

写好人物通讯,必须把握其写作关键――以人为中心,挖掘其独特精神。

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的主体。它的作用在于,对典型人物的成长过程、重要经历作具体深入的报道,或者通过描叙人物的某一生活侧面、某一斗争片段来揭示人物的美好心灵;或者通过描绘几个精彩的、激动人心的场面,展现人物的崇高思想,反映时代精神。一句话,就是要写人,揭示人的品格、精神。因此,要写出优秀的人物通讯,关键就在于以人物为中心,写出人物的独特的、崇高的精神。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人民日报》1966年4月2日)这篇发表于20世纪60年代的长篇人物通讯,至今仍撼人心魄。这一方面是由于焦裕禄的事迹、精神的确感天动地,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作者懂得写好人物通讯的关键――以人物为中心,着力报道典型人物的独特言行、事迹和精神。

一、善于截取人物生活的横断面

按照正常情况,人的生命应有数十年时光。那么,作为具体形象地报道新闻人物的一种新闻文体,通讯应怎样下笔呢?这就涉及到截取的技巧。

通讯报道新闻人物,通常不可能象为其写传记那样铺陈、全面,而是要选取其身上最闪光的时段和突出的事迹写作,以此宣传和教育民众。这个选取的过程也就是截取人物生活的横断面的过程。《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主题是赞扬焦裕禄同志牢记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在县委书记岗位上为根本改变兰考县落后面貌而无私奉献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的事迹和精神,于是,作者就在焦裕禄四十二岁生命年华中截取了自一九六二年冬天到任至一九六四年五月十四日不幸逝世这一时段行文。作者这样截取,是因为这一年多,在焦裕禄的生命历程中虽然只占很短的时间,但却是他在特定的岗位上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突出贡献的宝贵时光,是他生命交响乐中最华美的篇章,为县委书记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这样截取,就好似舞台上聚光灯,将人物形象、事迹、精神面貌浓缩起来,突出出来,从而使主题更加集中而鲜明。

在写人物通讯时截取人物生活的横断面,并不排斥对一些背景、历史材料的运用。一个人的成长是有过程的,一个先进模范人物所具有的高尚品格和精神同样是有渊源的,而这种渊源的探寻对表现人物是不可缺少的。因此,背景、历史材料的恰当运用,能够更好地陪衬、烘托作者所截取的人物生活的横断面。例文在焦裕禄生活的“横断面”抓取了这样一个“点”:“自从参加革命一直到当县委书记以后,他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他常常开襟解怀,卷着裤管,朴朴实实地在群众中间工作、劳动。贫农身上有多少泥,他身上有多少泥。他穿的袜子,补了又补,他爱人要给他买双新的,他说:‘跟贫下中农比一比,咱穿的就不错了。’夏天,他连凉席也不买,只花四毛钱买一条蒲席铺。”为了说明焦裕禄何以能够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作者追叙了他的出身及生活经历:“焦裕禄,出生在山东淄博一个贫农家里,他的父亲在解放前就被国民党反动派逼迫上吊自杀了。他从小逃过荒,给地主放过牛,扛过活,还被日本鬼子抓到东北挖

过煤。他带着家仇、阶级恨参加了革命队伍,在部队、农村和工厂里做过基层工作。”这段追叙,对整个横断面是一种丰富,使人物事迹和精神拥有了历史和现实生活基础,从而更加可信。例文的最后一部分,是焦裕禄生活横断面的延展――虽死犹生:他生前的奋斗,已见累累果实;他的崇高精神长存人心。

由此可见,作者很善于从人物生活的横断面切入,聚焦人物突出的事迹和精神,同时以此焦点为中心延伸笔触,使人物真实可信,形象丰满。

二、交待人物活动的特定环境、条件

人是环境的产物,又能动地影响和改造环境。通讯报道人物,是离不开对人物活动于其中的环境的交待的。这里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何处理与环境的关系,或者说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所作所为,最能够体现精神境界。上引例文中,作者对焦裕禄在县委书记任上所处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作了客观的描写:一九六二年冬天,正是豫东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兰考大地,是一眼看不到边的黄沙;片片内涝的洼窝;白茫茫的盐碱地上,只见枯草在寒风中抖动。焦裕禄就是在这种时候走马上任的,面对的自然环境是如此的恶劣。这对焦裕禄的思想觉悟、意志品格和工作能力是极其严峻的考验。再看焦裕禄来到兰考时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县委机关的工作,“几乎被发统销粮、贷款、救济棉衣、烧煤所淹没了”,社员群众在等待救济,“一部分干部被灾害压住了头,对改变兰考面貌缺少信心,少数人甚至不愿意留在灾区工作。他们害怕困难,更害怕犯错误。”身处这样的环境,焦裕禄没有畏惧,没有退缩,他认为:“兰考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问题是要干,要革命。兰考是灾区,穷,困难多,但灾区有个好处,它能锻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革命品格。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就是凭着“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精神,焦裕禄带领全县党员干部和群众,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与部分群众的依赖观念斗,与部分干部中的不负责任、害怕困难、逃避困难的思想斗,斗出了兰考的希望,斗出了兰考的变化。人物精神和行为改变了环境,在改变环境的过程中,人物的精神更加突出出来。

例文作者不仅在较为宏观的层面交待人物活动的特定环境,而且注重把人物的具体活动置于微观的环境之中,借以表现人物多方面的精神特质。面对沙丘这个微观环境,别人可能会觉得它属于灾害性地质,毫无用处,但焦裕禄却说:“栽上树,岂不是成了一片好绿林!”面对长期以来淹掉了多少农作物的涝洼窝,他认为可以栽苇、种蒲、养鱼。见到为害时久的碱地,他说:“治住它,把一片白变成一片青!”面对同样的微观环境,人们的观念、态度大相径庭,于是,不同人物精神境界的高低得到了表现。例文在微观环境中表现了人物的积极乐观品格和不怕艰难、为民造福的精神。

交待人物活动的特定条件,同样是为了表现人物事迹、精神的特别之处。人物活动的条件不同,决定着其活动的方式和行为所体现的价值的不同。上引例文中,作者在交待焦裕禄生活、工作环境条件的同时,强调了他的身体条件。在担任兰考县县委书记的一年多时间里,他一直受着肝病的折磨。如果焦裕禄因病疗养,停止工作,也是十分正常的。但焦裕禄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克服身体健康的人难以想象的病痛,坚持在工作岗位,而且是在超负荷地工作:深夜,焦裕禄仍在与其他领导同志讨论工作设想;同志们担心他在大风大雨中奔波,会加剧病情的发展,劝他注意休息,但他全然不顾,“每当风沙最大的时候,也就是他带头下去查风口、探流沙的时候,雨最大的时候,也就是他带头下去冒雨涉水,观看洪水流势和变化的时候。他和调查队的同志们经常在截腰深的水里吃干粮,有时夜晚蹲在泥水处歇息??”“焦裕禄暗中忍受了多大痛苦,连他的亲人也不清楚。他真是全心全意投到改变兰考面貌的斗争中去了。”直至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即使是身体健康强壮的人,象这样拼命地工作,也一定会受到赞誉,更何况焦裕禄是处于这样一

种身体条件。交待人物活动的这种特定条件,使焦裕禄为党的事业忘我工作、死而后已的精神更加突出和感人。

三、用人物自己的言行展现其独特的精神风貌

人物通讯,要求以人物为中心;表现人物,要求展现其独特的精神风貌;展现人物独特精神风貌的不二法门是用事实说话,即用人物自己的言行来证明。读优秀的人物通讯,就好似观看、欣赏人物动画片,人物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作风,说着自己的话,做着自己的事,观众从中感悟着人物的精神、品格,受到潜移默化的或大或小的感染、影响。不同的只是文艺作品中的人物主要是虚构的,而人物通讯中的人物则是生活中的真实存在,他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表现出超凡、非凡之处,在某种程度上触及人们的灵魂深处,使人感动、反省。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成功地写了一个这样的人物。

人物在文章中思考着、说着、行动着:

――他想:“‘干部不领,水牛掉井’,要想改变兰考的面貌,必须首先改变县委的精神状态。”于是他说:“眼前关键在于县委领导核心的思想改变。没有抗灾的干部,就没有抗灾的群众。”接着他做,领着县委其他领导到火车站去,看国家运送兰考灾民前往丰收地区的专车,看一些灾民穿着国家救济的棉衣,蜷曲在货车上,拥挤在候车室里??激发县委领导成员的责任感,制订了改造兰考大自然的蓝图。

――他想,“按照毛主席的教导,不管做什么工作,必须首先了解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于是他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接着,他不坐在办公室里依靠别人的汇报来进行工作,常常背着干粮,拿起雨伞和大家一起把兰考县一千八百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自然情况摸了个透,亲自掂了掂兰考的“三害”的份量。

――当一场比过去更加严重的灾害又向兰考袭来的时候,他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于是,他用一支钢笔硬顶着肝部,迎着大风雪,到九个村子,访问了几十户生活困难的老贫农??

焦裕禄有思想、有言论,而且理论联系实际,言行一致,既有崇高理想、科学观念,又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实践,这正是他精神的闪光点,也是最值得县委书记们学习的。作者用焦裕禄的思想和行动,在人们心中树立了县委书记的光辉榜样。

通讯在用人物自己的言行展现其独特的精神风貌时,既要从大处落墨,写人物轰轰烈烈的业绩,体现其境高格远风范,又要从小处着笔,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焦裕禄改变县委领导核心的思想、带病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来到群众中间等等大举动,都是他有远见卓识、忘我工作、一心为民精神的体现,而典型细节的描写,同样感人。当大雪拥门时,焦裕禄来到一双无依无靠的老人家里,问寒问饥。“老大爷问他是谁?他说:‘我是您的儿子。’老人问他大雪天来干啥?他说:‘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老大娘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用颤抖的双手上上下下摸着焦裕禄。”事情不大,话语不多,却使人看到了焦裕禄对人民的深挚情感。爱人者人恒爱之,热爱人民的好书记,必然受到人民的爱戴,即使他与人民永别了,人民也不会忘记他。所以,作者说“他没有死,他还活着。”例文中对人物行动几处细节的捕捉很见匠心。如:由于艰苦的生活和连续超负荷的工作,焦裕禄的肝病越来越重了,“无论开会、作报告,他经常把右脚踩在椅子上,用右膝顶住肝部。他棉袄上的第二和第三个扣子是不扣的,左手经常揣在怀里??用左手按着时时作痛的肝部,或者用一根硬东西顶在右边的椅靠上。日子久了,他办公坐的藤椅上,右边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他的肝痛得使手指发抖,钢笔几次从手指间掉了下来。汇报的同志看到这情形,忍住泪,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而他,故意做出神情自若的样子??”这是怎样的一个铁打的汉子!什么叫“坚强”、“顽强”?

怎样才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何理解“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铸成的”?焦裕禄将办公坐的藤椅顶出一个大窟窿和他手指间的钢笔几次掉落的细节作了有力的回答。

综上所述,只要抓住人物通讯写作的关键――紧紧围绕人物行文,突出人物独特的精神,那么,文章的材料选取、结构安排、表达方式等等,就会象待命的士兵,时刻听候将帅的调遣,各守其职,各尽其用。

(下)写好事件通讯的关键

写好事件通讯的关键在于揭示事件的思想意义。

事件通讯,以写事为主体。它要报道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有着深刻思想意义的典型事件,发掘典型事件蕴含的时代精神。它也写人,但不同于人物通讯那样着力写人,而是围绕事件来写人物的活动,或写出与事件有关的人物群像

一、用充分而典型的材料体现事件意义

在新闻文体中,通讯的突出特点是具体详细地报道人物或事件,没有充分的材料,何谈具体详细?与其看内容枯燥乏味的通讯,不如阅读简明扼要的消息。可见掌握充分的材料是写作通讯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极其重要的工作。事件通讯中事件的意义蕴含在材料里,要体现事件的意义,就必须掌握和运用充分而典型的材料。

从例5-4、5两篇事件通讯中,有的读者重温了中国人民八年浴血抗日的历史,有的读者特别是对这段历史知之不多的年轻人则对抗日战争增加了了解。而所有读者都从中懂得了抗日战争的意义――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因此可以推断,作者手中若无充分的材料,是写不出主题如此深刻、内容如此丰富、教育意义如此重大的通讯的。这就启示人们:要写出高质量的通讯包括事件通讯,是离不开对材料的掌握和运用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人民为抗击法西斯的侵略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中国人民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更是艰苦卓绝。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六十周年的时候,怎样反映当年的这段历史,作者肯定开动脑筋,在集材和选材上下足了功夫。例5-4截取的时间是“公元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这一天,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无不欣喜若狂,作者选取的空间是四个城市、地方。截取这一天,是因为文题是“胜利时刻的回眸”,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是以这一天为标志的;选取处在这一天的东京、**、华盛顿、延安,是因为它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处于特殊的、重要的位置:东京代表了法西斯阵营、**是中国战时首都、华盛顿代表同盟国、延安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这一天出现在这些地方的情景,是世界各地不同阵营情况的缩影。

二、选择恰当的结构方式揭示事件意义

事件的意义无论多么深刻,如果没有恰当的结构方式予以表现,也很难得到揭示。因此,没有哪一位事件通讯作者不注重谋篇布局,只是能力有强弱之分,技巧有高低之别。也正因为如此,人们需要学习、借鉴优秀文章,以不断提高自己写作事件通讯的谋篇布局技巧。上引两篇例文的结构方式就很好地适应了揭示事件意义的需要。

三、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展示事件意义

通讯与消息的主要区别在于,消息比较平实概括,主要运用叙述手法;而通讯则要求具体性和形象性,因而,须综合运用叙述、议论、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手法。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通讯写作要领》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365553.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