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工作报告 > 残联“十一五”期间残疾人工作自查报告

残联“十一五”期间残疾人工作自查报告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2 07:40:43 | 移动端:残联“十一五”期间残疾人工作自查报告
残联“十一五”期间残疾人工作自查报告
自治区残联:
自2006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上级残联指导下,全市残疾人生活状况明显改善,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显著增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速度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对照“十一五”发展规划任务目标,总结近五年的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建设不断加强
——残疾人代表大会:2009年2月29日,***市第五届残疾人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市政府副市长郭锦铭、人大副主任多健、各区主要领导出席了大会,86名各类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残联理事长郑秀波代表上届主席团所作的《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而奋斗》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第五届残联主席团主席、副主席、委员及各专门协会主席、副主席,推举并通过了执行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选举并通过了参加呼伦贝尔市第一次残疾人代表大会的主席团委员候选人和大会代表。扎区残联第四次残疾人代表大会也于2009年11月26日召开,并顺利完成了换届选举工作。
——基础设施建设: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列入重要民生工程之中,投入资金一千多万元,2006年在市区、2009年在扎区分别建立了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用于集中开展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指导、特殊教育、职业培训、专门协会与文体娱乐活动等。有了大型综合服务场所,不单是我市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飞跃,也标志着残疾人工作者从此有了集中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平台,残疾人有了改善功能、提高素质的基地,***市的残疾人事业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组织体系构架:201*年5月市委、市政府下发了《进一步加强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对我市的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截至201*年,全市4个区、11个街道办事处、37个社区都建立了残疾人组织。2007年5月,扎区残联成为独立的二级机构,周悦同志被选为扎区残联首任专职理事长,东湖区、合作区、互贸区的残联理事长由社发局长兼任,各区都成立了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11个街道办事处残联理事长由主管副主任兼职,配备了11名残疾人专职委员;37个社区残疾人协会主席由社区书记兼职,配备了41名社区康复协调员;不断壮大助残志愿者队伍,开发、组织各类助残志愿者1945人,组成帮扶对子1210对,通过日常生活照顾、临时困难解救等形式,为残疾人提供类别化服务,全市由上自下建立了残疾人组织、残疾人组织都有了专兼职残疾人工作者。
——组织管理形式:市残联不断完善内部设置,扩大服务范围,规范工作职责,制定考核细则,实行量化管理,对每个区残联、街道残联和社区残协,按照各项业务工作的达标标准从严进行百分制考核,把年度工作、阶段性工作和重点工作考核相结合,以提高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为各街道残联配备电脑,实现了全市残疾人组织联网办公,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不断更新基层残疾人工作记录、统计资料、档案管理的内容和模式,使基层软件管理更加规整;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组织参观考察、以会代训等多种方式,分级分层组织基层残疾人工作者进行理论学习、业务技能培训和人道主义精神、职业道德教育,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理论素养、业务水平和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逐步形成了组织健全规范、队伍稳定实干、服务功能完善的残疾人组织网络。
二、康复工作成效显著
——康复服务机构建设:***市残疾人服务中心和扎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康复服务与指导作用,集中残疾人进行康复评定与训练指导、社区康复工作技术指导与业务培训、咨询转介、用品用具展示等。市残联累计投入资金近56万元用于扩充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设施,为24个基础设施达到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活动场所配备实用康复器械,改善服务场所环境。使全市5/6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残疾人康复室,19个社区建立了残疾人康复站,为全面完成“十一五”康复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康复服务队伍建设:根据***市基层残疾人工作实际,解决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队伍问题。各级残联协调医疗部门,选配5位热爱残疾人工作、有医师资格的专科医生担任残疾人康复指导医生;选用5位有医务工作经验、热爱残疾人工作的全科医生担任社区残疾人康复指导员;借助社区工作者力量在全市各社区配备了41名康复协调员。在社区医疗机构康复医生的技术支持下,康复指导员和康复协调员按照康复指导医生的计划开展社区康复训练工作。2008至2009年,***市残联组织专业服务人员赴北京、常州、包头等地专门学习康复知识和实用技术,组织基层康复服务人员和社区残协委员进行康复工作再学习、再培训;201*年,市残联组织全体街道残联专职委员和社区康复协调员共56人参加了呼伦贝尔市残联举办的康复工作培训班,完成了社区协调员的上岗培训工作,之后市残联针对实际工作再次举办业务辅导班。连年至少两次的专门培训,有效提高了康复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
——白内障复明:市残联积极协调市卫生医疗部门和上级残联,为白内障患者创造医治条件。十一五期间共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280例,其中免费白内障复明手术69例。2009年始,***市创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市,建立了白内障无障碍运行长效机制,达到白内障发现一例即治疗一例,保证贫困白内障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各类残疾康复培训与训练:十一五期间,低视力患者配戴助视器334;培训低视力儿童家长10人;盲人定向行走训练71人;救助贫困聋儿6人;新收训聋儿(机构)13人;培训聋儿家长9人。训练贫困智残儿童14人;培训智残儿童家长14人。成人肢体残疾康复训练501人;儿童肢体残疾康复训练6人;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5人;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3人。
——辅助用具配发:按照 “节日集中配发、急需随时即送”的辅具配送原则,五年来累计配发辅助用具506件:安装普及型假肢71例;装配矫形器205例;配发轮椅43台、腋杖8副、手杖4支、助行架10个、安全扶手53副;助听器7个、闪光门铃23个;盲杖5支、助视器6个、盲表3个、音乐钟表10个、放大镜指甲刀58个。
——精神病防治与康复:2008年,依托市第一医院、市第二医院综合内科成立了精防康复技术指导组,社区残疾人康复室的医务人员、社区康复协调员及病人家属形成了基层精神病防治康复服务网络。各社区康复站或残疾人协会为辖区内的精神残疾人建档立卡,定期入户,动态掌握他们发病、服药、康复训练等各阶段的情况,对精神残疾人的监护与管理逐年加强。2009年始,结合彩票公益金救助活动,资助8名贫困精神病入院治疗,为救治中的精神残疾人解决生活费和交通费。
——创建“全国残疾人康复示范市”:2009年***市被确定为“全国残疾人康复示范市”培育地区,***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及时下发了《***市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市实施方案》,为创建工作制订了行动纲领。按照方案要求,市残联继续实施康复助残工程,把康复工作的落脚点放在社区,努力做到专家骨干与兼职队伍协助,康复普教与入户走访兼顾,医疗康复与社区康复并重,集中指导与跟踪服务同步,探索出了适合本地实际的康复服务模式;市财政按照全市常住人口16.5万人、每人每年1.00元的标准批配残疾人康复经费,其中4.5万元拨至街道和社区,用于康复需求调查、建档立卡、人员培训、组织宣传、协调实施、康复协调员工作补贴等;结合“十一五”康复工作要求,市残联重新设计了基层康复工作用表,将新任务目标及时纳入到新表中,使工作记录更细致更实际,进一步规范了基层资料管理;街道、社区残疾人组织为有康复需求的功能障碍者建立康复服务档案3566册,为所有持证残疾人建立康复服务档案2423册,便于基层康复服务人员及时掌握康复需求与服务情况;街道残疾人医疗康复室依据筛查、诊断结果和现有条件,为501名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和功能训练的残疾人制定训练计划,与社区康复协调员一起指导各类残疾人居家开展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社区残疾人协会结合社区活动利用各种机会培育残疾人康复意识、传播康复知识、培训亲友、提供转介服务、开展娱疗等康复活动,全力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范围和能力。201*年***市被民政部、卫生部和中国残联授予“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
三、就业工作稳中求新
——就业服务与指导:依法全面推行残疾人按比例就业,为残疾人集中就业寻找机遇,鼓励残疾人自谋职业。市残联与部分企业经过长期的就业协作,建立了良好的用工关系。2006年的新兴酒厂、扎区福利木器具加工厂、新华被服加工厂,2007年的盛达实业公司、宏丰木业、英华鞋厂,被市残联确定为“残疾人就业基地”;2008年的英华制鞋有限责任公司、春友建材公司、缘梦圆盲人按摩院及国伦按摩诊所,被确定为“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被指定的企业保证提供一定比例、适合的岗位集中安置残疾人,保证残疾人有所学、有所用。各级残联每年组织残疾人参加就业招聘会,在残疾人与招聘单位间搭建用工、就业桥梁。对于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家庭,市残联想办法为其家属安排就业,不让残疾人家庭出现“零就业”。自2006年起,贫困残疾人个体就业市残联给予小额无息贷款,盲人王东开办的缘梦圆按摩院、肢体残疾人邓留金兴办的养狐业等9名残疾人创业分别得到了市残联的资金扶持。201*年,市残联还将公益性岗位管理与社区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建设紧密结合,安置了12名适于基层工作的街道残联专职委员。公益性岗位与安置残疾人就业的有机结合,为探索残疾人就业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市残联在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同时,做好残疾人就业后的稳定工作,实行跟踪负责制,及时了解残疾人的工作情况,协调用人单位为残疾人交纳社会保险费。“十一五”期间共安置587名残疾人就业,其中按比例安排147人、集中就业129人、个体从业240人、零散就业59人、公益性岗位12人。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收缴与管理:2006年,市残联与地税局联合发文《关于征收2005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通知》,实现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由地税代缴。市残联工作人员定期到地税征收大厅办公,发放征收通知、统计按比例安排残疾人数、核对征收金额。市财政加强对保障金的监督与管理,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保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只用于残疾人事业。五年来,保障金收取连年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职业技能培训:发掘适合残疾人从事的职业技能,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2006年,组织残疾人到扎区苇帘厂学习制作苇草工艺品技术;2007年,扎区残联、东湖区残联分别举办的种植、养殖业培训班;2008年,市残联举办肢体残疾人电脑培训班、选送残疾人到英华鞋厂学习缝制串珠鞋花;2009年,市残联举办了盲人计算机培训班、盲人按摩培训班、手语应用培训班。五年内累计培训426人次。通过培训,使残疾人掌握了一定的职业技能,为残疾人就业奠定了基础。
四、教育工作卓有成效
——政策性长效救助:2006年7月正式实施的《***市贫困残疾人家庭学生教育资助办法》,为全市贫困残疾人家庭中应届大中专学生带来福音。2009年市政府出台的《***市残疾人优惠扶助补充办法》,进一步强调和规范了教育资助工作,市残联灵活贯彻文件精神,在资助贫困残疾人家庭大中院校学生和特殊学校学生的基础上,将受助对象扩充至非贫困残疾学生、院校级优秀大学生、残疾人家庭研究生。五年来,市残联共为贫困残疾人家庭的123名学生支付教育资助金20.25万元。
——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市残联积极挖掘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各界携手帮助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完成学业。2006年以来,***检验检疫局、海关、边防七团四连、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多家单位都对贫困残疾人家庭学生进行过资助,201*年,市残联又促成***市国检局、富豪集团、发达集团、合作公司等9家单位与贫困残疾人家庭结成帮扶对子,长期资助12名贫困残疾人家庭大中专生就学,直到完成学业。五年来社会捐资合计5.2万元。
——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我市残疾儿童少年就学情况一直受到残联和教育部门的关注。在2009年的抽样调查中,肢体、视力、听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或特殊教育情况良好,就学率能够达到98%,只智力残疾儿童少年就学率趋低在37%左右。这一结果提醒市残联愈发重视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工作,确定了残疾人教育“尽早介入、正规教育、长期训练”的策略,从小培养残疾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融入社会的能力开始,逐渐实现生活自理到自食其力。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全市150多名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能够随班就读的都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对那些不能随班就读且有就学能力的各类残疾儿童少年,市残联积极协调呼伦贝尔市和呼和浩特市的专业特教学校,将残疾孩子送出去接受正规教育培训。
五、社会保障措施得力
——走访慰问:多年来,慰问贫困残疾人家庭是残联经常性工作。在各节日来临之际,市政府有关领导都要随同市残联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家庭。特别是2008年春节以来的“一分关爱百家暖”活动,使慰问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慰问内容更加贴近残疾人需要。五年间,共给600余户特困残疾人家庭送去了温暖——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送轮椅、拐杖、盲杖等辅助用具,为有教育和医疗负担的贫困残疾人家庭送生活必需品及慰问金。助残日期间,2006年为全市527名残疾人免费体检;2008年走访慰问自强不息的残疾人先进典型,鼓励他们起好模范带头作用;2009年慰问贫困残疾青少年家庭,为孩子们买书籍、送学习补助金;201*年慰问残疾人道德模范和先进福利企业,弘扬残健共融、和谐建市的社会风尚。“爱耳日”、“爱眼日”、“肢体残疾人日”、“国际聋人节”、“国际盲人节”、“国际残疾人日”等也都围绕主题,采取社会宣传为基础,座谈、联欢、配发相应的辅助用具、送节日礼物等形式多样的慰问活动。
——政策保障:为贯彻落实《进一步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实施意见》,***市政府出台的《***市城镇居民住院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办法》(〔2008〕22号)和《***市城镇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分配方案的通知》(〔2009〕1号)中,针对残疾人都给予了特别的照顾。2009年,***市残联又积极协调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卫生局、民政局、人事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等部门,在原有的残疾人优惠政策基础上,制定了进一步优惠残疾人的新措施,并由市政府批准出台了《***市残疾人优惠扶助补充办法》。该《补充办法》涉及残疾人的康复医疗、生活保障、劳动就业、教育培训等方面,全方位、多层次地惠及残疾人生活,从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结合了当前***市的各方实力,为使部分非制度化的临时救助逐步形成制度化的社会保障迈出了关键的一大步。
——住房保障:2008年,市残联通过对贫困残疾人住房情况摸底调查,了解到全市有581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存在居住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市残联向上级残联争取到100户国家专项彩票公益金农村牧区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得到国家及自治区专项补助资金50万元,2009年,又申请到该项目50户,收到项目资金25万元。项目资金已经分配到贫困户较多的扎区和东湖区。根据我市住房造价的实情,市残联将项目落实与我市保障性住房分配相结合,将危房改造与扶贫楼、廉租房融合并施。截止201*年10月,共安置了287户贫困残疾人无房户,残疾人居住问题大部分得到了妥善解决。
——基本生活保障:民政部门,将无就业能力、无法组成家庭、依靠父母供养生活的成年残疾人,单独认定为低保救助对象;市残联对重度残疾、一户多残、老残一体、重大疾病的特困残疾人实施年度基本生活救助,为贫困残疾人免费提供轮椅、拐仗、助听(视)器等辅助用具;市建设部门分配廉租房,着重考虑贫困残疾人家庭,并按照残疾类别和等级提前选择楼层;市广电部门对安装数字电视的贫困残疾人家庭减半收取基本收视维护费;
——教育保障:市残联对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特教学校的残疾学生、考入大学院校的贫困残疾人家庭学生,给予不同程度的定额助学补贴;市教育局、市工会、市妇联、红十字会等对贫困残疾人家庭学生给予助学补贴。
——医疗保障:劳动保障部门将全市残疾人都纳入城镇居民住院医疗保险,市残联为贫困重度残疾人承担住院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医保局将有职工医疗保险的精神病人纳入慢性病范围,医药费用定额报销;医疗部门减免贫困残疾人办证的评残费用,对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并定额减免费用,市残联补余差;市残联为符合条件的低视力残疾人验配助视器、为符合条件的听障残疾人验配助听器,为下肢缺失的贫困残疾人安装假肢并承担80%的费用;市民政局发放 “贫困家庭医疗救助金”为贫困残疾人定额报销医疗费用。
——就业保障: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对残疾人个体从业的免收牌匾、广告设置费;市残联对个体从业的贫困残疾人给予5000元—10000元、为时一年的创业无偿借款;各用人单位必须使按比例就业的残疾职工或集中就业的残疾职工全部加入社会保险。
六、文体宣传丰富活跃
——文艺展演:2007年 “全国助残日”期间,市残联创办了扶残助残“彩虹”行动。5月18日下午,在***市新闻演播大厅,扶残助残“彩虹”行动启动仪式暨第十七次“全国助残日”文艺演出隆重开场!一台汇集了基层优秀残疾人文艺爱好者,内容丰富、乐观进取、感人至深的文艺节目,向全市人民展示了残疾人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市长吴浩峰等四大班子领导与部分残疾人以及关心残疾人事业的各界人士800余人共同观赏了这台演出。

——体育活动:2008年助残日,扎区残联、文化体育局及中国移动公司扎区营业部联合举办了“迎奥运、展风采——移动通信杯”残疾人运动会,有60余名残疾人参加了趣味比赛,他们发扬奥运精神,克服自身障碍,充分展示了残疾人不甘落后、自强向上的精神面貌,赢得了广大市民的尊重,关心、理解残疾人的社会氛围再一次被渲染。乒乓球运动员肢体残疾人费洪杰、羽毛球运动员听力残疾人赵贺等,也在自治区级的各赛事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社会活动:2008年,在迎宾广场,市残联、市红十字会、市文化局、市广电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爱在天地间”为汶川赈灾义演捐助晚会上,“轮椅歌手”王培兴深情演绎的歌曲《从头再来》、肢体残疾女高音高善平的民歌及聋哑人的手语舞蹈,感动了整个广场的市民观众,人们饱含着热泪,不由自主地纷纷捐款。汶川大地震后,我市广大残疾人踊跃加入到援助的行列中,全市共有104名残疾人自发捐款,累计金额10000元整。2008年春节,5名盲人按摩师到福利院为颐养老人免费保健按摩,201*年助残日,全市盲人按摩师在扎区圆梦缘按摩院前免费为市民诊断、按摩,残疾朋友们正创造机会以善举回馈社会。
——文化展示:2008年与2009年间,为了体现我市残疾人对发展口岸经济、推进特色旅游、创建全国文明城的满腔热忱,展示我市残疾人的精神面貌、聪明才智,市残联、扎区残联陆续筹办了“残疾人艺术成果展”。展览在全市范围内共征集了1000多件各类作品,除传统展品外,蛋壳彩绘、牛角雕刻、羊首图腾、菜杆盆景、锡箔工艺、根雕石刻、大幅剪纸等作品,艺术性和独创性分外突出。展览均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参观者纷至沓来,无不交口赞誉。展会后,市残联将优秀作品汇集成册,冠名为《心灵的交响》,意为作品集是残疾人心中美丽的音符谱化的动人乐章。市残联还挑选出有代表性的精品,参加了2009年的“***中俄蒙科技展”,通过这个平台向国际友人和社会各界宣示了残疾人勤勉坚韧的优秀品质和匠心独具的精湛技艺。反复举展的主要目的就是以展带销的形式,推广残疾人的艺术创意,发掘适合残疾人就业的渠道,结合本地旅游经济开辟残疾人艺术作品的市场。201*年,自治区残联举办了残疾人艺术展览,***残联选送了10件精品参加了展览。其中我市民间艺术家、听力残疾人郑怀勇的锡箔(易拉罐)工艺画被选定为上海世博会展品。5月22日,身着民族盛装的郑怀勇在世博会“生命阳光馆”现场展示了他的技艺。郑怀勇作为自治区的代表走近世博会,说明了***市的残疾人文化步上了更高的展台,这是***市残疾人的骄傲,也是***这个魅力城市的荣耀。
七、残疾人合法权益充分保障
——残疾人维权工作:市残联积极协调市残疾人法律援助中心对贫困残疾人进行维权救助,完善信访组织结构、规范工作秩序、开通法制维权热线,把残疾人的大事小情都放在心上,让每个来访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答复。“十一五”期间,未出现残疾人集体上访事件,残疾人越级上访平均每年不足1件,未发生过残疾儿童流浪或残疾人受到遗弃、虐待、侮辱等现象,侵犯残疾人合法权益事件投诉率为0.8125,小于国家最低比率1.5,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法制环境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核发第二代残疾人证:2009年,换核发第二代残疾人证的过程中,市残联坚持办证标准、严格办证程序、提高办证质量,指定医疗机构市第一医院和第二医院抽调经验丰富、能力强的技术骨干组成市残疾评定工作小组,专门负责六类残疾等级评定工作。为有效减轻贫困残疾人经济负担,市残联协调指定医院减免收取贫困残疾人的鉴定费用,指定照相馆免费为其拍照。办理新证业务已与换旧证工作同步进行,按照办理新证要求和标准,同期为残疾人申报、评定,及时核发新证,现已发放新残疾人证2423本。
——无障碍建设: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无障碍环境建设被列为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市残联作为主要责任单位之一全力配合建设部门狠抓无障碍建设。2008年***市被推荐创建“全国无障碍城市”,市残联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多次对我市的道路、建筑物、广场等处的无障碍建设情况展开调研,如实向有关部门反映调研结果,向市政府提出无障碍需求、管理、监督建议,对有明显障碍且可改造的单位印发了催办函督促整改。近两年,在全市各单位的积极响应和配合下,我市的无障碍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建设局经过征求市残联意见,对已建道路、所有休闲广场进行了缘石坡道处理,在固定公厕内设置了无障碍卫生间,在火车站站台进行了无障碍改造;民政、旅游、政法、民航、建设等部门在各自新建的公共场所中,积极落实了无障碍设施;市农行、工商行、工商局、自来水公司等单位及时改造了无障碍坡道;电视台、报社,利用新闻媒体进行了无障碍建设的宣传,创造了良好的无障碍舆论环境;市政府、地税、工商、劳动、机场、火车站、口岸等场所都设置了信息电子屏幕,市残联在民航、宾馆、餐饮等服务行业中传授、推广了手语,初步实现了信息无障碍;市残联进一步完善市残疾人服务中心和扎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的无障碍设施,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201*年是***市创建全国无障碍城市验收之年,为深化创建内容,市残联尝试开展了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届8月11日“全国肢残人活动日”为53户贫困肢体残疾人安装了卫生间扶手。同时,又积极争取到中残联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10户及匹配资金4.2万元。在深入了解各类残疾人的生活能力和生活主要障碍的基础上,本着“重度残疾、贫困、急需、房屋有改造价值、残疾人自愿”的原则,经过多次筛选,确定了7户重度肢体残疾人和3户盲人残疾人家庭为项目改造户。9月中旬,市残联邀请专业设计人员到残疾人家中实地勘察,根据每个残疾人的身体情况和需求设计不同的改造方案;聘请有资质的施工单位和市残联维权部工作人员组成施工小组,于9月20日,家庭无障碍改造工程正式开始实施!9月26日是第53个国际聋人节,为使这个聋人节更加新颖更加有意义,我们为22户双聋哑夫妇家庭安装了闪光振动门铃,从此拜访聋人家庭不再有障碍。今年的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不仅让85户贫困残疾人得到了切实的帮助,也为今后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积累了经验
九、工作作风更加扎实:
近五年来,市残联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将为残疾人办实事摆在突出位置重点抓,针对残疾人关心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廉租住房、就业、房屋拆迁等问题,联合相关部门共同提供切实服务。使全市795名贫困残疾人都享受到低保,278户住房困难残疾人家庭入住廉租房,828名无业残疾人都加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社区有康复需求的身体功能障碍者得到类别化的康复服务:为贫困残疾人安装维修假肢、配发辅助用具、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精神病患者免费入院医治、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教育资助、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等等,全面实施了康复、教育、就业救助工程。为将残联政务公开,便于更多的人了解、查询,市残联在***网站设立了残疾人服务窗口,在残疾人服务大厅公开工作职责和服务承诺,设立监督电话,向广大残疾人发放服务卡,想尽办法贴近残疾人,建立良好亲民关系。
在2009年的软环境和机关作风建设“民评官”活动中,面向全市各界发放了58540份问卷调查表,对181个部门和单位进行了民意测评,市残联群众满意率位居首位,市委、市政府召开表彰大会,授予市残联“2009年度软环境和机关作风建设十佳先进单位”称号。
十、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各项残疾人工作得到扎实推进,为我市经济社会的繁荣和发展、推动“两个体系”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但是用高标准来衡量,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惠及残疾人的“两个体系”建设有待于进一步推进。在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妥善解决残疾人各类需求的综合实力还有限,社会环境和经济资源距残疾人期望还有很大差距。结合实际,我们只能按残疾人需求的轻重缓急,以保障残疾人生活、康复、教育、就业、居家服务等基本需要为重点,让有限的资金、人力及其他资源最大地发挥作用。
2、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兼职情况较为突出,使整个队伍对残疾人工作的认识、对残疾人政策的了解、业务素质等综合能力提高速度缓慢,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我们的残疾人工作队伍需要更多的专职人员,需要更多业务成熟的人,为残疾人主动服务、提供人性化服务。
3、残疾人康复服务队伍缺乏专业技术力量。残联开展康复指导与训练工作仍然离不开医疗部门的技术支持,应该在医疗康复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切实加强残联的康复技术力量,既能与医疗部门通力合作又能自主开展工作,以提高社区康复服务的技术含量与业务能力。
十一、***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期间需要解决的重点事项
十二五期间,***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是: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全力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实现残疾人事业与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措施,加快推进我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今后一个时期需着重解决如下问题:
一、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
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将残疾人纳入覆盖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予以重点保障和特殊扶助,研究制定针对残疾人特殊困难和需求的社会保障政策措施,扩大残疾人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待遇。
着重解决:将靠父母或兄弟姐妹供养的无劳动能力的成年残疾人纳入低保范围;对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后生活仍有特别困难的残疾人家庭,采取结对子、定期补助等措施保障生活;对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殊困难家庭和低收入残疾人家庭,实行临时救助;落实贫困残疾人的基本医疗保险由政府补贴,逐步提高对贫困残疾人医疗救助的标准,逐步将符合规定的残疾人康复医疗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将城市保障性住房与危房改造项目相结合,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家庭,对符合城市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做到应保尽保;实施教育救济政策,保障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就学。
二、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规划和制度建设,有效整合各方资源,统筹发展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托养、无障碍、文化体育、维权等专项服务,不断扩大残疾人服务覆盖面。制定、完善残疾人服务机构建设,完善服务、技术和绩效考核标准,完善行业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推进残疾人服务体系的规范化,实现残疾人工作体系的网络化,全面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着重做到:以医疗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发挥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活动场所、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等的作用,形成社会化的康复服务体系,全面开展康复医疗、功能训练、辅助器具配置、残疾预防、康复转介、知识普及和咨询等康复服务,让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全面巩固建设全国社区康复示范市;保障可随班就读残疾人儿童少年的受教育权利,对适合特殊教育的残疾儿童少年做好转介服务,在学习费用上给予适当扶助;落实残疾人按比例就业、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开发适合残疾人的公益性岗位等残疾人就业促进和保护政策;以民政托养机构为骨干、街道和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为主体,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加强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提高无障碍设施建设质量,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真正方便残疾人生活;加强残疾人文化体育服务,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以法律援助机构为主,以各级残联、社区法律工作站为补充,完善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机制和信访工作机制,形成体系为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服务。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残联“十一五”期间残疾人工作自查报告》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369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