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况简介
***村位于镇西南部,共有农户219户,人口566人,党员27名(其中,流动党员6名。党员中,最大年龄的为75岁、最小年龄的为23岁、平均年龄为53岁。在县里居住的党员为18人,在村里居住的仅为3人。)。耕地面积982公顷(其中,水田124公顷,旱田858公顷),2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8063元。村党支部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以服务群众为根本,着力打造带民富、干实事的基层战斗堡垒。***村曾荣获省级生态村、省级精神文明示范村、市级标准化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村党支部通过“四力”提高综合能力。用影响力增强凝聚力。以“三清单两承诺一办法”为引领,“我带头、我奉献、党群共建美丽乡村”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党员、团员、妇代会、村民代表等先锋带头作用,成立“**村老年协会”和**村党员志愿服务队,积极落实门前“五包”、村规民约等环境管理制度,当好政策宣传员、矛盾纠纷排查员、乡村文明倡导员。用吸引力催生战斗力。为更好地践行“三会一课”和“一卡三单双纪实”,采取“村党支部集中学、县里党员据点学,发放资料自主学、网上支部每日学、年老党员上门送学”等形式,逐步拓宽学习范围,深入开展了“我是党员我带头” 、“党员服务我先行”、“查看比评”、“以赛促学,四季行”、等主题活动,带头整治村容村貌,帮扶困难群众,切实提升党员宗旨意识。“老党员讲故事”党建特色活动荣获全省最佳组织生活二等奖。用创新力带动生产力。积极整合现有农业资源,推进“党建+合作社”发展模式,努力使“党支部+农机合作壮+玉米合作社”横向联合,计划5年内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整村推进;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带领村民利用村北林地发展林下种植,种植榛子、沙果、李子、黄花和芍药100多亩;结合“互联网+”新常态,成立“**村农产品网络销售站”,鼓励村民发展小笨鸡、农家鸭蛋、有机绿色大米、小米、花生等特色经济作物为主的“庭院经济”,由网点统一收购、统一注册商标、统一包装,促进农民多渠道增收;实施农家蔬菜基地建设工程,推进无公害水稻、玉米基地继续建设工作,培植大鹅养殖产业。用执行力播散亲和力。拿出部分村集体收入为村民购买养老保险、承担部分水电等费用,让群众直接受益;新建401.8㎡社区服务室,增设棋牌、台球、乒乓球等娱乐设施,解决冬季娱乐活动难开展问题;积极筹划建设村级档案室和“村史馆”,着力打造集村屯概况、发展历程、党建规章制度于一体的“文化墙”,配齐电教设备、图书报刊、文体用品等硬件设施;建设83平方米彩钢仓库及附属设施,公共厕所一座,改扩建休闲文化广场硬化面积1000平方米(共计1800平方米),全村安装治安监控摄像头26个;村内主巷道全部实现水泥硬化共计0.7公里,改造栅栏3700余延长米,道路硬质边沟达到4000余延长米,栽种绿化树3000余棵。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