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工作报告 > 县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自查自评报告(精选多篇)

县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自查自评报告(精选多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2 09:01:17 | 移动端:县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自查自评报告(精选多篇)

第一篇:县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自查自评报告

一、xx基本县情

xx县域面积2493平方公里,辖10镇21乡,现有人口47.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5万人。

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构筑组团滨江城市、建设小康秀丽侨乡”战略目标,发扬敢闯敢冒、艰苦创业精神,积极推进经济跨越发展。~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41.74亿元,同比增长18.3%,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财政总收入4.05亿元,同比增长36.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33.0%。

二、xx教育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1、学校学生情况。~年全县各类中小学共计110所,其中高中9所(普通高中5所、职业高中3所、综合高中1所)、初中1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9所、乡镇小学23所、村小学21所、教学点25个。

全县中小学在校生57384人,其中小学31484人、初中16402人、普通高中6459人、职业高中3039人。

全县中小学校中,社会力量办学12所,在校生5750人,占全县在校学生总数10.02%。

全县幼儿园146所,在园幼儿11490人。其中教育部门办4所,幼儿1110人,占幼儿总数9.66%;集体办16所,幼儿1084人,占幼儿总数9.43%;社会力量办126所,幼儿9296人,占幼儿总数80.91%。

2、普及程度。~年,全县幼儿入园率为82.29%。6-11周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99.99%, 12-14周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98.1%,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入学率99.66%。小学升初中比例100%,初中升高中比例为81.93%。“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96.4%。17周岁人口初中完成率97.28%。

3、师资水平。全县在职教职工3391人,其中专任教师2997人。专任教师中,小学、初中、普高、职高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依次为97.63%、97.67%、87.87%、76.96%,小学、初中取得专科、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依次为60.22%、45.29%。全县高级职称教师77人,中级职称教师924人。全国劳动模范2人,省功勋教师1名、省特级教师1人、省名校长培养对象1人、省名师培养对象 3人、省教坛新秀6人,市明星教师26人、市学科带头人28人。

4、办学条件。全县中小学占地面积1157724平方米,建筑面积521821平方米。 小学、初中、普高、职高生均占地面积依次14.22㎡、19.95㎡、38.92㎡、43.18㎡,生均建筑面积依次为7.11㎡、7.32㎡、16.99㎡、22.43㎡。小学、初中、高中生均图书册数依次为10.5、10.4、14.9,生机比(学生数/电脑数)依次为16.9、13.7、6.6。全县多媒体219套、校园网42个、校园广播系统59套、闭路电视13套、校园通讯系统3套、语音教室4个。

5、教育经费。~年,教育经费总支出25111.6万元;财政对教育拨款21398.1万元,比上年增长25.9%;财政对教育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例37.3%;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tp比例5.2%,年人均教育经费528.7元;年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450.5元;年生均教育事业费小学2427.4元、初中2534.7元。~年三项经费:年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小学80.2元,初中71.5元;学校改造和基本建设经费县财政安排6194.6万元,银行贷款等其它渠道1963万元;教师年平均工资,国拨工资11730元,地方出台的津贴、补贴8959元,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养老保险金等3588元,奖金4950元。省政府转移支付资金1212万元。城市教育费附加征收420.7万元。

5、开展“质量年”活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确立~年为“提高教学质量年”,树立全面的教学质量观,优化提质环境,落实提质措施,凝聚提质力量,大力推进我县中小学教学质量的快速提高。通过召开专题会议、讨论查摆问题、拍摄专题片、在公文素材库域网开辟专栏等,精心营造氛围。开展教导主任论坛、专家专题讲座、建立 “教研基地”、优秀教师­“课改t型台”、校长“课堂风采录”、网络课堂直播、外出交流学习等系列活动,让“提质”深入人心,成为xx教育主旋律。

6、加强督导评估,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我县于1997年成立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督政督学双重任务。每年根据本县教育工作重点,对乡镇实行年度考核。运用教育创强有效载体,推进我县基础教育发展。不断完善中小学督导评估体系,实施《xx县中小学等级目标管理办法》,开展学校星级评估制度,不断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提高办学水平。

三、主要做法

“十五”期间是我县教育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重要时期,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实现“两高普九”。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认真贯彻“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确保教育事业优先发展不动摇。将“两高”普九工作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战略,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成立了“两高”普九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做到思想认识、组织领导、工作力度和政策措施“四到位”。实行县领导联系校制度,帮助学校解决实际困难,在促进教育发展中发挥表率作用。把教育工作纳入乡镇党委政府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加强考核,实行奖优罚劣。安排专项经费,建立学校布局调整和教育强镇创建工作激励机制,鼓励乡镇抓教育积极性。全县乡镇党委、政府在发展当地经济社会的过程中也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依法履行教育工作职责,坚持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千方百计改善办学条件,千方百计提高教育整体水平。全县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出谋划策,密切合作,共同推进教育事业发展。

(二)健全机制,不断加大教育投入

1、加大财政投入。依照“三个增长”、“两个提高”的要求,逐年增加教育投入。近四年来,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均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把教职工工资(含年度奖金和地方津贴)全额纳入县财政预算,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同时,积极争取省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年、~年省财政向我县转移支付各1212万元。

xx—~年xx县教育经费情况

年 度

教育经费

总支出数

(万元)

人均教育

经费总支

出数(元)

财政对教

育的拨款

费(万元)

比上年增长比例

(%)

财政支

出 数

(万元)

财政对教

育拨款占

财政支出

比例(%)

财政性教育经费gdp比例(%)

2、安排专项资金。为了保证教育投入,我县建立了八项教育专项资金,即xx年-~年间每年安排高中教育发展资金500万元、布局调整专项资金500万元、危房改造专项资金200万元、师资培训专项资金40万元、帮困助学专项资金50万元、信息技术装备专项资金1000万元、教育强镇创建奖励专项资金、高中招生奖励专项资金。,在实施过程中,实际投入已远远超出预算,八项教育专项资金为我县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3、多渠道筹措经费。一是用好政策,征足城乡教育费附加,在全市率先开征地方高等教育费。~-~年,全县累计征收城乡教育费附加2347万元,其中地方高等教育费 600万元。二是采取财政贴息手段,鼓励重点学校向银行贷款,解决教育基建资金不足问题。三是积极争取社会帮扶。充分发挥侨乡优势,积极发动社会捐助,~年各乡镇通过捐、集资,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达225万元,各乡镇财政直接或通过多渠道筹集用于教育的经费达300多万元。四是盘活教育存量资产,~年4月成立兴达教育投资公司,对教育存量资产进行市场运作,拓宽教育融资渠道。同时,成立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加强教育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加强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十五”期间,县委县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大教育投入,加快学校建设。xx年以来,投入经费4.5亿元,新增校舍建筑面积33.8万平方米,排除校舍危房3万平方米,完成了改水改厕工程,实施了《xx县教育技术装备实施方案》,全县乡镇以上学校实现了“校校通”。xx中学、县职业技术学校、温溪高中、华侨中学的整体搬迁,船寮高中扩建工程、北山镇校复建工程的相继竣工,为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坚(来自好范 文网www.bsmz.net)实基础。

xx县重点校建工程建设情况

(四)深化改革,不断增强办学活力

1、鼓励社会力量办学。认真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立足侨乡实际,制定《xx县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规定》,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创造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的政策环境,依法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发展。xx年以来,社会力量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兴办了石门中学、温溪镇中心幼儿园、启明幼教中心、山口侨星幼儿园、东山幼儿园等一批民办学校;同时,扩大了中山中学、侨乡实验学校办

学规模。政府办学为主、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形成。

2、改进教育内部管理方式。制定《xx县乡(镇)中心校以下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进一步理顺学校管理体制,裁减冗员,提高效益。全面推行校长负责制、教师全员聘用制和教师资格制度,引进竞争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实施《xx县中小学等级目标管理办法》、《xx县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操作标准》,改进中小学督导评估体系,不断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启动新一轮教育改革,推行教育质量承诺制和满意度测评,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整体育人功能。

3、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新课程实施为契机,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落实基础课程改革保障措施,突出师资培训,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活动。构建 “以校为本”的教科研体系,加强新课程课题研究,~年度教育科学“十五” 课题规划中,我县立项县级课题95个,市级年度课题49个,市级重点课题8个,省级课题2个,共157个。开发校本教材,调整课程结构,探索新的考试形式和评价方式。成立假日活动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假日活动,培养青少年学生全面素质。重视学习困难学生辅导工作,推行导师制,整体提高教育质量。

(五)突出重点,提高教育整体水平

1、突出和谐发展重点,推进教育事业全面进步。近几年来,我县教育工作立足本县实际,坚持统筹兼顾,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推进学前教育、高中段教育和成人协调发展。一是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将幼儿教育纳入基础教育的整体范畴进行统筹管理,实行乡镇幼儿教育由当地中心校或中心幼儿园统一管理制度,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对上规模上档次的民办幼儿园,在添置设备、培训师资等方面予以奖励,并选派园长、保教主任以及按每班0.3—1人的比例的公办教师,选派人员经费由县公共财政负担。同时,通过将撤并学校闲置校舍提供给社会力量创办幼儿园、鼓励中心小学附设幼儿班等办法,千方百计提高农村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二是扩大高中教育规模。加快公办高中学校建设,xx中学、温溪高中先后实现整体搬迁,船寮高中扩建工程顺利推进;支持民办高中学校发展,帮助中山中学、石门中学抓好扩容工作。高中段教育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水平显著提高。三是加快成职教发展。~年,xx职业技术学校实现整体搬迁,努力提高普职比例。建立县、乡两级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积极开展“百万农民培训工程”、“百万职工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利用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优势,发挥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作用,突出滩坑库区移民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加快全县劳务输出和劳动力转移。

2、突出队伍建设重点,增强教育发展人才保障。广大教师是推进教育发展的主力军,是提高“普九”水平的人力保障,我县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高。一是提高教师学历合格率。通过外地高学历教师引进、鼓励在职教师学历进修等形式,壮大师资队伍,提高学历层次。二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完善校长负责制和教师聘任制,按照“按需设岗、平等竞争、双相选择、择优聘用”原则,实行教师竟聘上岗,初步建立了“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用人机制。建立后备校长人才库,改进学校领导干部选拔方式,实行公开招考校长。三是强化师资培训工作。加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开展校本培训活动,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推行“走出去、请进来”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益。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从~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对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进行新一轮培训。四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行xx县人民教师“五条禁令”和“教师宣誓”制度,深化“群体师德创优”活动,开展“德艺双馨”教师评选活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广大教师整体素质。五是开展爱心支教活动。本学期,首批23名城镇优秀教师组建了“爱心支教团”分赴万阜、吴坑等偏远学校进行为期一年的爱心支教。

3、突出布局调整重点,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按照“高中向城区和县首位镇集聚,初中向中心镇集聚,小学向中心镇中心村集聚”的原则,结合城市化建设规划和滩坑电站移民安置,加大校网布局调整力度,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一方面落实校网布局调整奖惩措施。撤并一所初中,撤并学校的乡镇受奖2万元,并入学校的乡镇受奖3万元,全部完成小学布局调整任务的乡镇受奖2万元;因主观不努力而未按计划完成调整任务的乡镇,当年不得评先,并推迟安排建设项目。另一方面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规划定点的学校在经费投入、学校基建、教师配备、设备添置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加快设施建设,创办寄宿制学校,为学校撤并创造条件。1997年以来,全县创办寄宿制学校52所,撤并学校374所。

4、突出教育创强重点,大力提高教育整体水平。创建教育强镇是提高区域教育整体水平的有效载体。一是抓规划。xx年,制定了《xx县教育强镇创建规划》,根据本县教育发展实际,~年又修订创强规划,到~年全县省级教育强镇达到23个,占全县乡镇总数三分之二以上,力争实现教育强县。二是抓领导。成立创强领导小组,实行党委、政府牵头,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创强合力。三是抓措施。县政府安排专项经费,建立创强激励机制,对当年被评为市级、省级教育强镇的分别给予15万、20万元奖励,提前或者延期创建的,其奖金逐年增加或递减20%;对当年被评为市、省级教育强镇的乡镇领导分别予以3000、5000元的奖励。同时,在校舍建设立项、资金安排、教师调配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四、指标达标基本情况

对照《浙江省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要求及实施办法(试行)》28项指标达标要求,我县自查自评结果为25项达标,3项基本达标。3项基本达标项目简述如下:

1、指标序号12:校园建设

生均占地面积达到ⅲ类标准的小学、初中分别占总数的66%、77%。生均建筑面积达到ⅲ类标准小学、初中分别占总数的68%、77%。全县基本完成破旧校舍改造,无危房校舍,校园环境较好,绝大部分学校有绿化,基本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

2、指标序号13:标准化学校建设

目前,我县中小学

校未申报省标准化学校评定,计划于~年申报25所中小学校参加ⅰ、ⅱ、ⅲ标准化学校评选。根据规划,到~年全县75%左右学校达到标准化学校。

3、指标序号15:教学设备

全县各中小学按省标准配备了教学仪器,并于1999年顺利通过省“普实”验收。近年来县财政拨出专项资金,加大信息技术教育装备投入,全县现有多媒体设备219套,学生电脑4493台,校园广播系统59套、校园网42套,做到了每个乡镇中心校都有一套以上多媒体和校园广播系统。但音、体、美、劳、卫的教学仪器配备、生均图书距省定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

五、存在问题

近几年来,我县教育虽然得到了迅速发展,教育整体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但由于我县是山区县,经济欠发达,教育基础薄弱,目前,我县教育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人口集聚加快,县内区域间教育差距也日益突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然不少。

1、教育发展对投入需求很大。一是校舍建设需求很大。据测算,今后五年普及高中教育和学前教育,解决县城和主要集镇集聚人口的就学问题,至少还需投入3亿多元。二是按照省“万校标准化工程”要求,进行标准化办学,我县还要投入5.8亿建设校舍和完善教学设施。三是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还不高,学校办公经费紧张,实施“一费制”后学校可支配经费更加紧缺。

2、学校布局调整制约因素多。目前,我县学校数量仍然偏多,学校规模小、效益低的现象比较突出。制约学校布局调整因素较多,有历史原因,1997年“两基”验收时全县小学还有463所;也有区位环境方面的原因,我县“九山半水半分田”,农村居住人口分散,到乡镇所在地远,不能走读,寄宿又有些不放心,且增加经济负担。另外,一些村干部,甚至少数乡镇干部对优化校网布局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到位,支持不力。

3、高中幼儿教育发展压力重。~年,我县初升高比例要达到88%,高中学生数将增加到13000 人以上,将缺60多个教室。目前,我县正在扩建的高中学校,都已提前扩招,工程竣工后,招生能力不能再提高。学前幼儿入园率与~年规划目标还差10个百分点,关键在偏远小乡村,三四个幼儿,不能办幼儿园,送孩子入园,山高路远,缺乏条件,积极性也不高。

另外,我县教师队伍整体实力不强,师资队伍不够稳定,辞职出国的、经商的每年有50人左右;结构也不合理,小学有余,高中不足,信息技术以及高中地理、音、体、美等专业学科教师紧缺,30岁以下的年青教师比例过大,占60%左右;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也偏低。同时,我县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特别是高中段优质教育资源,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差距较大。

六、努力方向

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坚持以均衡发展为主导,以加快普及为主题,以实施“四项工程”为载体,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根本,以队伍建设为保证,加快普及十五年教育,大力提高教学质量,整体抬升教育水平,争取到~年实现教育强县。

1、加快基础教育普及。认真贯彻落实省农村教育工作大会、市教育大会精神和《xx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普及十五年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积极创造有利于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针对十五年教育的薄弱环节,重点抓好学前教育和高中段教育。加快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鼓励和支持民办幼儿园发展,确保到~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0%。加快高中段学校建设,挖掘高中学校内部潜力,提高初升高比例和高中段教育质量,确保到~年全县初升高比例达到88%以上。

2、抓好“四项工程”建设。根据xx实际,结合校网布局调整,进一步完善贫困助学扩面工程、爱心营养工程、食宿改造工程、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等“四项工程”的三年实施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加强组织领导,拓宽筹资渠道,确保6900万配套资金按时落实到位。强化工程管理,提高实施水平,打造品牌工程。

3、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结合城市化发展趋势,抓紧抓好县城和主要集镇校网布局的调整,到~年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基本到位,消除民办“三无”学校。对校网布局调整工作继续实行奖惩措施,扩展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教育强镇建设,提高区域教育水平。落实农村教育扶持政策,开展城乡师资交流,促进农村教育发展。推广教育集团办学经验,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加强信息技术教育管理和应用,推进教育资源共享。加大助学力度,重视弱势群体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工作,大力推进教育公平。

第二篇:浙江省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准化ⅲ类学校自评自查报告

浙江省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准化ⅲ类学校自评自查报告

一、学校基本情况:

宁波市泽民小学位于环城西路北段,是一所全日制公立学校。创建于1958年,1993年落成一号教学楼,201*年落成二、三号教学楼,根据海曙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科学确定了办学规模——12个教学班,按每班45名学生计算,最多可接纳540名学生在校就读,学校实际占地面积9985.2㎡,生均用地面积18.49㎡,校舍建筑面积3557.92㎡,生均建筑面积6.58㎡,集中绿化面积3038.31㎡,生均绿化面积5.6㎡,拥有200米环行跑道和100米直跑道的田径运动场,有篮球场1个,排球场1个。

学校选址和校园内功能的布局都比较合理,严格遵守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校舍工程质量经过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才交付学校使用。

二、学校的环境和设施:

1、学校的教学用房分布合理,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

2、教学设施先进,有校园网络系统,多媒体教室、校园广播系统、室外照明系统、电子监控系、闭路电视教学系统等等,各种现代教育设施一应俱全。

3、学校有通透式围墙、校门、传达室、校牌、旗杆、标准化运动场地、绿化等配套设施。

4、学校普通教室12个,使用面积达到和超过51㎡。

三、校舍的用房情况:

(一)普通教室:12个,每个教室使用面积均达到和超过51㎡,合计使用面积683.91㎡。

二号楼:8.1×6.3=51.03㎡51.03×9间=459.27㎡

三号楼:10.5×7.8=81.9㎡81.9×2间=163.8㎡

7.8×7.8=60.84㎡60.84×1间=60.84㎡

合计:459.27+163.8+60.84=683.91㎡

(二)专用教室:5个,合计使用面积409.5㎡。

三号楼:10.5×7.8=81.9㎡

合计:81.9×5间=409.5㎡

(三)公共用房:8个,合计面积330.48㎡。

一号楼:8.1×5.1=41.31㎡

合计:41.31×8间=330.48㎡

(四)办公用房:8个,合计使用面积281.31㎡。

一号楼:3.7×4.3=15.91㎡15.91×3间=47.73㎡

三号楼:3.9×7.8=30.42㎡30.42×4间=121.68㎡

10.5×7.8=81.9㎡81.9×1间=81.9㎡

7.8×3.9≈30㎡

合计:47.73+121.68+81.9+30≈281.31㎡

(五)生活用房:合计使用面积365.61㎡。

一号楼:(使)8.1×5.1=41.31㎡41.31×1间=41.31㎡

食堂:(建)15.43×4.65+14.47×5.03

≈71.75㎡+72.78㎡

≈144.53㎡

(使)144.53×0.6≈86.72㎡

厕所:(建)13.8×4.52≈62.38㎡(使)62.38×0.6≈37.43㎡

(使)7.2×4.9=35.28㎡ 35.28×5间=176.4㎡

茶水房:(建)4.27×4.52≈19.30㎡(使)19.30×0.6≈11.58㎡

传达室:(建)5.05×3.57≈18.03㎡(使)18.03×0.6≈10.82㎡

垃圾房:(使)≈1.35㎡

合计:41.31+86.72+37.43+176.4+11.58+10.82+1.35≈365.61㎡

四:自查自评小结:

我校现申报“浙江省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准化ⅲ类学校”,经过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自查,认为必备条件10条全部达标,基本条件第14条中“关于学生宿舍生均使用面积指标”一条与我校无关外,其余都达到标准,现请领导检查验收!

附件:(1)浙江省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自查表

(2)浙江省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检查评定工作用表(试行)

宁波市泽民小学

2006年3月10日

第三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复查自查报告

泽林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复查自查报告

鄂城区人民政府:

泽林镇地处鄂州市南大门,武黄高速公路泽林站出口1公里就是镇政府所在地,镇政府离城区仅7公里,交通十分便捷,全镇人口45231人,国土面积76.2平方公里,辖区范围16个行政村。全镇19所中小学,其中初中2所,小学17所(含初小3所),在校学生8860人,其中小学5101人,初中3759人,教职工总人数486人,其中专任教师465人。

一、“普九”复查的主要指标巩固提高情况

1、普及程度。201*-201*学年度小学适龄儿童毛入学率102.8%,辍学率0.03%,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由原来的98.9%上升到103%,初中在校学生年辍学率由原来的3.65%降为2%,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100%,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仍保持100%, 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由原来的94.06%上升到96.1%。

2、师资水平。通过几年的努力,我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全镇共有专任教师465人,其中小学教师245人,初中教师220人,201*-201*学年度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由原来98.6%上升到100%,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8.63%,中小学校长全部持证上岗,合格率达100%。

3、办学条件。学校布局合理,校舍建筑坚固、适用,无危房。生均校舍面积小学6.9平方米,初中10.8平方米,生均校园面积小学34平方米,初中27.4平方米。在1999年“普九”复查达标的基础上,共投入129.2万元,使11所学校建起了微机室,2所学校建起多媒体电教室,4所学校安装了地而卫星接收站。同时,全镇投资7万元添置教学仪器、图书、电教设备和体音美劳器材。

4、教育经费。生均教育事业费小学822.9元,初中901.6元,教师工资计645万元,比上年增长10.2%。

5、教育质量。学校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按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而向全体学生,全而实施素质教育,全而推行新课程改革,全而启动新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一育手段,使教育质量大幅度、大面积提高。201*-201*年度中小学毕业率分别达99.73%和100%,中小学生各科成绩合格率达99%以上。

二、近几年的主要作法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多年来,我们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的优先发展摆在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上。通过1996年“普九”达标和1999年复查达标后,我们从没松劲,做到好中求优,优中求精。

为了迎接“普九”复查,镇政府成立了以杨全意书记任组长,杨树支付书记任副组长的“普九”复查工作领导小组,各村也分别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就此项工作签订责任状,纳入年度考核。特别是学生控流、校舍改造等纳入政府每年需办的大事之一,作为政府的工作责任目标。同时还相继建立了镇“四大家”领导包点包校责任制,这些举措对巩固和提高全 镇“普九”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2、依法治教,突出重点抓普及

实现“普九”目标后,我们针对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受外在因素影响大,易滑坡,不稳定等特点,从防堵中学生辍学着手,以有关法律为依据,落实“三个到位”,巩固“普九”成果。

(1)坚持宣传工作到位,增强人们依法治教观念。春、秋两季开学后,我们充分利用三月和九月的教育法规宣传月,通过发文件、电视讲话,办宣传栏和展报等形式,重点宣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宣传了一批克服困难送子女上学的典型,做到横幅上街、处罚规定上墙,义务教育法规宣传上板报,控流报道上报纸、电台,产生了良好

的社会效应。

(2)坚持政府的行为到位,加大执法工作力度。

一是政府积极帮助和支持教育部门抓“控流”,实行镇干部包村包校,将控流工作纳入年度责任目标,教育部门建立教育干事包全镇,校长和中心学校领导包校,教师包班包组的层层责任制。二是要求家长和监护人依法按期送子女入学,政府签发了《对不送子女上学的家长或监护人进行处罚的规定》,发到各村各组张贴。三是积极开展救助贫困生活动,镇党委颁布[201*]27号文件,建立“双扶”责任制,实施“希望工程”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每人每年拿出200元与贫困学生“结对子”帮扶,镇直各单位定点帮扶一个村的贫困生,企事业的老板和负责人每人每年拿出500元资助71名贫困生,楼下村每年拿出15万元全额减免本村学生的学杂费。

(3)教育部门措施到位,落实依法治教的责任。

全镇中小学全员参与,上下联动,多方防控,形成控流合力。镇中心学校将“控流”纳入校长责任制评估,与校长签订控流责任状,校长再与教师、班主任签订责任状,发挥各个层次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的各项规章,实行学生流失报告制度、义务教育通知入学制度、义务教育完成证书制度。严格执行收费政策,控制乱收费,对贫困生实行减、免、缓、保(由教师担保)等形式,确保每一个贫困儿童全部入学(全镇中小学每学期减免学费5.8万元)。注意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带动一大批教师积极做好辍学学生的劝返工作。

3、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1)以财政投入为主渠道,实现教育经费的增长。

(2)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从1999年至现在全镇共投资伍百万元,加大对危房改造的力度,共对程潮中学、泽林中学、洋泽中学、大山小学、团结小学、陈桥小学、桐城小学、塔桥小学等8所学校的危房进行了大而积改造,消除了d级危房。新建了泽林中学、程潮中学、洋泽中学综合楼,泽林中学、泽林小学、程潮中学教师宿舍楼、大山小学、团结小学教学楼,投资近110万元,有11所学校建起了微机室,投资1.2万元,建立4所学校的卫星地而接收站,投入4万元,对泽小、楼下、泽中等各校功能室进行改造,添置设备,泽林中学建成校园局域网。我镇大力加强环境建设,使校园环境不断改善,有15所学校被评为市级绿化先进学校,其中泽林中学、泽林小学被评为花园式学校,全镇的办学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

4、搞好二项(业务、学历)培训,加强队伍建设。近几年来,泽林镇党委、政府对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政治上关怀,在思想上帮助,在权益上保护,在业务上指导,建设了一支素质良好、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立足“三个转变”,着眼“三个提高”,坚持“两个学习”,即由应试型向素质型转变,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努 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提高专业水平和基本技能,加强继续教育学习和政治学习,全镇中小学教师合格率不断提高。

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我们大力宣传政策,鼓励、督促学历未达标的教师通过脱产进修、函授和自修等途径参加学历补偿教育。近两年全镇共选派8人参加湖北教院,湖北师范学院脱产进修。二是狠抓教师集训,使教师通过暑假和日常的短期培训,从整体素质上得到提高。多次组织骨干教师到外地参观学习,交流研讨,接受课改新信息,并 配合区教研室举办多次教学研讨会,同时鼓励教师撰写教改论文。201*年有129名教师的论文在12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三是坚持继续教育,对教师分批进行轮训,重点抓好校本培训,协助上级有关部门抓好普通话、微机、骨干教师、校长上岗及提高培训。201*年我镇普通话、计算机合格率均得到95%以上,50岁以下的教师继续教育达标率为100%。市教育局授予我镇中心学校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一育先进单位”称号。

5、深化教一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l)管理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201*年秋撤销了镇教一育组,建立了中心学校,对原教育组的人员进行合理分流,实行校长竞争上岗和教师聘任制,坚持双向选择。

(2)狠抓学校德育工作,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对学生不断进行前途理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及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并专门开辟德育阵地,建立校园文化设施,建立社会、家庭及学校三结合的德育网络,为德育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几年来,全镇中小学学生思想品德合格率达100%,无违法乱纪行为发生。

(3)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学效益,优化教学手段,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同时还经常组织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开展教学比武,优质课比赛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全镇中小学生合格率、优秀率明显提高。近几年,我镇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均取得较好成绩。仅201*年全国理、化竞赛,我镇获国家级奖10人次,省级奖22人次。201*年、201*年初中综合评估,程潮中学、泽林中学均获全市第二、三名。201*年中考五率评估,程潮中学获全市第二名,泽林中学获全市第三名。

(4)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启动新的教学思想。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镇教师积极投身于课改实践,课改工作多次受到省、市的好评,在中小学课外活动中,突出“以人为本,培养个性”的现代教育思想,大多数中小学建成了各具特色的快乐校园活动园地,全镇教育科研突出了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了科研成果向教学成果的转化。目前全镇已基本实现了校校有科研课题。201*年推荐给各级教育学会论文30多篇,有51名教师在省、市级优质课教案、论文、课件评比中获奖,其中有2名教师在全国新课程改革论文评选中获奖。

(5)五育并重,全而发展。全镇各中小学坚持开齐体、音、美、劳、技等课程,控制学生在校时间,控制作业量。学校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建“四队二组”,大力开展“快乐校园”课外文体活动,提升全体学生的体育、艺术水平,体育达标率达99%,健康合格率98%。

三、存在的问题

几年来,我镇在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办好基础教育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上了台阶,为社会和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量合格人才,为当地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不可否认,我镇的教育离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教育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如学校发展不平衡,初中生控辍难度大,教育经费不足,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今后去克服。我们决心以这次“普九”复查为动力,与时俱进,锐意创新,持之以恒,扎实苦干,使我镇的基础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泽林镇人民政府

二00四年十一月八日

第四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自查报告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自查报告

白泡子乡中小学,座落于兴凯湖畔、蜂密山南麓,依山傍水,环境幽雅、景色宜人,全乡人口总数1.64万人,行政村数为9个,10所小学,1所“五四”制综合中学,现有教职工172人,其中小学教职工为106人,中学66人,在校学生总数201*人,其中小学生为1302人,中学788人。

几年来,我们以邓小平“三个面向”为指针,努力实践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始终坚持为上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又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新型的劳动者。多次荣获密山市先进集体,先进集体标兵,鸡西市“两全”学校,鸡西市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集体,黑龙江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学校。

一、指标完成情况

(一)、普及程度

1、小学:(1)、适龄儿童人口总数,99-201*学年度1288人,201*-201*学年度1328人,201*-201*学年度1262人,入学率为100%,辍学率0%,99-201*学年度毕业人数255人,201*-201*学年度毕业人数为291人,201*-201*学年度为289人,合格率均为100%。

2、初中:(1)、适龄少年,99-201*学年度988人,入学人数977人,入学率为98.9%;201*-201*学年度981人,入学人数972人,入学率为99%;201*-201*学年度796人,入学人数为792人,入学率为99.5%。

(2)、99-201*学年度,年初初中在校学生数915人,辍学10人,辍学率为1.1%;201*-201*学年度,年初初中在校学生数1006人,辍学11人,辍学率1.1%;201*-201*学年度,年初初中在校学生数为788人,辍学9人,辍学率为1.1%。

(3)、15周岁人口,201*-201*学年度289人,完成初等教育289人,完成率100%;17周岁人口,201*-201*学年度172人,完成初级中等教育169人,完成率98.3%。

(4)、99-201*学年度初中毕业生154人,实际毕业154人,毕业率为100%;201*-201*学年度初中毕业生259人,实际毕业259人,毕业率为100%;201*-201*学年度初中毕业生179人,实际毕

业为179人,毕业率为100%。

(二)、师资队伍

(1)、小学:有教职工106人,专任教师89人,学历达标89人,学历达标为100%。

(2)、初中:有教职工66人,专任教师58人,学历达标为52人,取得专业合格证2人,学历达标率为93%。

(3)、中小学当年新补充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校长接受岗位培训的比例为100%。

(三)、教育经费

1、财政对教育的拨款数,99年158万元,201*年162万元,201*年164万元,99年比98年增长14%,201*年比99年增长14%,201*年比201*年增长12%。

2、财政经常性收入,99年143万元,201*年152万元,99年比98年增长13%,201*年比99年增长13%。

3、教育总支出中财政拨款所占比例,99年占59%,201*年占59%,201*年占59%。

4、教职工年平均工资99年9,244元,201*年9,422元,201*年9,836元,年工资总额,99年159万元,201*年163万元,201*年165万元。

5、年生均教育事业费数,小学,99年1,182元,201*年1,210元,201*年1,220元;年生均公用经费,99年82元,201*年84元,201*年123元。

6、教育事业费中支出公用经费数,99年98万元,201*年102万元,201*年106万元。

7、公用经费占当教育事业费支出比例,99年38.3%,201*年39%,201*年39%。

8、农村教育附加,99-201*年实征194.7万元,实征194.7万元,用于校舍36万元,用于教师工资补贴39.75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90万元,用于其它28.29万元。

(四)、办学条件

(1)、中小学校舍面积为107985平方米,小学生均4.75平方米,中学生均5.0平方米。

(2)、图书共32100册,小学生均16册,中学生均20册,教学

仪器、理化生实验、试验实习劳动基地、音体美教学设备配齐率分别达到100%。百分之九十学校现已上了土暖气。

二、抓好控辍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关键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一项基本国策,而控辍工作是巩固提高“普九”成果的重中之重,我们在市教育局、乡政府指导下,经过全乡各级领导、全体教师的艰苦工作,辍学率控制在1.1%,具体做法如下: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执法意识

认真学习宣传“五法一纲一条例”提高全乡广大干部、教师、家长、学生依法普九观念,严格履行法律规定普九的义务和责任。根据密山市教育局规定每年三、九月份定为“普九控辍活动月”,在三月份把好控辍关,九月份把好入学关,以此活动月为契机,召开大会,利用广播、板报及家长座谈会,宣传“教育法”,普九工作重要意义,千方百计控制学生辍学,避免普九工作出现“反弹”现象。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知道,营造了巩固提高普九成果,抓好控辍舆论氛围,增强了公民法制意识,提高了以法治校,以法控辍的自觉性。

2、强化政府行为,职责分明,齐抓共管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由其抓好控辍工作,是全乡各级组织,全乡人民的大事,依靠党委政府行为及司法的配合是十分关键的,党委政府把普九工作纳入工作日程,天天抓,会会讲。制定了《目标责任制》、《奖惩制度》、《控制流失生若干规定》,明确了职责,层层签订责任书,学校与家长签定了控辍合同书,制定了“双线”责任制,乡长包乡,乡领导包村,村领导包家长,家长包学生;校长包学校,教师包学生,对未完成任务者,实行一票否决,不准评优、晋级。从乡长到乡领导,从校长到教师,不辞辛苦,顶风冒雪,深入村组,做流失生返校工作。司法人员攻难点,拨钉子户,收到明显效果。

3、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改善办学条件是巩固提高普九成果,控辍的基本保证,几年来,当地政府筹措资金80多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中小学学校基本上安上暖气,解决冬季取暖,乡中学、乡中心小学增添微机设备,满足乡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的正常开课,乡中学扩建120平方米的水房,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维修了食堂、宿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千方百计让学生进得来,学得好,留得住。

4、强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素质教育是学校轴心工作,教学质量高与低直接影响学校办学信誉,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了,学校就有了活力,有了凝聚力,就象磁铁一样将学生牢牢的吸引住。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抓常规、抓改革,促教学质量提高。在常规方面,重点抓教、学、导三个方面科学管理,在改革上以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为重点,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突破口,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倾向,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信息的能力,注重特长生的培养,多一把尺子,多一批好学生,通过活动课,选修课,组建了学校乐队、文艺演出队、艺术绘画小组、体育运动队、蓝球队,让更多的学生学有所长,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了一批对口升学的学生,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家长的满意。

5、开展“微笑工程”,捐资助学

我们针对特困生,开展“微笑助学工程”捐资助学活动。市乡领导重点包扶一部分,乡民政包扶一部分,乡派出所全体干警从九八年开始至今每人每月拿出10元,包扶一部分,“东北人”饭店总经理包扶10名学生。学校发挥助学金作用,对有困难的学生每学期发放一次,采取免杂费方式,我们千方百计的做到不能因为家庭困难而让学生失去求学的机会。

三、抓好减负工作,促进普九控辍巩固与提高

201*年1月3日,国家教育部召开了“关于在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工作电视会议”,省教委转发了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密山市教育局又制定了《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暂行规定》,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委、教育局减负工作精神,扎扎实实做好我校减负工作。

1、提高认识,摆正位置

组织全校师生,认真学习讨论“全国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工作电视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紧急通知》,通过学习,认识到中小学过重负担影响着普及九年义务的实施,危害着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也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全校师生形成共识,自觉把减负工作摆上日程,齐抓共管,狠抓落实。

2、加大整改力度,对于“查摆”出来的问题要立杆见影,认真落实解决,定期检查,跟踪问效,对于造成后果的有关责任者要进行

严肃处理。

3、规范学生用书。学生用书必须认真执行密山教育局文件,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乱订学习资料,以减轻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保证学生在校时间不得超过7个小时,作业量不超过1.5小时,保证9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严禁乱办班、乱补课、乱罚款,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关爱学生。

4、搞清“减负”与“提质”的关系。“减负”只能是减轻学生过重的经济负担、作业负担、心理负担,不能减教育质量,不能减培养学生的责任。减负的目的在于提质。注意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以素质教育为轴心,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品德高尚、文化达标、教书育人、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的关键,也是巩固提高普九成果的关键。

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密山市教育局制定的《教师双十规定》为主要内容,在教师中开展师德师风大检查活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将师德师风的具体内容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使全体教师真正成为学高为师、行为世范、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教书育人、师表天下的群体。

白泡子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自 查 报 告

白泡子乡中小学

二00二年九月二十日

第五篇:福建省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验收办法

福建省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验收办法

(修订)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义务教育“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义务教育整体水平,促进学校发展办学特色、教师专业成长、学生个性发展;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开发人力资源,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基础。

1.发展性原则。“双高普九”工作必须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为根本目的,引导县级政府科学规划,强化政府行为,建立起持续发展、自我完善的长效保障机制,使各县(市、区)义务教育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断发展和提高。

2.均衡性原则。“双高普九”工作必须以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为基本任务,在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中小学校建设、教育经费投入和教育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加强统筹,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3.实效性原则。通过实施“双高普九”督导评估验收制度,促进县级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职责,认真执行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不断开拓创新,在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教师队伍建设、办学条件改善、教育质量提高等方面取得实际效果。

二、验收对象

以县(市、区)为单位,并按《福建省“双高普九”实施规划安排表》(闽教基[201*]6号)规定的年份按时组织省级验收。已做好各项工作,确实具备验收条件的县(市、区),可申报提前验收。非特殊情况,省级验收不推迟进行。省级验收工作一般安排在每年上半年进行。

三、验收程序

(一)县级自评

“双高普九”工作的基础在县(市、区),自评必须对照验收标准全面覆盖。

1.建立自评机构。成立由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自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制订自评工作计划,协调有关事宜,开展日常工作。

2.自评工作过程。县自评工作领导小组应及时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评估指标分解到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并督促对照指标要求开展项目自查,加强过程管理,抓好落实。在此基础上,县自评工作领导小组组织进行全面分析,在总结经验、成绩的同时,重点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措施,及时整改。

县级自评工作应在省级指导性评估前完成。

3.自评工作要求。县级自评工作基本结束后要形成自评报告,据实填写省颁的基础数据统计表。自评报告一般包括县(市、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自评情况概述、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及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今后发展方向。自评报告和各项报表要有相关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县政府公章。

4.自评结果处理。县级自评结果(自评报告、基础数据统计表)由县

级政府主送设区市政府及设区市教育局、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自评报告抄送同级人大、政协,接受监督和考核。同时要将自评结果反馈给各有关部门、乡镇(街道),作为制定工作计划、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

(二)市级核查

1.开展核查工作。在县级自查及省级指导性评估一段时间后,省级正式验收三个月前,设区市政府进行正式核查,具体工作由教育督导室承担。市级核查评估应对照标准逐项进行,在全面了解自评工作的深广度,判断自评结论的事实依据的同时,认真总结经验,重在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明确工作重点。

2.核查结果处理。市级核查结束后,设区市教育局、督导室应及时形成督导评估意见,并向市政府汇报。督导评估意见由设区市政府下达有关县(市、区)政府,同时抄送同级人大、政协及党委组织部门。并向省教育厅、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提出接受省级评估验收的报告。市级核查评估结果要在当地以一定形式,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公布。

(三)省级验收

1.指导性评估。在省级正式验收前一年(原则安排每年的上半年进行),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评估组到计划安排下一年正式验收的县(市、区)进行验收前的指导性评估,帮助县级政府进一步明确优势,发现差距,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分解责任,增强整改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2.正式验收。经市级核查、申报,省教育厅、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审核,向有关市、县政府发出正式验收的通知,由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安排组织验收。

(1)准备工作。各县(市、区)应于省级验收前10天向省政府教育

督导室提供市级核查整改后的材料,包括“双高普九”工作自评报告、基础数据统计表及与评估工作有关的其他辅助材料(随附电子文档)。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有关督学进行先期分析研究,为正式验收做好准备。

(2)验收工作。省政府教育督导室成立由省督学、有关专家组成的省评估组分项进行评估验收。

①主要程序:

——召开汇报会。省评估组听取县级人民政府“双高普九”工作自评报告和设区市政府核查情况报告。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和县自评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参加。县级政府可报请同级党委、人大、政协有关领导参加。

——检查评估。省评估组对照评估指标查阅有关档案资料;分别召开有关座谈会;走访县直有关部门、单位,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财政所,学校(幼儿园)。汇总、评议评估情况,形成评估意见。

——召开反馈会。省评估组向县级政府口头反馈评估意见。参加会议人员除参加汇报会的人员外,还要求各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主要领导、部份学校(幼儿园)校长(园长)参加。

——下达教育督导评估意见(通报或公报)。

②工作时间。一个县的评估一般在4个工作日内完成。人口在15万以下或80万以上的县(市、区)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③举报制度。评估期间,省评估组设立举报电话,举报电话在当地有线电视台滚动播出或在重要公共场所公布,评估组安排专人接听、记录,及时处理。

④整改工作。县(市、区)政府收到省督导评估组的督导评估意见后,

应组织有关人员研究整改工作,在30天内,提出整改意见,制定整改措施,报送设区市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送省教育厅、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县级日常整改工作委托市级政府教育督导室抓好落实。整改情况作为省、市两级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重点。

四、认定标准

“双高普九”省级验收按合格、不合格认定。在验收标准中, “一票否决”项目全部达标,其它项目未达标不超过5项的,可认定为合格; “一票否决”项目中有1项不达标,或其它项目未达标超过5项的,均认定为不合格。“一票否决”项目为:

1.小学年辍学率超过1%,初中年辍学率城市市区、县城城区超过2%、农村乡镇超过3%。

2.三类残疾适龄人口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未达到95%。

3.县(市、区)本级财政对教育拨款未全面达到“三个增长”。

4.挪用、截留、挤占教育经费。

5.学校继续使用c、d级危房。

6.近三年学校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7.在评估验收中弄虚作假。

五、审批确认

经验收,省评估组认为达到合格标准的,由省政府教育督导室报省教育厅厅长办公会议研究同意,并通过“福建教育信息网”向社会公示后,呈报省人民政府批准确认。

经省政府审批确认的县(市、区),由省人民政府颁发“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年教育”牌匾,并向实现“双高普九”县(市)和设区市的区

分别奖励30 万元和15 万元的经费。厦门市辖区内的奖励由厦门市政府自行决定。

对已实行“双高普九”的县(市、区)实行动态管理,在今后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中,如发现涉及义务教育的项目指标有明显退步,先予以警示,限期一年内整改到位,届时重新核查确认,限期内无法整改到位的,报请省政府取消其荣誉称号,收回牌匾,重新验收。

本验收办法由省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解释。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县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自查自评报告(精选多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374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