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沿江工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今年来,××县着力实施市委提出的“两区互动,强工兴城”战略,强化工业的主导地位,立足沿江资源区位优势,开展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做好协调服务,优化发展环境,工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
精心组织,谋划长远,努力将沿江资源优势转化为工业发展的原动力。一要成立专门机构。由沿江开发办牵头,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结合沿江工业发展现状,制定工业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加快编制“五大产业区”控制性详规,研究、协调解决工业发展问题。二要精心策划包装。突出沿江区位资源优势,加大宣传力度,包装产业项目,营造发展氛围,着力打造“渊明流芳地,沿江产业带,商家创业园”的地域品牌。三要形成发展合力。进一步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形成党委、政府集中精力谋工业,部门、乡镇真心实意扶工业,干群、业主齐心协力干工业的强大合力。
强力招商引资,借助外力。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工业发展的突破口,努力实现招商引资在规模和质量上取得新突破。一要处理好政策招商文秘杂烩网和产业招商的关系。既要落实资金、土地、税费、配套建设、能源保障等方面一系列优惠政策,又要大力挖掘沿江资源优势,突出优势产业招商,提高产业关联度,形成比较优势,增大投资吸引力。二要处理好行政招商和中介招商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小分队的组织形式,又要充分发挥现有落户客商、在外人士等人力资源优势,提高招商成功率,对有贡献的小分队和中介人士给予重奖。三要处理好招商引资和择商选资的关系。既要注重引进项目的数量,又要追求质量,严把项目入园关、履约关、规划关,向质量要效益。四要处理好新上项目与项目扩建的关系。既要注重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又要注重现有项目的扩能改造,对投资达不到合同要求的,要依法收回闲置土地。
引导回乡创业,鼓励全民创业,激活内力。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少有实力的在外成功人士选择了回乡创业。为此,要把引导回乡创业作为主攻工业的一个方向,以回乡创业带动全民创业。一要主动对接。面对“人回乡、厂回迁、钱回流”的大好机遇,要认真梳理,上门对接。二要感情交流。主要做好“十个一”:传统节日写一封信(贺年卡),每年走访一次在外创业人士,真心实意为创业人士家里解决一点困难,每年赴外地开一次座谈会,每年腊月二十八请成功人士吃一次团圆饭,正月上门走访一次成功人士,每个创业成功人士回来由县委县政府领导接待一次,每个季度公布自己一次手机号码,每个乡镇都要有一个招商专干,每年评一次回乡创业明星。三要提供舞台。以定山回乡创业园为模板,建立2∽3个回乡创业园。四要积极扶持。认真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在融资、社保、税费、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回乡创业提供全程高效服务。
加快国有企业改制,进一步释放发展活力。一要加快改制进度。××原有国有企业105家,目前已完成改制80家,力争2年内全部完成。二是妥善解决改制遗留问题。要认真开展改制企业回头看活动,妥善处理改制企业留守人员问题,改制企业遗留资产交由国资局统一经营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三是加强改制企业国有资产运作。由国资www.bsmz.net)供多元化、全方位的“一条龙”优质服务。要对公共行政服务的各个环节,制定整套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按制度办事,不断提高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三是重拳斩“毒瘤”。一方面要积极开展服务工业企业发展优秀个人、优秀单位等评选活动,只要是为全县工业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要及时采取精神鼓励、经济奖励、政治提拔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给予充分肯定,树立正面典型和力量。另一方面,对破坏经济发展环境行为这个毒瘤,必须动大手术、出重拳头彻底铲除,始终以强劲手腕和高压态势确保经济社会的良性健康发展。
(五) 加速发展要推动大创新。创新是科学发展的核心要求,是引领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xxxx工业园区能够实现高速发展,离不开他们的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要想实现我县园区经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必须积极挖掘人才和科技潜能,以创新进步助推经济发展。一是全民造氛围。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方针、政策,不断加强宏观引导,加大信息服务力度,为企业自主创新创造良好政策环境;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鼓励支持各类企业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实行强强联合,建设技术研发平台;加大科技创新的宣传评比和考核表彰力度,及时查处各类知识产权侵权案件,营造全县上下尊重科技、积极创新的浓厚氛围。二是全力促升级。大力支持企业加强科技投入,积极为企业争取各类技改专项资金,强力推进企业主动参与竞争,狠抓新产品开发,加强企业品牌建设,实施推进“两化融合”,努力实现产品由“制造”到“创造”的跨越式发展。大力发展创新型工业产业,不断提升创新型经济在全县工业产值中的占比,增强我县整体竞争实力。三是真心聚人才。要尽快制定专门的人才引进计划,建立人才发展基金,大力扶持和奖励引进各类领军型人才的企业。对引进的高技能型人才,县住建、人社、教育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在其住房、保险、职称评定等相关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要加大本地人才的挖掘和培养使用力度,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最大限度调动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化地创造经济价值,真正为我县跨越发展、科学发展蓄积持久能量和动力。
第三篇:工业园区科技企业经验交流材料
工业园区自被省政府列为重点支持园区以来,已经从规划启动阶段,步入形态开发阶段和目前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协调的快速发展阶段。
三年来,在省政府、县委县政府及各县直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园区的区位优势得到很大的发挥,并且在农科院和县科技局的帮助下,引进了一批高新技术及产品,发展了一批外向型企业,同时形成两个产业园区,即电力电器产业园和健康产业园,园区内新兴的如义兴铁塔、日新光伏等科技企业日益壮大。园区的区域性经济得到很大提高。从税收的100多万提高到的1200多万元,工业产值实现5亿元,比建区前增长10倍,
今天,工业园区已经成为我县县域经济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之一,不断集聚着高新技术产业,认真回顾与总结过去的实践,为园区今后的发展积累了结验,为未来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一、加强领导,强化服务与保障体系
建立园区之初,县委、县政府就将园区列为本地区发展重点,并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这里的区位优势、经济实力和科技人才优势,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高标准、高科技、高效益的新兴经济区。同时,决定组建园区党组、管委会、开发公司,形成党、政、企三位一体的组织领导机构。三年来,这个组织机构很好地适应了园区开发建设的需要,充分发挥出宏观调控、统一管理、协调服务的职能。
二、制定规划,提出重点建设目标
规划是建设的龙头。在市科委及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园区先后制定了-201*年发展规划、“九五”计划及发展规划。发展规划经县政府同意实施后,有力调控了生产力布局,明确提出重点建设目标。目前,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建设起步区电力电器产业园和健康产业园,建成以电力电器为主的产业基地和健康产业基地。截止目前,入园企业已达21家,
在建项目5个,即将动工兴建项目9个。规划的实施不仅对生产力要素起到调控作用,也起到了很好的环境效果和生态效应。
三、促进科技、经济与金融结合
建区伊始,园区就提出科技、经济与金融要紧密结合的发展思路。实践证明,这一思路是园区取得规模效益的有效出路。
科技与经济结合尤为典型。园区积极与渤海大学、农科院、畜牧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协作关系,这种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使园区科技贡献份额由建区初期的54%,提高到目前的64%。
四、吸纳了一批科技队伍
近年来,民营科技企业在园区悄然崛起,如义兴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与哈尔滨船泊大学合作开发电力钢管铁塔,这项技术在国内属先进水平,并且由于南方雪灾和国家电网大改造之际,对于这种钢管铁塔的需求市场供不应求,企业借助于这项新技术拓展了发展空间和企业生命力。截止末园区吸纳了近300名技术人才,其中高级人才近10%,有近90%的人是外聘来的,为这里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园区内各类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6%左右。
为了确保密集区的发展,我们还将在建立科技咨询、信息服务体系。
五、壮大产业化规模,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辐射和示范作用
园区发展要想在市场经济中获取竞争的优势能力,必须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产业化规模。并且科学技术的引进与应用使工业步入高科技、大规模、外向型的产业化发展阶段,建成两个产业园,一个是电力电器产业园,重点培育电力电器产业和多种名优系列产品,发展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群体和一批有相当规模的企业集团。
虽然园区三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处在刚刚发展阶段,需要不断提升自已,在今后园区将继续以科学技术为企业发展动力,努力构建四个平台:
1、自主创新平台
以园区骨干企业为重点,突出特色产业,发展电力电器产业集群和健康产业集群,拉长激活产业链,促进产业上下游进一步融合,推进产业化进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新产品领域科技成果中试转化,提升产业总体技术水平。以企业为主导,联合行业科技力量,整合科技资源,在重点企业实现产业化,形成重大技术的联合开发、成果共享和技术扩展的机制。
2、市场开拓平台
帮助基地企业开拓市场。搭建市场开拓平台,在各类重点展会展位分配上适当倾斜。在一些重要经贸活动中设立出口基地专区集中宣传与展示,提高产业基地知名度。有效为企业发布提供国内外展会信息,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种专业展会、洽谈会。
3、公共服务平台
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将整合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建立起覆盖全国电力电器等设备制造业的科研与生产单位的网络互动服务平台,包括投融资服务、法律咨询、园区企业信息与产品信息发布、人才与招聘信息发布、市场供求信息发布、网上交易、科技文献查询等特色互动服务。
4、招商引资平台
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到园区发展,推动招商引资与结构调整良性互动,把招商引资与促进电力电器产业和健康产业的聚集紧密结合起来,把潜在的机遇变成现实成果,开展重大项目工业招商、产业招商、产品链配套招商、园区招商和优势产业龙头企业为重点的“以企招商”。
第四篇:固始县食品工业强县经验交流材料
依托食品产业优势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固始县食品工业发展简介
固始县位于河南省东南边陲,地处鄂豫皖三省结合部,总面积2946平方公里,耕地170万亩,拥有人口163万,是国家产粮大县,201*年被列为全省规划的5个区域性城市之一。近年来,固始县以富民强县为目标,充分利用当地粮油、畜禽等资源优势,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的食品工业。固始县201*被确定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食品工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201*年食品工业预计增加值将达到22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65%。目前,全县有各类食品加工企业200多家,年销售收入500万以上的企业60多家,拥有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近60家企业通过了“qs国家食品安全认证”。食品工业的发展壮大了地方财政收入,延伸了产业链条,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在全县工业企业中起着骨干拉动作用,食品工业已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一、发展食品工业的主要做法
随着目前已有蓼风面粉、固始鸡、仰天洼茶叶、九华山茶业等产品获得省名牌产品和优质产品,食品工业产品畅销省内外。
(一)龙头食品企业的发展应与当地农业的优势紧密结合协调发展。近几年,我县龙头食品企业建设都是立足当地,充分利用当地农副产品资源的优势,以市场为导向,走龙头企业带动的路子,形成了以固始鸡 1
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固始鸡绿色食品加工系列,以蓼风粮油有限责任公司、金丝燕面粉厂、顺兴粮油公司为龙头的粮食加工系列,以维雪啤酒公司、金河南白酒为龙头的啤酒生产系列,以王脑萝卜、“愣头青”萝卜、柳树毛豆为龙头的蔬菜加工系列。在龙头企业壮大的同时,带动了几大食品产业的发展,固始鸡发展有限公司为全国最大的地方优质鸡繁育供种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863计划”项目承担单位,固始鸡已获得国家三项论证:绿色食品论证、证明商标及原产地标记论证,固始鸡系列产品畅销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201*年全县养殖规模达到3000万只,形成了育种、养殖、加工一体化,促使鸡疫苗研制和鸡蛋高产研发、饲料加工、鸡蛋保鲜等市场的发展,延伸了固始鸡市场的产业链条。蓼风粮油有限公司和金丝燕面粉厂日处理小麦400吨;豫申粮油公司和顺兴粮油公司年处理优质稻谷均达50万吨,有利地带动了地方优势产业的发展。
(二)处理好与生产基地、农户的利益关系,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近年来,我县固始鸡发展有限公司一批新生的龙头食品企业,在具有原料优势的乡镇和广大的农村建立基地,又新生若干的配套行业和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 “公司+农场(养殖场)+农业工人”的组织形式,形成了以龙头带动的发展模式。通过基地的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食品工业增效,农民增收,把千家万户农民带上专业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建立和完善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使食品加工的企业和生产原料的农户取得了“双赢”。
(三)着力发展粮油加工业和畜禽加工产业。201*年全县粮油加工业产值预计达到22亿元,同比增长26%。全县粮油加工企业前已达140
多家,年加工粮食能力达40亿斤,其中重点工业企业40家,占全县重点工业企业的39.6%。年生产能力5万吨以上的加工企业达30多家,国内市场销售达30亿斤,占全县同行业总量90%以上。主要粮油深加工比例达到26%以上,一批地方品牌在发展中脱颖而出,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有近60家企业通过了“qs国家食品安全认证”, “顺兴莲”、“申源牌米糠油”被国家评为绿色食品,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蓼风”、“三环”、“千里马”、“民富仙”等粮油产品畅销广东、江浙等国内市场。
全县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加工区达到省定标准的规模养殖场(户)9000个,较去年底新增近3000个,其中:规模养猪场2102个,总饲养量80.4万头;规模养鸡场4124个,总饲养量2961.8万只;规模养鹅场532个,总饲养量111.6万只;养牛养羊场(户)753个,总饲养量6.2万头;规模养鸭场336个,总饲养量96.2万只。达到省定标准的养殖小区35个。全县畜禽养殖生产方式正在由单家独户庭前院落的传统散放养方式朝着集约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迅速转变,年加工能力不断加强。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由201*年的38%上升到201*年的40%,201*年预计可达到42%。农民人均牧业收入占农民现金收入的比重由201*年的36.3%上升到201*年的37.8%。
二、食品工业的发展定位
固始县食品工业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农业化为契机,立足本地丰富的农业和自然资源,依托现有的工业基础,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走基地化、产业化、集团化、品牌化道路;加快建设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扩大企业生产规模,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合理进行产业布局,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竞争力,促进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做大做强
三高集团、聚鑫粮油、蓼风粮油、顺兴粮油、吉尔茶饮品、双板桥酒业、维雪啤酒等龙头企业。产品定位在粮油、茶及茶饮品、酒类、禽肉加工等几大主导产品。
三、固始县促进食品工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把握新时期食品工业发展的变化趋势,顺应消费市场的需求,制订既有一定前瞻性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规划。结合行业实际情况,分析发展趋势,寻找自身发展的机遇,将规划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各单位,明确目标和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定期跟踪督查,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制定食品工业科技开发和推广规划,走“产学研”结合、“高起点”发展的路子,高位切入,按照现代食品的标准,采用适用的高新技术,不断开发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产品,逐步降低初(粗)加工行业和低附加值产品的比重,提高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名优产品的比重,以科技含量高的、具有特色的新型食品占领食品市场的制高点,为全县食品工业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提供有利条件。
(二)大力加强对可食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向安全化、方便化、多样化的食品。一是加快技术引进和成套先进设备引进的步伐,加速食品工业产业化进程。二是加强同科研单位、大型企业、高等院校的合作,开发和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具有鲜明特色的产品。三是制定优惠政策,引进食品专业的人才,服务于我县食品工业的发展。鼓励食品专业人才以兼职、技术入股等形式来我县开展合作创业。
(三)是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当前,固始县经济实力还不强,加之部分企业仍处于困境之中,主要依靠政府投入来满足食品工业快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不太现实。必须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改变以往政府
定项目、出投资、办企业的老办法,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通过内引外联等途径,形成国家、集体、个人、外商共同投资发展食品工业的新格局。尤其要创造宽松环境,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使民营企业成为我省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推动固始县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逐步步入全国同行业领先地位。
(四)是发挥区域集聚效应,形成集中联合发展,以这次省发改委批复的柳编、食品工业集聚区建设为契机,把培育和发展大型食品企业(集团)作为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把现有固始县聚鑫粮油(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维雪固始啤酒有限公司、河南三高固始鸡发展有限公司、中美合资信阳吉尔茶饮品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做得更强、更大、更好,还要加快培养和发展一批新的大型企业,逐步形成一大批经济实力大、市场占有率高、竞争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省内外知名企业。
(五)建立和完善食品从原料到加工一系列的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制订固始食品工业技术标准,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在加强质量监督的同时,加强宣传、塑造优势、培育品牌、树立形象,加强对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食品工业信息系统,拓展国内、国际市场,使我县食品工业不断发展和壮大。
食品工业是我县支柱产业之一,是一项富民强县的产业,有着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其前景广阔,大有作为。我县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大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精神指引下,锐意进取,促进我县食品工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第五篇:工业园区科技企业经验交流材料
工业园区科技企业经验交流材料
工业园区自被省政府列为重点支持园区以来,已经从规划启动阶段,步入形态开发阶段和目前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协调的快速发展阶段。
三年来,在省政府、县委县政府及各县直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园区的区位优势得到很大的发挥,并且在农科院和县科技局的帮助下,引进了一批高新技术及产品,发展了一批外向型企业,同时形成两个产业园区,即电力电器产业园和健康产业园,园区内新兴的如义兴铁塔、日新光伏等科技企业日益壮大。园区的区域性经济得到很大提高。从税收的100多万提高到的1200多万元,工业产值实现5亿元,比建区前增长10倍,
今天,工业园区已经成为我县县域经济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之一,不断集聚着高新技术产业,认真回顾与总结过去的实践,为园区今后的发展积累了结验,为未来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一、加强领导,强化服务与保障体系
建立园区之初,县委、县政府就将园区列为本地区发展重点,并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这里的区位优势、经济实力和科技人才优势,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高标准、高科技、高效益的新兴经济区。同时,决定组建园区党组、管委会、开发公司,形成党、政、企三位一体的组织领导机构。三年来,这个组织机构很好地适应了园区开发建设的需要,充分发挥出宏观调控、统一管理、协调服务的职能。
二、制定规划,提出重点建设目标
规划是建设的龙头。在市科委及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园区先后制定了-201*年发展规划、“九五”计划及发展规划。发展规划经县政府同意实施后,有力调控了生产力布局,明确提出重点建设目标。目前,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建设起步区电力电器产业园和健康产业园,建成以电力电器为主的产业基地和健康产业基地。截止目前,入园企业已达21家,
在建项目5个,即将动工兴建项目9个。规划的实施不仅对生产力要素起到调控作用,也起到了很好的环境效果和生态效应。
三、促进科技、经济与金融结合
建区伊始,园区就提出科技、经济与金融要紧密结合的发展思路。实践证明,这一思路是园区取得规模效益的有效出路。
科技与经济结合尤为典型。园区积极与渤海大学、农科院、畜牧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协作关系,这种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使园区科技贡献份额由建区初期的54%,提高到目前的64%。
四、吸纳了一批科技队伍
近年来,民营科技企业在园区悄然崛起,如义兴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与哈尔滨船泊大学合作开发电力钢管铁塔,这项技术在国内属先进水平,并且由于南方雪灾和国家电网大改造之际,对于这种钢管铁塔的需求市场供不应求,企业借助于这项新技术拓展了发展空间和企业生命力。截止末园区吸纳了近300名技术人才,其中高级人才近10%,有近90%的人是外聘来的,为这里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园区内各类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6%左右。为了确保密集区的发展,我们还将在建立科技咨询、信息服务体系。
五、壮大产业化规模,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辐射和示范作用
园区发展要想在市场经济中获取竞争的优势能力,必须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产业化规模。并且科学技术的引进与应用使工业步入高科技、大规模、外向型的产业化发展阶段,建成两个产业园,一个是电力电器产业园,重点培育电力电器产业和多种名优系列产品,发展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群体和一批有相当规模的企业集团。
虽然园区三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处在刚刚发展阶段,需要不断提升自已,在今后园区将继续以科学技术为企业发展动力,努力构建四个平台:
1、自主创新平台
以园区骨干企业为重点,突出特色产业,发展电力电器产业集群和健康产业集群,拉长激活产业链,促进产业上下游进一步融合,推进产业化进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新产品领域科技成果中试转化,提升产业总体技术水平。以企业为主导,联合行业科技力量,整合科技资源,在重点企业实现产业化,形成重大技术的联合开发、成果共享和技术扩展的机制。
2、市场开拓平台
帮助基地企业开拓市场。搭建市场开拓平台,在各类重点展会展位分配上适当倾斜。在一些重要经贸活动中设立出口基地专区集中宣传与展示,提高产业基地知名度。有效为企业发布提供国内外展会信息,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种专业展会、洽谈会。
3、公共服务平台
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将整合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建立起覆盖全国电力电器等设备制造业的科研与生产单位的网络互动服务平台,包括投融资服务、法律咨询、园区企业信息与产品信息发布、人才与招聘信息发布、市场供求信息发布、网上交易、科技文献查询等特色互动服务。
4、招商引资平台
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到园区发展,推动招商引资与结构调整良性互动,把招商引资与促进电力电器产业和健康产业的聚集紧密结合起来,把潜在的机遇变成现实成果,开展重大项目工业招商、产业招
商、产品链配套招商、园区招商和优势产业龙头企业为重点的“以企招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