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课改经验交流材料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城内小学课改经验交流材料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新模式的逐步实施,课堂中面临的新问题也越来越清晰,使我们的课改思路也日趋明朗。本学期,我校结合中心校课改精神,把“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主要工作来抓,以教研为主导,以“说、讲、评”活动和读书活动的开展为途径,全面推进课改进程,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育质量。下面谈谈我校的具体做法,与各位同仁交流切磋。
一、 从抓教研入手,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树起航标
几年来,我校一直把教研工作作为全面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来抓,教研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及教育理念的转变。通过集中学习、集体研讨、同级交流、汇报展示、经验传授、课例分析等形式,及时为老师指引教育教学方向,不断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注入活力。
开学初,由学校教研组成员依据中心校教学工作计划,共同研究商榷,制定出我校的语数教研大课题,并围绕大课题制定出详细的小课题,每周一按计划进行教研。各老师针对每周教研课题充分准备,在教研时把自己的好方法、好思路以及困惑进行交流讨论,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本学期,我校以“如何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教研主题,依据这一主题制定出了:如何激发小学生说的兴趣、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怎样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如何指导小学生有效阅读、怎样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等一系列子课题。通过几周的研讨,各老师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己的主导作用,慢慢地放弃了以前以为讲少了就是耽误学生的陈旧观念。
另外,教研为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平台。只要有机会,我校经常派老师外出听课、学习,回来后利用教研时间进行汇报交流,在这一点上,我们的老师做的很好,每次外出,他们不是抱着游玩放松的心态,而是认真笔记,虚心学习,不断把好思想、好经验带回来,在教研时与全体老师共同分享,也带动着全校教师不断进步,迅速成长。每个人外出学习,都会有很多感慨,很多收获,很大变化。比如孙红梅老师国培半年回来,她本人的内在素质提高了很多,并且把读书的好经验带回来,在全校很快推广开来,她引导孩子们在诵读中理解,在理解后交流,在交流中创造。如今,他们班的学生已经养成了自主阅读、认真诵读的好习惯,说的兴趣高了,说的话题广了,语言丰富了,内容充实了,整体素质提高了,她本人也从此养成了坚持每天阅读、诵读的好习惯,并带动起好多年轻教师与书为伴,走进诗歌、走进童话、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田。如今,每天晨诵时间师生共同配乐诵读已成为我校清晨一道靓丽的风景。还有英语老师高伟玲,从北京学习回来,把用英语进行口语表达的习惯传播下来,在交流中,训练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的英语水平迅速提高。
教研兴校,的确如此。有了学校领导的大力督促和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我校的教研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如今,教学研究在我校已形成风气,不论是办公时间,还是课间休息,经常会看到同级几个教师在为一个问题争论不休。这些争论,真正反映出教研的境界: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
二、以“说、讲、评”活动为途径,使教师在实践中得到锤炼。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育名师,名师创名校,每次“说讲评”活动的开展对老师的成长都是一次促进。每一位名师就是在一次次讲评活动中得到锻炼,不断成长,不断成熟起来的。为了让更多的老师成为名师,很快成长起来,我校每学期都要举行两次“说讲评”活动,要求任课教师人人参与讲评。在讲评活动中,会发现别人在教学方法、教学艺术上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也能从其他教师的点评中受到启发,得到点拨,学到经验。
新一轮“说讲评”活动是新模式实施以来第五次讲评活动,也是课堂教学新模式在我校教师课堂中日趋成熟的一次活动。从这次活动中,我们真的可以说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成效。从说课中,听出教师的设计理念变了,注重了读、说的训练;从听课中看到同学们的学习方式变了,成了课堂的主人;从评课中,再也听不到哪位教师会说:“谁的课讲得真生动,把课文分析的真透彻”之类的评价,而是评价哪个班的学生说的好,提的问题精彩,教师引导到位。细细回忆一下,每位老师都有其独特的一面,都有别人可学习、借鉴之处。走进二年级赵萍、李妮、张秦霞等老师的课堂,你会听到细腻温和的语言如潺潺溪水流进孩子们的心田,那一声声稚嫩而天真的话语中,充满了好奇、欣喜与快乐,多么温馨愉快的课堂呀!三四年级刘文良、姚丽、孙红梅、张丽芳、卢秀珍等老师的课,又会把你带入激烈的讨论中,一个个尖锐的问题令人深思,一种种科学的推理令人欣喜,这样的课堂活而不乱,这样的课堂充满活力。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语言严谨,逻辑性强,善于化难为易,深入浅出,是六年级阴玲娟、冯江怀等老师的教学风采。李娜老师一节别开生面的英语课,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带到了高潮,使人从中得到享受。
尽管还有个别老师没有真正理解“引导者”的含义,整堂课完全带领学生跟着自己的教学预设走,唯恐旁生枝节;尽管部分老师还缺乏教学机智,有些自主合作与探究活动还流于形式,效果还不太明显,但他们比以前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只是步子还没有迈起来,相信通过这次讲评活动,对他们会是一次帮助,一次锻炼。
三、 把读书活动开展起来,让学生在阅读中发展语言。
要让学生有话可说,就必须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为学生会说做好准备。要求学生读书广泛,要积累多方面的知识。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广博的知识是表达者妙语连珠、左右逢源的坚实底蕴。要求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认真做好笔记,尽量涉猎多方面的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自从特色学校创建以来,我校就把读书,写字,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并在时间上提供保障,资源配备上提供支持。从去年开始,我校陆续在各年级教室安装了多媒体,一是方便教师利用远教资源进行教学,二是为读书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了使学生有充足的读书时间,学校安排每周早读为诵读时间,师生共读,在优美的音乐中,师生共同走进诗歌、走进童话,尽情享受语言文字带来的美感,每学期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通过读书活动,激发了师生读书的欲望,提高了师生读书的品味,充实了师生的文化底蕴,使师生在课堂上的语言丰富了,思路开阔了,教学效率提高了。
总之,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字无百日功,言需千日熟”,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相信,只要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让学生真正说起来,让课堂真正成为开发学生智力的场所,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活力,呈现精彩。
第二篇:天士力小学课改经验交流材料
与课改同行、伴课改成长
太平镇天士力小学张向前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教育教学改革,在大江南北的中小学课堂上,犹如阵阵春风拂面,枝枝红杏出墙,课堂教学改革依然成为基础教育最惹人注目的一道风景线。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改模式,山东聊城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等,是这道课堂教学改革风景线上最吸引眼球的盆景。全国很多地方的城乡中小学以洋思、杜郎口等为旗帜,结合本校实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课改浪潮。可我校从新课标实施以来,就一直提“课改”这个词,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均没有形成全校大面积的课改氛围,但部分教师在不断的尝试新的课改理念,义无反顾地向传统教学模式提出挑战,一年来,我们便开始走上一条充满挑战的课堂改革之路。 通过近一年来的课堂教学的改革,我校的老师、学生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老师们的教学态度变了,现在白天老师在一起谈论的不是别的,都是在研究课改,如何去备课、组织课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高了,无论是成绩好的成绩差的,同学们的学习劲头都十分足;校园内更亮了,这一切的变化都来自于课改。今天,借此机会,把我校近年来实施新课改的点滴做法给各位领导汇报,与各位同仁交流。
一、 改变课堂,首先从改变思想做起
领导换脑,老师洗脑,学生清脑
我们全体教师一致认为,只有课改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经过多次的教师会讨论,思想得到统一。给老师洗了脑,我
组织教师在网上学习一些先进的课改模式,提出了“一年定模式、二年成名师、三年创名校”的目标,并发放了班主任培训资料和任课教师们培训资料,并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课改交流和班主任工作交流。
二、改变课堂,关键是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
1、以生为本,关爱学生——老师眼中要有学生
实施了新的教学模式,老师要打破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由原来的传授者变成策划者;课堂上由原来老师的一言堂变为现在的百家争鸣,由原来的单纯知识型转变为现在的知识能力情感型;学生学习由原来的死记硬背变为现在的体验感悟;这一切的变化,老师要从台前走到幕后,学生主宰整个课堂,但老师想要使课堂做到活而不乱,还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表现及变化,使他们在课堂上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价值。
2、老师要彻底转变角色,主导而不是主演,主持而不是把持 新的课堂教学,对老师角色的转变尤为重要,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老师一时很难适应新的教学方法,但新形势下老师又必须去适应学生,适应课堂,这就要求老师要认真学习研究,如何尽快转变角色。①由“传道者”转变为“引导者”老师要 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帮助学生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努力寻求达到目标的途径;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②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学者、权威们的“专利”。俗语说:“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③由“单干户”转
变为“合作者”,课改呼唤综合型教师,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加强与他人的交流合作。
3、老师要彻底转变教学方式,我要教变为我要学
新课改的趋势之一就是走向教材的个性化。教材的个性化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其次,由“教学模式化”转变为“教学个性化”,教学是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这种做法让课堂变得枯燥无味,以至于学生常说“爱你不容易”。新的课改要求老师针对每一位学生要有一种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4、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去说,大胆展示自我
实施新课改,老师的教学方式不仅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更要发生变革,在课堂上老师要设法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学生参与面广了,整个课堂气氛才能活起来,让学生体验到“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课堂我主宰!”的道理。去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中,感受到参与课堂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5、课堂评价机制,给新的课堂注入活力
为了能使我们的课改长期推行下去,不致于某些老师和学生有“三天热”现象,学校还制定了好老师、好学生的评价标准,通过课堂加分和扣分来评价老师和学生。并每星期进行总结,教导处实行奖励,同时引进小组竞争和班级竞争机制,使学校的教学工作有序地进行。
三、 改变课堂,最根本的是要落实课堂效果
所有的课改,最后都要落实于最后的课堂效果上,不能光看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最关键要看效果是不是好起来了。
为此,学校在校园内写出了一幅标语“三天改变态度,三个月改变习惯,三年改变命运”。新的课改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效果。为了落实课堂效果,学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改变座位及分组方式,为学生合作交流提供便利
在班内布局上,我们首先打破传统的秧田式的座位,改成茶馆式,各班根据本班学生数,按成绩、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把学生分成五至六个学习小组,小组内分工明确,有小组长,有管学习的,有管劳动卫生的,有管纪律的,有记录分数的等,每组中的人员都有“两人结对子”做到的一帮一,一带一,能把“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落到实处,组与组之间也有合作,有竞争,有评比,能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2、使用课堂指南教学,变先教为主为先学后教。编写课堂指南。
要开拓创新,教师要在个人钻研和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编写课堂指南。没有课堂指南,不准上课。对课堂指南的的基本要求是能体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指南内容一般应有:⑴学习内容;⑵学习目的要求及知识要点;⑶教学过程(体现预习、展示、反馈三个环节);课堂指南重点体现过程导学,要有指导学习的方法,要针对学生,不能成为纯粹的习题训练;(4)要有学后反思。
3、 狠抓课堂的各个环节,使课堂实现高效。
杜郎口和宁达中学取得成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抓住了学校教育的关键环节——课堂教育。在反思、总结、借鉴的基础了,他们创立了“预习—展示—反馈”三个课型,同时也是三个课堂重
要环节。预习: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节课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这个环节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展示:展示交流预习环节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这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勇气和自信;反馈: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实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让弱者巩固达标,让强者反思提高。总之,预习是知识的构建、储备、搜集信息及情感体验,是展示课和反馈课的基础,学校要求没有预习和预习不充分绝不能进行展示,所以预习是新课中最关键的环节,同时也是老师和学生最难操作的环节。
四、改变课堂,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我们课改虽然还刚起步,我们现在还是摸着石头过河,但通过半个学期的课改,我们狠抓新课改模式下的班级管理,小组建设,集体备课形成课堂指南,课堂调控,校本培训等等,取得了初步效果:
1、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
2、教师的备课工作,更加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
3、自主发展,动态生成的课堂已初露端倪
4、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初步形成
五、 改变课堂,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近一年来的课改之路,我们遇到过这样那样的困难与困惑,它一直困绕着我们,我们知道课改之路哪会是一帆风顺的。
1、思想观念更新的问题,对于我们的大多数老师都受传统教学思想观念的影响,从教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哪能说改就能改过来,何况,要改又得从头开始,重新学习,这样要投入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尽管我们做了大量的宣传和思想工作,仍有少数老师
对课改半信半凝,“这样的课改真的能实行下去吗?”所以思想观念更新不了,总是穿新鞋,走老路,这样,就给学校的整体课改工作带来一定的阻力。
2、实施课改,老师在教学中遇到很多问题,我们在工作中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比如①关于课型的问题。杜郎口和宁达教学提出“预习、展示、反馈”三个模块,已经演变成三个课型,即“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一课三上。这种做法固然很好,但在实际教学中,很难掌控课堂时间,导致完不成规定的教学任务。②关于预习问题。老师们普遍不知道如何组织学生预习;③关于小组讨论交流的问题,有的学生根本不知道怎么参与讨论;④关于课堂指南的编写问题。⑤关于课堂时间的分配比例问题;⑥关于教学面向全体的问题;⑦关于课堂知识呈现和展示的手段问题等;
总之,在实践新课改的路上,我们还刚刚起步,我们还会遇到很多已知的或未知的困难,但既然已经走上的课改之路,我们决不会退缩,相反,我们会迎难而上,劈荆斩刺,我们相信,前面的路会越来越光明的!
6
第三篇:小学语文课改经验交流材料
小学语文课改经验交流材料:
认清实质把握重点
杨屯乡杨屯小学—岳云涛
新课程改革已经轰轰烈烈的实施了多年,通过几年的实践,自己却也收获颇多,也颇有感触。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 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一、增强新课程意识,首先要平等对话
1、认清实质。新课改改变了以往的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居高临下地问,学生规规矩矩地听,小心翼翼地学,其结果是老师累学生苦,教学效果低下。我们当老师的都知道当学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满足时,才会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才会主动探究,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使教学"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让学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这个过程是学生处于一种心理放松、精力集中,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的状态。老师的角色应是学生的“伙伴”、是学习的引领者。
2、给学生机会。比如在教学《世纪宝鼎》一课时,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向前来参观的朋友介绍世纪宝鼎。学生也以游客的身份提出问题。通过这样的学习,不仅考查了学生收集的资料,培养了学生表达能力。而且变老师枯燥的讲解为学生自主地我想说,我能演。再通
过读书,进一步了解世纪宝鼎。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使师生、生生、
生文对话达到融合,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学会了学习。平等对话使学生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把自己想说的,能说的
都说出来,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3、虚心请教。教师不是万能之人。作为教师应该放下架子向学
生学习。使学生明白,不管是谁都要学习,不管是谁,只要会就能成
为别人的老师。给学生以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4、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平等对话。老师参与学生的合
作中。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话。学会合作,增强自信。
二、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我们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语文课程标准》)”。有时,
那些发言不积极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并非不活跃,只是他们不擅长口
头表达而已。我就要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励他们积极
思维,勇于发言。现在,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日常教学中的普及应
用,充分利用这些设施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置身于课堂学
习之外的“看客”出现还是可以做到的。比如,可以让全班所有的学
生把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见解都写出来,然后教师根据具体情况抽调
部分学生的作业,放在实物投影或投影仪上打出来,再进行评讲。这
样口头发言和书面表达相结合,就可以较好地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
地避免“看客”的出现。
三、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1、从现在实施课改的课堂教学实际来看,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过
去那种被动接受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这种
学习方式,不仅使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知和领悟得到了落实,还让学
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进取
精神以及合作精神都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和增强。但我们在提倡尊重和
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我们并不能完全抹杀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
2、我认为自主、合作、探究以及运用现在化教学手段的目的就是
优化教学过程。所以在工作中我大(收藏好 范 文,请便下次访问WWwww.bsmz.net)胆尝试并严格执行教学计划,积极
参与学校的集体备课,实现资源共享,改进教学评价体系,减轻学生
过重的课业负担。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
把握重点认清实质,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以上就是我校在新课改实施中的一些不成熟的经验和做法,我知
道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今后的路还很长,我一定会虚心学习,认真钻
研,真正领会和运用新课程标准的实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01*-2
第四篇:澄海区小学课改实验经验交流材料之三
澄海区小学课改实验经验交流材料之三:
与新课改携手前进!
——课改实验总结
澄华街道小学英语教研组
小学英语的新课程改革已走过了一轮的历程,我们澄华街道小学英语教研组也经历了从青涩走向成熟,从烦乱中渐趋于有系统、有条理的工作状态。几年来,我们教研组在开展课改工作中面临着“两难”,即专业教师少,学困生多。在我们的队伍中,公办的专业教师仅仅占30%,代课老师占60%左右;而澄华街道又地处工业较发达的新区,外来人口较为密集,大量外来工子女涌入学校,这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而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与改革来说,更是严峻的考验。新课程呼唤“新型”的教师,呼唤新的课堂,结合本街道的实际,我们制订了奋斗目标——加大教研力度,提高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追求课堂实效,构建快乐有效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打通学习、交流的渠道,缩小“学困生”的比例,全力提高街道的英语教学质量。
街道中心组坚持“边培训,边实践,边探索,边反思,边总结”的工作思路,将观念的转变、学习的持续性、教材的使用、教法的探究和学科专题的研究始终贯穿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引导英语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一、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
新课程的理念始终是进行课改实验工作的源头活水,为此我们坚持以理念为先导,组织全体老师分层次多形式参与学习与培训,促使教育理念得以不断更新。街道组织骨干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学习,各校教研组再根据实际有针对性组织学习。以“新课标、新理念、新课堂”为主题,通过看光盘、写心得体会、写反思笔记,课改大家谈等活动,努力营造一种崇尚学习、研究的教研氛围;另外,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其中,参加省级培训的有2人,参加市级的有4人,参加区级培训的有150人次,从而及时为一线教师带来了最新的课改精神。建立在学校自身发展基础上的校本教研,为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专业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沃土和不竭的源头,各校教研组依据实际,确定了固定的“学习日” ,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定期开展“学习交流会” (街道每学期一次,各校每学期两次以上),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促进教师的共同提高,这项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有记录,校本教研的经常化和制度化,增强了教师的学习责任感和紧迫感,推动着新课程向前迈进。
06年,我们开展了“五个一”活动——每学期读好一本课改专著(或一篇课改论文),上交一个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例,上交一篇质量较高的教学论文,每学年上好一节课改研讨课,每学月撰写一篇教学反思。通过“五个一”活动的开展,力求使教师实现自我提升,自我超越。岭亭小学、仁美小学、华窖小学在期末评出优秀课例、论文、反思,集结成册,在同行中推广。
二、专业引领,研究有效的教学策略。
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我们的英语课堂出现了“热热闹闹、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热闹过后,教学活动是否达到预定的效果,学生是否得到应有的发展呢?这是我们新课程改革中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技术是很有必要的。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效益,即教师遵循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效果。就首轮新教材的推广实施中关注的难点问题,我们以有效性教学为主题,展开研究。
1、 构建快乐、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生学习英语往往是“三分钟热度”,这一现象在起始阶段更为突出,我们以课堂教学的研究为中心,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标,以“构建快乐、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为专题,结合新教材中不同课型的特点以及新课程实施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有计划、有目的地举行专题研讨课,力求打造优质课堂。
(1)、针对三、四年级学生好动、情绪不稳定的特点,鼓励教师们发掘新教材中的情感和情趣因素,坚持在课堂上组织有趣、有效的小组竞赛活动和游戏活动,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03年,肖舒老师举行了街道第一场专题研讨课,结合所教的词汇设计了各种精致的“学具奖品”,这些奖品既是学生致力追求的荣誉,也是老师追求课堂实效的有力道具,将竞赛、游戏和学习融为一体,成为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催化剂;同时,教师借助生动的身体语言及简单的英语指令,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听、说习惯,使听课的老师对“快乐、有效的教学模式”有了新的启示与认识。
(2)、针对科任教师反映的三年级学生认读单词难、五年级词汇量大、遗忘快的问题,结合区教研室许乐冰老师提出的建议,尝试在三年级中以音标与字母发音相结合进行字母教学,其他年级尝试把“自然拼读法”渗透到词汇教学中。05年至07年,就词汇的有效教学,先后由肖英、沈泽媛、陈丹芸老师开设了三节专题研讨课,分别尝试以字母、字母组合的发音辅助认读,以音认形;以联想添图(如)的方法辅助认读,借图认形;以故事、歌谣等活泼的形式呈现较为枯燥的词汇,使学生的记忆更形象些、学习更轻松些。在改进教法的基础上,设计有趣的认读、拼读游戏,举行指读、拼写的竞赛,强化训练,提高学生认读和拼写的能力。
(3)、五年级教材中四会词、句多而难,课文篇幅长(尤其是read and write),成了师生前进路上的拦路虎,经过学习研讨,我们大胆改变教材的编排,尝试四会句型提前教学的方法,并以城西树强小学为试验点,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陈少玲老师从解读新教材的阅读课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入手,课前,根据教材及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计阶梯式的阅读材料及相应的习题,并引导学生预习——查找新词、质疑;课上,精讲点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共同解疑,自主完成阶梯式的阅读材料,比速度,比质量,评出优胜者;并为学生推荐一些有益的阅读书刊——《快乐阅读》《英语周报》《英语辅导报》(学生版)等,通过不同形式、多层次的学习方式,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拓宽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提
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效果。试验工作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效,陈少玲老师也在区的新教材培训中就阅读教学所做的有效尝试给予介绍、推广。
(4)、07年,针对六年级教材中语言现象较为复杂,句式、时态较易混淆的问题,我们以“轻松、有效的语法教学”为主题,在西门侨校举行了专题研讨课,课上,丽卿老师以生动的课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较为真实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运用所学的语法项目,通过比较、运用、讨论,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语法规则上来,由学生自己归纳出语言规则,然后再由教师小结语法要点,另设情景,引导学生在真实的交际中更充分地理解、运用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初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结合的新课型。
2、 创建民主、有效的教研模式
(1)、专题研讨,追求实效 。“研究课+专题研讨”是我们街道在课改洪流中应潮而生的教研模式,期初,中心组结合课堂教学的实践,确定研究课的主题,物色最佳的授课教师,推广优秀的教法和经验;同时,要求听课的老师有备而来,汇报所在学校围绕主题做了哪些尝试、效果如何?该研究课中哪些教学方法值得借鉴?对于该课还有什么建议?达到使老师们不仅在理论上提高认识,实践上也有直观体验的教研目的,同时也为老师们提供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解决教学中的共性问题。03年的“让快乐在英语学习中萌芽”、04年的“有效的合作学习”、05年的“巧妙学单词”、06年的“英语课堂活动化“、07年的“在情景教学中梳理、归纳语法知识”等,一节节生动的课例,一次次精彩的专题研讨活动,不仅调动了全街道教师投身课改、解决实施课改难题的热情,而且有效地促进了教与学的方式的转变,提高了教研的实效。陈梅莹老师写的课改论文《英语中的开放式教学》获澄海区一等奖;肖舒老师所写的课例获汕头市阶段新课程改革实验优秀教学设计二等奖、所撰写的课改论文《点击兴趣引发点,焕发英语新光彩》《玩并学习着》均获澄海区一等奖、《趣中评,议中学》一文获汕头市二等奖。
(2)、民主研讨,资源共享。在街道教研活动中,开通交流、学习的渠道,做到每学期期初,各校教研组长介绍上学期所开展的较有成效的教研教学活动,以供各校借鉴,做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其中,岭亭小学推荐的“有声作业”以及课前“朗读(课文)比赛”,城西树强小学介绍的英语单词听写比赛(定期进行,抽号参赛)、早读英语朗读比赛(每周星期一、三、五早读各班齐读英语,值日的科任教师及行政给予评分,每月评出优胜班),华窖小学推荐的“袖珍笔记卡”,西门小学介绍的“单元复习提纲”等做法,均得到各校的青睐及推广。结合上期末统考测评的质量及教学的实践,期初的教研会上,各校组长就新学期街道的学生竞赛活动展开讨论,中心组集思广益,制订方案并提交教育组。05年,基于起始年级学生的听力较为薄弱,我们举行了三年级听力竞赛;06年,结合四年级学生认读、识记单词能力低,教材中语言知识的跳跃性大的实际,我们举行了四年级质检;07年,根据学生对词汇、句型的掌握不扎实,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偏低的情况,举行了中高部的词汇竞赛。在竞赛中培养学生了自主参与英语学习的意识,提高了听、读写及综合运用的能力,也促使老师对有效性教学的进一步研究与实施,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益。
(3)、规范管理,整改提高。a、中心组协助街道教育组,坚持每学期1至2次到各校调研,规范“两本”,中心组对教师的备课本和学生作业本做了详细的规范要求,通过调研,让教师查缺补漏,正确备课、有效备课,通过对作业的规范,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认真书写,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听课,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b、加强对评卷工作的规范管理。教师在评卷时,对“连词成句”及学生书写的把关总是不够严格,06年,街道举行四年级质检,采取集中评卷,中心组提出以小学英语毕业考试的评分标准来评好各个年级的试卷,并于期中、期末、及词汇竞赛进行查卷,及时召开教研会议,与科任老师当面反馈,提出整改措施。针对“学困生”多的问题,要求各校教研组引以关注,多些人文关怀,制订辅导方案,尽力缩小“学困生”的比例,提高成绩。
(4)结对帮扶,均衡发展。为进一步落实新课标,促进街道八所小学的均衡发展,07年,我们英语科开展了结对子的帮扶活动,具体安排为:城西树强小学—西门侨校、岭亭小学—仁美小学、华窖小学—上埭小学、澄华中心小学—玉窖小学。结对子的学校根据实际制订活动计划,每学年开展活动不少于2次,通过互相听课、评课、交流校本教研开展的情况等形式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07年,玉窖小学参加毕业考试,总平均分和及格率极不理想,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心组协助帮扶学校多次到玉窖小学听课,对其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及作业的布置与批改等提出了一系列整改的措施,另外,帮扶学校的科任老师还主动开设示范课,推荐复习的资料及方法,帮助玉窖学校的新教师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08年期末统考,该校各年级的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六年级英语毕业成绩还名列街道前茅。
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有计划、有系统的教研活动,解决新课程中的多层次问题,提高了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促进了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也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三、 评价改革,激励师生的共同成长。
新课程需要新的教育评价,新课程倡导的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新型教育评价体系。在评价改革中,我们将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评价成为自我教育、自我激励的动力,成为教师、学生发现和调整自我成长方式的重要途径。
1.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评价。我们以研究课堂教学的评价为切入口,逐步改进对教师的评价。依据新课标的精神,先由各校根据实际制订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再由街道中心组评议,提出修改意见。如: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师的评价,要关注教师是否做到:教学目标的确定既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也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对教学策略的指导;教学内容的处理得当,注意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教学过程体现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合理运用游戏辅助教学,关注学生的情感;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体现教改意识,在教学路子上有所创新;教学的效果突出,即教学目标实现,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发挥等等。评价方式实行多样化,方式有:自评、教师互评、学校评、学生评,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信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改进对学生的学业评价。o5年,我们参加了区举行的“小学英语学生学业评价”专题研讨交流会,摄取了丰富的精神食粮,结合教育组提出的“采取有效措施,缩小学困生的比例”的要求,各校教研组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进一步研究,完善了新的学生学业评价方案,新的评价方案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学生的纪律表现、参与学习的态度及情感、合作精神、学习成绩等进行评价,以调查表的形式,采用等级制的方法,通过自评、生生互评、老师评、家长评等方式给予评定。根据评价结果,各校还纷纷开展了评“星”活动: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英语之星”、“英语王子(公主)”;认真踏实却内敛的学生——“金手指奖”;进步很大的学生——“英语进步之星”、“小飞马”“学习突破奖”等,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励学生产生不断向上的精神。
四、 收获与思考
在实施新课程中,我们街道中心组开通了交流渠道,采取不同的引领方式,大胆尝试,努力创新,使全体教师、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区举行的新教材培训中,肖舒老师、梅莹老师、陈少玲老师先后做了专题演讲;03年和05年分别在华窖小学、西门侨校举行了区性的课改研讨课;04年和07年,区教育局组织非专业老师进行转岗培训,我们街道有两位老师被邀为授课老师;论文、课例评选获汕头市级奖励的有5篇;区级奖励的有17篇。在参加区教育局举办的第一、二届小学生英语讲故事比赛中,蔡立宇同学获得一等奖,高盈盈、陈奕君同学获得二等奖、陈晓纯同学获得三等奖;通过专题研究和评价改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期末统考中,街道各所学校的成绩日趋均衡,与其他街道镇的距离也在逐渐缩小,四年级的成绩已步入区的“中游”,率先达到教育组为我们制订的目标。
点滴成绩,让我们感受到了新课改所带来的欣慰和喜悦,但这只是一个开端,目前,我们在课改路上还面临着一些困难:1、目前从三年级开设英语课,英语教师的配备暂时跟不上,造成英语教师跨班、跨级教学,工作繁重,难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个别学校严重缺乏英语专业老师,新聘的英语代课老师缺乏经验,导致起始年级学生没打好基础,过早失去兴趣,给高年级的老师带来非常大的压力。2、外地学生数量剧增,且流动率大,成为教学质量提高的一大绊脚石。
3、个别老教师对新课标、新课程的领会、实施还需一个适应的过程。以上困难既是压力,又是挑战,如果能认真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我们在小学英语的课改路上一定能迈得更快!
加油!澄华!
第五篇:课改经验交流材料
课改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袁口小学 罗福宁
课程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对全面提高学校基础教育的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面对新的课改,开学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要求,根据我校教学实际,努力开展新课程的探索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将我校课改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人为本,立足教师,着眼课堂,确保课改推进平稳 针对传统备课的弊病,结合课改的要求,我们尝试着进行了备课改革。我们主张:教师不要把主要精力用于书写教案上,而应更注重备课的过程;不是编写教案剧本,而应是设计结构式教学方案;要重教法更重学法;不要用细节设计来实现教学目标,而应围绕教学目标理清思路框架;不要求格式整齐划一,而可以因学科、因内容、因人而异 ;在备课管理时不要只重形式性管理,而更重实质性管理。具体的备课流程为:个人钻研教材-----集体确定方案-----分工设计教案-----个人修改创新 。这样变传统备课的单兵作战为集体构思、分工创作;变传统备课的教案抄写为主为注重课后反思提升。教师们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能在与同伴的交流探讨中获益,钻研、合作的教研风气蔚然形成。
二、组织课型研讨,搭建交流平台,在研究过程中提高。 新课程下,教材本身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前提是把握好教材编排的特点,理解教材编排意图。通识培训不断深化的同时,我们更注重学科教学研究,尊重权威而不盲从,课堂创新不浮于形式,紧紧抓住学科本质,鼓励教师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自己的思想。我们改变原来研究课只重正式授课,忽视试教过程;由校长、主任主要点评,教师被动接受的做法,针对不同的课型,从第一次试教开始,所有教师全程参与, 人人发表听课感受和教学建议,主任、校长帮助提升。在一次次磨课的过程中,直接感受和实践讲课改理念一步步转变为可操作教学行为。
我校还采用多种手段激励教师在先进的课改理念下大胆实践,探索经验,进而促进教师对先进课改理论的理解,尤其是以完备的系列活动计划,即定期交流汇报制、相互听课制、定期上课改实验课制、课改实验考核制,体现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分层推进”的课改整体思路,效果显著。
三、关注学生发展,尝试更新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过去我们对学生评价是不够全面 ,只重考试结果,不注重学生平日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教师对学生要进行全面的评价。因此,在进行新课改的时候,我们改变了过去的评价方式,尝试运用活动法、学生课堂情况纪录法、学生学习档案收集法、与考试测查相结合,各个方面都占有一定的百分比,最后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
四、春风化雨,浸润无声,与新课程共成长。
我们以新的课程观、新的教学理念,在实验中摸爬滚打,短短两年的时间" 就深刻地感受到学校生活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学生变化
经过近四年的实验,“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在实践中得到了体现,实验班学生的变化和进步是明显的,学生明显喜欢学校,变得爱学习了。通过实验,教师们反映,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了进步: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明显增大。学生不仅从书本中识字,也从生活中,从各种学习资源中识字,并初步养成了主动识字的习惯。识字量提高直接促进了学生的阅读。
学生交流和表达能力提高了。新课程提倡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交流研讨活动中学习。课堂上,学生们经常交流各自的学习心得,交流彼此的看法,交流思想情感体验。教师则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真实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心里的话、自己的话。实验教师反映:“实验班学生‘说’的能力普遍提高了。”
学生质疑创新能力提高了。新课程提倡探究学习,鼓励学生在探究发现活动中学习,从而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思考、质疑、批判、发现、求证的过程,学生能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发挥,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得到了培养。用实验教师的话来说:“现在课堂上经常被学生难住,学生真了不起。”
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新课程不仅专门开设了让学生动手实践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而且在每门课程教学中,都积极创造
条件,尽量给予学生更多的操作实践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身体验,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得到了提高。
课堂教学变了
课堂教学活起来了。在新课程的课堂中,学生被赋予了更多的自由和权利: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的自由和权利;质疑、批判教师观点或教材观点及其他权威的自由和权利;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课堂教学并受到平等对待的自由和权利;因为自己见解的独特性或不完善性乃至片面性,免于精神或肉体处罚以及不公正评价或对待的自由和权利等等。这些自由和权利大大地解放了学生的个性和潜能,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教师变了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验中,教师们尝试着重新审视对职业角色的定位,把自己从“经验”中请出来,敢“自以为非”;教师们探究性地研读新课标,希望来一场荡涤旧观念,催发新思潮的“头脑风暴”;教师们尝试着正确地发掘新课程的内涵,整合地理解其要义,变通地实践其要求,给学生烹调出丰盛的“营养套餐”;教师们尝试着在评价中不揭短、不挑剔、用发展的、肯定的、差异性的目光看待个性鲜明的孩子们,给他们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成为孩子们可信赖的学习伙伴。教师们尝试着多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在课堂上少一些“自说自话”,多一些百家争鸣。
总之,通过几年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我已初步摸索到了课改的感觉,悟出了理念,初步实现了学生“乐学”的喜悦。有一句话说得好课改没有固定模式, 我们相信,今天的耕耘,一定能为明天的教育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