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事迹材料 > 市法治六进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精选多篇)

市法治六进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精选多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2 11:13:44 | 移动端:市法治六进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精选多篇)

第一篇:市法治六进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在举世闻名的古“丝绸之路”上,在白雪皑皑的托木尔峰脚下,在浩渺无垠的大漠戈壁,有一座被誉为“塞外江南”、“鱼米之乡”的绿洲城市——阿克苏。这里气候宜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丰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宜各类农作物生长,苹果、香梨、核桃、葡萄、甜瓜等特色产品,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是著名的瓜果之乡,被誉为“中国红富士苹果之乡”与“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先后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市)”、“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自治区级文明城市”六连冠及“自治区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先进单位”、“自治区社区建设示范城市”、“自治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在自治区依法治区办公室及地区依法治阿办的指导下,在阿克苏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以“法治六进”工作为抓手,努力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当前中心工作,认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为阿克苏市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一、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保障

一是阿克苏市委及时调整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64个成员单位为成员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部门分工,强化了责任,定期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全市各单位也都建立了相应的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二是与两牵头单位(普法重点对象牵头单位、“法治六进”牵头单位)签订了责任书,明确了各单位职责,确定了部门分工,强化了责任,使“软任务”变成了“硬指标”。三是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工作有机结合,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五年社会发展政治建设工作目标任务,确定了日常考核督查办法、年度综合体系和激励与约束措施,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成为衡量我市法制建设工作目标的主要依据。四是坚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精神文明工作相结合的原则,实行“一抓双挂”制度,确保了阿克苏市政治稳定局面,将普法工作融入到全市开展的“平安建设”、精神文明单位创建与政法系统开展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工作中,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空间扩展和载体内容上到了提升和发展。五是齐抓共管。3月5日阿克苏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阿克苏市“五五”普法规划》,给我市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并于不定期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六是保障经费。在经费紧缺的情况下,每年按照0.5元/人的标准落实了普法经费19万元,并列入了财政预算,各乡镇场、街道办事处均落实了相应的普法经费。

二、结合稳定与发展实际,加强对七类重点普法对象的法制宣传力度,着力提高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一是落实领导干部、公职人员学法用法年终考试考核制度,每年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为契机,组织全市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考试;二是强化农(居)民的法制宣传教育。以农办、民政部门为牵头单位,各乡镇场(街道办事处)通过换届选举、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大会、农村承包经营讨论会以及基层党组织建设等工作大力宣传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农村土地承包法》、《信访条例》等与农(居)民生产生活稳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修改制定《村(居)规民约》。三是加强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市教育局、团市委、市交警大队、消防大队、市检察院、法院经常性深入学校开展《禁毒法》、《突发事件应对法》、《消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律宣讲活动,全市91所中小学校均配备法制副校长,通过日常的德育课和法律进学校活动,使青少年每年法制教育课时达到了12个小时,增强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四是加强宗教人士的法制宣传教育,在全市广泛开展了民族宗教法律法规学习活动,民宗局针对清真寺、宗教人士开展了《宗教事务管理条例》等法规的学习。进一步强化“两项制度”的落实,建立了《阿克苏市宗教人员考核评议办法》,提高了宗教人士同“三股势力”作斗争的自觉性和依法从事宗教活动的自觉性,每年将零散朝觐人数控制为零。五是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宣传力度,街道办事处为加大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制教育,每年以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派出所、社区居委会为依托开展了《劳动合同法》、《劳动法》、《阿克苏市流动人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与培训,引导他们依法求职务工,守法生产生活,流动人口列管率达100%;六是加大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宣传力度。经贸委联合工商局、工商联、税务、建设、环保等执法单位加大企业管理层人员的《合同法》、《公司法》、《环境保障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法》等10余部法律宣传和教育培训力度,逐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办事的观念;七是加大对羁押、监管人员的法制宣传力度。公安部门尤其是看守所狠抓了监管人员的《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集会游行示威法》等法律宣传,着重提高监管人员的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每年通过现身说法、监规学习评比活动,满足了他们回归社会后对法律的需求。

三、结合乌鲁木齐“7·5”事件,加强法律宣传教育,维护社会稳定

(一)密切结合“五五”普法规划,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一是根据地区普法办阿地法治办[]7号文件精神,针对乌鲁木齐“7·5”事件,依法治市办下发了《关于认真开展维护社会稳定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二是8月依法治市办组织全市普法对象,尤其是农民、居民开展了“三个维护”法律法规测试活动,使群众明确了“7·5”事件真相,学习了《刑法》中打砸抢烧暴力事件涉及的14个罪名,全市10万居(农)民参加考试。三是联合“610”办进行了反xx法律知识测试和政法系统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四是开展了法律进社区活动,在兰干街道办事处和多浪公园组织了多场“7·5”事件法律法规宣传活动,重点讲解《宪法》、《刑法》、《法律援助条例内容》。五是为加强正面宣传引导,消除“针刺”事件造成的恐慌,11月初依法治市办联合市应急办开展了《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考试,全市公职人员8000余人参加了考试。六是结合《阿克苏市“五五”普法要点》精神和第七个自治区“宪法、法律”宣传月活动,依法治市办把今年2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纳入全市的普及法内容,不断加强维稳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和学习。

(二)加强对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等重点普法对象的宣传教育。一是通过法治进学校、法治进企业、法治进乡村活动,开展了一次全市大学习活动,要求各单位、各部门尤其是在校学生结合各自实际和特点,积极开展了《反分裂国家法》、《宗教事务管理条例》、《信访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国旗法》、《集会游行示威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以“7·5”事件涉及的14个刑法罪名为主要内容,开展了测试,政法系统各单位也纷纷走进了课堂、电台、电视台进行宣讲,掀起了青少年学法的热潮,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得到提升。二是在对、创建的法治学校和法治企业、法治乡村验收中,重点检查了7·5事件后在维稳方面的法治实践活动,使大家充分认识到了法律的尊严不容践踏。三是结合大清查、大排查、大盘查对重点目标、重要设施、重点部位的管控,严厉打击各类刑事治安犯罪活动,政法系统在依法办案、依法行政过程中加大了对农民、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宣传力度,全市出动宣讲队32个,宣传96场次,张贴标语2万条;四是严格落实“两项制度”,市委统战部和民宗委结合“7·5”事件开展了民族宗教法律法规政策学教活动,有效落实了《宗教事务条例》,依法加强了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通过一系列的普法宣传教育,推进了基层、行业依法治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知识得到较为广泛的普及,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逐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观念和能力明显增强,为“五五”普法全面推开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四、多措并举,坚持法治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依法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采取的措施。1、健全评估激励制度,制定“一抓双挂”制度。在,我们就提出了‘一抓双挂’制度”,各部门、各单位在开展“法治六进”活动中尝到了甜头,阿克苏市委组织部、精神文明办、综治委、依法治市办联合出台了“一抓双挂”的具体落实办法,促使工作力度明显增强,五年来通过“法治六进”活动和平安单位、精神文明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四创建活动,每年创建活动质量和数量逐年提高,呈稳步上升态势。2、以评比创建活动为激励措施,量身打造“法治六进”活动亮点工程。一是积极参与开展全国“双百”工程:为提高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能力,每年开展评选100名“学法用法模范公务员”、100个“学法用法示范机关”的“双百”工程,促进各级机关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二是积极参与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示范基地”评比活动;三是努力参加全国开展100个企业职工法制学校、100个依法办事示范单位的两个创建活动。3、积极召开“法治六进”现场会和推进工作会议。地区法治六进现场会在阿克苏市七个观摩点召开;阿克苏地区法治进乡村、进社区的现场会在依干其乡15大队和红桥多浪社区召开,4月17日阿克苏市召开法治六进牵头部门领导会议;每年定期召开了法治六进推进工作会议,六大牵头部门分别做了汇报,会上传达了自治区法治进机关、进单位、进社区会议精神。4、建立四级联动责任体系,确保“法治六进”活动有组织有保障。结合我市实际,依法治市领导小组确立了6家牵头部门、23家配合部门,各牵头部门又组织召开“每一进”推进会,将责任分解到各配合部门,配合部门将责任分解到各实施部门,实施部门将责任分解到科室和下属单位,做到了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了责任制,制定并落实法治六进制度101项。

(二)积极开展“法治六进”工作。

1、推进“法治进机关”,加强依法行政工作。一是大力整顿和规范了执法主体及执法行为。为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行政法规规章清理工作的通知》(阿市政办[]50号),政府各部门清理行政审批和收费项目,对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行政收费等行为进行规范,“收缴分离”、“收支两条线”等制度全面得到落实。全市行政执法机关均实行了执法责任制,对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实行目标管理考核。二是加大对违纪违规问题查处力度。查处各级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初核率达30%,立案率达40%、结案率达90%,对上级要求报结果的信访案件和领导批示报结果的信访案件办结率达100%。三是加强领导班子法治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法律知识任职资格制度,提高依法执政、依法决策能力。市人大对新任职的40余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了法律知识考试,经考试合格后才给予任用。严格依据《干部任用条例》规定选拔任用干部,完成消化超职数配备干部4名,严格落实干部培训审查备案制度,未出现超职数配备干部情况。五是转变政府职能,坚持改善投资软环境,切实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把招商引资工作纳入制度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按章办事,用法律和制度来保证招商引资工作落实到实处,逐步形成比较完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制度体系,做到制度管事管人,以制度规范服务招商引资工作。杜绝引进不符合环保要求,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803亿元,招商引资工作成为发展工业经济的主要推动力。

2、推进“法治进乡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充分发挥人调职能,给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把矛盾化解在基层。-通过发放人民调解“一案一补”费用11万元,化解各类民间纠纷5351件,调解成功数5206件,调解成功率为97.29%、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06起。二是解决侵害农民权益事件,加大对假农资的查处力度,成功发挥行政调解职能。对各乡镇场种子、化肥、农药市场进行联合执法大检查,解决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今年来,我市已办理追讨拖欠农民工劳动报酬集体诉讼案件10余件,涉及标的达到200余万元,使393名农民工的利益得到维护,为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平安和谐阿克苏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保障农民与城市居民享有平等的健康权。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对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要求,我市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参合率达97%,以乡镇(场)为单位常规免疫有效接种率达到90%以上。

3、推进“法治进社区”,加快文明和谐社区建设。以社区为依托,通过开展“法治进社区”知识竞赛、“百日文化广场”、“法制宣传一条街”、文艺演出、社火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精神文化。今年第一季度为解决物价、物业、医疗食品安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共立案查处各类价格违法案件7起,价格违法所得7万余元,通过行政调解方式解决价格矛盾问题9起,调查并核实和检查处理了11起“12358”价格举报案件;对市区内七个家属区的物业收费举报案进行了调查核实,分别下达了“责令改正价格违法行为通知书”;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生态城市”创建为契机,广泛开展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

4、推进“法治进学校”,进一步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一是围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机制。二是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的问题,对全市中小学教育收费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不断巩固“两基”成果,累计减免、补助资金达993.5万元,分别为68664名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3500名贫困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使困难家庭的子女能上得起学,促进了教育公平。三是大力整治学校周边治安环境。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大力开展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活动,重点对学校周边网吧、游戏厅、音像制品店、书报零售摊位等文化市场进行整治,营造健康文明的学校周边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精心创作一批符合未年人身心要求的优秀文化作品,为广大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5、推进“法治进企业”,保障和促进企业依法经营和安全生产。一是加大对矿山企业的监管力度,开展定期巡查10余次,与矿山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38份,保证矿山企业无重大伤亡事故发生,矿山企业年检率达100%,征收采矿权出让价款0.52万元、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22万元、征收矿产资源税2万元,采矿权出让率达l00%,通过推行安全、环保等法治实践工作,实现了由“无事故发生”安全状态向“无隐患失控”安全状态的根本转变。二是为解决劳动用工方面存在的不签订劳动合同、拖欠工资等侵害劳动者权益等问题,执法机关对全市381家用人单位进行了劳动用工年审,年审合格单位343家,合格率达90%,及时受理和查处各类举报投诉案件65件,涉及金额8.3万元。三是对建筑工地开展了专项检查,受理劳动争议案件35件,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38万余元。四是通过开展法治企业创建活动,企业依法纳税意识进一步增强,违法违规行为明显减少。阿克苏市工业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撑组成部分,工业增加值由的9.44亿元增加到的17.37亿元,年均增长18.7%以上。

6、推进“法治进单位”,不断提高全社会法治化水平。一是近年来加大了事业单位审计监督,完成审计项目15项,查出违纪违规金额64万元,管理不规范及指明纠正资金3169万元。二是依法行政,针对执业、执法、服务和保障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审查,并对许可、审批、收费事项按法定程序报批,备案率达100%,市直单位出台规范性文件均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在城市拆迁安置工作中,我们加强执法监督,明确了拆迁执法主体和行政执法依据,依法界定执法责任,分解量化执法内容、执法范围、执法种类、执法责任,并配备了具备执法资格的专职执法人员;强化拆迁安置的宏观调控,严格把好拆迁前期审批关,严格审查开发商的资质和资信,确实做好安置前的过渡工作;房屋拆迁安置工作程序公开,将各项拆迁管理办法及规章制度、责任落实到实处;推行了“三公开”、“三统一”制度,即:“公开拆迁法规政策、公开拆迁补偿标准、公开拆迁程序制度;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增强了拆迁工作的透明度,切实维护了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

7、超额完成“法治六进”创建任务。5月初经过最后一批“法治六进”创建自查验收工作,全市已完成“法治机关”创建73家,创建率100%;“法治乡村”创建任务38家,完成指标100%。“法治进社区”创建24家,已创建32家,创建达标为100%,超额任务;法治学校指标74个,创建率为100%;法治企业指标26家,创建率为100%;法治单位指标为72个,创建率为100%。

五、巩固发展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

1、加强宣传教育,培育亮点、建立试点,以点带面。一是大力开展领导干部普法联系点工作。全市确定了31个县级领导干部普法联系点,采取每个县级干部包干一个重点普法对象单位的方法,每年开展两次联系活动,增加了领导干部与群众面对面直接宣传法律、政策的机会和沟通的力度,尤其是结合科学发展观千家入户活动,利用领导的影响力,解决了一批涉法难点热点问题。二是发挥示范点、试点、联系点的作用。“五五”普法以来,阿克苏市建立了5个市级普法示范单位、70个市、乡两级普法试点单位,并落实54名市、乡级督导员,通过定期不定期的督导,采取观摩会、现场会等形式,以点带面,总结经验,达到推进工作的目的。三是认真组织自治区“宪法、法律宣传月”活动和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每年组织全市60余家普法成员单位开展送法下乡和送法进街道活动;成立了法制宣传教育讲师团、志愿者队伍,深入各乡镇、街道开展以民族宗教法律法规、自治区制止家庭暴力规定、知识产权等贴近群众生活的法律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四是利用新闻媒体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加强阵地建设,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近年来依法治市办在阿克苏广播电台开办了《法制直播室》和《社会与法》栏目,在市电视台开办了电视台《一路平安》、《危情时刻》、《公民与法》、《天网》栏目进一步全方位宣传法律法规知识,形成人人懂法、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广播电视在新闻中开办“平安阿克苏”专栏,在新闻前后播出有关法律宣传口号;广播电台汉语专题节目《法制直播室》常年进行法制宣传报道,对相关国计民生的法律法规进行通俗解释和案例介绍。“阿克苏市人民政府网站”开辟了普法专栏,在世纪广场利用大型电子彩屏进行法制宣传,将最新的法制宣传内容(信息)通过电视滚动播出。五是建立法制宣传教育基地。每年依托市委党校举办市级普法培训班2次,建立了法制宣传一条街,将东大街20块宣传长廊作为普法宣传专栏。全市各单位也普遍建立了法制宣传栏,以市委党校为中心的法制教育网络基本形成,加强了以阿克苏劳动教养所、市看守所为警示教育基地的沟通和建设,为我市各类重点普法对象进行法制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六是全市普法牵头部门和行政执法单位围绕各单位中心工作开展以法治六进、计划生育法、土地管理法、税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等内容的法律知识竞赛、演讲活动,乡镇、街道充分发挥基层党校、法制夜校、“百日文化广场”、农村“法制文化集市”等各种宣传阵地的作用,举办了多种形式法治文艺节目,将学法活动寓教与乐。七是通过二级普法讲师团队伍、法治文艺队伍、法治宣传员队伍、法治宣传志愿者队伍,定期组织法治宣传骨干和联系员进行培训,五年各级普法机构共培训200余期,256名普法专(兼)职工作人员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

五年来,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我市顺利完成了《“五五”普法规划》各项目标任务,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知识得到广泛普及,公务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和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为阿克苏市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持续不断地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给我市带来的变化和取得的成效:一是淡化了宗教氛围。主要体现在:进清真寺的人员少了,学科学用科学的人多了;带面纱的少了,外出务工人员多了;非法宗教活动少了,依法维权的人多了;青年留异常胡须、着奇装异服的少了,想方设法致富的人多了。二是社会治安秩序得到了加强。主要体现在:刑事发案率少了,从事二、三产业发展经济的人多了;赌博吸毒的人少了、学习实用技术的人多了;无所事事的人少了、参与城市建设的人多了。三是社会事务得到了全面提升。主要体现在:家长的思想意识得到了转变、学生入学率提高了,农民群众的少生优生意识得到了加强,有效遏制了超生现象的发生,广大党员干部依法行政的水平得到了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了加强,党委、政府的形象得到了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个别单位中心组学法制度落实不好,影响了本单位(部门)的普法工作;二是由于流动人口住所的不确定性,对抓流动人口的学法用法还不够深入;三是普法工作的整体进展还不够平衡,特别是农村的普法宣传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四是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五是法治实践活动的检查督导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今后工作中,我市将继续坚持不懈的开展依法治理工作,逐步提高各项事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为构建和谐阿克苏市、促进阿克苏市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第二篇:法治六进工作经验材料

地区“五五”普法、“法治六进”工作启动以来,地区依法治阿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地委、行署、地区依法治阿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参谋助手、组织协调作用,深入推进“五五”普法和“法治六进”工作,取得较大成效。各类重点法律法规得到广泛宣传普及,人民群众的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法治实践成效显著。

一、加强基础工作,“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标准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地委、行署十分重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初专门召开地委委员会议,研究“五五”普法启动、实施工作。7月,地委、行署批转了《关于在各族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进依法治阿工作的第五个五年规划》,地区人大工委作出了《关于深入开展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推进依法治理进程的决议》,明确了“五五”普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任务。8月,地区召开“五五”普法动员大会,地委书记朱昌杰对“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作了系统的安排部署,全面启动了“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为加强组织领导,地委、行署及时调整充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地委书记任组长、行署专员任副组长、地委分管领导任常务副组长。地委书记同各县(市)委书记、地直机关各部门主要领导签订普法责任书,落实责任制,实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一把手”工程。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也都分别制定“五五”普法规划、召开高级别动员大会、完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层层签订责任书,确保了“五五”普法各项工作有计划、有领导、高标准地整体推进。

(二)加强制度建设,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一是健全完善普法工作考评机制。各县(市)分别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之中,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推行“一抓双挂”的考评机制,把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作为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做到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与经济工作、维护稳定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二是进一步完善普法督导机制,建立了地、县、乡三级督导制度。每年分两批抽调后备干部担任普法督导员,从事“五五”普法阶段性督导工作,每年开展督导检查均在2次以上,有效保证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分阶段、有计划地顺利推进。三是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地、县、乡三级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按照人均0.5—1元的标准足额拨付,做到专款专用。各部门不断加大经费投入,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经费保障。四是继续实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归口管理制度。将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牧民、宗教人士、流动人口、被羁押人员等重点普法对象的学法用法分别归口到各牵头部门组织实施,实现了普法办事机构工作角色由“演员”逐步转向“导演”,进一步调动了各部门参与普法工作的积极性。五是建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报表制度。要求各县市、各单位每半年报送一次普法报表,通过对报表汇总、分析,及时了解掌握全地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六是健全完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试点、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地、县、乡分别确定了一批试点单位,开展试点工作,培育试点经验,部分县(市)对试点进行了命名和挂牌。各级领导干部落实联系点,积极开展普法依法治理“一帮一、结对子”活动。通过抓点带面,推动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整体推进。

(三)加强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进一步夯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基础。一是进一步加大普法讲师团建设。地、县两级完善了由公检法司以及律师事务所、党校等专业人员组成的普法讲师团队伍,深入机关单位、厂矿企业、农村社区、监所学校进行法制讲座。部分乡镇成立了由司法所、派出所、民政计生等基层所站负责人员组成的法制宣讲团,在基层开展涉农、涉访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解答法律咨询,深受村居民欢迎。截止目前,全地区共有各类普法宣讲团20余个,宣讲团成员100余名,开展各类宣讲活动180余次,受教育群众10余万人。二是加强普法骨干队伍建设。今年年初,地区举办了“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和“法治六进”骨干培训班,各县市、部分行业也都层层加大骨干培训。仅全地区就累计培训普法骨干1000余人。部分乡村注重培训“法律明白人”和村级法律宣传员,依托农村宣传阵地向广大基层群众普及法律常识。三是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律师、离退休法律工作者等兼职法制宣传教育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全地区已基本形成了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组织有序的高素质普法队伍网络,在推进“五五”普法和“法治六进”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四是进一步加强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广播(请你继续关注公文素材库:www.bsmz.netp;8226;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期间,先后组织开展了以 “落实‘五五’普法规划,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推进‘五五’普法,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月活动。每年4月,根据自治区的统一安排,结合地区实际,先后开展了3次“宪法法律宣传月”活动。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各类法律法规得到宣传普及,人民群众深受法制教育。

三、扎实开展“法治六进”活动,法治实践成效明显

(一)以加强领导班子法制化建设为载体,开展“法治进机关”活动。自12月4日地区加强领导班子法制化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全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一步加强学法用法,深入开展了以“六个不发生”为目标的领导班子法制化建设工作。“六个不发生”即:不发生领导班子成员重大违法犯罪案件;不发生因领导决策失误、失职渎职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事件;不发生因出台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文件,导致严重侵害群众利益,造成恶劣影响的事件;不发生因违法行政引发的有重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或公民死亡事件;不发生因监管不力导致的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生命财产安全或者公共财产安全的恶性事件;不发生在当地造成恶劣影响的徇私枉法案件。

三年来,全地区各县市各单位以加强领导班子法制化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法治进机关”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领导干部学习法律知识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各县市各单位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主要领导每年讲法制课都在2次以上。各级党校、行政学校也开设了法制课,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制培训,使地区副科级以上干部普遍受到了法制教育。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紧密结合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以及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学习有关法律知识,学法内容更加丰富,更具有针对性。同时学习方式也更加多样,法制讲座、知识竞赛、法制培训、警示教育等交替并用,使领导干部学法工作更有实效、更具生命力。二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多数行政执法机关聘请了法律顾问,注重发挥法律专家在机关事务和社会管理中的参谋作用,重大决策要纳入法制化轨道已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共识,逐步形成了“遇到问题先学法、决策之前找专家”的工作思路。三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地区各级领导干部能够将学习法律知识与依法治理实践、与管理工作、与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在涉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决策时,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更加注重按照法律程序充分论证,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四是领导干部学法用法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各级党委(党组)建立健全了中心组学法制度、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法律自学制度、法律知识培训制度、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法律知识任职资格制度和重大决策前的法律咨询制度等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七项制度。出台了《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若干意见》、《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考核办法》等一系列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规范性文件,使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有章可循,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五是机关法治实践活动蓬勃开展。地直机关工委和行署基层党委专门下发开展“法治进机关”活动的通知,把“法治进机关”活动作为各级党委、党组、党支部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明确了工作任务,提出了工作要求,并制定了创建“法治机关”工作标准,大大提高了各级党组织对“法治进机关”活动的重视。行署法制办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建设,强化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和行政复议案件办理力度,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提高了行政执法队伍尤其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各行政执法部门认真学习宣传专业法,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了专项整治工作。法治实践正逐步与实际工作挂钩。如将“法治六进”与奥运安保、平安建设相结合,促进了奥运安保和平安建设;抓《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实施,进一步规范干部的选拔使用和管理,促进领导干部依法执政、科学决策;抓《纪律处分条例》、《党内监督条例》等法规条例的实施,依法查处违纪违法的人和事,促进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守法依法行政;抓党风廉政建设和纠风工作,促进党的组织建设和机关作风;抓《审计法》的实施,依法加大审计力度,查出各类违纪资金7亿元,上缴财政资金2亿元,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案件5起,提出审计建议1600余条,确保了各项资金的合理利用;抓抗《震安减灾法》的实施,狠抓抗震安居房建设;抓《宗教事务条例》、《刑法》等法律法规的实施,依法打击“三股势力”的犯罪活动;抓《信访条例》的实施,依法适时妥善解决信访问题;抓《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依法解决宗教向学校渗透,适龄青少年辍学,困难学生补助等问题;抓《环境保护法》的实施,依法规范招商引资,治理环境污染,推广节水工程,农村沼气、改水、改厕等,保护生态环境;抓《促进就业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依法组织就业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安排就业,劳务合同的签定与履行,民工工资兑现劳动部门依法查处了9家“黑职介”,处理劳动保障投诉案件800余件,追回劳动者工资700余万元,责令退还劳动押金近7万元,同时加大了对矿产企业的执法力度,共查处无证开采企业10家,注销采矿许可证6个,切实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抓《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实施,依法推广设施农业技术,林业、畜牧业等实用技术,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加大农资市场执法力度,进一步规范了农资市场秩序,以来,立案查处种子违法案件99起,查获问题种子1800余吨,立案查处农药违法案件108起,查处问题农药33余吨,有力维护了农牧民的合法权益;抓《居民低保条例》的实施,在城镇和农村落实低保、医保和合作医疗,解决了一大批困难群众的生活困难和治病难问题;卫生部门加大非法行医专项治理力度,吊销了15家执业不规范、存在医疗安全隐患的医疗机构的执业许可证,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抓人民调解相关法规的实施,依法规范人民调解组织机构建设,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由财政拨款,落实人民调解员“一案一补”资金,使人民调解工作起到“第一道防线”作用;抓《法律援助条例》的实施,建立法援机构,组建法律援助队伍,形成法援网络,落实法律援助专项经费,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促进了司法公平;抓《公司法》、《合同法》的落实,规范企业行为,培养诚信典型,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抓《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实施,开展“护农打假”等活动,查处了一批假农资、伪劣商品,规范了市场秩序,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抓城市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依法规范城镇房屋拆迁行为,接待拆迁上访7起,办理产权纠纷案件2件,房地产开发商违规销售1起,结案率100%;司法行政部门发动29个地直单位、5个县市分批进入地区3个监狱、1个劳教所开展了为期15天的“法律、警示教育、宣传报道进监所”活动,提高了监所干警的法律素质,推进了监所班子法治化建设。通过一系列法治实践活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了社会政治稳定,民心安定,经济发展。

(二)以贯彻落实《加强新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为载体,开展“法治进乡村”活动。我地区是一个农业大区,农村人口占全地区人口的70%以上,加强对农牧民的法制宣传教育一直是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切实抓好农牧民的学法用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6月,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几经征求意见,朱昌杰书记签发了《加强新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统一了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提出了新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重点内容和宣传形式,为开展“法治进乡村”活动确立了规范。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法律水平明显提高,农村法制建设工作稳步推进,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比较活跃。各县市根据农村及农牧民实际,充分运用农村现有宣传资源,不断挖掘新资源,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部分县(市)编撰了《新农村建设法制宣传教育材料》和农牧民学法用法故事集,制作了农村法制宣传光盘。部分乡村以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为依托,建立了有组织、有计划、有教材、有师资、有场地、有考核的“六有”村民法制学校。部分乡镇司法所利用身边人、身边事,面向村民宣讲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实施以案讲法。部分县市司法局组织基层法律工作者和法律志愿者深入乡村,深入巴扎,开展送法下乡、进村、入户活动,受到了农民朋友的一致好评。二是农村重点普法对象运用法律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农村“两委”班子成员坚持民主决策,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村务活动,都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后实施,并将重大事项予以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在处理村集体土地承包、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村务问题时,主动找律师出具法律意见已基本成为农村基层干部工作的思路。农村宗教人士在学习宗教经义的同时,注重学习宗教法律法规,依法从事宗教活动,使阿克苏地区治理零散朝觐工作跃居全疆第二。部分县市农牧民认真遵守《村规民约》,依法表达利益诉求,维护了基层稳定。三是实现了普治结合,解决了一大批热点难点问题。“民主法制示范村”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确保了“四民主、两公开”制度的落实,全地区80%的村达到了“民主法制示范村”的标准,先后有3个乡镇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

(三)以创建平安和谐社区为载体,开展“法治进社区”活动。全地区各社区紧紧围绕构建平安和谐社区的总体目标,利用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方式,大力加强对社区居民和社区内流动人口的法制教育。一是定期组织法律培训,邀请律师讲解与社区居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新颁布的法律法规。部分社区在律师的指导下,制订了居规民约,实行社区民主自治。二是积极开展法律服务和法律救济活动,免费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解决实际问题。部分社区组建了人民调解工作室,建立首席调解员制度,社区矛盾纠纷依法调处。三是加强并拓宽法制宣传阵地,采用法制橱窗、社区公开栏及时发布法制信息。四是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广泛运用法制文艺表演、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各种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深化普法教育。五是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活动,有针对性的整顿了小区的环境、物业、治安等问题,促进了社区的和谐稳定。

(四)以创建平安和谐校园为载体,开展“法治进学校”活动。“法治六进”是深化普法教育,全面推进依法治理工作的有效载体。自阿克苏地区开展“法治六进”工作以来,各类重点普法对象的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一系列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得到宣传普及,大量社会矛盾纠纷依法解决。尤其是“法治进学校”活动初步形成了普法主管部门综合协调、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筹规划、各级各类学校具体实施的工作格局。几年来,三大责任主体多措并举,深入开展“法治进学校”活动,着力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质,增强未成年人依法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构建和谐晋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法治进学校”全面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是“五五”普法的重点之一,地区高度重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工作。地区普法办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与日常工作一起抓好落实,和宣传部门、教育局等部门一道,通力配合,在各项青少年普法活动中,件件有计划安排,件件落到实处。积极推行了“法治进学校”的“一抓双挂”制度,把抓“法治进学校”的情况与学校的考核、评优,与学校领导的考核相挂钩,增强了各类学校对工作的重视程度。多次走进社区、学校进行调查了解,针对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较为突出的问题深入有关部门协调研究,提出工作对策,积极制定方案,并经常深入各中小学校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同时还加强检查指导,经常到有关学校指导平安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及时了解学校平安建设工作动态,帮助一些学校解决在创建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立足学校,充分发挥青少年法制教育主渠道作用。在“法治进学校”中,把培养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与法律素质,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坚持把法制教育列为学校的必修课,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坚持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并重、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并行,形成科学、系统的学校法制教育课程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使学校法制教育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轨道。认真抓好法制教育的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工作,逐步建立学校法制教育课程体系,使法制教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地区学校法制课堂教育主要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小学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小学生的品德与生活课程中进行,分阶段普及基本法律常识,切实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各中小学校每学期至少有8课时法制教育课,组织学生学习了《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加强青少年学生守法的养成教育,使他们懂得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养成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行为习惯,不断提高法律意识。三是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拓展法制教育的途径。阿克苏地区在开展“法治进学校”活动中,并没有局限于课堂教育,而是积极拓展教育途径,通过举办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参观访问等多种形式,注重青少年学生法律素质的养成教育。深入细致地开展了对劣迹青少年的摸排、帮教工作。各县市充分发挥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和教育部门的作用,对学校内外的劣迹青少年进行了摸底排查,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奠定了基础。如阿克苏市通过各中小学校教师和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分别对校内外存在的劣迹青少年进行了摸排掌握,登记造册。柯坪县则由教育局和团委牵头,会同学校、家庭、社区了解每个青少年的思想动态,编制了劣迹青少年花名册,制定了具体的帮教计划。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作用。进一步规范和落实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制度建设,进一步明确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工作职责。截至目前,全地区761所中小学配备了761 名法治副校长,配备率达到100%。各法治副校长认真落实责任制,深入校园为在校师生面对面讲授法制课。部分从政法系统聘请的法制副校长还组织本系统干警开展了“送法进学校”活动,采取法制板报、警示教育、模拟法庭等形式强化教育,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教育效果。清理整顿了网吧容纳未成年人上网问题,加强了对网吧从业人员的法制教育。各县市依法治县市办联合综治办、文化局对学校周边的网吧进行了不定期的抽查,并对容纳未成年人上网的问题网吧进行了通报批评。各县市依法治县市办还邀请文化局的执法人员对问题网吧的业主和从业人员进行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和相关文件的学习,增强了他们的依法经营意识,也必将进一步净化青少年的上网环境。利用黑板报、橱窗开展普法知识专刊,普法橱窗固定法制版快完整地刊出了“什么是‘五五’普法?”、“五五“普法的对象是什么以及“五五“普法的任务和要求等。五是邀请两劳回归人员和监狱服刑犯人现身说法,让学生身心受到震撼和教育。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上网条件,提倡中小学校的计算机教室,在课余时间对学生开放;规范校园网站上网内容,加强校际网络资源共享,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充分发挥其教育的功能,防范学生的网络犯罪。探索开展了“学生带法回家”活动,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互为推动、互为补充;加强学校与特殊学生家庭的联系,落实家访制度。四是加强依法治教,“法治进学校”活动全面推进。几年来,阿克苏地区把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作为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前提,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部分学校编写了青少年法律知识小册子等法律、法规资料,发放到学生手中。各级各类学校落实了学法用法工作制度,每年举办法制专题讲座一次,加强学校校长、教师的普法学法工作,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使他们成为青少年学法守法的榜样。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符合法律原则与规定的内部管理制度,形成具有法治理念的校园秩序和文化氛围,使学校成为青少年学生参与法治实践、培养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的重要场所。

(五)大力实施《关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工作的若干意见》,开展“法治进企业”活动。底,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工作的若干意见》,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的工作目标、学习内容、方式方法、保障措施提出了明确要求。阿克苏地区围绕该意见的贯彻落实,深入开展了“法治进企业”活动。一是加强了对相应法律法规的学习。重点学习了与整顿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相关的基本法律制度,与企业经营相关的合同、招投标、广告等法律制度,与企业内部管理相关的财务、用工、安全生产、劳动保障、养老等法律制度。,在自治区工商局组织的全疆私营个体企业协会系统法律法规知识竞赛中,阿克苏地区代表队荣获了二等奖。二是拓宽了学习法律知识的途径。各企业建立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制度,促进了企业的依法管理。部分企业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辅导、讲座、研讨会、交流会等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企业职工学法提供了广泛的学习途径。三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开展了依法治企活动。进一步加强了企业规章制度建设,完善和规范企业运行机制,企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积极开展了“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创建活动,引导企业依法诚信经营,目前全地区有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1家、自治区级8家,地区级112家,地区企业形象进一步提升。通过“法治进企业”活动的开展,企业经营者依法管理企业的水平大大提高。三年来,各类企业同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18000余份,补缴社会保险费近180万元。

(六)深入开展“一学三讲”,推进“法治进单位”活动。初,地区依法治阿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的指导意见》,决定在全地区开展“一学三讲”主题教育活动,并以此为载体全面推进“法治进单位”活动。两年来,各单位加大了对职工特别是领导的法制教育,提高了单位领导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能力,增强了广大职工依法履行职责、依法承担责任的意识,促进了各个单位的制度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完善了在人事管理、财务管理、重大问题决策等方面的制度,做到了以制度管人、管物、管事。“一学三讲”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部分单位干部职工法律素质不高、服务意识淡薄、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

四、取得的经验和做法

回顾几年来工作,地区在“法治六进”工作中取得了以下经验和做法。

(一)在“法治进机关”工作中一是加强领导是推进“法治进机关”活动的关键。“法治进机关”各项活动,既要“领导抓”,更要“抓领导”,实施“一把手”负责制,列入党组(委)重要议事日程,发挥好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保证各项活动措施落实到位。二是完善制度,开展“法治进机关”活动不但要在建立健全规范、制约、执法、监督等制度上下功夫,更要把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放在突出位置,在落实“一抓双挂”制度上加大力度,避免走过场、搞形式,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强大工作动力。三是区分层次增强“法治进机关”活动实效性的重要措施。针对不同对象,有计划、有重点、有系统地制定学习教育措施,有的放矢、因人施教,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营造知法、守法、用法的氛围。 四是抓好试点单位是“法治进机关”活动整体推进的前提。试点单位的示范、带动作用对于推进“法治进机关”活动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总结、宣传、推广试点单位的成功经验,树立先进典型,表彰先进单位,激发各单位的创新热情,整体推进依法治阿的工作进程。五是抓好法治实践是“法治进机关”活动成效的体现。开展“法治进机关”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机关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责任意识,严格规范公务员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执行国家各项法律法规,是“法制进机关”活动成效的根本标准。

(六)通过开展“法治进单位”提高了单位领导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能力,增强了广大职工依法履行职责、依法承担责任的意识,促进了各个单位的制度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完善了在人事管理、财务管理、重大问题决策等方面的制度,做到了以制度管人、管物、管事,有效地解决了部分单位干部职工法律素质不高、服务意识淡薄、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

五、存在的问题虽然阿克苏地区在落实“五五”普法规划、推进“法治六进”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法治六进”工作整体发展不够平衡,“法治进机关”工作明显好于其他五进;各牵头部门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法治六进”齐抓共管工作格局的作用发挥的还不够充分;推动各项任务落实的刚性机制需要逐步建立;经费不足,制约了工作的深入开展。

第三篇:法治六进工作经验材料

地区“五五”普法、“法治六进”工作启动以来,地区依法治阿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地委、行署、地区依法治阿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参谋助手、组织协调作用,深入推进“五五”普法和“法治六进”工作,取得较大成效。各类重点法律法规得到广泛宣传普及,人民群众的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法治实践成效

显著。

一、加强基础工作,“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标准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地委、行署十分重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初专门召开地委委员会议,研究“五五”普法启动、实施工作。7月,地委、行署批转了《关于在各族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进依法治阿工作的第五个五年规划》,地区人大工委作出了《关于深入开展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推进依法治理进程的决议》,明确了“五五”普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任务。8月,地区召开“五五”普法动员大会,地委书记朱昌杰对“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作了系统的安排部署,全面启动了“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为加强组织领导,地委、行署及时调整充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地委书记任组长、行署专员任副组长、地委分管领导任常务副组长。地委书记同各县(市)委书记、地直机关各部门主要领导签订普法责任书,落实责任制,实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一把手”工程。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也都分别制定“五五”普法规划、召开高级别动员大会、完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层层签订责任书,确保了“五五”普法各项工作有计划、有领导、高标准地整体推进。

(二)加强制度建设,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一是健全完善普法工作考评机制。各县(市)分别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之中,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推行“一抓双挂”的考评机制,把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作为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做到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与经济工作、维护稳定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二是进一步完善普法督导机制,建立了地、县、乡三级督导制度。每年分两批抽调后备干部担任普法督导员,从事“五五”普法阶段性督导工作,每年开展督导检查均在2次以上,有效保证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分阶段、有计划地顺利推进。三是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地、县、乡三级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按照人均0.5—1元的标准足额拨付,做到专款专用。各部门不断加大经费投入,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经费保障。四是继续实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归口管理制度。将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牧民、宗教人士、流动人口、被羁押人员等重点普法对象的学法用法分别归口到各牵头部门组织实施,实现了普法办事机构工作角色由“演员”逐步转向“导演”,进一步调动了各部门参与普法工作的积极性。五是建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报表制度。要求各县市、各单位每半年报送一次普法报表,通过对报表汇总、分析,及时了解掌握全地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六是健全完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试点、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地、县、乡分别确定了一批试点单位,开展试点工作,培育试点经验,部分县(市)对试点进行了命名和挂牌。各级领导干部落实联系点,积极开展普法依法治理“一帮一、结对子”活动。通过抓点带面,推动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整体推进。

(三)加强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进一步夯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基础。一是进一步加大普法讲师团建设。地、县两级完善了由公检法司以及律师事务所、党校等专业人员组成的普法讲师团队伍,深入机关单位、厂矿企业、农村社区、监所学校进行法制讲座。部分乡镇成立了由司法所、派出所、民政计生等基层所站负责人员组成的法制宣讲团,在基层开展涉农、涉访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解答法律咨询,深受村居民欢迎。截止目前,全地区共有各类普法宣讲团20余个,宣讲团成员100余名,开展各类宣讲活动180余次,受教育群众10余万人。二是加强普法骨干队伍建设。今年年初,地区举办了“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和“法治六进”骨干培训班,各县市、部分行业也都层层加大骨干培训。仅全地区就累计培训普法骨干1000余人。部分乡村注重培训“法律明白人”和村级法律宣传员,依托农村宣传阵地向广大基层群众普及法律常识。三是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律师、离退休法律工作者等兼职法制宣传教育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全地区已基本形成了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组织有序的高素质普法队伍网络,在推进“五五”普法和“法治六进”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四是进一步加强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的作用,积极报道法制新闻事件,部分县市还探索开辟了法制专栏节目。尤其是阿克苏市邀请市直各单位在每周四、每周五利用电台宣讲行业法律法规,为多渠道开展法律宣传积累了典型经验。地、县、乡、村层层设立了固定法制宣传

栏,及时宣传普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库车县、拜城县在城区繁华街道集中设立法制宣传栏,形成了“法制宣传一条街”,营造了浓厚的法制氛围。各级党校、行政学校、村民法制学校、警示教育基地等各类法制宣传阵地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二、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民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

(一)大力宣传新颁

布的法律法规,普及法律知识。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近年来,一大批重要法律法规相继颁布实施。为此,各县市各行业各系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地委中心组邀请新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辅导《物权法》学习,为全地区宣传学习法律法规做出了表率。人事系统在公务员队伍中开展《公务员法》全员轮训,全地区1余名公务员接受培训。建设系统利用执法大检查深入企业、工地宣传新颁布的《城乡规划法》。公安、卫生系统在禁毒、医疗卫生、娱乐等场所设立宣传栏、张贴宣传法,大力宣传《禁毒法》。劳动系统采用手机短信、印制宣传单和法制扑克牌等形式,大力宣传《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三年来,共发放维汉文法制扑克牌11000余副,做到了寓教于乐。金融系统通过张贴横幅大力宣传《反洗钱法》。律师行业开展了新修订《律师法》的专题学习活动。工商、物价部门督促企业、市场设立宣传栏,大力宣传《反垄断法》。阿克苏政府网大力宣传《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政府各部门利用信息公开栏加大宣传,并组织集中学习。其他新颁布的法律法规也都得到了较好的宣传普及。

(二)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社会发展大局。一是围绕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宣传,在政法系统进一步深化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开展了“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二是围绕平安、和谐阿克苏建设,通过辅导讲座、研讨会、读书活动等形式,大力宣传了《宗教事务条例》、《信访条例》等维护安全稳定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地委、行署决定在全地区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大规模民族宗教政策学习教育活动,教育对象覆盖到了乡村干部、宗教人士、农牧民、教师、中小学生等群体,约130余万人接受了民族宗教政策的学习,非法宗教活动明显减少。三是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奥运安保工作,加大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三)开展各类主题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深化宣传效果。以来,阿克苏地区始终把组织开展“一学三讲”、“一月一法”、“一法一考”等活动作为推动各类普法对象学法用法工作的抓手,常抓不懈。同时注意把法制宣传活动同“公民道德月”、“民族团结月”、“平安建设月”、“禁毒日”等各类宣传月、宣传日活动相结合,加大对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在“12&8226;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期间,先后组织开展了以 “落实‘五五’普法规划,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推进‘五五’普法,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月活动。每年4月,根据自治区的统一安排,结合地区实际,先后开展了3次“宪法法律宣传月”活动。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各类法律法规得到宣传普及,人民群众深受法制教育。

三、扎实开展“法治六进”活动,法治实践成效明显

(一)以加强领导班子法制化建设为载体,开展“法治进机关”活动。自12月4日地区加强领导班子法制化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全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一步加强学法用法,深入开展了以“六个不发生”为目标的领导班子法制化建设工作。“六个不发生”即:不发生领导班子成员重大违法犯罪案件;不发生因领导决策失误、失职渎职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事件;不发生因出台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文件,导致严重侵害群众利益,造成恶劣影响的事件;不发生因违法行政引发的有重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或公民死亡事件;不发生因监管不力导致的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生命财产安全或者公共财产安全的恶性事件;不发生在当地造成恶劣影响的徇私枉法案件。

三年来,全地区各县市各单位以加强领导班子法制化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法治进机关”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领导干部学习法律知识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各县市各单位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主要领导每年讲法制课都在2次以上。各级党校、行政学校也开设了法制课,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制培训,使地区副科级以上干部普遍受到了法制教育。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紧密结合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以及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学习有关法律知识,学法内容更加丰富,更具有针对性。同时学习方式也更加多样,法制讲座、知识竞赛、法制培训、警示教育等交替并用,使领导干部学法工作更有实效、更具生命力。二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多数行政执法机关聘请了法律顾问,注重发挥法律专家在机关事务和社会管理中的参谋作用,重大决策要纳入法制化轨道已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共识,逐步形成了“遇到问题先学法、决策之前找专家”的工作思路。三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地区各级领导干部能够将学习法律知识与依法治理实践、与管理工作、与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在涉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决策时,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更加注重按照法律程序充分论证,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四是领导干部学法用法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各级党委(党组)建立健全了中心组学法制度、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法律自学制度、法律知识培训制度、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法律知识任职资格制度和重大决策前的法律咨询制度等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七项制度。出台了《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若干意见》、《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考核办法》等一系列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规范性文件,使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有章可循,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五是机关法治实践活动蓬勃开展。地直机关工委和行署基层党委专门下发开展“法治进机关”活动的通知,把“法治进机关”活动作为各级党委、党组、党支部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明确了工作任务,提出了工作要求,并制定了创建“法治机关”工作标准,大大提高了各级党组织对“法治进机关”活动的重视。行署法制办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建设,强化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和行政复议案件办理力度,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提高了行政执法队伍尤其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各行政执法部门认真学习宣传专业法,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了专项整治工作。法治实践正逐步与实际工作挂钩。如将“法治六进”与奥运安保、平安建设相结合,促进了奥运安保和平安建设;抓《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实施,进一步规范干部的选拔使用和管理,促进领导干部依法执政、科学决策;抓《纪律处分条例》、《党内监督条例》等法规条例的实施,依法查处违纪违法的人和事,促进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守法依法行政;抓党风廉政建设和纠风工作,促进党的组织建设和机关作风;抓《审计法》的实施,依法加大审计力度,查出各类违纪资金7亿元,上缴财政资金2亿元,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案件5起,提出审计建议1600余条,确保了各项资金的合理利用;抓抗《震安减灾法》的实施,狠抓抗震安居房建设;抓《宗教事务条例》、《刑法》等法律法规的实施,依法打击“三股势力”的犯罪活动;抓《信访条例》的实施,依法适时妥善解决信访问题;抓《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依法解决宗教向学校渗透,适龄青少年辍学,困难学生补助等问题;抓《环境保护法》的实施,依法规范招商引资,治理环境污染,推广节水工程,农村沼气、改水、改厕等,保护生态环境;抓《促进就业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依法组织就业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安排就业,劳务合同的签定与履行,民工工资兑现劳动部门依法查处了9家“黑职介”,处理劳动保障投诉案件800余件,追回劳动者工资700余万元,责令退还劳动押金近7万元,同时加大了对矿产企业的执法力度,共查处无证开采企业10家,注销采矿许可证6个,切实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抓《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实施,依法推广设施农业技术,林业、畜牧业等实用技术,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加大农资市场执法力度,进一步规范了农资市场秩序,以来,立案查处种子违法案件99起,查获问题种子1800余吨,立案查处农药违法案件108起,查处问题农药33余吨,有力维护了农牧民的合法权益;抓《居民低保条例》的实施,在城镇和农村落实低保、医保和合作医疗,解决了一大批困难群众的生活困难和治病难问题;卫生部门加大非法行医专项治理力度,吊销了15家执业不规范、存在医疗安全隐患的医疗机构的执业许可证,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抓人民调解相关法规的实施,依法规范人民调解组织机构建设,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由财政拨款,落实人民调解员“一案一补”资金,使人民调解工作起到“第一道防线”作用;抓《法律援助条例》的实施,建立法援机构,组建法律援助队伍,形成法援网络,落实法律援助专项经费,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促进了司法公平;抓《公司法》、《合同法》的落实,规范企业行为,培养诚信典型,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抓《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实施,开展“护农打假”等活动,查处了一批假农资、伪劣商品,规范了市场秩序,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抓城市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依法规范城镇房屋拆迁行为,接待拆迁上访7起,办理产权纠纷案件2件,房地产开发商违规销售1起,结案率100%;司法行政部门发动29个地直单位、5个县市分批进入地区3个监狱、1个劳教所开展了为期15天的“法律、警示教育、宣传报道进监所”活动,提高了监所干警的法律素质,推进了监所班子法治化建设。通过一系列法治实践活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了社会政治稳定,民心安定,经济发展。

(二)以贯彻落实《加强新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为载体,开展“法治进乡村”活动。我地区是一个农业大区,农村人口占全地区人口的70%以上,加强对农牧民的法制宣传教育一直是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切实抓好农牧民的学法用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6月,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几经征求意见,朱昌杰书记签发了《加强新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统一了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提出了新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重点内容和宣传形式,为开展“法治进乡村”活动确立了规范。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法律水平明显提高,农村法制建设工作稳步推进,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比较活跃。各县市根据农村及农牧民实际,充分运用农村现有宣传资源,不断挖掘新资源,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部分县(市)编撰了《新农村建设法制宣传教育材料》和农牧民学法用法故事集,制作了农村法制宣传光盘。部分乡村以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为依托,建立了有组织、有计划、有教材、有师资、有场地、有考核的“六有”村民法制学校。部分乡镇司法所利用身边人、身边事,面向村民宣讲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实施以案讲法。部分县市司法局组织基层法律工作者和法律志愿者深入乡村,深入巴扎,开展送法下乡、进村、入户活动,受到了农民朋友的一致好评。二是农村重点普法对象运用法律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农村“两委”班子成员坚持民主决策,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村务活动,都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后实施,并将重大事项予以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在处理村集体土地承包、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村务问题时,主动找律师出具法律意见已基本成为农村基层干部工作的思路。农村宗教人士在学习宗教经义的同时,注重学习宗教法律法规,依法从事宗教活动,使阿克苏地区治理零散朝觐工作跃居全疆第二。部分县市农牧民认真遵守《村规民约》,依法表达利益诉求,维护了基层稳定。三是实现了普治结合,解决了一大批热点难点问题。“民主法制示范村”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确保了“四民主、两公开”制度的落实,全地区80%的村达到了“民主法制示范村”的标准,先后有3个乡镇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

(三)以创建平安和谐社区为载体,开展“法治进社区”活动。全地区各社区紧紧围绕构建平安和谐社区的总体目标,利用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方式,大力加强对社区居民和社区内流动人口的法制教育。一是定期组织法律培训,邀请律师讲解与社区居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新颁布的法律法规。部分社区在律师的指导下,制订了居规民约,实行社区民主自治。二是积极开展法律服务和法律救济活动,免费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解决实际问题。部分社区组建了人民调解工作室,建立首席调解员制度,社区矛盾纠纷依法调处。三是加强并拓宽法制宣传阵地,采用法制橱窗、社区公开栏及时发布法制信息。四是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广泛运用法制文艺表演、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各种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深化普法教育。五是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活动,有针对性的整顿了小区的环境、物业、治安等问题,促进了社区的和谐稳定。

(四)以创建平安和谐校园为载体,开展“法治进学校”活动。“法治六进”是深化普法教育,全面推进依法治理工作的有效载体。自阿克苏地区开展“法治六进”工作以来,各类重点普法对象的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一系列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得到宣传普及,大量社会矛盾纠纷依法解决。尤其是“法治进学校”活动初步形成了普法主管部门综合协调、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筹规划、各级各类学校具体实施的工作格局。几年来,三大责任主体多措并举,深入开展“法治进学校”活动,着力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质,增强未成年人依法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构建和谐晋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法治进学校”全面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是“五五”普法的重点之一,地区高度重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工作。地区普法办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与日常工作一起抓好落实,和宣传部门、教育局等部门一道,通力配合,在各项青少年普法活动中,件件有计划安排,件件落到实处。积极推行了“法治进学校”的“一抓双挂”制度,把抓“法治进学校”的情况与学校的考核、评优,与学校领导的考核相挂钩,增强了各类学校对工作的重视程度。多次走进社区、学校进行调查了解,针对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较为突出的问题深入有关部门协调研究,提出工作对策,积极制定方案,并经常深入各中小学校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同时还加强检查指导,经常到有关学校指导平安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及时了解学校平安建设工作动态,帮助一些学校解决在创建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立足学校,充分发挥青少年法制教育主渠道作用。在“法治进学校”中,把培养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与法律素质,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坚持把法制教育列为学校的必修课,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坚持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并重、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并行,形成科学、系统的学校法制教育课程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使学校法制教育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轨道。认真抓好法制教育的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工作,逐步建立学校法制教育课程体系,使法制教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地区学校法制课堂教育主要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小学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小学生的品德与生活课程中进行,分阶段普及基本法律常识,切实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各中小学校每学期至少有8课时法制教育课,组织学生学习了《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加强青少年学生守法的养成教育,使他们懂得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养成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行为习惯,不断提高法律意识。三是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拓展法制教育的途径。阿克苏地区在开展“法治进学校”活动中,并没有局限于课堂教育,而是积极拓展教育途径,通过举办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参观访问等多种形式,注重青少年学生法律素质的养成教育。深入细致地开展了对劣迹青少年的摸排、帮教工作。各县市充分发挥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和教育部门的作用,对学校内外的劣迹青少年进行了摸底排查,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奠定了基础。如阿克苏市通过各中小学校教师和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分别对校内外存在的劣迹青少年进行了摸排掌握,登记造册。柯坪县则由教育局和团委牵头,会同学校、家庭、社区了解每个青少年的思想动态,编制了劣迹青少年花名册,制定了具体的帮教计划。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作用。进一步规范和落实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制度建设,进一步明确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工作职责。截至目前,全地区761所中小学配备了761 名法治副校长,配备率达到100%。各法治副校长认真落实责任制,深入校园为在校师生面对面讲授法制课。部分从政法系统聘请的法制副校长还组织本系统干警开展了“送法进学校”活动,采取法制板报、警示教育、模拟法庭等形式强化教育,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教育效果。清理整顿了网吧容纳未成年人上网问题,加强了对网吧从业人员的法制教育。各县市依法治县市办联合综治办、文化局对学校周边的网吧进行了不定期的抽查,并对容纳未成年人上网的问题网吧进行了通报批评。各县市依法治县市办还邀请文化局的执法人员对问题网吧的业主和从业人员进行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和相关文件的学习,增强了他们的依法经营意识,也必将进一步净化青少年的上网环境。利用黑板报、橱窗开展普法知识专刊,普法橱窗固定法制版快完整地刊出了“什么是‘五五’普法?”、“五五“普法的对象是什么以及“五五“普法的任务和要求等。五是邀请两劳回归人员和监狱服刑犯人现身说法,让学生身心受到震撼和教育。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上网条件,提倡中小学校的计算机教室,在课余时间对学生开放;规范校园网站上网内容,加强校际网络资源共享,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充分发挥其教育的功能,防范学生的网络犯罪。探索开展了“学生带法回家”活动,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互为推动、互为补充;加强学校与特殊学生家庭的联系,落实家访制度。四是加强依法治教,“法治进学校”活动全面推进。几年来,阿克苏地区把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作为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前提,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部分学校编写了青少年法律知识小册子等法律、法规资料,发放到学生手中。各级各类学校落实了学法用法工作制度,每年举办法制专题讲座一次,加强学校校长、教师的普法学法工作,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使他们成为青少年学法守法的榜样。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符合法律原则与规定的内部管理制度,形成具有法治理念的校园秩序和文化氛围,使学校成为青少年学生参与法治实践、培养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的重要场所。

(五)大力实施《关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工作的若干意见》,开展“法治进企业”活动。底,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工作的若干意见》,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的工作目标、学习内容、方式方法、保障措施提出了明确要求。阿克苏地区围绕该意见的贯彻落实,深入开展了“法治进企业”活动。一是加强了对相应法律法规的学习。重点学习了与整顿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相关的基本法律制度,与企业经营相关的合同、招投标、广告等法律制度,与企业内部管理相关的财务、用工、安全生产、劳动保障、养老等法律制度。,在自治区工商局组织的全疆私营个体企业协会系统法律法规知识竞赛中,阿克苏地区代表队荣获了二等奖。二是拓宽了学习法律知识的途径。各企业建立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制度,促进了企业的依法管理。部分企业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辅导、讲座、研讨会、交流会等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企业职工学法提供了广泛的学习途径。三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开展了依法治企活动。进一步加强了企业规章制度建设,完善和规范企业运行机制,企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积极开展了“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创建活动,引导企业依法诚信经营,目前全地区有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1家、自治区级8家,地区级112家,地区企业形象进一步提升。通过“法治进企业”活动的开展,企业经营者依法管理企业的水平大大提高。三年来,各类企业同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18000余份,补缴社会保险费近180万元。

(六)深入开展“一学三讲”,推进“法治进单位”活动。初,地区依法治阿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的指导意见》,决定在全地区开展“一学三讲”主题教育活动,并以此为载体全面推进“法治进单位”活动。两年来,各单位加大了对职工特别是领导的法制教育,提高了单位领导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能力,增强了广大职工依法履行职责、依法承担责任的意识,促进了各个单位的制度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完善了在人事管理、财务管理、重大问题决策等方面的制度,做到了以制度管人、管物、管事。“一学三讲”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部分单位干部职工法律素质不高、服务意识淡薄、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

四、取得的经验和做法

回顾几年来工作,地区在“法治六进”工作中取得了以下经验和做法。

(一)在“法治进机关”工作中一是加强领导是推进“法治进机关”活动的关键。“法治进机关”各项活动,既要“领导抓”,更要“抓领导”,实施“一把手”负责制,列入党组(委)重要议事日程,发挥好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保证各项活动措施落实到位。二是完善制度,开展“法治进机关”活动不但要在建立健全规范、制约、执法、监督等制度上下功夫,更要把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放在突出位置,在落实“一抓双挂”制度上加大力度,避免走过场、搞形式,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强大工作动力。三是区分层次增强“法治进机关”活动实效性的重要措施。针对不同对象,有计划、有重点、有系统地制定学习教育措施,有的放矢、因人施教,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营造知法、守法、用法的氛围。 四是抓好试点单位是“法治进机关”活动整体推进的前提。试点单位的示范、带动作用对于推进“法治进机关”活动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总结、宣传、推广试点单位的成功经验,树立先进典型,表彰先进单位,激发各单位的创新热情,整体推进依法治阿的工作进程。五是抓好法治实践是“法治进机关”活动成效的体现。开展“法治进机关”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机关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责任意识,严格规范公务员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执行国家各项法律法规,是“法制进机关”活动成效的根本标准。

(二)在“法治进乡村”工作中一是围绕农村的稳定和发展,把解决难点、热点问题作为“法治进乡村”工作的着力点,重实效、打基础,找准“抓手”、开拓进取。必须紧扣时代主题,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在学用结合、依法治理,推进法治实践上下大功夫,使其成为促进农村的稳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在解决影响农村稳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上为“突破口”,找准“抓手”、夯实基础、求得实效。二是通过村民自治途径,“自己点内容、自己定制度、自己提措施”,在强化自我教育的同时,附以适当的经济手段加强民主管理,合同约定,相互监督、承诺兑现,既合情、又合法、更管用。不仅有效地解决了一些难点问题,也使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监督权得到充分保障。三是以务求实效为目标,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工作实践中积累经验、总结提高、逐步完善。必须加大工作力度,把以落实《村规民约》为“抓手”的“法治进乡村”工作推广开来,

(三)在“法治进学校”工作中一是组织更加有力。把“法治进学校”活动列入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考评范围,对各中小学校实行“一票否决”。二是法制宣传教育的形式多样。开办青少年模拟法庭,进行现身说法教育,组织开展法制课件评比和校园法制园地评比活动。开展了以“法伴成长”为主题的图文寓法、以案说法、知识竞赛以题释法等贴近生活、新颖活泼的法制教育。三是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综治、城建、文化、公安等部门认真清理了校园及周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问题,打击了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各类违法行为,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室、录像书刊点、饮食摊点、出租房以及违章建筑等,维护了校园及周边的和谐稳定。

(四)在“法治进社区”工作中一是强化了社区干部依法遵章办事意识,树立了以民为本思想,融洽了干群关系。通过“法治社区”创建工作,强化了社区干部依法办事意识,提高了依法管理的能力,减轻了社区干部的人情压力,干部们能放开手脚公正地开展工作。二是提高了群众的法制观念,增强了依法办事的自觉性,维护了社会稳定。通过定期举办各类普法活动,积极向社区居民宣传与社区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如道路交通安全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老年权益保障法等,群众法制意识大大增强。建章立制,社区居民普遍有了依章规范自己行为的观念,养成了依法办事的习惯。强化了社区居民民主自治的意识。

(五)在“法治进企业”工作中创新教育方式,树立创新理念,拓展法制宣传形式。一是在签订“法治进企业”工作目标责任书的基础上,加强对企业的沟通和指导,确保法制宣传、法制实践等各项内容的有效落实。二是利用地区工商系统网络平台,围绕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普及法律知识和提供网络咨询服务;三是将集中教育和日常宣传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各种纪念日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使人们在浓厚的法律文化氛围中切身感悟到法律的真谛,进而提高企业,个私经营者的法律素质;四是进一步巩固普法宣传教育的成果,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开拓创新,充分发挥工商部门牵头的协调、指导、监督作用,把“法治进企业”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向纵深推进。

(六)通过开展“法治进单位”提高了单位领导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能力,增强了广大职工依法履行职责、依法承担责任的意识,促进了各个单位的制度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完善了在人事管理、财务管理、重大问题决策等方面的制度,做到了以制度管人、管物、管事,有效地解决了部分单位干部职工法律素质不高、服务意识淡薄、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

五、存在的问题虽然阿克苏地区在落实“五五”普法规划、推进“法治六进”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法治六进”工作整体发展不够平衡,“法治进机关”工作明显好于其他五进;各牵头部门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法治六进”齐抓共管工作格局的作用发挥的还不够充分;推动各项任务落实的刚性机制需要逐步建立;经费不足,制约了工作的深入开展。

第四篇:xxx“法治进乡村”经验交流材料

xxx乡“法治进乡村”经验交流材料

为切实加强农村法治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提高农牧民维权和依法履行义务意识,提升村级事务法治水平,xxx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开展“法治进乡村”活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果。

一、基本情况

xxx乡地处布尔津河畔西侧,距县城xx公里,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少数民族乡。全乡总人口xxx人,农牧民总人口xxx人,其中农业人口xx人,牧业人口xx人,居民由汉、哈、回维等xx个民族组成。全乡共辖xx个建制村,x个农业村,x个牧业村。

二、具体做法、

1、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xxx党委、政府与相关部门紧密结合各村实际,不断提高对“法治进乡村”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把这项活动摆在安排在重要日程,强化措施,注重实效,有效促进了“法治进乡村”活动的蓬勃发展。专门成立了“法治进乡村”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实施方案。司法所充分发挥依法治乡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认真制定了“法治进乡村”活动实施方案,并要求各村民委员会把“五五”普法规划和“法治六进”特别是“法治进乡村”活动重视起来,协助乡司法所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及早安排人员结合农牧民生产、生活实际选择宣讲资料。领导重视,成员单位配合,措施得力, 1

为“法治进乡村”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2、立足实际,措施得力

在开展“法治进乡村”活动中,围绕xxx中心工作与农村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和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受到广大农牧民的广泛好评。

一是找准着力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把服务农牧民、提高农牧民法律素质、切实维护农牧民的自身合法权益和途径作为“法治进乡村”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农村优先解决、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困难和问题作为开展“法治进乡村”活动的着力点。围绕农村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全村务公开、“一事一议”等制度,开展普法教育,引导农牧民树立遵纪守法观念、依法生产经营观念和依法维权观念,着力培养和增强农牧民参与村民自治活动和其他社会管理的能力,是农牧民了解和掌握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确保广大农牧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二是选好切入点,在解决广大人民群众面临的现实法律问题方面下功夫。首先,把“法治进乡村”工作与“平安建设”宣传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法制讲座、法律咨询、法律知识竞赛、以案说法等形式,大力宣传《合同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土地承包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其次,把“法治进乡村”工作与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大力开展反分裂、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第三,把“法治进乡村”工作与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结合起来,大力宣传《村民委员会组织

法》、《选举法》,增强农牧民参与村民自治活动和其他社会管理的能力,确保了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顺利完成。第四,把“法治进乡村”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整合农村法制宣传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农村人民调解、司法助理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法制宣传教育志愿者等队伍了解农村、熟悉农村、深入农村的优势,开展“法治进乡村”工作。

三是把握关键点,在加强“常下乡”工作力度方面下功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做好“法治进乡村”活动并逐步使之经常化、规范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首先,把“法治进乡村”活动作为法律“常下乡”的重要载体,在深入开展普法教育的同时,以落实“四民主、两公开”为主要内容,在全乡范围广泛开展创建活动。其次,加强“法治进乡村”的固定阵地建设。利用广播电视、法制宣传栏、开展法制教育活动等形式,不断增强“送法下乡”对群众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奠定了常下乡的群众基础。第三,不断拓宽“法治进乡村”的途径。鼓励和支持基层法律服务所面向农村开展工作。通过“法治进乡村”活动,乡村干部、农牧民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明显增强,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3、不断开拓创新,继续提升“法治进乡村”工作水平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不断创新,狠抓工作落实。一是不断创新宣传理念,真正站在农村和农牧民的角度,贴近农牧民生活,研究农牧民群众的心理,选

择最适合农牧民的语言,以农牧民乐于接受的方式,传播法律知识。二是不断加强农村宣传阵地建设。逐步在乡、各村建立宣传栏,充实各村固定宣传栏内容。依托广播、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法制宣传氛围。三是不断创新组织形式,进一步探索“常下乡”的工作机制。在组织和调动各方面力量支援农村的同时,充分发挥成员单位及相关单位在“法治进乡村”活动的职能作用,引导全社会都来关心农村、帮助农民。四是不断创新法制宣传方式方法。在采取法制讲座、播放远程电教片、法治宣传教育、法制宣传日开展普法宣传和法律咨询形式外,不断挖掘农民群众的智慧、围绕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充分利用阿肯弹唱等活动为载体,把法制宣传融入到文艺演出中,寓教于乐,扩大“法治进乡村”的影响和效果。五是不断创新工作载体。以推广阿勒泰地区落实《村规民约》为“抓手”,推动“法治进乡村”工作务实开展的经验为契机,在广大农牧区开展有针对性“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活动,以“民主法治村”创建和依法治村工作为载体,使“法治进乡村”逐步变为常下乡的生动实践。

第五篇:法治六进工作总结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

七月的**景致如画,七月的**风光无限。在**最美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期盼已久的自治州“法治六进”工作现场会。在此,我代表**县委、县人民政府,对参加本次现场会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和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关心支持**“法治六进”工作的各位领导和同志表示衷心

的感谢。下面,我就**县“法治六进”工作向各位领导、各位代表作简要汇报,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组织领导有力,“法治六进”工作责任得到全面落实

我县把认真开展“法治六进”活动,作为落实“五五”普法规划、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的一项治本措施,切实抓紧抓好。县委、县人民政府从科学推进“三个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坚持“一抓双挂”原则,把“法治六进”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各级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体系,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挂钩,进行统一安排,统一部署,统一考核。建立健全了法治建设领导机制和办事机构,完善了工作机制、责任机制、保障机制、考评机制,定期研究工作,及时解决“法治六进”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大力实施“一把手”负责制。县委、政府及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分别与县委农办、机关工委、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教育局、经贸局六个牵头部门的一把手、十个乡镇党委书记签订了“法治六进”责任书,并向下级延伸签订,明确要求“法治六进”活动,由各乡镇、各单位(部门)“一把手”负总责,形成了严密的“一把手”责任体系,有效地落实了各项工作措施,推动了“法治六进”活动顺利开展。认真抓好“法治六进”活动的试点,积极培养典型,不断摸索经验,适时总结推广。在全县机关、乡镇、村(社区)、学校、单位、企业中确定了52个“法治六进”活动示范点,在各行政执法单位和县直部门中确定了12个试点单位。各示范点及试点单位在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开拓创新,以点带面,不断开创了“法治六进”工作的新局面。加强工作督查力度。县依法治县办每年对乡镇、各单位的普法依法治理及“法治六进”工作情况进行两次以上督导检查,并将督导检查情况作为单位领导年底考核的依据,进一步增强了各乡镇、各单位领导抓好“法治六进”工作的责任感。

二、学习宣传效果明显,各族干部群众法治意识不断提高

我县在“法治六进”活动中,突出抓好“一个中心”、“两个重点”,着力提高“三种意识”,实现各级领导和各族干部从“学法知责”到“知法履责”的转变。“一个中心”就是各级领导干部坚持“中心组”学法;“两个重点”就是抓好重点岗位执法人员和全体公务员的法律学习教育,坚持法制讲座、法律培训、法律考试和执法监督检查等有效制度,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穿于学法、执法、用法全过程;“三种意识”就是切实提高各族干部职工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意识,转变各族干部职工思想观念,进一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学法。县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把国家的法律法规列为必学科目,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了领导干部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依法行政和决策的能力。县党校聘请了三名律师,每年为各类培训班讲授法制教育课45期,培训干部1400人次。县广播、电视等媒体开辟了宣传专栏,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公民法制、青少年普法知识、经济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县电视台每晚转播中央一台《今日说法》节目,让“法治六进”活动进一步深入到每个单位、家庭,不断提高各族干部群众法治意识和水平。各乡镇利用文化室、党员电教室,法律图书角、法治宣传栏等宣传阵地,依托法治文艺宣传演出、“12·4”法治宣传日、“科技之冬”、“科技之夏”和“三下乡”等各类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法律知识,培育农村良好的法治精神和文化。制作印发了《**县“法治六进”工作指南》,向基层干部群众大力宣传解决法律问题的途径、常识和获取法律常识的有效方法,向各族干部群众公布了县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团成员、机关单位具备法律专业知识人员和农牧区群众身边的法律明白人信息,为各族群众学习和法律提供了方便。每年组织乡村干部和农牧民群众进行普法考试,检验法治宣传和学习效果。

三、“法治六进”活动深入实施,依法治县进程不断加快

(一)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和公正执法。在各行政单位开展了依法建章立制活动,修改和完善了与法律法规相悖的规章制度,依法规范了各项管理工作。在各行政执法机关建立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度》、《行政执法情况检查制度》、《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监督制约机制。将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考核纳入县人民政府目标管理考核的内容,把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部门干部执法工作,纳入到干部德、能、勤、绩、廉考核体系当中,进行统一考核,统一奖惩,对初次考核不称职干

部进行黄牌警告,对执法不公的行为,一律实行责任追究。在公安系统大力开展文明执法行动,实行了错案责任追究制,推行了“一杯水暖民心”工程,进一步密切了警民关系;在检察院建立了从立案到执行各阶段的完整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法律监督,确保司法公正;在法院切实抓好公正执法,严格诉讼程序,推进审判工作规范化;组织县纪检、财政、审计等单位定期不定

期地对全县各单位财务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违规行为;充分发挥建设局、计生委职能作用,依法对城镇建设房屋拆迁、商住小区土地征用、计生法规政策实施等工作进行协调落实,群众满意率达98%;进一步规范经贸、工商、地税等单位的行政执法检查工作,依法规范市场运营,监督检查市场经营,引导企业主、商户合法经营,照章纳税,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二)加快农村(社区)法治建设,不断提高各族群众法治素质。我县将提高农牧民法律素质、培养新型农牧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在提高农村(社区)的法治化水平方面,做到法律服务“三个到位”。

一是在维护各族农牧民合法权益方面,做到法律服务到位。各乡镇成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和法律服务所,培育造就了一大批乐于群众服务,为群众提供法律帮助的“赤脚”法律工作者,目前村村都有法律明白人。201*年以来乡村法律工作者为农牧区特殊群体免费进行法律援助104次,代写法律文书316份。全县建立了85个乡村人民调解委员会,预防和化解群众各类矛盾和纠纷。去冬今春,由于粮价上涨,带动土地承包价格猛涨,巨大的利差造成土地承包合同处于不稳定状态,这类矛盾纠纷涉及人员多,时间相对集中,乡镇党委、政府和人民法院很难在短期内及时解决。在这种情况下,乡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主动靠前调解,受理并依法成功调解土地承包合同纠纷900余起,及时有效地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确保了春耕生产顺利进行,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为农牧民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在推进村民民主法治方面,做到法律服务到位。认真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圆满完成了第七次村委会换届工作,依法选举产生288名村委会组成人员,第一阶段有19个村“两委”一把手依法实现了一肩挑,全部选举过程严格执行选举程序,充分尊重民意,选举成功率达100%。在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结束后,按照法定程序,有32名村党支部书记辞职任党建工作督导员,通过支部改选由村委会主任兼任党支部书记;有14名村委会主任辞职,在3个月内通过补选的方式确保村党支部书记合法当选;把4名村党支部书记改任副书记,由村委会主任兼任村党支部书记。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截至目前全县有69个村实现村“两委”正职“一肩挑”,比例达94.52%。喀拉苏乡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从边防派出所聘请干警任村法治副书记,专门从事边防政策的宣传和法治教育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是在维护平安稳定工作方面,做到法律服务到位。成立了由乡镇司法所、派出所、综治办、劳保站、团委、妇联、文化站和村调委会组成的普法及法治工作队,送信访、稳定、宗教、治安等方面法律法规知识到村、到户,积极预防和依法化解各类矛盾,为各族群众安居乐业创造了平安、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我县洪纳海乡实行片警负责制后,每个片警既是治安员又是法治宣传员,通过开展普治相结合的“法治进乡村”活动,使辖区内的案件大幅度降低。该乡克斯克村201*年发生治安案件4起,201*年至今没有发生一起刑事和治安案件。在全县开展了“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荣辱观教育,把“法治进乡村”的要求和标准,纳入到全县“遵纪守法光荣户”、“十星级”文明户和“平安户”评比创建工作当中,严格落实《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营造了全社会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目前,全县“遵纪守法光荣户”、“平安户”占全县总户数的96%。

(三)加大“法治进校园”工作力度,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把“法治进学校”各项工作列入到学校领导干部和教师考核体系当中,实行法治工作“一票否决”制,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依法治校局面。充分发挥学校第一课堂的作用,切实抓好学校法制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坚持法制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以开展“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为契机,教育各族青少年学生学法律、知荣辱、明是非,使他们从小懂得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养成学法守法的良好习惯。统一为全县43所中小学校聘请了法治副校长,给县城8所中小学校的法治副校长颁发了聘书,还给各学校聘请了法治辅导员。201*年以来,全县法治副校长、辅导员为全县中小学校讲法治课268课(次),平均每学期讲课1—2次,听课师生达36100人(次)。同时,各学校积极开展争当“遵纪守法好少年”、“十佳好少年”和创建“文明班级”的活动,深入推进依法治教和法治教育工作。县城各中学聘请了县公安局、城镇派出所、消防大队、交警大队、司法局的同志作为学校的法治辅导员,对师生进行《做遵纪守法的好少年》和《道路交通安全知多少》等法治安全教育报告,通过讲解各类法律法规和生动的案例,中小学校师生的法律意识明显提高。充分利用法治教育阵地,组织专题教育活动和法制实践活动,把法治教育向第二课堂延伸,力求通过具体的法治实践活动,培养提高师生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县三中制作了“平安校园”网页,定期组织师生浏览、学习交流,提高师生法律意识和运用法律进行自我保护的能力。县城各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到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城镇司法所等单位观摩学习,到庭审现场旁听,让他们感受法律的公正和威严。同时,大力开展“警钟长鸣”图文讲法、模拟法庭以案说法、知识竞赛以题释法、走进看守所听失足少年现身说法等法治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在守法、护法行动中健康成长。

(四)切实抓好依法治企工作,为工业经济有序发展提供保证。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在“法治进企业”工作中,我们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法治进企业”活动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安全、快速发展。一是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与各企业签订了“依法治企”目标管理责任书,涉及到企业管理、劳务用工、安全生产等各个层面。各企业结合实际分别成立了依法治企工作机构,做到有制度、有计划、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二是实行企业聘用法律顾问制,使企业法律顾问成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卫士,推动了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三是组织法律工作者及司法行政干部深入企业开展法制讲座、法律咨询,分层次、按需求指导企业领导和职工,深入学习《劳动法》、《合同法》、《公司法》、《安全生产法》、《就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四是大力培育依法治企先进典型。加强对新疆康尤美**油脂有限公司、浙江金鹰**亚麻制品分公司、伊昭锰冶有限公司、**供电公司四家企业在依法治企工作方面的指导,积极发挥他们依法治企示范作用,促使全县各企业在经营和管理工作中依法办事,依法履职,合法经营。五是尽力解决企业热点问题,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今年以来,累计为44名改制企业职工发放养老金、抚恤金和各种补偿金34.09万元;接待企业来访人员48人,依法解决44人反映的问题。

四、“法治六进”工作成效明显,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

一是有效化解了人民群众内部矛盾。县公安、司法、信访等部门密切合作,协同工作,减少了群众的上访案件,基本实现了群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形成了“有纠纷去调解,有上访找司法”的良好氛围。随着依法治理工作的逐步深入,信访案件数量逐年下降。201*年1至6月全县受理信访案件52起,已结案52起,信访量比201*年同期下降18个百分点。201*年全县乡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共调解纠纷1124件,201*年上半年已调解纠纷634件,比去年同期增长20%。

二是营造了平安稳定的发展环境。以平安建设和“法治六进”活动为载体,县公安、边防、政法综治部门协同作战,依法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种严重刑事犯罪活动明显下降,社会治安秩序大幅度好转。201*年,县公安机关立刑事案件371起,破24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29人,命案破案率100%,八类案件破案率达95%,位居州直第一;共发生各类治安案件287起,查处268起,查处率93.3%。今年1至6月立刑事案件146起,比去年同期下降26起,破105起,下降10起;立治安案件119起,查处96起,查处率80.6%,八类案件破案率仍位居州直第一。**县继获得伊犁州 “无毒县”、自治区“平安县”称号后,今年有望获得自治区级“无邪教县”称号。

三是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通过坚持不懈地抓依法治理,全县投资环境得到较大改善,积极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今年上半年,预计完成生产总值3.47亿元,同比增长13.47%,其中第一产业完成0.98亿元,同比增长7.9%;第二产业完成1.07亿元,同比增长26.7%;第三产业完成1.42亿元,同比增长10.6%。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0.89亿元,同比增长8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亿元,同比增长2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50万元,同比增长21%。

各位领导、代表、同志们,**县“法治六进”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些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向兄弟县市学习。我们将以本次现场会为契机,以党的十七大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新要求为目标,积极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努力推动**县民主法制建设上新的台阶。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市法治六进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精选多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383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