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城堡》观后感 本文简介:
玻璃城堡,最终还是没有建成。观影全程都在期盼,期盼能够出现奇迹:一座明晃晃的玻璃城堡镶嵌在葱郁的山峰,哪怕只是一小间敞亮的阳光房也好,能让孩子们惶恐的眼神重新迸发光彩。可是,并没有!只留下泛黄的手写图纸、填满垃圾的地基,以及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父亲口口声声说要给四个儿女建一座美丽的玻璃城堡,结束颠沛
《玻璃城堡》观后感 本文内容:
玻璃城堡,最终还是没有建成。观影全程都在期盼,期盼能够出现奇迹:一座明晃晃的玻璃城堡镶嵌在葱郁的山峰,哪怕只是一小间敞亮的阳光房也好,能让孩子们惶恐的眼神重新迸发光彩。可是,并没有!只留下泛黄的手写图纸、填满垃圾的地基,以及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
父亲口口声声说要给四个儿女建一座美丽的玻璃城堡,结束颠沛流离的四海为家,可始终停留在纸面上,自己酗酒嗜赌,喜怒无常。母亲也是秉持空想主义的生活态度,放弃可以变现百万美金的土地,宁愿流浪街头,翻捡垃圾度日。
主人公珍妮特是家中的二女儿。幼时的她常常忍饥挨饿,正在作画的妈妈说:做一顿几小时就会消化的午饭与创作一副永存的艺术品那个更值得?小小年纪的孩子只得垫着板凳自己去烧火做饭,结果裙摆撩着火苗,被烫伤的皮肤像鱼鳞般可怕。
孩子们渐渐长大,渐渐失望,彻底明白只有彼此抱团、打工存钱,才能逃离家庭。每当一个孩子毅然决然地出走,父母就会咆哮,就像灰狼丢失了小崽一样,绝望地嚎叫。可真的需要他们养育和保护时,却不闻不顾,或者借酒消愁,或者四处逃债。
当小妹妹莫琳最后一个离家,选择了直线距离最遥远的西海岸。她不仅要远离父母,也刻意与哥姐疏远。家里待得最久的一个,也是最孤单、最无助,伤得最深的一个。
后来,当珍妮特的事业发展进入正轨,将未婚夫带回家试图重新修复亲情关系。顽固不化的父母仍然百般指责,甚至不请自来闯到女儿的订婚派对上搅局。积郁已久的女儿终于爆发了,愤然指责“只说不做”的父母从来没履行责任,最好大家永不相见。
这样离奇的家庭关系,真有点不可思议,却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珍妮特就是本片编剧,成为卓有成就的记者和作家,以亲身经历为背景,写出了原著小说。片尾彩蛋还出现了全家真实的生活影像,一个个比银幕角色还要个性鲜明,形神兼备。
按说呢,这样一部几乎是对不靠谱的父母奇葩行径控诉的电影,理应是灰色压抑的基调,但编导对于情节处理异常理性克制,客观中立而不宣泄敌意,娓娓道来,时而温馨深沉,时而幽默风趣,爱恨交加,最终达到彼此和解,真正放下。
也许每个父母都不完美,在新生命到来时,没人担保自己完全够格。只不过有的父母尚能觉醒不断自身成长,懂得关爱与控制的边界;有的父母缺乏反思,固化止步,让孩子遭受不该有的童年阴影。
诚然,一对志同道合的夫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并非错,散养式的教育也客观上促使孩子们学会勇于冒险。但于父母的身份来说,疏于保护给孩子带来永久性的安全感缺失,比如主人公对于食物匮乏的本能恐惧,以及同伴侣关系的疏离冷淡,仍是童年经历留下的印记。
珍妮特像绝大多数人一样经过了艰难的跨越,从童年的崇拜信赖,觉得父母无所不能;到青年阶段的反抗挣脱,看似父母一无是处;最后到平和地对待老迈无力的父母,能够静心探究上一代的心路历程,明白彼此的不易。就像弟弟布莱恩说的那样:“他们也不是没有做对的时候”。
当儿时看着父亲满腔激情地规划着玻璃城堡,珍妮特已经幸福地接收到太阳光芒的能量传递,她后来也意识到自己身上幽默、直率、强悍的特质大多数来自父亲;大姐洛丽为了保护弟弟一拳打在老巫婆的脸上,潜意识里继承了父亲桀骜不驯的样子;弟弟布莱恩的性情更像母亲,从她追随丈夫不离不弃的爱意坚守,小男孩学会了宽容;小妹莫琳特立独行的人生选择,无形中得益于父亲。没钱买生日礼物,耍赖的老爸骗女儿可在满天繁星中挑一颗喜欢的,还规定不让退货重选,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是呀,每个孩子身上都带着父母强大的基因,同时也在成长当中努力修正和摆脱先天缺陷。
重病沉疴中的父亲终于有了反思,一生都在驱除恶魔,没想到一直驻扎在心里,自己的童年也是在与冷酷怪癖的老母对抗过程中伤痕累累。
当真正放下,玻璃城堡是否建成己无足轻重,透明开放才是家的最好形态。
虽然子女们的心绪时不时还会被扰动,但过往的一切已经变得云淡风轻。感恩节时阖家相聚的餐桌上,少了早逝的父亲,但大家谈论起儿时的荒唐事,笑得前仰后合,时间真是愈合伤口的良药。
片尾,珍妮特意味深长地叹道:“我们还算幸运的”。笑中带泪,一切委曲、一切不易,一切理解、一切释然,尽在其中。
《玻璃城堡》观后感 本文关键词:观后感,城堡,玻璃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