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法律事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我院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报告95、珠海市基层法律服务所现状调查报告 试论人民调解员的基本素质和条件96、对你所在家乡的基层法律服务所现状的调查 高职法律事务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的社会调查97、试论高职法律事务专业毕业生的困惑 的意义 高职法律事务专业学生如何规划职业生涯初探99、对大学生同居现象的调查与分析 对在校大学生结婚的调查与分析100、我院校园盗窃案件的调查与分析 论高职法律事务专业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101、论高职法律事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论高职法律事务专业学生如何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102、论高职法律事务专业学生如何提高就业技能浅析高职法律事务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103、论高职法律事务专业学生的综合技能的培养 论高职法律事务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104、我院法律事务专业考试制度之我见 论高职法律事务专业3+1和3+x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差异 试比较律师事务所与法律服务所的区别105、论法律事务专业学生如何培养专业学习的兴趣 对广东省法律服务市场的社会调查(可以具体到某个市或县) 浅析律师助理的条件和工作职责107、 企业法律顾问的条件和工作职责 论夫妻共同财产制度论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论法与道德女大学生如何加强求职中的自我法律保护意识 大学生校园自杀事件的法律分析 大学生自杀事件中学校究竟有何责任的思考 论大学生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如何加强我院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如何预防高校伤害案件之我见 高校女生暴力案件的社会调查 对我校安全措施存在问题的调查 对我校学生婚恋观的调查报告 中小型企业需要何种法律人才之我见 对我校外来百货经营者从业资格的调查与分析---从商法的角度 对我校餐饮服务业食品安全隐患的调查—从产品质量法的角度 对你家乡“三农”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论数罪并罚 如何从法律上完善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的若干思考 对如何完善我校突发公共卫生和安全的几点建议 试谈我校后勤集团的法律性质 对我校学生公寓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法律思考 对我校成立一个行政性质法制或法务部门必要性的思考 如何完善我校学生行政处分的法律机制 合同签订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后果 试举一案例分析年满十八周岁的大学生家长是否有支付学费的义务 试论农业承包经营的承包经营权 论高职法律专业学生的学习方法98、高职法律事务专业从事基层法律服务工作1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如何保障外来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 浅论不当得利之债浅谈无因管理之债 如何让法律更好的融入老百姓的生活 当道德遇上法律时 探讨现实生活中医疗事故的法律制度 在现实生活中剖析法的服务精神 从法律角度探讨大学生结婚问题 论家庭暴力 当代大学生法律专业就业前景 百姓眼中的知识产权 怎样维护农民工的权益 中国现阶段法治现状 论中国死刑存废与人权保障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研究 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护法律问题探讨 试析农民工理性讨薪的法律路径 物业管理纠纷案件的处理 减轻农民负担的法律对策 ——浅论农民权益保障制度 悬赏广告法律问题探析 当前执行难原因分析对策 附赠商品质量问题探析 超市入场费的经济效果与法律规制 关于宅基地使用权的处理 浅析一人公司的设立条件 试析制止虚假广告的法律对策 生活中的经济法 ——经济法价值定位的思考 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措施 商品房住宅小区停车位产权归属的法律分析 对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现状的调查分析 论占有 浅议商业秘密保护中的竟业禁止 醉酒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法律根据
90、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律性质
91、论刑法中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92、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及举证责任问题
93、我国刑法中“利用职务之便”的界定
94、“携带凶器抢夺”之我见
第二篇:08法律事务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09法律事务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一、 法理学和宪法学部分 1、论法的本质 2、权与法
3、社会稳定与法的调整
4、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探讨
5、社会主义法制与社会主义民主 6、法与道德
7、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8、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
9、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与政治协商制度
10、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试析我国选举制度的特点 12、宪法与经济制度
13、宪法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4、论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致性 15、论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 16、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研究 17、依法治国的科学含义
18、论依法治国重点、难点课题研究 19、依法治国的理论基础 20、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 21、依法治国与社会稳定 22、法治与人治
23、依法治省、治市、治县研究 24、论法治国家的权力制约 25、法律监督系统研究 26、法律监督种类研究
27、法律监督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研究 28、依法治国与法律监督机制的完善 29、依法治国与公民权利保障 二、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部分 1、论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
2、公务员制度与人事制度改革 3、行政强制与行政处罚 4、行政权与行政监督 5、论审计监督
6、完善我国行政程序的立法思考 7、国家赔偿与行政赔偿 8、行政监督与监督行政 9、论行政诉讼法律关系
10、我国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11、我国行政诉讼的管辖制度
12、论政府在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13、依法行政与政府职能转变
14、依法行政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5、依法治国与依法治权
16、依法治国与行政程序的完善 17、依法治国与政府行为规范化 三、刑法与刑事诉讼法部分 1、罪刑法定与类推制度 2、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
3、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及其因果关系4、犯罪主体与法人犯罪
5、鼓励正当防卫与维护社会治安 6、量刑的法定情节与酌定情节 7、论数罪并罚 8、受贿罪
9、渎职罪与廉政建设
10、邓小平关于严厉打击经济犯罪的思想
11、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权 12、执行中的诉讼问题
13、论证券交易中的各种犯罪行为 14、对股票贿赂犯罪的法理分析 四、民法与民事诉讼法部分 1、市场经济与民法建设
2、法人制度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诉讼时效的意义和作用 4、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
5、所有权在民事权力中的地位和作用6、所有权与经营权
7、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条件 8、承担民事责任的方法和原则 9、论民事诉讼中的证据 10、论民事诉讼中强制措施 11、当前执行难原因分析对策 12、论民事诉讼中的调解
13、关于我国民法对象的研究
14、关于民法通则中任意性规范的研究
15、关于我国民法基本原则的控讨及实践意义
16、完善我国民法制度的几点见解 17、试论公民的权利能力
18、略谈公民行为能力的划分 19、试析宣告死亡的法律制度 20、论宣告失踪制度 21、论监护制度
22、试论我国法人成立的条件
23、法人分类的理论研究及其实践意义
24、关于法人的权力能力、行为能力及责任能力的研究
25、在我国实行法人制度的意义 26、法人资格与商业登记 27、法人名称与商号
28、试论我国个体工商户的法律地位及其法律保护
29、论个人合伙的法律制度 30、论联营的各种法律分类 31、有价证券的实践意义
32、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 33、民事法律行为形式的理论研究及其实践意义
34、论民事行为的无效与撤销 35、认推定行为在实践中的运用 36、关于代理权问题的研究
37、论法人代表人及代理人的资格和权限
38、论代理权限 39、论无权代理
40、论代理权的滥用 41、论委托代理
42、论代理关系中的连带责任
43、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诉讼时效制度
44、民事责任的一般理论研究
45、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类型的所有权制度的区别
46、经济体制改革与我国的所有权制度
47、物权研究 48、论占有
49、关于国家财产所有权的保护 50、试论国有企业财产权的保护
51、试论我国劳动群众集体所有权的 52、试论农业集体所有权
53、试论农业承包经营的承包经营权
54、对公民个人财产所有权保护的理论和实践
55、论我国的夫妻财产制度 56、我国家庭财产制度初试 57、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58、关于宅基地使用权的处理
59、试论债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60、试论债的经济本质 61、浅谈无因管理之债 62、浅论不当得利之债
63、试论债的履行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64、论连带之债
65、试论合同制度在民法中的地位 66、社会主义合同制度与资本主义合同制度的区别
67、合同签订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后果 68、合同不履行的几种情况和处理原则
69、论合同担保的必要性 五、知识产权法部分
1、微软“黑屏”事件的法律思考 2、低碳经济与知识产权 3、新能源与知识产权
4、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化趋势与我国的应对措施
5、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模式 6、论侵害知识产权的归责原则
7、知识产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问题研究
8、国际货物贸易中的平行进口问题界定与法律规制
9、论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利益分享机制
10、网络环境中的隐私权保护问题 11、计算机软件的可专利性问题
12、电子商务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问题
13、论信息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利益平衡
14、专利侵权判定之法律分析 15、中药专利保护与中药标准化
16、网络传播作品适用“法定许可”初探
17、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18、试论网络著作权及其权利限制 19、我国著作权职务作品法律制度的完善
20、论互联网域名的保护
21、商标与域名的冲突及解决路径 22、关于专有出版权相关问题的探讨 23、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保护的法律思考
24、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权属问题探析 25、竞业禁止与企业商业秘密保护 26、论我国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和立法完善
27、知识产权保护与公共利益的平衡 28、与公共健康危机有关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
29、论建筑作品的著作权保护 30、论著作人身权的可转让性
31、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立法及司法思考
32、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
33、专利侵权诉讼中的等同原则 34、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思考
35、传统工艺美术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
36、基因可专利性问题研究
37、人体基因提供者在基因技术专利中的利益分享
38、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利益平衡问题 39、对商标反向假冒制度的思考
40、注册商标与未注册商标的保护比较
41、未注册商标的保护问题研究
42、商标商品平行进口若干法律问题探析
43、驰名商标法律保护新发展
44、商标淡化理论与驰名商标保护 45、企业名称与商标冲突问题及解决 46、新闻职务作品著作权的享有
47、浅议著作权集体管理与著作权代理
48、浅析实用艺术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
49、职务作品的权利归属
50、免费下载软件作品侵权及其防治
六、国际经济法部分
1、论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 2、论跨国公司在国际投资中的作用及对其管理
3、bot投资模式的法律探讨 4、试论国际税收管辖冲突的协调 5、论税收管辖权与国际重复纳税 6、论国际避税与反避税 7、论国际税收协定
8、贸易壁垒论——我国出口贸易面临的技术壁垒问题
9、论外国仲裁裁决在中国的承认和执行问题
10、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经济主权问题
11、bot方式中的政府保证研究 12、国际能源安全研究
13、国际能源合作法律研究
14、中国参与国际能源合作的法律研究
15、论反倾销产业损害确定的法律问题
16、论我国反补贴法律体系之完善 17、论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相关法律问题 18、论欧共体及其成员国在www.bsmz.nets and to analyze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n analyzes the allocation of the rights of foreign criminal status of victims, on this basis, analysis of china's criminal procedural rights of victims and the existence of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lack of problems in the final combined proposed measures to further improve in order to want to strengthen our protection of victims in criminal proceedings.
keywords: crime victims to protect the rights of configuration issues
引 言
由于法制观念的演进和人权思想的发展,原来在刑事诉讼中居于客体地位的被告人一跃成为刑事司法的中心,对被告人的权利保护日益完备,这是刑事诉讼科学文明的表现。但是与此相反,犯罪被害人的权利却逐渐萎缩,在诉讼法上受到的保护较少。在有些时候,被害人只有告诉人的地位,甚至在诉讼程序中被以证人的身份传唤,并要接受案件被告人及辩护人的质问,这就存在使被害人再度受害的可能。如何保护被害人和重视被害人的权利问题,产生了重新探讨的必要。加强被害人的权利保障,并对被害人和被告人的权利加以合理适当的平衡,成为各国刑事诉讼法的普遍发展趋势。
根据全国人大的立法规划,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工作已经进入关键阶段。作为国家重要的基本法律之一,在依法治国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必须以加强诉讼民主、强化人权保障、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而在具体修改议题即改革热点的关注上,则要秉持一定的“问题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着重解决现行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突出存在的问题。为此,本文就有关刑事诉讼中犯罪被害人的诉讼权利的配置和保障作一番探讨,以此希望能加强对我国的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保护。
一、刑事被害人界定及其诉讼地位
犯罪被害人是犯罪直接侵害的对象,在历史上曾经是刑罚的发起者和实施者,直至后来成为犯罪的起诉者。被害人的态度直接决定着犯罪人的命运。
(一)刑事被害人界定
刑事被害人,亦称为刑事受害者或受害人,是与加害人相对应的称呼。被害人的概念,从不同的视角,学界有不同的定义。
我国著名学者康树华认为,被害人即是指因犯罪行为而使人身或财产遭受损害的人,是相对于犯罪人而言的 。
而学者汤啸天则认为,被害人是指正当权益遭受犯罪侵害的自然人、法人和国家 。
综上所述,被害人,是指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正确理解被害人这一概念的内涵,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必须是合法权益遭受到侵害。认定一个人是否刑事被害人,应当首先看其被侵犯的权益是否合法权益,也即其权利和利益是否受到法律的保护;(2)必须是直接遭受到犯罪行为侵害的人。直接,则将受犯罪行为间接侵害的人排除在外,如被害人的近亲属,其因为犯罪行为心灵上也受到了创伤和打击,同时可能伴随着被害人的医药费等物质损失,但是他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被害人;(3)必须是受到犯罪行为侵害。因一般民事侵权行为、自然灾害等造成损失的人,并不是刑事意义上的被害人。
从范围来看,刑事被害人不仅包括自然人被害人,还包括受到犯罪行为侵害的法人、其他组织,即单位被害人。
(二)刑事被害人诉讼地位
纵观世界各国,对被害人保护的思想和制度发展史,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私力救助阶段-公力救助阶段—公力救助与私力救助相结合阶段。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地位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自诉案件的当事人,另一种是公诉案件的当事人。首先从国家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平衡角度讲,当公诉无力或不能时,被害人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实现其追究犯罪的愿望和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要求。其次,从程序正义的角度讲,赋予被害人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利于让被害人通过亲眼目睹审判的公正,缓解被害人过激的报复心理,消解犯罪这一矛盾源所带来的冲突主体间的心理对抗及其对法制和司法过程的不信任感。最后,从被害人实质权利保护的角度讲,刑事司法的目的是要尽可能地恢复被害人受损的权益,只有赋予被害人当事人的地位,被害人才能透过刑事程序的运作维护自己合法权利,有效避免当事人在侦查、起诉、审判和最后执行过程中再次受到伤害。这是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的应有之意。
本网推荐访问其他精彩内容:法律毕业论文格式规范
法律毕业设计论文
法律毕业论文提纲
关于法律实习和毕业论文的通知
有关法律专业毕业论文的法律论文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