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钦州学院转型发展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的思考

钦州学院转型发展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的思考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2 13:22:03 | 移动端:钦州学院转型发展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的思考

钦州学院中层干部培训班学习心得

钦州学院转型发展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的思考

校友办 何波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汉语言文学专业(以下简称“中文专业”)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在中国高校中设置时间比较长,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相对深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也比较稳定。国家教育部1998 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2003 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2003),对该专业规定开设的13 门课程没有什么变化。业界几乎形成一种普遍的认知,中文专业是传统专业中底蕴最丰赡的一个学科,也是现代大学体系中最稳定的专业之一,有着其学科自身的特点及魅力。

可是,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形态,尤其是对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需求迫切。传统学科中心化的专业结构设置,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一系列体系化的理论和知识谱系,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知识讲授,且讲授的知识也就作为考试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势必导致培养能坐而论道,不能起而行之的人才。这对毕业生的就业十分不利。

作为兴办时间较长的中文专业,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定位为作家、文艺理论家和语言学家等专家学者的摇篮。然而,社会对专家、学者的需要毕竟是有限的。当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当中文专业由少数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举办变为更多其他类型学校的新专业以后,就必须面对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问题。也正因如此,许多高校在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都不同程度地尝试了对传统中文专业的改造,中文专业招生时树起了“新闻传播”、“涉外文秘”等旗号以吸引考生即是证明。

中文专业越来越无法忽视其当今就业的严峻性和大众质疑的尴尬。在如此情形下,专业应用性改造被普遍地提出来。探索最多的是兴办中文专业较晚的普通理工院校,因为在夹缝中求生存,既不能完全以传统的专业办学模式为依据,也不能照搬理工科办学模式,因此提出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立足市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路。强调人才培养上,不仅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特别是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上所述,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传统的基础的优势专业。但在新世纪、在钦州学院则面临边缘化的危险。一个明显的例证,就是2009以来,我校该专业招生数量逐年下降。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行变革。在培养目标上,破除单一化,倡导多元化;在培养方式上,破除程式化,增强灵活性;在培养过程上,破除封闭性,实行开放性。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为广西沿海地区基础教育输送合格的语文教师,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素质好水平高的文秘人才写作人才简言之,着眼于服务地方教育事业,兼顾地方的写作人才需求。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是适应学校转型发展的需要

今年初,我校已被教育部列为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试点单位,最近又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为联盟理事单位之一。学校面临着由传统的本科大学(学院)向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转型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学校的转型发展,必须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在专业、学科、课程,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场所,人才培养的理念、目标、模式等方面进行变革。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以满足经济社会对优质应用型人才需求

近几年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发展迅猛,各种大型企业纷纷落户钦北防三市,县域经济方兴未艾。文秘人才需求量大增,学历培养、在岗人员培训增加。经调研,绝大部分的机关、规模企业,都有综合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文秘人才的强烈需求。据预测,近期广西沿海地区这类人才需求达3000多人。另一方面,广西沿海地区对中学语文师资的需求也仍然非常旺盛。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目标

(一)国内外传统专业的研究趋向

在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竞争日趋激烈,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当今社会新的人才需求架构下进行应用性改造是必然、明智的选择。探索最多的是兴办中文专业较晚的普通理工院校,如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和加州理工大学文科建设经验,提供了改造文科专业,注重文科与理工科相互交融,培养文理兼备的复合型人才的范例。清华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文科专业改造经验,提出了我国地方工科高校文科专业改造的路径,培养具备适应社会、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目前国内很多综合性大学、师范类大学积极探索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的思路,探索中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观和质量观,将能胜任专业相关岗位工作的专业能力即“中文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与模式改革、教学团队建设、专业实践平台建设等环节进行改革,在实践中逐渐确立了“学科性+职业性”的专业建设思路,以打造适应大中文职业岗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构建了“专业基础能力+专业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并逐渐形成综合素质高、专业应用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主要有以下的举措和实践:(1)从“学科知识型”人才到“应用能力型”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2)以专业应用能力为纲,串联专业课程体系三个层面的设计;专业应用能力分为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岗位能力两大类,前者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征性能力(区别于其他专业的能力),主要包括文本解读鉴赏能力、汉语言分析和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中文基础性应用能力。后者是本专业所对应的中文类职业岗位能力,是具体的语文教师、文秘、行政管理、新闻传媒等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应用能力。显然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在分解专业应用能力之后,对应每一类子能力,设计相应的知识模块及模块下的课程。(3)以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为抓手,实施学科知识和专业应用能力一体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4)围绕专业应用能力培养,构建多样化专业实践平台;(5)更新理念、分流师资,着力打造实践应用型教学队伍。

因为在夹缝中求生存,既不能完全以传统的专业办学模式为依据,也不能照搬理工科办学模式,因此提出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立足市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路。强调人才培养上,不仅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特别是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目标

1. 用一年的时间,在充分的调研的基础上,修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秘方向的学生都培养成合格的文秘人才,其中30%是素质好、操作能力强的优秀文秘人才、写作好手:把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方向的学生都培养成合格的基础教育的合格的语文师资,其中50%是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优秀中学语文师资。

2.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方向和文秘方向分别建立5个以上的选修课课程群,以满足学生选课的需要。

3.用两年时间基本建成汉语言专业教学实验中心,中心下设文秘办公自动化技术实训室、公务应用文写作实验室、信息资料管理实验室、公关礼仪模拟实验室、摄影摄像综合实验室等5个功能实验室,并使其成为广西沿海地区文秘人才培养教学训练中心,成为广西先进的文秘人才培养教学与研究基地。

4.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和完善实习实训基地。

201*.07.02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钦州学院转型发展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的思考》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393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