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护理本源与优质护理
本源,即事物产生的根源,它的同义是本原,origin;source;starting-point。详细释义见下:
源头。 汉·王充 《论衡·效力》:“ 江河之水,驰涌滑漏,席地长远,无枯竭之流,本源盛矣。”
借指事物的根源,起源。宋·司马光 《进修心治国之要札子状》:“夫治乱,安危、存亡之本源,皆在人君之心。”孙中山 《人格救国》:“近来科学中的进化论家说,人类是由极简单的动物,慢慢变成复杂的动物……所以人的本源便是动物。”
根本。指事物的最重要方面。唐·杜甫 《信行远修水筒》诗:“秉心识本源,於事少凝滞。” 廖仲恺 《国民的努力》:“必须先从本源着手,把政治上的障碍物扫清,这是我们应努力的第一着。”
哲学上指万物的最初根源或构成世界的最根本实体,是世界的来源和存在的根据。
希腊文原义是开始,又译为始基。
自从有了人类,便有了护理活动的萌芽。护理(Nursing)一词是由拉丁文“Nutricius”演绎而来,原为抚育、保护、照顾等意。对护理的定义,由于历史背景、社会发展、环境和文化以及教育等因素的不同,其概念和内涵随着其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发展,逐步从简单的“照料、照顾”向纵深方向拓展和延伸。但是无论如何发展,不能改变的是护理的本质,即护士对病人的关心、关怀和照顾,这是护理的本源。
然而,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我们对护理专业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工作发生了错位,我们在前进的行程中偏离了护理的本源。护理工作缩水,专业定位发生偏差。护士把打针发药、完成医嘱当成了主业,把照顾病人看成了副业;重视治疗技术性的工作,忽视基础性的工作;将基础护理等同于简单的生活护理和生活照顾,认为生活护理不该由专业技术人员承担,把生活护理留给了家属;认为给病人做基础护理低人一等,把基础护理交给了护工。
临床证实,患者的病情变化很多都是在做基础护理过程中及时发现的。而做好基础护理工作,不仅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观察力,还需要具备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知识。但这些知识受过短期的简单的培训的护工显然是不具备的,把基础护理工作的交给家属或是护工,那肯定也是做不到位的。虽然护理教育得到了较大较快的发展,护理人员学历出现了高层次化,临床上涌现了大量的护理本科、硕士甚至博士。护士的学历、职称、年资高了却不愿意留在病人身边,护士人虽在岗位,却离自己的专业越来越远。有多少护士真正清楚自己的专业内涵,在实际工作中又真正体现了护理的内涵?病人对我们的工作不满意,我们自己也抱怨工作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价值得不到体现。护士只有首先把工作做到位,让患者和家属切实感受到并得到实实在在的护理服务,才能得到患者的尊重和认可。
基础护理是应用护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满足病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和心理治疗的需要,通过临床护理工作,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及时提供病情发生、发展的动态信息,有效地配合并参与治疗、检查及对危重患者的抢救,以积极的安全的护理对策,使病人处于最佳心理状态。个体在健康状态下,能依靠自己满足需要。但在患病时,情况就发生了变化。一方面,疾病可导致个体某些需要增加,而另一方面,个体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却明显下降。这就需要护理人员作为一种外在支持力量,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如许多重症患者不能照顾自己的生活,其生理需要如饮食、排泄,护士必须帮助满足。还有许多其他疾病引起的如发热、脱水、水肿、疼痛等同样需要护理人员制定护理措施以帮助患者解决疾病带来的健康问题,而不光是执行医嘱、打针发药等。
尽管护理工作各有其专科分工的侧重, 但基础护理仍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和核心, 尤其在精神科更为重要。
精神疾病是指在内外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思维和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以致患者言行与其周围环境不协调或是脱离了周围环境,其患病的痛苦等不到旁人的理解。精神疾病患者本身就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其个人、社会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主要表现在工作(包括家务)、学习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的缺陷或丧失。以及长期以来在人们头脑中产生或遗留着很多偏见,给精神病人带来很多不公正的待遇,甚至遭到歧视或是摧残。比如,经过急性期的治疗,病人进入恢复期,自知力已经恢复,对患病的情况大多有所回忆,不仅知道自己发病给家庭造成的沉重负担,而且今后生活道路的艰难,或把未来看得很复杂,担心疾病复发而失去工作和经济据拮,担心社会、家庭的不接纳。如此种种都会导致病人失去生活的信心。精神病人需要更多的关心和关怀。
精神科的基础护理,是一项繁琐而又细致的工作。精神病人常因精神症状的支配, 处于情感淡漠,活动减少,生活懒散,或兴奋,躁动、行为紊乱、情感高涨等,许多症状均可导致病人不知清洁, 睡眠、饮食等生活没有规律, 自理能力减弱, 机体的抵抗力降低, 易发生各种躯体疾病,以及病房的吵闹等,都对健康造成极大危险。而南丁格尔认为一个清洁的、良好的通风和安静的环境是恢复健康的基本条件。(1)《护理札记》第一章中写道:护理的第一条规则是让屋内的空气尽量清新一些;(2)第十一章中写道:“皮肤会污染环境”:对于几乎所有的疾病来说,皮肤的作用或多或少都是不好的。在许多严重的疾病中,自然几乎完全靠皮肤来缓和受伤状态,对于儿童来说尤其如此。但是如果不及时地洗澡或是换衣服的话,皮肤所排出的分泌物就会长时间地滞留在皮肤上面。如果护士让病人长时间不洗澡,或者是让沾满分泌物的衣服长时间地穿在病人身上而不换掉的话,在病人身体机能的自然修复过程中,她的作用就是反面的,因为这样做非常有害,其有害的程度不亚于护士让病人吞下慢性毒药。因为从皮肤里排出来的废物和从呼吸中排出来的废气一样有害,唯一不同的是前者发挥起有害作用来比后者慢。(3)通风和皮肤的清洁同样重要:污浊的空气中氧气不足,可以干扰人的正常生理及心理状况,常使人出现烦躁、倦怠、头晕、食欲减退等表现,有碍患者的康复。例如我们护理木僵的患者,病人表现为不语、不动、终日卧床不起,口中充满唾液、大小便潴留,自己也不理会。因此做好精神病人的日常生活、饮食、睡眠的护理工作,保证病人的健康和安全,这不仅是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保证病人获得成功治疗的前提 。
纵观伟人治国为民处事之道,从根源上去找问题,清除发展路上的障碍,纠正偏差,定好位,是首要任务。护理人员加强对护理专业内涵的认识,转变观念,认识护理的本质。“关心、关怀、照顾”是对护理的诠释。了解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满足病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保证护理安全,保持身体舒适;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保持平衡;取得病人家庭社会系统的整体协调支持;有最适切的护理获得病家较高的满意度;是整体护理内涵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
如何有效地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给病人提供优质服务?作为护理工作者,怎样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送温暖、送方便、送关爱、送扶助,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怎样为推动护理专业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进而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只有加强基础护理,回归护理本源。坚持以关心、关怀、照顾病人为主业,关心心理、生理、社会因素对病人的影响,应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导我们临床护理实践工作,满足病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保障病人住院期间的安全舒适,针对病人的具体需求给予关怀,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以马晓伟部长的“三贴近”精神为我们行动的指导思想,举其上下力量,把工作做到位, 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护理姐妹们,让我们用勤劳的双手维护人类的健康,把满腔的激情奉献给护理事业,把爱心播撒到每一位患者的心里。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落,不觉悲凉!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论护理本源与优质护理》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393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