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发展我市园区经济的调研报告
加快发展园区经济专题调研组
【内容摘要】本文拟就我市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如何发展园区经济进行探索和思考。文章介绍了我市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和其他各类园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针对园区发展的薄弱环节,提出在我市工业强市战略背景下,各类工业园区如何建设和发展的建议:一是扩大园区管委会权限,给予园区更大的自主权;二是优化园区配套功能,打造优良工业发展载体;三是加强园区招商引资,促进增加总量、提高质量;四是注重园区产业的“错位发展”,避免同质竞争;五是加强协调服务,营造园区发展的良好政务环境;六是加强合作共建,深化与产业转出地的对接合作机制;七是加强配套平台建设,提升园区服务质量与水平。通过多种措施并举,发挥工业发展的载体和平台作用,加快发展园区经济。
【关键词】产业转移 园区经济 发展对策
为贯彻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关于“振兴工业经济”、实施“工业强市”的战略部署,按照局的统一安排,本调研组围绕“加快发展园区经济”专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园区建设和发展现状
(一)园区建设发展速度加快,产业承载能力持续增强
1、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迅猛。截止201*年底,4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规划总面积6.85万亩,已开发面积2.27万亩,产业承载力显著增强。201*年产业转移工业园完成工业增加值37.70亿元,增长54.3%;固定资产投资75.72亿元,增长34.1%,其中工业投资53.18亿元、增长31%。东***(***)产业园以机械装备制造业、玩具、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已落户工业项目193个,建成投产项目120个。其中,总投资38亿元的比亚迪项目预计达产后年产值达70亿元,税收达4亿元以上。201*年,东***(***)产业园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分别完成107.34亿元、23.42亿元,分别增长29.57%、21.7%。东***石龙(始兴)产业园以电子资讯、机械装备、新材料为主导产业,已入园项目15个,总投资15.66亿元。东***东坑(乐昌)产业园以机械、家具为主导产业,已建成投产和在建项目20个,到位资金6.85亿元。东***大岭山(南雄)产业园以精细化工为主导产业,入园企业90家,总投资超46.99亿元,已投(试)产企业45家。
2、县域特色园区发展态势良好。目前,进驻翁源华彩化工涂料城的企业23家,合同投资总额28亿元,投资超亿元的企业4家,均是省内知名企业,分别是广州五羊油漆、广东化建物流、广州秀珀化工和***欧文化工。现已动工在建企业10家,其中五羊油漆、化建物流、褰力克等企业建设进展迅速,其他13家企业也正在作动工前筹备。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60多亿元,可实现税收2.5亿元,安排2万多个就业岗位。仁化县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已累计完成投资8777万元,随着基地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基地内发展,现入园企业11家,投资总额8亿元,已有4家企业开始动工。始兴制笔研发制造、***氯碱化工及铝箔产业基地、新丰建陶和稀土基地等县(市)特色产业园区也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聚集效应基本形成
1、产业集聚度进一步增强。目前,我市园区的集聚效应,一是体现在区域内项目向园区集聚;二是园区内产业集聚效应逐步凸显。4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产业集聚度进一步增强。东***(***)产业园两大主导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机械装备业已引进87个项目,大部分已动工建设,近两年内将全部建成投产,将形成有龙头企业带动的汽车零配件、矿山工程机械、金属铸造等诸多行业;玩具制造业以旭日、康瑞、科艺等规模企业为龙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东***大岭山(南雄)、东***石龙(始兴)、东***东坑(乐昌)产业园分别在精细化工、新型材料、纺织服装等产业上形成了较高的集聚度,其中东***大岭山(南雄)产业园引进精细化工及配套企业90家,201*年35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19亿元。
2、“四大新兴产业”发展初具雏形。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已初步形成以液压机械装备、汽车零配件、铸锻装备等产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生物制药产业已签约18个项目,投资约25亿元,预计建成后产值50亿元以上;新材料产业已逐渐形成以欧莱、西格玛、安达科技、锦源实业等企业为龙头的显示器材料产业和以金亿合金等企业为龙头的合金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已引进深圳市深华龙科技实业等7家LED项目,总投资44.3亿元。
3、县(市)特色产业园区持续壮大。各县(市)立足于产业发展现状和产业政策导向,坚持特色园区的发展理念,科学制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园区功能定位,推动园区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了始兴制笔研发制造、仁化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氯碱化工及铝箔产业基地、翁源华彩环保涂料城以及粤北危废处理处置中心、新丰建陶基地和稀土基地等县(市)的特色产业园区,产业规模也在持续壮大。
(三)招商引资势头持续向好,项目质量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突出强调以招商引资统揽经济工作全局,各县(市、区)均把招商引资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以工业园区为主战场,从“大招商”向“招大商”转变,注重招大项目、大企业。目前,我市大部分园区已逐步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方向转变,项目质量不断提高。201*年,全市承接产业转移项目数350个,承接产业转移项目资金260.12亿元,到位资金122.18亿元,同比增长20.09%。201*年,全市产业转移工业园承接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产业转移大项目100个,总投资237.76亿元,占同期承接产业转移项目投资总额的91.41%;其中投资超1亿元的项目58个,总投资211.21亿元。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引进重大项目取得新进展,近年来总投资超10亿元的大项目就超过10个。201*年,东***(***)产业园共引进合同和协议项目69个,合同协议累计利用资金82.97亿元;东***大岭山(南雄)产业园目前已有多家国内、国际知名企业有意向进入二期园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园区管委会管理权限和机构职能缺失
目前,园区管委会作为政府派出机构,事实上只有对工业项目的立项、报建等少数几项审批权限,还未能按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在园区内行使市(县)一级管理权限,以致管委会工作的大部分时间要用在部门之间的协调上,无法集中人力和精力来研究、组织园区的规划、开发、管理和招商引资,难以为入园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行政服务。
(二)建设资金缺口大
由于我市各级财力有限,一方面是园区外围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大。对园区外围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不足,造成外围配套建设进度缓慢;另一方面是园区内开发建设资金缺口大。在目前征地成本不断增加和现行信贷管理体制的制约下,园区自筹建设资金的难度增加,而且部分县(市)仍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更多行之有效的融资手段和方法,因此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不从心,制约了园区的开发建设和园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用地指标严重不足
目前,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形势持续向好,来***投资项目日益增多,各类园区的招商方向已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但由于用地指标不足, “有项目没用地”的状况在全市园区普遍存在,缺的不是项目,而是有项目却进不来。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的问题,已成为我市今后承接产业转移的瓶颈问题,严重制约了园区经济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顺利推进。
(四)园区招商引资项目质量不高
目前,我市园区普遍存在小、散、杂等问题,园区规划配套不完善,发展定位模糊,园区内土地利用效率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未能真正发挥工业发展主战场作用。与清远、河源、赣州、郴州等地高标准、大气魄规划建设工业园区相比,***在这方面还有相当的差距。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布局较分散等原因,我市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项目不够多、质量偏低,主要体现在承接产业转移新批项目引资规模小、项目质量低,投资1亿元以上的项目仍然偏少,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更是寥寥可数;带动力强的工业项目少,劳动密集型项目较多;产业链中低端项目占比大,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项目少;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
(五)企业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园区内工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研发投入不足,自主研发能力有限,产品、技术的更新比较迟缓,而且缺少知名品牌,科技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产业园内的高新科技企业不超过10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少,对地方财政税收贡献率不高。
(六)部分企业用工紧缺
虽然我市劳动力资源丰富,但部分企业招工较难。一是由于就业观念还未彻底转变。我市劳动力大多不愿在本地就业,我市许多务工人员都愿意往发达地区谋职发展,不少劳动密集型企业存在一定程度的招工难。二是劳动力技能偏低。据统计,目前我市初中及以下人员占可供转移农村劳动力的80%以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新要求,企业需要的是技术工、熟练工,而现有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技能型产业工人比例偏低,很难实现稳定就业。
三、对策和建议
(一)扩大园区管委会权限,给予园区更大的自主权
下放管理权限,有利于增强园区的发展竞争力,有利于园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园区管委会扩大其管理权限、赋予在园区范围内市(县)一级经济管理权和相应的行政管理权,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权限的扩大,直接效果是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增强企业投资的信心和园区发展的竞争力。从各地工业园的发展经验来看,凡是办得比较成功的园区,都享有较高的经济和行政管理权限,有高度的管理自主权,如惠州大亚湾开发区、东***松山湖科技园区、赣州开发区、苏州工业园等。因此,我们认为,对我市各园区管委会,可以借鉴上述各地建设发展园区的成功经验,按全市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产业总体布局,赋予市(县)一级经济管理权和相应的行政管理权,鼓励园区探索创新管理体制,建立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赋予园区更大的改革创新自主权,在相关领域进行先行先试,园区管委会负责园区招商引资、区内土地储备、开发和管理、产业布局和入园企业项目的投资审批、招投标核准、环保、施工监督及园区项目的日常管理服务等工作。如果我们能够在行政管理体制上解除束缚,减少办事层次,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将会大大增强各园区管委会对把握机遇、加快发展的能力。
(二)优化园区配套功能,打造优良工业发展载体
1、加强规划落实,大力推进主导产业项目向园区聚集。各园区应通过落实《***市承接产业转移实施方案》、《***市承接产业转移布局指导意见》、《关于提高全市产业集聚度优化工业园区产业布局建设的实施意见》,并按照自身产业规划布局,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招好项目、大项目、高科技项目。坚持科学布局,集约、节约用地,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形成上下游相互配套、专业化分工合作的产业链,培育一批新的产业集群,进一步提高产业聚集度。突出产业转移工业园“一园一主业”、“一园一特色”,实行项目向园区集聚、投入向园区集中、政策向园区倾斜,协调指导各县(市、区)实施错位竞争,促进全市经济协调发展。
2、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园区建设资金投入和用地保障。进一步完善园区投入和开发机制,采取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办法,采取BT、BOT、特许经营、合作、共建等方式,综合运用政策和市场手段,吸引民间、企业、金融机构、战略投资者、科研院校等多元化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完善与合作方的共建产业转移园资金投入机制,破解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难题,加强和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产业承载能力,打造优良招商载体。集中资源向工业园区倾斜,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员工生活区、物流、仓储、治安等配套设施及环保设施,全面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水平;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将产业转移项目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予以保障,确保转移企业用地需要。
3、优化园区配套服务,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创新园区管理服务机制,提高项目服务水平,增强园区产业承载力和吸引力,努力建设主业突出、特色明显、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园区,打造一流承接产业转移载体。
4、加快东***(***)、东***大岭山(南雄)等产业转移工业园规划调整及扩园步伐。近年来,有关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相继提出了规划调整和扩园的意愿,我市相关部门要加强与省对口部门的联系沟通,指导园区管委会根据要求,完善好扩园可研报告、环评、土地利用评价、申请报告相关资料,争取规划调整和扩园成功,为园区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另外,我市除了已有的6个经济开发区和4个已认定的产业转移工业园,部分县市还有未经批准的工业园区,建议各有关部门积极向上反映,尽快解决这些工业园的合法地位问题,避免这些地区既要发展又无合法载体的尴尬局面。
(三)加强园区招商引资,促进增加总量、提高质量
创新园区招商引资模式,加强各园区招商引资统筹。加大质量招商力度,逐步实现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的转变;加强产业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变“大招商”为“招大商”,鼓励大力引进带动力强的优质项目。
一是在招商引资方式上,要注重包装招商项目、吸引鼓励投资,园区要充分挖掘我市当地及周边配套资源,建议借助国际性的专业机构编制包装有吸引力、操作性强的对外招商引资项目,实现市场化运作,加大项目对外宣传力度,吸引世界500强等大项目投资落户园区。
二是在招商引资模式上,要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园区招商引资工作,坚持引进外资与引进内资相结合,扩大引资规模与提高引资质量相结合,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与突出企业主体作用相结合,项目与品牌一起引,技术与人才一起引,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加强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广东100强企业和上市公司的招商引资,争取上述企业在园区落户,发挥强大的带动作用。
三是在招商引资重点上,要突出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招商,按照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产业集群的要求,着力引进大项目、好项目,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和产业集群培育,主动融入珠三角产业分工体系。重点抓好钢铁及有色金属、机械装备及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化工、医药、农业及农产品加工、物流、旅游、生物工程等产业招商,加快发展专业化园区,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和产业集群培育。
(四)注重园区产业的“错位发展”,避免同质竞争
通过加强规划引导,科学利用政府调控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功能,促进园区布局优化、功能定位科学,引导和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形成我市与珠三角地区之间、市与各县(市、区)之间、各县(市、区)之间的产业分工协作关系,形成合理产业分工,避免区域之间产业同质竞争。在市区重点打造******产业园经济带,各县(市、区)各类园区要突出以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招商,尤其要以“一园一主业”、“一园一特色”原则,实施错位竞争,避免争夺招商资源而造成“内耗”,以各自特色园区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全市经济协调发展。南雄精细化工基地、乐昌纺织基地、始兴制笔研发制造、仁化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氯碱化工以及铝箔产业基地、翁源华彩环保涂料城以及粤北危废处理处置中心、新丰建陶等县(市)特色产业园区要巩固原有基础和优势,继续打好特色牌,形成适应区位特色、发挥比较优势、最有效利用区域产业发展资源的特色园区,进一步提高产业集聚效应。
(五)加强协调服务,营造园区发展的良好政务环境
1、完善转移项目跟踪服务制度。建立项目落地“绿色通道”制度,保障产业转移重大项目优先审批立项、优先环评、优先提供土地、优先提供信贷支持,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实行重大项目建设责任制,简化产业转移项目手续办理程序,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见效。
2、创新园区管理服务机制。提高项目服务水平,降低项目建设成本,加快项目入园进度,加强对转移企业的服务和扶持,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加快园区服务体系建设,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必须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对重点和非重点产业制定不同的优惠政策,并兑现招商引资的相关承诺。
(六)加强合作共建,深化与产业转出地的对接合作机制
1、强化与产业转出地的交流合作。完善合作机制,创新合作方式,尤其是******产业园要结合扩园工作,借鉴顺德(英德)产业特别合作区的合作模式经验,根据我市与东***合作的基础和自身实际情况,加快开展可行性研究,市政府尽快与东***市政府协商,建立“******产业园合作共建工作专责小组”,成员由东***、***两市的发改、经信、财政、规划、国土、环保、人社和******产业园管委会等部门组成,各部门形成合力,重新明确双方合作共建******产业园的责任、权利、义务以及人、财、物投入计划等重要事项进行可行性研究,加快推动******产业园合作共建工作。同时还可以借鉴顺德(英德)产业特别合作区合作模式,在有条件的园区推行“飞地模式”,鼓励、吸引珠三角地区投资主体来园区共同合作开发,并实行产值、税收等利益按比例分享。
2、积极加强经贸协作。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方式,积极引导企业参加国内外各项经贸活动,进一步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充分利用中博会、山洽会、泛珠洽谈会等平台,积极组织各产业园专场推荐会或设立专门展区,突出宣传推介我市工业园区投资环境。突出推介我市“宜商、宜居、宜游”的发展环境,尤其是区位、交通、资源、产业、政策、人力、市场、服务等综合比较优势,深度对接广州融入珠三角。
3、完善合作机制,创新合作方式。建立健全政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行业协会“三结合”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和协会的资源优势及作用,积极推动政府、园区、协会联合定向招商;大力推进乡贤回归工程,积极促成外出乡贤回归,在园区投资办实业。凝聚资源,多方联动,形成政府、园区、协会和企业的工作合力,加快推进园区开发建设。
(七)加强配套平台建设,提升园区服务质量与水平
1、建立投融资服务平台。发挥政策性担保公司和金融机构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产业转移企业优先得到贷款、贴息、担保等服务;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针对产业转移的金融产品和审贷模式,支持符合条件的产业转移企业优先得到贷款、贴息、担保等服务,为产业转移提供融资便利;进一步拓宽园区发展的融资渠道,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园区建设,积极破解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及落户企业融资难题。
2、建立企业配套服务平台。大力发展园区现代物流、仓储服务、专业市场、信息服务、管理咨询、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生活配套等设施,为企业提供专业化配套服务。妥善解决产业转移企业员工及家属学习、文化娱乐、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借鉴国内外先进工业园区经验,实行工商并举、综合开发的工业新城开发模式,在促进工业发展的同时,完善商住、购物、休闲、文化等城市设施和功能,促进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为投资者构建投资、生活的良好环境,努力营造重商、亲商、助商、护商的良好氛围。
3、建立科技服务与科技创新平台。支持园区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技术研究院、产业孵化基地、产学研创新基地,在转移项目中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引导园区走自主创新和品牌之路,努力在引进的基础上加快消化吸收再创新步伐,尽快创出自己的品牌。要大力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加强对关键技术的消化吸收,促进产业实现由产业链的低端向高端转变,由贴牌生产为主向拥有和生产自主品牌为主转变,推动转移项目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努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打造一批中国名牌、广东省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著名商标。
4、建立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目前,“招工难”已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蔓延,部分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招工难”问题更为突出,因此,劳动保障部门和园区管理部门必须努力为转移企业提供人才和用工保障,加强企业用工指导,促进农村劳动力与转移企业有机对接。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关于加快发展我市园区经济的调研报告》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394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