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年高三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201*-201*年高三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陈爱伦201*.1.8
一:本年度高三概况
本学年我担任高三(7)班和高三(8)班的教学工作,(在第一轮复习中,重点要求同学掌握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认真对基础知识进行必详细回顾与总结:知识回顾(对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的熟悉和掌握程度);方法回顾(高考中主要考查的数学方法有代入法、比较法、换元法、判别式法、待定系数法、归纳法等,逻辑学中的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等,主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分类讨论、等价转换等);难点疑点回顾(尚存的疑难问题,主要是知识网络、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应注意究其症结所在);心态回顾(良好的心态是考前进入最佳竞技状态的保证.切忌程度好的学生以为胜利在握,掉以轻心;程度差的学生望而生畏,心灰意冷,要保持正常心态,以冷静、沉着、信心、勇气迎接人生的重要一搏).通过这些方面的回顾总结.增强防范意识,克服下阶段复习的盲性.因此,我们制定了很起点,细梳理,稳综合的复习方案,现在来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下阶段工作展望
对下阶段复习要作好周密安排,合理部署.后一阶段是进入备考复习的冲刺阶段,主要是知识的综合、提高、活用.为搞好下段复习,同学们应抓好以下几点.1.熟悉考点高考是“指挥棒”,考纲是“行动纲领”.考生备考复习进行冲刺阶段的时候,要“念念不忘”《考试大纲》,认真研究《考试大纲》规定考查的知识点,并逐一进行分析、归纳,逐点(含考点的延伸)到位,弄清每个知识点在相关知识结构中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例子略)
2.掌握重点
重点就是高考主要考查的内容或命题的趋向.在第二轮复习时必须集中精力解决好重点,在重点问题上多思考、多练习、多总结.例如函数是高中数学极为重要的内容,函数观点和方法贯穿于整个高中代数的全过程,同时应用于几何问题的解决.纵观历年的高考试题,在选择、填空、解答三种题中每年都有函数试题.主要考查的内容有:函数的概念、性质、图象及变换,以基本函数出现的综合题和应用题.抽象函数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新趋向.因此,对函数部分的复习要做到四点:加深对函数及其概念、性质的理解与应用(突出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函数性质应用的综合性是指函数的单调性、奇性偶与周期性的有机结合、交错出现,试题呈现上述两种或三种性质的水乳交融的多层次的运用);抓住含参变量的函数问题,掌握处理含参变量的分离、代换、化归、分类、判别式等解题方法与技巧;沟通相关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某些方程、不等式、数列问题,或将解析几何曲线的位置关系、立体几何的面积、体积问题转化成函数性质的应用),掌握综合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从而提高综合题解题能力;单独提出函数中的最值问题,因为它在高考试题中时有出现,是高考的重要题型之一,要掌握配方法、判别式法、均值不等式法等几种求最值的常用方法,注意提高解决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化解难点
在某种意义上讲,复习过程实质上就是化解疑难问题的过程,及时化解疑难问题促使同学们学习快进进步.难点出于多方面:知识方面,如排列组合中的重漏问题,轨迹中的纯粹性、完备性问题,立体几何中两异面直线的公垂线、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计算,知识交汇点的综合题等;方法技巧方面,如分析法、反证法、构造法、数学建模等的正确运用;认识方面,如思维定势的影响等.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化解难点例如关于几何中有关长度、垂直、夹角的难题引入向量(尤其要重视第二册(下B)这一现代向量几何内容),轨迹难题引入参数等,通过不同方法使问题化难为易.4.抓住热点
重点的重点便是热点.显然,除了探索、应用、开放性问题仍为高考命题的热点之外,还要捕捉新知识、新信息等热点问题.对于热点问题要在尝试、猜想、归纳,合理论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面下功夫.
三、命题趋向把握
根据对有关资料的分析,针对201*年高考数学命题的基本趋向,我们力求“稳中求改,考查能力,积极创新”,我们估计1.题型、试卷结构相对稳定,难度会相对降低.
这里特别是难度问题,高考改革强调要适当减题量、降低难度对“降低难度”的准确理解是降低试题的平均难度或统计难度.因此“降低难度”的实施办法是,降低起点试题的难度,保持终点试题原有的难度水平,加大试题难度的跨越(这也是时代的需要).由于201*年数学新课程卷各类题型的难度都偏大,所以201*年试题(特别是起点试题)就会稳中有降.
2.重视基础知识的同时,坚持重点内容重点考,代数推理作为命题的重点方向.重点内容如函数关系及性质、数列的综合应用、空间线面关系、坐标法的应用等仍为经久不衰的知识考查点,并且是以老知识、新题型和代数推理(作为逻朝思维能力的主要反映形式)为能力考查的核心.
3.试题创新体现在情景、多变思维、以能力立意上为体现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在新情景中实现知识的迁移,从不同思维角度,运用不同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4.重视在知识融合点上的命题
知识交汇上的点命题,充分体现了各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类试题重点考查那些在知识体系中起着联系纽带和支持作用的主体知识,如新增内容中的“向量”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一个耀眼的亮点,务必引起重视.5.仍然关注应用题.
应用题的题材贴近生活,涉及知识面广,题型功能丰富,考查能力全面,因此它是多年来高考命题的热点.对于应用题的求解应当特别注意情景运用、信息转化、找准数学模型.例2下面是一个计算机程序的操作说明:(1)初始值:x=1,y=1,z=0,n=0;
(2)n=n+1(将当前n+l的值赋于新的n);(3)x=x+2(将当前n+2的值赋于新y);(4)y=2y(将当前2y的值赋于新的y);(5)z=z+xy(将当z+xy的值赋于新的z);
(6)如果z>7000,则执行语句(7),否则回语句(2)继续进行;(7)打印n,z;(8)程序终止.
由语句(7)打印出来的数值是这是典型的具有时代气息的信息迁移题,“入口”困难.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语言,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是关键.这是一道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典型题.6.关注新理念
旧的评价标准重视“知识与技能”,而新的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两个维度,注重考查思维品质、综合能力和实践创新精神。四:操作和做法
1、作业量要适当。
讲课要少而精,但对高三复习备考,作业更要少而精。高三的复习时间是宝贵的,学生的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教师对教学的安排,作业的安排是要十分慎重。作业的安排一定要针对性、目的性强。作业留的多一方面是没有必要,耗费学生的精力于时间,影响了其它学科的学习,另一方面可能使一些学生根本不能完成,这样的例子也是很多的。我的体会是作业能不留的尽量不留。作业要重质,不要重量。
教辅书的采用,也是值得注意的,第一学期我们选了两本。第二学期只选了一本知识专题的教辅书作为第二轮复习的材料,综合复习没有用教辅书,自己组卷,以近年的高考卷为主。教辅书的选择在高三备考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方面我们做得是比较好。
2、高三数学的批改。
第一学期坚持每天批改作业,虽然批改量较大,但我们一直坚持到最后,对学生学习的督促与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第二个学期我们仍没有放松批改,侧重点有了一定的变化,我们侧重于每次大小考试的批改,大小考试也比较频繁,大约每周一次。在每一次模拟考试时我们批卷都从严要求,尽量向高考标准看齐,当时看,成绩低,不好看,但是对学生效果很好。以后学生会注意书写格式,书写表达,数学的表述,也就是注重解答的细节。这样的作用也是显著的。以后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会做的都能得到理想的分。
除了上面所讲注重基础,答好选择填空题。对解答题充分重视还要体现在能做的能得到的一定要做到、得到。我们对解答题中估计难度较低的三角函数、立体几何、概率解答题充分重视,不能因为试题难度小而忽视,对大多数学生这是他们得分希望最大的试题,所以我们更注意对它们的复习与练习,在5月份专门安排时间重点练习,高考试卷对这样的试题一般是分层设问,由易到难,所以我们要求学生不要放弃第一问。而对大多数的学生教育他们要学会放弃,舍得放弃,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难题舍弃,集中力量做自己能做的题,争取得到更大的收益,实际上看学生也是这样做的。
总结起来我们这学期高考备考的工作应该说是成功的,高考复习的方向是正确的。总结上看对于第下学期复习时试题难度还可以再降低些,这样可能干效果会更好。
扩展阅读:高三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高三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数学组王家明
为了今后更好的做好教育教学,搞好高三的备考工作,经过认真思考、多次修改总结过去一年的高三备考的经验和不足,供老师们参考,以更好地改进我们的教学,改进我们具体的备考指导工作。
按照县教研室的复习计划和学校的教学要求,遵循“快步走,常回头,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相互渗透、交替”的复习原则和“大容量,快节奏,高密度,高效益”的课堂教学原则,加强复习针对性的研究,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增强紧迫感,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切实提高了复习的效率和效益。
1、强化了责任意识,增强了紧迫感
高三数学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如何有效地实施,教师是关键。在教师素质构成诸要素中,尤以忧患意识最重要,我认真分析该级学生入学情况、分析高一、高二县统考与兄弟学校的差距,充分认识我们学生的不足,加强责任意识,增强紧迫感。
2、正确把握高三复习备考方向认真研究“两纲一题”,尤其是高考试题(思路明确、针对性强、仿真性准、效益高的最好的复习资料),加强同县一、二中的联系和沟通,充分利用现有报刊杂志和网上高考信息资源,广泛及时地搜集高考有关信息,了解最新高考改革动向和复习备考信息,不断调整做好高考复习备考方案和计划。
3、科学安排、落实三个轮次复习
严格落实县教研室确定的三个轮次的复习安排,一轮复习到3月底(较以前提前,目的是加强二轮专题训练,三轮综合训练,提高综合能力和应试能力),在这一时间段,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资料与网络资源学习六安一中的好的经验,进行了高三数学备课组集体搞的教学案,搞好单元(相对完整的知识块,方法专题,题型专题等)过关是关键,单元过关是教师了解学情,学生了解自己的重要手段。通过过关,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完善复习过程,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做到知识点清、单元清、每章清。我利用学校组织的月考和单元考试中重点把好“七关”:命题、测试、阅卷、反馈、讲评、纠错、二次过关。进行“全面、系统、扎实”的复习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轮复习时我充分利用全省各地市的一模试题、外地试题进行认真充分研讨,集思广益,共同参与重组,训练保持一定的强度,精选训练题,合理安排训练层次。并突出边缘学生的辅导,每次都将边缘学生的在学习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统计研究,精心设计学生试卷反馈调查,使老师及学生对自己的教学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充分的认识和及时的纠正。经常和同学们进行交流、谈心,共同研究学习,加强了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的的影响,在平时的练习测试中,要求学生做到阅读规范、书写规范、步骤规范。即认真仔细读题审题、细心做题、规范答题。
在进行三轮复习时,做了三个强化:(一)、强化复习的实战性,做题训练把握时间性、应试训练把握得分率、心理训练把握逆境中的承受力,(二)、强化“三基”复习,把“三基”习题化,习题题组化;再构多角度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多作异同比较;避免孤立的交代知识,使学生学会在知识之间建立意义联系,形成系统,形成网络,重塑完整的、清晰的、稳固的知识结构。(三)、强化做题的规
范化,教育学生认真书写,规范表述是高考成功的保证。阅卷教师会产生“光环效应”即书写认真学习认真成绩优良给分偏高。要从始至终的重视,提高非智力因素得分在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抓规范,提高非智力因素得分。(四)发挥个人才能进行猜题,其中就有高考原题。
今年是我省新课改的第一次高考数学自主命题.高考命题导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学推行新课改的力度和进程.在目前的形势下,离开高考谈教学那是一句空话.一线教师面临来自课改、新老教材的频繁更替,特别是高考改革及评价诸多方面的压力,学生的竞争压力就更不必说.研究分析高考试卷、命题思路就是为了更好的改进中学数学教学和深化中学数学教学改革.针对今年高考阅卷中考生出现的问题,应该认真反思我们的教学和学习.
浅谈实施层进性教学如何有效备课
在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指导下,课堂教学评价已经将关注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种探究、选择、创造、实践的过程。“以学论教”使得教师必须认真对待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然而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基于这种观念,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准备当中就应当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的备课。
一、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体现发展之本。
新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备课的重点应转移到学生的发展上来。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更应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要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备课始终要以学生为中心,备学生的过程,就是深入研究学生的过程,就是不断弘扬学生主体精神的过程。教师备学生,解决了学生现有水平与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起到了调节学生与教材之间关系的作用。
同时,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注重在教学中进行“分层指导”、“因材施教”。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备课。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有“弹性区间”,可以通过不同的作业、练习、活动来体现。教学设计过程考虑多方面,如策划教学行进中的教师活动,相应的学生活动,组织活动的形式与方法,活动效果的预测和期望效果的假设,师生间的互动方式等一系列方面,最后形成综合的、富有弹性的教学方案。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发展。
此外,教师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这样的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更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状态,有可能让学生思绪飞扬、兴趣盎然;也有可能使师生积极互动,摩擦出创新的思维火花,涌现出新的问题或不同见解。二、体现课标,注重三维整合。
新课程下的教师备课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传统备课中的目标确定是一种知识的预设,往往是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获取。层进性教学模式课堂的特征是具有开放性,教学目标分基础目标和能力目标。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上既强调教师教学行为的结果又注重学生学习行为的结果,做到保底目标和开放目标并重。另外教师还应帮学生制定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例如掌握本节课和本单元知识、技能为短期目标;培养学生的勤于思考、善于探索、与人合作、追求真理为长期目标。短期目标要为长期目标服务,只有在这种动态目标的导引下,才能承载课程标准中倡导的“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三、体现教与学统一,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就是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改变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尊重学生,要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要给学生表达的权利、选择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及学习伙伴的权利。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放”,更要“导”。一方面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另一方面要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有力地指导、引导和辅导,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教师指导下的有效学习。其次,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所以教师备课时要注意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转变的理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四、凸显教学过程,体现预设与生成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里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这一切具有不可预设性,所以备课的本质特征是生成性。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备课时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要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随着教学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和新的主题不断生成,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的火花不断迸发,这一切都需要备课时不断调整,不断生成。不能让学生围绕死的教案转,要在调整中获得新的发展,在超越预设目标中获得创新。五、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把握教学的真实起点。
走进课堂,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上课一开始,教师提问后发现多数学生对本节的知识都懂了,有的教师为了把课上到底,只好生拉硬扯地把学生拉回来,让学生“假装不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备课时忽视了对学生原有的学习现状的正确分析,所设的教学起点与实际的学习起点不相吻合。教学起点是指学习者对从事特定的学科内容或任务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最重要因素。现在学生的学习渠道拓宽了,他们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了老师的想象,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已经知道得一清二楚了。教师要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教学过程,就必须把握教学的真实起点。为此,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对以下内容有清楚地了解: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通过对学生的了解,确定哪些知识应重点进行辅导,哪些可以略讲甚至不讲?从而很好地把握教学的起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过程,突出教学的重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备课不能是定案,只能是预案。六、体现教材,解读并超越教材。
新课程强调: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这说明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教师是教材的理解者、参与者、实践者。备课时,教师要钻进教材之中,有自己的钻研、解读和思考,否则,一味地接受和照搬,教师就只是充当教科书的“传声筒”,而没有了自己的思考,很难使课上出新意。长此以往,教师的思想必然僵化,学生必然厌学。另一方面,教师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灵活变通使用教材。摒弃那种与学生的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及时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把它及时地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总之,教师在备课时,既要钻进教材之中仰视解读,更要高居教材之上审视并超越教材。只有这样,把自己变成教材的主人,教师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新的课程目标和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备课时既要遵循规律,又要张扬个性;既要全面考虑,又要突出重点;既要依据教材,又要突破教材,深挖教学资源;既要充分考虑教学中会出现的各种困难,又要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打破形式上的枷锁,有效提高备课的质量,更好服务于教学。
新课改下如何实施有效备课
【摘要】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我们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前期工作,备好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必须提高备课的质量,实施有效备课。本文主要谈谈如何实施有效备课。【关键词】教学备课有效
【正文】备课是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是教师从事教学的基本功。有效教学的前提是实施有效备课。为了让学生获得更有效的发展,师生共同开展更精彩的课堂,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即有效的备课。所谓有效备课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时间、精力、努力、物质)之下,形成有个性、有亮点、有创意、有拓展的教学设计。备课除了书写教案的常规
要求外,还应从教师自身、教材、学生等角度入手,有效地开发和整合课程资源,优化备课方案。下面简单谈一谈有效备课的实施策略。一.教师是备课的主体,备课先要备教师1.教师应充分认识备课的真正价值
备课不是简单的书写教案。有些教师,对教过的内容已经很熟了,认为没有必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写备课笔记上,把备课看作是一种无效劳动。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备课,我们使用的教材在不断优化,而且学生年年在变,也就是说去年的教学设计未必适合今年这个班的学生。所以备课不是机械地写教案,它是每堂课实施教学的策略,不同的教育对象所实施的教学策略就有所不同。因此,我们的备课不是一种耗时耗力的无效劳动,它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必然手段。
2.教师要不断丰富自身的数学专业知识,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本身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作为教师,我们要研究新课程标准,认真学习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求和考试说明,要非常熟悉要教什么,怎么教;考试考什么,怎么考。只有掌握这些信息才能更好地实施有效教学。其次,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加强交流,不断丰富自身的理论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各学校要不惜一切代价提供教师培训和学习的机会,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二.备课要用好教材
有效备课是解读教材,超越教材的创新。我们在备课时要多角度钻研教材,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要备好课,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首先必须与教材进行深入地对话,备好教材,把“教教材”转变成“用教材”。教师不仅要全面、准确地掌握学科知识,还要做到融会贯通,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知识体系,创造性地组织教材,引导学生打通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将生活和书本知识融为一体。
用好教材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熟悉教材,读懂教材的编写意图。熟悉教材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只有熟悉了教材之后,教师才能真正掌握要教什么。其次,教师要弄清楚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教材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以便更好地把握如何教。如果教师把握不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那就想大海中的航船没有了方向,最后导致教师和学生都很累,而且教学效果不好。再次,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即考情和学情)有效地整合教材。一本教材放在我们面前,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掌握所有的知识,正确的做法是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弄清主次。
三.备课要研究教学的对象1.备课要充分研究学情
课堂教学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备课不要脱离学生的起点能力,很多的备课往往只备教材不备学生,不考虑学情,从而定位不准。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活动能力、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等。在备课行动中基本掌握学生能够达到的能力基础,部分学生的能力倾向和能力水平。要根据学生的能力特征,在教学设计中,有针对性地合理安排培养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环节。备课备学生和备教材同样重要,因为只有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策略才能行之有效。所以备课要全面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全貌,做到因材施教。2.备课时应充分考虑“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备课实际上是一种预设,而现实告诉我们,“生成”才是真,到了课堂上才知道真实情况,这就存在一种“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偏差。因此,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课堂上可能会发生的情况,并制定好相应的对策。这样上课时,遇到特殊情况才能有游刃有余。四.加强集体备课,强化优势互补
集体备课是建立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之上,同学科的教师,因为教同样的内容,对课标有
自己个性化的解读,对教材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对教材难点和重点处理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和方法,因此集体备课能够让每一个教师都阐述自己的观点、见解。教师在倾听同事的发言中,会产生更多新的思路和方法,便于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及学生活动方式等内容,不断完善自己的备课。每次集体备课可有一个教师主讲,其他教师共同解剖分析,形成共识再个性化实施。因此,教师应当把自己有个性的备课和集体备课融合起来,从而上出既有特色、质量有高的好课来。五.课中备课和课后反思不可忽视1.教师在课堂中仍需备课
备课不仅是上课前的事情,在课堂上,其实教师仍然需要备课,只不过这时的备课变成了一种适当的有机调整,变成了灵动的生成而已。课堂上,学生在生成,教师随着学生的生成也在生成,课堂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生成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法,从而使学生们在教师充满智慧的引领下,在学习研讨的气氛中,碰撞灵感,生成自己新的智慧。2.教师要注意及时进行课后反思与总结
自我反思和总结应成为教师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备好课,上完课,这节课并没有结束,课后我们还需要静下心来反思,将自己课前的设计与课堂的实施作一番回顾和比较,总结哪些地方成功,哪些地方还有不足,同时还要注意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意见和建议,将这些心得写下来,这是最真实的教学手记,可以促使教师成为“反思的实践者”。有位老师就曾说过:“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为优秀老师;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必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专家来。”只有这样实实在在的记下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功与过,并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加以剖析,教师的专业素质才能不断提升,随之课堂教学效率才能不断提高。六.改革备课评价标准势在必行
传统的备课评价对每个教师、每门课程的备课要求几乎都是一律的。如“环节”都要有目标要求、重难点、教具准备、导入、经过、小结、作业等项,缺一项就视为不合格,这样做的弊端就在于忽视了学科特点,扼杀了教师的创造性。按照课改的要求,教师的备课评价应该体现学科特点、教师特色,要有利于教师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所以,建立一套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新的备课评价标准,是促进教师有效备课的关键。新的备课评价标准应把握以下原则:严禁照搬照抄,否定千篇一律,过程思路各有特色,促进发展目标明确,根据学情定教案。七.结束语
有效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不再是一个教师单打独斗的单边活动,它应该是多个教师合作的与学生互动的多边资源整合的过程。有效备课要求我们教师从自身素质、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有效地利用教材,采取合理的备课形式,同时相关部门也要改变备课评价标准。相信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有效备课一定能落到实处,我们的课堂效率一定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学汉语拼音:如何区分l、n、r及是否有加“h”(如zh与z、sh与s、ch与c)还有判结尾是否加“g”
就是l\\n\\r的读音我分不清,zh与z、sh与s、ch与c的读音我也分不清,像“an”“ang”这样的有加“g”的我也分不清。
我是福建的可能是小学时不够认真吧懒人一个,拼音不好打个字都麻烦~~~~~再问下“ao”与“ou”的区别~~~
最佳答案
首先你得对口腔的各个部位有个了解,比方说什么是软腭、硬腭、齿龈等。
z、c、s和zh、ch、sh这两组声母的主要区别在于:发z、c、s时舌头前伸到下齿背,舌尖顶住下齿背,上下牙要接触,让气流从两边的牙齿的空隙出来;发zh、ch、sh时舌的前端上举,顶住硬腭前部。
n和l的发音部位相同,都是舌尖顶住上齿龈,但n除舌尖上举外,舌的两边也上举,和上齿龈(包括两边的臼齿等)形成阻碍,气流同时到达口腔和鼻腔,但不能从口腔通过,转道从鼻腔流出(用鼻腔发音),造成舌尖鼻音。l则只有舌尖上举,和上齿龈形成阻碍,舌的两边上举程度很小,气流可从舌两边流出,造成边音。r是舌尖后擦音,发音时舌尖和硬腭前部靠近形成阻碍,但不相接,有一定的缝隙,气流从缝隙挤出(如:让、惹、软)。
韵母an和ang的问题其实是普通话里鼻音韵尾n和ng的问题。n是带舌尖鼻音的,发音时舌头前伸到下齿背,舌尖顶住下齿背,气流部分从鼻腔中出来,部分从中腔中出来(an、en、in等);而ng是带舌根鼻音的,发音时舌头上卷,不与口腔的任何部位接触,气流部分从鼻腔中出来,部分从中腔中出来(ang、eng、ing等)。
在普通话中要怎样区分z,c,s,zh,ch,sh,例如早是zha3o...我普通话中一直没区分zcs跟zhchsh,我下载了视...如何区分汉语拼音“z,c,s”与“zh,ch,sh”的发音?紫光5如何区分z/c/s和zh/ch/sh?
请问:如何区分z(s,c)和zh(sh,ch)的使用方法?有什么...
当然有区别,你应该是南方口音。建议你找一个普通话好的朋友来指导你,你这样书面问根本就不能解决的。我们宿舍以前有个南京MM,她普通话练了几年都没好,如果你是在大学,必须要过二甲,一般学校会在最后放你过的,不过还是在现实生活中找个好的,让他读给你听,你仔细辨别跟他学这样的朋友估计蛮难找的,因为非常累的!!!你可以找几个不同的普通话好的,那样他们工作量就不大了,还可以跟一些不好的交流交流,说不定他们好的你不好,你好的能帮助他们。有的人f\\h不分,in、ing不分,j\\z不分。你要讲好普通话就不要怕开口,一定要开口,否则永远学不好的啊。。多练,多挺新闻里的人讲话,尤其是新闻联播的老播音员,非常标准。
(1).利用普通话语音声韵配合的内部结构规律来分辨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的拼合是有一定规律,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规律,成批成批地记住准确读音。韵母ua、uai、uang不能与z、c、s相拼而能与zh、ch、sh相拼,因而有抓(zhuā)、拽(zhuài)、桩(zhuāng)、踹(chuài)、创(chuàng)、刷(shuā)、摔(shuāi)、双(shuāng)等音节字。韵母ong不和声母sh构成音节。如:松s6ng,宋、送、颂、涌song的声母不要读翘舌音。
(2).利用古今语音演变规律来分辨
上古语音中有一部分声母类似今天d、t的字,演变到现代普通话语音中声母是zh、ch、sh,因此可以利用与d、t有关的声旁的形声字来判定它们的声母是zh、ch、sh。
(1)从声旁看字的读音。绽zhan的声旁是“定ding",滞zhi的声旁是“带dai",治zhi的声旁是“台tai",幢zhuang的声旁是“童tong",这4个形声字在古代都从声旁d、t得声,演变到现代普通话语音声母一定是翘舌音zh、ch。
(2)从字看声旁的读音。调diao、tiao的声旁是“周zhou”,祷dao、涛tao的声旁都是“寿shou”,悼dao的声旁是“卓zhuo”,这几个字的声旁“周”、“寿”、“卓”的读音都与今音d、t没有关系,但它们在古代既能用来作“调”、“祷”、“涛”、“悼”的声旁,可见在当时它们的读音是相似或相同的,把它和上面那种现象结合起来看,可以推知这几个作声旁的字:“周”、“寿”、“卓”的声母一定是zh、ch、sh。但是随着语音演变也可能会有少数例
(3)利用形声字声旁类推。汉字中有大量形声字,凡声旁相同的字,它们的声母往往也相同,或者是声母的发音部位相同。例外字只是少数。
如:少shao-----少(~年)shao,沙、莎、砂、纱、移、装、董sha(娑suo,例外字);叟sou一-嫂sao,溲、搜、嗖、飕、馊、艘、嫂sou(瘦shou,例外字)。“朱”(zhū)的声母是zh,那么以“朱”为声旁的“诛、侏、洙、珠、株、铢、蛛”等字的声母也都是zh;
(4)利用记少不记多的方法,记住常用字中数量较少的平舌音字(平舌音字约占平、翘舌音总字量的3成),由此推断翘舌音字的准确声母。
比较并练读下列单音节字词
zh-z扎(zhá)-杂(zá)蒸(zhēng)-增(zēng)摘(zhāi)-栽(zāi)正(zhng)-赠(zng)找(zhǎo)-早(zǎo)支(zhī)-资(zī)照(zhào)-造(zào)志(zhì)-自(zì)嘱(zhǔ)-阻(zǔ)主(zhǔ)-祖(zǔ)周(zhōu)-邹(zǔ)专(zhuān)-钻(zuān)枕(zhěn)-怎(zěn)哲(zh)-则(z)中(zhōng)-宗(zōng)战(zhàn)-赞(zàn)zh-j张(zhāng)-江(jiāng)蔗(zh)-借(ji)站(zhàn)-剑(jiàn)直(zhí)-急(jí)智(zhì)-忌(jì)召(zhào)-叫(jiào)知(zhī)-基(jī)眨(zhǎ)-假(jiǎ)z-j资(zī)-基(jī)字(zì)-继(jì)滋(zī)-鸡(jī)自(zì)-记(jì)走(zǒu)-酒(jiǔ)子(zǐ)-己(jǐ)ch-c蝉(chán)-蚕(cán)柴(chái)-材(cái)炒(chǎo)-草(cǎo)呈(chng)-层(cng)迟(chí)-辞(cí)充(chōng)-葱(cōng)重(chóng)-从(cóng)出(chū)-粗(cū)触(chù)-促(cù)春(chū)-村(cūn)吹(chuī)-催(cuī)纯(chún)-存(cún)ch-q缠(chán)-前(qián)长(cháng)-强(qiáng)称(chēng)-清(qīng)程(chng)-情(qíng)池(chí)-旗(qí)吃(chī)-欺(qī)耻(chǐ)-起(qǐ)车(chē)-切(qiē)c-q瓷(cí)-棋(qí)疵(cī)-期(qī)刺(cì)-气(qì)此(cǐ)-启(qǐ)sh-s山(shān)-三(sān)诗(shī)-私(sī)商(shāng)-桑(sāng)适(shì)-四(sì)熟(shú)-俗(shú)睡(shuì)-岁(suì)竖(shù)-肃(sù)收(shōu)-搜(sōu)sh-x少(shǎo)-小(xiǎo)蛇(sh)-鞋(xi)舍(shě)-写(xiě)师(shī)-丝(sī)时(shí)-席(xí)舒(shū)-虚(xū)s-x私(sī)-昔(xī)丝(sī)-稀(xī)死(sǐ)-洗(xǐ)算(suàn)-训(xùn)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01*201*年高三数学教学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01*201*年高三数学教学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