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数学学科基地建设工作总结

数学学科基地建设工作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6 15:21:32 | 移动端:数学学科基地建设工作总结

数学学科基地建设工作总结

黑林小学数学学科基地建设近三年工作总结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我镇实施以来,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我镇数学教研工作以《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市、县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为指导思想,广大数学教师以全新的姿态积极投入,刻苦钻研,本着“务实、探究、创新、发展”的宗旨,学习新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教研模式,重点抓好新课程的实施,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几年来我校在数学学科教学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学科教学经验,现总结如下。

一、在科学合理的管理中求实效

学校能够立足本镇实际,进一步建设和完善了“备课组、教研组评价制度”、“学科组评价制度”、“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在实践的过程中要对这些制度进行实践和检验,更有力地促进和保障我校数学学科规划的实施。另外我镇数学教学在县教育局教研室和中心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其课堂教学和教科研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为了改变以往理念旧、教学水平低的现象,为教育教学的发展及新课程的推进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上从校长室,下到教导处、教科室对数学学科教学进行了三年的跟踪指导。实行了不定期推门听课制度、定期举办镇、校两级公开课、示范课制度。从教学一线进行手把手的指导和共同研讨。从调查来看,不但提高了各位数学教师的教学热情更是使各位教师都具有了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优秀教师比例正呈上升的发展趋势,教师之间差距在缩小。另外,学校在教科研、学科建设方面加大了投入,对在各级各类优质课评比及在论文评比中获奖或发表的不但进行精神鼓励更是给予了一定的物质奖励,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教研热情。每学期我校在教科研方面的奖励达万余元。

二、抓实教研工作,提升教师素质

打造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服务基层学校,培养出优秀教师群体是我们的职责。自201*年秋季,我镇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教导处、教科室在县教研室领导的组织带领下努力做好宣传培训工作,通过办各类培训班15次,使全体数学教师尽快转变角色,以适应新课程的改革。为此,我们每位数学教师每学期至少深入课堂听课40次,在教学中体验课改的滋味,在实践中总结课改的得失。为使课改工作顺利进行,力求教研工作方式的创新,我们以课改行动周、开放日的形式组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探讨,同时还亲自挂点到学校个人,全面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努力营造人人说课改,人人要课改的氛围,形成以教学带动教研,以教研促进教学的浓厚风气。具体做法如下:

1、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研效率。

首先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制定切实有效的教研计划,落实教学常规和教研组工作。每次教研活动要求全体教研组成员准时参加,不无故缺席,并做好详细记录。其次根据本校的研究课题和不同教师的个性需求,我们将采用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方式,如讲学式、闲谈式等,在加强教研组的建设的同时,把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专题学习与问题探讨相结合、经验交流与教学反思相结合,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然后结合我校本学期的校本培训,围绕课题研究与资源学习,我们将把每次教研活动都提前作好准备,提前确定中心发言人及主题,以提高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并要求教师认真准备、积极发言,切实提高教学效率,继续深化我校数学教研之风。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安排好听课、评课活动。(每位老师一学期听课、评课达到30节以上。)组织全体组员对随堂课进行听课、说评、评课、反思活动。说课者说课要突出设计意图和匠心独运的教学环节;评课者要围绕研究主题谈真知灼见,以此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促使每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得到更新与提高。鼓励本组教师多参加校内外的教学教研活动和教师间的学习,做好学习笔记和听课笔记。通过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本着以“在借鉴中成长,在探索中提高,在发展中完善”的学习方针,让青年教师和转行教师主动向骨干教师和老教师请教,要多问、多听、多看,写好记录及反思,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及师德品质,促进青年教师和转行教师的专业成长。

2、开展“集体备课,教学个性化”的校本制度,扎实有效地进行好集体备课。

备课组按“四定”开展活动(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期初备课组长要认真组织好备课组成员开展一轮以整体梳理教材为主的集体备课活动,引导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理解教材、处理加工教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各备课组可以考虑分工合作筹建本年级的题库和课件库,把好的资源积累起来,以提供给下一届的教师参考使用,真正做到资源共建,资源共享。备课组及每位任课教师应订好相应计划,写好总结,做好各种资料的积累、整理和归档工作。尝试了“煲汤式”的教研活动,这是一种新的教研形式,是围绕一节课,由某位老师执教,在教研组全体老师参与下,采取多种形式,反复深入地研究、探讨,再由这位老师多次重上,执教老师教学业务快速提高,教研组全体老师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形式。具体流程是:备课组集体备课(备课要求有详细的流程,有设计意图;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都要加以说明)集体讨论定教案(利用多媒体全体数学老师集体讨论电子稿教案)上第一次研讨课(录像)集体观看教学录像讨论评议,执教者改进教案上第二次研讨课第二次集体讨论,执教者再次修改教案第三次上研讨课,执教者撰写总结或反思。(说明:到底要上几次,要看教学效果。如果一次就成功,那就不用上第二次,如果效果不理想,继续研讨继续上,直至成功为止。)在此过程中,个体的行为变成了群体的行为,整个教研组都被带动起来,反映集体的意志和智慧。这种活动,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三、加强课题研究,规范课题管理

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学校开拓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实现学校“达标升级”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将坚持科研为先导,强化教育实验,走科研兴校之路,从而推进特色建设,积淀学校数学文化。

1、立足实际,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结合个人申报的课题与问题研究,形成主动反思、自觉实践的意识,提升教科研水平。研究过程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活动的设计与推进考虑可行性与实效性。课题研究以新课改的理论为依据,以学科专题研究为抓手,以“问题”解决为起点,实实在在进行课堂实践。力争数学教师人人有课题,人人参与研究。

2、加强课题组工作的动态考核。

课题组每2周活动一次,提倡和教研组活动相结合,提倡课题组与课题组之间活动的整合,力求不加重教师负担。各课题组要设计合理可行的课题活动计划,重点是活动安排,及时上传校园网平台,严格按照计划进行相关的课题活动。各课题组的研究内容要注意与学校主课题的结合。各课题组的学期活动计划要注意与主课题相结合。每个课题组每学期至少面向全校公开一次活动。具体时间可由课题组长、副组长商定后报教科室,由教科室进行协调安排。教科室将加强对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管理,学期末将对各个课题组进行考核,评选3个“优秀课题组”。

3、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推广教科研成果。

每位课题研究教师都要有成果意识。要突出多元化成果体现,要将科研成果体现在学生的素质发展上,把学生的素质提高作为衡量课题研究成效的第一指标;要将科研成果体现在经验的积累推广上。每位教师在认真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做到学以致用,努力把理论与自己的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及时做好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成果总结,撰写一定数量且有较高质量的课题研究叙事、论文,不断提高认识,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论认识结构。进一步办好《数学学生日记集》和数学教师的论文集,重视提升论文质量。教科室将组织好各级各类论文评比选送工作,本学期在论文发表、获奖的数量和档次上有了新的提高;要将科研成果体现在学校的品牌提升上,要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学校办学的影响力,以活动促教师的提高、学校的发展。

四、扬起学科建设之帆,收获累累硕果

正因为有了春的播种,才有了秋的收获,学校在认真对待数学学科建设的工作中,以务实的态度与创新的精神,获得了不少的荣誉,数学市级课题立项四个,已完成结题达到2个;每位数学教师人均发表论文达3篇。在国家、省市县各级论文评比中获奖人次更是数不胜数。在我们数学学科中老教师柏纪荣是“省爱生模范”、“市学科带头人”、“县首批名师”、科研硕果累累,老教师杨玉珍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质量高;青年教师中刘树金是“省优秀青年教师”、“县第四批名师”、“县教坛新秀”等等,张一强老师多次执教市、县级示范课、获“县优秀教学工作者”、“县教坛新秀”等称号、“县数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熊纪鹏老师是省级优秀辅导教师、市级课题研究圆满结题、多次执教示范课,近三年分配的杨雪、吕晓丽老师多次承担县、镇两级示范课,效果良好。杨幡老师刚刚工作但教学认真,质量突出。王涛老师工作踏实,有两项县级课题正在研究。在数学学科队伍中,小学高级教师就有8人,在教学指导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总之,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在县教育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将义无返顾,加强教研,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研究经验,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新一代接班人,让二十一世纪的花朵更加绚丽多彩,并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做贡献。

黑林中心小学201*年10月15日

扩展阅读:数学学科基地建设情况及工作设想

赣榆县实验小学

数学学科基地建设情况及工作设想

从201*年9月我校被市教育局评为连云港市数学学科研训基地以来,我校以此为契机,扎实有效开展数学教学研究工作。在市、县教研部门的指导下,我校内部强抓校本研训,外延推广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管理,保障基地学校建设顺利进行

1、数学学科组扎根实验小学,雄厚的师资力量为基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赣榆县实验小学始建于1949年,1982年被确定为首批省级实验小学。多年来一直是全县课程改革、教师研训的模范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全国课程改革校本研究实验基地、省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市教学工作先进集体、市全面育人先进学校、市优秀教师群体、市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学校、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学校等。数学学科组有中学高级教师4名,小学高级教师28人,小学一级教师5人,中青年教师搭配合理。本学科教师中王明一是县名师,李玉芬、唐秀娟、王明一、闫振岭是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陈静、徐莲花、赵乙珍等5人是市教学能手,王明一、闫振岭等3名教师在省赛课中获一、二等奖,王静、王希华、殷梅、杜萍萍、关中华等14人在市教师专业技能大赛中获一、二、三等奖。

2、学校领导极其重视数学学科基地建设工作。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201*年3月我们成立了以欧加刚为首,包括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主抓教学的教导主任以及分管数学教学指导的教导副主任等成员参加的数学学科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确定了基地建设工作的重要地位。为保证基地建设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学校成立了教导主任、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组成的基地建设研究指导小组。

3、学校建立了完善的以学科为主的校本教研制度与体系。早在201*年课改伊始,学校就成立了大学科教研组,完善了年级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制订了完善的校本教研制度,如《集体备课研讨制度》、《理论学习制度》、《学科组长负责制》、《学科教研组工作职责》、《听、评、议、研课制度》、《教学工作考评细则》、《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奖励制度》等,申报数学学科基地后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校本教研管理制度》、《三级教学管理制度》、《青蓝工程制度》、《案例研究制度》、《自我反思制度》、《课题研究制度》、《教师外出学习与交流制度》等,构建了学科教研组同伴互助、成果共享、彼此支持、共同发展的平台,也使数学学科教研组走上了“学习实践研究”的循环往复的轨道,教学与研究能力不断提升,保证了教研工作的顺利实施,保障了强势教师不断涌现,数学教研优势不断凸显。

4、学校每年投入大量的经费,保障了全体教师的通式培训,保障了校内、校际“青蓝工程”顺利实施,保障了年轻教师的学习培训与进修,保障了骨干教师外出学习,保障了学校对外开展的各类交流,保障了教师教科研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5、加强培训,提高教师认识水平。新课程、新理念为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抢战课程改革的制高点,我们坚持把学习培训贯穿于课改始终,促使全体教师切实转变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我校课程改革工作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一是采取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的方式,以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的形式,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各科《课程标准》以及报刊杂志关于课改的相关文献等,学校根据所学内容实施严格考核,达到以考促训的目的,切实把课改文献学深学透,切实促进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二是全员参加县新课程、新教材培训,确保每位教师以先进的课改理念武装自己;三是“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吸纳别人的成功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实现以他山之石攻玉的目的;四是开展“课改论坛”活动,利用业务活动时间,全体教师以学科为单位,人人走上讲坛,畅谈自己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的体会,达到互相学习、互受启发、共同提高的目的;五是要求教师人人撰写课改笔记,每月定期召开课改阶段研讨交流会,人人交流自己在课改实验中的成功之处及存在的困惑,发挥集体的力量寻找解决困惑的策略,努力将培训学习贯穿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由于学习培训采取由理论到实践的循环策略,全体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质的变化。

二、聚焦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提升教师专业素质1、坚持抓牢两项研究:集体备课与课堂教学研究

坚持抓好集体备课研讨活动。根据备课内容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形式与方法进行研讨,要求教师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内容、统一作业设计、统一检测。促进了有潜质的年轻教师业务的快速提升,较薄弱教师专业的快速成长,实现了备课质量的整体提高,为人人上好课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科组曾成功为全县举办集体备课现场会,编写了《课改实验通讯》,多人多篇论文在刊物上发表,受到一致好评。

坚持抓好课堂教学研究活动。要求做到七个“坚持”:一是坚持对薄弱教师进行“长线”听课,听一个,指导一个,直至“成手”为止。如学科组分别对赵乙珍、徐莲花两位老师连续听了一个学期的课,上一课,指导一课,改进一课,在骨干教师的精心指导下,两位老师不仅能娴熟地驾驭课堂,而且逐步崭露头角,在省课堂教学赛课中,二人分别获得了一、二等奖的好成绩;二是坚持学校管理者人人深入课堂上课,做好教师的引路人;人人听课、评课、议课,做好老师的参谋;三是坚持骨干教师定期上示范课,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四是坚持每学期人人上好一节研讨评估课,做到人人听(评)我,我听(评)人人,达到互相借鉴,相互提高之目的;五是坚持人人撰写“反思悟课笔记”,不断完善自我;六是坚持定期开展精品课教案设计与优秀课展评等活动,不断提升自我;七是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方式,不断拓展教师学习途径,帮助教师在学习、培训与研究中吸取先进经验、开阔视野,充实自我。

2、坚持抓实两项工程:青蓝工程与名师工程

“教师成长是学校持续发展的根本,教师的成长决定学校的成长,教师的发展影响学校的发展。”为了加快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质量师资队伍,进而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和持续发展,学校强力推进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要求:一是结对教师以“师傅搭台,徒弟唱戏”为主,即师傅向徒弟传授备课知识与授课艺术,帮助徒弟修改教案,然后徒弟上课,师傅观摩,课后点评,师徒可随时互听课,取长补短。二是“师徒同台唱戏”,即师徒“同课异构”,互相观摩、点评,共同切磋,共同提高;三是为骨干教师搭建平台,想方设法为他们搭台子、压担子、找伯乐,使其尽快跨入名师行列;四是开展“五个一”活动。即一年内至少读一本教育专著,写一本业务笔记,上一节汇报课,发表一篇论文,承担一项课题研究;五是对突出的结对双方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近年来王明一、闫振岭、李玉芬等被评为县名师、学科带头人,有多人在市县教师专业技能参赛中获奖。青蓝工程与名师工程使全校年轻教师逐步走上了立足岗位成才的轨道,铸造了一支业务过硬的“连云港市优秀的教师群体”。

三、充分发挥辐射作用,促进校际间协同发展

1、每学期举办县以上“课改开放周”活动。为进一步发挥我实验小学的实验性、示范性与辐射作用,发挥我校“市课改基地学校”的引领作用,展现和交流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全力推进课改实验工作,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着力实现教育教学的均衡发展,我校自201*年进入新教材实验以来,每学期坚持对全县小学举办课改开放周研讨课活动,尤其是201*年11月,我校还对全市举行了为期三天的课改开放周活动,开课门类全、听课人数多,受到了市县教研室领导及市县同行的一致好评。几年来,我校共对市县小学教师上开放周研讨课154节,对全市兄弟学校发放开放周课堂教学光盘600余张,进一步扩大了与县内外教师的交流。

2、积极承办市县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为使全校教师不出门就能学习全市、全县高水平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同时努力为已经成长起来的青年骨干教师、名教师和后起之秀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与舞台,我校积极争取市县课堂教学研讨会现场,课改以来,我校先后承办了连云港市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连云港市小学课改开放周研讨课活动、连云港市小学课改课题结题汇报课活动、连云港市小学专业技能大赛一等奖教师展示课活动等现场会近10次,年年承办县教研室各项教学研讨活动共20余次,在市县举办的这些研讨活动中,我校占有近一半的授课教师,我校一大批教师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与成长,提升了我校教师队伍的素质,得到了市县教研室领导与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奠定了我校在全县乃至全市课改排头兵的地位。

3、积极搭建校际课堂教学交流研讨的平台。

与他校的交流与合作,能带给学校更多的课改思路和启示。每一学期我们都要举行几次与兄弟学校之间的教学研讨活动。在全市“课程实施发展年”活动中,为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工程”,更好地探讨“三案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我校与华杰学校结成了校际研讨团队,做到了同学科同时间在一起研讨。由于研讨时间固定,联系方式便捷,每次活动均做到了正常化、高效化。不仅研讨三案六环节的备课,还进行三案六环节的课堂教学研讨,每次研讨均有专题,提高了研究的实效性,促进了两校教师的共同进步与提高。课改以来,我校先后与江西省婺源第二实验小学、本县的班庄小学、赣马二小、柘汪小学等学校互上校际研讨课80余节,送教到支教学校(塔山二小)57节。在交流与合作中,我们不断比较、思考,吸取新的观念与信息,在扬己之长的基础上,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4、与初中学校联合开展了县“六七年级教学衔接”研讨活动。

201*年9月22日至9月24日,我校与实验中学、外国语学校举行了为期三天的六七年级教学衔接教学研讨会,三校共开课9节、专题座谈研讨9次,就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衔接问题进行了广泛地交流与深入地研究,中学的许多“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的课例与学案成功的经验,被我校教师所吸纳,为我校顺利开展“三案六环节”课堂教学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着力开展课题研究,提升驾驭科研与课改能力

1、坚持“问题即课题”小课题研究原则。要求每位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把自己或同年级组人员共同关注的热点、共同存在的疑点或难点问题加以提炼,作为小课题加以研究。以课题规范实验方法,以课题拉动实验进程,以实验组织攻关,及时解决了实验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问题,推动了课改的不断深入。课改以来,小课题以其“短、平、快”的特点而倍受全体教师推崇,在教学研究中,形成了“人人有课题,个个搞实验”的可喜局面。

2、采取中长线结合的原则,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本学科组在教育教学中,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十五”期间,本组的王明一、闫振岭、唐秀娟、王怀明、赵玉平、李玉芬、关中华等在教科所立项的课题均已顺利结题;十一五期间,本组的徐莲花、彭娜、徐燕等的《主动参与型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分层教学、分层提高的研究》、《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等课题省、市教科所、教研室、教育学会立项课题或结题或在进行中。由于这些课题来自教师的实践,在研究中会不断遇到新问题,需要不断获取新的理论指导解决这些新问题。每位教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在研究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实践,不断自我反思,不断自我否定,不断自我超越,从而逐步提升了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以及驾驭课改的能力。课改以来,有近10位教师先后被中央教科所、市教科所、县教科室评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在全国、省、市发表或获奖论文达300余篇,扩大了教师成果的对外交流。

五、发展绩效

1、数学学科教学成绩突出:执教市“数学同课异构研讨课”、市“课改开放周研讨课、在市执教教学研讨课等20余节,得到的市、县教研室领导的高度评价及同行的一致好评。

2、数学教学与数学教研特色明显:我校是市“校本师训基地”,在长期的校本教研中形成了“自主尝试、合作探究、巩固提高”的数学教学特色,形成了“科研与教研并行”的校本教研特色。

3、教师在各类竞赛中成绩显著:有4位教师在省赛课(王明一、徐莲花、闫振岭、李玉芬)中获一、二等奖,有14名教师获市专业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有1名教师被市评为“学科带头人”,有2名教师被评为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2名教师被县评为市“优秀教育园丁”、县“名师1人”、市“教学能手3人”、市“骨干教师10余人”。教师在省以上教育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在省市县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论文评比中获奖近百篇。

4、学生在各类竞赛中成绩优异:学生在省市县小数报读报比赛、数棋比赛中,获省市县奖近百人次。

学科基地建设发展设想

一、学科基地工作的总目标

基地将贯彻落实市教育局《连云港市教师专业发展行动引领方案》的精神,以学科基地建设为载体,认真开展学校校本教研活动,以“提高教师钻研教材和创新使用学案能力,探索实践‘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为研究重点,不断促进学校数学教师专业成长,打造出一批学科名师,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数学学科教学质量,逐步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依托基地学校学科优势,整合学科资源,为促进全县小学数学学科的发展和县域学科建设的创新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学科基地的总体设想

依托教育资源,整合全校数学学科优秀教师资源,进一步规范学科教学的常规落实,深入展开学校总课题《有效学习下的小学探究性学习方案的实践与研究》的继续研究,以“两周一次的集中校本教研活动为主,小范围骨干老师专题研磨为深入”的活动开展方式,提高学校数学老师的教研、教学和反思能力,促进学校数学教师专业成长,努力提高全校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借助市、县教研室专家、学者的力量,不断解决目前学校课题研究中的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规范基地建设的常规管理——规定动作做到位。

1、把学科基地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中,定期自查讨论、研究各项工作的开展,为县教研室研究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分析学情,提供第一手的学科建设资料。

2、进一步加强基地学校的常规管理,特别是抓好“备课关”。

要求45周岁以下使用学案的数学学科教师,创新使用学案,根据学案情况再进行动态调整的备课模式进行。

3、加强学科质量的有效监控,特别是学困生的跟踪管理。(二)做实、做细、做精校本教研活动——自选动作创特色。

1、做实——“研教材、悉学生、用学案”,有效促进学科教师钻研教材的能力。

2、做精——研究以“学案导学”为途径的课堂结构,促进学科教师的教学和教科研能力。

3、做细——创建好基地网络平台,实现区域资源共享,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学习和反思能力,并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学科教师快速成长。1、继续开展学科组的“师徒结对”活动。

2、充分发挥县、校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的引领作用。

3、“架桥、搭台”为基地青年教师提供学习成长和展示才华的平台。(四)利用外援,不断提升学科教学和教育研究水平,保证基地活动开展的有效性。

1、邀请省、市专家、名师来校指导,促进基地活动开展的有效。2、进一步沟通与兄弟学校之间的联系,促进区域学科共同推进。三、最近工作重点

1、加强学科基地班子的建设,努力创建基地建设的网络平台。

2、配合教导处、教科室,做好学科常规工作认真落实,特别是抓好“备课关”。

3、认真开展好两周一次的校本教研活动,继续进行钻研教材、修改学案,进一步研究学案导学的课堂结构。

4、组织数学青年教师基本技能竞赛。5、组织开展数学专题学习与研究。

6、组织各教研组长去兄弟学校学习学科基地建设。7、邀请教研室等专家作有关数学专题报告。8、继续开展帮扶送教到校活动。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数学学科基地建设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数学学科基地建设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数学学科基地建设工作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400202.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