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初中数学置换脱产研修总结
国培计划置换脱产研修个人总结
201*年9月15日至11月8日,我参加了201*年江西师范大学“国培计划”初中数学置换脱产研修班,为期2个月的学习。研修大致分为两大板块:其一是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讨,聆听省内外数学教学专家、省内知名的一线数学教师关于数学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研究和学校德育教育、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讲座;其二是进入十七中学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跟班研修,学习先进地区和学校的教育教学经验,并与相关一线老师进行交流,亲身体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发达地区的实施。研修期间,积极参加各种研修活动、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作了详细的笔记,先后撰写研修周总结13篇,学习日志25篇,并上缴成果性研修论文1篇,圆满结束了研修任务。
经过2个月的学习和研修,对我自身专业成长有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学习和研修的过程中,我有了许多收获,特总结为以下的几个方面:
一、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得到升华
进入新世纪,我国开始进入课程改革以来,在工作期间也学习了许多新课程的理论知识,这个“国培”研修,新课程理论学习还是我们学习的重要方面。学习期间,有幸聆听了师大刘永梅老师解读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的讲座,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课程是关注我们实施教育教学中“教什么?”的问题,教学内容大于教材内容,我们通用的教材只不过是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已,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还应该包括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是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等等。作为教育实施者的教师,自身认知素养、教育能力也是隐形的课程资源,这一点对我感触很深,也正是我们往日教学中所忽视的问题。
中教数学课程标准道出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就是现在我们所推崇的三维目标,数学只有“重过程、重情感、重生活”,才能解答“初中数学不难,为什么学生还学不好?”的问题,进而要求我们教师,应认真研究教学内容,挖掘教学内容中隐含的课程价值,包括知识价值、能力方法价值、情感态度价值,学生也才会积极自觉地经历学习过程,从而获得全面学习的素质,当学生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状态,我们所追寻的高效课堂也才能得以实现,也才能最终达成“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目标。
二、高效课堂的认识
教学论是在课程之下,关注“怎么教?”的问题,现代教学关注的是高效,而如何有一个高效的课堂,在专家和一线教师的讲座和相互交流中,也得到了一定规律性的结果。根据专家讲授,教学目标确立是教学的首要,而目标表述则应该有A、B、C、D四方面,A即学习者,B
是行为指向,C行为条件,D表现程度,在我们教学设计中应该回答:我要“教什么?”,我“怎样教?”,我要让学生“做到什么?”的问题。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平时我们的教学对如何教学,教学内容思考和做得多,但对我们这样做的原因和应该达成的目标思考得少,也就影响了我们高效课堂的形成。
当然,科学的课堂教学需要有教育教学理论,认知心理学,以及系统理论、传播理论等的支持,在这方面,不同的专家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淮南实验中学的程龙军老师,把数学教学当成一门艺术;南京师大的邱莉教授则推荐“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建构主义理论来指导教学。
课堂能否高效,最终还是归结到学生的学习上来,学习兴趣才是学习的动力,而首先老师得让学生学得懂,才能培养他们的兴趣,目标是达到热爱的程度,能独立思考,并且及时约束帮助兴趣转移较快的学生;基于学生成长中有自我表现的欲望,课堂应利用互动来帮助学校把新知识建构至自身的知识体系中,最终将知识提升到与生活、科技、现实的联系上来。不接触联系自己的学生,师生之间缺少情感的交流,是无法让学生能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的,这也是很多专家和教师的看法。
而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关键还是在老师。多位专家和一线名师都提到一个说法,“三不讲”,也就是“学生已经会的不讲、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还不会的也不讲”。现在的学生接触面广,诸如社会、各种媒体等,如果老师一再讲他们会的就的炫耀之嫌了,而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经验中已经知道的,如两点间直线段最短,也就没有再次演示的必要了,以上两方面过多的讲述,学生会如此嚼蜡,没有趣味,也就没有动力了。而后者,教师刻意拔高,学生不能理会时,也会因此而推动信心。长此以往,也就磨灭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高效课堂也需要教师了解分析自己的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对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长期在初中从事数学教学,慢慢地也就忘却了数学教育教学的本源性问题。也就是什么是数学,为什么教数学?也即知识本位论和价值论的问题。
数学是一门科学,是概念、性质、定理复合成的体系;数学也是一种智慧,以实验、思维作为方法;数学也是求“真、善、美”的复合体,数学“推理证明是理论的判据”,培养的就是求真思想,是一种文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力量,作为学科我们的目标是培养专家,但在我们教育的实际,我们教数学的目标,就是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所以,我们只有关心知识的来龙去脉,相互联系,才能让学生拥有在复杂情景下思维的灵活性;摒弃过多的机械训练,才能恢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关心新知识带来的新情景;减少对
讲授依赖,才能慢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扭转课堂教学的低效局面。
四、了解了较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动态并从优秀的一线教师身上学习到了经验
本次研修培训过程中,“杜郎口中学”、“导学案”是高频词语。尽管对这一种模式褒贬不一,有的认为是“从‘教学’走向‘学教’模式的颠覆”,特别是杜郎口中学的“336”模式,“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个特点、三种课型、六个环节,”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昌乐二中则是“271”模式20%学生自己学、70%合作学、10%老师教。当然也有相反的理解,“再好的教学方式,当它变成唯一的时候,它的生命也就结束了”,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绳“的道理。
而在其中,无一例外的就是“导学案”的问题了。当然,针对数学学科中的科学探究问题,是不应该应用所谓“导学案“的。但作为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手段,导学案也具有它的优势。
五、平淡的学习生活也磨炼了心智
教师专业发展的三条途径: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研修培训是给我提供了一个好的成长平台,我也用心去面对这次难得的学习,研修学习过程中始终积极努力,力求更多地收获。在远离家乡的大学校园,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和繁琐的家务,目标就是追求自身专业上的提高。而在学习中,我也深深感悟到“教育的功利是20年、30年以后的事,而不是现在的考试”这一句话中蕴含着的沉甸甸的理念,我们在教学中为什么总感觉是那么的困难呢?也许我们只关注着现在学生考试的成绩,而没有把我们的学生当作一个活生生的人,也没有看到学生20年、30年以后的发展。这就更加严格地要求我们做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再是单纯地教书,而应该是研究如何教育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学习的收获很多,同时在学习中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将努力实践新课程的理念,同时也加强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工作,使自己的专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201*年11月9日
扩展阅读:国培计划初中数学置换脱产研修总结
国培计划置换脱产研修总结
卢亚娟
201*年9月20日至12月19日,我参加了201*年淮南师范学院“国培计划”初中数学置换脱产研修班,为期3个月的学习。研修大致分为两大板块:其一是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讨,聆听省内外数学教学专家、省内知名的一线数学教师关于数学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研究和学校德育教育、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讲座;其二是进入淮南实验中学进行为期一月的跟班研修,学习先进地区和学校的教育教学经验,并与相关一线老师进行交流,亲身体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发达地区的实施。研修期间,积极参加各种研修活动、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作了详细的笔记,先后撰写研修周总结13篇,学习日志25篇,并上缴成果性研修论文1篇,圆满结束了研修任务。
经过3个月的学习和研修,对我自身专业成长有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学习和研修的过程中,我有了许多收获,特总结为以下的几个方面:
一、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得到升华
进入新世纪,我国开始进入课程改革以来,在工作期间也学习了许多新课程的理论知识,这个“国培”研修,新课程理论学习还是我们学习的重要方面。学习期间,有幸聆听了安师大孙国正教授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数学内涵分析的讲座,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课程是关注我们实施教育教学中“教什么?”的问题,教学内容大于教材内容,我们通用的教材只不过是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已,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还应该包括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是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等等。作为教育实施者的教师,自身认知素养、教育能力也是隐形的课程资源,这一点对我感触很深,也正是我们往日教学中所忽视的问题。
中教数学课程标准道出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就是现在我们所推崇的三维目标,数学只有“重过程、重情感、重生活”,才能解答“初中数学不难,为什么学生还学不好?”的问题,进而要求我们教师,应认真研究教学内容,挖掘教学内容中隐含的课程价值,包括知识价值、能力方法价值、情感态度价值,学生也才会积极自觉地经历学习过程,从而获得全面学习的素质,当学生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状态,我们所追寻的高效课堂也才能得以实现,也才能最终达成“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目标。
二、高效课堂的认识
教学论是在课程之下,关注“怎么教?”的问题,现代教学关注的是高效,而如何有一个
高效的课堂,在专家和一线教师的讲座和相互交流中,也得到了一定规律性的结果。根据专家讲授,教学目标确立是教学的首要,而目标表述则应该有A、B、C、D四方面,A即学习者,B是行为指向,C行为条件,D表现程度,在我们教学设计中应该回答:我要“教什么?”,我“怎样教?”,我要让学生“做到什么?”的问题。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平时我们的教学对如何教学,教学内容思考和做得多,但对我们这样做的原因和应该达成的目标思考得少,也就影响了我们高效课堂的形成。
当然,科学的课堂教学需要有教育教学理论,认知心理学,以及系统理论、传播理论等的支持,在这方面,不同的专家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淮南实验中学的程龙军老师,把数学教学当成一门艺术;南京师大的邱莉教授则推荐“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建构主义理论来指导教学。
课堂能否高效,最终还是归结到学生的学习上来,学习兴趣才是学习的动力,而首先老师得让学生学得懂,才能培养他们的兴趣,目标是达到热爱的程度,能独立思考,并且及时约束帮助兴趣转移较快的学生;基于学生成长中有自我表现的欲望,课堂应利用互动来帮助学校把新知识建构至自身的知识体系中,最终将知识提升到与生活、科技、现实的联系上来。不接触联系自己的学生,师生之间缺少情感的交流,是无法让学生能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的,这也是很多专家和教师的看法。
而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关键还是在老师。多位专家和一线名师都提到一个说法,“三不讲”,也就是“学生已经会的不讲、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还不会的也不讲”。现在的学生接触面广,诸如社会、各种媒体等,如果老师一再讲他们会的就的炫耀之嫌了,而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经验中已经知道的,如两点间直线段最短,也就没有再次演示的必要了,以上两方面过多的讲述,学生会如此嚼蜡,没有趣味,也就没有动力了。而后者,教师刻意拔高,学生不能理会时,也会因此而推动信心。长此以往,也就磨灭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高效课堂也需要教师了解分析自己的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对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长期在初中从事数学教学,慢慢地也就忘却了数学教育教学的本源性问题。也就是什么是数学,为什么教数学?也即知识本位论和价值论的问题。
数学是一门科学,是概念、性质、定理复合成的体系;数学也是一种智慧,以实验、思维作为方法;数学也是求“真、善、美”的复合体,数学“推理证明是理论的判据”,培养的就是求真思想,是一种文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力量,作为学科我们的目标是培养专家,但在我们教育的实际,我们教数学的目标,就是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所以,我们只有关心知识的来龙去脉,相互联系,才能让学生拥有在复杂情景下思维的灵活性;摒弃过多的机械训练,才能恢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关心新知识带来的新情景;减少对讲授依赖,才能慢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扭转课堂教学的低效局面。
四、了解了较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动态并从优秀的一线教师身上学习到了经验
本次研修培训过程中,“杜郎口中学”、“导学案”是高频词语。尽管对这一种模式褒贬不一,有的认为是“从‘教学’走向‘学教’模式的颠覆”,特别是杜郎口中学的“336”模式,“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个特点、三种课型、六个环节,”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昌乐二中则是“271”模式20%学生自己学、70%合作学、10%老师教。当然也有相反的理解,“再好的教学方式,当它变成唯一的时候,它的生命也就结束了”,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绳“的道理。
而在其中,无一例外的就是“导学案”的问题了。当然,针对数学学科中的科学探究问题,是不应该应用所谓“导学案“的。但作为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手段,导学案也具有它的优势。
五、平淡的学习生活也磨炼了心智
教师专业发展的三条途径: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研修培训是给我提供了一个好的成长平台,我也用心去面对这次难得的学习,研修学习过程中始终积极努力,力求更多地收获。在远离家乡的大学校园,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和繁琐的家务,目标就是追求自身专业上的提高。而在学习中,我也深深感悟到“教育的功利是20年、30年以后的事,而不是现在的考试”这一句话中蕴含着的沉甸甸的理念,我们在教学中为什么总感觉是那么的困难呢?也许我们只关注着现在学生考试的成绩,而没有把我们的学生当作一个活生生的人,也没有看到学生20年、30年以后的发展。这就更加严格地要求我们做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再是单纯地教书,而应该是研究如何教育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学习的收获很多,同时在学习中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将努力实践新课程的理念,同时也加强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工作,使自己的专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201*年12月19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国培计划初中数学置换脱产研修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国培计划初中数学置换脱产研修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