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美术德育工作总结

美术德育工作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6 15:45:32 | 移动端:美术德育工作总结

美术德育工作总结

七年级美术德育总结

美术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审美观念,使学生能充分理解美的含义。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每个角落都要渗透美育、德育教育,使学生感受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方面的综合性德育教育德育工作总结。在实践工作中我注重德育目标的培养,让学生从各方面受到教育。美术教学在德育方面的教育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在工作中主要是让学生在感受中得到教育。本学期详细总结如下:一、德育工作总结在备课中突出渗透德育目标

在我备课和准备教学用具时,首先把德育目德育工作总结标定出来,朝着这个方面引导,比如说在欣赏课时,通过各种绘画作品、雕塑作品等的欣赏,让同学们都感受到各种教育,或者是在创作方面的内容时,通过引导,如:绘制各种会标、产品标致时都可以渗透。上课时,我并德育工作总结不是说出来,而是加以引导,通过让学生感受,自己总结出所体会到的思想上的教育,这样比教师亲口说出来的效果要好的多。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每位学生都有一种说不出的爱国主义情感,这种情感我从多方面加以调动,加以引导,使得学生得到不同程度德育工作总结上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从很多方面都可以体现,这些感德育工作总结受学生们都可以感受的到,根本不用教师告诉,反而,我让学生们告诉我,你看着这幅画时的感想是什么?如果你身临其竟时你会怎么样?当同学们想这些问题时,他们的心和我们的想法是一样的,也会感到非常的激动,这样就德育工作总结达到了我教学的目的。

三、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几千年德育工作总结的文化

现在的美术课本中设计到的知识面很广泛,特别是古代建筑、绘画、雕塑、陶艺等方面的内容非常全面,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我们的祖先是无比的高尚,无比的聪明,以此成为学习的动力。德育工作总结使学生真正明白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建筑、陶艺等,这些是中国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四、德育工作总结;学习到了我们的传统美德

中国人的做人最基本的就是“百行孝为先”的道理,以尽“孝道”为光荣。现在的这德育工作总结些年轻人明白这些的很少,所以,这方面我在教学中讲的是最多的了。让情景感染学生。五、集体责任感得到了巩固

每个人都生活在集体中,不可能完全脱离集体,在集体中生活就要以集体的利益为中心,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使学生们明白了“集体荣我荣,集体耻我耻”的道理。让学生们感德育工作总结受到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

六、学生真正认识到了什么是美

这个词人人都非常熟悉,但是,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美又有几个人可以说的上来呢?在我教学中,始终渗透着审美观念,因为,审美是可以从多方面说的,比如说:从心灵、从外表等方面都可以,但德育工作总结是我所培养的是前者,只有心灵美才是世界上真正的美。以上是我在本年度担任全校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的点点计划,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努力,培养自己及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德育工作总结的业务水平。

扩展阅读:小学美术德育工作总结

小学美术德育工作总结

紧张往往与充实相连,繁忙总让人感到时间的飞逝,不知不觉中我们这一学年的工作已进入尾声。在过去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始终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德育纲要》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深化课程改革,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开发自身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校园文化是除了课堂教学之外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文化氛围。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弥散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它的影响和熏陶,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陶冶自身情操。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不断地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恩格斯说过:“环境造就人”。因此,我们的美术教学时时渗透德育教育。例如在传授绘画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一定要加倍珍惜。我们学习美术,不但要爱美、审美、还要善于发现美,努力创造美,保护大自然的美,并且让学生通过活动来激发爱美情趣。校园里的每一个花坛都领着学生去观赏作画。学校操场、大树下面都是学生嬉戏、游戏的场所,通过让学生画,使他们注意到爱护花草树木,唤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看到校园是如此洁净,也能在草地上的摸爬滚打中自觉地做好校园“环保小卫士”的工作。那就更不必去说每幢楼的每块墙壁上的那些名言警句了,它总是时刻激励着学生不断地思索和进取。另外,让艺术搭建孩子们创造的舞台,通过教材的艺术欣赏,讲艺术家的故事,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我本着“环境中的艺术,艺术中的环境”的理念,对学生进行爱美熏陶。总之,本学期我利用美术课一切可利用的内容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取得一定的成效。

小学美术学科德育渗透措施

通过完美的艺术形象的感染来树立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良好的品德意志和爱国主义情操,是美术教育的主旨。在美术教学中自然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格,从而更加热爱艺术,热爱生活。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某种角度上讲,美术教育和德育应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实施

美育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在美术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我校从如下几方面实施:

一、巧抓基础知识,自然渗透德育

就美术基础知识本身没有德育因素可言,那么如何挖掘美术基础知识中间接的德育因素,使德育在基础知识教学之中有机渗透呢?通过教学总结,认为必须准确无误地完成基础知识教学,同时抓住基础知识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自然地渗透。巧妙地抓住基础知识与德育的关联点,向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导之以行,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例如:我在讲《三原色与三间色》这一基础知识时,利用某"色相"与德育内容的吻合渗透德育。我在黑板上方挂上一面中国国旗,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答:"是一面中国国旗。"我又问:"国旗是什么颜色的?上面的五颗星又是什么颜色的?"学生答:"国旗是红色的,五颗星是黄色的。"然后,我指出"国旗上的两种颜色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三原色之中的两种"随即板书课题。接着,我生动地讲解了"红旗"与"五颗星星"的象征意义,使小学生的爱国之心,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油然而生。还是这节课,我在讲到绿色这一间色时,先讲了三间色原理,然后放出了绿色自然风光录像片,自然地渗透了环保意识,使原本

枯燥的基础知识课活了起来。二、巧传基本技能,灵活渗透德育

在传授基本技能的教学过程中,要寻找最佳时机,采用最佳方法渗透德育。不同技法,不同对待,在技法的要求指导上,巧妙地与德育挂钩。从吾道到晓理,进而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学生边掌握技能

边接受德育教育。

例如:在上《繁华的街市》一课时,通过家乡现在和过去街道的对比,指导学生运用一定的技法在旧街道上改画、添画。很快,破旧不堪的旧街道被学生改成了繁花似锦,高楼参天的新街道。学生在改

画的同时,强化了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也受到了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三、巧施基本方法,多角度渗透教育

德育的内容往往是多方面互相联系的。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以科

学的方法多角度地渗透德育,形成一个合力。

又如在上美术活动课《巧拼图形》时,以身作则,讲究卫生,将剪下来的碎片放在小盒里。学生也模仿老师,桌面、地上都保持得很干净。教师又向学生渗透安全教育,提醒学生不要划破手指等;还向学生渗透情感教育,启发道:"看谁剪贴出的图形有意义。"这个"意义"正是德育目标的渗透。学生心领神会,纷纷剪出有一定意义的图形。有位学生用图形剪两下拼成一支蜡烛。他说:"教师为学生呕心沥血,好比蜡

烛燃烧着自己,照亮了别人。"

在指导学生组合拼图时,教师又启发学生说:"看谁拼出的图案将来能变成现实,帮助应该帮助的

人。"有位学生很快拼出了发电厂,想让灾区的孩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

在绘画创作课上也可以多角度地渗透德育。例如:国画课,一方面渗透民族绘画的意义,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使其努力完成为绘画基本功作业。另外,还要鼓励学生多动脑,创作出思想健康的

作品。

在美术教学中,要全方位的渗透德育,充分利用美术教学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让学生感到美本身就是一种心灵的净化。寓教于情感、趣味、娱乐之中,使学生在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受到启迪。正如《新课程标准》中所说: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强调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所以

在不断的探索中我们将总结更多更好的经验,发挥美育的德育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德育渗透之我见

美术即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是美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德育效果的一条有利途径。小学美术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教学中,要紧紧围绕德育目标,让德育渗透于美术课堂中,以收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因此,笔者认为美术教学应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同时,利用课堂教学和教材,选择合适的时机穿插德育教育,潜移默化地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

一、寓画于情,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

每位学生都有其个性和差异,大多活泼好动,富于幻想。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来活跃美术课堂,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在合作讨论以及创作中不断培养良好的品德与习惯。如童谣配画《背太阳》,在作画前,让学生把听到的过去的生活与经历分别在课堂上以口头形式表述出来,尔后将其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体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并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当学生理解了童谣诗大意之后,采取分组合作、分工合作等方法让学生进行绘画创作,在合作过程中既增强了学生的友谊,又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还让他们体会到集体力量的作用,集体荣誉感也油然而生。

二、以景育人,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课堂的表现,影响着学生情感的发展,教师教学时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绘画是无声的语言,如何让它成为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成为师生相互关爱的纽带,成为德育教育的关键。教师作为组织者,首先要创设一种和谐、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组织他们自由作画,进而激发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其次在授课中应多用鼓励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让他们在和谐的氛围里体验美、发现美、创造美;第三,作为引路者,应在正确引导的前提下,有目的地唤起他们的作画兴趣,以科学的方法带领学生走进艺术的殿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向他们灌输新的内涵,并针对生活中的新发现,以及所见所闻所感去分析美、丑、善、恶,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来;第四作为辅导者,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相互信赖,使学生愿意向教师靠拢,与教师真诚相处,自愿接受教师的教诲和指导。如命题画《可爱的家乡》,教师凭借多种媒体,与学生共同感受动人的画面、造型独特的建筑、蔚蓝的天空中雄鹰在展翅翱翔……。如此,在学生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按照学生意愿,指导学生构成画面,对照画面让学生真切地感受祖国大好河山、家乡之美。在美的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审美的情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以景育人,以情动人”,改变他们畏惧、压抑、缺乏主见等心理状态。

三、因地制宜,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

美术教学中如何利用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和绿色资源,紧扣本地教材及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来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如命题画《清明节》,我先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烈士陵园,瞻仰烈士墓,对革命先烈进行缅怀。然后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并以文字的方式写出对此次活动的真实感受,再根据文字的主题思想进行相关创作。学生结合观后感大胆想象,创作出来的作品图文并茂,大部分学生表达了对革命烈士的崇敬之情。这样既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了解了民族的悠久历史,增添了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又让学生增强了热爱井冈的主人翁意识。这正是美术与德育的相互融合。因此,教师应选好美术与德育有机结合的作画素材,让学生以记忆画、创作画、想象画等形式进行绘画,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接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教育,不断提高美术中的德育教育效果。

浅议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小学美术是小学阶段必修的艺术课程之一。小学美术教学不仅是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智力开发,还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也是小学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俗话说得好:“文化成绩不好是次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美术教学是学校贯穿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培养“四有”新人和全方位发展的人才的重要源泉。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切实的德育教育,是我们广大教师神圣的职责,下面就此我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欣赏课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五年级的《表现革命英雄形象的雕塑》欣赏中,让学生了解到革命先烈为了祖国和民族的解放,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无私奉献精神。那革命者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深深地振撼着每个学生的心灵;使全班学生对敌人充满无比憎恨和愤怒,对革命者宁死不屈的精神无比敬仰和崇拜。特别是欣赏到《白山魂》、《群情尽望春》时,学生听了,个个疾恶如仇,恨不得把敌人碎尸万段,还不解仇恨。同时让每位学生都感到了国家能有今日,自己今天的幸福生活确实是来之不容易呀!让他们从小立志一定要好好学习各门功课,将来去报效祖国,建设自己美丽家园。

二、工艺课教学,培养学生团结互助

在工艺制作课堂上,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比赛制作组合物体,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和个人的聪明才智。在团结合作下的那一组做得又快又好,没有一起制作的那一组相对要慢些。使我想起:“众人划浆开大船”这首歌,我引导学生一起唱完这支歌,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一根筷子容易折断,而很多筷子凑在一起不易断,并引用一代伟人毛主席曾说过的“团结就是力量”这一句话,让学生知道集体的力量大于一切个人行为,立志团结互助,共创美好的明天。三、绘画课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公物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上课时,学生拿着工具到学校的花圃中去练习菊花写生,全班见到各种各色,各形的菊花赞不绝口地说:“好美的花,我们干脆采一朵花到教室去练习,老师,可不可以,免得蹲在或趴在这个地方。”就此,我便解释道:要是我们每人都去采一朵花,那花圃里的花儿不就光了吗,也就成一根根光杆子吗?种花的师傅不是白种了吗,同时也是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表现,失去了美的意义,我们只有爱护它,让它真正地美化我们的生活,才体现出劳动的价值。为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做出一点小贡献。

在整个美术教学中,要因地制宜,灵活机动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有所特长,也有一个良好的行为及健康的思想,将来更好的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鲁迅先生曾说过:美育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相符,然其力足的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治。

携德之手与美同行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研究

[日期:

201*-06-25]

来源:作者:

[字体:大中

小]

【内容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美术课程除了肩负着美育的重要任务,还肩负着德育的重要任务。美术课就是通过美术教学有机渗透德育,做到“要学画先学做人,要做人先学立德”。本研究从美术的学科特点、课堂教学、课型等方面,有机渗透德育,让学生在“随风潜入夜”式的德育氛围中,收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让德育潜移默化地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关键词】美术教学德育渗透

“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相符,然其力可渊函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鲁迅先生语)。可见,德育在美术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作为实施美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无形地体现在美术教育中。然而审视目前的美术教育现状,很多教师认为德育是思品老师的事,把德育看成是可有可无的,甚至把德与美完全分离,使大量的德育因素和时机白白流失。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我们相信美术教育中美的内容和形式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让它与教学原理相结合,能使这种吸引力变成巨大的教育力量。因此,我们努力在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趣的同时,利用课堂教学与教材,选择合适的时机穿插德育教育,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一、挖掘教材内涵,提炼德育因素。

现行的美术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其实质均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这些因素或明显或含蓄,需要我们教师牢固树立德育意识,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有德育的侧重点。有些教材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属于显性教材。如教学《升旗》一课,其目标要求以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描绘作品,在进行教学时,我先将事先录制好的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录像投放到大屏幕上:随着雄壮的国歌,五星红旗在国旗护卫队的护卫下,在神情肃穆的人民群众的目光中冉冉升起。在声音与画面的共同作用下,学生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还有些教材其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发掘、发现和理解,被称为隐形教材。如《朝霞和月夜》表现了早晨和夜间的景色,其德育因素并不明显,我们就对教材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在教学生学画的同时,除了引导他们识别色彩的冷暖倾向,用合适的冷暖色表现主题,还联系实际的自然现象,引导学生欣赏、分析,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从而培养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二、关注课堂过程,渗透德育教育。

美术课堂教学是个多因素、多层次、多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见缝插针、联系实际地渗透德育,不但确保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还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地受到教育,让德育之苗遍地开花,使学生身心得到协调发展。1、紧抓课堂常规,进行品德教育。

马卡连柯认为,“制度越明确,就越能形成内部的动力定型,这是形成技巧与行为习惯的基础”。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思想表现,制定一系列课堂常规,有步骤、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与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学生的行为准绳。如师生问好,坐站姿势都要养成一定的规范动作,以培养遵守纪律,举止文明,尊老敬师的良好行为;又如工艺美术课中,对制作后的材料要及时处理,培养学生爱班级、讲卫生的意识等等。2、营造课堂氛围,增强情感体验。

教师教学时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美术是无声的语言,如何让它成为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成为师生相互关爱的纽带,是德育教育的关键。

首先,教师作为组织者,要创设一种和谐、自由、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组织学生自由作画,进而激发学习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其次,在授课中应多用鼓励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让他们在和谐的氛围里体验美、发现美、创造美。第三,作为引路者,应在正确引导的前提下,有目的地唤起他们的作画兴趣,以科学的方法带领学生走进艺术的殿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向他们灌输新的内涵,并针对生活中的新发现以及所见所闻所感去分析美、丑、善、恶,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来。

第四,作为辅导者,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相互信赖,使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下乐意向教师靠拢,与教师真诚相处,,自愿接受教师的教诲与指导。如命题画《家乡的桥》,我凭借多种媒体,与学生共同感受,欣赏各种造型的桥。动人的画面,独特的造型,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按学生的意愿,指导、鼓励学生构成画面。对照画面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在美的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3、丰富教学手段,加强德育渗透。

在课堂教学中,不同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能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德育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⑴在游戏教学中,愉快和谐地渗透德育。

爱动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的最爱。游戏化的课堂教学能使学生学得更轻松,更开心,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表现,还有助于培养他们坚毅的性格及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如在制作《纸拖鞋》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游戏式活动内容:①招聘设计师。②布置展销会,学生设计拖鞋。③“卖拖鞋”,请一些学生上台推销“产品”(形式可以是介绍自己设计的拖鞋,也可穿上表演)。④“买拖鞋”,学生互相欣赏,评价作品,然后将小花朵贴在要买的拖鞋上。⑤比比谁的拖鞋买的人最多,评出最佳设计师。在活动中学生自由组合,互帮互助,兴致高昂,斗志高涨,自信十足,在热烈的游戏式教学中,品德教育已和谐渗入。⑵在集体创作中,顺其自然地渗透德育。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同时也需要人们进行广泛的、多方面的合作,所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合作观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集体创作完全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会形成一种新型的关系。在这种民主和谐的气氛之中,儿童的个性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创造性会得到激发。当作品完成之后,他们会因创作的成功而增加集体的荣誉感。而且对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集体观念的建立、合作态度的培养等有着积极的意义。如在教学《太空旅行》这一课时,我通过“听”音乐,创设一种轻松的气氛,把个人创作与集体创作结合起来,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利用以太空为背景的大挂图,要求学生每人画出一架自己乘坐的、与众不同的、新颖的太空飞船或飞碟;然后剪下,粘贴到大张太空图背景中,让学生在这一特定的情景中,愉悦地把知识技能转化为创造的动力;最后要求学生为集体创作的作品命名,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有的说叫“热闹的太空”,有的说叫“各种各样的飞船”。通过个人创作与集体创作相结合的方法,寓教于乐,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达到发展智力,培养创造力的目的,增加团队协作的精神。⑶在实践活动中,生动具体地渗透德育。

实践活动是美术课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开展实践活动能使美术教学更具育人功能。我们抓住如重大节日、重要活动等契机,适时推进情感教育。既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又沟通师生、生生间的情感交融,一举两得。如结合少先队大队部组织的“洁美家园”活动中,我们策划了一次实践活动:调查家乡的环境保护情况。围绕这一活动,进行了一系列的美术设计:①策划书,活动路线图。②调查团的旗帜、标志设计,活动口号、工艺广告宣传画。③能体现调查团性质的文化衫、帽子的设计。④清洁袋与清洁筐的设计。清洁袋和清洁筐是用来装垃圾的,在材料的设计上要考虑环保。⑤金点子绘画。使家乡更美的好措施、好方法、好点子,用绘画的形式来表达。在活动中,学生合作交流、共同探讨,学生切身地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了对家乡的热爱。

⑷在情感渲染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

美术新课标指出:“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是对客观现实的、特殊的、也是最活跃的一种反映形式,它既是审美的动力、中介,又是审美的体验、效应。如果没有审美需要唤醒的驱动的情感,审美就是一种被动的活动、不能形成深刻的体验、深层的领悟、主动的创造。在美术教学中,发掘教材本身包含的思想内容,运用情感教学手段,渲染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气氛,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有效地达成德育目标。

如我利用我国近代优秀美术作品《血衣》、《在扫荡的日子里》、《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等多幅革命历史画组成的专题,在欣赏时,我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加上老师的语言音画同步进行。学生聆听着沉重的音乐,欣赏着flash动画中旧社会劳苦大众的悲惨生活、革命勇士为国捐躯的战争场面,以及教师进一步的情感表现,他们完全沉浸在审美的情景之中。此时,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教育已完美达成。4、重视课堂评价,促使品德升华。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改善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作用。在评价环节渗透德育,我们从学生的活动表现和对作品的评价方式两方面入手。学生的美术活动表现评价,我们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行为,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认知水平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不管采用何种评价方式,其宗旨是要充分肯定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要求克服的弱点和发展方向,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行为。

另外,在实际的评价中还要注意下面几点:①对优等生不能偏爱,有缺点要指出。②对表现不好的学生要指出其缺点,但也不应该忽略对其优点的表扬。③对学生批评要适度,不侮辱人格,讽刺挖苦,不体罚或变相体罚。④教育中允许学生反复犯错误,教育要有耐心。三、依托不同课型,全面渗透德育。

美术课的课型可分为三类:绘画、工艺、欣赏,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德育效果体现。我们根据这些课型各自的特点,深入挖掘德育因素,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进行富有创意的、持之以恒的思想品德教育,使美术与德育渗透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成为既有高尚品德,又有创新精神的一代。

1、携手绘画,益生熏德。

绘画作为美术课的最主要的课型,还可细分为不同的类型,我们在具体实施中结合不同类型的特点,有机渗透德育,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

★临摹画临摹作画的关键是学生要仔细观察范画的构图、色彩、形象等,然后按实临摹。此法可以培养学生细致、认真、耐心、实事求是的态度。

★写生画写生教学的特点是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物象,再把形象描绘于纸上。它可培养学生的写实功夫,训练造型能力。让他们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从而激发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和观察生活中美与丑的能力,并能用绘画语言表达自己在生活中的美好感受。

★想象画想象创作画是通过形象或抽象的多种表象,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创作出一种新的形象或情节。它可激励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创造美,表现心中那一个个美好的愿望。★电脑画电脑美术作品的出现,给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与活力。电脑向学生展现了一个神奇多变的世界,鼠标一点,我们的设计就立刻展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设计与无穷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求实创新的品质。2、联姻工艺,育生悟德。

工艺美术是人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极为密切的一种美术形式。教学生掌握一些工艺美术的制作方法,对教育、学生了解工艺美术的历史和光辉的成就,感悟工艺课中蕴涵的德育很有现实意义。

★节俭教育工艺课是美术实践操作性较大的课业,一点碎布,几张彩纸,一个塑料瓶,一本挂历,通过精心的设计,巧手制作,便会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因其强烈的反差性,所以受到学生的喜爱。但在准备阶段,不少学生在购买材料时,往往一买就是很多,制作时又不懂得节约,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浪费现象更加严重。我发现后,就及时进行教育,在班上树立勤俭节约的好榜样,指导他们合作购买材料,怎样使用材料可尽量避免浪费。我还鼓励学生废物利用,变废为宝,多采用一些废旧物品进行手工制作,使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创新教育在工艺制作中,学生需要自己动手去做造型,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手脑并用,在实际动手操作中,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如今的小学生是未来祖国的建设者,加强动手操作实践能力,有助于打破学生眼高手低,只会动嘴,不会动手的毛病,培养学生踏实勤劳的品质。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切实体验到动手动脑带来的成功的喜悦。所以,我们不可小看一件泥塑、一件纸塑给学生带来的勇于实践、务实探索的道德品质是多么重要。

★环保教育对多数孩子来说,环保概念既熟悉又陌生。小学生社会阅历少,认识水平有限,纯理论或口号他们并不一定能接受和理解。我就让他们通过自身的实际体验,以动手制作的形式,参与到认识材质并利用材质的过程中,即在“玩”中学到了环保知识。如在剪贴画制作的教学中,我鼓励学生积极寻找身边一些视为“废弃”的材料,进行创造性的艺术加工和有机组合,变废为美。又如我们一次性筷子做成一座桥,用废报纸制作成漂亮的风景,用易拉罐做成花篮、头饰等等。这些课业内容让学生在参与中受到了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审美教育放眼生活,传统的文化艺术之美无处不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个竹节,一团泥巴,几根木头,在劳动人民手中都被赋予了艺术生命。这些风格各异的艺术,蕴藏着劳动人民永不竭止的创造力,浓缩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启发着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热爱民间传统艺术的思想感情。如剪纸是我国流行最广,各民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美术形式。劳动人民凭着一把剪刀和一张纸,就能创作出许许多多为生活增彩添喜、生动活泼,受群众欢迎,极富艺术情绪和感染力的艺术形象。在剪纸教学中,学生通过动手剪刻,不仅懂得了剪纸艺术的一般知识,掌握了基本的剪纸方法,也懂得了剪纸可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美化环境,装饰物品,了解了人们用剪纸寄托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未来的憧憬。3、深交欣赏,辅生启德。

美术欣赏教学中所选择的美术作品都具备健康有益的思想内容和较完美的形式,有着客观、真实而又典型地反映现实生活美和自然美的题材。在教材中有展现祖国锦绣河山的山水画、风景画;有展现中外文明史的历史画;有给人美感的人体雕塑和城市雕塑;有凝聚几个世纪无数人民心血的工艺美术作品;还有经历许多沧桑的中外建筑。这些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蕴含着艺术家们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崇高的审美思想,对启迪学生认识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由于艺术作品题材多种多样,类别有所不同,欣赏教学形式也因此而异。⑴主题性欣赏是德育渗透的最佳形式。

我们现行的教材中有大量的美术欣赏作品,在设计主题性欣赏课内容时,我们不仅对作品的表现技法、艺术风格、作品的生平创作的时代背景有所准备,更主要的是对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与思想情感的作用作细致的琢磨与研究,并配合恰当的教学手法,使教学效果达到最高值。如我们欣赏十九世纪的外国雕塑作品时,欣赏罗丹的《加莱义民》,它表现了法国历史上一件真实事件:六位法国加莱市民为拯救全城的人民而英勇就义的场面。学生看到了一幅可歌可泣的动人场景,面对敌人的屠刀临危不惧的英雄气概。虽然事件表现的是法国的六位市民,但向英雄学习,为祖国人民舍生取义,贡献自己的信念,已经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⑵随堂欣赏是德育渗透的有利教育环节。

随堂欣赏是欣赏教学内容时,有选择地补充部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术作品,作分析、比较、品评,从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也渗透了作品的思想感情。如第七册的《传统图案欣赏》,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就会了解到中华文化传统,但仅凭课本上的几幅图还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欣赏需求,这时就需要我们补充资料来充实课本上的教学内容。详实的图片或实物,再加上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学生对中华文明,工艺美术的源远流长就会一览无余,崇敬之心油然而生。

⑶现场欣赏是渗透德育最自然的教育形式。

美术现场欣赏是渗透德育教育最自然的教育形式,如参观画展、图片展等。在参观中,学生边看边议,在品评比较中,艺术素养与道德素养都会有所提高。如我们在讲到中国古代建筑时,由于现在大多数学生都住楼房,对古代建筑结构缺乏感性认识。于是,我就带领学生去家乡尚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南大房建筑群,让学生在实际参观中体验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魅力。看着那些雕梁画栋,斗拱飞檐,中国古典建筑的宏伟、精美已深深地印在了学生们的脑海中,这样的参观欣赏留给学生的印象是深刻而富有成效的,胜过了任何形式的说教。四、开放教学内容,提升品德修养。

从美术放眼其余学科,语文、数学、自然、音乐、科学等学科本身蕴含着德育教育功能,如数学能提升学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音乐能给人以努力奋斗、克服困难的力量等。挖掘各学科的德育因素,研究和把握学科之间的知识技能的迁移和横向联系,利用各学科的相互沟通,促进学生的德育素养更上一层楼。1、沟通语文学科,提高品德修养。

高尔基说:“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在美术教学中,经常给学生读一些脍炙人口的诗歌、童话,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把会读、会背、优美的诗句融化在自己的大脑中,有朝一日和自己创造的画结合起来,创作灵感便一呼而出,所产生的艺术形象就会非常感人,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如在听过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姑娘》后,在画《想象中的太阳》一课时,一位学生把童话故事与太阳相结合创作了《把温暖送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画,画面上太阳公公手里拿着食物,送给了躺在白云上面的卖火柴的小姑娘。这幅画充分表达了一个小学生对童话中卖火柴的小姑娘的同情和要为她献爱心的美好愿望。我已经看到德育的种子已在这位同学心中生根发芽。2、沟通科学学科,培养科学精神。

现代社会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在现代化的社会中生存发展,没有一定的科学素养是万万不行的,因此,我充分挖掘美术与科学互通的内容,让学生在了解一定科学知识及科技发展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一只新书包》、《我为祖国造大桥》、《想象中的机器人》、《桌子、椅子设计》、《太空旅行》等设计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精神。如教学五年级《想象中的机器人》一课时,我先让在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目前机器人制造的状况,掌握有关图书资料(目的是了解科学,探索科学)。开课时,课件欣赏国际机器人博览会中一个个设计精美的机器人,并听这些机器人对自己独特之处的介绍,然后让学生自由组成几个集团公司展开讨论:现代人需要何种机器人?再传授设计方法,最后小组合作创作。动植物、自然景观、飞机、汽车等人造物体甚至许多卡通形象,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创作出一个个既具有一定科学原理,又别具匠心的作品。

3、沟通自然和现实生活,提高审美能力。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早就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美就在生活中,美就在自然里”的活教育思想。根据教学计划目标,我带领学生走进自然,仔细观察,捕捉自然中美的情趣,识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引导学生用心尽情体会,用笔尽情描绘,这不仅仅训练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更主要的是学生获得自然界“美”的启迪。用真实的情感去体验生活自然美的美感,陶冶情操,学习用真情去表达和创造美的乐趣,提高审美能力。如教学命题画《昆虫》一课时,我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到校外寻找观察昆虫,结果课堂效果非同凡响。学生们不但了解了各种昆虫的形状、颜色,画时得心应手,而且还把自己在观察中的心得体会将给大家听。有的学生说:“小蜜蜂真勤劳,采了花蜜给我们吃。”又有的说:“在昆虫世界里,有益虫,也有害虫。苍蝇和蚊子是坏蛋,小蜜蜂是我们的好朋友。”这一美一丑的对比,强化了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中美的事物。在画第二课《想象中的昆虫》一课时,这位小朋友还把小蜜蜂想象成可爱的小姑娘,,她们穿着花衣裳在花丛中飞来飞去,采集花粉。从欣赏生活中蜜蜂采花粉的情景,到学生联想把昆虫拟人化的过程,是对美好生活的再创造。他们所创造的作品来自生活而高于生活,正是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勇于创造美好未来的体现。

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正如教育行家所说:“教无定法,贵在实效”。美术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着的德育因素,捕捉最佳的“潜入”时机,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课型特点,采用切实有效的教法,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领略美术教学独特的道德美。真正使学生在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受到启迪,让德育之花愈开愈美丽!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美术德育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美术德育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美术德育工作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403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