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德育工作总结
体育教师德育工作总结
栗彩卫
新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又即将结束了。在新的形式下德育工作凸显出了其重要位置。体育教师在传播运动技能、运动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德育工作的渗透,为社会培养品德高尚、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全面型人才。
利用体育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渗透
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途径,课堂常规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遵守的规范,是课堂教学的法规之一。在体育教学中,利用教学主要环节,进行课堂常规教育,使课堂教学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贯彻,提出本次课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结束时要进行讲评总结。
利用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体育课中德育教育的内容是很丰富的。有些教材具有鲜明的教育性,教师要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潜移默化的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周围环境努力挖掘体育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理论课教学中,体育教材也有鲜明的思想性。如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启发学生敢于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坚持锻炼,提高身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因此,体育基本理论教材是教师有目的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
利用教学中组织教法进行德育渗透
在体育教学中,组织教法起着主导作用,它是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必备条件,是体育课组织工作重点,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又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意志品质结合起来,利用课堂组织教法中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教育。
利用学生在课堂中表现进行德育渗透
体育课是在动态中进行的,具有活动范围大、组织工作复杂,干扰因素与偶发事件多的特点,因而教学难度大。在体育活动中,学生存在个性差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因势利导,及时点评,以达到育人的目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时常伴有偶发事件的发生,教师应及时、充分地利用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
扩展阅读:四年级体育德育渗透总结
四年级体育德育渗透总结
在学科的德育渗透教育中,体育与健身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一门学科,学生也容易产生一种体育仅仅是身体锻炼的误解。而事实上,由于体育与健身学科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独特性,如:室外上课多、身体接触多、学生交往多、偶发事件多等的特点,因此,通过合适的途径和方法,也能体现与发挥体育与健身学科德育教育主渠道的作用。
一、体育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可行性
1、是全面发展人才所必不可缺少的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与健身学科教材内容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这些德育因素必须通过教材的教学实事求是地进行,达到教育的目的。教师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情操、教学态度、教学艺术、风采情趣等都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所谓“教书育人”都是要求寓德育于教学之中,遵循这条规律,全面发展的人才得以培养,离开这条规律,将给教育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2、品德的行为性在体育教学的活动性中充分体现
学生品德的好坏,总是以他的行为表达出来的,德育上常说的“创设情境”,就是指给学生一个表达行为的舞台,而体育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以操作行为(身体练习)、身动、心动为特点的一种社会性活动。所以,体育教学为品行的发现、评定提供了时机、场所。
3、品德的伦理性与体育课规则性
伦理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而体育教学过程中,尤其在比赛、游戏中,学生与人、与物、与事的相互接触必须遵循相互的规范和准则,离开了规则、准则,就不能实行了,所以,体育教学中,需要德育的渗透。4、品德的稳定性与体育教学的训练性
一个人的品质,总是在不断反复的活动中,通过心身的相互调节,然后成为一种较为稳定的行为表现出来的,体育教学中,学生经历一定的心理、行为训练后,才能掌握技术、技能。一个学生对某项技术、技能的掌握,同时也意味着对此项运动进行所提出的规则、准则的掌握,随着技术的定型、自动化,服从该项运动规则的习惯也成为其行为的一部分。这一特性说明了体育教学有利于培养、或者训练人的品质。
二、体育与健身学科渗透德育的独特作用
1、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
体育与健身学科是引导学生追求更高、更快、更远、更完美,教师不断地激励学生超越自我,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当遇到学生学习困难,教师也会不厌其烦地帮助其纠正错误、改进动作,最终走出失败并不断进步。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以及遇到困难挫折不被吓倒的乐观必胜的健康心理。
2、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看待、了解自然社会和社会现象的基本观点和态度,体育与健身学科中,通过教学实践与教学比赛,使学生形成公平、公正的的信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靠智慧、技巧、实力去战胜对手,从而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个有着良好行为习惯的人,是一个受别人欢迎的人。在体育与健身学科中,严肃课堂纪律,可以使学生控制自己的言行;加强队列练习,可以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身体姿势;规范练习规则,则能够培养学生严于律已,对行为负责的精神。4、培养学生形成优良的意志品质
体育教学要求学生身体力行,全身心投入。无论是练习,还是比赛,都要求学生不怕脏、不怕累,吃苦耐劳,做到疲劳时咬紧牙关,坚持到底,困难时坚韧不拔、持之以恒;失败时不气馁,及时总结,顽强拼搏,胜利时不自满,冷静对待。
5、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协作共处的能力,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体育与健身学科的集体游戏,集体比赛项目都需要学生团结友爱,开动脑筋,充分发挥出集体的力量,要求少数服从多数、个人要求服从集体要求,把团结在一起的个人合成一个整体,形成战斗堡垒,在游戏、比赛中极易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激发出集体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6、提高学生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处变不惊的心理承受能力
体育与健身学科中的竞赛比较多,身体接触也多,加上环境、器械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课中,突发事件也比较多。如:意外受伤、学生之间的小摩擦等,教师要及时利用这些事件,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教会他们在碰到突发事件时应采取的态度和应付办法,以逐步培养学生处变不惊的良好心理能力。三、体育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基本要求
1、严格要求与尊重热爱、启发耐心相结合
在体育教学中的严格要求,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组织纪律和思想品质上,要坚持高标准、严格认真、精雕细刻,同时,严格要求必须是合理的、适当的、具体明确的、有计划的和有检查的,要求提出以后,必须注意督促检查,有始有终地贯彻执行。严格要求总是与尊重热爱、启发耐心相辅相成的,尊重热爱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对学生的教育耐心、细心,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等,尊重、热爱学生是德育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核心,本身就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从尊重热爱出发,经过严格要求、启发耐心教育,达到学生进步成长的结果。
2、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启发疏导和制度管理相结合
德育的内容不可能是学生的头脑中自发形成的,必须通过多种途径正面灌输、传授给他们。正面灌输德育内容,应用启发式方法。体育教学中特有的规则、制度,是约束学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较好的手段。正面灌输、启发疏导、制度管理,几者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3、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集体不仅是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而且集体自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学生在怎样的集体中活动,直接影响他们的精神面貌。同时,又需加强个别教育,发挥各人的积极性和特长,发展良好的个性。当每个个体都得到良好的发展时,又能影响整个集体,集体和个体的积极的双向影响对提高德育效益有重大意义。四、体育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效果1、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教育
课堂教学的内容很多,在课前、课中、课后都有种种常规,把这些常规内容和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的教育结合在一起,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日积月累,德育教育才能在学生头脑中真正渗透进去。2、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应充分研究教材特点,挖掘教材内含的思想教育因素,向学生进行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体育教材项目众多,各有各的特点,其蕴含的德育因素也不尽相同,体育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的特性和共性,及时生动地进行教育,往往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3、结合体育教学中的突发事件进行教育
体育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而突发事件的产生往往又伴随着一定的德育因素,教师如何把握这一特定时机,灵活的进行德育因素的灌输,往往比较有说服力,教育的效果也好。
4、结合体育教学中组织的游戏、比赛进行教育
游戏和比赛,容易使学生积极参与,情绪也会达到高潮,学生的思想品质会毫不排外掩饰地真实地表露出来,此时,教师应及时观察分析,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将是非常行之有效的。综上所述,体育与健身学科渗透德育教育,不仅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十分可行和行之有效的。体育教学应达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目的,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体育教师德育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体育教师德育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