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日记 本文简介:
这是什么菜放学回家,去爷爷家吃饭。爷爷端上一盆菜,我们从来没见过。爸爸问:“这是什么啊?”爷爷说:“这是芦荟,十几块一斤呢。”我立马反驳:“怎么可能?芦荟怎么长这样啊?”那菜是绿的,有点像是芦荟,但没有倒刺,也没有透明的肉,倒更像是什么笋。爸爸搜索了芦荟照片给爷爷:“爸你看啊,这才是芦荟。”爷爷却坚
中学生日记 本文内容:
这是什么菜
放学回家,去爷爷家吃饭。
爷爷端上一盆菜,我们从来没见过。爸爸问:“这是什么啊?”爷爷说:“这是芦荟,十几块一斤呢。”我立马反驳:“怎么可能?芦荟怎么长这样啊?”那菜是绿的,有点像是芦荟,但没有倒刺,也没有透明的肉,倒更像是什么笋。爸爸搜索了芦荟照片给爷爷:“爸你看啊,这才是芦荟。”爷爷却坚称那是另一个品种。妈妈好像突然想起来什么,说:“我听人说过,好像叫什么笋的。”爸爸说:“会不会叫芦笋,你听错了听成芦荟。”爷爷笑笑说:“我不晓得了。”爸爸查了“芦笋”这个词条,图片果然和盘中的一样。爷爷笑道:“嘿嘿,那就是我错啦!”大家都笑了。
一家人相处不是正应如此吗?有问题集思广益,有分歧真理至上,长辈也能笑着向晚辈道歉,现代家庭的理想状态正是如此。
停电了。
这是住在老小区的三大尴尬事之一。爬楼梯问题位列榜首,管理问题紧随其后,断电又没有备用电源就是第三了。不过幸好,我们家又蜡烛和手电,不愁。我在黑暗中摸索,找出那个手电,又找出蜡烛来。结果是,手电的光太弱,蜡烛又过期了。我尝试着点燃,结果失败了。我坐在床上,关了手电。我凝望着黑暗,好像黑暗也在凝望着我。我在黑暗中思考,我才发现拥有光明是多么幸福。很多人,他们的路上充满着黑暗,他们没有选择,那一点微光是生命的希望,他们只能抓住一点光,拼了命地奔跑,在黑暗的尽头迎接光明和恩典。
来电了。
坐在回家的车上,沿途可以看见黄昏时分丹阳城的景象。我摇下车窗,想更清楚地看看这个小城。然而,当我打开车窗,一股不和谐的味道却扑面而来——酸溜溜的、刺鼻的味道。同时,一个大烟囱也映入眼帘。这味道正是这烟囱带来的“礼物”。
我还清晰地记得,十年前的丹阳,是简单而快乐的。每天我打开窗,风把浓郁的花香混着青草的味道送过来。上学路上,有草坪,有田,有树,有花,一切都是那么和谐而自然,那是一种无需修饰的美。可是,不知什么时候,那家工厂来了。曾经的美好都被烟雾笼罩,再看不见了。人们是不是该想想,我们在杀死自然,我们在对世界、对人类自己犯罪。这条路,还能在走下去吗?
周六要去常州上课。
坐高铁去常州很快,十几分钟的事儿。因为是独自出行,所以车票是随便买的,常会和陌生人同座。
从常州回来时,我好不容易找到了座位。可我却看见一个小孩坐在我的座位上,边上的应该是他的妈妈。我小声念出座位号,很快,那个女人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占了别人的位置。伸手去抱孩子。我笑笑说,没事,我站会好了,一会就到了。她笑了,低头照看孩子。那个小孩在座位上,笑得很开心。
也许我站了十分钟,但我换取了别人的一点点幸福。我觉得站这一小会儿,也值了。
掐
生活中,时不时会有人掐你一下。你或许会笑笑,又或许会大发雷霆。但要是被火车站的检票口掐住,会怎样呢?
高铁的速度实在难以想象,还没坐稳就到了常州。在常州站,我就见到了检票口掐人的事。一个中年男人,头发稀疏,胡子拉碴,衣服是旧的,还满是灰,手里的公文包的拉链也没拉好。他在密集的人群中对着铁警大喊:“我已经出来了,为什么要拉住我!为什么!”常州站本就没几台闸机,他堵在这里,给火车站又增加了负担。我从他身边走过,一股烟味刺入我的鼻子,还混杂着汗味和酒味。旁人也有劝他的,说铁警也不是故意的。他偏不听认为铁警戏弄他。我加快脚步走了,省常中的老师可不会等我。
俗话说得好,“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在同一个车站,同一天我居然见到了两次这样的事。不过这次的主人公却不同。同样是一个中年男人,头发没有特地打扮但明显整理过,他没有留胡子,衣服旧但却很干净,包也很老但保养得很好。他好像也是被工作人员拦下了,但他没有大发雷霆,而是和气地说:“我的票确实是这班车,为什么要拦住我呢?”他一边说着,一边把票给工作人员看。我现在不急,反正我的那班车还没检票,就看着吧。工作人员很尴尬,看来明显是看错了。他似乎察觉到了,先开口说:“大家都会失误,没事没事。”工作人员笑了,他也笑了。我笑笑,坐下了。
为什么同样的一件事发生在两个人身上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这就是问题所在。不管是在发达的德国,还是相对落后的印尼,这种事情都会像后者一样解决,但为什么中国会有前者?老师曾说过“国民素质”这个词,当时不懂,现在明白了,它就是问题的答案。
这么看,掐正好可以测试国民素质。掐你一下,你会怎样?
班会课看视频。
视频是关于一个“专家”的感恩教育演讲。这人说要让每一个人都泪流满面,我还信了,以为他多厉害。可刚开始一小会我就笑了,这演讲我在小学听过一模一样的。这就是一个四不像文体——鸡汤文。这鸡汤又没什么实事,又没什么论据,就是一味抒情。看它浪费时间,看后又没有效果,只能为网友们带来“笑”果。我以为大家都和我一样,对鸡汤能免疫,可讲到高潮处,班上竟有人哭了,泣不成声。这就是可笑之处了,学生为鸡汤流泪。
这就是中国学生,心理戒备不严,易于攻心。而这类行走于各学校间的“鸡汤使者”,恰是利用了这一弱点,只要有点演技,就能成功地打入别人心里,用以赚钱。之前韦老师也放过一个关于培养孩子自控力的演讲,那是警校犯罪心理学教授讲的。论点明确,论据有力,论证清晰,说服力十足。而鸡汤就没给人留什么印象。这就是差别,心理骗子和专家,前者利用人的漏洞,后者尽力弥补。
那么话说回来,为什么人心会有这么大的漏洞呢?这就是问题所在。中国的教育,几乎可以说就是应试教育。只注重文化,而素质较轻,心理几乎没有。为什么西方不会有那么多鸡汤?西方人从小第一注重素质,其次是心理,最后才是文化。
这就是中国的缺陷。
中国并不是要消灭骗子,他们也有脑子,不是这么容易叫人消灭的。重要的是强化人们的内心,建立人们的心理防线,不给心理骗子留下可乘之机,很快他们就会不攻自破。
边声
嗯,想好了,我们郭吕组有个名号了,叫边声。
这名字来历有三。第一,郭字,就是外城,字典上引申为边缘。吕,是一种音律,是声。郭、吕为组长,边声便再合适不过了。第二,取自范公“四面边声连角起”这句诗。学习,本就像边区的战争,学不出什么成绩来,就不会有人知道。我们就是要叫这边声响彻大江南北。第三,也符合我们的组员。我们组的人,大多成绩不拔尖,没有特长,就像边声一样,一遍遍吹着怨杨柳,春风却吹不到。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边声也响亮起来。
那天,我们在省常中吃饭,这只猫就这么出现了。很温顺的白猫,安静地坐在桌子底下,不叫,不闹。它的肚子很大,明显怀了小猫。我扔给它一小块米饭,它慢斯条理地吃了。我摸摸它的头,它没有反抗,而是回头看看,轻轻地叫两声。
这就是流浪动物。它们的家被人类破坏,它们被迫学会与人类交往。人类对它们的自然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人类,确实过分了。
(小说标题待定)
一阵清风吹过,花香飘来,淡淡的。树叶在风的吹拂下相互碰撞,好像唱歌一样,麻雀在里面斗嘴,吵个不停。这一切对他来说,早已司空见惯。他扯着她的衣角:“奶奶,今天还去不去田里玩?”是的,曾经的他,只想着那片田。“好,好,马上就去。”在那条小路上,奶奶牵着他,一步步走向那片田;他牵着奶奶,一步一跳地奔向那片田。他在田里的时候,是他最开心的时候。他在田里跳着,叫着,跑着,笑着。一会躺在草地上,一会去看看流浪猫狗。奶奶看着他,边笑边干农活。
几年后,来了一个工程队。他们的效率很高,不到一年的时间,一个体育广场建成了。在那条小路上,他慢慢地走着,甚至,是颤抖着。回到家,他哭了一通。那个体育广场的代价,就是一块田。
后来,他住进高楼里。他看着混凝土浇灌的钢铁森林,他哭了。他想要清澈的风,飘香的花,会唱歌的树,斗嘴的麻雀。他只想再见一见啊,不可能了。他想要的,是那片田。田里,曾有个小男孩快乐地玩耍,他的奶奶在一旁看着,边笑边干活。再也没有那片田了。每天,浑浊的风吹来,混凝土的恶臭消灭了花香。树木哭得泣不成声,麻雀居然濒危了……他哭得很伤心,滚烫的泪,穿过时空,滴在田里。那个地方,一棵小草,正在发芽。
认真
今天考试,数学英语。
英语的监考老师,带了一本本子和笔,考试开始时她就坐在那里写着什么,还拿了张草稿纸画了什么。十五分钟后,听力开始。本来应该让我们习以为常的听力这次变得很不同寻常——那个老师放了两遍,而且没有听出来。后来第三遍开始,老师仍然没有注意,还在写字,我们小声说:“结束了。”她这才关掉。
考完后我看看她留下的图,是电学分析图。“好认真啊。”我嘀咕了一句。
数学开始了。也是物理老师,夹着物理书进来的。他一开始就说了一大堆规矩,严格但又合理。除了找张老师代监几分钟外,他几乎一直盯着我们。“好认真啊。”我又嘀咕了一句。
两位老师都很认真——在本职或当前任务。但明显前者不合时宜。认真固然是好事,但认真也是分种类的。我们应该考虑一下,什么时候,怎么认真。
众——论羊群效应
纪昀在《河中石兽》里写道:“众服为确论。”短短五字,把“众”这个形象刻画了出来,又留给人们想象空间。事实上,这些众,就是羊群效应的典型代表。
“众”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五六个人可以叫众,一万个人也可以。众是一个集体名词,也就不需要领头人,所以很容易混乱。羊群效应正是由于这个特点而产生的。
羊群效应即人云亦云,在众里很容易发生。只要一个领头羊出来标新立异,别人就会主观地认为他是正确的,并且跟上去,这与众没有领头易混乱的特点不谋而合。羊群效应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如果领头羊走的路对,那么羊群就会跟着走对,好比一个人在公共场合做好事,别人就会不自觉地帮助他。另一方面,如果领头羊错了,那么羊群就错了,而且会埋没零星的真理,就好比教皇时代的科学家们。
我们活着,免不了成为众的一员,面对领头羊,我们更应该想想他对不对再做决定。
中学生日记 本文关键词:中学生,日记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