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道小学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大同道小学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随着和平区中小学教师第四周期继续教育工作的启动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培养、培训的要求,开展校本研修已成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模式。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在上级各部门领导的引领下,本着以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为宗旨,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的指导思想,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深入研究“高效教学”为根本任务,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质量为重点,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加强集体研讨,充分利用教研活动的时间,全面提升了教师的基本素养和业务综合能力,对于我校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广大教师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下面就08年学校校本研修工作做以总结。
一.统一教师思想,提高自身认识
校本研修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都离不开校本研修,它已经成为教师在职学习最具效益和活力的培训模式。为此,我校领导班子在统一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的基础上,积极投身于学习研修当中,身先士卒,做好表率。他们既是新课程实验改革的身体力行者又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责任人,他们要求自己切实做到了三个“自觉”,即:自觉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自觉参加校内每次校本研修学习,自觉学习教育报刊,广泛吸收前沿教育信息。
二.营造研修氛围,加强组织管理
为了激发广大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积极性,学校成立了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校本研修专项工作会议,确定了符合本校实际的研修规划和本学年的研修方案,制定了每月校本研修主题。党政一把手及教学副校长亲自担任校本培训主讲人。结合学校规模小、人员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大同道小学校本研修五原则”,即:(1)上级继续教育培训与校本研修相结合的原则(2)学校集中培训与教师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原则(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4)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原则(5)培训情况与聘任、评优、晋升相结合的原则。
在学校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学校投入部分资金,先后为教师们购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进新课程》、《课程标准解读》、《新义务教育法释义》、《青少年心理咨询》、《教学设计与案例》等前沿教育教学与实践的刊物。同时,为使学校校本研修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和管理性,使校本培训不走过场,我校努力丰富研修内容,具体内容包括:(1)思想政治理论和师德教育(2)现代教育理念(3)专业理论知识的拓展(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5)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6)教师基本技能训练(7)教师科研能力的培训。
三.开展多种活动,丰富研修内容
我校在校本研修工作中,注重针对性、实效性,对于共性的问题采取专题报告会、讲座会的形式。对于有学科或教育特点的问题,采取以备课组、年级组进行研讨的形式,对于个性问题,采取个人自修、分组研讨的形式。围绕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开展观摩听课、备课组教研的活动,本学期重点开展了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研讨和教学实践。通过开展全校范围内的政治和专业理论的学习、课堂教学实践的交流、备课组的教研交流、课题研究的培训与实施等活动,不仅丰富了校本研修内容,也促进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在研修形式上重点采用了“课题带动法”、“通识培训与学科活动结合法”、“自修反思法”、“集体充电与典型引路法”五种形式。我们的具体要求是:(1)课题带动法:每学期教师要本着“课题入脑、理念更新、科研先行、实践创新”的思想,转变原有思维定势,努力学习课改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结合课题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期末将经验与体会撰写成有理论依据的课改论文。(2)通识培训与学科活动结合法:参加通识培训重点要求教师学习新一轮课改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课改目标,增强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使教师完成对新课程理念从“陌生到熟悉,从困惑到相信,从观望到尝试,从理论到实践”的认识过程。学科活动我们要求落实校内学科组的集体教研制度。做到“四有两统一”即:有计划、有固定时间、有主讲人、有记录;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难点。(3)自修反思法:要求教师在平日教学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写好课改随感,读书札记,撰写“我于新课改”的科研论文,以此实现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动的修正或调整,让教师在参与活动和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经验和观点;在交流和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产生自己的教育思想,达到新的认识,实现自我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4)集体充电与典型引路法:学校每月都利用周二下午全体会时间,通过采用资料学习、音像观摩、教师论坛、知识考核等形式对教师进行“集体充电”,通过青年教师“走进新课程”的示范课,为教师提供参与课改的空间,展示自我的舞台,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
在第四周期继续教育期间,我校校本研修工作在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学校应该参加的教师有17人,已报名参加第四周期继续教育第一批院校培训的教师有7人,6人学历提高后可换取继续教育结业证,其余教师将安排在第二、三批参加培训学习。
通过一年来校本研修活动的开展,我校教师的教育理念、驾驭新教材、驾驭新课标的能力有了进一步地提升,教学的技能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认真分析校情、师情,力求将校本研修工作做的更有针对性、有效性,促进教师的健康成长,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使我校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大同道小学201*.
扩展阅读:镐京小学校本研修总结
校本教研总结
镐京小学张迎
镐京小学始建于1919年,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校址位于老镐京东围墙。现有学生450人,平均班额约38人,现有教职工26名,学校占地约11000平方米,生均约24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465平方米,生均绿化面积1.2平方米,图书4486册,生均约10册。
自从201*年3月以来我校校本研修活动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落实教学改革措施,抓好教学监控,花大力气进行校本研修,用教研指导教学,从而推动我校发展。下面,我将我校201*年3月至201*年7月校本研修重点和特色情况做如下总结:
一、校本教研的基本思路。
“以校本教研为平台,以课题研究为支撑,以外出交流学习为辅助,以校本培训为中心,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进行目标规划,个体打造,分层次推进的基本思路。
二、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进行校本教研。
理论学习必须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才具有生命力和发展性。作为学校教育从教育观念、教学行为的转变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都应主要反映在课堂教学上,离开了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这些就只会停留在口头上。因此,我们把教研活动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共性问题专题研究,学科问题互动研究,难点问题攻关研究”。经过两年的尝试,我们逐步走进了课改的空间,并进一步以“实践新课程”为主题开展教研活动,强调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做出富有实效性的研究来。
(一)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每师一课组级教研和年组级培训活动。
“每师一课”是一项面向全体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由教研组长负责。要求每位教师在组内上一次教学研究课,每节课都要经历集体备课、互相观课,评课交流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各教研组推出一节典型课例在全校集中展示,大家共同研讨。我们下发了“每师一课反馈表”,包括观课记录、评课意见、反思建议等几个内容,每听一节课,教师都认真填写反馈表,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写下反思。这样,“每师一课”的活动不仅使上课人得到了实践、锻炼和展示的机会,也使广大观课教师从另一个角度深层次地融入到研究过程中,全体教师都能站在不同的位置对教学实践获得自我独特的研究体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师们以教研组科研课题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教学实践,进一步对课题做出新的思考,取得许多生动的研究成果。“每师一课”使广大教师逐步把教育科研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行为,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每位教师的研究主动性,在生动的实践交流中做出了深入的思考。其中张娟、李聪、张匀、石蕊、王萍等老师所撰写的论文在区级论文大赛中获奖。这种普及型教研活动,极大地调动了教师们的课程研究和创造热情,让她们感受到平凡的岗位蕴含着丰富的艺术与智慧,最直接、最有力地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二)通过“课例+问题”,解决教学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会遇到一些共性的问题,学校每个教研组通过“课例+问题”的形式解决教师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共性问题。就一次教研活动谈谈我们的做法:
环节一:问题的收集,将老师平时课后闲聊的问题收集起来。问题:
1、如何推进参与式教学;
2、中高年级语文家庭作业的设置。3、小学古诗教学的设计。4、如何组织学生复习;5.一年级拼音教学的技巧;6.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7..新课程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
环节二:确定主题、教研活动时间,公布征集的问题,探讨研究主题。
环节三:资料的搜集,校本教研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老师们有了问题的意识,也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决心,教师们有的找书籍、有的上网查找有关组织教学方面的资料,如《小学古诗教学的设计》、《课堂评价在组织教学中的作用》等。
环节四:专题的学习,资料收集好了,接着在教研组长的组织下,教师们围在一起,互相交流自己所搜集的资料,寻找一定的理论依据。
环节五:集体备课,学习了资料,那只是教研的起步,经过商量,大家决定先备课,于是,大家围在一起,一起看,一起分析,一起商量本节课目标、教学设计,商量如何将研究的主题和目标的达成进行整合,写出教案。
环节六:上课,走进真实课堂
环节七:课后研讨,反思;二次上课,研讨。环节八:生成新的问题。
每一节课我们都是先由老师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上一堂原汁原味的课,在此基础上,学校的老师们结合新课程的理念集体逐环节研究讨论。第一次讨论反思重在思考新课程理念的落实。老师们讨论的目的不是评价老师,而是围绕同一个目标,怎样把这一堂课上到最好。在老师们提出各种意见后,执教老师再综合老师们的意见进行第二次试教。这一次,老师们往往理念落实不成问题。我们就把第二次讨论反思的重点落在理论与实际之间是否统一上。毕竟,有一些新的理念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并不一定有效果,或者效果不佳。在第二轮讨论反思过后,执教老师再最后一次试教,呈现出一堂从理念到设计都比较优秀的课。整个的三阶段两反思过程,有点类似于以前指导参赛课。但我们把这种指导反思穿插在整个学期的日常教学中,在整个过程中,参与的不只是执教老师,而是全体教师。当然,三阶段两反思的过程还是有其理想化的一面。在实际操作中,后一阶段的课有时在某一方面还不如前一阶段的事情也常有发生,我觉得这不是坏事,相反,这将促使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达到教学水平的逐步提高。这种大的教研活动对于促进年轻教师的成长是相当有利的。
(三)课题与课改接轨,使校本教研,向纵身发展。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我校申请了市级小课题《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学习方法的探究》、《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几个课题研究,在研究中每一位教师认真查阅资料,积极实践,努力研讨,并用研讨理论指导实际教学,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研讨和教学能力。
第一、课题组全体教师认真探究各自参与的课题,按开题报告的研讨步骤实施研究活动。第二、及时上传研究成果,遇到问题全体教师共同商量解决
第三、在低中高三个级各选一个班作为实验班,进行理论的实践验证,并不断进行修改和调整。
第四、研究成型的理论和方法经验经研讨课验证,所有教师观摩评议后大面积在我校推广,极大的调动了我校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提升了我校的研修能力。
(四)与专家“合作论坛”
校本教研我们开创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教研方式,即与本地区专家、教学骨干开展“合作论坛”活动。在每师一课的基础上,推出几节具有研究价值的课,请他们来听课、评课,进行点评,与教师直接对话,或者进行现场辩论。大家结合课堂教学的实例从理性、感性等各个层面进入深入探讨,通过理论与实践磨合碰撞,教师们为自己的教育实践寻找理论依据,使课改实验从理论到实践两个层面得到丰富与发展。
三、构建以人为本的校本师培模式,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以校为本,构建教师专业化目标。
教师专业化目标从理论性目标、基本性目标、层次性目标三个方面制定,具体讲:
理论性目标分三个方面:
(1)教师专业化要适应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步伐。(2)教师专业化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3)教师专业化要适应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基本性目标从专业知识方面、专业技能方面、专业情意方面进行细化分解。
层次性目标分成三个层次的教师即开拓型教师、适应型教师、转化型教师,我们又将这三个层次的教师从知识、技能、情意三个维度进行细化分解,应该说,培养目标凝聚了我校教师群体智慧,经过实践,我们认为它比较全面、比较概括、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新世纪对教师的客观要求,它容易被教师接受,它可以成为教师心中永恒的航标,引导教师不断前进,超越自我、超越目标。
(二)以师为本,引导教师进行自我发展。
教师要自我发展,首先要认识自我,找准位置,定好方向,才能走向成功。在工程启动式后,我们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自我画像”“生涯设计”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广大教师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一次深层次的思考,并且有效克服了各种外界的干扰和形式主义的惯性,认真地总结了自己的工作成败,对会后的人生轨迹进行了比较科学的设计。(三)创设条件,为教师的成才插上奋飞的翅膀。课程改革将众多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直接介入到教师的职业生活中来。学习、更新教学观念,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头脑,是顺利推进课改的前提和保证,如何真正调动教师学习的内驱力,如何真正提高教师学习的效度?我们认为,传统的灌输式学习,强迫性学习已严重滞后于课改的需要。从内容上讲,教师的学习应具有自主选择性;从形式上看,教师的学习要突破单一的看书作笔记,要用丰富多彩富有魅力的形式吸引教师。从目的上讲,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启发教师形成新的思考,并在自我思考中获得成长。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努力为教师搭建学习的平台,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
(1)规定性学习与选择性学习相结合,使学习成为教师的自主需要。
(2)开展分层次拜师活动,促进教师发展。教学新手拜骨干教师为师,骨干教师拜本学区专家及社会上的知名人士为师,有的教师双层身份,促进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传授。
四、综合评价,机制做保证。
为把综合评价落到实处,我们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
1、制定校本教研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进行过程考评。2、教师的综合评价,侧重对教师的科研素质的评价,以
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目标的维度来设计评价体系。3、重过程性与发展性评价。制定课堂教学评价。其次评价过程中要作到几个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重视教师的自我评价和对教学所进行的反思;组织教师集体评价课堂教学,建立学生、家长评价制度,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最后,建立激励制度,比如:目标激励、责任激励、情感激励、成果激励等制度,以此来促进教师的共同发展,这样把学校的考评制度与奖励制度进行有机结合,一方面对每个教师个体进行纵向对比。根据其在个人发展规划中的进步程度大小对其进行奖励,以此推动教师个人纵向发展;另一方面,对整个教师群体进行横向对比。按照与其他教师在竞争与合作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大小来对个人或者集体进行奖励,以此带动教师整体的共同发展。
4、成功足迹,自我评价。
增强反思意识,提高反思能力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建立教师成功档案袋,就是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档案袋中有教师生涯设计,有定期总结,有自画像,然后按自己保留的内容分成各栏目,例如:自学书屋、求学斋、探学空间,探索脚印,科研记事,丰收园林,师生情等,教师的精心设计,有的教师还有电子档案袋。
我们的共识:我们开展各种教研活动,其目的是教师得到专业发展,让教师的价值得到升华,这是学生发展、学校发展、教师发展的必由之路。五、存在问题。
我们始终本着“求真务实”思想,踏踏实实,走自己的教研教改之路。虽然如此,但在教研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教师的教研意识还有待加强,没有形成自主教研、自发的行为;工作还依靠逼着做;
2、学校的教研工作不够系统,没有长远的计划和安排,教研工作只是星星点点的;
3、教师的教研成果太少;4.没有开发出校本教材。六、今后打算。
校本教研工作能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会一如既往的把校本教研工作开展下去,
1、对校本教研工作做一长远规划和安排,分阶段实施与完成;
2、努力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让教师尝到教研中的快乐与幸福;
3、在激励机制上对教研工作加大奖惩。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大同道小学校本研修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大同道小学校本研修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