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云台中学高中课程改革201*-201*工作总结

云台中学高中课程改革201*-201*工作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6 17:14:40 | 移动端:云台中学高中课程改革201*-201*工作总结

云台中学高中课程改革201*-201*工作总结

平昌县云台中学

高中课改工作(201*201*学年)总结

教务处夏军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1*〕17号)、《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1*〕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1*〕6号)、省教育厅、财政厅、人事厅、编办《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意见》(川教〔201*〕226号)和《平昌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平教[201*]41号)相关文件精神,在全县课程改革总体格局下结合我校实际对高中201*级4个教学班进行课程改革实验,通过一年的探索实践,现总结如下,希望能为全县新课程改革提供原始数据参考。

一、工作回顾

1、明确工作思路,建全管理体系

成立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实施"加强管理、服务教学、发扬民主、加强督查"的管理策略,形成了推进课改的长效机制,确保了新课程实践的有序推进。

一是制度建设。在课改推进中我们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制定了《云台中学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云台中学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管理办法》、《选修课开设及选课指导方案》、《云台中学新课改校本培训制度》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加强了对课改的宏观管理和调控。

二是服务教学。课改进程中我们注意强化学校各个行政部门的服务职能,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教师的需求,把工作做到实处,为学校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教务处组织教务主任、各学科教研组长及学科带头人深入课堂,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三是发扬民主。成立了高中课改研究小组组,定期进行课改会诊。广泛征集教师及学生意见和建议,把综合形成的较为理想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模式及时运用到样本班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四是加强督查。开展了高中课改实验各种环节督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课改实验过程中的问题。

2、提高培训效益,促进教师发展

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决定性因素。我们确定了“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培训策略,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开展的教育管理人员和高中教师的培训工作,体现了如下特点:

一是培训内容多样化。我们的培训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是通识培训,第二是学科培训,第三是管理培训。培训内容涵盖了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为新课程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是培训方式多元化。我们注意把集中培训和平时研修相结合,开创了集中面授和网络远程研修互补的组织形式。采取了听取专家讲座,教学点评,案例分析,互动研讨,角色模拟,提供菜单、定制服务等多样化的培训方式。

三是培训途径多方位。我们采取了参加全市集中培训、县区培训、校本培训和教师自修研训相结合的方式。

多种形式的培训形成了基于平等、对话、合作为特征的研修文化,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空间。3、狠抓关键环节,突破实验难点

选修课是新课程实验的亮点,但是教师缺乏选修课的知识储备,学校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存在畏难情绪。为此,我们成立选课指导组、制定选课规程、编制《学生选课指导手册》等提出明确要求,还对学校选修课的开出数量、开出门类做出了与县城学校同步的相关规定,逐步提升学校选修课的水平。

综合实践活动是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中难度较大的一项改革。我们采用各种方法调动师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引导、鼓励各高中校探索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

4、深化课堂改革,提高教学效益

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重点在课堂教学,我们自始至终都把“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改善课堂教学状态”作为新课程实验的核心课题,我们开展了高中课程改革探究实践课活动,同时开展了“聚焦课堂”、“高效课堂教学”、“同课异构”等系列交流研讨活动。

5、开展课题研究,加强科研引领

“以教育、教学先进理论为指导,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教育、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积极开展教学试验,以达到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是我们在高中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对课题研究的整体定位。

由市教科所、县教研室指导的高中课改实验阶段确立了14项微型研究课题和三个12.5规划课题,这些课题涵盖了各个领域、学科、模块、校本课程开发、学习方式的转变等各个方面。6、健全运行机制,推进校本教研

我们积极推进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设,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主阵地,以教学反思和问题探究为主要形式,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开展校本教学研究活动,激发了研究热情,活跃了教研气氛。在推进工作中,我们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建立校本教研运行机制。要求学校建立校本教研组织管理体系,切实把教学研究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整合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科教研组、年级组的力量,形成教学、研究、培训密切结合的教研体制,建立教学研究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加强对校本教研的管理。

二是探索校本教研组织方式。各学校确立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研究实体和中心,使校本教研活动常态化,通过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

三是尝试采用网络教研形式。在新课程改革网站,进行课改热点和难点问题讨论;搭建了“高中优质课程资源平台”,上传了大量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课件等,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7、创新评价方式,改革评价制度

为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建设,我校成立了云台中学中学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并对高201*级全体学生进行了综合素质评价。成功进入网络管理系统,学校和老师可以通过网络评价系统了解每一个中学生每一阶段的发展状况。评价切实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了应有适应的条件。

二、改革成效

经过一年的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我们基本上达成了预期目标,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评价方式和考试制度的改革、课程资源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等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

1、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发生可喜变化。“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核心理念,正逐步内化为广大干部教师的教育价值观。新课程理念日益被广大干部教师所认同,并逐步转化为自觉的行为追求,广大教师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学生观、教材观等正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

2、校本教研的制度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教师队伍与新课程共同成长。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悄然发生变化,进入了用研究的眼光、研究的态度、研究的方式来从事教学的工作状态。重研讨、重实践、重反思、重互助的新型教研蔚然成风,广大教师的思想观念、专业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3、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在发生转变。课堂教学正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课堂上,教师指导者、组织者、学习伙伴的角色意识日渐清晰;师生关系民主和谐,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体现;教师的关注点由“教”逐步转向了学生的“学”。广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学习方式正逐步由单一转向多元,在活动中学、在合作中学、在探究中学,在学习中学会学习。4、社会支持课改的舆论氛围初步形成。广泛深入的宣传为课改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社会对课改的认识提高了,了解全面了,支持的力度更大了。总之,新课程实验正有力地促进我市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三、问题分析

尽管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高中新课程实验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仅包括,高中课程方案设计层面的问题;制度机制层面的问题,同时也包括课程实施层面的问题。

1、课改理念需要进一步深化。2.、课程执行力需要大力提升。3、选修课程种类少有待开发。4、课堂教学改革要深入推进。5、评价制度需要进一步改革。

此外,在教师队伍建设、校本教研开展、教育科研支撑等方面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大家应该认识到,这些问题都是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仍然需要用改革的思路、改革的举措去破解它。让我们大家认真遵循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继续投身课改实践,积极探索,一旦这些问题得到解决,我们就将跃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平台。

二一一年九月二日

扩展阅读:茅坪初级中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结

在新课改中扬帆奋进

秭归县茅坪镇初级中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情况剪影

201*年秋,我校启始年级学科七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物、八年级物理、九年级化学等进入新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校付诸实施。实施以来,我校师生学习新课标、实践新教材、探究新策略,掀开了我校教育教学新的一页。

一、取得的成绩

1.新课程改革带来了观念更新,带来了令人鼓舞的行为变化,首先是“关注”的升华。学生:从仅关注课本到更关注知识和能力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从仅关注个人学习到更关注与他人合作学习。教师:从关注如何“讲”好一堂课到更关注如何让学生“学”好一堂课;从关注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到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体验和潜能的发展。考试的对象从关注虚无的“分数”到关注真实的“人”。

2.学校领导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广工作非常重视,教学管理工作,教学工作日趋规范。学校领导对此次改革中教师的因素有充分的认识,在学校一费制经费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措经费用来保证教师参加培训,用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重塑教师的专业形象。从201*年8月开始到201*年10月用于教师培训支出3.1万元参加培训教师达1960人次;用于教师科研成果1.3万元;用于课改条件的改善3.7万元;用于校本课程的开发0.2万元,开发了《三峡旅游文化》和《生活中的英语》两门校本课程。学校成立了以教师为组长的课小组拟订了课改实施方案,明确提出阶段性要求,为了全面指导学校的课改工作,学校还制订了课改的有关制度,出台了促进课改的激励措施。

------建立了定期例会制度和奖励机制。学校课改领导小组定期听取实验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定期开展新课程实验优秀课的观摩展示活动经验交流、论文研讨活动;把课改实验工作列入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对在课改实验中成绩突出的教师予以表彰和奖励。学校

建立了教研组周工作会议制度,实施教研组长管理制度,加大对获得了优质课、示范课的教师的奖励力度。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实行教研组周工作日制度,即要求各教研组在每周固定时间进行教研组内培训及研讨活动。为了确保教研组所有教师能全员参加本组活动,学校教务处在课程安排上做了统一协调。

------加强骨干建设,充分发挥各级骨干作用。学校现有省级课改培训者一人,省级骨干教师一人,县级课改专家五人,县级骨干教师五人,师资库成员6人,镇级骨干教师10人,这都是学校实施课程改革的骨干力量。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学校对他们的学识水平、创新意识、教研能力、探索精神等方面进行动态跟踪,对其在实验过程中的点滴体会、研究成果及时发现、及时推广,达到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提高的目的。学校还确立了骨干教师帮扶非骨干教师活动,实行“一帮一”的活动。省级骨干化学教师韩会琼在从事繁重的班主任工作的基础上,主动帮扶组内谭江平、郑婕等教师,促进了他们的成长。省级语文课改培训者吴云以课题研究为龙头,带动一大批年轻教师学习新理念,研究新教材,课题研究的许多成果在省市级交流。

------抓好校本培训。以学校为基础的校本培训是教师学习教育新理念的重要阵地,学校充分发挥这一阵地作用,做到了:①专家引领导制。学校通过聘请市课改专家组成员、县教研室学科教研员、县课改专家到校讲座、上展示课,通过交流,教师拉进了课改实验区的同行的差距,增强了课改的信心。②走出去,向别人学习。一是无论是哪一级的课改培训活动,只要是学校接到通知了的,学校一定安排人员前去参会,并要求参训教师返校后,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传达与学习。二是选派部分教师到课改实验区学校进行学习观摩。我校先后派出数学组、化学组、英语组、语文组多名教师到宜昌市十六中、宜昌市十中、武汉市水果湖中学等课改实验区学校进行短期学习与调研,通过实验学校的现身说法与对课改成效的亲身体验,广大教师认识到,不改不行,有了紧迫感。

———按课程方案和教学计划开设课程,开足课时。为教师配备了《课程标准》及教师用书。

3、注重学科教研,以研推改

课程改革是一项大课题,是学校为适应新时代发展、促进和推动社会进步所做的一项重大科研课题,学科课程改革是这项重大科研课题的子课题,基于学科课程改革而进行的单项课题研究是推动学科课程改革在学校发展的驱动程序。学校十分注重学科教研,在以“在开放的教育中培养现代人,在民主的教育中培养自主人,在和谐的教育中培养健康人”为学校总课题的前提下,把研究的重心落在学科教学上,做到了以研推改。

一是抓好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推进课程改革。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它才能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自201*年起,为了迅速转变教师观念,获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积极向上级教研主管部门申请立项学科课题,要求课题组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学科课程标准为理论基石,开展相应研究。近几年,学校先后开展“初中化学探究性学习分层导学实验”、“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初中数学Z+Z”、“语文交际场教学理论研究与实验”、“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研究”等多个国家、省、市级立项课题研究。“课题出人,人出课题”,在课题研究中成长起来的许多教师成为学校学科教学的骨干,语文教研组的吴云、数学教研组的余小玲、英语教研组的陈馥玲、化学教研组的韩会琼等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成长起来,有的成为省市县级骨干教师,有的成为课改专家,有的还是省级学科课改培训者经过实验,广大教师在实践层面,以个人的亲身参与感受到了理念与实践相结合带来的教学新变化,这使得课程新理念深入人心。

二是抓好个案研究,探究新的教学策略。基于学科教材的单篇课文,进行个案研究,是我校课程改革在教研方面的另一种做法。个案研究以集体研讨、同伴互助、反思改进,实现了教师的个人成长。课程改革落实到学科教学上,是以一课又一课的教学为呈现方式的,所

以,基于课例进行的教学研究对于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我校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备课组、课题小组及教师同伴间开展个案研究,学校语文组、英语组、数学组均在这一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教师郑家芹、谭高风等的课例被选编入县教研室主编的《秭归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案例》中在全县得以推广。教师在个案研究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及策略,围绕学生的学开展教的策略研究,大胆革新教法,以新的理念从事教学实践,学校的教学呈现勃勃生机。

物理、化学课题研究成果多次在市教研活动上交流,爱到与会者的好评。

数学组在“Z+Z”课题实施中,十分注重对学生解题过程进行评价,这对学生形成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具备数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校被评为该课题201*年秋优秀实验学校。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研究》于201*年4月4日顺利通过中南高师代表教育部进行的课题验收。

4、教学管理机构及学科教研组织的设置比较合理,为教学常规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保证。学校设置了语文、数学、英语、生化、政史地、物理信息、体音美劳综合七个教研组,实施教研组长管理负责制。制订了《茅坪初级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从计划、备、教、批、辅、考、研、评、实验等各个环节为规范教学行为建章立制,并通过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来具体落实。学科教研组均有教研工作计划,并能按教研组工作计划开展教研工作,教研气氛较浓。特别是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工作抓得扎实。多数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较高。教师工作态度端正,积极肯干,基本上能认真研读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备课、写好教案。课堂上,大部份均能围绕教学目的、依据教学设计进行教学。

5、学校明确提出,课改理念在学科教学中的落实,关键在每一节课上,教学设计、教学过程都应体现学科新理念。为了指导广大教师把理念落实到每节课的教学上,学校要求每位教师要做到“十个

一”,即:

每单元精备一堂课。所谓精备一堂课,是要求教师在每个单元选择一节比较典型具有代表性的内容,高质量、高标准地备好一堂示范课。要求深入钻研教材,逐章逐节细读、精读教材,解决好教材的知识点、难点和重点,准确理解编者的意图,科学地处理教材内容,做完练习和习题,并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要求的主要训练目标进行课堂结构设计,做到有利于全体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大面积教学质量的提高。

每单元写一篇说课讲稿。将精备的这节课,再以说课讲稿的形式写下来,通过写说课讲稿,将隐性的内在思维过程变为显性的外在表现活动,从偏重于个人钻研到注重于深层的集体研究,从而拓宽教师的知识领域,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每周观看一节全国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实录。观看高水平的课堂教学实况录像,使教师身临其境,受到启发,促进教学,起到开阔眼界,找出自己努力的方向。

每周写一篇课堂教学评析。每周将观看的课堂教学实录或同行之间的观摩听课,都要在专用本上写出课堂教学评析,以备检查。写好课堂教学评析,能使教师全面、正确、客观地评价一堂课,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向更深一层发展的有力举措。

每周坚持一个教研活动日。以每个教研组为单位,在每周的教学工作计划中,专定一天为教研活动。这个教研活动日要求教师自学教育理论,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了解最新的教学方法和科研成果,从各个方面吸收营养素,进行知识和能力的积累,不断充实自己,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增加内驱力。

每月举行一次总结交流会。总结交流是强化学校培训最有效的督导检查手段之一,总结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它能把实践中的大量素材加以概括提炼,从中找出规律性东西。把经验条理化,理论化,每月举行一次总结交流会,由学校教务处统一组织总结交流。评选出好的教案、说课讲稿、课堂教学评析、检查自学读书笔记,为下月各项活动指明方向,从而使整个活动的开展一浪推一浪地顺利向

前发展。

每月研究一个教学专题。每月研究一个教学专题,是指在每月开始,根据各个学科的特点,精心设计一些有探索性的思考题,每个题目都是一个课题,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任选一个课题,重点进行研究、思考,找出解决的方法。

每学期撰写一篇教研心得。教学经验的总结,教研成果的表述,教改方案的制定,都需要教师将其所做、所感、所思、所悟用笔论述出来。每期将自己的研究课题,撰写成教改心得,既有利于自己提高教学能力,又有利于教改经验的推广。

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学科研大比武。在每月的总结交流的督导基础上,对全体教师参加培训情况及综合能力的大检阅。要求教师们将自己本学期最满意的一篇教案,一篇案例,一篇说课讲稿,一篇课堂教学评析,一篇教改心得提交学校,参加评比。按优秀、良好、一般评出三个等级,对优秀作品给予奖励、推广展览,并记入年终考评。

每学期一次教学水平测试。学校为了了解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对学科教材掌握的熟练程度、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实行任教科目教学水平测试。

“十个一”活动的开展,为广大教师在单篇课文教学中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了细化,广大教师以新教材为试金石,大胆运用新理念指导教学设计,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科教学呈现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务实高效”的特色。

6、评价方法有创新

一是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教师不再把课堂当作教学的唯一阵地,二是在评价方法上有创新。语文教学如何组织实施、进行评价,而使教学空间最大化,教学内容最优化,教学效率最大化。尤其是第一次被纳入新课程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如何实施、评价,是困绕在广大语文教师心头的一个疑团,我校语文教研组在新教材实施过程中,制订了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表和综合性学习教学评价表,用于指

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语文组结合正在开展的实验课题,从综合性学习这一聚会的特殊性出发,以“项目设计”、“过程实施”、“成果展示”三个阶段为评价点,进行整体性和综合性突出、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多元评价共存的以“三维”为核心的全方位评价,评价实行百分制,共3个大项17个小项。在每项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课题组采取跟踪评价的方法,对“项目设计”、“过程实施”、“成果展示”进行分项评价。从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教师对学生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行为干涉的少了,学生的自主性增加了,活动开展有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参与活动的热情在不断提高,过程实施也得到了广大实验教师的足够重视,语言习得这种学习方式越来越超过并取代语言习得,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自觉意识也得到相应提升。

7、课堂教学有变化,师生关系有新特色

课堂教学是课改的立足点,是重中之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角色的转变也最难,但经过一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广大实验教师能按课改要求上课,教师正逐步进入新角色。教学中,教师力求为学生创造一个时空,让学生自己向前走;创造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答;创造一个机遇,让学生自己去抓住;创造一个未来,让学生自己去把握。具体表现在:教学思想新了;教师角色变了;教学方法活了;学习方式改了;教学评价亲了;教学质量高了。许多教师教的个性化带动学生学的个性化,教师课堂教学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和新课标的要求,并做到有宽度,有厚度,有深度,有浓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展示亮点,体现特点。学生的学有深度,也有广度。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双主体作用得以很好发挥。

课改在我校实施以来,我校先后有30余位教师在国家、省、市、县级课改经验交流会、专题研讨会上交流课改经验、做专题报告;秭归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两次现场会在我校举行;学校还先后承担了“走进新课程”教学比武、课改协作区教学交流会等多次课改会议。

201*年4月,秭归县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我校在

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做法得以在全县推广,秭归县《教学研究》开辟专栏对我校的课改情况做了推介。

在课改推进过程中,一大批教师脱颖而出,成为课改先锋、骨干,我校现有省级课改培训专家一名,市、县级课改培训专家5人,各级课改骨干教师30人,课改培训教师2人语文吴云、数学余小玲等青年教师成为了“五会”教师,在全市、本县具备了较大影响。

在课改的这几年里,我校的综合评估稳中有升,中考状元花开我校,学校英语、化学等学科教学EC值稳居我县前列,一大批从我校毕业的学生经过在高中的学习,顺利地考进了北大、清华等国家一类大学。

二、今后努力的方向

1.建立健康的教师评价体系,公正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成绩,更好地提高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要加强对教研组的建设,加强教研资料、教具设备的建设,督促教研组长按规范要求,抓好教研组工作,把教研组作为学校教学管理与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要坚持把师资培训工作贯穿于新课程改革的全过程;把学校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和重建始终贯穿于新课程改革的全过程。

2.教研组应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按教学规范要求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标、研究分析教材,保证每位教师都能较好地把握教材,并能较科学地运用教材,把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始终贯穿于新课程改革的全过程。

3.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教师。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通过继续教育,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新课程实施中实现自身发展,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因此,要求广大教师:一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等方面的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二随着新课程的运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

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简单的教书匠转变为实践的研究者或研究的实践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在教育方式上,也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实际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和性向。努力把推进“三个转变”(教育思想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始终贯穿于新课程改革的全过程。

新课程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要求,这就是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照此要求,我们任重道远,努力求索。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云台中学高中课程改革201*-201*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云台中学高中课程改革201*-201*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云台中学高中课程改革201*-201*工作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415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