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201*科研工作总结及计划

201*科研工作总结及计划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6 17:24:46 | 移动端:201*科研工作总结及计划

201*科研工作总结及计划

201*年,在医院及学校党政的高度重视下,科教科以国务院学位办组织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中期检查为工作重点,加强科技工作和学科建设,积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搭建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为各科室的科技工作做好全面管理服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在科技工作和学科建设方面全面开花。

1、规范科技管理工作,健全各项科研管理制度和科技奖励条例,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1)进一步完善科技规范化管理体系,量化科研项目考核标准,将科研任务分配到科室及个人,积极有效地开展科研项目申报和预审工作,消除科研人员的思想顾虑,增强科研人员申报工作必胜的信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院201*年申报高级别课题数量大幅提升,其中,申报国家基金课题22项、省科技厅社会发展支撑计划课题10项(限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项(推荐12项),省教育厅科研课题50项,省卫生厅课题有重大课题5项(推荐2项)、一般课题76项、中医药课题1项、星火推广项目1项,学校教改课题33项,学校科研课题13项,市科技局指令性计划课题5项、指导性课题81项、软课题6项;已确定立项的课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省科技厅社会发展支撑计划课题4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省教育厅教改课题项、科研课题项,省卫生厅重大课题项、一般课题项、中医药课题项、星火推广项目项,学校教改课题项,学校科研课题项,市科技局指令性计划课题项、指导性课题73项、软课题项。

(2)加强科研过程管理,对课题的执行情况、结题、成果的转化等各个环节予以指导。我院对已立项的课题进行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督促立项课题负责人按计划开展研究,提高结题率,并对其成果的转化予以相应的指导管理。201*年我院共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赣州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5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50余篇,主编专著1部,通过省科技厅鉴定1项,达国内先进水平;通过市科技局鉴定11项,其中1项达国内领先水平,2项达国内先进水平。

(3)进一步完善、实施《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科技奖励规定》,及时落实重大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论文、论著)及重大科研成果的奖励,形成重大项目、科研成果的良好培育机制,促进我院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201*年,我院修改了《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科技奖励规定》,提高了对重大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论文、论著)及重大科研成果的奖励,并在确认我院今年获批三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后,及时召开了隆重的奖励大会,共发放30万余元的奖金,将科技奖励落到实处,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参与科技工作的积极性。

2、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科技支撑条件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一年来,我科继续坚持实施“科教兴国、科技兴院”战略,逐步推进医院学科建设,在学科建设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临床医学学科顺利通过国务院学位办委托省学位办组织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中期检查,并得到专家组的充分肯定;外科学、眼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顺利通过江西省高等学校“十一五”重点学科验收;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我院临床医学学科参加江西省高等学科“十二五”重点学科的遴选,取得较好名次,被确定为江西省高等学科“十二五”重点学科。

3、积极开展学术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科教科积极组织学术活动,共举办各级各类讲座十余期,有500余人次参加,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提高学术交流质量,加强科技信息交流。同时,医院鼓励和支持卫生科技人员特别是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交流和专业培训,提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赶超国内卫生科技先进水平。

201*年的工作计划

1、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卫生科技工作方针为指导,创新科研理念,紧跟卫生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步伐,取得科研成果新突破。

2、制定好201*年科技工作目标,为各级、各类课题的申报工作提供优质服务,采取各种形式积极动员广大职工投入到科技工作中,扩大国家自然基金的申报项目和中标项目数,在省科技厅课题或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比201*年提高10%,省卫生厅课题提高15%,市科技局课题提高20%,省教育厅课题提高10%,学院课题提高20%。

3、进一步加强科研课题的过程管理,对课题的执行情况、结题、成果的转化等各个环节予以指导,提高课题结题通过率,改变“重立项、轻实施”的现状,促进现有的科研项目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从而进一步提高医院的科技水平。

4、进一步加大抓好职工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论著、专著、及教材的推荐发表力度,做好科研成果的评审奖励工作。

5、加强院级以上重点学科建设,突出四个“重点”,即重点投入、重点扶持、重点指导、重点管理,以重点(领先)学科为“龙头”,带动各临床学科的科研发展,提高医院学科层次和水平。

6、进一步加强及完善科研平台的内涵建设,加强科研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养,通过引进新的研究手段,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努力为科研和教学人员提供高水平的工作平台,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工作空间以及工作氛围。

7、动员我院高学历、高职称科技人员积极申报国家级和省级科研课题,并尽可能地解决科技人员在实际科研工作遇到的困难。

8、创新科技管理机制,不断改进科研管理方法,使科研工作更好适应我院全面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我院广大科研人员服务。

扩展阅读:201*年科研科上半年工作总结下半年工作

201*年上半年度科研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201*年上半年度工作总结

一、学科建设

军队“2110工程”二期建设项目迎检进展顺利,正有序组织三期项目申报。组织了“卫生列车模拟训练场”、“野战内科教育训练中设备设施”、“医学影像专业综合教学实验室”3个军队“2110工程”二期建设项目迎检,目前已顺利通过了学校和总后组织的检查验收,正抓紧协调财务、营房、设备等科室,组织项目组完善现场设备布置以及补充建设档案资料,确保顺利通过六月中旬总参的最终检查。

组织申报军队“2110工程”三期建设项目,通过多次动员与任务布置,组织申报了19个建设项目,在经过学校2轮机关审核以及2轮专家论证后,现合并整合为集中申报“全军卫生列车实车战略停放及训练场站基建项目”、“全军卫生列车实车战略停放及训练场站设备器材建设”2个院校整体条件建设项目,以及“野战内科学”1个学科专业领域大项目。

二、课题管理

(一)、高质量组织项目申报

经过医院动员、科室论证、医院2次集中论证以及1次重点审修,历时4个月,组织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2项,其中杰青1项、重点项目3项、仪器专项2项、中加联合项目1项、面上项目121项、青年基金94项。申报总数以及重点项目数量均较往年有了新的增长。同时,组织申报军队“十二五”科研课题11项,其中重点项目5项,面上项目6项,经过学校2轮论证,上报总后卫生部11项,经进一步论证答辩后报送总后司令部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5项。另外,组织申报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4项;重庆市科委一般课题36项;正组织申报重庆市卫生局中医药课题。

此外,组织撰写卫生部行业专项建议案2项、重庆市医疗器械产业联盟十二五规划建议5项、民口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建议4项。

(二)、高标准组织新中标项目开题论证与结题验收

3月26组织召开了国家卫生部卫生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启动会,有9家校外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并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讨论,同时进行了项目实施培训,为确保高质量完成国家级大项目奠定了基础。截止目前,项目组先后组织了10余次讨论会,进一步细化完善了项目实施方案及临床研究CRF表。

同时,医院于5月19日,对201*年度新中标科研课题进行了几种开题,共组织开题72项,重点审核论证了项目实施保障措施及实施计划。通过论证发现,目前大部分课题已经按照计划启动实施了课题研究。

督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原项目第三、第四课题组抓紧推进课题研究进度,并于5月24日组织第三课题组部分成员赴拉萨开展课题研究,进一步完善课题实施方案,确保能够完成全部研究计划。

目前正组织我院20位承担军队医学科研“十一五”计划课题的项目负责人总结课题实施情况,准备迎接总部结题验收检查。

三、成果申报

(一)、国家科技进步奖

组织心外科肖颖彬项目组申报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已第一名成绩通过专家评审。(二)、中华医学科技奖

组织心外科肖颖彬主任申报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该项目正在评审。(三)、军队科技成果奖

组织申报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血液科陈幸华、检验科蒲晓允、设备科种银保),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2项(心外科陈林、放射科张冬)。

(四)、重庆市科技成果奖

组织申报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骨科周跃、肿瘤科陈正堂、药理基地周世文)、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麻醉科杨天德)。6月30日上报推荐书。

(五)、中国医院协会科技创新奖

组织申报中国医院协会科技创新奖1项(王院长),推荐材料已上报。四、国际国内合作交流

(一)、顺邀顺邀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St.Vincent医院MatthiasAdler医生、日本北里大学东医院消化内科小林清典教授等2名国外知名专家来院进修、学术交流、学术讲座和洽谈科研合作项目;

(二)、47名科技人员应邀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学术交流;(三)、聘请了美国密苏里大学心血管疾病中心谢公元教授、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朱全胜教授为我校客座教授。

(四)、承办了“重庆市医学会201*年胸心血管外科学术年会”、“201*重庆消化内镜论坛-胃肠早癌会议”、“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第一届编委会”、“201*-201*年重庆市疼痛学学术年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经验及评审体会讲座”等学术会议。

五、学术、论文

(一)、组织人员参加了“第三军医大学科学技术大会”,并承办了“第三军医大学科学技术大会新桥分组讨论会”,

(二)、第一季度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22篇。

二、201*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学科建设

继续组织3个军队“2110工程”二期建设项目迎检,确保顺利通过总参检查验收;重点组织军队“2110工程”三期建设项目申报,力争现在申报的3类项目全部获得资助;抓紧推进野战内科学总后530二期项目建设进度,提前做好中期检查准备。

二、课题申报与管理

(一)、抓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工作,力争在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有新的突破,资助总经费有较大增长。

(二)、推进国家卫生部卫生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原项目课题进展。

(三)、组织好201*年度重庆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攻关项目申报,实时跟进201*年度重庆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重庆市卫生局中医药课题评审动态。

(四)、狠抓课题过程管理,严格按照研究计划落实研究进展,抓好201*年结题课题中期检查,确保课题研究进展快、质量高,产出好。

三、成果

(一)、组织好心外科、血液科、检验科、设备科、放射科申报军队科技成果奖

(二)、组织好骨科、肿瘤科、药理基地申报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麻醉科申报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组织好申报中国医院协会科技创新奖四、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

(一)、积极与总后司令部外事局、校外办联系,争取走通顺邀国外人员来院工作、进修、学习的渠道;

(二)、加强我院聘请的名誉、客座教授的管理,发挥好名誉、客座教授的效益;

五、实验平台

(一)、抓紧临床标本库的建设;

(二)、加强骨科生物力学实验室的建设和普外科肠道营养学实验室的建设工作;

(三)、全力争取全军院校重点实验室(野战内科学重点实验室)的顺利通过;

(四)、继续协调、保障国际联合实验室的顺利运行.六、学术论文

在继续营造撰写高水平“SCI”论文氛围,在继续叫响“一分一万元”的奖励的同时,强化管理,警惕学术失范及不端行为的出现。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01*科研工作总结及计划》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01*科研工作总结及计划: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科研工作总结及计划》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417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