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市农委201*年工作总结

市农委201*年工作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6 18:34:36 | 移动端:市农委201*年工作总结

市农委201*年工作总结

201*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及201*年工作打算

白山市农业委员会201*年11月

201*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重三化、强统筹,抓特色、上项目,增收入、惠民生”的总体要求,全力实施了绿色产业开发、种植结构调整”1261”、人参产业振兴、特色产业建设、“菜篮子”、产业化推进、新农村建设“221”七大工程,有力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全年农业总产值预计实现111亿元,比上年增长15%,农民人均收入预计实现10125元,比上年增加17%。

一、201*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农业生产实现稳定优质高效发展。全市共计发放粮食直补资金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资金3557万元。举办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1286场次,培训农民16.4万人次,投入农业生产资金32600万元。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今年全市建设了18个万亩粮食高产示范区,预计粮食总产可达5亿斤。实施绿色产业开发工程,全市有机、绿色、无公害“三品”累计认证数量达到400个,绿色食品产量达到180万吨。

(二)特色主导产业日益壮大。全面实施了种植结构调整”1261”工程,全市建设了60个高效农业示范基地,新发展了15万亩高效经济作物,粮、经、菜比例由过去的6:3:1调整

到了5:4:1。实施特色产业建设工程,加强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培育了15个专业乡镇和70个专业村,林蛙标准化封沟养殖面积达180万亩;中药材生产面积达25万亩,比上年增长19%;食用菌生产面积达248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1%;以蔬菜棚膜园区建设为重点,全力实施了“菜篮子”工程建设,全市新建棚膜3000亩,新增露地蔬菜生产面积1万亩,蔬菜自给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预计全市园艺特产产值可达到86亿元,比上年增长20%。

(三)人参产业健康发展。全面实施了人参产业振兴工程。积极推行人参规范化种植,人参生产GAP标准化种植面积达2100万平方米。加快抚松、靖宇、长白三个人参产业园区建设,突出抓好林村、年久根参业、广药人参精深加工、首都国投人参化妆品等10个人参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5.1亿元。进一步加强了“长白山人参”品牌的加盟工作,全市共有10家企业的57个产品加盟了“长白山人参”品牌。新开发出人参缓释糖、皇封参紫参茶等食用人参新产品23个,上市销售的食用人参产品已达到42个。预计全市人参产业产值可达140亿元,比上年增长37%。(四)农业产业化水平稳步提升。实施了农业产业化推进工程。加强了18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完成年度投资8亿元。全市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48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50家。大力推行订单农业,延伸特色产业链条,全市订单农业达到31万亩。预计201*年农业产业

化产值达170亿元,比上年增长20%。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全市休闲农业企业数量已达44家,占全省数量的38%,预计全市乡镇企业企业营业业收入达588亿,比上年增长20%。

(五)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积极实施了“百村示范、村村提升”221工程,全市完成了22个高标准示范村和22个整体推进村建设,对145个重点区域行政村进行了环境综合治理。投资8.01亿元建设了450个新农村项目,栽植树木65万棵,完成绿化美化面积200万平方米,清理违规建筑475个,清理边沟55万延长米,修建围墙围栏1.4万延长米,修建固定垃圾点238处,建立长效清扫机制的街路里程达900公里。认真抓好垦区危房改造建设,今年全市完成垦区危房改造面积5.58万平方米,改造户数930户。

(六)社会化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强化农业执法力度,全市共检查经营企业2027个次,整顿市场416个次,强化农业信息化建设,新建农村电子信息服务站50个。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783万元,购置各类机具1071(台)套。加强了安全生产排查整治工作,查处液氨制冷农产品加工企业12家、农机安全隐患36处。

二、201*年工作打算

基本工作思路是:以建设生态效益型特色农业为主攻方向,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和谐稳定为目标,强力推进人参产业、特色产业、农产品

加工业和新农村建设,努力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主要目标是:201*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27亿元,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1846元,同比增长17%。

(一)突出发展规模型和效益型生态农业。稳步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规模型和效益型生态农业。全市重点抓好60个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和18个粮食高产示范区建设,发展10万亩高效经济作物。继续稳步扩大有机、绿色、无公害标识的农产品生产面积,确保年产量达到180万吨,推动农业向生态、优质、安全、高效方向发展。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新建3000亩棚膜、增加1万亩的露地蔬菜生产面积。

(二)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围绕参、蛙、菌、药、菜、牧、果、蜂八大特色产业板块,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加快特色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发展步伐。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强力推进基地建设,重点抓好8个林蛙产业基地、6个食用菌产业基地和12个中药材产业基地的标准化建设。强化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力培育综合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扶持2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超5000万元,培育10户村级农产品加工企业。全市特产业产值力争实现100亿元,增长20%。

(三)加快推进人参产业振兴。以建设三大产业园区、培育五大基地为主线,全力实施人参产业振兴工程,推动人参产业健康发展。重点抓好人参标准化生产建设和新型种植模式推广,完善6个省级人参标准化生产基地、40个市级人参标准化生产小

区建设,积极推广落实28项人参优质安全栽培技术,人参(西洋参)GAP生产面积稳定在201*万平方米,林下参发展到55万亩,非林地栽参达到600万平方米。坚持内部挖潜和外部拓展相结合,抓好人参深加工企业新建续建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大型龙头企业,完成产业投资8亿元。积极抓好万良人参市场、长白山特产城、靖宇特产市场、松江河人参现代物流中心建设,改善市场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市场功能。积极建立电子商务平台、网络营销和连锁销售,完善现代市场营销手段。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加大“长白山人参”品牌加盟力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

(四)不断提升产业化水平。按照“抓龙头、建基地、兴产业、富农户“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建设,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带动特色产业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发展。全市重点抓好6个产业化示范园区建设,以及15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确保年度完成投资7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力争实现200亿元,同比增长20%。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重点推进以休闲旅游农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建设,全市乡镇企业营业收入力争达到676亿元,增长15%。

(五)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两大重点,重点抓好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高效完成58个省级示范村项目建设,全市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建设完成投资3亿元。对100个村进行环境综合治理,不断改善农村环境。积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抓好71个新

型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建设。抓好垦区剩余危房改造工程。

(六)努力创新体制机制。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加快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发展步伐,努力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农业信息、农业科技、农业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机化建设,抓好农民科技和技能培训,改进服务手段,不断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扩展阅读:201*年上半年林业产业工作总结

201*年上半年林业产业工作总结

一、主要工作落实情况

1.协调落实政策。与市农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沈阳市201*年扶持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若干政策》,并主动与各区县联系,验收并奖励了符合政策条件的乡镇、合作社、协会、产业带头人,积极协调各区、县(市)和相关企业申报省级龙头企业、争取省财政对名牌产品奖励。

2.优化产业布局。一是为进一步优化我市林业经济发展环境,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不断提高林业综合经营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全面促进林业生态建设,经局党组研究,决定成立林业经济发展领导小组。二是与于洪区、铁西区经济技术一起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沙岭等地区家具集散中心的企业进行走访,从林产业的角度帮助企业联系贷款贴息、品牌培育等,为企业做好服务,尽可能地推动东北家具集散中心更大的集聚作用,使得周边地区一些相关企业迁入该区域。三是积极与沈北新区东北国际木材交易中心接触,了解市场状况,积极协助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主动与兴宏迪、朗森等原望花地区木材加工企业联系,协助解决新址选择和搬迁问题,推动东北地区最大木材交易市场的形成。四是报送国家林业局集体林地林下经济和林药、林菌相关内容,完成省林业厅关于经济林和林地森林中药材发展规划有关统计,修订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征求《关于进一步加强发展旅游业的若干意见(草案)》”相关内容。

1

3.完善服务平台。一是搭建商贸平台。按照省厅的要求,完成了林产品网上交易博览会等展会的项目征集、科企对接等工作。二是扶持重点项目,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生成技术含量高、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的项目,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比如为天峰生物、百世木业争取项目升级贷款补贴123万元,为企业项目优化升级解决了实际困难。

4.强化品牌效应。一是做好名牌产品推荐工作。建立了企业品牌数据度,选择11家林业企业拟推荐参与201*辽宁省名牌林产品评选。红星美凯隆总经理陈雪梅获评“雨生杯”首届辽宁林业产业人物荣誉称号,沈阳宏发企业集团家具有限公司等11个企业的林产品被授予首批辽宁省名牌林产品。二是加强林产品质量监管工作。配合国家质监总局、国家林业局完成对全市15家地板企业、10家细木工板企业的抽检工作;并为省质监局、省林业厅对我市地板、刨花板、细木工板企业进行质量抽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同时与市质监局接触协商,拟按照国家两局要求对全市木材、家具市场共同进行林产品质量抽检,拟抽检结果在《沈阳日报》等媒体予以公布。三是对申报“辽宁特产之乡”的乡镇进行初审后向省林业厅推荐候选乡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布局不尽合理,缺乏有效调控手段。

一是总体布局不尽合理,产业集聚效应尚不明显。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林业产业初步形成了产业格局。但由于各地在发展林产工业项目上,特色不够鲜明,产业同质化程度

2

高,尤其是木材加工业。且有些地方在培育产业集群的过程中急于求成,在企业发展及招商引资中一味求全,把大量“小而全”、关联度不大的企业集中到同一区域内。这样只能构成大量企业在地理上的自然扎堆,内部缺乏产品上下游的纵向分工和包括相关支持企业的横向分工,且易导致县域产业配置交叉雷同,同一集群内企业都在大量生产同质产品,区域间和集群内难以很好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二是产业布局难以调控。各地出于保护地方利益,乱上项目,争占资源的现象十分严重,给资源保护和产业发展带来很大的压力。但由于缺乏有效的产业退出机制,一些产能过剩,或者不符合导则规定的企业或项目,难以有效退出。且林业部门也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林业产业发展导则难以落实。

2.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科技支撑不足。一是木材加工为主的木质资源利用型产业仍占较大比重,以森林生态休闲旅游等为主的非木质资源开发利用产业仍发展不够。二是精深加工产品少,初级产品占80%以上,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更少。林业科研成果不少,但转化为实际生产的不多,科技对林业产业的贡献仍不足。

3.木材供给问题突出,后续资源难以保障。

一是总量供需矛盾仍较为明显。随着这几年我市林业产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以木材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的发展,给我市的木材原材料供应带来的很大的压力。原材料的供需矛盾,带来原材料价格进一步上涨,进一步给林产加工业的持续发展带来较大压力。二是结构性供需矛盾突出。我市本

3

地木材原料供给能力较差,且森林资源总体质量差,中幼人工林多,近成过熟林少,结构性和阶段性供求矛盾十分突出。阔叶材、大径材等仍依赖进口或者外地导入。三是木材原料市场难以规范。随着林产加工企业的发展,全市木材原材料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导致木材原材料来源乱象环生,对林业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形成阻碍。

4.林地经济需要进一步开发,存在问题十分突出。一是认识不高,农民的认识不高,认为收利小或受前几年栽植中草药的失败的影响而缺乏信心。二是投入不足,沈阳市林地经济潜力巨大,全市有600万亩的林地,其中200万亩以上都可以开展林地经济,但是目前林地经济扶持政策投入相对投入不足,限制了林地经济的大发展。三是项目不成熟,林下经济没有更多的外地经验去借鉴,靠自己去挖掘,找到好项目也很难达成共识。四是技术推广力度不够。五是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不配套。六是缺少龙头企业带动。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1.协同国家木制品检测中心、省林业厅驻鞍山木制品检验检测站有重点的开展地板等木材加工企业的检测工作。

2.配合省林业厅做好首届辽宁林业产业人物的颁奖及媒体宣传工作。

3.做好辽宁林产品网上博览会沈阳展区的布展工作。4.做好全市林业产业调研工作。

5.做好林地经济和企业典型的深度宣传工作。

4

6.成立沈阳市林业产业协会。7.完成双进双解工作任务。

5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市农委201*年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市农委201*年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市农委201*年工作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426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