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有生帮扶工作总结
“双有生”帮扶工作总结
高一年级高飞
教书人都知道,现如今厌学的学生随着学段上升而攀升。正如
老师常说的:“到幼儿园里去看小朋友,感觉个个都是那么地活泼可爱。到小学里,开始出现了差生;到初中,差生的数量就已经占据大部分了;再到高中,老师眼里就没几个聪明的同学了!”是啊!是老师都喜欢好学的孩子。
老师心里也应该明白:好学生无需老师多花时间、精力,事实上,老师的辛苦是为大部分学生而苦,是因后进生(或称厌学生)多而累的,这也是老师最值得敬重的地方。若是放弃了对这大部分学生的教育、指导,就失去了当老师的价值了。面对现实吧!怎样帮助厌学的学生?
一、靠近厌学的学生,走进厌学学生心灵深处。
学生厌学常常表现出的厌学行为是明显的、多样的,所以,班主任日常工作中,要多走近这些孩子,分析、了解他们厌学的因由,走进厌学学生的心灵深处,以便“对症下药”,尽可能地让这些学生逐步改变厌学状态。
二、多关心和爱护厌学学生。
凡厌学者,时间一久,便沦为后进生。后进生容易受别人的冷淡和歧视,或常常挨父母训斥,他们在心理上有一种压抑感和不信任感,所以,班主任老师应该多关心这些孩子,甚至还要多加爱护他们,因为他们的心理实际上是比较脆弱的,只有多关心和爱护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不会冷淡他们,更不会歧视他们,这样才有可能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
三、注意激发厌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少厌学生成绩差,但往往精力充沛,喜欢运动,或在其他方面有特长,这就需要老师班主任善于发现并鼓励、帮助这些孩子发挥长处,从而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把他们的精力、特长引向学习,使他们尝到学习的乐趣,继而把心思放到学习上。
四、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大家都来关心厌学学生(后进生)。班主任要抓好班级工作,形成团结友爱的集体,发动同学人人都来关心和帮助厌学学生,不允许有歧视和打击厌学学生(后进生)的现象发生。还有必要与家长密切配合,采取步调一致的教育态度和方法,使学生在学校和家庭都感受到关怀和爱护。五、学业上给予必要的辅导。
学生厌学大多是因为学习困难而导致的,随之产生厌恶学习、怕学习的心理,所以,老师先解决了厌学学生的心理问题之后,要在实际困难上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辅导,让孩子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老师的帮扶,把学习搞好。这样就不会继续厌学了。
扩展阅读:两有生帮教总结
罗家闸小学“两有生”转化工作总结
两有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都有比较严重的缺点,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他们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自卑感强。两有生由于较差,受到批评较多。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讽刺、挖苦,加上某些教师的"另眼相看",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进而自暴自弃。二、逆反心理较强。因为深感别人对自己的轻视,双有生的言行较叛逆。例如,认为违反纪律是"勇敢",向老师反映情况是"出卖朋友"。他们在处理同学关系时重感情、讲义气。在日常道德行为上言行不能统一。两有生的形成,固然与家庭、社会和学生等因素有关,但与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方法更有直接的关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事实上,两有生也有长处和闪光点,教师应该也能够做好每一个双有生的转化工作。
一、动之以情,消除戒备心理
消除戒备心理的唯一途径,是教师对双有生要爱得真,爱得深,将严格要求渗透在爱之中。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二、尊重信任,唤起自尊心
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表现为对个人的自我尊重,也要别人尊重自己的权利和人格。教师应当尊重、信任双有生,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自卑心理,唤起自尊心。三、晓之以理,增强两有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教师应晓之以理,提高双有生的道德觉悟和上进心,培养两有生是非观念,必须坚持正面诱导,以理服人,切忌简单粗暴,以势压人。对他们说理要透彻,一定要结合榜样教育和具体事例,利用集体舆论,辅之以分明的奖罚。四、持之以恒,反复教育,巩固双有生良好行为习惯
两有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因此,在转化过程中,两有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不断工作。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双有生帮扶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双有生帮扶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