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带乡驻村干部年度工作总结
以城带乡驻村干部年度工作总结
201*年8月为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经我委党组讨论决定,我被选定为以城带乡驻村干部,接受农村艰苦环境的挑战和组织上的考验,在第一线为古昌镇新民村服务。我牢记组织上的教诲,在古昌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团结和依靠村两委一班人,围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户万元增收工程这一主线,认真落实上级工作部署,在县、镇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扎实推进农村建设步伐,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全村经济、社会逐步协调发展,达到了驻村工作预期目标。
一、新民村基本情况
古昌镇新民村位于古昌镇西部,古保公路穿境而过,幅员面积8.70平方公里,东临玉带村、冲锋村,南连百合堂村,北临大青杠村,西临仁义镇。该村辖9个村民小组,有耕地5836.2亩,其中:水田3560.2亩,人均占有耕地0.95亩,有农户1956户。总人口6050人,其中:男性3097人,女性2953人,有中共正式党员94人,有劳动力3920人,外出农民工2560人。全年经济收入1323.5万元,人均纯收入6600元。该村特色产业有商品鱼、白猪,有种植大户2户,养殖大户15户。该村有水利设施:山坪塘23口,水渠1200米,电排1个,公路通过村9个社,村级公路23公里。
二、从事的主要工作
1.摸清村情,制定工作计划。201*年8月份,通过村办公室同事介绍和广泛走访村民家中了解,摸清了新民村村情。根据村情及选派工作要求,我制定了驻村工作计划,并经村“两委”会议讨论通过,使我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目标任务。
2.是协助做好村“两委”班子建设。一是通过经常与班子成员交流谈心,开展民主座谈会,开诚布公沟通交流,增强班子成员的凝聚力。二是组织每半月召开一次工作会议,明确工作职责,提升责任意识。三是制定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奖惩分明,规范制度建设。
3.是积极发展农业项目,帮助村民增收致富。根据新民村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村民养殖畜禽的习惯和老村干部多年的经验总结,大力在村内推广种植生姜、养殖白鹅、生猪等,并积极推动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社,扩大种养殖规模争取农经项目资金扶持,提升村民收入。
4.推动村务公开和村文化事业建设。一是完善了村里各项规章制度,并公开挂在村委会各个办公室内,督促工作人员严格律己。二是定期更新村务公开栏内容,将村办公室成员及村民关心的养老、医疗、低保等政策公示,便于群众办事。三是通过组织村民观看电影、听广播、自己表演娱乐节目等形式,丰富村民业余生活,加强社会文化事业建设。
三、存在的问题
1.农村工作知识欠缺。对当前农村政策和农村知识学习不够;在一些具体事情处理上对农村解决问题的惯性方式掌握不多;驻村时间较短,村情民俗的了解学习还需加强。
2.农村工作经验欠缺。虽然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但以前从未真正接触过农村工作。工作中有畏难思想、急躁思想、等靠思想,有时有打乱仗现象
四、几点感想与体会
-2-
驻村一年来,时间虽短,但我觉得受益非浅,细细回味,感慨良多。
1.领导的支持与关怀和同事们的鼓励,是我扎实开展驻村工作的力量之源。驻村以来,领导多次教给我有效开展工作的办法,在工作上给予我大力的支持。
2.依法行政,是抓好农村工作的要害。驻村后,通过走门串户的调查,我了解到农村干部工作的复杂和艰辛。在农民的法制意识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假如不依法行政,是难以服众的。
3.通过一年来的驻村煅炼,我对农民的生活、生产状况有了更深的了解,增进了对农民的感情,进一步增强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在一年来最基层的工作中,提高了自己分析能力、协调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综合素质和驾驭工作的能力得到了明显的加强,为今后回机关更好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扩展阅读:南平市省派驻村任职干部工作总结
南平市省派驻村任职干部工作总结
[来源:本站|作者:南平市委创新办|日期:201*年9月10日|浏览1579次]字体:[大中小]南平市省派驻村任职干部工作总结
南平市委创新办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安排,201*年8月20日和10月15日,省直和中央驻闽单位共下派南平市38名第二批驻村任职干部,赴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分布在10个县(市、区),31个乡镇,其中政和11人,松溪6人,武夷山4人,光泽4人,浦城3人、延平、邵武、建瓯、建阳和顺昌各2人。一年来,各位驻村干部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派出单位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下,以建设海峡西岸新农村为已任,比较快地适应偏远山区的艰苦生活,比较快地进入工作角色,所开展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一批发展项目已顺利启动、运作,村级组织建设工作稳步展开,实现了良好的开局。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深入调查定计划。38位驻村任职干部进村后,稍作安顿,就马上投入工作,把熟悉情况、摸清家底作为开展驻村工作的第一步。38个重点村多数地处偏僻、村落分散、地域广阔、山高坡陡,但他们总是起早摸黑,翻山越岭,做好调查摸底和走访看望工作,找群众促膝谈心,向群众嘘寒问暖。他们认真落实“三会一走访”,通过召开党员大会、两委联席会议和村民代表座谈会,找村两委干部谈心,挨家挨户走访看望老党员、离职村干部、致富能手和村民等形式,用最快的时间摸清村情,掌握民意,倾听群众呼声,查找贫困根源。对村里的自然、社会、人力、教育等各种资源都进行了全面了解和掌握。通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驻村干部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认真分析各村发展的优劣势,对驻村三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谋划,初步理清了三年的工作思路和近期的工作打算。这些思路紧紧围绕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个字”要求,涵盖了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方面面,特别是在制定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建设计划中,多数村能按照因地制宜、长短结合、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进行,并向派出单位作了专题汇报后形成,使计划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从而找到了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为搞好今年的驻村工作,南平市委创新办在深入调查基础上年初对全市的工作制定出总的计划,即要在省委组织部、省委农办的领导下,认真贯彻省里关于驻村工作的统一部署,按照抓学习促提升、抓班子促和谐、抓思路促完善、抓发展促增收、抓作风促形象的“五抓五促”要求,在“持续”上下功夫,努力实现南平驻村工作的“三个转变”,即从抓当前转向抓长远、谋根本,从抓基础转向抓拓展、促深化,从单兵作战转向互动联动、一体运作,把百姓的事做得更好,把南平市驻村工作搞得更好。各驻村干部都对今年的工作制定了具体的工作计划,对计划中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反复的论证,通过召开户代表会议、村民代表大会和走村入户的形式,对所要实施的项目进行认真地筛选、对资金的来源进行拼盘,紧紧围绕各地新农村建设规划,以改善重点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为目标,筛选群众最急迫、村里最急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项目。各村按照省里通知精神,按时完成省级扶贫捆绑资金及帮扶项目的申报工作。今年南平市项目资金共531万元,涉及7类58个具体项目,重点是道路建设、饮水工程和村部建设项目,共48项,投入项目资金464万元,占总项目数的82.72%,点总资金数的87.2%。驻村干部还向派出单位汇报今年工作设想,积极争取单位的支持。省国税局、省环保局等单位领导专门听取了驻点村和挂点村工作汇报,确定了今年帮扶的措施和资金。驻点村还为今年的工作目标制定详细的落实方案,对实施目标的措施、落实期限、责任人等都有明确规定。如建瓯市川石乡营勺村,今年主要任务是要建设好村部综合楼,为此进行了选址、筹集资金、工程招标等一系列工作,并向省监狱管理局和省建阳监狱领导汇报,争取支持,近日派出单位拿出30万元支持村综合大楼建设,目前,新村部综合楼工程建设已完成30%工程量,预计10月份可竣工。(二)完善设施夯基础。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对于扶贫开发重点村来说,这项工作尤为重要。虽然贫困村的贫困原因有多方面,但是,偏僻边远、交通不便、村落分散造成教育、文化、卫生、交通极其落后并恶性循环是贫困村的共同特点,“山高、水冷、土瘦、路远、贫穷”是各驻点村的形象写照。针对这一问题,驻村干部把改善驻点村基础设施作为治理贫困根源,增强发展后劲,改变落后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驻村干部在了解村情民意的基础上,按照民主、公开原则,研究确定三年内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并量力而行,分轻重缓急,依靠捆绑资金和挂钩单位、派驻单位的支持,进行了通村道路硬化、通自然村路面硬化或整修、巷道整治、修膳小学和村部、人饮工程、架设有线电视线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一年来,共完成建制村道路硬化134.39公里,机耕道、巷道168.22公里,森林防火带建设40.5公里,建设引水灌溉渠32.541公里,建设村道照明24.1公里,新增程控电话覆盖人口2793人,新增移动电话覆盖人口6088人,新增有线电视覆盖人口13762人,新增安全饮用水覆盖人口11633人,新建沼气池394个,造福工程搬迁81户322人,房屋总建筑面积11374平方米。今年进行56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其中道路建设30个,饮水工程11个,村部建设7个,广电建设和水利工程各2个,农村卫生1个,也都在紧张的建设中。上楼、黎舍、庆元、横路、岱后、胡推、双坑、洞宫、楼下、黄岭、吴场、双新、横坑头等村继续抓好公路硬化工程。据不完全统计,今年项目基本着手建设,已完工的项目有道路建设16个,50多公里,饮水工程4个,村部建设3个。村头村、九篷村等认真抓好沼气池建设,改善农村卫生、居住环境,仅前坑村就完成73口。
(三)突出民生促增收。发展是一个沉甸甸的话题,对肩负使命的驻村干部来说尤其如此。如果说去年的主要精力是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今年大家则花了大力气狠抓发展工作。各村充分遵循自然规律,以发展现代农业的眼光,发挥当地优势,因地制宜地寻找适合当地发展的农业生产项目,大力发展烟叶、反季节蔬菜、稻田养鱼、中草药种植、特色养殖、竹木加工等等,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对于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村,驻村干部们把眼光放在大力发展烟叶上,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促进面积增加和产量增长上。营勺村种烟603亩,仅此一项,全村平均每户烟农可增收14316.7元。松源村针对本村劳动力不足情况,充分发动党员组成互助组织,并实行统一发放烟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定购烟后稻种。在科技的支撑下,今年种植烟叶340多亩,面积比去年翻了两番,烟叶产量、质量明显提高,喜获丰收。株林村种烤烟280亩,预计可增加村民收入300元,村财收入6万元。张屯村种烤烟200亩,实现零的突破。驻村干部李建为调动群众种烟积极性,带头与村主任合伙种植烟叶24亩。古林村采取倒金字塔思想工作方式发动村民种烟。据统计,全市省级扶贫重点村今年共种植烟叶5000多亩,可获得产值1500多万元,农民人均可增收300元,村财增收100多万元。驻村干部根据各自村的村情,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后源村引进“高山区种植吉林鸡爪椒”项目,试种已获得成功,并通过几户农户不同经营措施对比,总结出集约经营提高产量的措施,明年拟扩大订单生产。枫溪村引进槟榔芋种植。横路村种植反季节蔬菜350亩。岱后村在抓传统农业同时,种植高山反季节西红柿。杨里村、村头村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山源村通过抓“竹烟养”特色产业,发展“一片二户”,既科技种植毛竹示范片,食用菌种植和獭兔养殖示范户。前坑村发展立体化种植、养殖,前期工程已启动。驻村干部还结合资源优势,吸引企业经营人员到村投资办厂。菖上村为了增加村民收入,主要在劳动力转移上作文章,引进了各投资300多万元的一个竹制品加工厂和六羟基加工厂。该村预计每年可获50-100万元的务工收入,可为当地政府带来200万元以上税收。该村还从西芹镇引进了一个小项目麻将席加工,组织了40多名在家妇女,在不离家的情况下进行麻将席加工,村民至少也可增加收入近30万元。岭山村引进毛竹加工厂,提高毛竹经济附加值。
(四)为民办事重实效。山区农民是最实在,也最讲实惠的。各位驻村干部都比较注意从大处着眼、小事着手,既谋划大思路,又注意从小事做起、点滴做起,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最急迫的事,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后乾村位于海拔750米以上的大山深处,稻田养鱼已有201*多年的历史,制成的鱼干一直是武夷山地区祭祀用品和馈赠佳品。驻村干部江涌驻村后,将后乾鲤鱼干更名为武夷山稻花鱼干,并在201*年厦门98中国经贸洽谈会暨海峡旅游博览会上成功亮相。由于众多媒体的争相报道,稻花鱼干每公斤售价从110元提升到240元,后村还成立了稻花鱼合作社。目前,后村正在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努力解决稻花鱼产量规模、工艺标准、商标标识等一系列问题。一个充满乡土气息的土特产品,经过运作、包装,逐步向现代农业产业迈进,起到了兴一个产业,富一方人的作用。驻村干部谢孝碰主动向省广播电视大学、省国税局、省林业厅、省财政厅、省农办汇报驻村情况和村情民意,让挂点帮扶单位了解仙槎村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需要解决的真实问题。通过努力,已经向上述单位争取到60万元帮扶资金,解决了村里的人饮水、毛竹山机耕道问题等,为群众办好事实事。驻村干部张继享,带领杨里村小学的学生及老师共计34人赴福州参观、学习,省环保局对此事十分重视,亲自过问并落实安排好学生、教师的吃、住、行,还赠送每位学生的学习用具书包及铅笔盒。驻村干部苏龙共为当地群众办好事实事10余件,解决了墩上村“村村通广播电视难”、“行路难”、“读书难”、“农田放水难”等问题。经驻村干部林茂理同志的努力,由省市县移动公司投资46万元帮扶建设的“株林村移动信号台”已开通,率先成为松溪县移动信息示范村。厦门航空公司已累计在南平招收30多名农民工。省高速公路总公司也为当地解决14名剩余农村劳动力。
(五)抗御灾害建家园。今年是我国我省自然灾害频发的一年。1月中旬至2月中旬,受强冷空气影响,一场罕见的、五十年不遇的大范围、长时间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袭击了我市的10个县(市、区),给受灾地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省定扶贫开发重点村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冰灾的袭击,造成公路溜方,竹木折断,家畜冻死,农作物受损,交通、通信、供电、广电等设施中断。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8.0级特大地震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强烈的地震波动全国,在瞬间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面对灾难,全体驻村干部坚守在各自岗位上,一手抓抗灾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谱写出一曲曲感人的篇章。
1、尽职尽责,奋战第一线。灾情出现后,受灾村驻村干部立即召开当地村两委干部和党员会议,研究部署抗灾应急方案,动员和组织群众自救,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扶贫挂钩帮扶单位和派出单位报告灾情,同当地乡、村干部一道,深入各自然村受灾点检查灾情,指导抗灾自救工作。驻村干部林颐健放弃春节回家团圆,留在村里同村民一起抗灾救灾。他走家串户,察看灾情,组织养羊户做好小羊羔安全过冬工作,并协调有关部门及时修复被冰雪压断的电路,让村民过年用上电,过好年。驻村干部陈振喜带领村两委买来蜡烛分发到每家每户,解决村民断电照明问题,买来柴油机为村民加工大米。他还同村干部群众一道破冰清障,确保村民出行安全通畅,组织人员手搬肩扛将救灾物资运到山上,及时分发到村民家中,并为孤寡老人送去御寒的棉衣棉被。驻村干部洪成语积极同当地供电所联系,冒着雨雪组织电路抢修,及时恢复村里供电。还与南平电视台记者一起深入到受灾最严重的上庄自然村了解灾情,掌握第一手材料,并将情况及时向当地政府和有关单位报告。他始终牵挂村里群众,年关到了才回家过年,大年初四又赶回村里组织抗灾救灾工作。驻村干部陈曦针对灾情及时成立村抗灾应急小组,组织人员紧急向村里运送3台柴油机、5吨大米和1.3万根蜡烛,为182户农户发放慰问金和衣被,并组织村民生产自救,投工投劳600余人次。驻村干部张继享组织人员抢修电力设备,清理路障,做好安全隐患排查,确保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目前,正组织村民抓好毛竹垦复等生产自救工作。驻村干部李建灾后购置大量蜡烛、手电分发给村民,用于生活应急照明,组织党员干部、村民清理道路,摸清受灾详细情况,积极向有关部门汇报受灾情况,争取有关部门的扶持帮助。
2、雪中送炭,情暖驻点村。在接到驻点村的受灾情况报告后,省直机关扶贫挂钩帮扶单位与派出单位十分重视,有的立即召开专题会议,派出慰问小组,组织救灾物资,冒严寒、踏冰雪,把救灾物资和救灾款及时送到群众手中。有的厅局领导还亲自奔赴第一线,指导抗灾救灾,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和省派驻村第一书记。省环保局马承佳局长,节后上班第一天就召集会议,听取光泽县两个村的灾情汇报,组织全局干部捐款捐物,派出纪检组长黄伟庆一行到驻点村察看灾情,并送去2万元慰问金和1400多件衣物。省体育局得知驻点村受灾严重时,当即决定筹措救灾款近10万元以及柴油、蜡烛、食用油、盐、面食等,稳定了村民的情绪,帮助他们开展灾后自救,恢复生产、生活。省总工会驻点村灾情后立即下拨10万元用于光泽司前乡墩上村和华桥乡古林村抗击冰灾,并送上军大衣30件、衣服300套,省总工会领导于初八到村看望受灾群众。
3、献出爱心,情系震灾区。5.12地震发生后,省派驻村干部和所在驻点村的干部群众同全国人民一样,用各自不同的方式支援灾区人民抗震救灾,彰显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精神,把大爱传递,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灾区人民表达一份爱心。“一定要组织全村党员为四川灾区捐款,献出我们的一份爱心”这是驻村干部林仲友从福州打来电话向村里表示支援灾区的决心,并寄来了200元。菖上村共捐款8437.3元,好多村民拿出了他们家一个月的生活费捐给灾区,希望能给灾区群众一点帮助。上楼村捐款11710元,其中48名党员捐款3570元。洞宫村全村在家的173户人家为灾区捐款4028元。王山口村共计向灾区人民捐赠爱心款4577.5元。营勺村村民积极、踊跃向灾区捐款3778元。林茂理个人就捐款达1602元。等等。据统计,我市省派驻村干部共向灾区捐款达33946元,省级扶贫重点村共为灾区捐款达62903元。(六)注重提升树形象。驻村干部们经过近一年的工作和实践,基本掌握了农村的工作方法和方式,全体驻村干部心系农村农民,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树立了良好形象。
1、加强学习。驻村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把它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驻点村的首要政治任务;认真学习省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建设;认真向当地领导学习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艺术,向基层干部学习,向农民群众学习,不断增长自己的才干;利用各种机会学习政策,特别是市、县、乡的各项具体可操作性的政策。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驻村干部理论素质和领导能力。驻村干部江涌,通过调研,兼顾调整后乾村水稻品种,建立鱼稻生态系统,提高种田效益。通过思考,撰写出《横走几步又何妨》、《高位嫁接与嫁接高位》等文章,对驻村工作提出了具有借鉴性的想法。驻村干部洪成语撰写了《开弓没有回头箭》的调研文章。2、改进作风。驻村是一次锻炼,也是一种考验,驻村干部始终能做到建设自我、完善自我。在廉洁自律方面,能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财务制度,当好村集体财产的“管家”,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在提高领导水平方面,凡事能做到群策群力、集体研究、集体决策,不独揽大权,不搞一言堂,不驾凌于其他人,不高高在上,遇事多沟通,发挥其他人员作用。在遵守工作纪律方面。遇到重大事情和突发事件,能在第一时间向乡镇党委、政府和领队报告,进村出村,特别是进出南平,能向两村两委、乡党委以及领队报告。王山口村开展了村干部工作述职制度,改变了村干部的工作作风。
3、典型激励。驻村干部姚裕华同志于今年1月底查出患有白血病,3月28日不幸去世。他驻村时间虽短,但他为锦屏村的发展倾注心血,深得村民的爱戴,150天里他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感动。我们在全体队员中开展了向姚裕华同志学习的活动,组织队员捐款,组织了一系列文章在媒体上宣传,起到较好效果。同时,我们还积极向省委组织部、省委农办报告其先进事迹和家庭困难,得到组织上的大力关怀。
4、营造氛围。为做好驻村宣传工作,市委创新办制定了三年宣传工作计划,今年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驻村宣传工作的通知》。全市驻村宣传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据统计,仅今年在省委创新办《创新简报》上,刊出南平专刊2期,正稿12条,简讯稿25条。我们认真总结工作经验,挖掘热点重点和闪光点,以专题报道的形式在主流媒体上宣传报道南平机制创新的成效,先后在福建日报、海峡通讯、闽北日报等刊物上刊登10余篇。“七一”前夕,省委机关刊物《海峡通讯》以《不辱使命》为题,专门采写了省派南平驻村工作的文章,报道了驻村干部在基层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我们还注意收集积累各类影像、图片、文字等资料。
(七)着力党建促和谐。基层组织建设是驻村工作的首要任务。一年来,各村一是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工作责任制,强化班子核心作用。浦城县省派驻村干部深入实施“五要”工程,松溪县省派驻村干部开展“核心工程”建设,不断提升党支部在村各项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及统揽全局的能力。二是推进村级民主管理,重大事项由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研究决定,全面实行了村务公开,成立了理财小组,建立了村务公开栏,村财收支、建设项目、指标发放、计划生育以及其他需要公开的项目全部上墙公示。村账实行一月一公开,对工程建设项目能实行公开招投标并成立监督小组。三是增强两委班子团结。岭完村因种种原因造成村主干不和,给村里工作开展带来很大困难,蔡永华耐心细致地做好两委成员的思想和协调工作,“七一”前夕,岭完村迎来一件大喜事,该村书记被评为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受到省里表彰。戴意生同志到右巨村后,针对班子存在不和问题,积极做好两委成员的思想工作,把他们重新拉回到合作的轨道上来。四是积极做好发展新党员工作,大力培养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热心公益的经济能人和思想活跃、有文化的年轻人入党,不断增添党支部的新鲜血液。南亨村从申请入党的20多名村民中,挑选较为优秀的5名培养为入党积极分子,从4名积极分子中发展3名为预备党员。一年来,38个村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17名,发展新党员75名。五是加强基层组织的阵地建设。松溪县6个村创新工作机制,把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阵地建设作为新一轮驻村工作的突破口,短短半年中解决了无址办公问题,制度与三年规划上墙,办公设施完善,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农民议事和活动的好场所。六是积极化解矛盾。营勺村是个矛盾纠纷大的村,“十七”大期间,一些村民欲赴京上访。驻村干部陈崇和发挥多年从事政法工作的经验优势,与当地村干部一道耐心做细致的工作,初步化解矛盾,确保了“十七”大期间的安定稳定。
省派南平驻村工作得到各级的充分肯定。在去年年度考评中,全体队员被评为优秀,部分队员被评为各级先进个人。在南平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七年暨表彰大会上,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村头村被评为南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驻村干部吴政权、洪成语、林金桑、林仲友荣获南平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驻村干部陈力克、李新荣获南平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林颐健被评为全市抗冰雪灾害先进个人。
二、体会和存在的问题
在一年来驻村工作的调研和实践中有如下体会:(一)驻点村条件确实艰苦,亲历亲为,增强了队员的责任感与紧迫感。这次派驻南平的38个扶贫重点村中,呈现地域分布广、跨度大,高山偏远村居多的特点,且经济状况差,基础设施薄弱。属于老区村的有26个,占68.4%,少数民族村1个;通村道路未硬化(部分硬化)的村23个,未安装(部分安装)闭路电视的村32个,未解决(部分解决)安全饮用水的村28个,未解决通讯设施的村13个,无址办公村(村部破旧)12个,无卫生所村20个。面对这些情况,驻村干部们并没有退却,反而激发了他们的斗志,增强了改善这一落后现状的决心。他们脚踏实地地工作,深深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工作的责任感与紧迫感大大增强。驻村干部伯华强到任后感触良多,他归纳为三个“动”:一是激动,生于农村,回到农村,是组织安排来为农民群众服务的,感到激动,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激情;二是感动,感到各级领导对驻村干部在生活和工作上的关心和支持,感到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欢迎,增添了工作的原动力;三是冲动,树立了敢于面对种种困难和恶劣环境的信心。
(二)各级领导确实重视,为驻村干部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为了迎接省下派村支书的到来,南平市各级党委、政府作了精心的安排。在生活上,为驻村干部配置了卫生间、洗浴设施、床上用品,以及电视机、VCD机等日常生活用品;为了方便工作联系,还配置了通讯工具,并在乡镇所在地也安排了住所。在工作上,各驻点村都有一位县级领导挂点和一个县直部门挂钩,选派一名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作为工作助手,还配套安排了科技特派员和金融助理,以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7月17日,正在政和县调研的黄小晶省长专门听取了驻村干部工作汇报,充分肯定了驻村干部一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勉励大家勇于实践,不辱使命。南平市、县、乡各级领导经常深入下派村看望驻村干部,指导工作开展。省派干部驻村后不久,南平市委书记徐谦、市长龚清概、市委副书记翁卡等领导先后多次深入驻点村看望慰问驻村干部,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指导驻村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到目前为止,共有105人次省直厅级领导、311人次省直机关处级领导、282人次挂钩和选派单位的企业领导、127人次设区市领导和399人次县(市、区)领导到村调研并看望驻村干部。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办公厅、省发改委、省水利厅、省交通厅、省建设厅、省外贸厅、省总工会、省国税局、省环保局、省体育局、省旅游局、厦门航空公司、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省教育学院、省高速公路公司、省监狱管理局、省船舶工业集团、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华闽集团公司、省机电设备招投标公司等派出单位也十分重视,单位领导和处室负责人多批次到村看望慰问驻村干部,给予了他们莫大的鼓励和支持。
(三)派出单位确实支持,为驻村干部开展工作提供强大的后盾。作为下派干部的“娘家”,各派出单位普遍关心下派干部生活和工作,努力解除其后顾之忧,让下派干部能安心驻村。驻村干部能紧紧依靠省直单位的力量,及时向派出单位和挂钩单位领导汇报,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如省教育学院派驻黄岭村任职干部林聪欣,驻村后了解到当前严重制约村经济发展的是通往乡镇的道路,为解决这一“瓶颈”问题,林聪欣同志在认真细致调研的基础上,决定着手进行这5公里道路硬化,并向学院党委汇报资金缺乏情况,学院党委非常重视,支持35万元修路缺口资金。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已向派出单位争取扶持资金
1452.75万元,大部分派出单位领导都下村了解情况并现场解决有关问题,有的项目已开始实施。如省交通厅、省高速公路公司扶持黎舍村、岱后村、胡推村和庆元村614.45万元、省发改委扶持吴场村120万元、厦门航空公司扶持延平区上楼村100.4万元、省环保局扶持双坑村和杨里村94.06万元、省国税局支持松溪驻点村64.4万元、省体育局扶持岭山村63万元、省检验检疫局扶持横路村40万元、省监狱管理局扶持营勺村34.8万元、省建设厅扶持南亨村和田溪村49.7万元、省总工会扶持墩上村和古林村46万元、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扶持锦屏村34万元、省东南造船厂扶持双新村33万元、省机电招投标公司扶持王山口村13万元、华闽集团扶持前坑村和山源村20万元等等,各派出单位都尽自己所能,大力扶持任职干部所派驻的乡村。
(四)全体驻村干部确实敬业,树立了党的最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驻村工作对于每个驻村干部来说都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省派南平的驻村干部具有部门分布广、素质高、年富力强的特点,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从城里到农村第一线,从机关到基层,从干部到一个村的主官,角色不同,但他们角色转换很快,主动融入,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吃苦耐劳,他们一心扑在村里的发展和群众冷暖上。他们通过起早摸黑走村串户、找人谈心、召开党员会议、两委联席会议等形式,摸村情、把民意。一年来,驻村干部对驻点村的基本情况都能如数家珍,讲到生产和发展思路清晰,讲到困难和问题心急如焚。有的同志还根据村里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拜访了县直有关部门,并向派出单位作了汇报,力争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全体驻村干部沉下心来,心系村里,即使回家也总是有一种责任牵挂。一年来,他们做到了思想上“扎根”,工作上“深入”,管理上“科学”,实现了能力上的“提高”,工作成效上的“显著”。驻村干部艰苦奋斗、忘我工作、为民谋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展现了省直机关和中央驻闽单位党员干部的良好素质和精神风貌,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村干部群众的好评。在调研和实际工作也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当地干群期望值高,工作压力大。在调研中,切身感受到驻点村的村民群众和所在县(市、区)和乡镇领导对省下派干部的热情和企盼。热情好客、民风纯朴的老区人民以大红的标语、喜庆的鞭炮迎接省上干部,他们认为这是“百年一遇”,“千年等一回”,期望省城来的书记能给他们带来幸福的明天。许多村把道路硬化、自来水、村部、村小学、通讯设施建设等高投入的项目寄希望于新任的书记。驻村干部感到肩上的担子是沉甸甸的,工作压力大大增加。(二)劳动力不足矛盾突出。受城乡差别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转移,特别是一些有文化、有知识、懂管理的青壮年均外出打工,造成从事本村农业、林业生产的劳动力严重不足,尤其给创办工厂企业面临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匮乏,从而给扶贫重点村“造血”功能的培育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扶贫工作整体推进难。省级扶贫重点村大多数村落分散,自然村多,随着“造福工程”的进一步实施,自然村数也在不断减少,但受到搬迁名额、选址、资金等客观条件的影响,村落分散的局面仍难以改变,使得扶贫开发工作难以整体推进,也将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很大的困难。(四)部分村矛盾较多,下派书记工作难度大。一是受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的影响,一些村宗族势力、裙带关系较为严重,人际关系盘根错节。二是由于历史欠帐多,相当部分村负债运行,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推进,又暴露出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因此,下派书记化解矛盾纠纷的任务很重。三、下一阶段工作思路
下一阶段,省派南平驻村工作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要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各村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凝聚力量,加大责任,加大动力,加大决心,进一步强化细化措施,抓落实、抓平衡、抓发展,全面完成年度各项任务。
(一)认真抓好项目建设。要严格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捆绑资金及项目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闽委办[201*]21号)的有关规定,使用好201*年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捆绑资金,做好项目资金的测算,节省每一分钱。要根据各村实际,把扶贫资金用在最优项目和最急需的项目上,力争用出成效。要按照所申报的项目要求进行实施,若有项目变更要向当地扶贫机构(老区扶贫办)反馈实施更改。同时,要多向上级领导和有关处室领导汇报,继续取得派出单位和挂钩单位的支持。项目建设上要坚持量力而行、不搞花架子、不搞“烂尾”工程,努力为村驻点村多办实事、好事。(二)继续发展生产促增收。要在上半年工作基础上,继续认真做好下半年的生产发展,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集体增财。多引进适宜当地生产的项目,发展种养业、加工业,调整好农业产业结构,特别是要做好烟后稻的生产工作,计划好冬闲田的开发利用工作。同时,要做好增加村财的工作,寻找和制定出村财增收的路子和方法。
(三)继续加强基层党建工作。要按照各级党委的部署,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将党建工作列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发挥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增强两委班子团结,推进村级民主管理,高度重视发展党员工作,特别把符合条件、年纪较轻、有致富能力的同志吸收到党内。力争使班子结构、能力水平有一个大的改善。
(四)组织驻村干部进行有针对性的外出学习考察。为了进一步帮助下派驻村干部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能力,开拓工作视野,学习借鉴各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绩和好的经验和做法,加快推进我市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工作,拟分批次、有针对性的组织省派驻村干部带领驻点村的专业能手、种植大户和流通大户到外地进行学习和考察。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以城带乡驻村干部年度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以城带乡驻村干部年度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