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实施历史新课改的总结与反思

实施历史新课改的总结与反思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6 19:20:59 | 移动端:实施历史新课改的总结与反思

实施历史新课改的总结与反思

实施历史新课改的总结与反思

本溪市第二高级中学孙荔荔

随着各项改革的逐渐深入,近几年高中新课程改革也以迅猛之势全面铺开。我校也于201*年正式进入了新课改的队伍行列,全面使用了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新教材,新教材同老教材相比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因此对每一名历史教师来讲,又都站在了崭新的教学起点上,新的机遇、新的挑战也接踵而来。在几年的探索实践中,我对新课改也曾产生过这样或那样的困惑并努力探寻解决的方法。如何转变教学理念?如何把握历史教材?如何在新课改的浪潮中脱颖而出?这些成为老师们工作之余常谈的话题,结合近三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对高中历史新课改粗浅的总结与认识,希望大家批评指正。一、转变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

转变教学理念是顺应新课改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老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久而久之,学生的个性被泯灭,创造性被扼杀,从长远看学生还谈何发展。新课改下提倡的教学观念如下: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积极主动学习态度、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人文性课程、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课堂教学注重过程、综合实践活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发展性评价等等。由此可见新课改下师生观、学习观发生巨大变化。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则成为课堂的引导者,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从学什么到知道怎样学,课堂的教学鲜活了起来。夸美纽斯说过:“真正的教育不只在学校中,通过学校而且将在一生里洋溢和传播着教育。”这句话是对新课改理念最好的理解和阐述。我们采取以下措施来实施课改新理念,取得一定效果。1、以人为本、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

根据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教学应是一种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的活动,它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涵着师生对实现生命价值的共同追求。它所关心的不仅是人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而且在于人的生命意义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彰显和扩展。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关照生命。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创设情境: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创设情境,让学生生命的光辉闪耀历史课堂。譬如在《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这一课的设计上我采用了情景式导入、问题探究、讨论法、以史观今等多种方法来激活学生的求知欲。首先通过播放美国国歌使学生迅速融入情境,伴随着教师的娓娓道来导入新课;在讲授新课这一环节中,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学科网站上的大量资料,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层层剥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自觉地进入到教师所创设情境中,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到了当时的美国为什么要颁布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所体现的民主精神以及1787年宪法对美国的巨大意义。在评价1787年宪法时,学生们可以自主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甚至相互之间可以辩论,这就充分地尊重了生命的独特性,而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予适度引导,而并不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对于那些幼稚的回答和奇思妙想,教师以宽容的态度予以接纳,这就充分尊重了生命的生成性。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我引导学生用所学历史知识来解释现今的一些事件,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现实意义。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从自己的经历,从内心的情感积累和独特感受出发,通过激情地讲述去揭示和拓展生命的意蕴;学生在教学中投入着情感、滋润着情感、陶冶着情感,通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感受生命的涌动,成为既具有知性、理性,也充盈着灵性与感性的整体的人。多媒体教学的适当运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教学因其图文声像并茂,能突破视觉限制,调动学生的兴趣、情绪和注意力;它的信息容量大、密度高,也有利于节约时间和空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关于记忆持久性的心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的内容的10%,自己听到的内容的20%,自己看到的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的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所说的内容的70%。

但多媒体教学也有一定的弊端。从组织教学到练习,从新授到巩固,课件贯穿于课堂的始终。这样由传统的人灌输式教育变为机灌输式教育。盲目地依赖于计算机,那么就会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无法摆脱“满堂灌”的模式。

2、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综合实践活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我们提倡探究式学习,但不能滥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有其存在的空间,不能一味否决,要结合新的教育理念加以继承。对于那些浅显的问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而那些难度很大、学生的能力无法完成的问题,交流讨论也得不出什么结果,这时教师仍要讲,新课程并不排斥教师讲,要“精要地讲”,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主体性。提纲式教学:

早在201*年历史组进行过提纲式教学的尝试,取得一定的成效。在新课改形式下,由于历史学科由原来的按时间讲述的通史教学一下子变成了专题史教学(相当于直接进入高三最后一轮复习),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难度加大。而且面临着内容多,许多新内容连老师都需要继续学习,在这种新情况下,如何解决在有限时间里完成课标要求的教与学的任务?我们又采用了提纲式教学。但是不是盲目的照搬书本内容,而是参照多本教学参考书总结提炼出来一套适合学生的提纲。也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让部分学生也参与进来,指导学生编写提纲,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每次上课前发给学生,它的好处在于把提纲作为学生预习的重要依据,使学生能依据提纲迅速掌握书中重点,节省了老师的上课时间,又节省了学生上课记笔记时间,复习时又有了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展开课前演讲活动,从内容来说,具有进步意义、健康向上、激发爱国热情,每一个学生演讲后,并提问选题的依据,以使全班学生达成共识,演讲范围非常广泛如人物篇文天祥、拿破仑、杨靖宇、黄道婆等,事件如一战、二战、货币的发展和由来,东北抗日联军等。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可以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知识,还可以锻炼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的活动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历史备课组还展开历史研究性学习《经济腾飞和社会生活变化》活动,对此活动历史组教师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定小组成员(组长和组员)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技能。当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融洽、工作出色时,他们学到的就会更多,学得也就更加愉快。学生课后查找文字资料和制作课件,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积极性很高,热情参与,活动开展的很顺利。3、课后反思

上完课,教师应及时反思,这也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其目的有三:其一,检查本节课的课堂效果,所用的教法、学法是否恰当,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有何优点,什么环节需要改进,并最终形成新的课堂设计,从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其二,验证实验教材和《课标》的可行性;其三,为课题收集素材。所以我们历史备课组的教案每节课后都有课后记。例如:在讲经济发展史第四单元时,教材没有整体规划,那么教师有必要进行一下规划,交待给学生一个整体结构,便于学习,把现代史分为四个部分,过渡时期、全面建设时期、文革十年及现代化建设时期。使学生思路清晰,学习轻松自如。4、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发展性评价

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有意识地减少定性评价,增加发展性评价;减少批评与否定,增加鼓励与表扬。在课堂中,“你真棒!”、“你回答得很好!”、“真不错!”这样的表扬词已经取代了“不对!”、“太笨了!”、“不要胡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保护了学生表达与质疑的勇气。二、新课改教学的困惑

三年新课改教学之后,感觉还存在一些问题:

1、新教材内容太多,容量大,在有限的时间里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感觉教起来非常吃力。

2、以专题方式学习,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大,而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普遍较差,这给高中教学带来很多困难。

3、专题史人为地割裂了历史之间的相互联系,如,政治事件的形成往往与经济事件、文化事件紧密联系,单独学习政治史是无法深入理解和掌握的。

4、新课标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要掌握大量的史料,必须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而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重,时间很有限,上网查阅的条件不具备。5、高考试题与课标内容的差距

总之,新课改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只要我们善于抓住机遇,理智的应对挑战,相信一定会在新课改的大潮中有所收获。“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新课改之路必将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定!

扩展阅读:实施历史新课改的总结与反思

实施历史新课改的总结与反思

一、转变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

转变教学理念是顺应新课改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老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久而久之,学生的个性被泯灭,创造性被扼杀,从长远看学生还谈何发展。新课改下提倡的教学观念如下: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积极主动学习态度、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人文性课程、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课堂教学注重过程、综合实践活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发展性评价等等。由此可见新课改下师生观、学习观发生巨大变化。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则成为课堂的引导者,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从学什么到知道怎样学,课堂的教学鲜活了起来。夸美纽斯说过:“真正的教育不只在学校中,通过学校而且将在一生里洋溢和传播着教育。”这句话是对新课改理念最好的理解和阐述。我们采取以下措施来实施课改新理念,取得一定效果。

1、以人为本、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

根据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教学应是一种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的活动,它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涵着师生对实现生命价值的共同追求。它所关心的不仅是人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而且在于人的生命意义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彰显和扩展。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关照生命。

①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创设情境: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创设情境,让学生生命的光辉闪耀历史课堂。譬如在《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这一课的设计上我采用了情景式导入、问题探究、讨论法、以史观今等多种方法来激活学生的求知欲。首先通过播放美国国歌使学生迅速融入情境,伴随着教师的娓娓道来导入新课;在讲授新课这一环节中,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学科网站上的大量资料,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层层剥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自觉地进入到教师所创设情境中,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到了当时的美国为什么要颁布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所体现的民主精神以及1787年宪法对美国的巨大意义。在评价1787年宪法时,学生们可以自主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甚至相互之间可以辩论,这就充分地尊重了生命的独特性,而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予适度引导,而并不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对于那些幼稚的回答和奇思妙想,教师以宽容的态度予以接纳,这就充分尊重了生命的生成性。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我引导学生用所学历史知识来解释现今的一些事件,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现实意义。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从自己的经历,从内心的情感积累和独特感受出发,通过激情地讲述去揭示和拓展生命的意蕴;学生在教学中投入着情感、滋润着情感、陶冶着情感,通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感受生命的涌动,成为既具有知性、理性,也充盈着灵性与感性的整体的人。

②多媒体教学的适当运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教学因其图文声像并茂,能突破视觉限制,调动学生的兴趣、情绪和注意力;它的信息容量大、密度高,也有利于节约时间和空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关于记忆持久性的心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的内容的10%,自己听到的内容的20%,自己看到的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的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所说的内容的70%。

但多媒体教学也有一定的弊端。从组织教学到练习,从新授到巩固,课件贯穿于课堂的始终。这样由传统的人灌输式教育变为机灌输式教育。盲目地依赖于计算机,那么就会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无法摆脱“满堂灌”的模式。

2、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综合实践活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我们提倡探究式学习,但不能滥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有其存在的空间,不能一味否决,要结合新的教育理念加以继承。对于那些浅显的问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而那些难度很大、学生的能力无法完成的问题,交流讨论也得不出什么结果,这时教师仍要讲,新课程并不排斥教师讲,要“精要地讲”,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主体性。

3、课后反思

上完课,教师应及时反思,这也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其目的有三:其一,检查本节课的课堂效果,所用的教法、学法是否恰当,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有何优点,什么环节需要改进,并最终形成新的课堂设计,从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其二,验证实验教材和《课标》的可行性;其三,为课题收集素材。所以我们历史备课组的教案每节课后都有课后记。例如:在讲经济发展史第四单元时,教材没有整体规划,那么教师有必要进行一下规划,交待给学生一个整体结构,便于学习,把现代史分为四个部分,过渡时期、全面建设时期、文革十年及现代化建设时期。使学生思路清晰,学习轻松自如。

4、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发展性评价

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有意识地减少定性评价,增加发展性评价;减少批评与否定,增加鼓励与表扬。在课堂中,“你真棒!”、“你回答得很好!”、“真不错!”这样的表扬词已经取代了“不对!”、“太笨了!”、“不要胡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保护了学生表达与质疑的勇气。

二、新课改教学的困惑

三年新课改教学之后,感觉还存在一些问题:

1、新教材内容太多,容量大,在有限的时间里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感觉教起来非常吃力。

2、以专题方式学习,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大,而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普遍较差,这给高中教学带来很多困难。3、专题史人为地割裂了历史之间的相互联系,如,政治事件的形成往往与经济事件、文化事件紧密联系,单独学习政治史是无法深入理解和掌握的。

4、新课标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要掌握大量的史料,必须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而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重,时间很有限,上网查阅的条件不具备。

总之,新课改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只要我们善于抓住机遇,理智的应对挑战,相信一定会在新课改的大潮中有所收获。“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新课改之路必将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定!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实施历史新课改的总结与反思》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实施历史新课改的总结与反思: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实施历史新课改的总结与反思》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432553.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