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四年级思想品德教学总结

四年级思想品德教学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6 19:39:18 | 移动端:四年级思想品德教学总结

四年级思想品德教学总结

四年级思想品德工作总结

思品教学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开放性的思品教学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改变传统的思品教学的某些弊端,使思品教学充满思辩色彩,充满生机活力。它以大思品为理念,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基本渠道,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以提高思品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

本学期取得的成绩:一、广阔的教学阵地。

开放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

二、互动的动态式讨论。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开放的动态式讨论、小组合作形式,使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得到了“全身心”的投入上,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有了更为真切的情感体验,有利于道德认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多样化的情境式表演。

我们可以结合有关教学内容,采用讲故事、听歌曲、情感朗诵、角色游戏、小品表演、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情境表演”。教学中分别让学生角色扮演,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内容。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这时更应该给他们创设一定的情境。

情境表演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真实、亲切,能使学生充分参与、积极表现,融入课堂教学,比较自然地主动发展,从而深化道德认识,内化道德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设计开放式实践活动。

《课标》中提出“教师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优化思品课堂教学,就是要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社会因素,由课堂延伸到课外,依托教材,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将校园、家庭、社会等一切有利于学生明理、导行的场景都当作课堂,“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切实提高思品教育的实效。

存在的问题:

1、与社会实践活动合作不够紧密。

我们的作业设计应该要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有趣。2、与少先队活动结合不够紧密。

学生的天性是乐于自己探索,好游戏、活动,课堂上的说教再生动也缺乏形象性、参与性,而少先队活动可融思想性、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参与性于一炉。因此,作为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把思品教学与班队活动结合起来,从班队活动中深化思品教育。

针对以上的不足,在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节思品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为配合好思品教学,应有一定的强化规范训练,结合思品教学制定每周每月的规范目标,使课堂上的热情延伸到课外。经常不断地进行课后导行、巩固,才能使学生把热情倾注到所接受教育的内容上,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实施思想品德教育课开放化,将引起教学结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变化。总之,只有真正改变过去从教材到课堂封闭、单一的思品教学模式,从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加强思品教育,才能真正提高思品教育效益,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扩展阅读:四年级思品教案

第一单元哺育我成长的家乡

单元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初步了解家乡地理、自然环境及经济特点的基础上,对家乡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去了解、探究家乡的知识,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能力与技能

会利用简单的图例、方向标、比例尺看懂地图;会从不同角度了解家乡的气候、物产等方向的特点。

3.知识

知道自己家乡的具体位置及与相邻省份的关系及简单来历,了解家乡的气候、特点及主要物产。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去认识家乡,探究家乡,分析家乡,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主题内容

1.我的家乡在哪里。2.我的家乡风光好。3.家乡的四季变化。4.家乡物产知多少。授课时间:10课时

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总32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已家乡的名字、名字的来历。(演变)

2.学会使用图例、方向标、比例尺等工具在地图上找到家乡的位置及相邻的省份。

3.激发学生进一步发解家乡的兴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

会使用图例、方向标、比例尺(地图语言)教学准备

1.课前学生调查家乡名字的来历,形成书面材料。2.教师准备一幅较大的中国行政区域拼图。3.教师制作一个小指向标。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活动一:说说我的家乡

1.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介绍家乡,激发学生介绍家乡的欲望。

2.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可相互补充),并填写教材P3页下方留白。

3.学生交流自己家乡的情况。活动二:猜猜我的家乡名1.教师引发学生思考

为什么家乡的名字都不一样,这些名字有什么来历?2.学生相互交流,教师指名发言。3.将自己的家乡来历写在空白处。活动三:我的家乡在这里

1.在地图上找自己的家乡,相邻的省份及省会。2.通过使用指向标了解家乡与首都北京的位置关系。3.填写教材P6页空白。活动四:拼图游戏

1.将中国版图的拼图拆开,让每个学生想象自己家乡版图的形状。

2.将拼图逐一组合。

作业:写一篇以“家乡版图形状的联想”为题目的作文。板书设计:

地图语言:图例、方向标、比例尺

地图上方向北

西东

课前批注:

课后批注:

第二课我的家乡风光好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2.通过了解、展示家乡的风光,体会家乡的可爱。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喜欢家乡的风光,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

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教学准备

1.收集祖国名山大川的风光图片。

2.收集、整理家乡有代表性的风景名胜的图片,做好家乡风光展的准备。

3.调查家乡主要景点的位置及参观游览路线。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32课时第2课时)

活动一:说说家乡的山和水1.教师导入

2.出示教材P7页的六幅图,介绍那里的美景。

3.学生分组交流,首先将自己熟悉的家乡美景的名称、特点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4.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说说山、水的过人之处。活动二:家乡美景展

1.学生收集家乡美景的图片,也可以自己绘画、拍摄等。2.布置家乡美景展板(注意分类粘贴)。3.进行展览。4.交流展后感想。板书设计:

家乡的山和水

祁连山大野口龙首山丹霞黑河

课前批注:

课后批注:

第二课时(总32课时第3课时)

活动三:我是小导游

1.学生收集有关景点的图片、资料。

2.设计“家乡三日游”的旅游表(可填写在教材P9页的表格中)。

3.编写导游词,可写在教材P10页的留白处。4.选出“小导游”带领同学们游览,并进行讲解。活动四:演讲比赛“我爱家乡的××”

1.以“我爱家乡的××”为题,可以家乡的某一山、某一水,也可是家乡的某一处景物。

2.演讲的内容包括风光的地点,主要景色的特点,为什么喜爱这一处景物,要抒发自己的喜爱之情。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讲。4.学生对演讲进行评价。

5.教师结合学生演讲,评价进行小结。课前批注:

课后批注:

第三课家乡的四季变化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交流等多种途径,了解家乡气候的主要特征。2.知道在不同的季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不同。3.体会气候特征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关系。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教学准备

1.中国气候分布图一幅。2.气象卫星云图。3.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4.收集家乡四季变化的资料。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32课时第4课时)

活动一: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

1.出示中国气候分布图,教师简介我国的气候特征。2.小结: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季风气候显著。

3.讨论: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有些条件?

4.小结: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之外,南方北方普遍高温,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使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在高温季节,农作物生长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夏季又是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最多的季节,这样的气候,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都十分有利。

5.让学生谈谈自己了解的一些气候和生产、生活的关系。板书设计:

家乡的四季变化

我国气候特征:复杂多样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季风显著

课前批注:

课后批注:

第二课时(总32课时第5课时)

活动二:我是小小气象员

1.课前布置学生记录一周本地区的天气情况。2.播放天气预报,请学生观看。

3.学生做小小气象员,介绍自己记录的某一天的天气。4.讨论:天气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关系。5.小结: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活动三:介绍家乡的四季

1.课前学生收集自己家乡一年四季的平均气温。

2.结合前两次活动学到的知识和自己收集的资料,说说家乡气候的特征。

3.交流:家乡的四季。

4.在教材第12页上记录自己家乡一年四季有哪些主要特征?

5.展示记录结果,同学之间互相评议。板书设计:

家乡的四季变化

我国气候特征:复杂多样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季风显著

课前批注:

课后批注:

第三课时(总32课时第6课时)

活动四:小调查——不同季节的生产生活

1.了解不同季节的生产生活,先出示教材P13页的四幅图,让学生谈谈图上的内容,自己了解的农业生产生活,学生充分发言后,教师补充。

2.分组讨论:为什么不同的季节,人们的生产生活不同?3.观察:教材P13页四幅图。

4.让学生说说图上的活动。(春耕、夏管、秋收、冬储)5.了解:在自己的家乡,人们一年四季的生产生活有哪些不同?

6.将调查结果填入教材第14页的表中,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明白四季的气候特征不同,人们生产、生活也随之发生变化。作业:收集我国有名的物产的资料。板书设计:

家乡的四季变化

不同季节的生产生活:春耕夏管秋收冬储

课前批注:

课后批注:

第四课家乡的物产知多少

教学目标

1.知道家乡的主要物产有哪些。

2.体会家乡物产与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的关系。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愿意为家乡的发展硬献计献策的情感。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建立起从小努力学好本领,长大为家乡做贡献的决心。教学准备

1.收集我国有名的物产的资料。2.准备家乡名优特产实物。教学时间:4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32课时第7课时)

活动一:说说家乡的物产

1.出示教材第15、16页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这几个地方的物产,使学生明白,我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物产。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先将自己知道的家乡的物产列出赤,在小组进行交流,然后总结出家乡的物产有哪些?

3.小组交流:要求说出物产的名称。活动二:小调查家乡的物产

1.导入:本节课我们将开展以调查为主要方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调查的内容是自己家乡分布哪些物产?

2.提问: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方法进行调查?

小结:可以去图书馆看书,可以上网,可以询问家长,可以去产地参观、访问等。

3.指导学生制定调查计划,分类去调查。4.调查后,将结果填入P17页表格中。板书设计:

家乡的物产:小麦、玉米、各类蔬菜。名优产品:民乐大蒜、临泽红枣、

山丹羊肉、肃南鹿茸

课前批注:

课后批注:

第二课时(总32课时第8课时)

活动三:

讨论会:为什么自然环境不同,物产会不一样?

1.教师说: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不同的地方物产不一样,今天我们来讨论这个问题。

2.引导学生说出:地貌地形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气候特征不同,适合生物生长的条件就不同。

3.辩论:能不能把南方的香蕉拿到北方来种?活动四:家乡名优特产展示会

1.让学生展示收集到的名优物产实物或图片。2.介绍家乡的名优特产。课前批注:

课后批注:

第三课时(总32课时第9课时)

活动五:分组交流会

1.学生调查家乡有哪些名优特产,它们为什么出名?2.学生将调查的结果填在教材P20页表格中。3.汇报交流调查结果。

4.小结:名优特产出名的原因很多,既在于它的品质,又在于人们对它的外包装。

活动六:“金点子”大赛

1.教师结合教材第19页图文讲解特产出名的原因。如:景德镇瓷器、东北人参等,今天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出点子,让自己家乡的特产更出名。

2.宣布“金点子”大赛的比赛规则。

3.将自己想出的点子和设计的广告词写在教材P21页。4.选出1-2个金点子。

板书设计:名优产品出名的原因:品质、包装。课前批注:

课后批注:

第四课时(总32课时第10课时)

活动七:参观家乡名优特产1.教师提前联系好参观地点。

2.对学生提出要求,遵守纪律,听从安排,注意安全。3.带领学生参观。4.指导学生写参观日记。

第二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积极投入学习活动,使学生感悟家乡的民风民情、欣赏家乡的民间艺术,体会家乡人生活的独特韵味;在了解的家乡的基础上,为家乡骄傲,树立向家乡名人学习,为家乡做贡献的志向;正确认识家乡民间习俗生活的影响,痛恨迷信行为,自觉抵制各种迷信活动。

2.能力与技能

能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掌握家乡民风民俗中的特色活动及相关内容。

3.知识

知道家乡的人吃住等方面的地方特色;了解并学会欣赏家乡的民间艺术;知道家乡名人;探询家乡风俗习惯,自觉抵制陈规陋习,知道用科学的方法战胜迷信。教学重点

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名人名士,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时间:12课时

第五课居民与饮食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居民的特点,探究房子与自然的环境关系,学会画出家乡独具特色的民居。

2.了解家乡饮食的特点,实地品尝独具特色的家乡小吃,知道它的特点,尝试学习烹制其中一种特色的小吃。

3.通过学习,探究家乡的居民、饮食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关系,进一点了解家乡。

教学重点

探究家乡的民居、饮食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教学准备

1.师生收集全国各地具有地域特点的传统民居的图片资料。2.收集我国饮食文化方面的资料,调查各地饮食的不同特点。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总32课时第11课时)

活动一:传统居民大聚会

1.首先展示有关祖国各地民居的图片资料。2.通过图片了解各处民居的特点和其形成的原因。3.初步了解各地有特色的民居及其特点,明确住房与人们生活环境的关系。

活动二:探究房子的秘密

1.将收集的各种家乡传统房子的资料汇集在一起,并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探究学习活动。

活动小组一:找特点行动小组;活动小组二:探究建造原因行动小组;活动小组三:归纳优越行动小组;2.举办“夸夸我们的房子”汇报交流会。

3.请学生自由以图画的形式,将本课所收集的家乡住房展现出来。板书设计:

探索房子的秘密:冬暖夏凉

课前批注:

课后批注:

第二课时(总32课时第12课时)

活动三:天南地北话饭

1.教师导入:你们都爱吃什么饭?2.学生交流: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倾听。

3.教师引导:你们刚才听到同学们说到爱吃的饭时是否发现了什么规律?

4.引导学生了解饮食的地域差异。

5.提出学习的重点内容,请学生说说各地饮食有什么不同?6.学生阅读课本,完成表格的填写。7.师生交流。

活动四:“风味小吃”品尝会

1.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活动,从下列三种方式中任选一种,进行课前准备。

(1)每人收集整理一个地方名吃的介绍资料。(2)学会制作一种地方风味小吃的方法。2.口头介绍地方名小吃,进行“耳朵的品尝”。板书设计:风味小吃:拉面、搓鱼子课前批注:

课后批注:

第六课家乡的方言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体味家乡人对方言的情感,明确方言与家乡人生活的关系。

2.通过将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了解说方言的利与弊,正确认识方言,学会正确应用普通话。

教学重点

了解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明确利弊。教学准备

1.师生收集相关的方言资料。

2.学生收集家乡方言土语词汇、记录下来。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32课时第13课时)

活动一:了解方言在人们生活的应用,明确利弊。1.教师播放用家乡方言表现和各种节目录像导入引导学生观看,激发学生的兴趣。

2.交流谈话:教师和学生用方言对话。3.学生交流:体会家乡方言的特点。4.体会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5.总结家乡人和方言的关系。

6.交流说方言在生活中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7.归纳总结。

活动二:辩论会——方言与普通话哪个好1.对比方言与普通话

(1)让学生将家乡方言普通话对比(2)纠正自己普通话中的方言(3)完成教材表格的填写

2.小小辩论会:说说方言和普通话哪一个好?课前批注:

课后批注:

第二课时(总32课时第14课时)

活动三:了解其它地方的方言1.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地方的方言。

2.将其与普通话比较,让自己学好普通话,说一口流利的标准的普通话。

3.让学生进行普通话交流,看谁的普通话说的标准。

第七课多彩的民间艺术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地方戏剧,曲艺和各种民间工艺,学会欣赏这些民间艺术,在欣赏中感悟家乡人的心灵手巧。

2.树立为继承和发扬家乡的民间艺术贡献的信念。教学重点

体味民间艺术带给人们的乐趣。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家乡民间工艺的各种实物、图片、文字资料,教师将教材中介绍的各种工艺制做成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总32课时第15课时)

活动一:欣赏民间戏剧曲艺

1.教师导入:让学生谈谈自己了解的戏剧、曲艺。2.谈谈自己的感受。

3.共同交流、探究民间戏剧、曲艺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活动二:我来演一演

1.师生共同创设家乡民间戏曲汇演的场景,请学生进行戏曲表演。

2.引导学生学唱家乡戏曲。活动三:家乡民间工艺展示会

1.将课前收集的各种家乡工艺品展示出来。

2.相互欣赏工艺品的实物。3.全班交流

(1)向全班介绍喜欢的各种工艺品。(2)谈谈自己的感受。4.教师归纳总结。板书设计:

民间曲艺:秧歌、腰鼓、踩高跷、邵家戏班(秦腔)课前批注:

课后批注:

第二课时(总32课时第16课时)

活动四:走访家乡名艺人、学一手1.师生共同介绍家乡著名的民间艺术。2.教师提供家乡著名艺人的相关材料。3.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合作,走访家乡名艺人。(1)提出走访要求。(2)制定走访方案。(3)准备汇报。

第三课时(总32课时第17课时)

活动五:动手试一试

1.引导学生交流介绍自己感兴趣的民间工艺。2.小组合作、动手制作喜爱的工艺品。

3.将做好的工艺品放在展示台,分别介绍自己的作品。4.进行“巧手奖”评比活动。

第八课家乡民俗探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各种传统节目,婚丧嫁娶及民俗的形成,流失与演变情况。

2.列举家乡民间特色的活动,列举本地现实存在的陈规陋习,分析其对人们的不良影响。

3.了解迷信的骗人本质,学会用科学战胜迷信。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民俗活动的资料。2.观察身边的迷信话。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总32课时第18课时)

活动一:走进丰富多彩的民俗

1.教师导入:大家喜欢过年,请说一说,你们为什么喜欢过年?

2.学生自由发言,共同归纳过春节的传统习俗。3.交流课前收集的习俗资料,合作填写教材的表格。活动二:探索民俗的秘密

1.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家乡习俗质疑,它们是怎样来的?为为什么要有这样的习俗?

2.引导学生进行探秘活动。

(1)确定探秘的目的。(2)寻找探秘方式。(3)确定时间。3.学生实地进行民俗探索秘密活动。4.教师总结。课前批注:

课后批注:

第二课时(总32课时第19课时)

活动三:用科学战胜迷信(一)认识迷信的嘴脸

1.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什么是迷信,在我们的周围有哪些迷信活动存在?

2.学生结合身边事例和收集的资料,列举现实中的迷信现象。3.明确:那些所谓鬼神治病,吓唬人是迷信活动而利用计算机算命也是披着高科技外衣的迷信活动。

4.教师讲述有关各类迷信活动危害人们,给人们生活带来灾难的相关事例。

(二)揭开迷信的外衣

1.教师导入:许多迷信活动看起来似乎挺神,它真是哪么神吗?

2.学生将了解的迷信手段相互交流。3.小结。板书设计:

用科学战胜迷信鬼神治病

披着科技的外衣

吓唬人课前批注:

课后批注:

第三课时(总32课时第20课时)

(三)用科学战胜迷信

1.教师导入:认清了迷信的本质,我们如何战胜它?

2.师生交流:明克科学是战胜迷信的有力武器。3.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该怎么办,怎样制定行动计划?(1)自己不参与迷信。(2)学好科学知识。(3)宣传科学知识。

(4)劝告身边亲人,朋友不参与迷信活动。4.积极行动,反对封建迷信:写一份“倡议书”。

第九课他们是家乡人的骄傲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名人,知道他们的事迹,懂得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能够成就不平凡的业绩和道理。

2.学会小组合作,调查和访问的基本方法。3.喜欢家乡的优秀人物,并愿意以他们为榜样。教学重点

了解名人事迹,实践自己行动教学准备

收集家乡名人的资料、照片、事迹。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32课时第21课时)

一、导语

平凡之中蕴含着伟大、名人、明星并不神秘,真正的名人就在我们身旁。

二、活动一:夸夸我们的家乡人

1.阅读课本P49页资料,引出自己家乡的名人。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资料,相互交流。3.将自己喜欢的名人填在P50页空白处。三、活动二:名人就在我们中间

课前安排学生在自己生活的周边寻访著名人物的事迹。步骤如下:1.成立访问小组。2.确定寻访人,制定访问计划。

3.双方约定一次访问。4.做好访前准备。5.进行访问。6.整理材料。7.进行交流。四、教师小结。

他们是家乡的骄傲

名人就在我们中间:课前批注:

课后批注:

第二课时(总32课时第22课时)

活动三:我们是家乡未来的骄傲

1.引导学生继续上节内容,谈谈他们为什么出名?2.谈谈自己将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为家乡做贡献?

3.小练笔:以“我想成为一个××的人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第三单元发展中的家乡第10课家乡的发展变化第一课时(总32课时第23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家乡家庭生活,家乡环境、家乡人的观念变化。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特点,与人们生活的

关系。教学准备

学生从长辈那里了解自己家庭生活情况变化情况(从衣食住行几个方面来了解。)录音教学过程

活动一:介绍“我的家”

1.导言:同学们,今天老师邀请大家到我的家里去做客,你们想去吗?

2.老师出示准备的图片或者自拍的短片,给学生们介绍自己的家。重点介绍自己家的住房结构家庭,家庭陈设,家人的起居生活等,为后面学生的介绍做一个范例。

3.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图片,在小组内互相介绍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生活情况。

4.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介绍活动二: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事情

1.导言:同学们,我们现在的家庭生活多么美好,多么幸福,你知道你们家过去的生活情况吗?让我们去问问爷爷奶奶吧!

2.播放录音: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生活。板书设计:

第10课家乡的发展变化

活动一:介绍“我的家”----介绍自己的家庭生活情况。活动二: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事情----播放录音课前批注:

课后批注:

第二课时(总32课时第24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特点,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和运用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

组织学生从长辈那里了解过去的家庭生活是怎样,并做好寻

访记录。教学过程

活动三:大搜寻行动

1.组织学生从长辈那里了解过去的家庭生活是怎样,并做好寻访记录。

2.在寻访活动中搜集一些家里过去使用旧物品或一些老照片。

3.在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搜寻结果,自编文或设计简报记录下自己家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过去和现在的情况。

活动四:新闻发布会

1.讲述我家的过去和现在。

2.我们了解了家庭生活的过去和现在,也已经感受到每个人的家庭生活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你能不能畅想一下我们的家在将来会发生什么变呢?

板书设计:

第10课家乡的发展变化

活动三:大搜寻行动----搜寻家里过去使用旧物品或一些老照片。

活动四:新闻发布会---畅想一下我们的家在将来会发生什么变化

课前批注:

课后批注:

第三课时(总32课时第25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调查问题的方法,并能与大家交流调查结果,分享学习成果。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和运用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和运用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

学生能够调查家乡道路交通的变化情况(包括铁路、普通公路、高速公路、立交桥、过街大桥、公交线路等)。

教学过程

活动五:讨论会

1.组织小组讨论:我们的家庭生活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2.全班学生各抒己见,可以引导学生:从国家政策、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各方面去寻求推动家庭生活变化的原因。

活动六:小调查1.小调查

(1)请同学们把家乡以前的道路交通状况和现在的道路交通状况进行调查对比,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

(2)了解自己家乡有哪些铁路、普通公路、高速公路?它们分别从哪里通往哪里?

(3)你所在城市有哪些过街天桥和立交桥?你能把它们名字都写下来吗?

(4)你知道你们市区有哪些线路和公交汽车吗?它们的起止点是哪里?传经哪些站点?

2.学生带着自己的调查结果进行集体汇报交流。

3.教师播放反映本地区道路交通发展的资料片,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更加全面感受到家乡道路交通的发展变化情况。

板书设计:

第10课家乡的发展变化

活动五:讨论会——我们的家庭生活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活动六:小调查——了解自己家乡有哪些铁路、普通公路、高速公路、设计出行方案课前批注:

课后批注:

第四课时(总32课时第26课时)

教学目标

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学生调查在他家附近都有什么新的变化?新建了哪些公园、绿地、购物场所、娱乐场所等教学过程

活动七:争当小小导行员

1.教师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指定起始地点,请学生根据自己对本地交通现状的了解熟悉情况,设计出行方案。

2.在活动中,鼓励学生设计出不同的出行方案,可以使用不同的交通工具,可以走不同的线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现代四通八达的交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活动八:小记者行动——放眼看家乡

1.请同学看看他的家乡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在他家附近都有什么新的变化?新建了哪些公园、绿地、购物场所、娱乐场所等?

2.说说,议议

(1)这些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2)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板书设计:

第10课家乡的发展变化

活动七:争当小小导行员活动八:小记者行动

放眼看家乡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课前批注:

课后批注:

第五课时(总32课时第27课时)

教学目标

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活动九:放羊娃的故事

1.教师讲述放羊娃的故事。

2.同学们,你们听了放羊娃的故事有什么感想呢?

3.有学生畅谈感想引出家乡人在教育观念上的转变。现在的家乡人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的巨大力量,更加重视儿童的教育问题。希望工程。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的实施,给很多儿童提供了学习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和条件。

活动十:小小辩论会

1.现在的家乡人在观念上还发生了哪些变化?2.引出相关辩论题目,例如

(1)年轻人应该在家务还是外出打工?(2)你支持贷款消费这一新的消费观念吗?

3.组织学生在辩论过程中深刻感受到家乡人观念的变化,从中懂得家乡的发展离不开家乡人观念的变化,家乡人观念的变化又促进了家乡的发展。板书设计:

活动九:放羊娃的故事、“知识改变命运”

活动十:小小辩论会——家乡人在观念上还发生了哪些变化课前批注:

课后批注:

第11课让家乡环境更美好第一课时(总32课时第28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确一些问题,树立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树立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准备

学生对影响我生活环境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调查教学过程

活动一:“为什么会这样”讨论会

1.老师带领学生阅读教材第三名67页插图及文字说明,使学生明白。我们周围有许多污染环境的现象存在,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

2.学生交流自己关于环境污染产生原因的观点。3.自由组合

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环境问题组成调查小组。4.交流确定调查表的前三项内容。5.指导学生,按照调查表的内容进行调查,并及时进行填写。活动二:调查结果发布会

1.教师导入: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对影响我生活环境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调查,下面我们就以发布会的形式进行交流吧!

2.选出发布会主持人。

3.各小组发布自己的调查结果。4.学生谈自己的收获。5.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活动三:环保资料交流会

1.教师导入:我们通过调查,深入了解生活中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那你们知道我们国家和全慕世界目前的环境现状吗?

2.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教材第三梯队70页的文字资料。3.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环保资料。4.学生谈收获,教师总结。板书设计:

11.让家乡环境更美好

活动一:“为什么会这样”讨论会---污染环境活动二:调查结果发布会

活动三:环保资料交流会--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课前批注:

课后批注:

第二课时(总32课时第29课时)

教学目标

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教学重点、难点

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教学准备

老师调查:国家和当地政府为保护和改善家乡环境实施了哪些措施和行动?教学过程

活动四:家乡的环保活动

1.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教材71页插图及文字说明,使学生明白家长的政府和人民已经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正在采取各种措施,治理家乡的环境。

2.老师调查

谁还知道国家和当地政府为保护和改善家乡环境实施了哪些措施和行动?

3.请同学把自己知道的写在教材第三梯队72页的空白处。活动五:我们为家乡环保提建议(交流会)1.教师导入

我们共同生活在同在片蓝天下,家乡的环保离不开你、我、他、面对家乡的环保问题,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2.交流会

学生进行评价自己的好建议。

3.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并总结本次活动。

4.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好建议写在教材第三梯队73页空白处。板书设计:

11.让家乡环境更美好

活动四:家乡的环保活动---政府采取各种措施

活动五:我们为家乡环保提建议(交流会)--面对家乡的环保问题提出好的建议课前批注:

课后批注:

第12课家乡的明天什么样第一课时(总32课时第30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规划。

2.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搜集资料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搜集资料的能力。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自己所在地区未来发展规划和目前正在实施的规划情况和资料,可以是规划图。或者是纪录短片。教学过程

活动一:家乡的未来

1.教师为大家展示自己家乡的未来规划图或纪录,并加以讲解。

2.请学生谈谈:你看后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3.揭示活动主题:家乡的明天什么样?活动二:信息交流

1.收搜信息: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来了解自己家乡的未来发展规划,获取信息。

2.交流信息:(1)四人小组交流(2)各组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3)小结:我们的家乡正发生着飞速的变化,可以想象家乡的未来将会是多么的美好,作为家乡的主人,祖国的主人我们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我们要从小立志烘干家乡的未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板书设计:

12家乡的明天什么样

活动一:家乡的未来——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活动二:信息交流——作为家乡的主人,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课前批注:

课后批注:

第二课时(总32课时第31课时)

教学目标

1、感觉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礼之情。2、畅想家乡美好未来,愿为家乡的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重点、难点

感觉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礼之情。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彩笔和纸张。教学过程

活动三:金点子交流会

1.家乡的大发展,关系着你我他

祖国的大发展,大家想办法,我们来为家乡发展献一计。2.学生自己设计金点子。3.小组讨论交流金点子。4.各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发言。

5.评价各小组的点子,从中选出金点子、银点子、铜点子各若干条。

6.将学生设计的金点子交送有关部门。活动四:我为家乡绘蓝图1.尽情畅想

你希望家乡的未来是什么样?

2.自己用自喜欢的方式来描绘家乡的美好明天,可写一写、画一画、说一说等。

3.全班交流你为家乡绘制的蓝图。板书设计:

12家乡的明天什么样

活动三:金点子交流会:金点子、银点子、铜点子活动四:我为家乡绘蓝图:描绘家乡的美好明天。课前批注:

课后批注:

第三课时(总32课时第32课时)

教学目标

激发起学生为祖国,为家乡的美好前景而奋发图强的光荣使命感。

教学重点、难点

激发起学生为祖国,为家乡的美好前景而奋发图强的光荣使

命感。教学准备

为歌颂家乡、歌颂祖国的飞速发展变化排演节目。教学过程

活动五:我们大家一起唱

1.分小组编排歌颂家乡、歌颂祖国的小节目。

2.在全班内表演小节目,全班欣赏,激发热爱家乡和祖国的积极情感,畅想美好未来。

3.欣赏并共同演唱可由,《在希望的田野上》板书设计:

12家乡的明天什么样

活动五:我们大家一起唱

编排歌颂家乡

歌颂祖国的小节目。

课前批注:

课后批注: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四年级思想品德教学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四年级思想品德教学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四年级思想品德教学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434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