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教学总结

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教学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6 20:10:49 | 移动端: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教学总结

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教学总结

201*学年第二学期教学总结

这学期我担任七年3班、七年4班两个班的历史与社会以及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工作,其总结内容如下:

一、在教学上所作的努力和取得成绩方面:

首先在思想我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等相关的教育法规,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的对自己和学生都提出高要求,依法从教,一丝不苟。

其次,在教学上,每节课我都做到认真的备课,精益求精,力求做到自己感到满意。在备课上我坚持备详案,认真的检讨自己在教学中失误,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不厌其烦的写出具体的教学步骤和方法。在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上,我坚持及时的批改,注意从一些细节上发现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或者是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因此在学校每次作业教案评比基本上为A等。

第三,在对学生的管理上,我坚持严格要求和说服教育想结合,特别是在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在课堂上思想开小差,讲话的或者捣乱的,还有同学平时布置的作业没有及时完成的,这时候我都非常的有耐心进行教育,同时在态度上非常的严厉,让学生知道这样做是不容许的,是错误的。在课后还坚持找这些同学谈心,目的是是使这些同学能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在平时的一些作业中我一直坚持这种方法,抓反复、反复抓,直到学生改正为止。

最后,在教学之余,我注重加强对自身素养的提高。认真阅读各种教育教学书籍,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有关教科研活动,坚持上了一节学校公开课《生活从哪里开始》,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在学校组织的期中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其中初一4班平均分名列年段第一,优秀和及格率名列年段第二。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觉得自己还有很多方面还做的不够:

第一,教师自身的基本功还不扎实,在对新课程知识的把握和理解上还存在着许多欠缺。

第二,从学生方面来讲,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在态度上还不怎么重视,经常的拖

拉不完成作业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上课还做其他的事情。学生对社会课程的学习还缺乏足够的兴趣。

第三,教师自身的素质比较,参加有组织的学习机会很少,特别是社会和思想品德课程,机会更少,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三、今后的努力的方向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认为自己今后的努力的方向是:1、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改革社会和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

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社会课堂活力,激发学生学习社会的积极性。

2、要有认真老老实实的态度教学,自己本身要对社会和思想品德足够的重视,这样学生才会有所重视起来。

3、认真反复的抓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在教学上要用两条腿走路。

201*年6月25日

扩展阅读: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教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精神,结合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促进历史教学工作发展,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二、工作思路:

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学工作方向,贯彻基础教育改革的思想精神,认真学习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及史学研究的有关理论,优化课堂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实效。

以课程教材改革为契机,以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初中新教材教学为重点,切实落实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过程方法探索、新课程教法研究、历史学科教学质量提高,促进教学成效。

学习与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提高历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与可持续性,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三、教材分析:

201*年版本的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材内容,主要以中国地理知识为主,分为4个单元: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七单元生活的变化,第八单元文明探源。

从对中国家园的了解,到对台湾的探究,;再深入对中国不同地区地理的认识;了解生活变化,认识历史的发展变化,然后是对文明发展的初步把握,最后是对人类文明的探源,理解文明多样性的由来:

中国整体地理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人们生活的区域变化人类文明历史的演进。

四、重点:第五、六、七单元

难点:了解中国整体的地理知识;掌握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色;理解生活的变化构成了历史,从时间和空间上认识世界;分析和探源文明演进的来龙去脉。教材重点:掌握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色;理解生活的变化构成了历史,从时间和空间上认识世界。

五、教学措施:

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将在教学中采用以下措施:

1、明确目标,自主研讨,目标的确定,要面向全体,有一定的梯度,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因此,我要根据课文的特色和学生的实际设计不同的层次目标。

2、激趣导疑,合作探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者要进一步创设与目标指向相关的良好氛围,激发兴趣,设置悬念,唤起情感,集中反馈。

3、巧设促想,深化内容。发展思维,学会创新,因此,这一环节的要求是:教者要善于梳理学生提出的疑问,捕捉“焦点”巧问促思,激发矛盾引起冲突,迸出思维的火花,调动感情参与,达到教学的目的。

4、点评深化,模拟拓展。以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深度和创新思维的广度入手,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延伸。

5、利用资源,巧设问题。尽量多地引用课外资源,从生活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进度和课时安排:

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预备课1课时

第一课国土与人民2课时第二课山川秀美2课时

第三课地域差异显著2课时探究课五认识宝岛台湾1课时

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北方地区2课时第二课南方地区2课时第三课青藏地区2课时

探究课如何开展社会调查1课时

第七单元:生活的变化第一课规则的变化2课时第二课传媒的行程2课时第三课生活的故事2课时探究课区域的变化

第八单元:文明探源

第一课原始先民的家园3课时第二课早期文明区域3课时第三课中华文明探源3课时

探究课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2

课时

第一章国土与人民辽阔的疆域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2.了解我国领土范围,记住我国的面积;

3.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领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4.通过在地图上量算我国东西两端的经度差、时区差,南北两端的纬度差,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教材中涉及的地名的空间观念的建立;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用课件播放《歌唱祖国》,带领大家走进新课堂。教师设问:人们常说,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可是,地球是一个球体,哪里才算东方呢?经过学生的讨论、思考后教师补充:要确定我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可以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两个方面入手。

(二)引导学生读图:位置优越

1.经纬位置。用半球位置描述中国的经纬度位置,更加简洁易记。而半球的划分借平面地图来说明,学生不易理解。这时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经纬网立体图:中国位于东西半球的哪个半球、南北半球的哪个半球?学生能很快地做出回答: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海陆位置。让学生观察经纬网立体图《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在图上找出中国、亚洲、太平洋的位置:中国在亚洲的哪个位置、在太平洋的哪个方位?学生能很容易描述中国在世界上的海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三)借景观图探究:国土辽阔

教师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我国领土四端点的大致位置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在教材《中国疆域示意》图上找出我国四端点的大致经纬度范围:(1)我国最西端大致在哪两条经线之间、最东端大致在哪两条经线之间?它们是东经度还是西经度?(2)我国最北端大致在哪一条纬线以北?是北纬还是南纬?我国最南端呢?

1.南北景观差异。用课件演示并让学生观察我国南北春季景色差异景观图后分析:在同一时节,漠河冰天雪地,海南正春耕农忙,从气候上来说,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差异?学生回答:是气温。教师再问:是什么原因造成我国南北温差这样大?学生回答:我国南北跨的纬度(距离)大。

2.东西景观差异。让学生观察我国领土东西部的晨昏差异图片后

分析:从时间上看,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帕米尔高原上却星光满天,为什么?学生回答:我国东西时差大。教师再问:是什么原因造成我国东西时差大呢?学生回答:我国东西跨的经度(距离)大。

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对上述问题的理解,用课件展示我国南北端的大致纬度数:53°N、4°N,要求学生计算一下我国南北跨大约多少纬

度。通过活动练习,学生理解了我国南北跨纬度大。再根据教材《中国疆域图》,教师要求学生用直尺量算我国南北端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通过活动练习,学生理解了我国南北跨距离大。用同样的方法要求学生计算我国东西所跨的经度、量算我国东西所跨的距离。接着,教师设问: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我们不仅感到我国南北温差大,也感到了东西时差大,这说明了我国的疆域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回答:我国疆域辽阔。

(四)利用地图比较:地理位置优越

1.中国的面积。我国疆域辽阔,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为了让学生起清晰准确地记住这个数据,用课件展示世界政区图,重点显示中国、俄罗斯、加拿大三个国家;出示一组三个国家面积数据:俄罗斯(1710万平方公里)、加拿大(997万平方公里)、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得出:中国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2.中国的内海。我国不仅有广大的陆地,还有辽阔的海域。引导学生读《中国的海域》图,准确地找出我国的四大海域的位置。从位置上看,我国有一个海与其他三个海的位置不一样,是哪一个?学生很快找出它是渤海,并说出它是内海。引导学生在图上找出琼州海峡,并强调它也是内海;让学生从地理位置上比较它与渤海的异同。学生经过比较、探讨、归纳得出:渤海一面是海,三面是陆地;琼州海峡两面是海,两面是陆地。

3.半岛与岛屿。用课件展示我国主要的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引导学生观察说出其名称,并从其位置上比较,区别其名称。

4.中国的邻国。邻国有陆上相邻的和隔海相望的两种。将学生分成4-6组,通过竞赛形式让学生在图上按逆时针顺序一一找出。学生提出了问题:朝鲜和韩国都是中国的邻国,有什么区别?我们再仔细观察地图,从位置上做比较,学生很快发现:两国都是半岛国家,韩国与中国之间被朝鲜隔开了,所以韩国是与中国隔海相望的海上邻国,朝鲜是中国的陆上邻国。

5.中国的疆界。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用课件做动态演示、比较,学生很容易明确两者的不同。

6.优越的位置。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第3页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的纬度位置图,再与中国的纬度位置做比较,说明中国的纬度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为了让学生更深切体会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教师用课件展示亚洲政区图,重点显示中国、蒙古、日本,设问:从位置上看这三个国家有什么不同?经过比较,学生发现:蒙古是个内陆国,日本是个岛国,中国既临海洋又靠陆地。教师再问: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是什么?学生回答:我国海陆兼备。同时学生也产生了民族自豪感。

活动:设置读图、填图练习,让学生竞赛完成,巩固所学知识。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留下以下问题供学生课后探究:我国海陆兼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这对我国的气候、农业以及经济发展有哪些有利的影响?

【教学反思】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掌握基本地理事物,利用地图(地理图片)进行观察、比较分析获得地理知识,形成地理事物空间分布观念,掌握一定的读图、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我国三级行政区的划分,记住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

政中心及分布。

2.使学生了解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

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二)难点

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分布。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三级行政区划

1、请同学们看信封,填写寄信。(找几位学生将填写结果念给全班听)]2、总结归纳

我国采用的是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就像我们学校的年级、班级、小组一样,上一级区划包含若干个下一级区划。这里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是民族自治地区。除此以外,国家根据特殊需要,还可设立特别行政区。(二)、省、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和直辖市1、拼图讲解

教师在黑板上按照分区的顺序,在黑板上用吹塑纸完成中国政区演示拼图。(学生在教师拼出某个省的同时,在课本的“中国行政区划简图”上找出这个省的名称)

小组讨论、回答

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可分为几种呢?每一种的数量是多少呢?小结:

我国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1个香港特别行政区、1个澳门特别行政区,总计34个省级行政单位。

探究:同学们能不能想办法来记住这些名称呢?

巩固练习:下面我们通过小组竞赛游戏来记住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先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来熟悉这些省区。

竞赛以小组为单位计分,每轮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问题,答对加10分,答错不得分,简评竞赛结果

2、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读表回答

学生读教科书中“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表,思考这些简称是怎么出来的?(根据学过的历史知识和常识,分组讨沦回答,能说出几个就可以。)小结:

取用全名中的一个或几个字:用本省的河流或山名:用本省的历史名称:一个省有两个简称: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的行政区划,了解了中国三级行政区划的设立。重点学习了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分布,希望同学们对照地图记住

众多的人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特点与人口增长;

2.使学生理解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2.培养学生分析相关数字资料和图表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教学重点

1.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教学难点

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理解。教学方法

比较法、小组讨论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那么,“众多”到底是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第二节众多的人口二、讲授新课(板书)一、人口数量

请大家看课本第11页第一行,并齐读这一行。(板书)12.95亿(201*年),占世界1/5,最多

(承转)大家还记得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大约是多少吗?(活动)大屏幕展示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的比较图,

请大家:

1.算一算中国的人口数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人口的多少倍?2.算一算这四个国家的平均人口密度。

(归纳讲述)中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口却超过俄、加、美三国人口总和的两倍,与面积和我国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2倍,是美国人口的4.7倍;与比我国面积大得多的俄罗斯相比,我国人口是俄罗斯的9倍,可见我国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国。在世界上,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国家就被称为人口大国,而我国的河北、山东、河南等九省的人口就超过5000万,如果全中国人手拉手站成一列,就能环绕地球赤道50圈。

(承转)为什么我国的人口数量如此庞大呢?这与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不无关系。

(板书)二、人口的增长速度过快

(活动)阅读P11我国人口增长图,分析以下问题。1.从公元初到1578年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如何?

2.从公元初到201*年,我国人口有几次人口增长高峰?哪一次增长的更快?为什么?

(小组讨论后,代表总结发言,教师归纳总结)自中华大地有人类以来到1578年这漫长的岁月中,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可以说是比较慢的。大家读图可知,这个时间段这条增长曲线的坡度很小。但到1578年后,这条曲线的坡度开始急剧加大,这表明我国人口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这就是我国人口增长的第一次高峰。到1949年以后,人口曲线可以说呈直线上升,到201*年达12.95亿,这就是我国人口的第二次增长高峰。

为什么解放后我国人口增长如此之快呢?

主要是因为解放后,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从而使我国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而与此同时,人口出生率还保持较高水平,因此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从70年代末以来,我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才开始下降。到1999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为0.88%,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每年仍新增人口1200万,超过了希腊、比利时、葡萄牙等国家的人口总数。

我们经常说“人多力量大”,人口数量越多越好吗?请大家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也可让两个小组就此问题展开正反两方的辩论)讨论结束后,各小组选代表陈述观点,其他小组可以补充或反驳,教师归纳小结。

(活动)大屏幕展示下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我国每年新增人口约1500万人每年新增人口的消耗占当年新增财富的百分比增产肉类的45.6%新建城镇住房的30.7%增收粮食的48.5%新增国民收入的20%

增产布匹的40%我国人口12.95亿人自然资源总量占世界位次耕地面积第4位森林面积第6位年产矿石第3位水资源总量第6位新设医院病房的35%人均占有量占世界位次第67位第121位第80位第88位(讲述)人是生产者,但同时人也是消费者。作为生产者的时间是有限的,而人的一生都是消费者,而且要维持人的生存条件和劳动能力,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的。正如表中所列内容,我国每年的新增财富中,很大一部分被新增人口所消耗,我国所拥有的各种自然资源的总量,很多都居世界前列,但是按人口平均计算,每人占有的数量就不多了,在世界各国的名次中,也就排在后面了。人口数量过大,势必给国家、社会、家庭、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增加沉重的负担,势必限制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进一步改善。人口的增长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所以我国将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大屏幕展示投影片明确重点):

人口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基本内容: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请大家读P11页课文最后一段及P12图1.10“晚婚5年,100年可少生1代人”,思考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会带来哪些好处。(教师归纳小结)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按1970年的生育水平推算,到1988年底,近30年全国少生2.5亿人,仅抚养费一项就为社会节约3万亿元,同时也使人们受教育的程度提高了。到201*年底,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80%,我国的粗文盲率为6.72%,比1990年下降了9.16个百分点;同时我国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以上程度的人数也由1990年的1422人上升为3611人,增长了154%。计划生育带来的好处已经使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

(承转)我国不仅人口多、增长快,而且人口分布在不同地区也不平衡。(板书)三、人口的分布不平衡(东部多西部少)

(活动)大屏幕展示投影片

国家面积(万平方千米)人口(亿)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中国96012.95俄罗斯17001.5美国9302.5

让学生计算我国、俄罗斯、美国、巴西的人口平均密度并比较分析我国人

口平均密度情况。

(教师归纳小结)我国人口密度达125人/平方千米,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39人/平方千米)的3倍多。不仅如此,我国各地区的人口密度还有很大差异,同学们阅读P14图1.12“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说说哪些省区的人口密度大,哪些省区的人口密度小?

(活动)大屏幕展示投影片:我国人口密度图,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黑河腾冲一线,观察:

(1)此线东南和西北的人口密度有何不同?

(2)找出成都、上海、武汉、北京的人口密度大约在多少人以上?西部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在多少人以下?

(3)东部和西部的人口、面积各占全国的百分比是多少?(4)总结一下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师归纳小结)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有些地方可达500~600人/平方千米,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多数地区人口密度在10人/平方千米以下。人口东部多,西部少。

(活动)学生讨论:

(1)人口东西分布不均的原因是什么?(从气候、地形、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讨论)

(2)能否用迁移的方法改变人口分布不均的现状?(从人口分布应与生存环境相适应角度讨论)

学生各抒己见、引发争论,教师给以鼓励并小结。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我国的人口数量、人口增长、人口政策和人口分布四方面问题。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虽然近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下降,但净增人口数仍很庞大,因此计划生育工作仍不得放松,同时应积极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板书设计]第二节众多的人口一、人口数量

12.95亿(201*年),占世界1/5,最多二、人口的增长速度过快

三、人口的分布不平衡(东部多西部少)

[课后反思]

本节紧接上一节课的内容,主要说明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

口增长快,、人口政策及人口分布不平衡。课堂内引入材料多、数据多,学生需要计算、分析、讨论的活动多,所以要求教师把握好教学节奏,适当引导学生讨

论。另学生讨论人口分布东西不平衡的原因时,因相关知识未学而有一定难度,教师应灵活处理。还有本堂课需理解记忆的内容较多,这就要求所有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动脑,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多民族的大家庭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正确区分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了解我国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3、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树立各少数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4、读图并总结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教学重点: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教具准备:电脑PPT课件展示教学方法:启发谈话法讲述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听歌曲《爱我中华》,引出题目《多民族的大家庭》

3、请同学们拿出一元纸币,对照屏幕上“我爱中国”的蒙、藏、维、哈、朝、彝、壮七种少数民族文字的写法,得出有哪几个少数民族的文字4、请同学们看这一节课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屏幕显示)二、达标活动(一)56个民族

1、讲解少数民族概念。请同学们读“汉族和其他55个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图”,通过图可以得出结论:相对于汉族而言,其他的55个民族在人口数量上处于少数,因此,称除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为少数民族。

2、通过两幅柱状图分析出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在400万以上的有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珞巴族。(二)民族的分布

1、读图“我国的民族分布”。学习该图的出发点有两个:一是总结出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二是学会阅读专题地图的步骤和方法。

2、指导学生使用图例、注记来识别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3、请学生带着以下几个问题去阅读分布图:(1)汉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是否存在没有汉族人分布的省、市、自治区?4、总结:全国没有一个省、市、自治区是单一民族的。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

主要集中在中部和东部;少数民族分布在东北、西南、西北。进一步总结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三)民族风俗

1、民族邮票(均有链接,点击各民族的邮票即可观看相应的风俗习惯)2、将习俗分为四类(主观):传统类、惊险类、残暴类、浪漫类

(1)传统类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一般持续3至7天。

节日期间,划龙舟比赛、“孔明灯”和“放高升”都是必不可少的项目,到节日最后一天,大家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将活动推向高潮。(穿插图片讲解)

(2)惊险类爬刀竿、达瓦孜。

(3)残暴类叼羊。叼羊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哈萨克有句谚语:"摔跤见

力气,叼羊见勇气"。叼羊多用山羊,两岁左右,割去头蹄,紧扎食道。有的还把羊放在水中浸泡或往羊肚子里灌水,这样比较坚韧,不易扯烂。叁加叼羊的人事先要组队。每一队中都有冲群叼夺掩护驮遁和追赶阻挡等分工,而且讲究战略战术。比如一旦夺得羊羔,其他同伴有的前拽绳,有的后抽马背,前拉后推,左右护卫才能冲出重围,它既需要个人娴熟的技巧,又要集体的密切配合。(4)浪漫类姑娘追、风花雪月。姑娘追,哈萨克语叫“克孜库瓦尔”,哈

萨克族的马上体育、娱乐活动,多在婚礼、节日等喜庆之时举行。(配合图片讲解姑娘追的传说与形式)云南白族少女的头饰蕴含着风花雪月的含义。风就是指头饰左下边飘逸传神的长须带;花指帽沿上绣着的一排排美丽的山茶花朵;雪是指帽沿上白色的绒毛;月是指整个头饰的外形,像一轮弯月。在大理,人们通常把令人神往的四大美景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说成是大理的“风花雪月”。(配图说明风、花、雪、月各自的特点)

(四)民族政策

1、得益于我国少数民族风格各异的风俗习惯,为了将其更健康地传承和发展下去,需要国家出台一些政策来维持各民族的这份和谐与安宁。2、我国民族政策

(1)各民族一律平等。

(2)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3)国家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发展。(4)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5)各民族有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和保持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第二课山川秀美复杂多样的地形

一、学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1)知道我们的五种基本地形及比重最大、最小的地形(2)知道山区的含义和地势的概念(3)知道我国的地势高低起伏大致状况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地图了解我们的五种基本地形和地势高低起伏状况(2)运用地图及相关资料,概括出我国自然环境的总体特征

(3)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地形对社会经济生产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从自己生活的地区,了解自己家乡的地形及其主要特点,以及这种地形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了解自己家乡人们充分利用地形发展生产的得与失,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感受地形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4)培养良好的读图和用图习惯;二、学习重点:

1、运用地图分析并总结出我国地形的特点;2、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我国的地形地势对社会经济生产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3、从人类利用自然的得与失中树立因地制宜和右持续发展的观念;三、学习难点:

1、分析我国的地形地势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2、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3、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四、教学方法:图示法、分析法、案例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的壮丽河山①②③④⑤的景观图片,让学生说出图片反映的地形名称。(二)师生互动,活动探究1、地形多样

教师提问:我国有哪些常见的地形?请说说你所知道的主要地形的情况。学生结合书本P48页图回答

师生活动:(1)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山脉、盆地、高原、平原、丘陵并归纳其分布特点

(2)在空白的中国政区图上适当的位置贴上主要的山脉、盆地、高原、平原、丘陵,巩固知识。教师提问:我国有高原、山地、平原、盆地、丘陵等不同地形,说明了什么?我国有高原、山地、平原、盆地、丘陵等不同地形,说明了我国的地形多样。学生活动:学生阅读图311,讨论各种不同的地形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师生归纳:①地势较低、地形平坦的平原和盆地,种植业比较发达;②地表起伏较大的山区,林业比较发达;③地势较高的高原地区,畜牧业比较发达。

教师提问:从上面地形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归纳:我们要树立因地制宜的意识。

2、山区面积广大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看一看图左下角的陆高表,对照图312,思考一下,我国比重较大的地形是哪一种?(山地所占比重最大)教师提问:山地与山区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学生阅读P49页后归纳:我们常把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即:33%+10%+26%=66.7%),所以我国是一个山区面积广大的国家。

学生活动:根据小明的小玲的对话,谈谈自己对山区的感觉。

学生讨论、回答后师生归纳:山区有利也有弊:利有丰富的资源、发展潜力大;弊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条件艰苦。3、地势西高东低

学生活动:阅读图311和图313,思考:我国地势有什么特点?师生概括: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学生活动:找出三级阶梯中我国主要的地形类型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第二级阶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第三级阶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等。

学生思考:我国的地势特征对我国有哪些影响?师生归纳:

①河流自西向东流,沟通东西的交通,加强了内地与沿海的联系;②蕴藏了丰富的水能;

③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④人口分布,东密西疏。(三)课堂小结、知识整理(四)课堂拓展: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归纳山区如何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经济?

季风的影响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第二课《山川秀美》季风的影响。

本框介绍了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以季风气候为重点,阐述了我国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和影响,是学生了解我国气候特点的重要环节。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范围;理解季风气候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观察相关材料,逐步提高分析事物、理解事物的能力;通过分析季风气候对我国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逐步学会辩证看待、分析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读图和析图的习惯;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季风气候及其对我国的影响教学难点: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利弊影响四、课时、课型

一课时、新授课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讨论法、图示法六、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七、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世界的气候,具备了相应的基础知识,拥有一定的气候图判读能力以及从地图中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但是本课内容涉及大范围的气候分布,学生从生活周围获取的感性认识还不充足,对中国气候也缺乏整体、系统的感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把握和引导。

八、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略

2、导入新课

教师设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注意到杭州冬季吹的是什么风啊,和夏季的时候有没有不一样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这种风向有规律变化的风就是季风,从而引出今天有关季风的学习内容《季风的影响》。

3、讲授新课(1)气候类型多样

1、观察课本P14页图518中国气候类型图,找一找我国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我国气候类型多样,自南向北主要分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及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的高原山地气候)

气候特点一:气候类型多样2、活动:成双成对

请将下列地区与其相对应的气候类型连起来:杭州热带季风气候吉林亚热带季风气候海南岛温带季风气候青藏高原温带大陆性气候乌鲁木齐高原山地气候(2)季风气候显著

1、师:从观察图518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一个特点啊,我国各地受什么气候影响最大啊?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指出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最大。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属于非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二:季风气候显著

2、认识季风(季风的概念和类型、特点)

观看有关季风的视频,思考从视频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阐述自己获取的知识)

教师指出(季风是一种盛行风向随季节发生明显变化的风)。根据课文P14页的内容和P15页图5-19,同桌合作完成表格的填空。类型冬季风夏季风发源地西伯利亚、蒙古印度洋、太平洋风向偏北偏南特点(气温、降水)寒冷干燥温暖湿润师:在我们身边能否感受到季风呢?生回答

师过渡:季风除了影响到杭州,还影响到其他哪些地区呢?3、探索季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师:我们把受到夏季风影响比较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而西北内陆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或影响不到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

师:结合课本图5-19,说说我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是以什么为界?生: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师总结:大阴贺巴冈(大鹰喝八缸)。以这条线为界线,这条线以西为非季风区,以东为季风区。季风区面积更大。季风区降水较多,非季风区降水稀少。讲到这里我不禁想到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的一句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大家想一下,春风是什么季风?为什么春风不能“度玉门关”呢?

生回答略

师:夏季风;这个玉门关正是在贺兰山以西。(3)季风气候对我国的正面影响

1、展示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思考:A、季风区内哪几个月降水量较多,哪几个月气温较高。

B、降水和气温两者之间呈现什么特点,这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雨热同期,对农作物、森林的生长极为有利。

2、观察课本P15图520和P16阅读卡《季风的功劳》,小组讨论:A、比较广州和利雅得这两座城市在位置上的相同点B、这两座城市冬季、夏季的气温和降水特点C、你喜欢哪一个城市,请说明理由、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季风区湿润,适合人类生存。

过渡:季风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好处,那它是否百利而无一害呢?(4)季风气候对我国的负面影响

1、看课本P16的内容,说说季风产生的不利影响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季风具有不稳定性,夏季风来得早、退得迟,引起洪灾,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引起旱灾。冬季风太强烈会爆发寒潮。

2、观看有关98特大洪水和寒潮冻雨的视频,加深对季风负面影响的认识。(5)我眼中的季风

请学生谈一谈自己感受到的季风对生活的影响,以及面对季风的不利影响,你有何高招。

4、总结巩固

运用诗歌,回顾整堂课的教学内容。新三字经季风篇

我之国,气候多;季风显,曰冬夏。夏偏南,暖又湿;冬偏北,冷又干雨热时,利作物;不稳定,旱涝灾。功与过,大家论;

《母亲河》教学设计

一、课前系统:1、教材分析

《母亲河》是《山川秀美》中的第三课时,《山川秀美》着重从地形、气候和河流三方面介绍我国自然环境的总体特点。

本课时主要介绍黄河和长江的概况,分析出她们不仅对人们的经济活动、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更孕育了中华文明,是当之无愧的母亲河。2、学情分析

《历史与社会》是综合学科,内容丰富,教学中需从多角度、全面把握教材,体现“综合”特点。

我执教的学生对《历社》非常感兴趣,但他们的学习习惯不太好,注意力时间较短,需要教师巧妙设计教学来刺激学生兴奋点,吸引注意、提高教学实效性。

孩子学习内容多,课后复习时间有限,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将教学内容高度概括、提纲挈领,利于学生理解性记忆。3、教学重难点

重点:“母亲河”的基本概况和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难点:黄河、长江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它们的治理和开发。4、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学会独立运用地图、图片和资料提前掌握“母亲河”相应的知识要点。

(2)进一步培养学生看图、读图和分析资料能力,做到“胸有成图”。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启发、滚动复习、问题解决和课后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能够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出“母亲河”对经济活动和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影响。

系,建立知识体系。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并重,树立“理性爱国”思想。(2)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3)学会用“辩证”的思维分析“母亲河”的利弊影响。

(2)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结合已学知识,理清课与课间的逻辑关

二、教材处理:从四个方面进行教材处理1、整合教材,四字概述

整合教材内容,用“恩、美、颂、殇”四个字来概述所学内容,既符合学情又利于教学重点的解决。2、读图探究,滚动复习。

在教学过程中侧重读图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讲授新知识时顺带滚动复习已学知识,分析内在逻辑关系、因果关系,树立学科“综合、联系”的思想,建立知识体系,达成能力目标。3、情中含理,辩证解决。

引导学生感性认识中要包含理性思维,用辩证、全面的观点看待和解决问题,从而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4、综合实践,学以致用。

教学目的不仅要符合《课程标准》,达到考试要求,更要强调综合实践、联系生活,讲求时效性,做到学以致用。这样才能解决教学难点,体现《历史与社会》学科特色和优势。三、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龙的传人》FLASH

学生:准备配套地图册、练习册,完成课前预习单《知识对比表》。

※:查找课外资料解决

四、教学流程(一)新课导入(二)新课讲授(三)理解探究

(四)综合运用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收集资料,课前探究(二)导入环节:情境感悟,引入新课(三)新课讲授:教师引导,新课教学(四)理解探究:治理母亲河(五)综合运用:感受身边的母亲河具体过程:

(一)课前准备:收集资料,课前探究

1、预习教材并通过查找资料了解黄河、长江的相关地理知识内容,完成课前预习作业单《母亲河知识对比表》。(对比表见“三、教学准备”)2、了解的黄河、长江的历史和现状。

设计思路:由于本课内容较多,所以设计两个课时或一节大课来完成教学设计。让学生预习教材,利用各种信息手段,提前熟悉新课内容,起到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带着“问题”上课的效果是非常好的。(二)导入环节:情境感悟,引入新课1.师生共赏:张明敏版本《龙的传人》FLASH。2.问题思考,导入新课。

设置两个问题:A.为什么“长江、黄河是中国的象征?”B.为什么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通过归纳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入本课内容《母亲河》。

设计思路:1.张明敏版《龙的传人》的FLASH,是学生没有听过的,比较新鲜易引起学生注意,而且曲风更加清新抒情配合动画效果,有更好的视听效果,可激发心中爱国激情。为避免学生“不了解、不理解、欣赏不了”等情况发生,教师提前做好预案。2.设计第一个问题是为了复习所学内容,启发学生从地理角度分析长江、黄河成为“中国象征”的原因。提出第二个问题,启发学生更深层次思考“母亲河”的由来,从而导入新课。

(三)新课讲授:教师引导,新课教学

1、根据学生对《母亲河》由来的各种回答,教师提出“母亲之恩”。2、启发学生归纳母亲河对我们的恩情有哪些,教师进行详细讲解。A.历史: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孕育中华文明母亲之恩:B.地理:哺育中华儿女

C.经济:发电、航运、灌溉、旅游

设计思路:1.用恩、美、颂、殇四个字描述“母亲河”的特点,简单易懂。2.“恩”中的地理、经济方面是本课重点内容,结合预习作业单和地图,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新课学习和知识点理解性记忆,最后完成知识表格,强化所学内容。

3、感受“母亲之美”

游历“黄河”(重要景观)(澎湃壮美)母亲之美游历“长江”(重要景观)(婀娜秀美)

设计思路:1.以“游历”方式欣赏黄河、长江的图片,重点对教材列出的重要景观进行详细观看和理解,并在地图上找到位置,抓住重点。2.以“美”来感知“母亲河”可激发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感,也利于对比记忆黄河长江。3.“地上河”是重要景观,虽放在“美”的方面中提,但要强调当地人饱受“地上悬河”之苦,实则是种灾害,为后面埋下伏笔。

4、通过对“恩”、“美”的学习,来“颂扬”母亲。

母亲之颂:背诵赞美黄河、长江有关的诗句,欣赏歌曲(取决于时间)设计思路:加强学生的文史知识,密切各学科间的联系,也助于调节课堂气氛,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5、由“地上河”引出“母亲之殇”a.黄河之“失”:水土流失母亲之殇b.长江之“泪”:洪涝

设计思路:1、“失”、“泪”高度概括黄河、长江的灾害,利于理解记忆。2、这段教学内容要着重体现“辩证”思维,理解“母亲河”是有利有弊的。小结:新课讲授环节,重点用“恩、美、颂、殇”四字来讲解知识,贯穿始终。(四)理解探究:治理母亲河

1.结合刚才已学的地理知识,用辩证思维分析母亲之“殇”的原因。自然原因殇

人为原因

2.总结归纳治理黄河和长江的措施治沙、防洪。(五)综合运用:我们身边的“母亲河”深圳的河流1、深圳河流图片展示,感受我们身边的“母亲河”现状。

2、布置周末实践活动:探访学校附近的“清水河”。3、课后作业单:

六、板书设计:

历史

恩地理经济

黄河澎湃壮美

母亲河美

婀娜秀美长江

颂诗词、歌曲

失→治沙殇泪→防洪

第三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时:秦岭-淮河分南北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读图了解秦岭淮河分界线,分析中国南北地区的气候差异。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分析中国南北的气候差异对南北方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秦岭淮河地理分界线南北方气温和降水的特点。2、难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刚才的歌大家都听了,说的是哪里人啊?(东北人)东北人性格豪爽,东北人爱吃猪肉炖粉条,我们班有没有东北人或是北方人?我们请北方同学用方言告诉大家你是哪里人(来自哪个省份),你们那里的人们在吃饭、穿衣、住房、交通方式上有哪些特色。请一位南方的同学也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师:通过刚才大家的介绍,我们发现不同的地方存在着一些共同的东西,也有一些差异。关于共同的地方比较容易理解,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在节日、习俗上有些共同的东西;而不同的方面说明我国各地存在着差异,这正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二)师生互动,探求新知

1.南北方在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差异

师:刚才大家介绍了一些不同地方人们的生活特色,在我国各地的各种差异中,南方和北方的差异表现最为明显,我们通过一组图片来了解一下。(展示南北方在衣食住行及农作物方面的差异)

结合刚才的图片,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南北方的差异,并填表一。活动:小组讨论填表(表一)

北方南方民居特色房子很注意防寒,墙壁、窗房子一般没有取暖设备,户严密,室内一般有取暖设备。但很注意通风、防雨,房屋坡度大。饮食习惯交通工具面食没有水运,陆路交通发达米饭不仅有公路和铁路,还有许多河流可以通航特色活动

2.我国南北方的区域和界线

师:我国的南北方在生产和生活方面存在着这样多的差异,那么我们通常所讲的南方、北方,究竟是指我国的那些地区呢,我们先来看一副图。(展示中国地理分区图)

师:从这幅图上可以看出,我国可以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问题1:我们通常所说的南方、北方是不是就全国范围而言的?(不是)师:我们通常所说的北方和南方不是就全国范围而言的,它指的那部分区域呢,我们再通过两副图了解一下。

问题2:我们通常说的南方、北方都位于东部季风区内,大家看一下南北的分界线是哪一条?

学生回答后师归纳:我们习惯上以秦岭淮河为界,大体上将东部季风区划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区域。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为北方,以南为南方。

问题3: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以秦岭淮河来划分我国的南北方呢?师:究竟为什么以秦岭淮河作为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我们带着问题来观看一个短片。

(播放短片)

师:看明白了吗,正是由于秦岭东西走向的地理位置,使它在夏季阻挡了暖

滑冰、滑雪、赛龙舟

湿气流的北上,在冬季阻挡了干冷气流的南下,从而使我国的南北方的气候有很大差异,进而造成自然环境有很大不同,我们之前也学习过影响气候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气温和降水)接下来我们就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具体分析一下南北方的差异。

3.气候对南北方差异的影响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我国南北方在气温方面的差异。(出示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等温线图上温度值相同各点的连线称为等温线。)

问题4:①冬季南北方之间最大的温差是多少?(48度)②冬季南北方的气温差异?(显著)

③在图上找一找哪条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0度等温线)师:冬季我国南北方气温差异很大,秦岭-淮河一线是0度等温线经过的地方,0度是冰界点,我国北方冬季河水会结冰,南方冬季河水不会结冰。再来看夏季南北方气温的差异。(出示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问题5:①夏季我国的平均温度是?②夏季南北方气温的差异?(不明显)

师:夏季我国南北方普遍高温,气温差异不明显。(转承)这是南北方气温的差异,影响气候的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气温,另一个是降水,我们再来看看南北方的降水情况。(出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问题6:①哪条等降水量线比较接近秦岭淮河分界线?(800毫米)②南方北方在降水上的差异?(显著)

③中国的降水量在地区分布有什么特点?(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师转承:我国南北方由于气温和降水方面的差异,造成气候方面的显著差异,从而带来生活和生产方面的诸多差异,请同学们结合我国南北方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分析南北方生产和生活的差异,认真讨论并填写下表。

活动:小组讨论填表格(表二)1月均温和结冰情况秦岭淮河以北低于0度结冰年降水量少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南高于0度不结冰多于800毫米

干湿状况耕地类型半湿润旱田湿润水田主要农作物及成熟情况小麦、一年一熟或两年三水稻、一年两熟或三熟熟温度带温带亚热带、热带(三)课堂小结,巩固新知:

归纳总结:由于秦岭淮河的阻挡作用,造成了我国南北方在气温和降水方面的差异,也就是气候条件有着明显的不同,具体表现为生活方面在吃穿住行方面的差异,和生产方面农作物的不同。各地不同的自然环境决定了该地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我们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进行,同时我们应该对不同地区的人们的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方式表示尊重。表一:

北方南方民居特色饮食习惯交通工具特色活动表二: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1月均温和结冰情况年降水量干湿状况

耕地类型主要农作物及成熟情况温度带

《东部和西部差异显著》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一)教材分析

课标是2-5通过典型事例,比较我国不同的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东部西部有差异》是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第三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第三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第2课时内容。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思考、讨论、探究、合作学习。具体的教学设计如下:(二)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及典型事例,了解我国东西部自然环境的差异及对经济发展、人们生活的影响

2、通过对东西部地区在各自发展经济方面的优劣势的比较,学会分类比较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辩证地看待区域差异,初步形成因地制宜的观点

3、通过对我国不同区域自然、经济、人文特征的了解,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我国各地区间交流的现状和重要意义(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东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2、难点:掌握造成东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的原因二、教学过程

导入:有来自东部和西部的两位学生讲一下自己家乡的方言学生甲(四川方言)演绎

学生乙(浙江方言)演绎

师引导:同学们猜猜他们分别来自哪两个地区?两个地区除了语言差异还有哪些差异?

除了这两个省,还有哪些属于东西部地区?(地图展示)(设计意图:巧妙地运用深圳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的特点,让两名来自浙江和四川的同学分别用自己的方言演绎了同一句话,这是学生们能切身感受到的差异,也激发了他们进一步了解东西部差异的兴趣。)

除了这两个省,还有哪些属于东西部地区?(地图展示)(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地图,明确东西部划分,落实基础知识)(一)、感知东、西部1、观赏东西部图片

(设计意图:在轻松愉悦中直观感受东、西部差异)2、结合课本26-28页内容自读课本,完成表格方面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多为、盆地降水较少,气候、丰富人口大城市少,城市和为主自然地形多为、丘陵条件气候降水丰富,气候资源耕地资源丰富社会人口人口稠密经济城市城市规模而稠密条件交通海陆空运输便利(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图表对比总结东西部差异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我们学校就有一位来自新疆的老师,来听听他对他家乡的感受(播放录音,滚动播放图片)

(设计意图:用新疆老师的自拍照片、真实的声音让学生看到、听到一个鲜活的、生动的西部。这就很好地体现了本学科的人文性的特点。同时,自然引出大学生就业环节的设置)(二)、走进东、西部

情景设置:虚拟一个找工作(创业)的大学生家长代表队:支持去东部的理由小明代表队:支持去西部的理由金点子队:指明就业(创业)方向

(设计意图:在尝试运用环节,组织学生开展“我为大学生就业支招”的活

动。时下正是大学生找工作的高峰期,这一活动的设计既能使学生在讨论中进一步加强对东西部差异的理解,又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充分体现了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时代性。这一环节还准确地落实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老师不是简单地去强调东部好或西部好,而是引导学生认识到东西部合作的重要性。达成情感升华:正确的就业观,同时将内容进一步深化:个人就业会选择区域,国家也考虑到缩小东西差距,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自然引出第三环节:携手东、西部)

(三)、携手东、西部

1、观看西气东输视频,结合西气东输地图讲解(设计意图:明确西部开发的重要工程)2、实例分析:深圳喀什对口帮扶深圳如何为喀什发展贡献力量?对口帮扶对深圳自身发展有哪些好处?

(设计意图:举学生身边的关于东西部合作的具体实例,让学生们感到既亲切又真实。凸显本学科时政性的特点。在轻松的讨论中认识到只有东西交流与互补才能实现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标。进一步强化本节课的脉络:以感知东西自然差异为经,以走进东西,体会东西人文差异为纬,以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共同发展为主轴)(四)课堂小结

虽然东西部差异显著,但应多交流互补,和谐发展。当然在东、西部优势互补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要注意保护环境,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的战略。我相信东西部发展水平的差距将会组不缩小。中国的社会将会越来越和谐。

思考:作为一个温州人,你觉得我们有哪些优势和劣势?你觉得应该在哪些方面加

强与外地的交流与互补?

板书:东部和西部差异显著自然条件

区域差异共同发展社会经济条件

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综合探究五认识宝岛台湾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台湾海峡的位置,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半球位置。掌

握台湾省的位置范围、和组成。

2.认识台湾的自然环境,台湾省的地形和气候类型、河流以及丰富

的自然资源。掌握台湾的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3.认识台湾的人文特色,包括人口、交通、工农业特色,台湾的居民

和丰富的资源、发展状况以及风土人情。

4.学会设计旅游路线,体验台湾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过程与方法:1.充分利用学生已学的区域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对宝岛台湾进行更

进一步的认识,对学生进行爱国统一的教育。

2.引导学生使用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分析原因、联系实际等学习方法。

3.通过相关图文资料,分析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特色。

情感价值观:1.通过学习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认识到台湾省是一个美丽富

饶的地方,从而热爱台湾。

2.明白台湾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我国23个省之一,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心理健康教育。

【学习重点】

1.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特色

【学习难点】

1.学会运用各类图型,掌握探究区域一般方法

【学习导学(课前预习)】

1.台湾省位于我国________部,隔________海与我国________省相望。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许多小岛组成。其中__________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面积36000平方千米,人口2200多万。

2.台湾地形以____________为主,其中最高峰是________________。

3.北回归线穿过台湾________部,还穿过我国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省区.。台湾南部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气候,其北部的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4.湾森林资源丰富,有“__________”的美誉,___________是最著名的树种。台湾拥有的美称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台湾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部,其原因是___________(从地形地势上看)

6.我国东部最高峰是___________,“明珠上的明珠”是指阿里山中的___________。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台湾的___________

7.台湾的农产品中,具有世界意义的品种有_________、菠萝、________和________等。

8.台湾“高科技、高收入”的代名词是指___________科学园区,在亚洲,它与印度的___________齐名

9.台湾省北部的著名港口是___________,南部最南端名叫___________。

10.台湾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_______族。【课堂教学及拓展】

一、认识台湾位置和自然环境1.复习综合探究三:《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了解探究认识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方法,掌握认识区域特征的一般步骤。

2.利用地图,认识台湾的地理位置,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台湾省的范围和组成。

3.利用地图,分析台湾自然环境的特色,主要地形、河流以及主要的气候类型二、认识台湾的特色

1.了解台湾的美称及由来,了解台湾的美丽和富饶,从而能够热爱台湾。2.利用图549.了解台湾矿产资源的分布,

3.利用图550,知道台湾的主要城市和人口分布,以及与地形间的关系。三、游历台湾

设计旅游线路,加深对台湾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认识。

【课堂练习】

1.台湾岛隔台湾海峡与大陆相望的省级行政区是()A.粤B.桂C.闽D.浙

2.从台湾东部海域开始,按顺时针方向,台湾岛濒临的海域是()

A.南海、太平洋、东海、台湾海峡B.太平洋、东海、台湾海峡、南海C.太平洋、南海、台湾海峡、东海D.台湾海峡、南海、太平洋、东海3.台湾省的火烧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下列因素在那里形成降水的是()

A.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B.来自太平洋的东北季风C.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D.经过的台风4.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平原分布在台湾岛的东部B.山地约占2/3

C.全部位于热带D.西北山地降水丰富5.台湾省北部气候温暖湿润,属于()

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6.关于台湾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台湾省的地形西部是平原,中部是山地,东部是丘陵B.台湾省的主要少数民族是高山族

C.台湾省的河流短小,水流急D.台湾省的樟脑产量居世界第一位7.关于台湾岛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来源:学&科&网]

①位于我国大陆东南的海洋中②西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③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④北临南海,南临东海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8.关于台湾的地形,叙述正确的是()。

①岛上山脉形成较早,山高峰险②地质时期台湾与大陆相连③台湾岛约有1/3为山地④台湾的东部山岭直抵太平洋岸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9.台湾的地下矿藏多种多样,西部主要分布有()。

A.金、铜B.天然硫磺C.铁、石油D.稀土[来源:学科网ZXXK]

10.将下列有关台湾美誉的含意,填在表中:美誉含意亚洲天然植物园海上粮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祖国东南盐仓

【巩固练习】

1.台湾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

A.东部B.西部C.中部D.北部2.我国的领土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A.东北B.东南C.西北D.南面3.我国东部最高峰是()

A.黄岗山B.玉山C.长白山D.阿里山4.我国的台湾海峡属于()

A.东海B.黄海C.南海D.太平洋5.台湾岛的形成是由于()

A.珊瑚的遗体堆积而成B.火山喷发而成

C.流水沉积作用而成D.由于部分陆地下沉,流水侵入,形成台湾海峡,台湾岛形成

6.台湾居世界首位的物产是()。

A.水稻B.黄金C.蔗糖D.樟脑

4.台湾享有热带、亚热带“水果之乡”的美名,四季鲜果不断,驰名中外的有()。

A.香蕉、菠萝B.桃、杏C.荔枝、桂圆D.椰子、葡萄8.下列有关台湾物产的叙述,正确的是()。[来源:学#科#网]

①森林树种丰富,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温带树种在平原地区均有分布②西部平原水稻、谷子、高粱种植普遍③处热带、亚热带,水果丰富,有“水果之乡”的美名④有丰富的矿产,如铜、金、硫、天然气、石油、煤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9.台湾岛修建的是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气候B.河流C.地形D.矿产

10.下列四幅图中,与我国台湾广泛分布的气候类型相符的是()

9.读台湾岛地形剖面图(沿北回归线附近),完成下列要求:

①A、B水域及岛域C的名称:A,B,C。②台湾岛内地形以为主;山脉以为骨干,最大的平原是。

③图中最高峰D是,海拨约米。山地除有丰富的__________资源外,还是__________等矿的重要产地。

④E处地形属于,这里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是。1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台湾岛是我国第__________大岛,与大陆最近的省是___________。②图中数字代表的岛屿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③图中字母代表的海域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④台湾岛西部地形为_______,盛产稻谷和甘蔗,有“_______”和“_______”之称。

⑤台湾省_________树世界著名,______________产量居世界第一。

⑥图中E为我国十大旅游名胜之一的___________,它属___________旅游资源。⑦

台湾降

水最

多的地

方是

_________

,原

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

台湾多地震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四、填表题

五、读图题1答案:

(1)一福建(2)①钓鱼岛②澎湖列岛(3)A东海B太平洋C南海D台湾海峡

(4)平原海上粮仓东方甜岛(5)樟樟脑(6)日月潭自然风光

读图题2答案:

(1)西部平原水稻甘蔗(2)台湾海峡(3)中央森林金、铜四、

美誉含意亚洲天然植物园台湾岛山地森林茂密,树种繁多海上粮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祖国东南盐仓

台湾西部平原盛产稻米甘蔗和蔗糖的产量很大,并大量出口热带和亚热带的四季鲜果不断台湾岛西海岸自古就是我国重要的海盐产区

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一课北方地区沟壑纵横黄土高原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2.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让学生理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

4.让学生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教学方法

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教具准备

1.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或自制课件。

2.挂图或投影片黄土高原的位置,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图。●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块来学习一个特殊地形区,下面我们一块来听一段录音。共同感受一下这个地形区的实况引出新课。

板书: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讲授新课]

教师播放黄土高原的录像,共同了解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教师播放课件黄土高原的位置。首先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

秦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然后教师可根据有关资料把黄土高原给学生简单介绍。

板书: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承转过渡: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请同学结合教师课件(风成说动画)看课本第57页活动2题,分组讨论,寻找答案。学生分析讨论后教师通过提问来了解情况,然后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关于黄土高原上那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很多假说:有“风成说”“水成说”“风水雨相说”。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其证据是:

1.“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2.“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3.“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质成分与堆积地方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戈壁、沙荒的矿物成分相同。”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是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

4.“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

板书:黄土高原黄土物质的来源“风成说”

承转过渡:同学们,我们从电视片和课本插图8.2“黄土高原景观”中可知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是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地貌,三种不同的类型同时也显示了黄土地区被流水侵蚀的不同程度。(教师可把三种地貌给学生简要介绍)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我们来学习:

板书: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板书)

首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水土流失的录像。结合水土流失资料。读图8.4“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帮助他们进行归纳总结。

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流速越快,对地面物质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黄土丘陵区,地面坡度大部分在15°以上,有的达30°,坡长一般100米~200米甚至更长。每年每公顷流失25吨~100吨,甚至225吨以上。

②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因此加剧了水土流失。

③地面物质组成。黄土高原几乎为黄土所覆盖,黄土多为风积物,土体疏松、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干燥时较坚硬,能保持直立陡壁,遇水侵蚀后易崩解,抗蚀力很低。

④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牧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能力越强。

为了使学生对这个问题认识的更清,可让学生观看动画,阅读图8.6“同等降雨量、不同植被下的水土流失”,讨论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在读图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三点:①三个实验中植被状况差异;②烧杯内水量多少;

③烧杯内沙土的情况。从而得出:植被覆盖率越高,涵养水源的能力就越强,水土流失状况相对就不会特别严重。

2.人为因素

让学生阅读图8.7的对话,结合资料库,分组讨论认识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这段对话表面上看起来是矛盾的。因为男孩的意思是“千沟万壑造成水土流失”,而女孩却认为“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实际上这两个孩子的话都有道理,只是所处的时间平面不同,女孩站在历史的角度上,而男孩则是针对目前状况来讲的,同时这也说明了黄土高原已经形成了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这也同时说明人类在这个循环当中始终起到了“引发”和“加剧”作用。具体有哪些让学生回答,教师帮助他们总结。

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

②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将大量废土弃石随意向河沟倾倒,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

承转过渡:同学们,我国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至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56万平方米。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同学们阅读图8.8,找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并根据图上信息,分析这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首先,引导学生确定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除了黄土高原外,还包括哪些地区,请学生描述。

第二,让学生从地形、地势着手,看一看这类地区分布在哪些地形区内,又在第几级阶梯上。

第三,让学生看等降水量线,观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其降水量分布情况。最后归纳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一般降水量较大,降水季节差异大,地形一般为山区,地表坡度较大。

[课堂小结]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物质的来源有很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支持。因黄土多为风积物,遇水侵润后易崩解、抗蚀力很低,加上地形、降雨、植被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如此严重,会带来什么后果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水土流失严重,会给当地人民生产和生活带来什么后果呢?

板书:(二)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讲授新课]

1.教师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

①水土流失带走了什么?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两种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这样对农业生产造成怎样的影响?(水土流失带走的是表层土,表层土含营养物质更多,这样会使土壤肥力下降,粮食减产)

②让学生结合图8.3“黄土高原上的聚落和耕地”回答,很多农田和村庄都

分布在高原面上和缓坡上,水土流失严重了,这里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如果水土流失继续发展,最终会导致耕地没有了,村庄也不知道该搬到哪里)

③让学生结合上学期所学内容,认识水带着泥沙流向何处?它给黄河带来了什么问题?(水带着泥沙流入黄河,黄河流入下游,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给黄河下游的人民带来安全隐患)

经过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对水土流失问题的恶果有充分的认识,教师在此基础上作简要总结。

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影响,还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承转过渡:地形和气候条件确实是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一个主要因素,其实,这两个因素还会产生其他不利影响,下面我们一起分析,请同学们做72页活动1。

首先,让学生阅读图8.11“延安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估算延安多年平均降水量,描述延安的气候特点。(延安降水量大约在600毫米左右,延安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第二,让学生综合“延安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和“延安1991~1997年年降水量变化图”,讨论延安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以及可能发生旱、涝灾害的季节。(延安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旱灾多发生在春季,涝灾多发生在夏季)

第三,让学生读“延安1951~1991年旱涝灾害发生频率统计图”,说出延安旱、涝灾害发生的频率。(旱年为59.5%,涝年为23.9%)

通过活动让学生分析黄土高原会产生旱、涝灾害,接着教师提问:黄土高原那么疏松的土壤,在暴雨的作用下,会有什么后果?(会发生泥石流、滑坡、塌陷等灾害)教师通过引导使学生意识到黄土高原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得出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

板书:三、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转过渡:之所以说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脆弱,不仅因为这里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而且因为其生态环境被破坏之后不易恢复。为使学生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更深刻,让学生做72页活动2“关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原因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总结。帮助学生画出“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

然后让学生读71页阅读材料“石灰岩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认识人类在生态环境被破坏过程中起的负面作用,并且明确人类活动加剧了这种“脆弱”。

承转过渡: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已严重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加强水土保持工作,进行生态建设)

板书:四、生态建设

首先,让学生读图8.15“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举例”,认识了解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在生态建设、改善环境中摸索出的成功经验。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一)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1.在坡脚建挡土坝、护坡等用工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2.在陡坡地实行生物工程,种草、灌木和山杏。3.在缓坡建梯田、种山杏和优质牧草。

(二)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通过上述措施:一是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二是增加了当地人民的收入,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承转过渡:同学们,既然要保持水土,是不是对黄土高原所有的土地都要退耕,退耕的土地又是不是都要还林呢?让学生做73页活动1题,分组讨论,分为正反双方进行辩论,然后教师对学生的辩论进行评价总结。

在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各级政府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和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以及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因地制宜地发展。要掌握好“度”,不搞一刀切。对黄土高原来说,既不能过分强调经济发展,也不能只求水土保持。要二者兼顾,协调发展。因为我国人口众多、耕地面积有限,人多地少是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请同学们看书74页完成活动2,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谈谈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中国的农业与农村要摆脱困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目标是:“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能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要实现这一目标,应采取以下行动:

第一,加强计划生育力度,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黄土高原地区农村人口数量多,虽然实行计划生育有所控制,但出生率仍较高。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农村人口的文化、科技素质较差,许多地区连初中文化以上的人口比例都不高,文盲、半文盲依然很多。随着农村经济发展,人口素质将成为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二,把生态环境脆弱区的人口迁移到其他地方去,建立移民新村。

黄土高原的一些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人、畜吃水困难。水已成为制约当地人民生活、生产的主要因素。国家从90年代开始建立移民新村,以改变当地人的生活生产条件。

第三,政府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向农民提供足够的粮食或补贴,使他们响应退耕号召,积极进行生态建设。

第四,黄土高原在进行生态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多种经营,提高农民收入,解决黄土高原人多地少的问题。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和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两部分内容。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脆弱,不仅是因为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而且因为其生态环境被破坏之后不易恢复,因此必须进行生态建设,在生态建设中要因地制宜,做到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以实现黄土高原的可持续发展。

古老而现代的首都北京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通过地图和资料,让学生学会分析北京的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概况。通过课本材料总结北京作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职能,了解北京主要的名胜古迹,感受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底蕴,使学生初步领会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2.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手中材料,学习查找资料并读图、分析、归纳、总结的技能技巧。帮助学生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思考,高屋建瓴认识城市的发展和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首都北京”的学习过程中,感受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面对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胸中涌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北京的城市职能、历史文化、未来发展方向和存在的问题。难点: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

[师生互动、导入新课]

师:(边画边说)同学们好,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请认真观察,判断老师在黑板上画的是什么呢?生: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会徽。师:主办地是哪?生:北京。

师:咱们当中有没有人去过北京或了解北京,你能描述一下对北京的印象吗?生:回答,略。

师:真棒,描述得如此生动,让我心动。北京带给我的印象也是古典的、浪漫的,又富有新鲜的时代气息,我一直很想去北京,我想你们一定也很想去北京,请把你想去北京的理由写在黑板上。生:书写,略。

师:看起来,大家真的很想去北京,有人想去清华北大,有人想去中关村、中央电视台,有人想去考查古都风情北京有你的梦、我的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

[组织活动、学习新课]

师:(边绘北京轮廓图边说)结合地理图册,请打开课本,让我们学会从地图上寻找北京、认识北京。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学习最认真、最主动。

[出示问题]请查图分析北京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自然环境、地形、气候和河流)和交通状况,看你能说出北京长期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其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呢?[小组活动、探究、组织答案]

师生互动,以任一组为中心,提问交流,其他组适当补充,反馈、检查学习情况、督促、矫正学习结果。提问问题依次如下:北京的纬度位置怎样,属于什么温度带,是内陆还是沿海,有哪些主要河流、流向北京的交通状况怎样,请上来指图说明。

生:依次回答,略。

师:还有没有其他小组同学补充?生:补充回答,略。

师:北京的确交通便利,不仅是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还是全国重要的航空港,另有多条公路、高速公路、京航运河在这里穿行。你能不能把课本第41页的主要铁路找出来呢?找一同学看图讲解,其他同学予以更正、补充。

师:大家真聪明,完全正确。现在你能明白北京长期作为中国的首都,其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呢?

[找多组代表回答、补充,并及时予以激励性点评]师:(指图总结)综合各组的发言,不难看出:北京纬度位置优越,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干湿适中。海陆位置优越,虽居内陆,但距海较近,交通发达。战略位置优越,战争年代,四面环山,易守难功;和平年代,东南平坦,适宜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经济区位优越,西有黄土高原,北有内蒙古牧区,南有黄淮海平原,能源、原材料、食物等供应丰盈。难怪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再次定都北京。

师:作为首都,她又为祖国的腾飞发挥着哪些主要城市职能,辐射全国,起着什么中心带动作用呢?请结合课本内容,举例说明。

[出示问题]你知道北京主要的城市职能是什么?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师生互动,学生分别阅读课文,思考、讨论、分析、归纳并回答问题,教师巡回指导、点拨。

提问,学生小组代表回答,其他学生补充。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归纳北京的主要城市职能是:1.全国政治中心。2.全国文化中心。

3.国际交往中心。

学生回答过程中,以多媒体展示关于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有关图片,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归纳]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中国的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的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以及党中央等在北京。

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北京有北大、清华、人大、中科院等数百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还有众多的体育场馆,种类博物馆,众多国家级文艺团体等。

北京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有许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外国新闻驻京记者站等国际交往机构,各种国际会议在此频繁召开。

师: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同时,作为古都,北京还有众多的名胜古迹,你又知道多少呢?让我们赛一赛谁知道得多、说得清?[出示问题]你了解北京的名胜古迹吗?你能说出哪些?

生:故宫、天坛、长城

教师:历史为北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珍惜它,使之能够持续地利用下去,值得注意的是要掌握好“利用”与“保护”的“度”。

活动:请大家阅读P.39有关北京城市建设的实例,是否合理?说说你的看法。归纳:大家刚才谈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很好,有些想法还颇有见地。大家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归纳整理以后,寄到北京市有关部门,为北京的建设保护做一份贡献。北京是古老的,北京也是现代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北京也在不断发展。那么北京应如何发展呢?

[活动]请大家阅读课文及图,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你的认识和感受,说说你对城市现代化的理解。

2.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3.为加快北京的发展速度,应采取哪些措施?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讲述]北京城市现代化表现在方方面面:城市范围扩大、人口增多、交通便捷、信息通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等等,总之,北京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使北京越来越成为人地协调发展的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近年来,北京还做出以下努力,一方面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调整经济结构,把污染大、耗能、耗电的企业转产和转移,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和第三产业。(介绍中关村科技园区)

[承转]然而,北京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交通堵塞、城市用地紧张以及环境污染等,尤其是水资源紧缺和沙尘暴侵袭等问题。[学生活动]请阅读书本P.43的图文资料,谈谈你的看法。学生讨论回答,略。

[承转]对,自然地理条件对城市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水源问题和沙尘暴侵袭问题仍然困扰着北京城市发展,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北京的努力,更要通过区域合作来解决。下面让我们一起简单了解首都经济圈这一区域合作模式。(介绍首都经济圈的大致范围,重点介绍天津的基本情况。)

[活动]比较北京和天津的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分析评价天津在首都经济圈中所起的作用。

[归纳]天津是首都经济圈中重要的海港城市,是北京的出海门户,是距离北京最近的大城市,它与其它城市尤其与北京相互协作,互为补充,它承担着首都经济圈商品对外交流的作用。[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北京这个历史文化名城。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决定了它必须朝现代化大都市发展。悠久的历史文化深深地烙印在北京的城市布局、经济发展等方面。我们相信,未来的北京一定是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历史与今天、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板书设计

第二节首都北京

一、基本概况: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二、城市职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三、历史悠久的古城:长城、故宫、天坛四、未来发展方向:现代化的大都市

教学反思:

一、教材地位和和作用:

地理环境的三大本质特征是区域性、整体性、动态性。本章“认识区域特征”就是认识中国地理区域特征的部分区域来认识“中国地理区域”。本章的“北京”、“台湾”、“黄土高原”四个区域,由北而南,由点及面,由发达到落后来认识中国地理区域,都能体现这三大本质特征。

“首都北京”一节是本章的第一个学习区域,它要求学生了解北京主要区域特征: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城市的特殊职能,首都经济建设的发展变化。因此,“在哪里?”和“那里怎样?”两个主题的探究过程,就是形成学习“区域地理特征”方法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二、优缺点的评价优点:

1、教学活动基本完成。

2、课堂节奏与思路走向基本做到。3、对重难点内容基本完成。

缺点:

1、教材理解不够准确,对课标能力要求做得不够彻底。

2、课时计划1课时,但实际教学中内容太多,一节课只能完成了一部分,所以课时应安排2课时。

3、对板书设计要点不突出。

4、对很多问题没有做到有效追问。

5、面向了大部分学生,没有关注个别学生。

6、学生第一次学习区域地理,方法的传授与理解应是本节重要的一个内容,但实际教学中把握不够。

总的来说,这节课完成情况一般,但是有很多问题真的没有做到完美,希望在以后的教学和国培学习中能得到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

第二课南方地区水乡孕育的城镇

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学习,学会共处、共进,学会通过适当的方式,准确的语

言表达自己的见解。

2.通过水乡美景的再现和感知,深化对家乡的了解,对家乡、祖国美丽山水的热爱之

情。

3.针对这些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设想。

知识与技能

1.感知太湖流域城镇的形成与发展,理解傍水而居的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状态。

2.进一步锻炼收集、分类、检索资料的能力。3.加深对不同区域具有区域特色生活的认识。过程与方法

教师充分领会课堂的“内涵”和“外延”,为学生的个性张扬和全面发展搭建平台,

让学生在集体中学会恰当地展示自己,关爱他人,与人合作,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结合自

己的生活积累探究社会问题,提高参与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基于此,教师按自愿的

原则,综合学生的学习意向,以两个探索取向组合成“探索小分队”,创造机会,让学全在

质疑中求证,在求证中解决,在解决中寻找发现新问题的契机。二、教学重点

1.学生应深刻认识到“水”对太湖流域的生产、生活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尝试从可持

续发展的角度提出自己建设家乡的设想。

2.通过学习,加深学生对不同区域具有区域特色生活的区域差异性的认识。三、教学思路1.以学生定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浅显易懂,他们对水乡的了解在某些方面远多于书本的阐述,脑海

中美丽的水乡画面要远比书本上的几幅图片生动。因此,不妨放手让学生自行选择他们感兴

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对于一些有共同研究取向的学生,可按自愿的原则组合成“探索小分队”。2.以内容定学法。

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他们希望教师能营造一个开放的空间,让他们自由

地学习自己想学习的内容,甚至走出课堂,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在“不学”中“学”。

3.学法定教法,以教法导学法。

教无定法,但教法的选择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即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本节课中,教

师将引导学生以探究的方式进行体验性学习,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进

而解决问题,甚至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的问题。四、教学资源准备

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积累及已有的社会知识,并着力开发网络资源,选取和课堂教学

契合的资料,如乌镇的影音资料等。五、教学过程

1.老歌创新境,导入新视角。

新课伊始,通过播放《太湖美》VCD,展现太湖流域地形平坦、沃野千里、河湖沟渠密

布、良田万顷、城镇密集的区域特色景观。动听的乐曲,秀美的家乡风光,激发起学生浓浓

的乡情。正当学生意犹未尽之时,教师用实物投影在屏幕上展示出一张长江流域出土的三四

千年前炭化稻谷的照片,在做相应的介绍后,向他们提出了一个新奇的问题:“你能讲述这

粒炭化稻谷的历史故事吗?”学生一脸惊奇:一粒小小的炭化稻谷,竟然也牵动着历史?一

位教育家说过,抓住学生的心,就抓住了思维的积极性。学生可能会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过讨论完成信息的交换成为一种自发的需要。设置这么一个匠心独运的思维障碍,有效地

启示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认识自然条件在太湖流域家农业发展史及后来城镇形成过程中的

重要意义。

2.凸显新理念,力促学生发展。

课改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

内容精心创设的有探究意义的问题场景,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温床和沃土。

傍水而居的区域自然条件,影响了太湖周边地区人们的生活。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水

乡古镇周庄的自然人文风景,按常规处理,以学生观看来获得体验、感悟为主。这样做亦可

达成教学目标,但对学生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大,因为水乡少年们对这些镜头太熟悉了,

有的学生甚至认为他们之所以观看,完全是为了敷衍老师。处于这种心理态势下的思维活动

会求异求新吗?

教师在此又出新招,在“研究小组”充分研究了事先收集的水乡古镇的各类资料以后,

教师要求学生就这段影视资料介绍水乡古镇里居民的生活。实践证明,这个问题的提出极大

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他们会竭尽所能,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做了介绍,甚至模仿《正大综艺》就某些镜头向全班同学设问,课堂的参与度远远超过教师“独裁”下的“一言堂”,

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散,且思维的效果得到了很好的保证。3.反思大发展,引发新争论。

学生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之一,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转变学

生的学习方式有着重要意义。学生创造的课程资源可以超越教师的思维,让贴近学生的经验、

生活进入教学过程,可使课堂具有动态生成的特征。在学习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时,教师组

织了“你身边的变化”的小讨论,旨在挖掘学生的生活积累,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氛围

中体验太湖周边城镇经济的大发展大变化。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向学生展示水乡富裕乡镇

的照片,最后教师点明,正是母亲湖──太湖的巨大奉献成就了太湖周边

地区经济的蓬勃发

展。正当学生沉浸在对太湖深深的感激中时,教师讲述了亲眼所见的太湖实景,当教师叙述

到太湖湖面被一层绿油油的油漆似的蓝藻所覆盖,并且发出阵阵的恶臭,严重损害了太湖的

旅游形象,而这些蓝藻是由于生活垃圾、工厂的生产垃圾往太湖中乱排造成的。接着又充满

激情地反问学生:“太湖的子民就是这样回报母亲湖太湖的,你们说我们该怎么办?”镜头

对视觉和情感的反冲击力使得同学们议论纷纷,竭尽所能地为太湖的将来出谋划策。这个课

堂高潮的出现,充分说明教师只有想方设法,充分挖掘蕴藏在学生中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

供才能展示的舞台,新课程所倡导的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课堂教学内容的互动生成等理

念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4.发现新问题,激发新思索。

在区域自然条件的作用下,经过人类三、四千年的智慧累积,水乡的自然景观、人文

景观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区域的特点。通过以上多种途径的感悟和探究,学生对此应该有了比

较深刻的情感体验。到此,课堂教学无论从时间还是形式上来说,似乎可以结束了,但下课

铃声不代表思维的终止,而应是学生的思维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开始。教师此时可引发学生新

的困惑,亦可通过设问激发学生新的学习欲望,从而有效地把课堂延伸至课外。我们应善于

捕捉教学过程中的精彩瞬间,认识到课堂上生成资源的宝贵,并有效地利用它。课堂的主要

功能是传道、授业、解惑,但一个在解惑后能让学生“生疑”并且带着问题走出课堂的教学,

那才是充分体现课改理念的现代课堂。六、课堂教学设计引发的思考1.自主不是放羊,需要引导。

在高唱“学生是学习主人”的今天,教师不能轻易放弃自己是指导者的责任。面对搜

集、处理信息能力尚不完备的初一学生,如果只是轻描淡写地布置学生“课后去搜集资料”,

至于到哪儿去搜集,怎么搜集,则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了。据了解,很多学生由于学习

时间、学习能力等原因,根本无暇顾及。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假搜集、假发展、假课改。

作为教师,应事先为学生列举几种搜集资料的途径和方法,并给他们充裕时间、空间

进行信息交流,引导学生对资料进行自我组织自我构建。总之,教师应以自己的知识、经验、

思考,为学生设计合理的学习过程,引导他们在行动中学习如何行动。2.理念不是行为,需要转化。

理念是高度概括的原则性指导意见,本身不可能获得教学效果,只有我们去认真地研

读、揣摩,直至融会贯通,并以我们的智慧,创造性地把他们转化为具体的与学生经验相适

应的操作行为,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引领作用,取得理想的效果。

开放的珠江三角洲

一、【课标解读】:

课标:1-2-6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

课标解读:“不同地区”:在第五单元基础上,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为基本格局,在四大地理区域内,选择既能体现区域总体格局又能反映各自独特自然与人文特色的地区。(尺度辩证思想,整体论思想)

如何达到课标要求:既要展示各区域丰富多彩的人文特色,又要分析自然环境与人文特色之间的联系。(人地关系论思想)二、【教材简析】:

1.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色差异显著。在第五单元基础上,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为基本格局,在四大地理区域内,选择既能体现区域总体格局又能反映各自独特自然与人文特色的地区。在第六单元中选择了北方地区的山地、高原、南方地区的平原,盆地。来展现我国不同区域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同时,树立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人地和谐的观念。。

2.教材结构体系:

“开放的珠江三角洲“重点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珠三角。珠三角发挥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开放性农业和工业,建立了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紧密联系,特别是与港澳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利用相关地图,描述珠江三角洲在中国的位置;

2.从地形图、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中获取有用信息,综合分析珠江三角洲的自然环境的特点;同时让学生能够通过有关图文资料,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认识、描述珠江三角洲的人文特色;

3.分析本区域的自然景观、人们生产生活方面的特色,理解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4.通过典型案例的剖析,理解一个地区的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学会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教学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教学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教学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438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