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教师培训总结
抓住机遇,砥砺成师
上海高职高专新任教师第三期培训班为期一个月的课程转眼就结束了。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从一名对教师这个职业懵懵懂懂的毕业生,变成一个能够全面认识高职高专教育特点,并试图努力将自己变成学生合格向导的新教师。在这个班上,我深切体会到,“人类灵魂工程师”这句话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反映了作为一名教师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尤其作为高职高专的教师,面对的是一个在当前教育形式下很少得到认可的学生群体,他们需要我们教师倾入更多的关注和关心,才能保证“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这期培训中很多资深知名教授的讲座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总结我对高职高专教育的新认识及听课体会。
一、承前继后,改革创新
中国的高职高专教育历史并不长,能够追溯的最远的历史当属1866年成立的福建马尾船政学堂,而由于种种社会历史原因,职业教育一直未能在中国得到重视和发展。然而当时间的脚步进入21世纪,在新中国相继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进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职业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用马树超(图1)教授的观点,那就是“高职高专教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而冯伟国院长则说“高等职业教育进入最好时期”,并从五个方面详细分析这一观点,那就是“1、中央政府的重视为历史之最;2、经济社会需求为历史之最;3、高等职业教育进展提供基础为历史之最4、高职院校在校生规模为历史之最;5、中央财政经费投入高职教育为历史之最”,也就是说中国的高职高专教育进入了她的春天。
图1马树超教授讲述高职高专教育的新阶段
处在这样一个教育改革转型时期,我们新教师面临的既有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有全方位的挑战。今天的教育改革是在充分借鉴国外成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做出的改革,那就是《规划纲要》提出的“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二十字方针。目前国家对高职高专教育的重视,给了我们难得的平台,让我们高职教师从教学、科研到个人进修都有一个良好的氛围,这个良好的大环境也给我们创造很多施展才华的机会。而另一方面,我们作为80后的新教师,有着自己特殊的成长经历,我们成长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沐浴过素质教育的阳光,
挤过高考的独木桥,也在考研的战场上挥动过金戈铁马。我们经历过种种关于教育的改革,一次次的成为试验品,却未曾知道这些改革成效究竟如何。然而,今天检验我们的时刻到了,我们站上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开始担起一份关于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责任,我们要把以前在课堂学到的知识,先转化为实践应用,再将它以更为优化的方式传授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迅速成长为一名社会需要的人才,这个担子就落在我们身上。这个看似简单的工作,却是实实在在为今天“以就业为目标”的高职高专教育贡献一份力量。
二、因材施教,贵在用心
有人说,高职高专的孩子是一群让人头疼的学生,他们好动,活泼,不愿拘泥于课堂的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和耐心稍微有点差,所以面对这样的孩子时,有些老师就干脆顺水推舟,对学生的听课反应置之不理,听课效果自然不理想。然而洪霄老师(图2)的讲座却用实实在在的实例告诉我们,高职高专的这群孩子并不差,他们只是在应试教育这个大环境下,没有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他们有很强的动手能力以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关键看老师怎样去调动。洪霄老师详细讲解了自己的《市场营销》课改的实施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果,他为学生设计了推销学校明信片的实战课程,让学生从写策划书开始,到具体的推销实战,并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适时讨论,指导他们的每个环节。开始学生对这种上课方式很不接受,然而等课程进行了一个月后,学生就慢慢接受了这种授课方式,洪老师还为学生订制了名片,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实战看起来更为专业。等到最后一个月的时候,学生基本全部接受这种授课方式,并表示在推销实战中学到很多东西,积累了一些推销经验。事实证明,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的课改,在高职高专的学生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图2洪霄老师讲解课改
洪老师的课改实例说明,作为我们高职高专老师要学会因材施教,了解学生的想法,并想办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当然在这个过程,教师要付出大量的心血,从课改的策划到实施,教师的工作量成倍的增长。但作为老师就是要讲奉献精神,只要能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提高,那老师的工作就有价值。
三、教学相长,精进业务
在普通人眼中,高职高专老师比起大学老师要轻松很多,没有科研压力,所教的学生底子薄,容易应付,实则不然。首先,高职高专老师面对的孩子基础差,相应的理解能力也低些,所以教师要花更多的精力去备课,把每个知识点讲到细处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消化理解;其次,教师本身要对专业知识有扎实的掌握才能在讲课时做到行云流水,掌控自如;最后,高职高专教师必须具备很高的动手能力,最好能具备行业的从业经历,积累丰富的经验,这样才能把知识更好地转化为实践,并指导学生完成这一转化过程。
洪霄老师的课改过程刚好印证了理论向实践转化这一原理,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个时候就逼着老师去学习更多的东西”,而这个学习也是有针对性的缺什么补什么,老师的学习方向和学习目的更加明确。教师的业务素质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一步步提高。
四、蜡炬成灰,不悔不弃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问过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做教师能让我找到什么成就感?因为从待遇上说,教师这个职业相对清贫;从工作内容上看,教师要年复一年地讲述同样的知识;从工作形式上,教师不外乎教室,办公室这几个狭小的空间然而当我走上讲台,看到同学们渴望知识的眼神,听到他们一次次喊我老师的时候,我知道了自己的成就感就在那三尺讲台上找,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在每一个短短的四十五分钟里实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既然选择了做教师,就到将这份工作做到极致,就要秉承教师乐于奉献的精神,就要对得起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称号。
这次培训让我更加坚定了要做一名优秀高职高专教师的想法,当看到台上的老师跟我们分享自己教学经验时的那份淡定与不笃,那份自豪与喜悦,我知道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他们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是我们的榜样,他们的今天或许就是我们的明天。
成为教师,我无怨无悔,因为这是一份高尚的事业。
扩展阅读:高职教师培训总结
201*年全员教师培训总结
201*年暑假8月23日至26日学院举办了全员教师培训学院李xx院长、夏xx副院长、谢xx副院长、毛xx副院长、张xx副院长和道x系主任王xx、汽车系主任宋xx、经管系主任李xx分别做了讲座并有幸邀请到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欧xx教授、郑州xx职业技术学院李xx副院长做了精彩报告。在这短短的四天内专家们的报告观点新颖内容丰富包括我在内全体教师都体会颇深受益匪浅。下面谈谈我这几天的学习感受
一、努力学习信息化技术、将之运用到教学中
信息化对于教育现代化的带动不仅是技术层面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变革和教育方式的转变。超越时空界限的教育信息传播在扩大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视野的同时从根本意义上改变了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的关系用哲学上解构主义的话说就是改变了原来的“主客体”关系而真正构成了新的“主体间性”在同一个平台上实现平等对话。教师和学生面对着同一个可资利用的无边界的信息资源以及利用手段如搜索在知识的储存上很难具有明显的优势。这种关系的改变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首先是教育理念上教师必须真正树立“在信息面前人人平等”“学生不必不如师”的意识在教师的人格上则必须形成足够宽阔和宽容的胸怀在教学方式上“对话”互动比“传授”更重要在教学内容上方法信息的整合利用比知识更重要用中国传统的话说就是“渔”比“鱼”更重要…
总之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现代化都会在信息化中获益而这正是教育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信息化是突破高职教育当下困境实现教育现代化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高职教育的当下困境主要是投入普遍不足。按照传统的观念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必须具备足够的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设施教师也必须经过包括跨国跨境培养或者到具有更先进的设备设置的院校进修等途径才有可能毫无疑问有这样的条件和机会肯定会加快现代化的进程但问题恰恰在这里对于许多院校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院校来说要实现这样的条件尚需假以时日。而借助信息化手段从投入产出比上说无疑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最优的选择。当今的无边界、开放式课堂3G实景教学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教学系统等等都可以创造让师生几乎共享到当下现实条件无法实现的教学资源。因此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策略。
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修养、为学生树立榜样
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必须知道爱生是立业之本读书是立生之本每一位教师都要爱读书、读好书我们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肩负起我们的责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而不是丧失学习兴趣。我们只有从内心爱上这份职业才不会叫苦叫累学习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努力使课堂教学实现朴实、高效、生动、独特。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有效地备课体现教师教学的智慧常规教学做到扎实有效。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教师要知道教育是一朵云吹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心灵感动另一个心灵。我们要学会喜欢学生喜欢和他们在一起这样才可以发现他们的优点我觉得“身临其境”才是最好的教育。
二、积极参与学院课程建设与改革、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
在现代课程观的基础上现代职教课程专家对课程作了如下定义所谓课程就是“学习者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结果所接受的一系列学习经验这种学习经验是由一定的教育与社会经济背景所决定的”我们可以把高职教育的课程理解为某一专业教学的总体方案、实施过程及其学生所接受的旨在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系列经验。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正经历着深层次的变革随着终身教育、可持续发展等“以人为本”的观念的确立高职教育所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具备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而且还必须具有健康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伦理能用平常心去看待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失业现象面对新知识、新技术含量的急剧增加与变化用终身化的教育思想、积极向上的精神和自主创业的意识去对待和迎接现实的和未来的职业生涯。高职教育给予学生的“一系列经验”应该是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为胜任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核心技能和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要的文化知识、经验态度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因此作为“培养人的蓝图”的高职课程改革应努力追求课程目标的实用性和发展性相结合。高职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大致可分为“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以及“表现性目标”取向三种形式。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重在“实用”首先要具备某一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因此高职课程目标的制定是为培养学生掌握特定职业岗位能力。这种行为能力正是“行为目标”取向的追求所在。“行为目标”的基本特点是目标的精确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它指明整个课程活动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学生应该做什么要达到什么程度都有具体的阐明其关注的焦点是高技能。“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生成的课程目标。它是问题解决的结果是人的经验生长的内在要求。“生成性目标”强调学生、教师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所以“生成性目标”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它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过程性。“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在与具体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当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个性充分发展的时候他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的具体行为表现及所学到的东西是无法准确预知的。“表现性目标”关注的是学生在课程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某种程度的首创性而不是事先规定的结果。由此可见“表现性目标”取向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精神以及人格陶冶等方面比较适宜。就高职教育而言“行为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特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生成性目标”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表现性目标”则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职业探究能力以及职业道德、个性品质、个人发展等综合素质。传统的职业教育大多采用的是“行为目标”取向但在现代课程观的视野下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基点应立足于学生综合能力和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所以高职课程应体现出这种追求在课程目标的取向上要注重实用性和发展性相结合注重“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相统一。
教学方法有多种多样包括项目导向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如“项目导向式”教学模式是指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理论基础指导下遵循“做中学”教学原则以工作过程来组织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范式它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师、学生、项目及教学媒体这四个教学系统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统教学方法从课程的知识体系结构出发主要以老师授课为主将知识点划分出层次结构传授给学生。但传统教学方法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仅仅停留于理论理解的层面知识框架体系不便把握教学结束后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项目设计过程思路不清晰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以解决实际问题。项目导向教学法是指以实际工作实施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打破了原来课程的界限将课程教学内容分割为与专业密切联系的项目与任务引领教学过程强调实训环节设计学习过程于工作过程的职业环境中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到了实践这一层面。将课堂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实现“双教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同时进行使得学生能真正进入到“在做中学”的理想学习环境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一一年八月二十九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高职高专教师培训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高职高专教师培训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