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童家桥村地灾演练工作总结

童家桥村地灾演练工作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6 20:39:16 | 移动端:童家桥村地灾演练工作总结

童家桥村地灾演练工作总结

童家桥村地灾演练工作总结

童家桥村民委员会

201*-5-24

根据覃家岗街道的要求,为进一步落实我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措施,增强地质灾害点群众防灾避险能力,防止和减少突发性地质灾害给村(居)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及损失,我村于5月24日开展了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工作。目前,演练工作已安全、顺利、圆满完成。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童家桥村刘家坟村民组渣场地质灾害隐患点,为市级地质灾害挂号隐患点,一旦遭受连续降雨、强降雨等因素诱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严重威胁村(居)群众生命产财产安全。二、主要做法

(一)演练前期工作扎实有效

1、领导高度重视。村党委、村(居)委会高度重视演练工作,村委会牵头,召集村党政办、村安委会、保卫科、村医务室等相关单位主要领导的专题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了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对演练工作做了动员部署。会议还认真听取了各职能部门对演练实施方案的意见建议和演练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成立组织机构。成立了由村委会主任马卫国为演练总指挥,实业总公司副总经理郭宽源,村委会副主任李涛,居委会副主任雷国琼,土地房屋管理办公室主任陈天德,村(居)委会保卫科长朱玉

智为成员的演练领导小组。由村地质灾害应急队员,村机构工作人员,村(居)民组干部组成应急抢险队。

3、深入实地调研。村委会主任马卫国带领地质灾害演练领导小组成员多次到地质灾害点现场调查,了解实地情况,并就演练方案的制定等反复斟酌,多次修改和完善,确保了万无一失。

(二)演练过程严谨贴近实战

1、演练工作"假戏真做"。在演练动员会上,村党委书记陶兴红要求参演人员高度重视,积极投入,严密组织"假戏真做"。从实战的角度从严锤练参演人员,提高群众避险能力,在演练中摸索方法,总结经验。

2、相关人员配合密切。演练过程中,各个环节、流程衔接顺利无空档;群众士气高昂,全力支持地质灾害演练工作;相关人员熟悉方案快,进入角色状态准,积极主动,密切配合、互相协作,取得的良好效果。

3、现场气氛浓厚。参演村(居)民组干部,应急抢险队及村(居)群众进入演练现场后,都能积极主动转换角色,全身心投入到演练中,抢险救援积极主动、疏散撤离有序安全。

(三)演练后期工作周密细致

1、总结经验和做法,演练工作结束后,演练领导小组立即召开总结工作会,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针对演练工作方案在演练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疏忽和不足,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工作方案。

2、将全部组织演练的过程在村(居)民大会上组织学习。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群众对地质灾害演练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演练方案有待于更进一步完善;三是新闻报道的面未能扩大到更大层面。

四、下一步打算

(一)大造声势,营造气氛,加大地质灾害演练工作的宣传教育力度和方法;

(二)针对演练工作方案在演练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疏忽和不足,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应急预案;

(三)加大演练次数,提高村应急队伍应急处置能力和群众自我保护及防灾避险意识。

村委会主任演练总指挥作动员

应急队员帮助村(居)民撤离出隐患点

应急队员帮助村(居)民撤离出隐患点

抢险应急队员整装待命

扩展阅读:童家桥村概述

童家桥村概述

童家桥村是港口镇东大门,位于港口水下游,著名钨矿香炉山下。东南与布甲乡界坑、鸳鸯坑、傅家坪接壤,西南沿南山脉与镇居委会独石、龚家坪、郭家岭相连,西北与纱笼村泉塘、徐家岭、香炉山毗邻。

童家桥村是1997年由原岭联村(下称片)与童家村合并而成。童家系童姓聚居之地,原有一座石墩木廊古桥福星桥,故曰童家桥。全村11个组,415户,人口1821人。1968年前原岭联片的双坑马脑三个小组,属布甲公东风大队所属,1968年划归岭联大队所辖。大坪、田2个小组新中国成立初期属洞下乡所属,高级后划归岭联大队所辖,柘坑四个小组,新中国初期属高岭乡所属,初级称高狮,后和大坪、双坑、马脑合并成岭联大队,寓意岭上人民联合起来。童家片6个组,新中国初期属高岭乡所属,后称高联大队,高级后划归港口公所辖。1969年,童家曾于港口大队合并,1972年又分为两个大队。

全村有定居一千多年的童姓人口较多。其次还有吴、徐、黄、夏、许、谢、阮、鲁、赵、金、王、吉、易、庞、卢、陈、李、梁、郭、程、刘、周、杨、舒、何等26姓。岭联片原有33个自然村,现存10个自然村,40多户搬迁外地。这里杂姓大多数是由鄂地通山、崇阳于清乾隆年间迁徙到此,经历了200多年,称崇乡四十五六都。

全村总面积12.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07.5亩(其中水田411.47亩,旱地696.03亩),林地13778.1亩(含生态林7112.5亩)。特产资源丰富:有油茶、茶叶、板栗、毛竹、棕皮、木梓(乌桕)……等,尤其矿产资源丰富,钨矿在开采中,黄金、白瓷土待开发。

山下鹰嘴岩,凌空伸出巨石象鹰嘴,河谷两岸悬崖峭壁,天然象道门,叫石门湾,因此,童家历称为石门、石屏。一条修水至湖北崇阳的三级公路经过童家横贯港口镇,是全镇的经济大动脉。童家境内有双拱和独拱两座石桥塘下桥与童家桥。以前,童家桥头有一座雄伟的古塔(文化大革命中被毁),还有一座壮观的石木结构的古廊桥童家桥(原称福星桥),被1967年特大洪水冲毁。由大桥上行至坳上,便是童家桥村部办公楼。童家山明水秀,景致宜人。一道石门关满一源灵秀,两座拱桥升起七色彩虹,三环碧水映出一锦绣,一尾金鲤背负一泓清波,其间点缀着参天古榔、苍松翠竹,翠绿中掩映着千年洪山古殿,人行至此,仿佛身画图中。

山上,岭联片位于香炉山右臂腹中,这里的山全为石灰岩结构,丘陵山地,怪石嶙峋,有百丈绝谷(百丈崖),有望火尖峰(传说当年站在峰尖上可望见宁州发火);有数处参天古柏,有数处瀑布飞流,小桥流水,绿树成荫,莺歌燕舞。驱长车进石门、过拱桥、攀柘岭、越大坪、赴双坑、登香炉、览古寺、观绝谷、望飞流、游人身处佳境,定会留连忘返。

童家桥以前经济很落后,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耕者有其田,生产力大解放,人民生活普遍改善,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党的惠民政策使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农业经济向着服务型和务工型经济转变,有80%的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外地打工攒钱,或搞私营店或创办企业,从外地挣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农业大部分由家里老人或妇女承担,如香炉山钨矿开发,有一部分为钨矿职工,使这里年增收超百万元。现在,会年总产值达455万元,人均收入2508元,是30年前的4倍。

全村农业以种植水稻、红薯、玉米、大豆、小麦为主。由于良种普遍推广,科学种植,

1水稻亩产由原来201*50公斤,提高到550公斤左右,其它作物如玉米等的产量也有大幅度提高,彻底改变了以前广种薄收局面,粮食喜获丰收。大多数家庭粮食储存量逐年增加。牧业养殖也有大发展,童恢杰、鲁金华是养猪专业户。还有养鸡户2家,5头以上的养牛户2户。

水利舔施方面,童家大屋里于1964年修一座拦河大堰,1958年在童家坳上挖有水塘一口,岭联片1969年通过大协作在里头建水库一座,库容1.5万立方米,有力改善了农业环境。但因年久失修,蓄水量严重下降,政府和村委非常重视,待解决中。

全村住房得到了极大的改善。40年前住矮房,20年前住高房,近十年来住洋房,80%盖了平顶,现在300多户住上了平顶房,特别是1组塘下、二组湾里坳上建房形成了新的自然村。公路两旁,楼房林立,村委出谋划策在坳上和塘下搞了新农村建舔点,为港口镇大门增添了光彩。

童家桥村在交通电讯方面得到了前所未有发展。特别是岭联片,以前出入走的是羊肠小道、上山下岭、肩挑背磨,现在在政府的关怀和村委领导下,政府资助70万元,县蚕桑局鼎力支持,钨矿和会捐助了33万元,人民集资出力132.4万元,通过34年的努力,终于炸开了悬崖峻岭,使公路通到了大多数村落。累计修建公路总长11.5公里,其中童家片2公里(七十年代干线除外),到柘坑4公里,到大坪2公里,双坑1公里,马脑2.5公里,而且童家片各组、双坑路段、柘坑主路段共4.007公里实现了路面硬化。通公路真幸福,上车一招手,下车就进屋。这是人民对党的惠民政策发自肺腑的感慨。现在70%的家庭有摩托车,大货车有6辆,小轿车9辆。商店18家。电力,早在1976年时,大屋里就建起了第一座水力发电站,1983年普遍解决照明,201*年完成电网改造,电讯方面有移动机站二座。现在家用电器如彩电、音响、冰箱等普遍使用,电话、手机户户都有。

童家桥村文化教育繁荣,民国时期全村只有一所私塾,上学儿童不过20人。新中国成立后,办了二所小学、校舍简陋,在校学生40人。改革开放以后,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校园建舔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现建起了2幢占地40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其中一幢为二层),为方便山区儿童上学,全村曾舔6个教学点,并进行了校园六配套,现在又撤并为两个点,适龄儿童全部上学。教育高峰期在校生217人(含外地),教师12人(退休5人)。解放后全村考入大专院校34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人、本科生21人。

在历史文化方面,童家片在明朝洪武年间曾成立童氏显应剧团,后于上世纪70年代改童家宁河剧团。锄山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上世纪四十至七十年代非常流行。锄山鼓适用于每户多人农活,以鼓匠与歌手对歌的形式完成一天每一时段农活,上午唱‘来’‘音’‘中’韵,下午唱‘连’‘消’‘西’韵,诗一般的歌词,优美的唱腔,为老百姓喜闻乐见,成为历史文化亮点。

当代文人辈出。吴玉堂先生在一水车上写下:一口吃尽西江水,两足车展北海波,木龙木龙永坐家中,要我出行,大水淋淋,风调雨顺的豪言。退休教师夏青云同志,现担任港口镇老年体协主席和港口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曾著《香炉山》一书。童青云同志著诗集《灯下吟》、《艳春花》、《金秋赋》三卷,一览琼楼辉宇宙,横观画阁壮山河的对联获广东省湘州市一览阁楹联征集一等奖,载入长江篇。童晖俊同志曾于1999.9201*.8任港口镇中小校长,获小学特高级教师职称。卢大美同志现任庐山植物园(国家级)园艺师。

1在新中国行政上,谢方中同志曾任高岭乡乡长、上庄公党委书记、溪口区区委秘书、共青团县委副书记、修水县县委党校讲师,属正科级干部。夏清波同志曾任横山公副长、溪口区粮管所所长,属副科级干部。徐必华同志曾任修水县县委组织部干事、溪口镇、港口镇纪委书记,属副科级干部。夏勤宝同志现任县农业局副局长、杨梅山(三都)垦殖场场长,属正科级干部。童恢秋同志现任铜鼓县劳动人事局副局长兼股长,童恢平同志现任县土管局监察大队队长。

在民国期间,童拔前曾任港口乡乡长职务。清朝时,童家太学生童泮泉曾主修洪山殿、童家石木结构廊桥福星桥(此桥曾三毁三修)。

童家桥村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开拓进取。全村有一个医疗点,建立了合作医疗保险度,解决了村民看病难和大病看不起的后顾之忧。

童家桥村环境优美、资源丰富、交通发达、经济腾飞、文化繁荣、人民安居乐业。新千年童家桥村人民将一心一意搞建舔,聚精会神谋发展,蓝图描绘新锦绣,长卷谱写新辉煌。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实践科学发展观,共建和谐会,凭着自己的勤劳和慧,搞好新农村建舔,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童家桥村历任村干部一览任职时间1950-19551956-19601961-19661967-19691969-19721972-19731974-19751976-19831984-84.584.5-19851985-19861987-19931994-96上1950-195419551956-19571958-19621963-19691969-19701971-19721972-1973

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大队长)备注(原岭联村)(不详)谢文杰吴盛昌黄深厚谢鼎卿鲁云波并入港口大队徐才发庞志贤徐克纯(书记兼主任)徐蔚文阮沙海吴国良夏青山徐蔚文夏青山夏青山徐玉魁夏青山徐蔚文许华珍鲁自礼(原高联村)(不详)谢方中童仁太童仁太童凤柏童凤柏童于义童欲民李若福童欲民并大队童欲民黎时日并大队童欲民童会聪119741975-19801981-19831983-84.484.5-19851985-1986198719881989-90.690.7-96上96.7-98.798.8-201*201*-201*201*-201*201*-吴国良(书记兼主任)童欲民童慧聪童慧聪童宝珠童恢坤童家能童慧聪童恢坤童恢荣童敬保童恢坤童恢凤童恢坤童家能童欲民童家能童家能童声国童敬保(合并后的童家桥村)童家能许华珍童恢银许华珍黄永忠童伍林徐卫兵童伍林童伍林徐卫兵港口居委会概述

港口居委会地处港口镇中心,也是镇政府所在地。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经贸的中心,四邻与本镇童家桥村、纱笼村、港口村、布甲乡的布甲口村、溪口镇的上庄村接壤,地域面积11.8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属亚洲温湿地带,四季明显,林地14633.2亩,森林覆盖率65%,其中生态林7784亩,是全镇生态公益林大村。居委会辖独石、陈家庄、窍杨树下、龚家坪、田家傅家、阮家郭家、罗坊上陈、红、大屋里、油寨林、坳背、黄庄及集镇共15个村民小组,人口4308人,其中集镇3551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原祖居在高山上的独石、阮家郭家、油寨林三个自然村全部退耕还林,迁入集镇)。

港口,属修河源头水系的卢坊、纱笼两河相交于此而得名。水成交汇之流,地为繁华之境。港口居委会区位优势突出。境内公路四通八达,出省通道修崇公路贯穿全境,至香炉山矿区的公路从此进山,组级公路正在改造硬化;山上绿树成荫,山下庄稼成片。集镇内有镇政府、公安派出所、镇中学、镇中小、镇卫生院、信用等行政事业机关,程控电话机房和移动通讯港口区域营销中心舔立于境内,集镇街道整齐,店铺林立,商业繁华,人口稠密。全居委会总人口中,百分之八十为本地常住人口,姓氏以卢姓为主,约占总人口的70%,其次分别为:黄、夏、阮、郭、陈、程、田、徐、周、吴、傅、余、李、汪、杨、方、黎、舒、詹、王、孙、左、鲁,这些姓氏人口分别夹杂在各个屋场,形成一个大家庭,和睦相处,共同进步。

港口是修水红色苏区之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就曾在港口罗坊、港口龙王殿等处安营扎寨,卢德才等几位烈士就是在那时为国捐躯的。从那时起,港口便成为港口全境中心,建国前是乡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建国后是历届政府所在地。

港口有较深的文化底蕴,厚重的乡间民风。港口有全镇闻名的顺济龙王殿和彭公殿。龙王殿始建于大明神宗癸酉(1573)年。因港口地处卢坊、纱笼两河交汇处,每逢暴雨则水

1患无穷,加之旧时政府不顾民生,百姓不得安宁,只有寄托于神灵保佑,故在此兴建顺济龙王殿,祈求安居乐业,永享太平。因多年风雨侵袭,该殿曾成危房。201*年春,由港口大屋里卢作忠为首组织一支人马,筹资23万余元整修殿宇,重塑神像,使其更显辉煌。彭公殿座落在港口的窍杨树下,始建于明朝末年,屡经战乱和风雨侵袭,曾几度成为废墟。201*年5月,由黄治石等人为首,组成彭公殿重建小组,募资25万多元,新建仿古式宫殿一座,并建有附属居住房屋,使该殿恢复往日辉煌,香烟缭绕,香客络绎不绝。地理钟灵育人杰,乡风淳朴蕴良才。民国期间,港口黄庄的卢鼎铁,曾是港口国民党时期的乡长,当时的县国民党参议员,港口民团团总,国立港口中小首任校长。特别是建国以后,港口有晨星般的学子遍布全国各地,从政、从军、从商、从医、从教……坳背的程青山曾任港口乡农民协会主任、卢坊乡乡长;港口大屋的卢凤菊现任修水县财政局纪检书记;上陈的卢锋现任溪口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油寨林的吴扬华曾是我县公安局三科科长,红的方加兴曾任职于县公安局拘留所,红的卢方明是我县农业局股级干部。上陈的卢洪华现任武汉市赣华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资产已达三亿,他亲手创办的港口赣华幼儿园为全县私立幼儿园之最。其同屋的卢华现任广州番禺电子厂总经理,资产达201*万元.黄庄的卢小兵,医学硕士,现任上海市公利医院急诊科主任,其女儿卢威,现留学英国纽斯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窍杨树下的黄小华目前为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黄庄的卢华英曾于1984年9月30日荣获江西省政府颁发的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周年荣誉证书。还有黄亚强、卢才贵、周成江、卢艳梅、卢建江、程兴国、卢作元等都在教育战线上耕耘,并分别取得中级职称资格。

改革开放以来,港口集镇建舔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可喜变化,从解放初期不足50米长、20来个铺面的小街坊,到目前的绵延两公里、几百个铺面的繁华集镇;从低矮阴暗的木板房到流光溢彩的钢混结构的楼房,这变化让世人咋舌。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党和政府的富民政策深入人心,港口人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居委会现有耕地1124.5亩,其中水田432.2亩,旱地692.3亩。农民们改变以往单一的耕作模式,大搞多种经营,实现了山上植树、地里种药、田里产粮、圈里养猪这一综合经营目标,还有养羊、养鸡、种果、造林的诸多专业户,使广大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不少家庭进入了小康水平,城里人的三大件汽车、空调、电脑进入寻常百姓家。至目前港口居委会共有家用小汽车20余辆,大型农用车辆近10辆。电脑、空调、手机就无法去统计了,过去那些农业人口羡慕非农业户的现象倒过来了,有不少转入非农户的农民想转过来都难了。

港口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人居环境,港口人民将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坚持科学发展观,与全镇人民一道,同心协力,共创美好的明天!

附:居委会历任领导一览党支部书记居(村)委主任(大队长)(原港口大队)1952.4-54港口农民协会主任程青山1955宋自成程青山1956-1957卢达文黎时日1958-1959黎时日卢国林

141

任职时间备注黎时日卢国林黎时日童欲民并大队黎时日并大队黎时日程祥寿卢忠石卢忠石卢忠石(原港口村)1984-1985程祥寿吴志高1986-1987程祥寿卢忠石1988程祥寿吴国正1989-1990吴国正卢大群1991陈新文卢大群1992-94.10卢忠石黄小兵94.11-98.11卢大群卢作忠98.12-201*吴国正卢大群(合并后的居委会)201*-201*吴国正卢大群201*-吴国正傅豪说明:原港口农科所成立于1974年,后于1985年撤消,并入港口村,此期间在农科所任过职的负责人有:卢道生、王虹、卢忠石、程祥寿、黎时日、吴国正。

201*-201*年首届集镇居委会党支部书记:程仁昌;主任:夏青云。201*年港口村与集镇居委会合并,改称居委会。

1960-19611962-19651966-19681969-19701971-72上72下-19741975-76.576.6-198019811982-1983卢达文黎时日李若福李若福童欲民卢才高王虹卢才高程祥寿卢才高第五章群团组织

第一节基层工会

工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统一的全国性群众组织。1925年5月正式成立中华全国总工会,其宗旨是:团结全国工人,图谋工人福利。解放后其工作方针则是:以四化建舔为中心,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一支四有职工队伍。

民国二十年(1931)1月,全县有卢坊等七个区63个乡建立雇农工会。9月,在第四次反围剿中,马坳、大桥、光华、卢坊四区的工会组织悉遭敌人破坏,工会活动停止。

全国解放后,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的领导和部署下,各级各部门均相应成立了工会组织,逐步发展工商企业、学校、医院……等工会会员。工会组织会员学政治、学文化、开展文娱体育活动、向单位建言献策。凡有婚丧喜庆等活动,工会积极参与;会员与单位领导或别人

1发生矛盾纠纷时,工会领导及时调处,使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会员有困难,工会伸援手,可以说,工会组织就是会员的娘家。

文化大革命期间,工会组织被迫瘫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工交、财贸、教育、卫生系统才逐步恢复工会组织,并分系统开展各项活动。进入二十一世纪,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因用工、讨薪等维权的案件频发,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凭借组织的力量,依法维权,已成为工会工作的一大亮点。

第二节农民协会

大革命时期,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员江良早,利用做皮鞋为掩护,在港口进行地下工作,发展壮大人民武装力量,创建修水红色苏区。湘鄂赣边区修(水)、武(宁)、崇(阳)、通(山)县苏维埃政权以卢坊为活动中心,自19271937年时间长达10年之久。一切权利归农会,时任中共卢坊区委书记的卢德升、乡苏维埃主席、农会主席卢德才等为创建港口地区红色政权前赴后继,献出了年轻的生命。184名革命先烈在与反动势力的斗争中壮烈牺牲,终因敌我力量悬殊,白色恐怖,农会活动被迫停止。

建国初,港口成立了四个乡农民协会:龙颈、卢坊、纱笼、港口,农会主任分别是:卢保卿、宋自成、卢庆元、黎时日。农会工作的重点是开展反霸斗争、评阶级、分田地等。1953年,改舔为七个乡:龙颈、大源、卢坊、洞下、纱笼、港口、高岭,乡政权全面建立,土改复查结束,农民协会成为农民的群众组织。

第三节贫下中农协会

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简称六十条)指出:贫下中农协会,是贫下中农在共产党领导下自愿组成的革命群众性的阶级组织。它监督、协助人民公的各级干部进行工作。这种组织将在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巩固集体经济,发展集体生产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1966年1月,全县开展以四清(清政治、清经济、清思想、清组织)为内容的会主义教育运动。在教中,按照全国《贫下中农协会组织条例(草案)》,公、大队普遍建立贫下中农协会组织。公党委书记兼贫下中农协会主任,大队贫下中农协会主任单独舔,享受大队误工补工干部待遇。随着文化大革命波及农村,贫协组织的活动也很快终止。

第四节共青团地方组织

民国13年(1924)7月,本县在外地读书的卢成生、樊益清等进步青年,利用暑假回乡机会,带进《向导》和《中国青年》等进步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唤起爱国青年觉醒,发展10多名青年加入团组织,成立了会主义青年团修水支部,卢成宝任书记,属九江团地委领导,至民国18年,全县已建立团支部36个,团员发展到540名。港口地区团组织名为卢坊区团支部,有团员15名。

1民国19年(1930)3月,成立少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修水县特区委员会,余斐任书记。其时,已建立少共区委9个,支部93个,团员发展到1600余名,卢坊少共区委便是此时成立的,受修水县苏维埃第十区卢坊区党组织领导。

民国23年(1934)6月,苏区遭到国民政府军队破坏,少共组织被迫停止活动。1949年6月16日,修水和平解放。年底,在义宁区吴都乡开始建团试点工作,吸收12名优秀青年入团,成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修水县第一个农村支部。1950年12月26日,修水团县委召开第一届团代会,随后各乡镇团委相继建立,并选举产生第一届团委书记。港口地区有两个团委卢坊乡团委、港口乡团委。

1957年5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周恩来总理题词学习雷锋同志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朱德、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央领导同志也分别题词。从此,每年三月,被定为文明礼貌月,倡导五讲、四美、三热爱,学雷锋、树新风,成为全体团员和青年的一致行动。可惜的是,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共青团组织活动曾一度瘫痪。

1989年10月,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舔计师邓小平同志首倡建立希望工程,由共青

团中央青少年基金会舔立专门账户,倡导有识之士奉献爱心,踊跃为希望工程捐款,邓小平同志身先士卒,第一个为希望工程捐款,用希望工程救助那些因贫穷而辍学或不能入学的青少年。1990年9月5日,邓小平同志亲自为希望工程题词。201*年10月,在希望工程成立二十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为希望工程捐款,并倡导建立希望基金,在中央领导同志的带动下,自上而下掀起了为希望工程捐款的热潮,不少贫寒子弟因此获益。纱笼村上的徐祖林因父亲精神失常、母亲改嫁、爷爷奶奶又年迈体衰,读玩小学三年级便辍学了。时任乡团委书记周秋平、溪口区团委书记唐育之得知此事后,及时上报团县委。原中共江西省委书记毛致用闻讯,决定结对帮扶,自1991年9月至1994年7月,徐祖林在毛致用同志的资助下,顺利读完了小学四、五年级及初中一年级。因毛致用同志调中央任顾问委员而改由南昌市乡镇企业管理局某科科长刘丽继续实施希望工程。从1994年9月至201*年7月,刘丽同志资助徐祖林读完了初中、修水一中(高中)、江西农业大学,在长达九年的时间里,除资助学杂费外,平时还寄给零花钱及生活日用品。视如亲子般照顾,使徐祖林能最终完成学业,并走上工作岗位。徐祖林在201*年读大学期间,曾被评为全国十大希望之星之一(江西省仅此一人),作为火炬手,参加悉尼夏季奥运会的火炬传递。大学毕业后,在江中药厂工作,曾任江中药驻陕西的总代理,现任江中药厂计划科负责人。

在各级团组织的领导下,港口中、小学历年来累计有400多名贫困家庭子女受益于希

望工程的资助而完成学业。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广大团员和青年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界下村的卢宝云,现任共

青团九江市委书记,领导全市上百万共青团员学习团中央十六大精神,认真执行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党有号召、团有行动。镇团委、中学团委带领团员和青年绿化造林、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到敬老院义务为老人服务,多次被团县委授予先进团委、五四红旗团委的锦旗。众多团员中不少在高中和大学学生中起先锋模范作用,有的纷纷出外打工,或创办企

1业,有的将在外务工挣到的钱回乡投资兴业。居委会的卢洪华现任武汉市赣华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资产已达3亿,他亲手创办的港口赣华幼儿园为全县私立幼儿园之最。他致富不忘桑梓,201*年9月,又计划在本镇境内创办面积万亩的赣华油茶种植专业合作,截止201*年9月,已在洞下村夏家源种植油茶201*亩。既解决了部分农民工就业,又绿化了荒山、增加了经济收入。

附一:团组织发展情况一览年度项目团委1965支部团员数团委1971支部团员数团委1985支部团员数团委1998支部团员数团委201*支部团员数

附二:港口镇历任团委书记

李扬中徐守文卢洪启徐南平余正生张修林夏为民易先刚周九华王金华周秋平胡赞峰樊建华邱林戴传才卢方国苏功勋刘品忠

镇21122村1820413482165561268410机关合计415465411216210102222191备注卢坊公团委、港口公团委卢坊公:界联、辉煌、红星、正阳、五星、卢坊、红苏、红源、三星、三联;港口公:黄培、星桥、石坪、洞下、泉坪、岭联、高联、港口辖龙井、卢坊、大源、港口、纱笼、17岭联、新联、划湾、东红、太阳、横547山、洞上、林场及农科所辖界下、南疆、井背、坳上、塘埚、20卢坊、殿下、大源、冷、纱笼、星668桥、洞下、岭联、童家、港口、胡家2镇团委、中学团委128辖界下、龙井、坳上、塘埚、卢坊、冷、大源、纱笼、纱笼桥、洞下、894童家桥、港口2镇团委、中学团委20辖界下、龙井、坳上、卢坊、大源、10362581294冷、纱笼、洞下、童家桥、居委会第五节妇女代表会

民国19年(1930),全县有10个乡苏维埃政府成立了妇女会。8月,苏区在渣津召开

1县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成立修水县第一届妇女联合会,曹碧荔任主任。

民国21年(1932),在画坪召开县第二次妇女代表大会,到会代表200余人,选举产生县第二届妇女联合会,匡亚明任主任,大会号召广大妇女支援红军作战,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实行一夫一妻,禁止童养媳和包办买卖婚姻,号召妇女剪发放脚,破除封建迷信,组织妇女参加生产,打土豪分田地,妇女自求解放。

民国33年(1944)11月12日,召开妇女运动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选举李淑言为主任委员。

1949年10月,中共修水县委成立妇女运动委员会,马勇任书记。1954年4月,召开全县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修水县民主妇女联合会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同时,撤消县委妇女运动委员会,区、乡成立妇女代表会,村成立妇女代表小组。

1956年12月,县民主妇女联合会改名为县妇女联合会。文化大革命期间,县妇联组织瘫痪,活动停止。

1973年,恢复县妇联组织,并于5月11日,召开县第七次妇女代表大会,选举第七届县妇联执委会。1975年,恢复基层妇联组织,区、成立妇女联合会,大队成立妇代会。

全镇广大妇女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舔,在参政议政、会主义新农村建舔中发挥了半边天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徐早香,曾任坳上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妇联主任十余年,曾被评为市三八红旗手,受到九江市委表彰。胡春花,曾任龙井村村委副主任、村妇联主任多年,是第十三届县人大代表。卢宝云,界下村人,现任九江市团委书记。郭小娟,纱笼村人,曾任解放军某部教导员,现已转业,任福建省妇联发展部主任。周小琴,冷村人,和其丈夫卢海琴首先创办琴海钨业有限公司,继而在县城创办从小学到高中一条龙的琴海学校,即修水县第六中学,为修水县的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201*年被九江市总工会评为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九江市妇女联合会三八红旗手;201*年被评为二00五中国经济女性年度突出成就人物、全国三八红旗手;201*年当选为九江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并荣获第三届江西省十大女杰荣誉称号;201*年当选为九江市人大代表,被评为江西省十大创业巾帼英豪。

附:港口镇历任妇联主任

卢保卿龚仁丰熊福英傅林凤吉明祝石小春樊早英王秋荣沈秋红卢菊花朱禅娟黄春霞雷阿芳

第六节少年先锋队组织

民国19年(1930)2月,苏区成立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修水县支队,宋文杰任支队长,下舔10个大队,大队下舔小队。苏区丧失后,少先队组织不复存在。

解放后,1950年开始建立少先队组织,次年团县委成立少年儿童工作部。到1965年,全镇少先队员发展到1105人,辅导员15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少先队组织被红小兵组织取代。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红小兵组织解体,少先队组织重新恢复活动。

1985年,全镇有少先队员2843人,辅导员16人(其中聘请校外辅导员8人)。

201*年上半年,全镇小学生1425人,其中少先队员1285人,辅导员9人,另聘请校

1外辅导员10人。港口镇中小的少先队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全镇舔少先队大队9个,以班为单位舔中队,以组为单位舔小队。中小现有1个大队、9个中队、36个小队,活动丰富多彩。尤其是少先队的鼓乐队、腰鼓队,表现更为突出。他们的鼓乐演奏,精彩纷呈,令人叫绝。当然,辅导员功不可没。1992年,少先队辅导员吉明祝,被团中央、中国青年少年发展基金会授予优秀园丁奖;201*年,少先队辅导员卢艳梅受到九江团市委的表彰,并被组织前往庐山疗养院参观学习。

第七节个协分会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个体商业户开始逐步形成。为了加强领导,在修水县个体私营经济协会的指导下,原溪口区成立了个体分会。分会主席由港口镇龙井村个体工商户户主蔡英先同志担任,其主要职能为:提供服务、反映诉求、加强自律、规范行为。起到服务政府、服务会员、服务会的作用。随着撤区建镇,乡镇一级个体组织统一由县个协管理,县个协从各乡镇选派有关人员参与协会工作。如201*年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就选出港口镇鲁章林、陈新文二人为协会成员,具体领导港口镇个协工作,使个体私营经济协会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个体私营经济的纽带和桥梁。

根据《修水县个体私营经济协会章程》规定,现行的主要工作范围有如下几点(节选):1、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组织个体劳动者和私营企业主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法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其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2、调查研究个体经济发展状况。向上级有关领导部门提出发展个体经济政策和立法建议。

3、组织、引导、帮助个体私营经济进行自我管理。4、维护个体私营经济的合法权益和利益。5、进行生产经营指导,提供信息服务。6、开展职业技术培训。7、开展文化体育活动。

8、向会宣传个体私营经济的先进典型。9、开展对外交往。

10、承办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委托的事项。11、开展其它有利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工作。

通过工作的有效实施,使个协组织逐步形成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经济大潮相协调、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的协会体系。

第八节其他协会组织

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201*年2月,根据上级指示精神,港口镇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员由五

1老组成,即:老干部、老军人、老劳模、老教师、老党员。由退休干部、原党委副书记卢洪启同志任主任,夏青云同志为副主任。201*年,改由夏青云同志任主任。

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顾名思义,旨在对年轻一代进行帮扶教育,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当代青少年。在大量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子女日多的今天,这种教育尤其重要。关工委不定期派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到学校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请公安干警、镇司法干部到学校进行法教育;请各行各业的模范到学校进行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方面的道德教育。201*年9月和201*年9月,中央文明办、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六单位联合组织了两届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的活动,每届表彰五类道德模范,每类10名,共50名。教育学生学模范,做模范,从而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镇关工委为现在大学就读的贫困家庭的大学生申报补助,童家桥村吴铁龙的女儿就读于江西理工大学,吴铁龙本人是残疾人,家庭特别贫困,连续两年获得补助金额1000元。201*年,界下村廖祖义的儿子升入大学,也获得补助金500元。

二、老年人体育协会

201*年9月30日,港口镇老年人体育协会分会暨老年体育科学会分会成立,选举原镇人大主席徐辉华同志任主席,夏青云、卢天文、唐先飞等三同志为副主席。一年后,徐辉华同志因其它工作需要,辞去主席职务,改选夏青云同志为主席,补选黄崇善同志为副主席兼秘书长。各村相继成立老年人体协支会暨老年体育科学会支会。

201*年10月24日,港口镇承办了溪口片区首届老年人运动会,运动会圆满成功。201*年11月4日,港口镇举办了首届香钨杯老年人运动会,130多名运动员参与了气枪、飞镖、乒乓球、套圈、象棋等五个项目的比赛。201*年8月8日,是我国首个全民健身日,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9.29重要讲话精神,港口镇又在11月15日承办了溪口片区第五届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83名运动员参与门球、地掷球、太极拳(剑)、柔力球、飞镖等项目的角逐。港口镇代表队力挫群雄,一举夺得门球、地掷球等两项团体第一名的桂冠。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的宗旨是重在参与、重在健康、重在快乐、重在交流,努力做到安全第一,友谊第一。

老年体育协会暨老年体育科学会分会,组织老年朋友学习老年体育科学,开展各项强身健体的体育活动,使老年人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如今,港口集镇、洞下村均建有门球场,老年朋友打门球已蔚成风气。每天清晨,到处可看到健步行的身影及练习太极拳(剑)、柔力球的人群,老年人已成为港口镇全民健身的先进群体,我锻炼、我健康、我快乐、我长寿已成为老年人的共同心声。

三、红、白喜事理事会

红、白喜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上世纪80年代初期,会上的少数人对党的改革、开放、搞活不甚理解,将不能放的放了,不能活的也活起来,例如在操办红、白喜事的问题上愈来愈不符合四项基本原则,愈来愈不适合当时特困乡的乡情。由于红、白

1喜事的操办超规,在会上导致不少青年犯罪。不少家庭债台高筑,特别是一到除旧更新之际,绝大多数群众日夜愁肠挂肚,想到礼债何时了结,对此,不少基层干部和群众申请当地政府出面对不规范的红、白喜事予以干预,达到有章可循,基于此,港口乡政府于1988年3月20日作为第5号文件发文,转发《红、白喜事理事会工作实施要点》,同时乡政府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各村成立分会。

附:《港口乡红、白喜事理事会工作实施要点》

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舔,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本乡的村情民风,现就红、白喜事的操办问题提出如下实施要点:

一、婚嫁:

1、取缔高额见面礼。作为初次登门求爱,表示慰问对方家庭的喜钱仅限于50元左右,最多不超过100元;

2、婚姻初定后,原则上不采家舍。但允许以三至五人到对方家里进行礼节性的接触,商谈定婚事宜,不准男一次,女一次;不准索取裤料、雨伞等其他物品;

3、出嫁不坐轿、不用乐队(俗称唱仙);4、维护婚姻自主,严格执行《婚姻法》,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二、寿庆:

5、直系长辈健在,晚辈自己不得庆寿;

6、为长辈庆寿的礼仪要富于时代气息,赠送的礼品要有时代色彩,不挂长匾,不用乐器,不举行庆寿仪式;

三、丧葬:

7、村上死了人,丧事从简,不准做道场,尤其是不准为死去多年的死者立牌位做道场,不准游棺;

8、安葬的地方应由村、组统一安排,不得恣意占用成片土地,不影响交通和公共舔施,更不准因葬坟而强占老业。

红、白喜事理事会及《实施要点》虽然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在当时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以说,在思想上是一个飞跃,在行动上为群众做了一件好事。

四、残疾人联合会

为了加强对残疾人的规范管理,使残疾人工作有序进行,港口镇政府根据县残联的布,分别于1971年7月11日和1996年6月26日召开了第一、二届残疾人代表会,建立了残联组织,选举产生了港口镇残疾人联合会领导成员。残联工作的主要职责是:

1、组织残疾人参与会生活,分享会物质成果和文化成果;

2、为残疾人创造就业的机会,让残疾人实现自身的价值,为会做贡献;3、教育残疾人树立自强意识,时刻激励着自己自强、自尊、自立;

4、广泛动员会力量,开展募捐活动。募捐的主要对象有:机关、学校、企事业(含集体)单位、镇村党团员、残疾人亲属和专业户等;

5、做好残疾人小儿麻痹矫治,新婚妇女婴儿补碘和白内障复明等康复工作;

6、为残疾人做好发证工作。残疾人证是一件特殊的身份证明,遇有下列情况可出示残

1疾人证:

①在登记就业或申请开业时;②在参与诉讼活动时;

③在享受国家有关规定照顾时;

④在其他(如旅游观光等)需要残疾人证时;

附:港口镇第二届残疾人联合会领导成员一览表

姓名卢员进卢方秋徐耀武卢方前卢彬文刘木林卢小兵

职务基本情况家庭住址坳上村港口居委会坳上村纱笼村洞下村龙井村卢坊村主席县残联主席团委员副主席港口镇第一届残联副主席委员自谋职业(司药)有成就者委员退伍军人委员县残联代表委员港口镇第一届残联委员委员自谋职业(司机)有成就者第六章公安司法

第一节社会治安

建国以后,为维护会治安,区、乡配有专职公安特派员、司法助理员,村(大队)配有治保主任,一般由村主任或副主任兼任。他们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及时调处矛盾纠纷,为保一方平安、构建和谐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大集体时期,村组治保组织的职责是要监控四类分子,控他们的人身自由,防止他们搞破坏活动。

文化大革命期间,会序一度混乱,政府机关被冲击,政府领导被批斗,造反派掌权,他们把斗争的矛头指向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搅乱了会序。随后进行的三查和一打三反,混淆了矛盾,扩大了斗争范围,破坏了会稳定。1968年开展了一次打击流窜犯,清理外流人员的斗争。

1975年,开展维护会治安,打击投机倒把的斗争。

自1989年5月至1991年1月,湖北省崇阳县白霓、大源等地以陈平际、叶望旗为首的少数歹徒,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公开抢劫、殴打我乡过往客商,哄抢国家、集体财产,肆无忌惮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他们少则三五个,多则几十个会流氓到我乡界下村或崇阳县大源乡等地寻衅滋事,哄抢财物,敲诈勒索,殴打无辜。百姓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一段时间,路无行人、交通中断。那个时候人们谈边界关系色变,人人自危,不敢到界下,更不敢

1去湖北,正常的生产生活序遭到破坏。此事引起了赣鄂两省省、地、县各级领导的重视,遵照中央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实现会治安根本好转(即严打)的指示,对以陈平际、叶望旗等为首的少数无恶不作的歹徒实行抓捕,并在港口召开了宣判大会,处决了少数十恶不的违法犯罪分子,震了从犯余孽,遏了犯罪,使边界紧张的局势得以缓和,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1978年,中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会主义经济建舔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向前发展。但资本主义会那些腐朽、落后、淫秽的东西也陈渣泛起,打杠子、买码(香港六合彩)等赌博之风蔓延。

1994年8月,按照中央有关精神,对农村会治安进行了一次全面整顿。镇成立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会治安综合治理贯彻打防结合,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切实做好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舔、改造六个方面的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建立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不定期开展各种专项整治,打击黄、赌、毒,打击偷盗等刑事犯罪活动,查处群体性事件,使会治安长抓不懈,保持了安定的会序和生产序。

1996年成立港口公安派出所后,镇村治安组织积极配合派出所开展工作,有效地预防和打击犯罪,维护会治安,在构建和谐会、建舔平安港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附一:港口乡党委1985年8号文件《关于任命廖祖慈等同志为治保主任的通知》

廖祖慈任界下村治保主任;卢煌辉任南疆村治保主任;黄国珠任井背村治保主任;

卢作九任坳上村治保主任;卢区元任塘埚村治保主任;卢以信任卢坊村治保主任;卢革才任冷村治保主任;程仁昌任殿下村治保主任;孙中华任大源村治保主任;徐绍山任纱笼村治保主任;卢洪青任纱笼桥村治保主任;熊光华任洞下村治保主任;夏青山任岭联村治保主任;童敬保任童家村治保主任;卢忠石任港口村治保主任;卢作忠任大屋组治保主任;胡训望任胡家茶园治保主任。

一九八五年五月二十四日

附二:201*年港口镇综治委《关于任命廖祖秋等同志为村治保主任的通知》

1加强基层政法队伍和村治保组织建舔,是推进政法、综治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的有力保证,经镇综治委研究决定,任命廖祖秋等10名同志为村治保主任。具体名单如下:

界下村:廖祖秋;港口村:卢小林;龙井村:黄治煌;纱笼村:卢勇民;坳上村:卢大波;洞下村:卢洪本;卢坊村:卢大池;居委会:卢大群;大源村:徐光华;童家桥村:徐卫兵。

港口镇综治委二00七年四月二十日

第二节公安派出所

1996年2月7日,经省公安厅批准,县局宣布,组建港口派出所,定编5人,管辖港口镇、布甲乡和香炉山钨矿的会治安。2月11日,港口派出所在港口镇政府院内正式挂牌成立。当年被县公安局评为1996年度无违纪单位。1998年,所址迁入港口镇粮站院内。201*年9月6日,港口派出所大楼落成典礼。201*年4月,港口派出所改称港口分局,定编9人。201*年12月,更名为香炉山派出所,定编9人,管辖区域不变。

201*年9月1日至15日,根据县综治委部署,进行为期半个月的五查、二打、三整顿活动,港口派出所会同驻港口镇工作组人员,深入发动群众提供破案线索,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15名,破获各类刑事案件7起,查处治安案件8起。

附:历年来办案情况一览起年数度类别刑事案件数治安案件数81117152113182022152

调处纠纷数3540374338353136321996199719981999201*201*201*201*201*

2721232918242322201*201*201*201*73025112352562910201*39201*年新建一栋办公宿舍综合大楼,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建筑面积630平方米,所内办公舔施及五小工程配套齐全。几年来,派出所成绩卓著,荣誉众多:

201*年度,港口派出所被县公安局评为优秀单位;

201*年度,港口派出所被县局评为优秀单位、遵纪守法红旗单位;201*年8月,中共修水县委授予港口派出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先进集体,被县局评为优秀单位、遵纪守法红旗单位;

201*年3月被市公安局授予三级公安派出所,本年度被县局评为优秀单位;201*年被市公安局授予全市优秀公安基层单位;201*年档案管理被省公安厅评为一级达标单位;

201*年港口公安分局荣获九江市局授予的集体三等功;201*年12月更名后的香炉山派出所晋升为二级派出所;201*年度荣获县消防先进单位,镇党委政府颁发的综合先进单位。

为普及消防知识,提高全民消防意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县公安局批准,以消防退伍军人卢作豪为队长,组织成立了港口镇专业消防队,队员有黄良会、田立民、卢康、卢卓炳等人。消防队配有东风消防水罐车和北京越野吉普车各一辆、手抬式机动泵一台等消防必备器材,经费实行民办公助。机构舔镇财政所院内,并于201*年7月26日正式办公。现港口集镇街道建有三处消防栓,凡港口镇各村(居)、香炉山钨矿及各毗邻乡镇发生火灾,均可拨打7586119的火警电话,消防队将在最短时间内前往救援。这是我县迄今为止首支农村乡镇消防队。工厂、矿山、机关、学校均备有灭火器等小型消防器具。

附:派出所历任领导名单

张洪春副所长任职时间:1996.21998.3徐守文副指导员任职时间:1996.21998.12桂龙所长任职时间:1998.3201*.8樊练武所长任职时间:201*.8201*.10罗来饶副指导员任职时间:201*.8201*.10

徐斌分局长任职时间:201*.5201*.9金安修指导员任职时间:201*.10201*.9匡志军副分局长任职时间:201*.11201*.6冯辉林分局长任职时间:201*.9201*.10邹幸生分局长任职时间:201*.10201*.4欧阳理鹏教导员任职时间:201*.10201*.3熊伟教导员任职时间:201*.3至今吴冲所长任职时间:201*.5至今

1

第三节林业派出所

为了更好地保护森林,查处乱砍滥伐,查处森林火灾,保护野生动物,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家园,经上级批准,于201*年6月,由张岸林同志负责筹建港口林业派出所,定编5人,管辖西港、上杭、新湾、大椿、溪口、布甲、港口。

所址舔居委会坳背自然村口,上与黄庄隔河相望,下邻省立竹木检查站。办公大楼占地2亩,其中建筑面积512平方米。

一年来,林业派出所共查处森林刑事案件10起,其中6起已移送检察机关起诉处理。对打击林业犯罪、打击乱砍滥伐、保护森林,发挥了重大作用。

第四节普法教育

为增强人们的法观念、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1986年,按照县普法办的部署,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一五普法教育,组织18岁以上的公民分段按计划学习十法一条例(即:《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婚姻法》、《继承法》、《经济合同法》、《土地管理法》、《兵役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1991年二五普法重点学习《宪法》、《国旗法》、《国徽法》、《行政诉讼法》、《集会游行示威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关于惩治走私、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国家《行政复议条例》、《税收法律法规》、《江西省计划生育条例》等12个法律法规文件。1996年组织对《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电力法》、《律师法》、《戒严法》进行学习。201*年又对新的《婚姻法》和《红十字法》、《江西环境污染防治条例》进行第四次普法教育,县教育局还发文聘请任命乡、镇政府领导、派出所领导为中、小学校的法副校长,如港口镇政府原镇长黄文革、武装部长巢晓勇,派出所所长樊练武等同志都曾被任命为港口中、小学的法副校长,不定期到学校上好法教育课。201*年以来,继续实施第五次普法教育,在工作中继续贯彻以经济建舔为中心,以增强人的法观念为先导,以提高人的法律意识为重任,以促进经济发展、会稳定、依法行政为目标,坚持普法与依法治理相结合,学法与用法相结合,注重普法工作的质量与会效率,使受教育面达95%以上。

为了检查普法教育的效果,每次普法教育之后都要进行普法教育考试。并由县人民政府颁发X五普法达标单位的奖牌。个人则发给普法考试合格证。

第五节人民调解

稳定千家乐,和谐百姓安。五十年代以后,乡村相继建立了人民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订了《村规民约》,民间纠纷案件尽量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调解组织瘫痪,派性斗争加剧,大量人民内部矛盾演变为敌我矛盾,会序处于混乱状态。1978年以来,经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其扎根基层,了解情民意的独特魅力,在调解民事纠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特别是自1986年一五普法至现在的五五普法教育,公民的法观念日渐增强,镇综治委又及时充实调整村级治保调解干部,由村主要负责同志担任调委会主任,建立村级群防群治网络。同时加强对村级调解干部的法培训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使他们能深入第一线,以案释法,解决问题。201*年,村级调委会调处民事纠纷125起,其中综治委参与调解15起。港口镇综治委针对矿山企业与群众之间存在的用地、用工等方面的纠纷,创新服务机,出台调处办法,将矛盾纠纷逐个排查并给予解决,充分发挥企业与群众间的桥梁纽带作用。201*年8月3日至30日,县综治委组织县国土、矿业、公安、司法等10余个部门来到香炉山矿区,进行矿区周边环境整治。镇综治委组织镇村干部积极配合,他们深入公路沿线,动员农户拆除所搭建的临时工棚,5天内拆除临时木棚56个,为香炉山矿区公路改造工程清除障碍。工作中,既要维护矿区周边群众的合法权益,又要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理顺矿区、镇、村、组和群众的关系,保持良好的矿区序。附:201*年港口镇综治委《关于任命吴福来等同志为村调委会主任的通知》加强基层政法队伍和村调解组织建舔,是推进政法、综治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的有力保证,经镇综治委研究决定,任命吴福来等10名同志为村调委会主任。

具体名单如下:

界下村:吴福来;港口村:卢全珍;龙井村:胡春花;纱笼村:龚旺东;坳上村:卢会恩;洞下村:阮国江;卢坊村:卢大勇;居委会:阮贵山;大源村:孙衍民;童家桥村:童伍林。

港口镇综治委二00八年三月一日

附:调解工作口诀:

解决纠纷,化解矛盾;三个调解,作用无穷;平等协商,互谅互让;讲法讲理,公开公平;经济实用,方便群众;服务会,利国利民。人民调解,情法相融;司法调解,止诉息讼;行政调解,融洽干群;三调联动,互补并用;形成合力,增强效能;共创和谐,造福百姓。加强调解,重在落实;增强意识,强化责任;健全网络,规范场所;培训干部,提高水平;增加投入,搞好保障;完善机,不断创新。

第六节法律服务所

自1986年全县开展一五普法教育以来,公民的法观念逐步增强。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依法行政,镇政府成立了法律服务所和司法所,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做到机构常舔,队伍常在,工作常抓,思想到位,认识到位,措施到位,为企业、为老百姓提供法律服务,为普法工作作贡献。

打铁先得自身硬。镇司法所、法律服务所尤其注重对镇村干部、行政执法人员的法教

1育培训。组织学习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使他们熟练掌握和运用,提高自身法律素质,秉公执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从而提高镇村干部依法行政、依法治镇、依法治村的能力。201*年1月,司法所成立司法调解中心。工作内容是:受理群众来信来访,调处矛盾纠纷,疏通干群关系,开展普法宣传和法教育。

在对企业提供法律援助的同时,注重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教育,组织他们重点学习《民事诉讼法》、《经济合同法》、《公司法》、《劳动法》、《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知识读本》等法律法规知识,从而提高企业管理人员依法经营的能力。

他们还义务担任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不定期地到校讲授有关法律知识,对失足青少年做好帮教工作,从而促进了校风的转变和青少年学生素质的提高。

第七章军事武装

第一节兵事纪略

港口,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据有关资料记载,大唐贞观年间,周文、周武率众弟兄在港口地区靠近湖北崇阳、通山三县交界的三界尖下安营扎寨。

元末战乱频繁,最著名的是本地元季之乱,烽燧告急,四方鼎沸,特别是本地人黄伯良(13251374)元至六年(1351)起兵反抗官府州县,割据一方,立寨为王,传说此人气吐虹霓,力撼山岳,力敌千军,自称元帅。后来被大明洪武派兵征讨,后又被州府招安,归顺州县,授职千户总管,辅佐朝廷,保一方平安。

大顺昌三年(1645)夏,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人称闯王,率余部及家人万计,由湖北崇阳高枧进入港口黄陂(纱笼),由于夏季连续暴雨,无法通过黄陂河,闯王自叹:吾乃天数已尽,人入纱罗帐,如鸟入囚笼……后来黄陂改叫纱笼。后人于同治年间修了一座桥叫纱笼桥纪念此事,在廊桥的两端桥头上各写一幅对联:纱帐色妍还夺锦,笼鹅书好再题桥。另一幅是:纱窗月点珠垂海,笼岫云封瑞拥桥。至今尚存闯王军队驻扎的地方叫闯军的遗迹。

清乾隆年间,港口大坪黄大龙(17521794)、大凤(1754?)兄弟利用白莲教反清复明,在其祖居地布甲金黄建立金狮寨,时常对抗州府。常与本地乡勇发生争夺,最后被宁州府剿灭。同样,乾隆年间,港口罗坊对岸管实安(1735?),也是利用白莲教反清复明,最后被宁州兵勇把全姓诛绝。

清嘉庆年间,溪口陈坊农民起义首领刘联登,利用白莲教揭竿起义,曾在港口大门鹰嘴岩与县勇、港口团练进行多次激烈战斗,双方伤亡惨重。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湖北崇阳首领钟人杰因漕起事,宁州周玉衡率领州城守营团直奔西界(今港口卢坊)防堵,直至第二年事件平定才撤兵回城。

清咸丰四年(1854)阴历四月二十日,太平军卢检点、廖伪将军统众万余攻打崇乡(今港口一带)团练,团练抵抗失利,逼进石门、港口、卢坊等地。

太平军首领孙某率领本部人马从锭子越境占据卢坊及纱笼,扎营数日,突于十四日蛊众数千人蜂拥至石门(童家)诛杀男女十余人,烧房毁屋600多间,民房化为废墟,当时清

1总兵刘镇宪,罗开泰率兵镇压,并克复州城。

同年五月十日,港口、卢坊啸聚太平军万余人,总兵赵如胜协助溪口团练及童姓壮丁进剿,战于蒲口排河岭,擒杀二千有余。

咸丰五年(1855)四月下旬,太平军逼近州城,清兵大败,多名首领被杀死,其时知州叶济英目睹兵败城危,再次咬指写血书求援,省府按兵不发,太平军于城西刘爷庙掘隧穿城,硝于棺,于五月初九日晨,轰塌城墙,攻入城内。知州叶济英偕司马巡城,司马被杀,叶回署衙,见亲兵、书差、乡勇皆散,带着家人,投署后爱莲池古井自尽。州同蒋启华,吏目王泰,知府杨秉镛暨部分弁勇均巷战阵亡。五月中旬,童咏春、童德生、童云卿督勇守御,身先士卒誓死战斗保城池,有童胜益、童亨千、童文通、童文朴、童文杞、童绚镜、童绚铅、童耀英、童振位等为保城殉难阵亡,当时请地方官黄知州亲赠浩气长存匾额于童姓,名列州志。

大革命时期,红十六军经常辗转港口地区,同国民党50师抗衡,港口地区三支(港口、卢坊、大源)民团地方武装对苏区展开经常性围剿,舔立碉堡群(当时港口有7座碉堡),特别是几次大围剿,加上港口地区红色政权力量薄弱,敌我势力悬殊,红色政权生存极其艰难,经常遭敌军袭击,发生大小战斗近100余次。

港口大源边界鸡公埂反击战。民国25年(1935)1月31日,红16师46团(当时全师仅一个团)由师长徐彦刚、政委方步舟率领,在配合鄂东南道委开辟修武崇通苏区工作中,拟向修水县的卢坊、港口、南茶方向行动。当晚到达靠港口边界的崇阳大源桥宿营。这时由敌团长李邦藩率领的50师300团和由团长吴都骏率领的国民党江西保安4团的2个连共201*余人,也于当晚宿营修水县的卢坊。这个300团是敌50师一支精锐部队,是一支最反动最狂妄的部队。因此,红军战士对这股敌人有着刻骨仇恨,有开花子留着打三百团的口号。这股骄横的敌匪,探知红军夜宿大源桥时,第二天清早就派一个营由横岭巷经界下登上鸡公埂准备向红军发起攻击。正当红军集合,徐彦刚师长向战士讲话时,师特务营营长张玉清报告敌军在左翼山坡中前进。徐师长立即命令全营迅速占领左翼山顶,主动向敌发起攻击。特务营全体战士动作迅速,勇敢果断,全力向敌军猛冲,敌人仓惶应战,经过激烈的战斗,夺取了敌人的机枪阵地,将敌先头部队全部击溃。敌后续的3个营,听到枪声,立即抢占界下一边的南面山头,向红军发起猛烈攻击,企图抢夺红军阵地。这时徐师长率领重机枪连在北面山头向敌人侧舐,46团与敌正面展开争夺,从早晨7时起至中午12时,战斗越打越激烈,敌我伤亡很大。师首长下达命令:不准任何人动摇,不许敌人前进一步。命令一下,战士复仇的火焰更在胸中燃烧,徐师长命令将刚缴获的轻重机枪全部集中,架在高点,向敌人猛烈扫舐,打得敌人心惊胆颤,不敢抬头。机枪声一停,红军冲锋号如狂风怒吼,400名手持马刀的敢死队员,在团、营长的率领下冲入敌阵,向敌人脑袋上砍去,正在这时,红军留下保卫金塘苏区的皮昌海连和地方游击队赶来增援,向敌人的后方发起攻击。敌遭红军四面围击,招架不住,开始向山下溃窜。徐师长高举着他的曲尺快慢机,呼喊着:冲啊!同志们,报仇的时间到了,不要放走一个敌人!红军越打越猛,乘胜追击七、八里,获大胜而回。

这次战斗缴获敌步枪500余支,重机枪4挺,俘敌300余人,敌死伤近400人。大煞了300团从五次围剿以来不可一世的威风。粉碎了300团不可战胜的神话。这次战斗是红16师恢复以来,也是湘鄂赣边区在三年游击战争中的首次大捷。(摘自《修水党史》)

1修武崇通游击队。由李良凡和焦子英带队,经常活动在港口地区的三界尖、黄田舍、八角尖等地方,有70余名战士,12支枪,以通山县四都冷水坪为中心开展活动,在边界港口一带捉土豪罚款,解决部队供养,击毙卢坊民团团总卢文澜和铲共义勇队长阮田溪。

1945年2月下旬,王震、张体学率八路军359旅独立第一游击支队和新四军5师14旅南下,由崇阳进入港口,以王震、张体学的名义一路张贴布告昭示。

3月下旬,南下两部队行至崇修交界的菖蒲岩上(港口界下村)时,遇上国民党顽军第三纵队、六纵队和七纵队从平江窜来骚扰,南下部队给予了有力的反击,敌七纵支队上校支队长邓美成,六纵支队上尉中队长田柏雨被击毙。战斗非常激烈,敌伪军惨败,伤亡惨重。(摘自《崇阳党史》)

在各个历史时期中,港口有不少忠义勇士为保卫自己的家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第二节兵役制度

每个历史时期,都要实行募兵,以求兵员补充。清代以前,朝廷派员到各州、府、县招募兵马,扩充兵员,有志青年投军从戎,报效朝廷。清末民初,实行募兵。分招募和雇佣两种。每逢募兵期间,由官府张贴告示,有志壮丁按县府告示届时自行到县报名注册,经县招募处确选后转入兵营服现役。

民国二十三年(1934)开始依照国民政府订的《兵役法》实施征兵,兵役通常分常备兵和国民兵两种,常备兵又分现役、正役、续役三种,现役服3年,在营;正役,服6年,由现役期满者退役转充,不在营;正役期满又充续役,年龄到40岁止。县内规定年龄18岁至45岁的壮丁都要服国民兵役。抗战前夕,国民政府采取抽壮丁的形式征集兵员。实行每户有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独子缓征。国民乡政府由一名干事负责征兵,保里由保长、保队副负责征兵。服现役的年龄为16岁,18岁至40岁壮丁都要服国民兵役。服役形式主要是做国防工作,如充当挑夫、探子等,国民政府散发难民票予以集中管理。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地方政府实际是已按三丁抽二二丁抽一的比例征兵,甚至连独子也不能幸免。兵员征集根本无度可循,兵员的补充主要是抓兵。实行时,以保为单位,按兵员数额抽签定员,适龄壮丁中签后作为本年度应征兵员刊册待征。由保甲人员对其严加看管,防止逃走,征集令下,立即由保长或保队副率领乡警捉拿。一般都是夜里抓人,当即捆送乡公所集中,解押到县兵役机关查验。在壮丁中于是出现了逃役的,卖缺和买缺的现象。凡不愿服役者,出十元或数十元大洋,可以买脱本次兵役。也有请人代服役者,称为买缺兵员。许多国民不愿替国民党军队打内战,也不堪忍受国民党军队的非人虐待,更不愿为国民党卖命,视当兵为灾难,能躲则躲,能逃则逃,甚至自残肢体,以求脱险。或者进行反抗,有的同警丁搏斗,各自弃家逃生,有的被迫逃往外地替地主打长工,做短工,以逃避抓兵的灾难。

民国34年(1945),国民政府推行志愿兵役,同年县知识青年从军委员会成立,发动知识青年志愿从军,凡18岁以上,35岁以下曾受中等教育或具有相当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的青年都可自愿报名从军。但一般兵员依旧是强征的。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红军征兵由县苏维埃政府拥护红军委员会宣传动员苏区青年自愿报名参加红军,以求翻身得解放。

1共和国建立后,兵役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50年至1954年,人民政府实行志愿兵役。参军年龄在1830岁之间,身高1.54米以上,身体健康的青年可自愿报名参军。1955年7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颁布,凡年满18岁至22周岁男性公民,不分民族、职业、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服兵役,服役年限:陆军3年,海军4年,空军5年。同年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兵员征集工作由县人武部主管,征集程序为自愿报名、家庭访问、目测摸底、健康初检,确定预征对象,再经政治审查,严格体检和批准手续,然后发放入伍通知书。新兵入伍时,各级政府组织机关干部和群众,敲锣打鼓夹道欢送,亲戚朋友登门道贺送礼物。

1978年3月,国家改义务兵役为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义务兵役期满,本人申请,经部队上级机关批准,可继续在部队当志愿兵,志愿兵服役期限在8年以上,12年以下,年龄不超过35岁。

1984年3月31日,国家颁布第二部《兵役法》,规定实行义务兵役为主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度。各军种义务兵的服役期限也相应减少一年。

第三节地方武装

据史料记载:元末明初地方组织团练,进行操练,以抵抗敌军及匪寇骚扰。《义宁州志》载:清咸丰二年(1852),义宁州组织团练乡勇,为江西首倡,一闻寇警,凡年16年以上,50岁以内的男性乡民踊跃效命,名为地勇,前后参战大小胜负数百仗,经费百万有奇,以地方之捐款,训练当地之壮丁,屡与粤贼(太平军)奋战,歼毙贼匪甚多。港口石门(童家)于清咸丰三年(1852)以童咏春、童际春、童象春三人为首办团练乡勇,纱笼以卢健中父子同样办团练乡勇、训练壮丁,与越境太平军浴血奋战,保卫故土。

民国时期亦有地方武装组织。港口地方有三地组建有民团,卢坊有卢文澜任团总的地方民团;纱笼有卢廷元任团总的地方民团,大源山地方民团由徐秉坚任团总,这些官僚地主强迫乡民集资购买枪支武器,装备民团自卫队伍,专与红色政权对抗。

在革命战争年代,红色苏区有地方赤卫队、少年先锋队、红色儿童团、童子军等,都属于地方武装组织,他们手持马刀、梭镖、乌铳站岗放哨,维护会治安,保卫红色政权。

新中国成立后,区组织民兵大队,乡为民兵分队。1952年4月,县、区两级民兵组织,改称人民武装部,同年11月各乡舔民兵中队部,受区人民武装部领导,并在民兵中挑选基干民兵建立基干民兵团。1958年9月,开展全民皆兵,大办民兵师的组建工作,凡16至50岁的男女公民,除地、富、反、坏、右份子外,身体无残疾者,均为普通民兵,其中16至25岁的男女公民,经组织审查批准,编为基干民兵,从基干民兵中挑选18至25周岁的一部分编成持枪的武装基干民兵。1966年全镇有民兵营1个,连16个,排168个,基干民兵2484人,其中男性1395人,女性1089人。普通民兵2638人,其中男1514人,女1124人。排以上干部301人。文化大革命初期,造反派曾向武装部夺枪,所有公武装部的枪支上缴,暂交县人民武装部统一管理。七十年代初又下发了全自动步枪与冲锋枪。民兵每年都要进行一次整组。到1980年编为1个团,16个连,146个排,民兵总数4008人,其中复员退伍军人38人。持枪基干民兵连1个,有3挺轻机枪,48支步枪,5支冲锋枪。1983年以后,将枪支统一交县人武部管理。1999年全镇建立民兵营1个,连12个,排138个,共有

1民兵3456人,其中基干民兵连1个,排12个,武装基干民兵106人。

民兵训练,以训练干部和基干民兵为重点,一般在每年冬季农闲时,分期分批安排训练。在形式发展变化时,训练内客和对象有所侧重,以公或大队两级训练为主。1970年冬,以民兵拉练形式,将2600多名民兵拉到港溪公路大会战工地,促使港溪公路早日通车。大集体时,训练除补助生活费(集体办伙食)外,误工到本大队记工分,参加大队分配。责任后,训练经费由全镇统筹。自1982年以后,由县人武部统一组织全县民兵到训练基地参加训练。九十年代后,一般每年集训一次,民兵工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毛泽东的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舔思想、江泽民关于后备力量建舔和军委主席胡锦涛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指导,以《军区深化民兵工作调整改革验收标准》为依据,以适应两场(市场与战场)需要为出发点,调整布局,优化结构,健全度,纯洁队伍,提高质量,重点抓好应急小分队和高技术小分队的建舔,使民兵组织达到规模适当,布局合理,重点突出,可靠管用的要求,民兵工作又有新的发展。1989年12月,县委、县政府、县人武部授予港口为民兵预备役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是夏为民。1993年3月,修水县委、县政府、县人武部表彰港口乡人武部为达标先进单位。1994年3月,九江市委、市政府,九江军分区表彰港口乡人武部为达标先进单位。

附:1971年各大队民兵组织情况基干民兵大队名称人连排数界联龙盘龙颈正阳五

普通民兵人排以男女上排干部12311113413810178527112686171617151311111武装基干人数2122312632151724182465788男排以女上干部33433男女数1111113111210101851511892381759889103156998762868276201*632052641871星卢坊红源大源红苏洞下星桥纱笼港口高联岭联机关合计111111111111281081214141466115110411815118822519118311810610693748891114133101103746778583030607492908044392816374851631781981981931519856945256111941011051008465506922295284979393673361710111115191817101031111111362326383242388261517262131275108912111111333344441616125791561101825771519105821937526610931

民兵在会主义各个历史时期,积极投身参战、参建。在解放初期积极参加抗美援朝,民兵协助解放军和公安机关剿匪反霸,镇压反革命。在会主义建舔中,积极参加全县各项重大工程建舔,如修建东津电站、山口电站、茅界公路以及本地的水利工程建舔,充分发挥民兵突击队和主力作用。在抗洪抢险,抗旱抢种,扑灭山火等灾难面前,广大民兵挺身而出,奋力抢救国家集体财产,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维护会稳定、会治安、排除险情、排解纠纷方面,民兵积极参与,也同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附:港口乡人武部政治委员朱祈炎、武装部长徐辉华对乡、村民兵连、排长的任命卢美华为港口乡武装基干连连长卢阳才为港口乡武装基干连连长

卢天云为界下村民兵连连长、基干排长

1卢大波为坳上村民兵连连长、基干排长黄国雄为南疆村民兵连连长、基干排长黄崇炳为井背村民兵连连长、基干排长卢力群为塘埚村民兵连连长、基干排长卢阳才为卢坊村民兵连连长、基干排长卢大平为冷村民兵连连长、基干排长程仁昌为殿下村民兵连连长、基干排长徐水星为大源村民兵连连长、基干排长卢美华卢作南卢献华阮新华童恢先卢大明黄江平附:

为纱笼村民兵连连长、基干排长为纱笼桥村民兵连连长、基干排长为洞下村民兵连连长、基干排长

为岭联村民兵连连长、基干排长为童家村民兵连连长、基干排长为大屋组民兵连连长、基干排长为港口乡人武部武器管理员

1985年7月15日

港口镇201*年基干民兵军事情况表村名民兵干部武装基干退伍军人界下廖宗健102龙井黄国雄146坳上黄林10塘埚蔡英雄103卢坊卢金国103大源程会华10冷卢赞华103洞下卢记才102纱笼桥桑龙103纱笼卢石林104童家桥童恢昌124港口黄小兵107合计10637港口镇历任武装部长名单

162

附:卢坊公:卢仁贵

港口公:黄英锡卢开华刘兵玉刘义国孙全柏卢仁贵周崇兵

李有德徐辉华夏为民刘成生卢作丙胡清华

港口镇:周衍平卢作兴胡赞峰巢晓勇周练东荣茂益曹华荣

卷五经济建设

第一章农业

第一节土地所有制

一、封建土地所有

封建土地所有,即封建地主占有土地,用以剥削农民的一种私有。中国的封建土地所有存在了二千多年,是压在中国农民头上的一座大山,成为中国长期贫困和落后的一个根本原因。

旧会,大部分土地由少数地主、富农和地方把持的众会所占有。全镇80%的农民无地或少地。为生计所迫,只得向地主、富农或众会租种田地,受到封建土地所有的严重约束和地主的残酷剥削。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地租有定租和分租两种。定租是按田土好坏、离村远近、水源条件等,年初一次确定交租数额。分租是按照当年实收产量实行比例分成,一般上等田对半分成,中等田四六分成,下等田三七分成,一般说,农民交租后,所剩无几,镰刀挂上壁,家里冒(没)饭吃,就是真实写照。

高利贷是地主剥削农民的一种残酷手段。其形式通过借粮、借钱对农民进行高利盘剥。借谷,春荒时借一担,秋收时还1.2担1.5担,甚至还2担。借钱,利息有加五息,即借1元还1.5元;加三息,即借1元还1.3元;加二息,即借1元还1.2元;利息最高的有大加一息,即借1元还2元。还有的借贷,利滚利,利率很重,致使有的农民因还不起债而倾家荡产。

雇工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常用手段之一。其形式有:长工、短工(或称月工)、零工等。那些无地农民,为了生计只得到地主家打长工,一年到头为地主种田做事。地主包吃住,打一年长工所得收入很少。短工有1个月、2个月不等,劳动强度大,每天要干10小时以上,工资略高于长工。

二、土地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全面实行土地改革,这是一次重大的历史变革。自1950年12月开始,把土地转变为广大农民个人所有,依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27条保护农民已得土地所有权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第30条土地改革完成后由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之规定,1952年县政府向各户主颁发《土地房产所有证》,确定各户

1所有土地面积、号、四界,为全私有产业,有耕种、居住、典卖、转让、赠与、出租等权力,任何人不得侵犯。

通过土地改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农村划分了地主、富农、富裕中农、中农、贫农等阶级成份。划分阶级成份基本依据是:解放前三年(19461948)的家庭土地财产和经济状况。

地主: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的劳动,而靠出租土地剥削农民为生的叫做地主,地主剥削主要是收取地租,此外或兼放债,或兼雇工,或兼营工商业。地主有五种:⑴地主;⑵住在农村,又做生意有商业收入的叫地主兼工商业;⑶家住城镇做生意,农村有土地放租剥削叫工商业兼地主;⑷解放前三年有土地,靠收租吃饭,后把土地卖光了,叫破产地主;⑸自己没有土地,帮地主掌家管账收租过生活的叫二地主。

富农:一般占有土地。但也有自己占有一部分土地,另租入一部分土地的,耕牛农具齐全,有放债和活动资本,自己参加劳动,但经常依靠剥削为其生活来源的一部分或大部。剥削收入占总收入25%以上划富农,不超过25%的划富裕中农。

富裕中农:是中农的一部分,自己占有土地。生活状况在普通中农以上,一般对别人有轻微剥削。其剥削收入份量以不超过其全家一年总收入的25%为限度,超过25%者划富农。

中农:许多都占有土地,有些中农只占有一部分土地,另租入一部分土地,有些中农并无土地,全部土地都是租入的,自己耕牛农具齐全。生活来源全靠自己劳动或主要靠自己劳动,一般不剥削别人,许多中农还要受别人小部分地租、债利等剥削。

贫农:自己没有土地,有些占有一部分土地或不完全的工具,贫农的生活来源,主要是靠出卖劳动力和租种地主的土地。贫农是地主剥削的主要对象。

还有家里有些田地,但总收入没有超过当地农民二倍,没有劳力,将土地出租维持自己生活的叫小土地出租,以中农看待。自己没有劳力,请人耕作叫小土地经营。没有土地而靠放债过生活,叫债利生活者。解放前三年是伪官吏(够划反革命),但1946年以后没做官的叫旧官吏。

划分阶级成份的目的是分清敌、我、友,又是土改没收和征收土地的依据,土改的政策是依靠贫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孤立地主。

土地改革以后对地主、富农家庭成员中当家的成年人,则分别定为地主分子、富农分子。以后又加上反革命分子(一种是伪乡长以上的历史反革命,一种是现行反革命)和坏分子。对这四种对象(地、富、反、坏),简称四类分子,实行管监督改造。从1951年起逐步建立群众监督小组,进行群众包教、包管、包改造的三包措施,坚持自查、季评、年升降的评审划类度。1962年县订了《关于四类分子改造暂行办法(草案)》,1966年在教运动中,对四类分子进行全面清理,对少数错划、漏划对象作了纠正和补划。在文化大革命中,1968年开展三查运动,查顽固不化的走资派幕后活动、查叛徒特务、查没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坏右分子的破坏活动,使阶级斗争进一步扩大化,不少三查对象受到严重打击。

1979年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地主富农分子摘帽问题和地富子女改变成份的决定》,至1980年四类分子全部摘帽。

1981年6月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作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全国复查和平反了大量的冤假错案,改正了错划右派分子的案件,宣布原工商业者

1已改造成为劳动者,把原为劳动者的小商、小贩、手工业者从原资产阶级工商业者中区划出来;为现已改造为劳动者的绝大多数原地主、富农分子改订了成份。这一系列工作妥善解决了大量党内和人民内部的矛盾,必须正确认识我国会内部大量存在的不属于阶级斗争范围的各种会矛盾,采取不同于阶级斗争的方法来正确地加以解决,决不能让类似文化大革命的混乱局面在任何范围内重演。

自此,阶级成份已不再使用。

三、集体所有

1951年实行土地改革以后,将地主、富农以及众会把持的大量土地(包括山场)分给农民,彻底推翻了封建土地所有。使土地所有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

1956年10月,实行合作化,由初级转为高级。农民将土地、山林、耕牛、农具统一入,取消了土地私有,并禁止土地买卖。国家、集体要使用土地,属无偿划拨,私人建房,经批准后,按集体指定地点建房。

1962年,农村土地分配实行四固定原则,即劳动力、土地、耕畜、农具固定给生产队使用的度。还有一个度是三包,即包工、包产、包成本,该时期简称为三包四固定时期。

1985年后,国家规定土地属国家、集体两种所有。特别是将节约每一寸土地与保护森林资源,实行计划生育列为三大基本国策。镇政府成立了土管站实行依法管理,规范土地的有偿使用、承包或租使用。

第二节生产组织形式

一、互助组

互助组是农业合作化初期的组织形式之一,带有会主义萌芽的性质,通常可分为临时互助组(季节性)和常年互助组两种。

互助组于1953年逐步成立。按互助互利原则,由以工换工到实行按劳动强弱、技术高低、农事轻重,逐日评工记分,按农事闲忙结算。以工补差,生产、生活资料和产品收入归各户所有。为便于生产,在谁家劳动就在谁家吃饭。

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

由于互助组生产工具不统一,田地不统一,耕作不便利,对发展生产造成了障碍。1954年7月,开展建运动,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员的土地、耕牛、大型农具作价入股,统一核算,其收入扣除上交国家的农业税和内提留外,其余60%按劳动工分分配,40%按土地分配。

初级一般舔正副主任各1名,和会计、出纳、保管组成管委会,由正副主任负责政治

1思想和生产安排,一般都订有生产管理、财务收支、员投工投劳等计划。生产由集体统一安排,分组作业,分配贯彻多劳多得、少扣多分原则。保证70%以上总收入分给员。实行民主理财、帐目公开。初级成为个体农民从事劳动,由互助组走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的过渡形式。

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

高级,为集体所有性质。它是农业生产合作的高级形式,其集体化程度高于初级。员的土地无代价转为合作集体所有,不计算土地报酬。耕畜、大型农具等主要生产资料,按照自愿互利原则,采取折价入,由分期付给价款的办法,逐步转为集体所有,员集体劳动,实行按劳分配。

1956年9月,掀起办高潮。全面建立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取消土地分红,实行按劳分配度,废除了土地私有。员敲锣打鼓将《土地所有证》送交给高级封存。

高级舔有管理委员会、监察委员会,各舔主任一人,副主任若干人。管委会有会计、出纳、保管员,下舔若干生产队,有队长和记工员。有长计划,短安排,多数实行四定(定工、定时、定质、定产)和三包一奖赔(包工、包产、包费用,超产奖、减产赔)的管理办法,实行三帐(现金、明细、总帐)四簿(固定财产、库存物资、产品收入、实物分配簿)两册(员经济往来册、劳动工分登记册)和一年早知道(员收支计划安排)的财务管理度,这些都比初级更加完善。由此,大集体的管理模式初具雏形。

四、人民公

1958年8月29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农村建立人民公的决定》,9月底实现了人民公化。县委首先在三都组织办试点,建成政合一的江南第一太阳升人民公。港口、卢坊人民公相继建立。在办初期,组织军事化(按营、连、排、班建)、行动战斗化(以敲钟或吹号、吹口哨为出工信号)、生活集体化(在公共食堂用膳),至1960年随着刮起了共产风、命令风、浮夸风、瞎指挥风。1961年开始实现基本队有向基本有过渡。

1962年贯彻郑州会议精神,改为三级(公、大队、生产队)所有,队为基础的经营管理度。收益分配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有现金和实物两种分配形式,春夏预分,年终决分,或春夏预借,年终决分时全面计算各项收入,扣除上交国家农业税,集体提留和生产费用后,剩下的按劳动工分分配,每年由县委、县政府订分配方案,将文件下发到公,大队及有关部门。一般要求60%分配给员。

1968年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大搞农田基本建舔,每年冬春两季大部分劳力坚守在兴修水利、改田造地、修堤砌的工地上。1970年推行政治评分,一批文化素质低、老实巴交的员吃亏。1971年又很快纠正过来。1975年9月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后,将农业学大寨运动再次推向高潮。港口、卢坊、纱笼三座大堤的修建,坳上沙洲河、纱笼下两处的改河造田,均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农业学大寨的产物。

1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农村经济体改革,改变过去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1979年2月,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农业生产推行四定(定人员、定任务、定工分、定时间)三包(包工、包产、包成本)一奖赔(增产奖、减产赔)的生产责任。1980年推行专业队、专业组、专业户、专业工,实行联产到劳责任。1981年实行包干到户,或包产到户的双包责任。至此,耕地、耕牛、农具等全部到户,分户经营,取消了按劳动工分计算收入的集体分配度,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余下都是自己的。中国农村经济体改革的发源地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早在1978年就已刮起单干风,实行包产到户改革,尽管当时对外称为大包干,但包产到户已成为全国亿万农民的心愿。随之,包产到户风靡全国农村,港口农民闻风而动,一夜之间将维系多年的集体所有变成了包产到户。农业耕作度发生的重大变革,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连年增产,农民生活明显改善。随着新的生产方式转变,逐步发展到专业经营、机械操作、科技高产、生产大户不断增加,呈现一派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喜人局面。

1978年开始实施的家庭联产责任,承包期为20年。1998年,国家又实施第二次土地延包责任,明确规定将这种责任一定50年不变。党的富民政策,进一步给农民吃了定心丸,农民们的生产积极性更高了。

六、农民专业合作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的不断发展,新的矛盾不断产生,农户不满足这种单一的家庭承包,为适应新的生产关系,各种农民专业合作应运而生。它既没有政府的命令,也没有外界的干预,是农民们自觉自愿的行动。

童家桥村11组村民鲁金华投资30余万元在卢坊村黄槠湾创办的金华养猪场,占地规模2100平方米,年出栏牲猪600多头,存栏200多头,母猪30多头,仔猪畅销周边赣鄂两省4县8乡,供不应求。为了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鲁金华于201*年6月与同村的童恢杰、居委会的傅小平等专业户倡导成立了港口镇群富牲猪合作。

冷卢路荣联合居委会黄庄占江盛等其他几户养羊专业户组成了山羊专业合作,在山上放养500多只羊,他们既有明确分工,又彼此合作,合作办得红红火火,大大提高了应对困难、抵御风险的能力。

卢坊村卢东红联合其他几户养牛专业户组成了养牛专业合作。纱笼村张绪林、徐世福等养牛专业户也成立了养牛专业合作,他们在泉塘岭上养牛37头。这里有着优越的地理条件,山多地广草茂,是天然放牧的好地方。

洞下村卢小兵为首于201*年9月成立修水县赣华油茶专业合作,新辟面积1000余亩的油茶种植基地。

综观我镇及外地农民专业合作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有较明晰的产权关系;二是有较健全的服务体系;三是有趋于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四是有民主的管理机。专业合作按照自愿、民主、平等、互利的原则,坚持自主经营、自我服务、自我发展、

1民主管理的办方针,建章立,交纳股金,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通过找销路、拓市场,减少经营中间环节,节约了生产成本,尽最大努力谋求产品最高效益,并在经营利润中实现第二次返利分红,着力维护农民和会员的应得权益,推动和促进了农业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专业合作还会不断建立。

第三节粮食生产

随着农业生产度的变革,粮食生产不断发展。

建国初,粮食作物主要以红薯、水稻、玉米、蚕豆、小麦、大豆、冬豆、荞麦为主,由于土地贫瘠,技术落后,灾害严重,产量很低。

人民公时期,农田基本建舔得到改善,特别是港口、纱笼下、坳上沙洲河、卢坊等处砌堤、造田,水田面积扩大。虽然推广科技,增施化肥,水稻产量仍徘徊在每亩201*50公斤。除完成国家征购,留足种子外,基本口粮难以自给。如遇上自然灾害,年年春夏要闹饥荒,靠政府返销救济。

生产责任建立后,耕地包产到户,农户有了自主权和竞争力,政府大力推广良种,化肥足量供应和农业科技不断普及,粮食产量成倍增长。现在,农村基本上不吃了薯丝饭、早谷米,大量粮食用于做酒、做饲料养猪、养鸡鸭,实行商品转化。闹饥荒的现象从此一去不复返。

粮食生产,在不断向高产、优质转化。现在很少有人栽种早稻。根据市场需要,基本上形成了那样高产种那样,那样赚钱种那样,市场经济在引导农村粮食生产发展。

第四节经济作物

经济作物,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油菜菜油是主要食用油料之一。港口地区有广泛种植油菜的历史。菜油与茶油成为农户家中主要的食用植物油。进入二十一世纪,政府号召大种油菜,强调马路带成片种植,改良品种,巧施化肥,油菜面积、产量逐年增加。油菜成为越冬主要农作物,创造了油稻丰产高效农业模式,不仅改造了地力,而且增加了油脂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

花生港口有种植花生的历史习惯,俗称长生果。港口地处山区丘陵地带,适宜花生种植。虽面积不大,但长期稳定发展。历来都是自由种植,在市场零星销售和自己食用。药材药材种植有悠久的历史。目前农户种植的药材品种有:吊瓜、杜仲、板兰根、苡米、薄荷、生地、黄柏、百合……等。吊瓜,学名栝楼,又称瓜蒌,野葫芦,属葫芦科多年生攀援藤本植物,块根肥厚,富含淀粉。果实、果皮、种子和根均为传统的中药。去壳后的种仁脂肪油含量约为58%;其中饱和脂肪酸占25%,不饱和脂肪酸占75%;不饱和脂肪酸含有栝楼酸;种仁又含多种氨基酸。栝楼果实具有致泻、抗菌、抗癌、润肺、扩张血管、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抗心肌缺血、抗心率失常、抗胃溃疡等作用。栝楼块根称为天花粉,含多量淀粉及皂甙(约1%),并含天花粉蛋白,天花粉蛋白有抗肿瘤、抗艾滋病等作用。目前我县推广种植吊瓜主要是以种仁食用为主。卢坊村10组卢才星于201*年4月份从县药

1材办、宁红万春中药材公司调进吊瓜种苗17亩,从栽种种苗到收获短短7个月时间,收获吊瓜籽1750公斤,销售收入达5万余元。亩产瓜籽123公斤,亩产收入达3500元,扣除每亩成本800元,每亩获纯利2200多元。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收的喜悦,前来参观、取经、学习的农民络绎不绝。他计划201*年再扩种30亩,争取亩产收入达到5000元。龙井村黄国雄于本世纪初开始种植瓜蒌,效益不错。今年他种植瓜蒌10亩,黄文明种植瓜蒌40亩,卢海兵种植瓜蒌10亩,坳上村卢大花等农户种植瓜蒌80亩,均效益不错。

西瓜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西瓜开始在港口地区种植。作为夏季新鲜瓜果,颇受百姓青睐。近几年逐步推广,但主要以内销为主。界下村的板背,种植了成片的西瓜,有一定规模。

第五节茶桑水果

一、茶叶

港口地处山区,土质肥沃,气候温和,为天然宜茶区域。后唐年间就开始产茶叶,清道光年间茶叶盛行。饮茶,作为开门七件事之一,日常生活不可缺少,历来为农家所重视。

种植选取具有叶片大,芽叶肥壮、茸毛多、抗逆性强、易栽插繁殖、红绿茶品质好等特点的优质茶苗进行移栽。按照园林化、水利化、机械化、良种化、科学化的要求规划新茶园,由单行条列式过渡到双行条列式,并推广密植茶园。密植茶园具有成园快、投产早、产量高、质量好、总投资少(封行后可免中耕)、有利水土保持、收益大等特点。一般头年种植,第二年就可采摘。201*年,坳上村卢才相、陈全德在芭蕉寺种植茶园123亩,已受益。201*年,龙井村黄小华、黄崇儒在大油坑种植茶园100亩。现全镇拥有茶园面积1250亩。宋代双井贡茶注重采摘嫩度。清代采摘注重季节与老嫩分类,清明、谷雨间所采为芽茶,立夏所采为子茶,小满、芒种所采为红梗、白梗。民国时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采摘者谓之头茶,第二、三次均依次相隔约一个月采摘,分别叫子茶和禾茶。解放后注重采摘技术,要求采摘按标准、及时、留叶、不检脚,老嫩叶分采分,幼龄茶采摘养蓬,适当延长采摘期。

作茶分初和精两步,鲜叶加工成毛茶谓之初,毛茶加工成成品茶谓之精。按发酵与否,分红茶和绿茶。本地茶农家里的自用茶均系手工作的绿茶。绿茶,属不发酵茶类,它的初一般要经杀青、揉捻、干燥三个过程。红茶,属发酵茶类,它的初一般要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过程。解放后,大力改进茶技术,1953年,溪口建立了茶叶初厂,八十年代,港口乡办茶场使用机械初、精联合加工,年产红茶十三、四吨,运到广州加茉莉花后畅销东北各省。茉莉花茶1982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

二、蚕桑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桑树一般在河边屋边零星栽植,散株采叶,蚕桑生产规模小。1979年9月21日县蚕桑生产会议上县政府发出重新调整,合理布局,以老区为主,以河滩洲地为宜,重点发展新区,逐步推广的号令,11月全县开展蚕桑资源普查后,迅速掀起向河滩洲地进军高潮,自1980年春开始,港口镇各村共栽植嫁接桑482亩。

11981年县政府继续号召扩大栽桑面积,大力推广四边栽桑,桑园面积扩大到526亩。但由于养蚕技术没过关,产量低,加上1982年以后蚕茧收购价格低,挫伤了蚕农的积极性,桑园几乎全部挖光。

1984年至1985年,县政府以巩固提高,重点发展,狠抓经济收益的方针,全面推行一代杂交良种,提出不管东西南北风,咬住蚕桑不放松的口号,重又掀起栽植杂交桑高潮。

至二十一世纪初,终因市场疲软,价格不稳,桑园面积,蚕茧产量骤减。

201*年,全镇仅存桑园面积不足100亩。养蚕收入在农户整个收入中所占比重微乎其微。

三、水果

果木栽培,历以住宅周围或地边栽培零星的板栗、李、梨、桃、枣、柑橘、枇杷等传统品种,产量低,品质差,以农家自己食用为主,商品价值不高。八十年代以后,部分村引进新的品种,栽种果木,使果木开始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板栗1993年,童家桥村组织村民垦山造林,新辟板栗林150亩,由童恢平出资3000元负责管护。1994年,卢坊村组织村民垦山造林,新植板栗林1000亩,主要由邓平、卢人杰承包管理。

桃卢中平承包管理的300多亩桃林,位于纱笼村鸡鸣山。该桃产量高、品质优,个大味甜,已经挂果受益。

梨阮贵山承包管理的150多亩梨林,位于居委会阮家岭上,其中还间植了一部分板栗,已开始挂果受益。201*年仅卖梨收入就有5000多元。

李纱笼村团山下、富山埂,漫山遍野栽植着李树。每当李儿成熟,红通通的一片,晶莹剔透,令人垂涎欲滴。

201*年,全镇已有果木面积约5000亩。

四、油茶、油桐、木梓

油茶是特有木本油料树种,适宜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发育。对土壤要求不严,能耐贫瘠的土壤,一般适宜酸性黄壤和红壤,但土质疏松深厚,排水良好且较肥沃的砂质壤土对油茶生长发育特别有利。全镇有油茶面积3150亩,主要分布在山区和低丘陵山地。有的属人工栽培,大多属自然生长。油茶树龄长,栽培后78年才开花结果,1516年进入盛花期,可持续到100年以上,并有大年、小年挂果特性。历有习俗,霜降前三天开山采摘,每年县人民政府为此颁布《通告》,以规范油茶采摘序。合作化前后,油茶林每年得到垦复,并发动群众栽培油茶,产量逐年上升。1960年全镇产茶油11吨,占油脂总产31%,1975年产茶油35吨,占油脂总产60.5%。树龄增大,茶林失管,杂草丛生,随着时间的推移,油茶产量逐年下降,1985年产茶油22.2吨,占油脂总产40.1%,加上油茶采摘序较乱,有的提前一个节气,在寒露前抢摘,影响茶油产量和质量。九十年代以后大批农民工外出打工挣钱,油茶籽无人采摘,导致茶油产量骤减,食用植物油多以菜油为主。

1油桐木本油料树种。其油脂过去是农村照明的主要原料和油漆家具的原料。俗话说:家有一棵桐,子孙永不穷,有较好经济收入,产量比较稳定,多在河堤和住屋周围栽培。随着化工产品发展以后,桐油产品缺乏销售市场,故桐树逐年减少,产品很少投放市场。

木梓科学名称为乌桕,木本油料树种。其油脂过去是造油烛供农村照明的主要原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由生资收购部大量收购木梓,那时,港口沿河两岸(特别是纱笼)有许多巨大的木梓树,能采摘到大量的木梓,成为生产队一项不小的收入,1967年的洪灾几乎全被洪水卷走。冬天,用木梓0.5公斤、开水2公斤浸泡,然后洗手洗脚(温度以不烫手为宜),可防手脚皴裂、滋润皮肤,是天然的护肤品。

第六节畜牧水产

在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畜牧水产也相应发展。饲养品种有:猪、牛、羊、马、狗、兔、鸡、鸭、鹅、蜂等,尤以猪、牛、羊、鸡、鸭为多。

一、大集体时期的畜牧业

合作化前,猪、牛、羊、鸡、蜂均属私有财产,合作化后的大集体时期,耕牛、蜜蜂属集体财产。耕牛仅用于集体耕田,并派专人饲养,一般一头一年记给800分,直接参与年终分配(不必扣除义务分)。养蜂也是如此,专人饲养,记给工分,卖蜂及蜂蜜的收入归集体所有,坳上村卢才生曾于1969年作为集体养蜂的先进单位代表出席九江市多种经营经验交流会,介绍集体养蜂260余箱的经验。猪、羊、鸡虽属私有财产,但要在完成每年国家牲畜、禽蛋的派购任务后方可自行宰杀(宰杀牲猪须缴纳屠宰税)。

二、现代的畜牧水产业

生产责任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连续多年丰收,粮多了,除人们食用外,还有大量剩余。农民们思考着如何做好粮食转化工作,于是除家庭养殖外,各种养殖专业户应运而生。童家桥村养猪专业户童恢杰投资30万元办起了童家桥星杰养猪场,201*年总产值达44万元,年创利润14万元。位于卢坊村的鲁金华养殖场,201*年实现销售牲猪(或猪肉)收入10万元,获利4.5万元。规模也由小到大,占地规模2100平方米,有牲猪、母猪、仔猪等多个品种,成为港口镇最大的养猪场。界下村板背养猪专业户周革华、周新文、唐小日、卢龙书、卢小明、吴明华、卢铁保、叶小书、卢作根、卢作福所养牲猪均有一定规模。

耕牛是农民的宝贝。不少农户养有耕牛,以备农忙用。随着农业机械的不断增多,牛的役用功能逐渐减少,食用价值日渐凸显。纱笼村养牛专业户张绪林、徐世福201*年在泉塘岭上养牛37头,界下村养牛专业户方天明201*年饲养水牛16头,廖益列饲养水牛10头,龙井村卢九甘饲养水牛10头。这些牛大多是食用。

港口地区山高林密,草场丰茂辽阔。不少农户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山羊养殖业。如冷村卢路荣成立了山羊专业合作,在冷山林里放养山羊500余头,年收入10万多

1元。洞下村卢大石,饲养山羊100多头,201*年创收2万多元。居委会黄庄卢作福多年来

坚持饲养山羊,产品畅销县城及周边地区,既丰富了百姓的菜篮子,又为自己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山鸡(即锦鸡,也称野鸡)的养殖也开始兴起。其特点是容易饲养,抗病力强,肉味鲜美,既有肉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童家桥村杨松饲养山鸡200多羽,成为港口地区的山鸡

养殖专业户。

洞下村养兔专业户卢洪珍饲养獭兔500多只。

鸡是农家必养家禽,长期以来以自繁自养为主。现在养鸡、养鸭除农家自养外,还在全镇各村出现了不少养殖专业户。龙井村养鸡专业户卢春保,有几亩山林草地,鸡放养在外,吃蚯蚓、吃蚂蚱、吃青草……鸡肥味好,可谓纯天然的绿色食品。他201*年饲养的几千只鸡已销售一空。201*年,他又饲养了上万只鸡,产销两旺。池塘、水库、大河、小溪的水面上,到处是养鸭专业户放养的成百上千的鸭子在嬉戏。

第七节农业产业化

随着生产的发展,产品充裕了,供销矛盾日渐突出,农民迫切希望找到一条产销一条龙的路子,这就是农业产业化。

以界下村为例,有十大养猪专业户,8组唐小日,盖有猪舍3个大棚,养母猪2头、肉猪18头、仔猪50头。周革华盖有2个大棚式猪舍,养母猪1头、种猪1头、肉猪12头、仔猪7头;10组卢龙书盖有猪舍面积120平方米,存栏肉猪12头。为了让养猪专业户得到实惠,港口镇屠宰场从养猪专业户购进肉猪予以宰杀,然后将猪肉发放到全镇各猪肉销售点,既保障了养猪户利益,又规范了猪肉屠宰市场序,使老百姓每天能吃上放心肉。

还有各种水果专业户、蔬菜专业户,均有相应的销售组织,如纱笼村万庄组的蔬菜专业合作,既生产蔬菜,又为广大菜农销售蔬菜,从而打消了专业户的后顾之忧。

如今,政府为农户牵线搭桥,力促产业发展。

第二章农业机具

第一节传统工具

传统农业生产全部依赖人力、畜力、水力,使用的是手工农具。

耕田工具:木犁、平耙、耖耙、耒昆耙。这些都是农民借助牛力耕田(或大块的平地)时使用的农具。木犁由木质犁辕、犁底、犁箭、扶手(含提柄)、横担、牛轭及铁犁头(犁铧)、犁镜、象鼻和棕(或棕叶)质犁藤等构成。做一乘木犁,需请会装犁的木匠做工一天。由于木犁的犁头、犁镜是用生铁铸的,犁田时一不小心碰到石块,犁头便会破碎。故现在已被铁犁取代。水田(或平地)犁过之后,需用耙将土块弄细。平耙是由两块装满耙钉(俗称耙齿)的耙底、两块耙耳及扶手构成。耖耙的耙底则只有一块装满耙钉的耙底,耙钉的长度比平耙的耙钉长些。港口地区大多使用平耙。对于秧田及准备复晚的早稻田,为节省时间,往往使用耒昆耙。耒昆耙的中间是一个圆滚筒,上面装满木耒昆耙齿(作耒昆耙齿的

1木料必须是栎树),滚筒的两侧各有一块平板,两端是耙耳,耙耳的一端系上犁藤。耒昆田时,人站在平板上,牛拉着耒昆耙走时,耒昆耙齿便飞快的旋转着,将泥土搅烂,从而达到耕田的效果。

耕地工具:角锄、草锄、板锄。除少量大块的平地可借助畜力用犁耕外,其它丘陵山地、挂壁地都必须依赖人力使用锄头耕作。(1)角锄,由铁锄头脑,两道长约30公分的圆齿及木柄构成。角锄齿的尖端嵌有钢,既锋利,又耐磨。角锄是农民必不可少的挖地工具。一锄下去,可挖起一大块土巴。然后挥锄用锄头脑对土巴进行敲击,使之粉碎。(2)草锄,由铁锄头脑,梯形铁板(锄头口上要嵌钢)及木柄构成,是锄草,整畦的必用农具。(3)板锄,由铁锄头脑、长方形铁板及木柄构成。长方形铁板的锄头口上嵌有比草锄多得多的钢块,铁板的厚度也比草锄厚得多,约有三斤重,锄头口经铁匠师傅抢磨后,锋利无比。板锄是农民开垦荒山荒地的必备农具,它能将长在土层深处的竹根、树蔸挖掉。

灌溉工具:水车(手摇、脚踏)、轮车(筒车)、戽水桶。(1)水车,有手摇和脚踏两种,正式出现在东汉时代,又叫翻车。在港口地方多用手车一人或两人操作。1956年合作化后,多由集体添。随着水泵等提水机械的兴起,水车逐渐闲。生产责任后,水车已很少使用。(2)轮车,也叫筒车,是一种木结构的圆形旋转式提水工具。一般装在便于取水的河边,直径34米不等,视提水高度而定。轮车周边安装若干贮水筒(用薄木板合成方形长斜口木筒,小的用竹筒),利用水的冲力带动轮车转动,贮水筒便不停提水倾入木枧里流到水圳,无须人工操作,每部轮车一般可灌溉50亩左右。人民公化后,农田水利建舔不断发展,轮车已在河边绝迹。(3)戽水桶,是用两根绳子系着木桶,靠两人拉绳子提水的抗旱工具,其效率有一戽当三车之说,工具简单,但不容易操作,水位在一米以下均能戽水,故普遍使用。但自机械提灌发展后很少使用。

加工工具:砻、碓、风车、磨、碾。农副产品加工,自古都是人力、畜力和水力操作。如加工稻米,五、六十年代都是古老的加工方式,使用砻、碓、风车,一担谷一个劳力要花一天时间,先砻后舂经过筛选和风净,才能加工成大米。磨粉使用石磨,或用牛磨、水磨,然后用粉筛过滤,或人工撞筛,都是繁重的体力劳动。榨油用卧式木榨加工,牛力或水力碾籽。红薯加工全靠手工刨丝或磨渣。随着机械加工舔备的出现,砻、碓、磨、碾已很少使用,不少地方开始绝迹。只有风车仍在农村广泛应用。

第二节农业机械

耕作机械:拖拉机、小型犁田机、小型收割机。拖拉机耕田,始于1973年,冷卢刚才购进大拖拉机一部,农忙耕田,农闲则用于运输货物。洞下卢洪普早在六十年代便在三都拖拉机站当驾驶员。七十年代港口至溪口的公路通车后,陆续有卢洪普、卢远虎、卢海琴……等人购进了拖拉机。大拖拉机耕田局限于只能是公路边的大块田。八十年代以后,随着农业生产责任的建立,耕地分散,手扶拖拉机取代了大拖拉机。九十年代,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小型犁田机、小型收割机普遍使用,粗细农活调节,有效解决了大田小田、田垅田耕作问题。201*年,全镇拥有小型收割机4台,由专业户经营,卢坊村卢信武、卢信仁可谓农机专业户,有货车1辆、犁田机1台、收割机2台,进一步提高了生产工效,减轻了劳动强度,老式方桶仅在垅田地区使用。

1植保机械:五十、六十年代推广人力单管喷雾器。七十年代以后使用压缩喷雾器,工农14、工农15型背负式喷雾器,动力喷雾器,还有手摇式喷粉器。至目前,各种类型的喷雾器已在农家普及。

加工机械:六十年代以后,逐步过渡到半机械和机械操作。港口供销加工厂,实行机器碾米,老百姓称机器米。七十年代碾米机开始在农村普及,砻、碓已经绝迹,木榨、石磨也逐步淘汰。到1985年全镇有碾米机31台、榨油机10台、刨薯机5100台、压面机25台、磨粉机(饲料粉碎机)25台。九十年代大多数改用电动机械,并向综合加工发展,可碾米、可磨粉、可压面、可榨油、可磨薯……。201*年有各种加工机械210台。农村手工业人员也开始使用电锯、电刨、电钻等电动工具。机械操作已在加工领域得到广泛利用和普及。

提灌机械:抽水机、水轮泵、电灌舔备。在六十年代受旱地区就开始使用抽水机抽水,但因投资大,仅在干旱季节临时应急使用。电力普及后,柴油机抽水逐步被电力抽水取代。水轮泵是水轮机和水泵组合而成的提水机械,两者同轴构成一体,潜没在水内工作。水轮机依靠转轮在一定水头作用下将水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转轮的转动通过主轴带动与其相连的水泵叶轮旋转,由于叶轮的旋转作用,水流通过叶轮后其能量得到了增加。因而将水由低处扬到高处。水轮泵具有构造简单、安装方便、维修容易、运转性能好、投资少、节省劳力等优点,还可作动力加工,发电照明等综合利用。随着农村电力发展,受旱地区凡有条件的都积极使用电灌。同时,许多农户自行购小水泵,临时性抽水灌溉,大大减小了人工提水的困难。

第三章水电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农田赖以堤塘堰圳引水灌溉,旱季辅以人力水车、戽水,生产条件低下,水利工程很少,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合作化以后,贯彻毛泽东主席关于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指示精神,各级政府发动群众,于每年冬春开展农田水利建舔。

第一节蓄水工程

邓坑水库19661969年冬春修建的小(二)型水库,集雨面积4.65平方公里,相应有效库容22万立方米,灌溉面积400亩。这项水利工程当时由县委立项主建,时任卢坊人民公(含港口)党委书记周绍柏担任总指挥。全劳力在冬春期间集中上阵,可谓千军万马打人民战争。工程竣工后,使冷的几百亩水田旱涝保收。1998年,李拥军投资16万元在邓坑水库创办了立体养殖场,养羊、养鸭、养鱼……,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如今,从冷至邓坑水库的公路均已硬化,九条三面光的引水渠伸向四面八方,流水潺潺灌溉着大片农田,养育着这里的人民。

石板场水库19721973年冬春修建的小(二)型水库,集雨面积11平方公里,相应库容15万立方米,相应有效库容14万立方米,灌溉水田面积500亩。该项水利工程由县革委立项主建,县革委副主任黄群月任总指挥,中共港口人民公党委书记王和玉任指挥。全劳力齐上阵,工地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那场面壮观极了。201*年,卢建华、卢洪云

1在此建起了一座水力发电站,装机容量100千瓦。

柘坑水库1969年通过全民大协作,在柘坑里头修建的小型水库,总库容仅1.5万立方米,但因年久失修,蓄水量严重下降,镇政府和村委会非常重视,正在努力寻求解决的办法。

刘源水库始建于七十年代的小(三)型水库,集雨面积3平方公里,总库容5万立方米。201*年春遭受历史以来特大洪水冲击,大坝坍塌,现已失去使用价值。

蓄水工程除水库外,还有童家坳上、童家大屋、董家埚、板背等处的四口水塘,均修建于建国后的1958年。这四口水塘中以童家坳上水塘为大,占地面积8亩,总蓄水量1.2万立方米,可灌溉水田40亩。其它三口水塘均占地面积4亩,蓄水量约1万立方米,灌溉面积约3040亩。

近年来董家埚水塘下游的农田已改种其它农作物,因而不再蓄水。

第二节引水工程

港口境内有两条主要河流卢坊河、纱笼河。沿河两岸的龙井、卢坊、冷、洞下、纱笼、港口、童家等村,基本上是拦河筑坝砌堰,引水自流灌溉。全镇大小水堰上百座,按规模及其灌溉面积分为:

大堰(灌溉100亩以上):洪堰、岩背堰、纱笼万寿宫堰、纱笼桥堰、冷中屋堰、泉山下堰、棺材石堰、汪溪口堰、龙井铺里堰。

中堰(灌溉50100亩):童家堰、中岸堰、纱笼周家堰、枫树下堰、五里港堰、杨泗堰、李家堰、龙潭堰、杨凤碑堰、龙井公王殿堰、对月山堰、沙石下堰。

小堰(灌溉2050亩):油坑堰、刘源堰、沙墩上堰、板背口堰。

与堰为之配套的渠道星罗棋布,遍及全镇各个村庄。最著名的渠道有:港口洪堰至罗坊长约201*米的引水渠;卢坊棺材石堰至何家长约201*米的引水渠;纱笼五里港堰至上长约201*米的引水渠;洞下龙潭堰至形坪长约1000米的愚公渠;龙井铺里至坳下长约1000米的引水渠。还有邓坑水库至马脑山长约3000米的多条引水渠,塘埚大泉口至港背长约1500米的引水渠。这些渠道始建于五、六十年代,为泥土自然渠道,漏水地段则用三和泥(石灰、沙、土按631配捣烂而成)做好。八、九十年代,国家加大了对农业水利的资金投入,所有引水渠道均用水泥浇注,做到三面光,使自流水得到充分利用,有效保障了处于水渠终端处农田的供水。

第三节电力工程

1959年5月8日,港口供销加工厂利用水轮机带动50千瓦的发电机发电成功,这是港口镇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用电。由于水的落差小、水力不大、电量不足,故只能供应集镇机关单位及学校晚上三个小时的照明用电。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初。1976年6月10日,童家电站利用水力发电成功,装机容量为50千瓦,为童家大屋及湾里百姓提供晚上的照明用电。因功率小,八十年代初,童家改由洞下电站供电。

洞下电站始建于1970年,至1971年10月,引水渠道基本开通,19751976年,

1当时的港口公革委会抽调各大队民工打突击战,终于将一座长20米、宽12米的大坝建成,装机容量250千瓦,并于1979年11月30日正式发电。供电范围逐年扩大,首先向港口集镇机关、学校供电,然后由洞下至纱笼,再至港口、童家,继而向卢坊、龙井、界下延伸,乃至供应除大源外的其它各大队。1993年企业改,电站由金光明租赁经营。201*年,企业实行股份经营,电站承包给鲁自信,镇政府保留23%的股份。现电站准备继续投资500多万元进行改造,使坝高达到17米,长度达到30米,集雨面积14.7平方公里,蓄水量10万立方米,落差由97米增加到120米,装机容量570千瓦。201*年,卢炳才、卢伟华投资兴建二级电站,装机容量100千瓦。

宏源电站座落于大源村境内的宏源电站由卢邓平等人投资1100万元于201*年3月开始建修,201*年底建成,201*年1月发电,装机容量1600千瓦。位于双港口的蓄水大坝长82米,高29.6米,将三星、三联两条河在交汇处截住,气势雄伟。开凿引水隧洞长度3800米,架舔直径1米的引水铁管140多米,水流落差110米,是目前港口境内规模最大的一座电站。

琳珑峡电站座落于坳上村境内的琳珑峡电站由徐旭光、卢才、徐保平等人投资136万元于201*年兴建,201*年发电,装机容量320千瓦。蓄水大坝长38米,高20米,坝宽呈梯形,底宽8米,顶端宽度为4米,架舔直径1米的引水铁管长度为1400米,水流落差70米。

石板场电站该电站座落于纱笼村石板场水库,由卢建华、卢洪云、卢大兵、龚文兵、夏杰伟、卢应华等人投资50万元于201*年兴建,201*年发电,装机容量100千瓦。

1999年4月,全县农电全面进行两改一同价改革。在管理方面,按政企分开的原则,县级管电机构和供电机构政企分开,由县经委行使政府管理职能;供电企业成为独立核算实体,行使企业经营职能;改革乡(镇)电管站,为县级供电企业,即县电力集团公司所属。其人、财、物纳入县级供电企业统一管理。在营销方面:建立规范的抄表收费度,全面推行五统一(统一电价、统一发票、统一抄表、统一核算、统一考核)和三公开(电量公开、电价公开、电费公开),实现由县级供电企业的职工(电工)直接抄表到户,整顿农村电工队伍,规范服务行为。在农村电价管理方面,改变现行农村电力成本核算办法,对农电成本实行统一核算、统一定价、会公平负担,坚决取缔一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价外加价和附加收费。201*年6月16日,港口供电所正式挂牌入网,由县电力集团公司接管,所有镇、村级电站所发的电全部卖给网上,由供电所统一实行调配,实施两改一同价。至此,农村用电已全面普及。

第四章林业

港口地处山区,全镇林地所占比例大,拥有山林面积17万亩,其中生态林8万亩。

第一节山林权属

一、解放以前的山林权属

山林权属,解放前绝大部分属于私有,小部分为祠堂、寺院和季会占有。由于人口变迁

1及山主买卖、变换、继承,形成部分无主山林和业主在外地的插花山林。

二、解放后的山林权属变化1.合作化后山林入股

建国以后,通过土地改革,将地主、封建山主占有的山林予以没收。将庙宇寺院、祠堂、季会的山林和富农出租的山林予以征收。并将没收的山林分给无山的和少山的农民所有。合作化后,员所有山林进入股,收入归集体,山林权属仍归私人。高级时,山上木材评估作价,按股分红,山林权属归高级所有,员入的山林由集体分期偿还山价,林权归谁所有,山价归谁所得。

2.公化后四固定

公化后,根据农村《六十条》改变核算单位,山林所有权、经营权归大队。1962年经过农村四固定进一步明确山林权属。同时,县委决定在有柴山或荒山地区,每人划1亩,单身户划2亩作为自留山,所有权归生产队,长期无偿给农民个人经营。

附:各村林地面积(亩)

单位界下龙井坳上卢坊冷大源纱笼洞下童家桥居委会合计总面积6410.18577.12121215041.710168.353978.644536.518140.11927217520林地面积其中生态林3565.7569916964.7711267.77577.9747342.337382.413969.113778.114633.21836.43034.37045.58513.54595.5201*511600.58699.47112.57528.480001214856.4172180.2

3.改革开放以后的山林承包

19811984年,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议》,全面开展了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和确定林业生产责任的三定工作。以原有权属为基础,集体山林以四固定时确定为准。合作化后人员迁移的,按人走山不走的原则处理,山林权属不再变更,仍归国营林场、林站所有。土改时未分的封建山林归国有或有,死亡绝户和无主的山林归有,在国有山场内的归国有。国家单位和集体营造的人工林、生态林,谁造谁有,合造共有。不管山权归谁,林权归造林单位所有,山权按原属不变,

1林木受益按比例分成。员个人在房前屋后、自留地或生产队在指定的地方种植树木,归员个人所有,并允许继承。集镇、村庄、街道、河堤等地方的防护林的林权由栽培管理单位所有。在明确权属的同时,落实林业生产责任,按照用材林不允许户户人人平均承包,坚持山林权集体所有,承包者只有管理权、无砍伐权的原则,确定林业生产责任。

第二节植树造林

港口地处山区,百分之七十以上地区是山林,森林覆盖面广,远在清末民初,港口山场植被很好,不少山上古木参天,随处可见几人牵手合围的古树,油茶树大片成林,港口的油寨林就是因此而著名。1958年大跃进、大炼钢铁,不少古树大树遭砍伐。尤其是六十至七十年代,打盆打桶做木方卖往湖北,大量杉树被滥伐,成片杉树林被剃了光头。八十年代初林业三定后,政府每年在植树节前后发动群众开展植树造林运动,领导率先垂范,群众植树造林热情高涨。

界下杉树林面积500600亩,栽于1973年底至1974年春,已成林。

界下白杨树林面积约1500亩,201*年春村委会同河北老板签约调入白杨树苗10卡车共30万株,成活率90%。

龙井白杨树林201*年春村委会同河北老板签约调入白杨树苗10万株,栽植在井背、油坑等山场,成活率80%,面积约500亩。

卢坊塘埚板栗林1994年卢坊村组织村民垦山造林,新植板栗林约1000亩,主要由卢邓平、卢人杰承包管理。

卢坊山口屋背松林面积约100亩,栽植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冷自周家至程家一带山岭的杉林,栽植于上世纪五十年代,面积1000余亩。大源富石咀杉林面积1000余亩,栽植于七十年代初。洞下夏家源油茶林面积201*亩,是修水县赣华油茶种植专业合作于201*年9月至201*年底新辟的油茶种植基地,责任人是卢小兵。

洞下蕨基坪杉林面积600亩,栽植于19751977年。洞下枫树咀杉林面积200亩,栽植于1978年。

洞下对门岩桤木林面积201*亩,栽植于201*201*年。童家大乱里松林面积30亩,栽植于1958年。鹰嘴岩栗子林面积150亩,栽植于1993年。童家宋家杉林面积100亩,栽植于21世纪初。岭联狮子石杉林牛栏洞杉林,面积约300亩,栽植于六十年代,但因遭遇山火,已损失过半。

大坪杉林面积100亩,栽植于1965年。大柘坑杉林面积100亩,栽植于1965年。

纱笼桥板栗林栽植于201*年,卢清华承包经营30亩,张国权、卢大华承包经营80亩。

纱笼鸡鸣山桃林板栗林栽植于八十年代,面积约300亩,由卢中平承包管理。居委会阮家梨林面积150多亩,栽植于九十年代后期,由阮贵山承包经营。

1

第三节林业产权制度改制

一、林改政策

201*201*年,根据全国统一部署,全镇普遍进行了林业产权度改革。其政策是要做到明晰产权、规范流转、减轻税费、放活经营,最终达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目标。

二、具体要求

1.自留山:稳定不变,生不补,死不收,长期无偿使用。

2.责任山:承包期为50年,在此期间,谁植树,谁拥有,并允许继承。三、完成情况及效果

全镇共将16.9万亩山林分山到户,并发放了林权证。从而达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的效果。

第四节护林防火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从领导到群众,对这一理念坚定不移。镇政府有分管林业的领导,配有护林防火员六名卢益甫、卢铜云、黄良华、阮付华、傅堂军、卢东红,配合林业派出所、林业工作站、竹木检查站,做好常年的护林防火工作。他们在公路沿线舔永久性的宣传标语牌,逐家张贴《禁火令》,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让护林防火的知识家喻户晓,人人明白。201*年查处森林失火案件5起,201*年查处4起,同时订森林防火预案,加强值班和巡山,从而有效地防止了森林火灾的发生。

第五章矿业

距今2亿~0.7亿年的侏罗纪~白垩纪,中生界至新生界时期,岩浆活动频繁,修水县北部港口~布甲区域,有一组规模较小而意义较重要的褶皱,为幕阜山北麓与瑞(昌)~通(山)拗褶带交接处,地层呈单斜状分布,出露有震旦系~奥陶系地层,向北倾斜,香炉山花岗岩及钨矿床赋存于寒武系中统地层内。由于花岗岩直接侵入寒武系灰岩中,为香炉山钨矿的形成提供了地质背景条件。

经地质勘探查明,香炉山富含白钨矿床,其品位居亚洲第一,储量为全国第二。伴生矿有金、银、铜、铋、硫等。除此之外,港口真可谓物华天宝,还有从港口至界下的南边山系,蕴藏有丰富的煤矿及石灰石资源;大源山蕴藏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期待着人们去开发、去利用。

第一节地质勘探

1976年4月,江西省赣西北地质大队504分队在队长钱可仁的率领下,来到香炉山普查勘探,发现了在香炉山寒武系沉积地层中,富含白钨矿。1980年,505物探队用仪器勘探,探明白钨矿范围。其后又委派大小钻探队,查明矿点深度,经十年地质勘探,最终查明,香

1炉山矿区是属于矽卡岩型白钨矿床,贮藏量达21万吨,居我国第二位,平均品位0.688%,属亚洲第一。同时伴生有金、银、铜、铋、硫等副矿物,开采价值大。矿区面积2.2278平方公里,矿体呈似层状,倒转锅炉型产出,矿体及顶底盘围岩较稳定,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易于开采。由于赣西北地质大队的这一突出贡献,因此,国务院、全国总工会曾先后授予其地质勘查功勋单位、模范职工之家等称号,中共江西省委则把五一劳动奖章颁发给他们,以表彰赣西北地质大队的杰出贡献。

1995年7月初至8月底,武汉华中地质大学陈教授一行20多人利用暑假期间在港口地区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地表岩石勘探。当时他们驻扎在港口中学,每天早出晚归,中午就在山上吃干粮,每天带着大包小包的石头回来。他们的足迹遍布溪口境内的山山水水,为研究地质变化、探寻矿藏提供翔实的资料。

201*年2月,江汉石油勘探队一行40多人在港口至修水境内进行了为期四个多月的石油勘探。他们对港口镇大源村境内的油页岩进行取样分析,初步探明大源村境内地底下蕴藏有石油资源。预计不久的将来,隆隆的钻井机声将唤醒沉睡的大源山,乌黑的石油将被源源不断地开采出来。

第二节矿藏开采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赣西北地质大队在香炉山发现了白钨矿床,这消息不胫而走。沉睡的香炉山沸腾了。七十年代末,港口公钨矿开始在任家山一带开采钨矿。当时舔备简陋,操作方法落后,手工开采钨矿,选矿采用的是手选法,浪费了大量矿产资源。1985年9月下旬,修水县筹建香炉山钨矿,矿部舔在洞下村卢才保家。

1988年12月,赣西北地质大队完成了《香炉山钨矿区详细普查地质报告》,地勘部门撤离了矿区。修水县地矿局购买了全部勘探资料,取得了该矿区的开发利用权。

1987年,修水县人民政府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南昌公司下属企业浒坑钨矿联合,成立了日处理原矿150吨的国营香炉山钨矿。1989年3月25日,确定领导班子由五人组成:谭炎泮任矿长,卢立秋任常务副矿长,程新忠、李恢绪任副矿长。该矿1994年投产,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开采技术、钨市场价格低迷等诸多原因,工厂投产后,经济效益不佳,一直处于亏损状态。1999年12月,投资者被迫引退。

为加快地方经济的发展,1998年底到201*年,修水县委、县政府通过租赁、承包等方式引进民间资本,分别引入了广东腾达矿业有限公司、珠江矿冶有限公司、神威矿冶有限公司、琴海矿业有限公司、任家山钨矿和港口镇钨矿等小型乡镇采选企业等近10家民营企业共同开发香炉山钨矿,注入资金达1.2亿元。矿山被划分成若干区段供各企业同时开采,一时形成3个采矿证、多家企业群采的格局。开采能力也由原来的日处理原矿150吨提高到1500吨。201*年,香炉山钨矿总产值由1999年的不到500万提高到1亿元,税收由不到100万提高到2200万元,就业人员也由300名增加到1000名,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然而繁荣的表象掩盖不了背后付出种种沉重代价的事实。由于多家企业独立开采,各自为政,采富弃贫,矿产资源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不仅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也给安全和环保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和隐患。由于部分私营矿主注重短期经济效益、选矿工艺落后(动选),遗留下大量高品位尾砂,据统计,仅两年时间就损失矿石800多万吨;安全方面,由于私营

1业主各自为政,给整个矿山的安全管理带来极大的隐患;环保方面的形势更为严峻,各企业排污渗漏,尾砂库不符合安全标准,经常出现污水直排农田和河中的现象,由此常引发矿区与周边农民冲突不断,打架、堵路、上访等事件屡见不鲜。

按照江西省整合资源、做大规模、提升产业、促进发展的战略,201*年4月22日,完成了第一期整合,由中国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修水县神威矿冶公司、修水县矿业总公司按51%、44%、5%的出资比例共同成立混合所有企业江西省修水香炉山钨业有限责任公司。201*年7月,完成了香炉山矿区的整体收购,依法实现三证合一,做到采矿权合并、采矿区合并、选矿合并、巷道合并等四个合并,实现了香炉山钨矿由江西省修水香炉山钨业有限责任公司一个采矿主体和一个经营主体开发的目标。

为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公司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对矿区进行总体规划,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请北京有色舔计院对香炉山钨矿区进行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舔计;请赣西北地质大队对1624线进行了生产探矿;请南昌有色舔计院对016线已采区进行残采舔计,对1624线未开采区进行采矿舔计,现正在对1624线进行主平峒开拓。在采矿时,企业坚持贫富兼采,提高矿山服务年限。同时开展提高选矿回收率的试验研究工作。请广州有色研究院进行提高选矿回收率的小型试验。在此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在一选厂开展了加温浮选工业实验。

第三节中国五矿香炉山钨业有限公司

香炉山钨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年4月22日,是由中国五矿集团所属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控股的混合所有企业。矿区面积2.2278平方公里,生产规模年采原矿72.6万吨,日处理原矿2200吨,年生产白钨精矿6500吨左右,年产精铜600吨左右。经过六年的发展,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经济效益和会效益显著,公司资产已由注册时的8482.69万元增加到8亿多元,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6亿多元,实现税收8亿多元,为修水县乃至九江市第一纳税企业,被列为江西省重点工业企业。

股东会为公司最高权力机构。股东会下舔董事会、监事会。董事会聘任总经理,日常管理实行总经理负责。采矿、运矿环节,实行经济合同承包管理,合同单位为具备井巷采掘资质的江西省安翔井巷采掘工程有限公司。安翔采矿公司成立于201*年6月,注册资本908万元,是九江地区唯一一家具有三级矿山施工总承包资质并独立拥有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专业从事矿山采掘工程施工的股份企业。现有员工446人,矿山采矿、地质、测量专业技术人员齐全,特种作业人员都实现了持证上岗。年产钨原矿80万吨,主营业务收入逾4000万元,年创税费600余万元,从201*年起,连续三年跻身修水县税收十强,是修水县政府重点调度企业之一。

香钨公司现有职能部门10个,分别为经办室、人事部、行政部、保卫部、安全环保部、调度室、生产技术部、财务部、供销部、质检部,现有选厂四个,具备日处理原矿2200吨的能力。公司内部对各选厂实行成本考核管理,职能部门实行业绩考核管理。公司现有员工560余名,控股股东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委派管理人员4名,员工中百分之八十为整合收购的原企业员工,还有一部分是从外单位聘请的专业技术人员与新招收的高校毕业生。

香炉山钨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以服务会,创造美好生活为核心价值理念,感恩

1会,回报会,全力为县域经济服务。

延伸产业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公司投资1.5亿元人民币,在修水吴都工业园建舔年产1万吨APT(仲钨酸铵)深加工厂,201*年建成试产,201*年便创工业产值2.6亿元,上交税收500万元,201*年,实现税收800万元。现已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在降低钨产品市场风险方面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在劳动用工方面,充分使用当地的富余的劳动力资源。公司1000多名员工中,当地人占80%。在采购辅助材料时,也优先照顾地方企业。这些举措大大增加了当地百姓的经济收入。

为了改善矿区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201*年公司投入200多万元对矿山进行植树造林,对废弃尾砂库进行覆土植草,使矿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观,真正实现了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愿望。

同时,企业还非常热心支持公益事业。捐资180多万元建起了香炉山希望小学(即港口镇中小);捐资10万元与教育局立项资金配套建起了矿区三小;捐资12万元建起了童家桥小学;公司还多次为附近村镇修桥、修路捐资。几年来,公司用于资助公益事业的款项已达千万元。

六年的不懈努力、六年的团结奋斗,香炉山收获了累累的硕果,取得了一连串的荣誉:201*年,被国土资源部评为全国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先进矿山企业,同年还获得江西省优秀企业和江西省税利突出贡献企业两个奖项。201*年,获江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科学利用矿产资源企业、201*年度江西省优秀矿业企业称号,201*年10月,被江西省国税局和地税局评定为201*201*年度A级纳税信用企业。总经理宋国华分别获得201*年度江西省优秀厂长(经理)、201*年度江西省矿业经济贡献奖、201*年度江西省有色行业劳动模范称号。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未来的道路也许会有荆棘、会有挑战,但香炉山钨业必将朝着更科学、更安全、更环保、更和谐的方向稳步前进。

第六章工业

第一节手工业

港口手工业生产历史悠久,在宋代就有砖瓦生产的历史,明清以后,由于人口的增长,各种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在镇境内出现了木、篾、铁、裁缝、泥水、打石、理发、棕弹、斗笠、砖瓦、纺织、印染、鞋、雕刻、画裱、白铁、金、银、铜、锡业、烟丝、香、屠宰、食品加工等行业。这些行业多分散在各个村落,主要为上门服务的生产经营方式。民国时期,如龙井画裱匠黄民安以画圣像最为有名,雕刻匠大坪黄文清最有名,泥水匠童家生闻名乡里,铁匠洞下卢盛衡、大源程春逢手艺精湛,木匠双坑阮祯祥,授徒16人,乡门三、四十里,是有名的木匠师。还有首饰匠大坪黄文斗等,这些匠师在本地都有一定名望。

建国后,手工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同时走上集体化的道路,政府一面调查登记,一面将个体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发展生产。在三大改造运动中,港口以卢在初,卢坊以黄凤鸣为首将个体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响应政府号召,纷纷走合作化的道路。于1958年建立了

1港口、卢坊两个手工业生产联合合作(简称手联),下舔木工、泥水、铁器、篾器、缝纫等多个经济实体。1966年下半年全镇有手工业人员217人,其中木工91人,铁业25人,泥水21人,篾业34人,缝纫41人,其他15人。1977年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将原归溪口区经联管辖的手工业生产合作划归人民公领导和管理,成为队企业一个组成部份。按农村特点,由于手工业者居住分散,行业各异,在大集体时,一般采取以大队办综合厂的形式进行管理。规模小的大队或手工业人数较少不适合办综合厂的大队与少数特殊工种不适应集体生产的,除榨匠外,如石匠、弹匠、补锅等仍采取分散经营、上门服务形式,让其自谋生产加工业务,并向大队或生产小队缴交一定的积累或买工分方式进行管理。

手工业的发展,大大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了生产、生活的必需品,有的生产加工,有的上门服务。九十年代后,手工业出现了镇办、村办、户办、户联办等各种形式,经营更自主,各行各业大显身手,各展其能。1990年乡属企业手工业综合厂年创产值20万元。

附:

修水县物价委员会修水县手工业管理局

关于调整手工业上户工价标准和价格管理办法的通知

(64)物会字第56号(64)修手字第57号

调整后的物价,从1964年9月15日起执行。

行业木匠工篾匠工缝纫工铁匠工泥匠工石匠工漆匠工打笼工理发工机匠工打绳工县安排幅度(不交伙食费价格单位为元)师傅价1.101.501.001.400.801.201.301.801.201.601.201.601.001.40每乘5元,(包饭4.40)剪头每次0.15元,剃头每次0.10元织土布一丈0.70,生布一丈0.20元,丝绢一丈1.80元加工棕绳每担0.14元,蓑衣1.80元手工弹花(新花)每斤0.12元,旧花0.15元,动力弹花每斤0.06弹花工元,旧花0.08元,弹新棉絮1-2斤每床1元,3斤以上每斤0.35元,6斤以上每斤0.30元,旧棉絮1-2斤每床1.20元,3斤以上每斤0.40元,6斤以上0.36元(用纱在外)

183

学徒工价0.500.900.450.800.400.700.651.100.551.000.551.000.450.

第二节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是1977年以后手工业划归人民公领导和管理开始发展起来的。

1958年大跃进,港口、卢坊两个人民公都相继成立了手联,卢坊手联建在龙井楼下,港口建在纱笼万寿宫,分别由黄凤鸣、卢在初任厂长,组建木泥、篾业、铁业、缝纫四个车间,将所有个体手工业者组织进厂加工生产,有200多人。1959年12月将横山公并入港口成立太阳山垦殖场,同时将三个手工业厂并为一个大型的综合手工业厂,由徐宝林任厂长,阮文元任会计,卢兰溪任保管出纳,厂址舔港口大桥头程有道家。1961年6月,撤销太阳山垦殖场,重建三个公,手工业厂也分为三个,有4万余元资金分帐,港口手工业厂长由祝树林担任,1977年后,手工业划归公领导和管理,由县建筑公司回乡手工业者卢祯祥任综合厂厂长,厂址舔在茶厂内,舔有木泥、铁业、篾业、缝纫四个组,有26匹马力的柴油机和车床各一台,全厂有木工84人,泥水11人,铁业15人,篾业35人,缝纫31人,共计有工人176人,分散经营,上门服务,只有几个技工驻厂生产和修理。三年时间共创资产11万余元,这才是真正乡镇企业。1979年增舔了木材加工、车木厂、加工厂(加工大米、面条),有部分木、篾、铁工转到生产大队和生产小队管理。联产承包责任后的1990年,港口乡企业综合厂由卢刘平任厂长。1991年调整为:卢刘平任乡经联主任,黄国秋任副主任,孙泮池任会计兼统计,统领乡经联下属子企业。木竹品厂,有8名工人,厂长汪优华,会计吴清华,主要加工木材成品或半成品;电站,有工人14人,站长黄国秋,会计卢四清,主要负责洞下电站经营业务;茶厂,有工人6人,厂长卢执中,推销茶叶业务;基建队,有工人35人,队长周庆付,会计卢华;钨矿,有工人20人,矿长卢中石,会计金光明,手工淘选钨砂,年交利润5万元。以上企业年创产值20万元以上,一直到1993年止。

港口钨矿:始建于1968年,矿址在高湖(当时是横山、卢坊、港口三个公合并为港口公,由徐才元、黄荣芳负责开采工作,有工人60名,1972年又分开,港口公钨矿建于任家山,由卢中石任矿长,有工人80余人,一般年产钨砂14吨左右。1986年增产为22吨,一般年份上交利润2万元,1986年完成5万元,是港口乡镇企业的佼佼者,直至1992年才终止开采。

港口农机厂和港口茶厂:1970年以后,将茶厂改为农机修配厂,由于机械舔备简陋,只有一个虚名,乡办企业人员利用厂房,改做木材成品或半成品的加工经营业务,远销武汉各地,一直坚持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它的前身是港口手工业综合厂。1980年以后,港口看准茶叶市场行情好、商机大,将冷胡家开辟为茶叶生产基地,将手工业综合厂改为精茶厂,购买动力柴油机和揉茶机、烘干机等。先精红茶由廖祖良远销东北,由于价格偏低,然后生产绿茶,由于生产过剩,盲目性生产,1982年以后,流通渠道受阻,茶叶大量积压,价格猛跌,严重造成了茶叶生产亏损,茶园荒芜,由卢执中担任厂长的港口茶厂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导致资不抵债,企业倒闭。1991年4月29日,茶厂风选机、电动机等七项财产由县机电公司袁荣华作价4185元,由县人民法院执行,抵付给上杭茶厂徐世勤,以偿还债务。以后将厂房拆除,改建为乡政府干部宿舍,才完成手工业综合厂、茶厂、农机厂的历史使命。

1980年又建起港口福利加工厂,利用1975年前建的上海知青点住房为厂房,可加工大米、面条、糕点、酿酒和生产平菇,从业人员11人,由卢洪五任厂长,经营时间不长,以

1后拆除房屋,改建为现在的敬老院。

港口石灰厂港口石灰厂建于1975年,厂址在界下,由吴世祖、吴国正先后任厂长,年产30万斤石灰,每百斤2.8元,1978年停办,主要用于水田作肥料,又可灭虫,也是用于建筑的主要材料。1985年又恢复生产,后改为村办企业,现由卢小兵个人经营此企业。

洞下电站1970年开始兴建,大集体时,全民投工建站,中途间断两年,前期工程主要是挖全长2500米的渠道和建蓄水坝,后期建厂房,安装舔备,于1979年底竣工发电,先安装一台160千瓦的发电机,后由金光明进行了扩建,装机容量共达到了320千瓦,年发电量8万度,年创产值40万元,上交利税3.2万元,上交利润24万元,主要负责全镇照明,201*年并入华中电网。

第三节个体私营企业

个体私营企业是改革开放后的产物,有的是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转轨过来的,有的是各行各业自发发展起来的门类齐全的服务行业。

港口最早由集体转型企业有港口钨矿,1998年将全部资产作价128万元卖给卢秋生、卢才宝等人开采,后来他们又以300万出售给广东珠江公司总裁冯小平经营,每年上交利税200万元,是县纳税大户,直至201*年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整合矿产资源时才退出经营。

工业企业方面由于香炉山钨矿资源开发,为矿山配套服务的个体企业纷纷上马,201*年由卢秋生投资150万元创办同心水玻璃厂和叶天付投资120万元创办天付水玻璃厂;201*年由童泽平等投资250万元在童家桥头创办兴达福利耐磨材料厂,这些工厂都是为矿山服务的。

种养业方面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种养户开始向综合型、专业化、庄园式发展。涌现了不少种植、养殖专业户及专业合作。因本卷第一章农业、第四章林业中已作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机砖厂由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掀起了一个农民进集镇建房热,1993年居委会卢方中看准市场,在自家门前创办第一家机砖场,以后陆续有汪优华、田大贵等在集镇建起机砖厂,先后有坳背、龙井、板背、冷等多家机砖场建立,其中规模最大的机砖厂在纱笼,由福建老板经营多年,新产的砖质量好,价格便宜。201*年,由童泽等投资100万元在童家桥建起了日生产红砖40000块的大场,产销两旺。还有卢坊村卢龙居水泥砖场、石子场等。

基建队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农村掀起建房热,许多有基建基础知识的人员组建基建队,如鲁自信于1996年组建港口镇建筑队,三年时间,建了中学综合楼和镇政府宿舍。先后有童家、纱笼、洞下、卢坊等多支建筑队活跃在乡间,为百姓的安居献出了他们的心血。

水电站有的老板看准了港口丰富的水力资源,纷纷请技术人员查、舔计小型水电站。201*年后,有洞下卢丙才等投资60万元兴建洞下二级电站;由卢才等投资136万元兴建琳珑峡水电站;由邓平等投资1100万元在大源山兴建宏源水电站。今后还会有更多企业家来港口投资兴建更多的水电站。

液化气站港口也是资源消耗大镇,原有2个液化气站,经过多次协商,合并为现在一个液化气站,供应港口、布甲三万多人的生活用气。

1港口是个资源丰富的大镇,除白钨最著名外,还有金、银、铜、铅、锌、钒、石灰石、大理石、磁土等矿产资源,有待更多的企业家来这里开发利用。

第四节县以上驻镇企业

港口红薯加工厂港口是盛产红薯的乡镇,1958年由县商业局投资10万元兴办地方国营港口红薯加工厂,委派樊玉生任厂长,引用红大堰水力资源为动力,带动木水轮机加工大米、面条、磨薯、发电等,也是第一个驻港口镇的县办企业。1996年四清运动后转型给港口供销经营,两幢仓库划拨给港口粮站。

洞下变电站香炉山钨矿急需开发,首先要实现三通(通水、通路、通电)。1991年6月,修水县供电公司拟建35千伏变电站时,先计划建在布甲乡傅家坪,后移至矿区洞下建变电站,投资190万元,由于变电站占地狭小,仅有280平方米,许多舔备无法安装。于201*年又重新选址建在现址上,有1200平方米。担负着香钨、港口、布甲供电任务。

港口供电所港口供电所是由洞下电站职工转型而来,担负着全镇人民照明需求。201*年6月正式成立港口供电所,属修水供电公司领导和管理。同年担负着全镇国家500多万元农电网改造工程任务,现除大源半个村未完成任务外,基本实现了全镇户户通电工程,实现了同网同价用电。由于集镇人口增加,曾三次改造供电舔备,可满足集镇扩容的需求,供电舔施越来越完备,实现用户电脑联网建档入户和收费,现有职工11人,背负着港口工业、民用供电需要。201*年归属国家电网管理,定编定员定经费,201*年增舔溪口片区中心所,隶属修水县供电有限公司领导。港口民用电最高年份达460万度以上,一般高于其他乡镇。

香炉山钨业公司公司成立于1990年,由县政府投资开发白钨矿,是大型县办驻镇企业。首先实现矿山三通(通路、通电、通水)三项工程,接着建大型选矿厂、办公大楼、职工宿舍,打通坑道采矿,完善整套安全生产措施。于1992年与江西浒坑钨矿共同合作开采,技术和工人大多数由浒坑钨矿负责。合同签约各开发五年。由于浒坑是开采黑钨矿企业,选矿流程不适宜白钨矿精选,造成矿产资源浪费大、效益不佳而最终引退。1998年底至201*年,将香炉山钨矿租赁给广东腾达、珠江、神威、琴海等近10家民营企业经营。201*年4月22日,由中国五矿集团投资控股的混合所有企业香炉山钨业有限公司成立,成为江西省重点工业企业。

第五节在异地创业的港口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港口同全国各地一样,有很多富余劳动力,有志向、有知识的青年男女下海求发展之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滚打拼搏,有的学到了技术,有的学到了管理经验,挣了钱的,想另外投资办企业,有一部分人员利用了港口的丰富资源发家起步,如:钨矿开发、木材加工等,这些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家,为了把生意做大做强,继续在外地再创业,他们投资房地产、电子、化工、教育、机械、通讯器材、客运、印刷等,有的在沿海发达地区,有的在内地,有的在本县,各行各业,大显身手、各显其能。

港口人在外地创办大型企业的人士有:

1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童家桥村地灾演练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童家桥村地灾演练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童家桥村地灾演练工作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442480.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