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化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化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6 21:21:54 | 移动端: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化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化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化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组长姚剑

一、成绩喜人,逐年提升

化学组及教师201*~201*年获得的主要荣誉如下:

化学教研组201*年被评为武汉市教育系统“教育创新、工作创优”示范岗

化学教研组201*年被评为汉阳区校本教研先进集体武汉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1人

武汉市教育学会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优秀会员1人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1人

汉阳区高考突出贡献奖及汉阳区教育教学先进个人4人

汉阳区魅力教师1人、汉阳区优秀教师2人,汉阳区局优青2人汉阳区“十五”教育科研先进个人1人汉阳区校本教研先进个人2人汉阳区“四优课”评比一等奖3人

湖北省学习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1人,优秀案例二等奖1人,三等奖2人武汉市优秀论文一等奖2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1人二、成员作风硬朗,工作踏实,乐于奉献

自信的笑容,严谨的态度,扎实的作风,年轻的心态,一流的业绩这就是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化学教研组。①、我们组有一批教风严谨、学识渊博的教学领航人:徐光兰、吴国忠区学科带头人,徐建芳、姚剑区骨干教师老师,资深教师——刘友梅、王梅,他们对中青年教师言传身教,无论是从教育思想、教风、教学态度、业务情况、还是教学方法等方面都一丝不苟地严格要求,特别是对青年教师在备课、写教案、上课等方面作细致入微的指导,他们的敬业精神,他们的无私奉献激励着教研组的每位青年教师,使他们尽快地成长起来。②、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理论水平的中青年教师:张进、梁文轩、汪杰峰、陈华。他们十分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③、教学严谨、工作认真、教学生动的青年教师:贺靖、李博、秦海蓉、童金华。在课堂教学中,他们语言生动简练,方法灵活多变,善于总结知识规律,形成了生动活泼、低负高效的教学风格。在教学工作中,他们一直是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努力实践者,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自主质疑、自主探究、自主归纳、自主训练等方法自主建构知识,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不断进步,张进老师带领全组老师研究的化学教学五步法得到学校和各位专家的好评,在课堂教学中极大的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各类成绩在同类学校中一直遥遥领先,得到了校领导的高度评价,被评为校优秀学科。去年,化学组更是大胆改革,在原来化学课本来就不多的情况下,各班级每周剪掉一节化学课,在二十三中内部率先实行减负增效,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高一、高二期中、期末成绩均排在前列,高三备课组以其特有的复习模式,在各次调考中更是成绩喜人,不仅大大超过同类学校,特别是四月调考,考出了人均分86分的好成绩,直逼三中,得到了市教科院的高度评价。三、与时俱进,加强教研,深化教改

他们将教学、教育、教研融为一体,努力实践,勇于创新,形成了教学生动效果好,班级工作自主管理凝聚力强,教育科研务本求真硕果丰的风格,备受师生及学校的好评,逐渐成长为二十三中乃至汉阳区教育园地里优势学科。全体化学组老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在教研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目前组内教师大部分已进行新课改培训并已结业。在每周一次的校本教研中,他都积极与全组同仁共同学习教育理论,互相交流学习心得,真正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集体备课实效性强。通过青年教师培训等各种途径,较为系统地学习“新课标”和有关“自主学习”的理论,努力使自己朝着学习型、学者型教师方向发展。梁老师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武汉市中小学素质教育专项课题《促进高中生自主学习的策略研究》的研究工作,承担其中子课题“高效率的自主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践,为课题于201*年元月顺利结题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该课题成果已被评为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目前,二十三中化学组正在深入开展《高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课题研究。此外,张进、梁文轩老师还参加了学校的市级课题《高中课堂教学中建构新型教与学关系是研究》的研究。在张进老师的带领下,梁文轩、陈华、童金华、贺靖老师正在筹备全国的化学教育协会课题《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的申报工作。

二十三中化学组狠抓教学常规,每人每学期要上一次校内公开课,另外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区优青每学年要上一次区级示范课,经常性地组织听课、评课活动,还对年轻教师陈华、童金华、秦海蓉、李博、贺靖等在备课、教研、教改等方面给予指导。

我校老师多次承担市、区级两级公开课及教研展示活动,教学效果好,深受师生和家长们的好评。梁文轩老师主讲区公开课《无机框图推断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张进老师主讲区公开课《硝酸》,陈华老师主讲区公开课《过氧化钠》、张国雄老师主讲区公开课《硝酸的有关计算》这是对我校自主学习理念的进一步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得到区内同仁的很高评价。张进老师主讲全市研讨课《硅和二氧化硅》,姚剑老师作《元素及其化合物》第二轮复习市教材教法报告得到各位老师和专家的好评。

组内成员都增强了终身学习的意识,特别喜爱购书、订阅学科杂志,如《十年高考》、《考试指南报》、《中学化学报》、《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化学》、《试题研究》等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在教学中,不断夯实和提高教学水平。为了开阔视野,从不放弃到市区兄弟学校听课学习的机会,走出校门,向市区优秀教师学习他们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向市区专家们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他们深知只有掌握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才能站得更高,通过《高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课题研究探索出适合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低负高效的教学方法。其中童金华、秦海蓉已获得高级心理咨询师四、重视集体备课,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每一备课组进行集备时注意以下几点:

①每一章教学前将每一节的教学设计分工,在每一节教学前两天必须拿出教案或教学设计以供组内全体成员的共同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后形成集备教案②试卷的难易度及题型也必须在考试前一周共同决议,为了保证试卷的质量,每一套试题必须有命题人和审核人,审核人要督促命题人纠正与决议不合的题目,查看是否有偏题怪题,检查是否有错题漏题。③参考教学大纲制订出合理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安排

④复习课必须要有教案,难点必须有专题讲座和专题训练

⑤要安排专人负责上网查阅资料,反馈最新信息和优秀的课堂设计及试题

⑥每一节的教学完成后互相谈谈上课的心得和体会,尽量让其他人少走弯路。对每一节课要求:优质集备;高效课堂;经典作业;及时反馈;准确落实。五、组建信息库,资源共享,把学校的电脑和网络的优势得以充分地发挥。备课组之间互相分享教学成果,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多媒体,进行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兴趣,追求高效课堂。高三备课组高考后将复习资料和专题知识讲座的课件以及高考备考经验无私传给新高三组;高二组将自己的教学成果传给新高二组,高一组将自己的好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成果传给新高一组,全组成员互相分享教学资源,在竞争中提高,在合作中进步。

六、抓好常规教学工作,迎接各种大考

1、抓紧高三、教学工作,全组齐心协力,为高考出点子想办法,力争能打好、打胜这一仗。

2、抓紧高一这一起始年级的教学工作,将补差、提优工作落到实处。3、抓实高二年级的教学工作,展开补差提优,进入准高三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心态,使教育教学工作稳定、有效地进行。

化学组取得的化学竞赛成绩喜人,湖北省化学竞赛一等奖1人,二等奖5人,三等奖10人,武汉市一等奖12人,二等奖48人,三等奖89人,其中吴博曾获汉阳区第一名,取得我校化学竞赛历史性突破。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深信二十三中化学组一定会以更高的要求朝着远大的目标努力奋进,一定会将教育的天空点染得更加绚丽多彩!

201*年10月11日

扩展阅读:201*1021221401南京第三高级中学化学教研组工作汇报

南京第三高级中学化学教研组工作汇报

三年来,在学校各位领导和老师的热心支持和帮助下,化学教研组在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努力。下面我把这三年的工作做简要的汇报总结。

一、教研组总体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化学教研组共计16人,其中高级教师8人,一级教师6人,二级教师2人。年龄结构合理,大都属于中青年教师,有上进心,思想活跃,有干劲,可以说三中化学教研组是我们学校力量比较强的教研组。

杨守瑛主任任教导处主任兼教科室主任,工作辛苦仍连续7年留高三。08年4月被车撞伤,肋骨骨折,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但杨主任只休息了三周不到就回到了高三教学岗位。杨主任所带班级历年来高考成绩优秀,06届学生方辰为南京市高考状元。杨主任今三年来被评为南京市201*年普通中学高中学科教学先进个人、第三届白下区学科教学带头人、第五届南京市学科教学带头人、白下区教科研骨干教师。

吴抒老师为我校前任化学教研组长,曾带领本组获得上一届南京市先进教研组。吴老师年纪大、身体不好,06年带高三因工作劳累生病住院,病症已无法根治。出院后虽然身体没有完全康复,但她又回到了教学第一线,08年4月高二所带班级学业水平测试全部过关,本学期继续在高三教学。

宫薇民老师是南京市人大代表、南京市劳动模范、南京市师德标

兵、江苏省师德先进。她年纪大、身体不好,仍坚持在教学第一线。08届学生是我校05年招生滑坡的一届,入学分数线刚达省重点中学分数线500分。宫老师连续三年任这一届的化学备课组长,07~08学年在高三带两个化学班,非常辛苦。在她的带领下,这一届07年4月学业水平测试通过率为全区第一;08年高考本科达线人数和推进率均为全区第一。三年前学生入校分数在全区同类学校最低,现在高考成绩最优。07年,宫老师被评为白下区教科研骨干教师。

田华老师是南京市先进教学工作者,身体不好,三年来一直担任化学备课组长工作。08年4月带领09届学生参加高二化学学业水平测试,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全年级通过率为全区第一。

江伟老师于06年9月任南京第三高级中学化学教研组长,一直担任备课组长。05~06学年任高三班主任,带两个班化学教学工作,所带班级高考成绩优异。06~07学年又留高三,期间由于吴抒老师等几位老师生病,带高三3个化学班的教学工作,同时还带领高三化学组圆满完成06年12月学生会考工作。07届学生会考、高考均取得优异成绩。07~08学年在高一带4个班,由于杨守瑛主任生病和高二学业水平测试任务繁重,一度高一高三、高一高二连续跨头。近三年来被评为第五届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第三届白下区学科教学带头人、06~07学年度普通高中学科教学先进个人、白下区教科研骨干教师。

梅溪老师连续三年任班主任,所带09届学生在08年4月的高二学生化学学业水平测试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现在高三教学并担任高

三化学备课组长。07年被评为白下区第四届优秀青年教师。

刘静老师教学认真细致,深受学生欢迎。06~07学年、07~08学年都带高二,所带两届学生在高二学业水平测试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07年被评为白下区第四届优秀青年教师。

周丽老师去年怀孕,08年年初产假没休完就到高二带学业水平测试,所带班级成绩优异,4月份考试结束后又到高三任课。

杨晓曼老师06年9月从原六十七中并入我校,任高三班主任,教两个化学班,所带班级高考成绩优异。07~08学年任高一班主任,教四个班化学,今年年初由于高一老师支援高二,她还带了近两个月的高一5个班的教学工作。

魏雯老师07年9月分入我校的南师大化科院研究生。07~08学年教高一4个班化学,今年年初由于高一老师支援高二,有近一个月带高一5个班教学,后来又高一高二跨头近一个月。

王娟主任为我校初中教务处主任,工作繁重,仍然坚持带初三1个班级的化学教学任务。

叶素芳老师年纪很大,一直担任我校初三备课组长工作,任初三3个班教学任务。

王建民老师多年在初三教学,还兼任人防教学任务。

童春生老师多年在初三教学,兼任人防教学任务,还负责实验室工作。

汪琰老师在初三今年带2个班教学工作。

徐春芸老师现南师大教育硕士在读,在初三今年2个班教学工

作。

初三老师辛苦教学,08届初三因三年前移址办学,生源较差,但经过三年的努力,中考成绩为白下区公办校第一。

我们化学组全体教师团结协作、勇挑重担、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首先,在每学期之初,我们就制定了较好较详尽的教研组计划、确立了明确的教育教学目标,并明确提出:要在过去取得的一些成绩的基础上,再创佳绩,再攀新高;其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时时刻刻注意修正、提高、完善我们的计划和目标,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非常的努力,发挥了集体和个人的多重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最后,我们还对每学期的工作做了全面的、系统的、深刻的总结,决心发扬我们的成绩,克服我们的缺点,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争取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化学教研组近三年建设情况

(一)、教研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

教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立足于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坚持为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服务,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思路围绕一个中心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抓住一个契机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运用一个载体以常规教学为载

体。达到一个目的以全面提高化学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落实五个坚持坚持高中、初中四个年级一起抓;坚持课外、课内一起抓,课外抓教师培训,课内抓教学效益;坚持课改与其它教学改革有机结合;坚持整体教研与校本教研同步;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并行。发挥四项职能切实发挥教研组教学研究、教学管理、教学指导和教学服务四项职能;实现四个转变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即:由重知识传播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即:由教学的管理者、指导者向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转变;实现工作方式的转变,即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与教师更加紧密合作;实现工作作风的转变,即端正好为教学服务的思想,为人师表,工作务实,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二)、教学工作求变革促质量1、集体备课,认真研究新课程改革。

以新课程改革为化学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需要认真做好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组织学习工作。三年来,我组所有教师都参加了省、市组织的新课程培训;本教研组每位教师都积极地投入到了新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中。针对我省新高考“3+2方案”,加强高考改革、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高中三个备课组多次一起组织学习《新课程改革纲要》、《201*年江苏省高考说明》等文件。并经常高三备课组指导高二备课组,高二备课组指导高一备课组,三个备课组相互指导、相互学习、总结经验集体研究新课改和新高考,

确保高中化学必修和选修教学质量都得到提高。在每年的高二学业水平测试中我们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高三新模式高考也已结束,08年高考本科达线人数和推进率均为全区第一。初三中考成绩为白下区公办校第一。

2、积极科研,努力进行课题研究。

三年来我们充分利用化学学科教研组,在新课程改革中从实施、评价和教学技术等方面开展多角度、多层面的专项性的课题研究。主要研究课题如下:

杨守瑛主任带领全化学组老师参加的南京市教研室杨剑春老师主持的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子课题《中学化学新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此课题已结题。

杨守瑛主任带领全化学组老师参加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普通高中选修课程Ⅱ开发与实验研究中课程能力的开发研究之网络环境下化学任意选修课实施的研究》。此课题已结题。杨守瑛主任带领全化学组老师参加的南京市教研室杨剑春老师主持的江苏省教研课题第五期立项课题《基于问题式学习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研究》,杨主任为子课题负责人之一。此课题已结题,并获江苏省教学研究第五期课题评比贰等奖、南京市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比贰等奖。江伟老师针对此课题研究开设了市公开课《高三元素周期律复习》。

我校吕天纵校长、张祥校长、杨守瑛主任主持的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五”规划课题《中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创新系列研究》,江

伟老师任子课题负责人,带领全化学组老师参与了课题研究,此课题已结题。

江伟老师带领全化学组老师参加了南京第三高级中学的全国“十一五”教研立项课题《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江伟老师为子课题《网络环境下学生化学学习能力养成》负责人。此课题已进入了中期小结工作。

江伟老师带领全化学组老师参加了南京第三高级中学的江苏省“十一五”教研立项课题《在“健康、拼搏、合作”精神引领下的校本课程研究》,江伟老师为子课题负责人之一。此课题已立项。宫薇民老师主持研究了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个人课题《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案例研究》,并被推选在201*年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第一期“个人课题”第十五次研讨会(白下区)上作大会经验交流发言。此课题已结题。

江伟老师主持研究了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个人课题《新课改下高中化学各模块学习衔接教学的研究》。此课题已立项。组内所有教师都积极地将教学工作和教科研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教学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加以总结,提升理论认识;并将教学理论运用到教学工作中,更好地指导教学。06年1月以来本组教师共10篇论文在省市获奖,9篇论文于国家级刊物发表,开设省、市、区公开课、讲座共16节。

3、相互学习,作好青年教师培养工作。

本组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了一大半,加强青年化学教师培养工作,贯彻“一、三、六、八”青蓝工程,抓好对青年教师传、帮、带至关重要。要用多种方式培养化学教师队伍,提升化学教研组的教研教学水平。组内几位老教师无私的对各位青年教师进行不断地指导,各位青年教师也虚心地向老教师学习以及相互学习。组内经常相互听课,并积极开展理论学习、业务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和推磨听课等学习工作,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江伟、梅溪、杨晓曼等老师在白下区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获奖;杨晓曼、魏雯等老师在学校青年教师说课比赛、好课赛中均获奖。

4、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主体作好教学工作。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本教研组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求学校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从树立教师课程意识入手,以努力改善教学品质,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为目的。我们突出了学生学习方式的交流和教师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反思,在此基础上,从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策略等方面及时对学生进行相应指导。在教学过程的具体操作中,我们强调一堂好课应当实现"四个化",即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做到"四个体现",即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高的参与率、能学会学习、以及学生的探索创新,强调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的主动探究,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实践探索-交流思辩-建构意义"的探究活动中不断充

实、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逐步使教与学和谐统一。魏雯、江伟老师指导学生在省化学竞赛获奖。三、化学教研组通过校本教研对新课改的经验和思考

201*年秋季,江苏启动了高中课程改革。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它颠覆了原有的课程模式。而我校“一校三区”的结构给校本教研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本组教师积极通过各种形式强化校本教研。我组推进了校本教研工作,组织了多项课题对新课改进行了研究。回首三年来我组走过的校本教研之路,既有山重水复之迷茫,又有柳暗花明的惊喜!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摸索,初步走出了具有本组特色的化学新课改之路。现将我们的尝试与体会作一总结与反思:

(一)、新课改下校本教研的实施历程回顾

1、走进新课改,认识新课改

新课程下的高中化学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坚实的基础性。要求学生更主动、更积极地投身到化学学习中。多实验、多思考、多探究、多开展研究性学习应该是高中化学学习的最鲜明的时代特征。

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可见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提高对课改的认识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首要的任务是学习课改理论,提高自身素质。为此本组老师参加了一系列省市以及学校统一组织的培训,进行新课标解读、新课程教学评价、建构主义学说、

多元智能理论及新教材的学习和培训。通过培训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基本树立了新的课程理念,初步具备了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2、学习新课改,实践新课改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需要全员参与,于是我们加强了本组内的教科研和学习工作。我们认识到新一轮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力图体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基本理念,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从化学视角看待物质世界,能应用化学知识和化学方法参与社会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的学习方式,重视化学学习方法的启迪,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总之,本次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强调构建体现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的高中化学课程,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以及面对社会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通过校本教研在课改实践中探索前进

课改实验运作近三年来,我们真切地感到新课改的春风已吹进了校园,吹进了课堂。随着教学的进行,对于课程改革的体会和领悟也一天天的积累起来。下面是我们通过校本教研中对新课改使用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的一些做法:

1、认真钻研新教材,抓好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

高中新教材共8个模块:必修的《化学1》和《化学2》是面向全体的,另有6个选修模块。课程要求给了学生、教师更多的自主空间,评价方式多样化、习题类型多样化、获取资源的方式多样化等,为突出课程的开放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教材内容多、教参和教辅良莠不齐,加之对整个教材的体系还缺乏了解,又对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我们只能通过认真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化学课程标准》,精心准备每一节课。

我们认为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考查五个环节。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归纳出: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上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作业批改是检查教学质量的手段,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备课是教学工作的主要环节,是上好课的前提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本学期坚持一贯的集体备课制度,在原有基础上要求各备课组做到:“三定”(即定时间、定任务、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即平行班级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学生作业、统一测试内容);交流备课(即高三指导高二,高二指导高一,老高三指导新高

三);最后还要求集体备课有适当形式的总结(文字记录、电子教案、电子课件、实验改进方案及实物),最好上升为教学资源或校本教研课题成果。大家在备课活动中积极发言,共同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时为了搞清一个问题,不仅要查阅教参、各种教辅资料及大学资料,有时还要去请教大学老师,如前一段讲到焓变、熵变、自发反应等章节时,我们就专门请教了南师大化学系的结构、物化老师。

另外在备课中我们还提出三个阶段的不同要求,即学期初要整体备熟悉教材;每周前要细致备写教学设计;每课前要精心备研究教学设计。

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的编写理念和特点也逐渐得到老师的认可,我们认为:新教材比较充分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有鲜明的特色。例如,教材对于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学习的过程方法的处理方法是:通过“科学探究”对于重点的探究活动给予问题解决策略和一般思路的提示、进行科学过程方法的教育等。

高中化学新课程和新教材在实施初期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对教材的深广度把握不准,不会选择性地处理栏目内容,致使课时紧张。有时又受老教材的影响,根据自己的原有经验,重新组织教材体系并对相应的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拓展。没有从整体上把握新的课程结构,未真正理解新教材对知识内容处理的特点。不过通过组内所有教师的相互研究交流,逐渐都得到了解决。(2)、教学常规检查与评价

配合教导处的教学常规检查,组内实行每月一次自检。主要检查教师的教案、作业、记分册和听课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教案:要求分课时写出教案,对各个教学环节都有详细的说明,并有教学后记。

作业:有明确的作业内容,每周2~3次,必须全收全改,批改必须分等评价。

记分册:单元测验和月考、期考要有成绩记录和分析。听课: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10节;教研组长听课总数要求在20节以上。

2、在各项教学研究、比赛课中,我们勇立潮头

走进新课程以来,我们参加了一系列的新教材的研究课、观摩课、以及省、市级的优质课评比,由于大胆创新和探索,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也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专家的肯定;同时依据我们对新课改的感触、心得、体会、经验撰写论文,多篇论文获奖。

如:田华老师在举行了一堂《化学电源》省级公开课,从整堂课的实施来看,田华老师以一种新颖的引课方式(生活中众多电池引入)先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并运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诱导、激发学生思维。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思考问题,让他们体会怎样科学、合理地探究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并恰当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组织教学(多种媒体有机整合,娴熟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给我们展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成功范例),较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杨守瑛主任、宫蔚民老师、吴抒老师多篇论文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论文奖。江伟、梅溪、刘静、周丽等教师多节市、区公开课得到众多听课老师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3、开设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校本课程

从课程内容上讲,新课程把课程内容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其中选修课程又分为国家规定的选修课程(即选修Ⅰ)和学校自主开设的校本课程(即选修Ⅱ)。我们开设了《化学思维导图》、《信息技术在化学中的应用》、《化学史》、《化学趣味实验》等一系列校本课程,其中包括《绪言》、《元素周期表》、《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的冶炼》、《物质的量的计算》、《侯氏制碱法》等一系列网络化学选修课,突出了课堂教学的地位,力求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为传统课堂教学服务,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汤雯雯同学通过网络学习、实地考察,撰写的《环境与人类》论文获江苏省科普论文大赛特等奖。邓荣根等同学《南京市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研究》的研究课题,涉及的知识较深,动手实践的能力要求也较高。在因特网的帮助下,他们收集到了大量有关二氧化硫监测、环保标准、微型实验等方面的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设计出了实验装置,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所撰写论文获江苏省青少年科技论文大赛三等奖。杨蕴忻等同学的研究课题《白色污染》。上化学选修课的同学们,在网上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发布资料。将研究成果做成白色污染专题网站,让更多的人认识它,注意它,从而引起全社会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

(三)、新课程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和困惑

通过校本教研,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激情、希望、未来这些滚烫的字眼紧紧联系在一起,教育是学生的教育,课程是学生的课程,教育应向学生生活世界回归,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幸福的人。升华教育理念,保持与时俱进,为教师的发展而学,为学生的发展而教。

1.教师的教育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教师认识到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教师不再是只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计地利用教材启发拓展。课堂教学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能把平时积累的知识有机地融进课堂,重视研究性学习。

2.教师意识到课改形势逼人,教师自身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的提高,掌握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等已迫在眉睫。所以教师的自我学习提高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教师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在职进修,业务培训或加强教师基本功的自我训练。教师们能积极地开动脑筋,进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如自制课件,集体备课等,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探索、研究热情。

3.课堂教学氛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教师从重知识的掌握转变到更注重学习方法、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

4.学校、教师们更注重了通过开展校内外、课内外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

5.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在系统教材体系下落实“双基”的主导性作用。

当然,在新课改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回避的困难和问题。我们也存在很多困惑,比如:

1.相关课改配套改革不到位。如现有的教学评价和考试制度不适应课改的实际,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关系尚不明朗,是新课改中教师最困惑的问题。

2.教材内容多、要求高与课时不够的矛盾。教材内容多、教参和教辅良莠不齐,有些练习题偏难偏深,课标、教材、教参、教辅标高不一,有的教辅资料质量低劣,使师生无所适从。

3.家长和社会对高中课改了解不足,关注不够。教师头脑中有新的理念,但有时在实施过程中要打折扣。学校和教师摆脱不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必然会出现一手抓课改一手抓应试的现象,这样不仅加重了师生的负担,而且有悖课改的基本理念和目标。

4.教师是课程改革实施的主体,也应该是课程开发的主体。但教师直接参与课程开发有许多现实的困难。教师工作负担重,教师习惯了依靠现成的教学材料来教学,没有思考与反思的空间,也没有把课程开发看作是份内的事情,所以课程改革的目的与教师课程改革的实践总有偏差。

以上是本化学组通过校本教研对新课改的一点经验和思考。高中教育现实与先进的教育理念、课程目标还有相当距离,有些差距非一朝一夕可以弥合,这是我们感到最突出的问题。

回顾三年来的教研组工作,我深深的感到:务本求实是取得一切成绩的根本保障,愉快的心境是缓解疲劳最为有效的方式,团结出智慧、协作出成果,化学组人追求朴实的信念,那就是:说到不如做到,要做争做最好。

化学组从各个方面讲仍还是一支较为年轻的队伍,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我们有决心通过阶段性回头看来不断自我完善,克服现存的缺点和不足,虚心向其他教研组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为学校的发展再上新台阶,做出我们应尽的努力。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化学教研组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化学教研组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化学教研组工作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447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