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高一物理上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上知识点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6 21:22:58 | 移动端:高一物理上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上知识点总结

高一上知识点总结

高一关键词:质点(A),参考系(B),路程和位移(C),速度(D),加速度(F),直线运动(G),力(H)。1.质点(A)

概念:(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参考系(B)

概念:(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

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3.路程和位移(C)(重点)

概念:(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4.速度(D):瞬时速度平均速度速率

概念:(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即v=s/t。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内的位移为s,则我们定义v=s/t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

(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加速度(F)实验: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

概念:(1)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a=

(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速度变化的方向

(3)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质点做加速运动;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则质点做减速运动

直线运动(G)

上学期所学:1匀速直线运动2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减速)

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2)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和v-t图象(A)

(1)位移图象(s-t图象)就是以纵轴表示位移,以横轴表示时间而作出的反映物体运动规律的数学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2)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时间轴)的直线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A)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t=vo+at(减速:vt=vo-at)(2).此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vot+at2/2(减速:s=vot-at2/2)(4)位移推论公式:(减速:)

(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6).自由落体运动(重点)自由落体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2)自由落体加速度

(1)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2)重力加速度是由于地球的引力产生的,因此,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其大小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略有不,在地球表面,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的值就越大,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的值最小,但这种差异并不大。

力(H):重力,弹力,摩擦力,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

包含要学的:力的分解概念略

具体配合运动来说明

扩展阅读: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1]

高一上物理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提纲

1.质点(A)(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

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参考系(A)(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

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3.路程和位移(A)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

位移的大小才相等。图1-1中质点轨迹ACB的长度是路程,AB是位移S。

CCBA

BA

图1-1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比如说某人从O点起走了50m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即v=s/t。速度是矢

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米/秒。(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内的位移为s,则我们定义v=s/t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

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

(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

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5、匀速直线运动(A)

(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

(2)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和v-t图象(A)

.-1(1)位移图象(x-t图象)就是以纵轴表示位移,以横轴表示时间而作出的反映物体V/msV1运动规律的数学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20t/s(2)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时间轴)的直线,如图2-4-1所示。10O由图可以得到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如v1=20m/s,v2=-10m/s,表明一个质点沿正方51015-10向以20m/s的速度运动,另一个反方向以10m/s速度运动。V2

6、加速度(A)

(1)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量所用时

间的比值,定义式:avtv0t

(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速度变化的方向

(3)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质点做加速运动;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

向相反,则则质点做减速运动.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A)1、实验步骤:

(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3)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4)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动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5)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OABCDE3.07(6)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三次2、常见计算:(1)B(2)aABBC2TT12.38,CBCCD2T

27.8749.62.77.40CBCDBCT2

8、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A)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t=vo+at(减速:vt=vo-at)(2).vvtvo2图2-5此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V/m(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vot+at2/2(减速:s=vot-at2/2)

622225①t0t0(4)位移推论公式:S(减速:S)42a2a32(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②1t/s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Δs=aT2(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012345678T----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9、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和v-t图象(A)

10、自由落体运动(A)

(1)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2)自由落体加速度

(1)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

(2)重力加速度是由于地球的引力产生的,因此,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其大小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略有不,在地球表面,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的值就越大,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的值最小,但这种差异并不大。(3)通常情况下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3)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vt=gt.H=gt/2,vt=2gh

11、力(A)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⑴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⑵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作用于物体产生的两个作用效果。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或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4.力的分类:

⑴按照力的性质命名: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2-

2

⑵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命名: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浮力、向心力等。12、重力(A)

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⑴地球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⑵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重心: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但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重力的作用都集

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①质量均匀分布的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

②一般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几何中心上,可以在物体内,也可以在物体外。一般采用悬挂法。3.重力的大小:G=mg13、弹力(A)

1.弹力⑴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⑵产生弹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②两物体的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2.弹力的方向:物体之间的正压力一定垂直于它们的接触面。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在分析拉力方向时应先确定受力物体。

3.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弹簧弹力:F=Kx(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

4.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方法:如果物体间存在微小形变,不易觉察,这时可用假设法进行判定.14、摩擦力(A)

(1)滑动摩擦力:f=μFN

说明:a、F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N无关.

(2)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O

注意:(1)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2)两个力的合力范围:F1-F2≤F≤F1+F2(3)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4)两个分力成直角时,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数。16、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A)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

(1)一个物体如果保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不变,其加速度为零,这是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运动学特征。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亦即F合=0

(1)二力平衡:这两个共点力必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三力平衡:这三个共点力必然在同一平面内,且其中任何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即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平衡

(3)若物体在三个以上的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通常可采用正交分解,必有:F合x=F1x+F2x++Fnx=0

F合y=F1y+F2y++Fny=0(按接触面分解或按运动方向分解)19、力学单位制(A)

1.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基本单位就是根据物理量运算

中的实际需要而选定的少数几个物理量单位;根据物理公式和基本单位确立的其它物理量的单位叫做

导出单位。

2.在物理力学中,选定长度、质量和时间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与其它的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力学单位

制。选用不同的基本单位,可以组成不同的力学单位制,其中最常用的基本单位是长度为米(m),质量为千克(kg),时间为秒(s),由此还可得到其它的导出单位,它们一起组成了力学的国际单位制。17、牛顿运动三定律(A和B)1.惯性: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牛顿第一定律2.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1.内容: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牛顿第二定律2.表达式:F合=ma

3.力的瞬时作用效果:一有力的作用,立即产生加速度4.力的单位的定义: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的力就是1N

1.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物体上,性质相同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关系1.已知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2.已知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3.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和力关系的桥梁

物理1知识点小结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一节认识运动

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

参考系

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2)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

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2.质点条件:

(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2)物体的大小<<它通过的距离

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

第二节时间位移

时间与时刻

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tt2t1

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

打点记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信息的仪器。(电火花打点记时器火花

打点,电磁打点记时器电磁打点);一般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

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与位移、时间间隔相对应)

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是物体的位移s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其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单位是m/s。

vst

瞬时速度(与位置时刻相对应)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其方向是物体在运动轨迹上过该点的切线方向。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即瞬时速度的大小。速率≥速度

第五节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vtv0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avtv0t

2.a不由△v、t决定,而是由F、m决定(牛顿第二定律)。

3.变化量=末态量值初态量值……表示变化的大小或多少4.变化率=变化量/时间……表示变化快慢

5.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均匀变化,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随时间改变)。6.速度是状态量,加速度是性质量,速度改变量(速度改变大小程度)是过程量。

第六节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

1.s-t图象是描述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的曲线。(不反映物体运动的轨迹)2.物理中,斜率k≠tanα(2坐标轴单位、物理意义不同)3.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1.v-t图象是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岁时间变化关系的图线。(不反映物体运动轨迹)

2.图象与时间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在t轴上方位移为正,下方为负,整个过程中位移为各段位移之和,即各面积的代数和。

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第一、二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记录自由落体运动轨迹

1.物体仅在中立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理想化模型)。在空气中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是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的影响,与物体重量无关。

2.伽利略的科学方法: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1.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常量,称为重力加速度(g)。g=9.8m/s2.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其大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少。3.vt=2gs

竖直上抛运动

处理方法:分段法(上升过程a=-g,下降过程为自由落体),整体法(a=-g,注意矢量性)1.速度公式:vtv0gt位移公式:hv0t12gt

22.上升到最高点时间tv0g,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与回落到抛出点所用时间相等

3.上升的最大高度:sv022g

第三节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1.基本公式:svot12at

22.平均速度:vtv0at3.推论:(1)v12vt平均速度

2(2)s2s1s3s2s4s3saT(T表示间隔时间)

(3)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S之比:s1:s2:s3:sn1:3:5::(2n1)(4)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的位移内t之比:t1:t2:t3:tn1:21:32::nn1

(5)asmsnmnT22(利用上各段位移,减少误差→逐差法)

(6)vtv02as

-7-

第四节汽车行驶安全

1.停车距离=反应距离(车速×反应时间)+刹车距离(匀减速)2.安全距离≥停车距离

3.刹车距离的大小取决于车的初速度和路面的粗糙程度

4.追及/相遇问题:抓住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满足的临界条件,时间及位移关系,临界状态(匀减速至静止)。可用图象法解题。

第三章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认识形变

1.物体形状回体积发生变化简称形变。

2.分类:按形式分:压缩形变、拉伸形变、弯曲形变、扭曲形变。按效果分:弹性形变、塑性形变3.弹力有无的判断:

(1)定义法(产生条件)

(2)搬移法:假设其中某一个弹力不存在,然后分析其状态是否有变化。(3)假设法:假设其中某一个弹力存在,然后分析其状态是否有变化。

弹性与弹性限度

1.物体具有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弹性。

2.撤去外力后,物体能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

3.如果外力过大,撤去外力后,物体的形状不能完全恢复,这种现象为超过了物体的弹性限度,发生了塑性形变。

探究弹力

1.产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称为弹力。2.弹力方向垂直于两物体的接触面,与引起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与恢复方向相同。绳子弹力沿绳的收缩方向;铰链弹力沿杆方向;硬杆弹力可不沿杆方向。弹力的作用线总是通过两物体的接触点并沿其接触点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x成正比,即胡克定律。Fkx

4.上式的k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倔强系数),反映了弹簧发生形变的难易程度。5.弹簧的串、并联:串联:

1k1k11k2并联:kk1k2

第二节研究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滑动时,物体之间存在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

2.在滑动摩擦中,物体间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滑动的作用力,叫做滑动摩擦力。3.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跟正压力N(≠G)成正比。即:f=μN

4.μ称为动摩擦因数,与相接触的物体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0<μ<1。

5.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与其接触面相切。6.条件:直接接触、相互挤压(弹力),相对运动/趋势。7.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与相对运动速度无关。8.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9.计算:公式法/二力平衡法。

研究静摩擦力

1.当物体具有相对滑动趋势时,物体间产生的摩擦叫做静摩擦,这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2.物体所受到的静摩擦力有一个最大限度,这个最大值叫最大静摩擦力。3.静摩擦力的方向总与接触面相切,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4.静摩擦力的大小由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外部受力情况决定,与正压力无关,平衡时总与切面外力平衡。

0Ff0fm

5.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fm0N;0

6.静摩擦有无的判断:概念法(相对运动趋势);二力平衡法;牛顿运动定律法;假设法(假设没有静摩擦)。

第三节力的等效和替代

力的图示

1.力的图示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定量)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2.图示画法:选定标度(同一物体上标度应当统一),沿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按比例画一线段,在线段末端标上箭头。

3.力的示意图:突出方向,不定量。

力的等效/替代

1.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另外几个力的共同效果作用相同,那么这个力与另外几个力可以相互替代,这个力称为另外几个力的合力,另外几个力称为这个力的分力。

2.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力的替代,称为力的合成与分解。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合力和分力具有等效替代的关系。3.实验:平行四边形定则:

第四节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的线段为邻边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则这两个邻边的对角线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一切矢量的运算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合力的计算

1.方法:公式法,图解法(平行四边形/多边形/△)

2.三角形定则:将两个分力首尾相接,连接始末端的有向线段即表示它们的合力。3.设F为F1、F2的合力,θ为F1、F2的夹角,则:FF1F22F1F2cos

22

tanF2sinF1F2cos

当两分力垂直时,F4.

22F1F2,当两分力大小相等时,F2F1cos

2(1)F1F2FF1F2

(2)随F1、F2夹角的增大,合力F逐渐减小。(3)当两个分力同向时θ=0,合力最大:FF1F2(4)当两个分力反向时θ=180°,合力最小:FF1F2(5)当两个分力垂直时θ=90°,F分力的计算

1.分解原则:力的实际效果/解题方便(正交分解)2.受力分析顺序:G→N→F→电磁力

2F1F2

22第五节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共点力

如果几个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该点不一定在物体上),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寻找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1.物体保持静止或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叫平衡状态。

2.物体如果受到共点力的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就叫做共点力的平衡。

3.二力平衡是指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平衡条件是这两个离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多力亦是如此。

4.正交分解法:把一个矢量分解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坐标轴上,利于处理多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矢量(力)作用分解。

第六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作用力时,同时也受到另一物体对它的作用力,这种相互作用力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力的性质:物质性(必有施/手力物体),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

同:等大,反向,共线

异:相互作用力具有同时性(产生、变化、小时),异体性(作用效果不同,不可抵消),二力同性质。平衡力不具备同时性,可相互抵消,二力性质可不同。牛顿第三定律

1.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牛顿第三定律适用于任何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与物体的质量、运动状态无关。二力的产生和消失同时,

无先后之分。二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各自分别产生作用效果。

第四章力与运动

第一节伽利略理想实验与牛顿第一定律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见课本,以及单摆实验)

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2.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3.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受力、运动状态无关,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4.物体不受力时,惯性表现为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受外力时,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不同。

第二、三节影响加速度的因素/探究物体运动与受力的关系

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物体质量的关系

第四节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

1.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a=kF/m(k=1)→F=ma

3.k的数值等于使单位质量的物体产生单位加速度时力的大小。国际单位制中k=1。4.当物体从某种特征到另一种特征时,发生质的飞跃的转折状态叫做临界状态。

5.极限分析法(预测和处理临界问题):通过恰当地选取某个变化的物理量将其推向极端,从而把临界现象暴露出来。

6.牛顿第二定律特性:

(1)矢量性:加速度与合外力任意时刻方向相同

(2)瞬时性:加速度与合外力同时产生/变化/消失,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3)相对性:a是相对于惯性系的,牛顿第二定律只在惯性系中成立。

(4)独立性:力的独立作用原理:不同方向的合力产生不同方向的加速度,彼此不受对方影响。(5)同体性:研究对象的统一性。

第五节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解题思路:物体的受力情况牛顿第二定律a运动学公式物体的运动情况

第六节超重与失重

超重和失重

1.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视重>物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物重

2.只要竖直方向的a≠0,物体一定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

3.视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仪器称值)。4.实重:实际重力(来源于万有引力)。

5.N=G+ma

(设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与v无关)

6.完全失重:一个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达到失重现象的极限的现象,此时a=g=9.8m/s。

7.自然界中落体加速度不大于g,人工加速使落体加速度大于g,则落体对上方物体(如果有)产生压力,或对下方牵绳产生拉力。

第七节力学单位

单位制的意义

1.单位制是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的一系列完整的单位体制。

2.基本单位可任意选定,导出单位则由定义方程式与比例系数确定的。基本单位选取的不同,组成的单位制也不同。

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

1.国际单位制(符号~单位):时间(t)~s,长度(l)~m,质量(m)~kg,电流(I)~A,物质的量(n)~mol,热力学温度~K,发光强度~cd(坎培拉)

2.牛顿1N:使1kg的物体产生单位加速度时力的大小,即1N=1kgm/s。3.常见单位换算:1英尺=12英寸=0.3048m,1英寸=2.540cm,1英里=1.6093km

【物理】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

公式总结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

2)自由落体

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

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g=9.8≈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o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Sx=Vot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

5.运动时间t=(2S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o

7.合位移S=(Sx^2+S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Sy/Sx=gt/2Vo

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向心力F心=Mv^2/R=mω^2*R=m(2π/T)^2*R

5.周期与频率T=1/f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

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

3)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R:天体半径(m)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h)^2=m*4π^2(R+h)/T^2h≈3.6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心=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机械能1.功

(1)做功的两个条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里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大小:W=Fscosa功是标量功的单位:焦耳(J)1J=1N*m

当0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功和能的区别:能是物体运动状态决定的物理量,即过程量功是物体状态变化过程有关的物理量,即状态量这是功和能的根本区别.

4.动能.动能定理

(1)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用Ek表示表达式Ek=1/2mv^2能是标量也是过程量单位:焦耳(J)1kg*m^2/s^2=1J

(2)动能定理内容: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表达式W合=ΔEk=1/2mv^2-1/2mv0^2

适用范围:恒力做功,变力做功,分段做功,全程做功

5.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用Ep表示表达式Ep=mgh是标量单位:焦耳(J)(2)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W重=-ΔEp

重力势能的变化由重力做功来量度

(3)重力做功的特点:只和初末位置有关,跟物体运动路径无关重力势能是相对性的,和参考平面有关,一般以地面为参考平面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和参考平面无关

(4)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弹性势能存在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中,跟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势能的变化由弹力做功来量度

6.机械能守恒定律

(1)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总称总机械能:E=Ek+Ep是标量也具有相对性

机械能的变化,等于非重力做功(比如阻力做的功)ΔE=W非重

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保持不变

表达式:Ek1+Ep1=Ek2+Ep2成立条件:只有重力做功

高一物理第一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下列运动员中,可以看成质点的是:

A、百米冲刺时的运动员

B、在高台跳水的运动员C、马拉松长跑的运动员D、表演艺术体操的运动员

2.对于同一个运动物体,在不同参考系观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A.运动速度大小可能不同B.运动方向可能不同

C.在某参考系其运动轨迹可能为直线,而在另一参考系则可能为曲线D.运动的加速度一定相同

3.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下列理解,哪些是正确的?(BC)A.时刻就是一瞬间,即一段很短的时间间隔B.不同时刻反映的是不同事件发生的顺序先后

C.时间间隔确切地说就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反映的是某一事件发生的持续程度D.一段时间间隔包含无数个时刻,所以把多个时刻加到一起就是时间间隔

4.火车以76km/h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A.76km/h是平均速度B.76km/h是瞬时速度C.600m/s是瞬时速度D.600m/s是平均速度5.关于加速度的概念,正确的是()

A.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

B.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运动速度一定越来越大。C.加速度为正值,表示物体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大D.加速度为负值,表示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小

6、下列运动,可能出现的是:

A、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例如竖直上抛小钢球到最高点时B、物体的加速度减小,速度反而增大,例如雨滴下落

C、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减小,例如急速刹车D.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7、a=5米/秒,关于它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1秒时间内,速度增大5米/秒

B、在第3秒初到第4秒末的时间内,速度增大10米/秒C、在第N秒初到第N+1秒末的时间内,速度增大5米/秒D、在默认初速度方向为正向的前提下,质点可能做减速运动8、龟兔赛跑的故事流传至今,按照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兔子和乌龟的运动正确的是()

A.兔子和乌龟是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

B.乌龟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兔子先加速后匀速再加速

C.骄傲的兔子在T4时刻发现落后奋力追赶,但由于速度比乌龟的速度小,还是让乌龟先到达预定位移S3

D.在0~T5时间内,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9.有一质点从t=0开始由原点出发,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A.t1s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B.t2s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C.t2s时,质点回到原点D.t4s时,质点回到原点

10.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过相等的时间,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17-

A.物体运动的速度相等B.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量相等C.平均速度变化量相等D.位移变化量相等

11.如图所示,物体的运动分三段,第1、2s为第Ⅰ段,第3、4s为

第Ⅱ段,第5s为第Ⅲ段,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1s与第5s的速度方向相反

B.第1s的加速度大于第5s的加速度C.第Ⅰ段与第Ⅲ段平均速度相等

D.第Ⅰ段和第Ⅲl段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都相同

12.如图是一个初速度为V0沿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图象,经过时间t速度

vA)为Vt,则在这段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v和加速度a的情况是(v0vt2v0vt2Vt

V0ttA.v>B.v

17.火车从车站出发治平直铁轨行驶,在某段位移的前度是v;最后

13113位移的平均速度是

23v;中间的

61113位移的平均速

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这列火车在这段位移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

18.有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一个方向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求(l)两物体何时相遇?

(2)在甲停止前两物体何时相距最远?最远距离为多少?

(1)2s和4s,(2)1s和3s时,0.5m

19.升降机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1匀加速上升2s;速度达到3m/s,接着匀速上升10s,最后再以加速度a2匀减速上升3s才停下来。求:(l)匀加速上升的加速度a1(2)匀减速上升的加速度a2

(3)上升的总高度H

19.(1)1.5m/s2(2)1m/s2(3)37.5m(06年全国卷Ⅰ)20.(16分)

天空有近似等高的浓云层。为了测量云层的高度,在水平地面上与观测者的距离为d=3.0km处进行一次爆炸,观测者听到由空气直接传来的爆炸声和由云层反射来的爆炸声时间上相差Δt=6.0s。试估算云层下表面的高度。已知空气中的声速v=

13km/s。

20.如图,A表示爆炸处,O表示观测者所在处,h表示云层下表面的高度,用t1表示爆炸声直接传到O处所经时间,则有

d=vt1①

用t2表示爆炸声经云层反射到达O处所在经时间,因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故有

d22hvt2②22hOdA已知t2-t1=Δt③联立①、②、③,可得

h12vΔt22dvΔt④

代入数值得

h2.010m⑤

3

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越快的物体越不容易停下来,所以惯性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B.惯性是物体的固有特性,惯性大小不仅与质量有关,还与物体的材料、形状有关C.由于惯性,当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会向车尾倾倒

D.物体不受外力时,惯性表现为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一个大人(甲)跟一个小孩(乙)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拉手比力气,结果大人把小孩拉过来了.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力的的关系,不正确的说法是[]A.大人拉小孩的力一定比小孩拉大人的力大B.大人拉小孩的力不一定比小孩拉大人的力大C.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力一定相等

D.只有在大人把小孩拉动的过程中,大人的力才比小孩的力大,在可能出现的短暂相持过程中,两人的拉力一样大

3.物体静止于一斜面上,如图1所示,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物体所受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物体所受的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

4.质量m=200g物体测得它的加速度a=20cm/s,则关于它所受的合力的大小及单位,下列运算既正确又符合一般运算要求的是[]A.F=200×20=4000NB.F=0.2×0.2=0.04N

-20-

C.F=0.2×0.2=0.04

D.F=0.2kg×0.2m/s2=0.04N

5.关于力的单位“牛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这个单位是由质量1kg的物体所受重力为9.8N这个规定定下来的B.“牛顿”这个力的单位是根据在牛顿第二定律F=kma中取k=1时定下来的C.1N就是使质量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

D.质量1kg物体所受的重力是9.8N,并不是规定的,而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得到的结果6.水平恒力能使质量为m1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产生大小为a1的加速度,也能使质量为m2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产生大小为a2的加速度.若此恒力作用在质量为(m1+m2)的物体上使其在光滑水平面上产生的加速度为a,则a与a1、a2的大小关系为[]A.a=a1+a2

7.质量为m的人站在升降机中,如果升降机运动时加速度的绝对值为a,升降机底板对人的支持力N=ma+mg,则可能的情况是[]A.升降机以加速度a向下加速运动B.升降机以加速度a向上加速运动C.在向上运动中,以加速度a制动D.在向下运动中,以加速度a制动

8.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个相的物互接触体如图2所示,已知M>m,第一次用水平力F由左向右推M,物体间的作用力为N,第二次用同样大小的水力F由右向左推m,物体间的作用力为N2,则[]

A.N1>N2

B.N1=N2C.N1<N2D.无法确定

9.若水平恒力F在时间t内使质量为m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移动一段距离s,则2F的恒力在2t时间内,使质量为m/2的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移动的距离是[]A.sB.4sC.10sD.16s

10.用枪竖直向上射出一粒子弹,设空气阻力与子弹速度大小成正比,子弹从射出点升到最高点之后,又落回射出点,下面关于子弹加速度大小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子弹出枪口时的加速度值最大B.子弹在最高点时的加速度值最小C.子弹在最高点时的加速度值为零D.子弹在落回射出点时加速度值为最小

11.用手提着一根下端固定一重物的轻弹簧,竖直向上做加速运动,当手突然停止运动的瞬间,重物会[]

A.立即停止运动B.开始向上减速运动C.开始向下加速运动D.继续向上加速运动

12.质量为M的气球,载有质量为m的铜块以加速度a上升,若铜块的体积远小于气球的体积,当铜块从气球上释放后,气球上升的加速度将为[]

A.aBa=[a1+a2]/2Ca=a1a2/a1+a2D根号下a1a2/2二、填空题

13.质量一定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水平力F作用下作加速运动,当F逐渐减小时,它的加速度将_____,速度_____,位移将_____;在F减小到零时,它的加速度将_____,速度将_____,位移将

_____.

14.当物体的_____一定时,它的加速度与_____成正比;当物体_____一定时,它的加速度与_____成反比.当物体所受几个力的合力为零时,则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而处于_____或_____状态.

15.一物体重40N,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落,2s内下落19m,它下落的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m/s2,它的质量是_____kg,空气对它的平均阻力是_____N.

16.弹簧秤上挂一个14kg的物体,在下列情况下,弹簧秤的读数是多少(g取10m/s)?①以0.5m/s2的加速度竖直加速上升,读数为____.②以0.5m/s的加速度竖直减速下降,读数为_____.③以0.5m/s2的加速度竖直减速上升,读数为_____.④以10cm/s2的加速度竖直加速下降,读数为_____.

17.在倾角为30°角的斜面上,放一个质量为10kg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力是物体重量的0.2倍.现沿斜面向上施加一个10N的力,使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那么物体的加速度是____m/s,方向____.如果物体2m/s的*速度向下匀减速运动,那么应沿斜面对物体施加一个大小为____N的力,方向是____.

18.一个木块在4N的水平外力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由静止开始前进,在前进10m后,改为用3N外力(方向不变)作用,此时木块恰能匀速前进,继续前进10m后,改为用2N的外力(方向不变)作用,则木块还能前进____m.

19.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测量长度的工具是____,精度是____mm;测量时间的工具是____;则量质量的工具是____.

20.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砂和桶的总质量M和车与砝码的总质量m间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实验中打出的纸带如图3所示,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是0.1s,图中长度单位是cm,由此可以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m/s.

22222

三、计算题

21.一个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力的作用,在0.3s的时间内,速度从0.2m/s增加到0.4m/s,这个物体受到另一个恒力的作用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从0.5m/s增加到0.8m/s.第二个力和第一个力之比是多大?

22.图4所示,质量M=10kg的木楔ABC静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滑动摩擦系数μ=0.02.在木楔的倾角θ为30°的斜面上,有一质量m=1.0kg的物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当滑行路程s=1.4m时,其速度v=1.4m/s.在这过程中木楔没有动,求地面对木楔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力加速度取g=10m/s2)

单元练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D2.AD3.B4.D5.BCD6.C7.BD8.C9.D10.AD11.D12.D二、填空题

13.逐渐减小,逐渐增大,逐渐增大,变为零,不变,继续增大14.质量,所受合力,所受合力,质量,0,静止,匀速运动15.9.5,4.08,1.224

16.147N,147N,138.6N,138.6N17.2,沿斜面向下,50,沿斜面向上,18.10

19.刻度尺,1,打点计时器,天平20.m

D.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一定是变化的3.关于曲线运动的条件,正确的是()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作曲线运动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

C.合力的方向与物体速度方向不相同,也不相反时,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D.作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力的方向一定是变化的

4.如图1所示,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沿曲线由A运动到B,这时的力反向而大小不变(即由F变为-F),在此力作用下,物体以后()

A.物体可能沿Ba运动B.物体可能沿Bb运动C.物体可能沿Bc运动

D.物体可能沿原曲线由B返回A

5.如图2所示,抛出的石子作曲线运动,试在图中画出石子沿这在A、B、C、D各点的速度方向和所受力的图示。

6.某人骑自行车以恒定速率通过一段水平弯路,试分析是什么力度方向发生改变?

一、选择题(4分×6)

1.关于曲线运动叙述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大小一定变化B.物体位移的大小一定变化C.物体速度方向一定变化

D.物体不一定有加速度

2.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恒为作用下不可能作曲线运动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做直线运动C.物体在变力作用下可能作曲线运动

D.物体在受力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有可能做直线运动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不是物体的运动方向

B.曲线运动物体在某点的速度方向即为该点的切线方向C.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可以不变,但速度方向一定改变D.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可以不变,但速度大小一定改变

4.物体受到几个外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如突然撤掉其中的一个力,它可能做,()A.匀速直线运动B.匀加速直线运动C.匀减速直线运动D.曲线运动

5一个质点受到两个互成锐角的力F1和F2的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若运动中保持二力方向不变,但F1突然增大到F1+ΔF,则质点此后()A.一定做匀变速曲线运动B.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C.可能做变加速曲线运动D.仍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5-

突然使它所受的运动情况是

条曲线运动时

使自行车的速

6一质点作曲线运动,它的轨迹由上到下(如图1所示曲线),关于质点通过轨迹中点时的速度v的方向和加速度a的方向可能是图中的()

二、非选择题(1、2题各5分,3、4题各)

1.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曲线的_______方向,因而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方向____________,所以曲线运动是一种____________运动.2.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它在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3.如何判断一物体是否将作曲线运动?

4.观察掷出的铅球在空中的运动,分析铅球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和它运动的速度方向有什么关系?你从中能否得出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条件.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高一物理上知识点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高一物理上知识点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高一物理上知识点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447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