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201*年工作总结
科技局201*年工作总结
201*年是认真贯彻市八次党代会精神,立足新起点,增创新优势,率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起步之年,也是深入落实全市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全面启动“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建设创新贵阳的关键之年。提高认识、把握大局、认清形势、明确目标,进一步增强推进全市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做好201*年的各项科技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和全市科学技术大会精神,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中心环节,坚持“合作创新、重点转化、率先突破、引领跨越”的总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切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打造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大力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围绕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技术、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突出抓好合作创新与成果转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为建设创新贵阳、实力贵阳、和谐贵阳而努力奋斗。
二、主要目标:
1、发挥科技计划的引导作用,实施市级重点科技项目100个,引导企业、社会等方面投入科技资金3亿元以上。实施高新技术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50个,年新增产值10亿元;实施农业科技项目30个,解决一批共性关键技术难题;面向全国公开招标,实施科技联合攻关项目15个。
2、做好中国西部(贵阳)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生产基地建设的各项协调服务工作,协议引进科研单位和高新技术20家,
3、面向全国公开招标,攻克关键共性技术15项。
4、启动5家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新建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5家,以企业为主体,新建公共技术产业化实验室和中试基地4个。
5、以HACCP体系认证为切入点,建立食品安全体系示范企业2家。
6、抓好新农村科技示范点建设,建立农信息化试点12个。
7、做好201*至201*年度全国科技进步考核的迎检工作,争取再获好成绩。8、继续实施“金筑科技英才培训工程”,培养市级专业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60名,制造业信息化专业人才300名,完成农民科技培训10000人。
三、主要措施
(一)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自主创新,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全面分解落实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十大科技工程”,加强重大科技项目的整合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进程。强力推进纳米改性及聚合物材料、生物高分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重点扶持“低成本太阳能多晶硅项目”完成20吨太阳能多晶硅技术攻关,“生物调节因子产业化攻关项目”完成100克生物调节因子生产,“神经生长因子产业化攻关项目”完成20万支的生产,抓好回转窑生产高强度陶粒支撑剂产业化生产。深入推进以磷煤化工为重点的循环经济进程,继续支持黄磷制甲酸的技术攻关,启动1至2家“半水法”制黄磷的技术改造示范,支持中化开磷集团磷渣切块和轻质墙体材料实现规模化生产。抓好公交车油改气技术的应用推广和“双燃料发动机产业化项目”的实施。以新药研发为重点加快中药现代化步伐,抓好一批新药新剂型的开发应用,加强指纹图谱、超临界提取等高新技术在现代中药研发生产中的应用。坚持以制造业信息化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在大中型企业继续推进ERP等集成系统的应用,实施3个制造业信息化重大项目,在众多中小企业广泛推广使用信息化单元技术。继续抓好应用软件开发与集成、光电机一体化等产业技术攻关。
2、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以贵阳国家农业园区及乌当、白云、花溪三个示范园区为龙头,以10个“三农”专家服务中心为载体,以农畜新品种选育、引进为重点,加强适用生产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实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项目20个。以HACCP体系认证为切入点,加强食品生产龙头企业的标准体系建设,完成5家企业的HACCP体系认证,实施2个以上特色食品的开发。继续抓好新农村示范点工作,结合乌当区羊昌镇羊昌村的实际,大力培育蔬菜新甜椒、莲藕及秋锦梨等新型产业,发展家禽养殖,建设规范清洁的养殖小区,为全市新农村建设作好示范。巩固农业科技信息“村村通”成果,继续推进农业科技信息化进程,启动12个农村信息化试点建设。继续抓好贫困农村农技培训工作,培训农村劳动力10000人,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400人以上。
3、切实加强社会发展科技支撑。围绕生态与环境质量、污水和垃圾处理组织实施一批科技攻关项目,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以提高城市绿化、美化水平为目标,建立城市园林绿化监测体系。围绕人口健康、公共卫生及安全、药品食品安全,加大重大疾病、地方病防治及流行性传染病、重大动物疫病等预警与控制技术的研究力度。针对重大自然灾害防治、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提升预防和应对洪涝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生产安全等突发事件的技术水平,保障社会公共安全。
(二)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继续调整科技工作方向,将构建具有贵阳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来抓,不断完善区域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创新服务体系,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夯实基础。
1、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加大对企业技术研发机构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扶持力度,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新建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5家以上。以企业为主体,建立高分子生物材料、多晶硅、激光产业和乳品研发等4个公共技术产业化实验室和中试基地。不断完善各类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的管理办法、扶持办法,规范各类企业技术中心的技术创新活动。启动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选择5家企业作为试点单位,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拥有技术成果和知识产权,成为创新型企业。
2、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知识创新力能。以平台建设和产学研项目为抓手,继续深化与贵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药固体制造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大院大所的合作,建立贵州大学贵阳研究院,启动与中科院、南京药科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财经学院的合作。建立科技项目成果对接会制度,启动建设贵阳市成果转化基地,搭建起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合作创新的桥梁。
3、提高科技中介机构服务能力。充分发挥贵阳生产力促进中龙头作用,进一步提升企业诊断、技术咨询、科技项目及企业孵化、项目申报、共性技术推广、信息咨询、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培训、风险投资等服务水平。加大对县域生产力促进中心和专业性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指导扶持力度,促进区域科技服务规范发展。对市科技风险投资公司进行资产重组,吸引国内投资机构和社会资金,形成多元化的风险投资格局。加快制定鼓励科技中介组织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支持社会力量创办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培训和交流,扩大技术经纪人队伍,进一步活跃技术市场,年技术合同交易登记金额增长20%以上。
4、大力抓好科技创新基地平台建设。以中国西部(贵阳)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生产基地为龙头,加快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建设,聚集整合资金、人才、项目、技术,增创高新技术发展的新优势。一是抓好中国西部(贵阳)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生产基地建设,全力以赴做好各项服务协调工作,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着手科研单位、高新技术企业的引进入驻工作,通过媒体宣传、召开专题对接会、走出去引进来等方式,面向全国,面向发达地区,全面推介中国西部(贵阳)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生产基地,争取到年内协议引进科研单位和高新技术企业20家。二是进一步完善贵阳科技大厦孵化平台功能,做好引进开发工作。贵阳软件园要加大引进力度,实现全面入驻,并争取中科院成都计算机所在此设立研发机构。继续支持春晖博士园入驻企业的技术开发,大力引进归国留学人员到此投资创业。三是充分发挥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引领、支撑功能,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贵阳循环经济研究院正式启动研发工作,选择一批磷煤化工重点项目进行攻关;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中心贵阳民族药研究室在继续做好新药研发项目的同时,围绕我市中药现代化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共性技术难题开展制药工程技术研究;贵阳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要切实肩负起引领“十一五”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职责,做好ASP共性技术研究与推广;贵阳电子信息平台以贵州省软件评测中心品牌拉动为切入点,不断完善公共计算机网络中心、ERP公共实验室、综合测试实验室、软件检测中心、信息化工程安全评估中心、演示交流培训室、共性软件服务平台等功能设置,为软件产业和信息化推广提供优质服务。
(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创新活力动力。以创新精神抓好科技工作,切实深化科技工作的各项改革,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环境。
1、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完善科技计划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绩效优先、鼓励创新、竞争向上、协同发展、创新增值的评价机制和资源分配机制,提高政府科技资金使用效益。在科技项目资金上向以下几个方面倾斜,一是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与销售收入比例达到5%以上的,二是掌握拥有自主知识权的核心技术的,三是经济效益明显的,在科技项目资金投入形式上扩大科技项目招投标制的应用范围,选择15个重点产业攻关课题面向全国招标。在科技项目的监督管理上,不断充实科技专家库,逐步完善项目绩效考评机制。
2、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以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化为切入点,支持经营性改制单位以资产、项目、技术等优势资源与大公司、大集团实行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增强改制单位的造血能力。稳定支持公益类科研单位的发展,争取有关方面支持,妥善解决贵阳药用植物园、市科技情报所的编制问题,按照事业单位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深入推进其内部人事制度和管理体制的改革。
3、加强科技立法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和《贵州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贵州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等国家、省有关科技的法律法规。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市,启动市科技进步条件的修订工作。制定《贵阳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办法》、《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管理办法》,设置科学合理的科技经费科目。
4、树立抓“大科技”思路,将推进科技自主创新与实施知识权战略、标准化战略和名牌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加快建立优势产业技术标准体系,重点支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现代中药制造业、新材料工业、软件及系统集成、装备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等重点产业领域的技术标准研究,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标准。强化品牌意识和商标意识,鼓励企业争创名牌产品,力争在造就中国名牌产品和世界知名品牌方面取得大的突破。(四)建设创新队伍,培育创新文化。将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文化培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浓厚氛。
1、抓好科技评价奖励工作。不断完善科技成果鉴定验收工作,完成科技成果鉴定验收60项。坚持抓好市最高科技创新奖和科学技术奖的评选表彰工作,做好对获奖项目和获项人员的宣传。将科技评奖与成果转化有机结合起来,对获奖的优秀科技成果转化优先给予支持。
2、抓好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以“金筑科技英才工程”为龙头,以培育核心团队为目标,抓好创新人才队伍的培养、引进工作。围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的需要,以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为载体,以科技项目的实施为抓手,引进一批国内优秀人才,培养一批市级专业技术带头人。
3、抓好科普工作。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宽容失败的精神,营造鼓励创新、脚踏实地、不骄不躁的创新文化氛围。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扎实做好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以药博馆二期为重点,建设一批科普基础设施,大力开展科技人员学术交流、青少年发明创造、职工技能竞赛等创新实践活动,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鼓励、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五)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1、建设学习型机关。领导班子带头参加政治学习和专业知识学习,机关干部要自加压力,加强当代科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技政策法规等知识的学习,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2、建设服务型机关。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夯实工作基础,面向企业、面向基层,广泛了解需求,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积极主动服务。进一步搞好政务公开,坚持依法行政,加大行政效能监察力度。
3、建设创新型机关。在全局系统开展全员调研活动,每个处室要根据工作需要,完成一项可操作的软科学课题研究,每个干部要完成一篇有实际价值的调研报告,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
4、建设廉政型机关。带头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两风”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成为廉洁自律、厉行节约、扎实工作、优质服务的表率,实现机关工作作风的进一步转变。
5、建设和谐型机关。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局机关的战斗力、凝聚力、创造力。
扩展阅读:科技局201*年工作总结及201*年工作打算
黄科201*35号
关于上报科技局201*年工作总结和
201*年工作打算的报告
区政府办:
现将《科技局201*年工作总结及201*年工作打算》随文上报,请审阅。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七日
科技局201*年工作总结和201*年工作打算
201*年,我们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总体部署,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区域综合科技实力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全市自主创新暨科技奖励大会精神,开拓创新,加强服务,积极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201*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科技进步考核: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荣誉称号,陈明、徐立秋和刘先英3人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工作先进个人。
科技项目:全年有9个项目被市级以上科技计划立项,争取资金415万元,其中国家级计划2项,争取国家和省财政资金240万元。同时,确定实施区级科技项目22项。
创新型企业: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市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开发省级高新技术产品3项。新增省级民营科技企业2家。
专利申请和授权:全年专利申请30件,同比增长25%,其中发明专利10件,同比增长37.5%。获得专利授权12件。
产学研合作:促成金瑞泰科技公司等10家企业与北京印刷学院等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首个产学研基地1个、市工程技术中心1个。
农村科技:建立市农业科技专家大院1家,新增市科技创新示范乡镇2家。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20项。开展
了8期星火科技培训班,受训农民400多人次。
科技信息化:大力推进科技信息化应用工作,培训农民3200余人次,帮助300余名群众找到了致富新项目,100多人成为农村致富能手。
人才引进和培养:帮助企业柔性引进创新团队5个,科技人才260多人。经过培养,全区有18项科技成果86人获省、市、区科学技术奖,黄山毛峰茶业集团被授予黄山市首批“前沿技术创新团队”称号,公司总经理章志强被授予黄山市首批“创新团队带头人”,好视达通信公司总经理周志斌被授予黄山市“十佳科技创新带头人”。
荣誉称号:在全区财务管理工作考核中荣获二等奖;刘先英被区委授予“优秀正科级领导干部”;程堂海被科技部授予“国家星火科技工作先进个人”;胡翼荣获全市村“两委”换届工作先进个人和黄山区“百村万户”活动优秀驻村指导员称号。
二、主要措施及经验
(一)争创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把争创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制定实施方案。召开迎考部署会、培训会,分解落实争创任务。加强部门协调,认真总结提炼工作成果。同时,积极主动与上级科技主管部门的沟通交流,搞好跟踪问效工作。通过各方努力,已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荣誉称号。
(二)实施科技项目带动工程。把项目建设放在科技工作的核心位置,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围绕园区二次创业,强化项目争取工作,紧密跟踪国家和省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及时捕捉项目信息,加大了项目开发、编制、包装、申报力度。通过科技计划
项目的申报立项和实施,促进企业新技术开发应用,支持企业产业转型和优化升级。
(三)大力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深入企业,对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调研了解,加强与高校院所的联系,有针对性为企业组织产学研对接活动。落实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财税金融政策,切实有效地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和专利优势企业的培育。
(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开展“黄山区保护专利专项行动”,举办专利保护现场培训会,联合区工商局、区药监局进行了执法检查;开展了以“知识产权助推经济转型”为活动主题的201*年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和“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活动;组织企业参加市知识产权进党校报告会。企业管理者的知识产权意识不断增强,好视达通信公司被列入全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专利申请量再创历年新高。
(五)积极开展科技交流和合作。通过调查问卷,上门调研等多种方式,主动调查摸底企业技术需求,建立企业技术需求和技术难题库。先后到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和黄山林科所等地考察沟通,为企业同科研院校合作架设桥梁,提供合作平台,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把企业的产品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使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六)着力提升农村科技进步。围绕我区茶、竹、畜牧、蔬菜、粮油、蚕桑等主要产业,结合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发挥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项目主持人的积极性,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发展技能培训,培养农村技能型人才。采取“走出去,学进来”
的创新模式,组织科技特派员、科技示范户到芜湖国家科技示范园区考察现代农业发展情况,通过听取经验介绍和做法,开阔了眼界,更新了知识。
(七)加快科技信息化建设步伐。年初召开新农村科技信息化工作推进会,制定了《黄山区农村科技信息化示范村信息服务站管理办法》,加强科技信息化的应用管理。全区初步形成了以省农网为龙头,科技示范村和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为基点,覆盖全区15个新农村信息化服务运行体系,让农民通过网络了解市场行情,传递科技信息、致富信息。
(八)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思路,加大人才投入,通过优化政策环境引进人才、实施科技项目吸纳人才、构筑研发平台培养人才和依托产学研合作平台聚集人才,为全区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九)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以“科技惠及民生,创新引领发展”为主题科技活动周亮点纷呈,通过举行启动仪式、院士报告会等6项活动,增强了群众的科技意识。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体和平台,抓住社会对科技工作关注的热点,科技工作重点、亮点,宣传报道科技工作200多次,形成立体交叉的宣传攻势,在全社会营造了崇尚创新、支持创新、追求创新的良好舆论氛围。
(十)加强机关自身建设。一是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党员、党组织公开承诺践诺活动,为完成全局的各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活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业务知识学习,干部的整体素质不断得
到提高。二是开展“大走访”活动,深入耿城镇、谭家桥镇和园区企业,开展“访民情、汇民智、释民惑、解民忧、惠民生”为主题的领导干部带头大走访活动。三是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巩固提高“十帮”责任制工作成果,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认真践行“转作风优环境”向社会作出的郑重承诺。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积极开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参观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塑造了良好的科技队伍形象。
三、201*年工作谋划(一)主要目标
全年组织实施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8项;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民营科技企业3家、高新技术产品2个;培育创新型企业1家;建立工程技术中心(实验室)1家;申请国家专利35件;新形成产学研合作项目8项;开展农村科技培训500人。
(二)工作重点和措施
一是着力在申报科技项目上促落实。高度重视项目的申报工作。要站在全区的高度,根据国、省各类科技项目申报指南要求,整合资源,聚焦大项目,凝练体现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项目,组织企业及时申报。
二是着力在培育创新型企业上抓服务。以宣传和落实国家、省对高新技术企业与创新型企业政策为主线,以深入企业调研和帮助企业挖掘亮点为载体,以指导企业搞好知识产权工作为核心,积极组织企业开展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及创新型企业工作。
三是着力在构建科技创新体系上求成效。引导支持我区骨干
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包括技术研发中心、工程中心、技术中心等,逐步构建形成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实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四是着力在深化“校企”合作上谋支撑。积极为企业寻找产学研合作伙伴,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需求和联合攻克技术难题,促成一批企业与高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通过开展项目的合作,柔性引进急需的科技人才和紧缺人才,带动一批企业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
五是着力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再突破。加强对知识产权工作的宣传和引导。抓好专利示范企业的培育认定工作,加大对知识产权工作的经费投入,在确保专利申请量稳步增长的基础上,注重申请质量的改善和优化,特别是提高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
六是着力在科技成果鉴定上寻亮点。重点在推荐企业的科研成果进行省级成果鉴定,并组织企业申报省、市科技进步奖,组织开展201*-201*年黄山区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同时,引导企业切实搞好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产业化发展,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黄山区科学技术局201*年11月17日印发
共印5份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科技局201*年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科技局201*年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