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山东省教学研究室十二五研究课题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规律的研究
子课题阶段性总结
“农村小学科学课探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组课题负责人:新泰市小协镇中心小学赵传伟
201*年11月20日
山东省教学研究室十二五研究课题小学科学课堂
教学规律的研究子课题阶段性总结----“农村小学科学课探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组
我校在201*年5月承担了“山东省教学研究室十二五研究课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规律的研究”子课题“农村小学科学课探究性学习的研究”的研究工作。从立项之日起,根据课题的总体要求,我们认真落实课题方案中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工作研究,在各级领导的的正确领导以及课题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行动扎实,已取得一定的阶段性成果,现将本课题组的课题研究工作如下总结汇报: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明确任务,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
实验立项后,课题组及时将试验情况向学校进行了汇报,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实验小组,在实验资金、器材、人员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充分落实。为顺利进行课题实验做好了准备。
课题组也对实验任务进行了明确分工,制定了学期试验计划、阶段实验计划,实验教师也根据个人任课情况分别制定了个人实验计划,课题组组织人员对教师计划进行了审核,保证了实验的科学有序进行。二、更新观念、稳步实施,扎实推进课题研究。1、以课堂教学为基础,提高课题实验的可操作性。稳步抓好课题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应用,在计划制定中,紧密结合教师的教学实际设计活动,针对研究课题,积极寻找资料。同时,教育引导学生做好学习笔记,制定好学习计划。在鼓励教师多进行实验操作的同时,提倡渐进性课可操作性,避免高难度的实验,以免挫伤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在活动过程中,注意教师的指导,手把手教,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了实验的效果。
2、立足实际,做好实验的课内外结合。根据本实验课题的特点和学校地处农村的实际,我们根据学生家庭和学校周围地理环境的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的课外探究实验小课题,节约了时间和物资投入,学生易于接受。在春季和夏季,组织进行了《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的研究》、《发现昆虫的秘密》《温暖的阳光》《小麦的一生》《农田作物的更替》等小课题研究。在秋冬季组织进行了《飘落的树叶》《昆虫哪里去了》《飘渺的雾》《露珠》《霜从哪里来》等小课题研究,培养了学生观察认识周围世界,并从观察中获取知识的意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总结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日渐浓厚,也自觉主动的设计一些小的实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3、提高规范意识,科学组织实验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始终把科学规范放在第一位。首先注重了实验记录的规范,每一次实验都设定统一的表格,并在开始阶段进行强调,力争第一手资料的准确规范,同时做好资料的整理收集,制定专人进行了资料汇总,分门别类进行整理,方便查阅。另外不断对实验教师的实验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第一时间保证了实验的顺利进行。
三、提高课题实验的时效性,积极发挥课题实验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
课题实验的本质是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水平,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在课题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不局限与课题实验本身,而是将课题实验与教学质量的提高紧密结合起来,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的精神和自查自学的能力,通过科学的实验过程让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究形成,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进而影响到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参与实验的学生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学习成绩,行为习惯,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受到了老师家长的好评。
在课题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由于进行实验的经验不足,同时由于学校硬件设施配备的不足,在实验内容的选择、实验活动的实施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学生实验能力的缺乏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实验的更快开展,但我们一定会立足实际,科学规划,保证实验任务高质量的完成。
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按照总课题组的安排步骤,正积极、稳妥地进行,通过前一阶段课题实验工作,在提高教师学生素质,增强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丰富学校精神内涵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今后的课题实验工作中,我们一定继续挖掘内涵,提高实验的科学性,系统性,促进实验工作向深层次发展,更好的完成课题实验工作。
新泰市小协镇中心小学
“农村小学科学课探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组
课题负责人:赵传伟201*年11月20日
扩展阅读:阶段性总结汇报省级科研课题
科学组织积极实践稳妥推进确保实效
“十二五”省级重点课题《学案导学教学方式的研究》阶段性总结
大兴安岭高级中学《学案导学教学方式的研究》于201*年7月经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组评审、公示,获准为黑龙江省“十二五”规划201*年度立项课题(课题批准号为XHE125-139),这是我校“十二五”期间教科研工作的一件大事,大兴安岭高级中学结合学校生源基本固定,质量相对不高的实际情况,经过认真、系统的调研、学习,大胆提出在地区国家级课题的大背景下,着力打造我校的《学案导学教学方式的研究》省级重点课题的研究,努力构建一个适合我校学生终身发展的,具有人文化、和谐型、多元、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教学方式的研究》课题的提出就是要把学校建成一个能实现师生和谐相处,实现学校和教师、学生、家庭共同发展的理想、稳定、和谐、共赢的“生态圈”。现把这一阶段的工作做以下汇报。
一、课题的管理情况
(一)建立健全领导机构,明确任务分工,为课题的有效实施提供领导保障。在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上,我校成立了“十二五”科研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课题领导小组组长由课题负责人担任,学校骨干教师分工负责,全体教师参与实践研究。具体分工为:校长是课题研究与实施的第一责任人,负责行政管理与理论指导,营造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生态文化教育环境,进行生态教育管理,构建生态学校文化。副校长和教研室负责构建学案导学教学方式的研究的评价体系、考核制度、检查标准的制定和验证;教务处负责学案导学模式课堂教学研究校本课程落实,即三清教学、学案导学教学法的校内实施相关制度的全面推行;政教处负责学
校教育环境管理,对教师、家长进行学案导学高效课堂的宣传;班主任负责营造班级评价环境建设,构建班级、学生文化环境;任课教师进行学科渗透,营造学案导学课堂氛围,认真编制学案并有效组织实施。
(二)建章建制,规范过程,为课题有效实施提供制度保障。为了保证《学案导学教学方式的研究》省级重点课题的有效实施及开展,我们综合以往课题研究的经验,进一步制定了与课题相关的实施制度。如:《课题管理制度》《课题研究制度》《课题组学习制度》《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考核标准汇编》等。从制度上规范了课题的开展和课题研究。
(三)档案管理,专人负责,为课题的有效管理提供部门和人员保障。我校十分注重对课题研究档案的管理,学校课题领导小组专门在教研室设立了“十二五”科研课题领导办公室,教研室设立专人负责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相关影音、文字资料的收集、汇总、装卷和教研信息的上报等工作。按照研究准备、具体实施、总结提高三个阶段顺序归档整理。做到分类具体、材料详实,主题突出。
二、课题的进展情况
我校于201*年3月申报该课题,201*年7月被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二五”课题领导办公室批准立项。201*年7月15日前我们课题研究准备阶段工作完成并于201*年7月15日正式召开开题会议启动课题研究工作。
(一)注重基础夯实,稳中求进
按照计划,201*年3月至201*年7月我校对课题进行了充分的论证,进一步完善了课题的实施方案,撰写了开题报告,并于201*年7月15日召开了开题报告会。课题领导小组全体人员及业务组和部分骨干教师共
计60余人参加会议。会上课题负责人代表课题组做了开题报告和动员,并对课题研究工作做了周密的布置和安排。明确了子课题及有关规章制度,理清了课题各阶段目标:第一阶段加强学校师生对“学案导学教学方式的研究”即三清教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理念新内涵的认识;第二阶段,实践探究阶段,营造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教育生态圈,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第三阶段,理论提升阶段,形成人文、和谐、多元的校园文化生态圈环境,逐步让高级中学成长为能够满足林区家长对学生升学诉求,满足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民满意学校、生态化园林式学校、并最终成为兴安名校。学校于201*年3月14日召开课题研究申请会议。并于201*年4月14日召开课题研究推进会,并于同年6月14日、7月14日、9月5日、10月5日、11月5日、201*年3月14日、5月14日、16日、24日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总结部署课题研究情况,组织开展各项赛课、评比、调研活动,对前期工作做了全面总结和对后期工作进行了认真的部署。确定了在高一、高二24个教学行政班,九大学科全面开展《学案导学教学方式的研究》课题实验工作,在高三试运用,探索学案导学方式在高考备考中的应用。
(二)加强领导,突出重点,有效推进课题研究
学校课题领导小组十分重视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多次对课题开展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对学校“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理念的思想性、教育性、有效性、可行性、操作性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科学的界定,对课题研究的行动策略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课题组重新调整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课堂教育理念,把过去的三清教学、生态课堂理念的研究进一步融入到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的课堂教学研究中,
最终确定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为了学生美好的前程,把每件事做到最好,实现为每个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在合作学习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本领,在人文、和谐、多元的氛围中学会生存的技能。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在尊重学生成长规律的前提下,调整教与学内在关系,建立人文生态多元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路径:通过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构建人文和谐多元的思维结构,在合作探究学习中丰富、拓展自我,在课堂展示中重新定位自我价值,在精讲点拨中将知识深化、完善、吸收,在三清检测中得到验证,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
(三)积极组织培训,提升理念认识
学校为课题组成员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倾斜,课题组成员更是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实践培训。学校积极组织人员参加省教育厅在伊春友好三中组织的现场会,选派骨干教师住友好三中学习考察一周,组织科研骨干参加《基于生态观下的区域教育发展的实践研究》国家“十二五”课题开题会,聆听教育专家、黑龙江省教育厅牧童副厅长关于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必要性的分析,进一步明确课程改革的意义,并将其与“十二五”省级重点课题有效融合;在校内课题组还召开了多次座谈会、交流讨论会,学习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生态价值理论》等理论成果,开展专门培训会2次,校长(课题组组长)专题讲座2次,课题组成员全体会议4次,这些都有效的提升了全体人员关于生态教育的理念水平。
(四)扎实实践,促进研究工作顺利发展
目前,我校的《学案导学教学方式的研究》课题已由理论性的认识阶段发展到实践研究阶段。课题的研究,我们主要采用实践研究法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角度切入。并以“学案导学教学方式的研究”课堂模式构建”为核心,紧紧围绕学生发展规律、教育发展规律、教学实践规律开展研究工作,把关注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作为研究的突破口。继续全面实施三清教学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并探索三清教学、学案导学与生态课堂建设的有机结合,并先后组织了多次校级赛课活动,包括自荐课36节、示范课36节、汇报课18节以及全校常规调课研究活动,有效的促进了课题的顺利发展。
三、学案导学教学方式下高效生态课堂的实施
(一)精心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学案导学和三清教学即生态课堂教学的研究关键点就是改变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一言堂的现象,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解放出来,变成课堂的主角,这就要求教师在每节课前都要精心的设计好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完成本课的内容,从而在课堂上有的放矢的加以讲解和展示。
导学案的设计:1、编制要求
依据课程内容按课时编制学案,要求每一课时都有对应的学案,学案编写突出问题化、人性化、方法化、过程化。
2、格式要求
(1)格式:分一下六个部分,可以适当调整,但不得少于要求所列项目。
学习目标(突出三维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使用说明、学法指导(学习的方法、图标提示等);学习过程;达标检测(三清教学的日清,体现测试的层次性ABC级);课后反思。
(2)要求:
学案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生态化认知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概括、表达的能力,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能力过程化。问题的编写,必须使之既源于课本又不落俗套,既注意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又注意加强知识的拓展与联系,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并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将学习内容和达标检测分成A:基础类B:提高类C:拓展类区别要求,拓展类习题为选作题,可在教师指导后完成。根据我校学生的基础现状,尽量减少拓展类内容的比例,基础题比例应该保持在60%以上。
3、批阅要求(1)课前全批
学生利用自习时间解决学案中的问题,研究教材,查找资料,完成的学案由各小组交给课代表,小组间互相批阅,任课教师随机抽阅。
(2)课后二批
课后学生将修正后的学案收齐,按小组交给任课教师,进行第二次批阅,对经常不认真完成学案的学生进行严格监督。
(二)合理编排课时科学恰当分组,创建自主合作探究的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是改革的重点,同时自主学习的质量也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在严格按照省教育厅规范各高中的办学行为的整体要求下,我校编制了新的课表,保障学生有大量的自主学习时间。通过科学恰当的分组使学生组成知识结构、兴趣特长基本均衡的学习小组,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奠定人员合作的基础,
(三)构建生态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有发展的空间我们的课堂教学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学案预习情况评价
小组讨论学小生组课质堂疑展对示抗教师矫正点拨6日清测试课堂小结评价点火预热1、学案预习情况评价
教师在上课前及时对本节课使用学案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对学案完成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给予点评,对完成好的小组给予加分鼓励,达到教师督查学案完成的效果。
2、小组讨论再次明确知识点
教师点评学案后,各组给2-5分钟的讨论时间,对学案中错误的部分进一步明确,加以改正,准备下一阶段的小组展示。
3、展示学习成果对抗质疑
人文和谐多元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要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充分的展示出小组探究的成果,真正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探究问题的提出,可以由教师或科代表将本节课导学案的知识在课前分解到各个学习小组,并由小组长将任务分解到小组成员的每个人来完成展示,学生自主设计其展示问题的形式与方式。在展示的过程中,其它同学要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质疑和不同的见解,未解决的问题则由其它同学解决。展示质疑的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表达的欲望,赋予他们持久的内在驱动力,最终教会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矫正点拨
我们要从解放学生的思维入手,将课堂的话语权真正地赋予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敢于说,善于说,在说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要参与学生的质疑,在学生迷惑时适时引领,在学生疑难时释疑、启发。要精讲要点拨要矫正要评价。要在开放和温暖的话语环境中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让思维激烈碰撞、让观点充分表达,让个性完全释放,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成功,获得自信。
5、日清测试
在每节课的导学案中都设置了日清检测题,检验学生掌握情况。检测题也分为A、B、C三个级别,分别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学生可根据自
己的能力选择解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教师可通过日清检测题完成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6、课堂小结7、及时的课堂评价8、点火预热
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点火预热”,设置在一节课的后5分钟左右。此时教师下发下一节课的导学案并明确下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进入下一节课导学案的学习过程中,也就是说下一节课就是从本节课的后5分钟开始的,让学生有一个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
四、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方式的研究课堂模式”的效果
学案导学教学方式的研究课堂模式实施以来,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我校是一所普通高中,生源质量相对不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基础知识薄弱,这是制约我校发展的最大瓶颈问题。学校领导班子站在学校发展、学生成才的角度,科学思考、认真调研,提出了德育为首、优势引领、发展特长、全面育人的培训方针,按照学生自身发展需要,为其构建生态化的发展空间。经过一个阶段的实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著提高,学生特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显著提高
通过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有效地提升。(1)学案导学策略的实施,使得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条件下完成学案安排的学习内容,有效的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从课上课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来看,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多了,对抗质疑的同学多了,课堂讨论、辩论的气氛明显比以前好了。学生课下与老师讨论问题的人多了,主动上网搜集资料的人多了,同学之
间互相争论问题的多了。教师讲的少了,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动手的机会增多了。这些都是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培养自学能力的结果。
(2)“学案导学教学方式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间的合作精神。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了师教兵、兵带兵、兵教兵的学习氛围,在探求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在自主、合作、探究、体验、发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借鉴、交流,密切配合,在合作探讨,课堂对抗质疑的过程中,不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效的提升了他们的团队精神、沟通交流能力、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书写能力等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其自身的综合素质。
(3)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有效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课堂与老师、同学的沟通拓宽了视野,提升了学习的兴趣,为今后文化课成绩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教师的专业素养稳步提升
(1)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以来,我校教师的最大变化是思想观念的改变。从“单一”转向“多元”。从“单一”的评价认知多少,转向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了多少,通过评价这一手段,按照“先学后教,自主合作,探究训练”的教学结构,对学生进行训练,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的稳步提升。
(2)实施学案导学课堂改革以来,真正实现了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实现了“填鸭”到“渴求”的转变,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在学案导学课堂的实施过程中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教会了学生对知
识的接受与知识的迁移运用的方法。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中也有效的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技能,实现了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学互长”的良好发展势头。
(3)学案导学改革模式建立起了一种生态观下的宽松、愉悦、互动式、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形成乐学、易学、会学、会用的学习氛围。通过学案导学高效课堂的建设,进一步加深了师生情谊,消除了师生间的心理隔阂,课堂改革实施以来,教师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课堂学习氛围更加活跃,师生关系更加和谐,有效的提上了我校的总体教学质量。
(三)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有效推进我校教科研工作的开展和师生评价方式的转变
(1)“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研究,在有效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同时,也有效的推动和深化了我校教科研工作的全面展开。课题研究,提高了我校的教学质量,同时也使得更多的教师参与到课题的研究中来,提高了我校的教科研能力。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为我校跨越式发展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基础。
(2)师生评价方式尝试性改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又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要认真的对待矛盾、面对矛盾、勇敢的解决矛盾。评价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模式的成败优劣,都要拿客观的事实作为标准,这就要求我们要改变过去单一的评价模式,形成多元的评价理念,将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评价指标灵活化,一切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需要,一切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一切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的教育方式都可以而且应该被认可和
推广,一切有利于以上教育方式推广的评价方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给予承认。
五、模式的反思
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方式的研究课堂模式,我们是在摸索中前行,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及时反思非常重要。我们主要通过校本教研的形式开展各种反思活动并在反思过程中不断升华完善这一模式的各个环节。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模式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我们格外关注的问题。
(一)教师评价的及时性和即时性应当加强。
(二)学案编写过程应进一步体现多元化、人文化、生态化特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三)教师应积极参与课堂学生质疑,引领学生发现、再生问题,并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四)学校应进一步明确学案编制、应用、反馈的督导制度,强化管理,力求课堂改革取得实效。
六、改进措施
(一)加强管理,以制度为保障,监督、检查、督促课题的有效研究和实施。进一步明确考核要求,并加大考核力度,确保制度的落实。
(二)继续为教师创造学习机会,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来进一步提升理论上的认识,加强教师评价的及时性和即时性的能力。
(三)进一步加强对学案编制的检查和要求,学案编写过程要进一步体现多元化、人文化、生态化特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转变宽、广、泛的教学方式,将知识进一步深化,研究内容放在学生的实践
领域和为其终身发展奠基的角度。构建人文和谐多元生态的学校,营造人文和谐多元生态的文化。
(四)进一步探索学生课堂对抗环节的实施策略,有效的对抗展示的提高是生态课堂改革成败的关键。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为了学生美好的前程,把每件事做到最好,实现为每个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指导思想。实施以“教育的生态化,主要指教师、学生、环境各要素之间和谐共生、动态平衡的样态。也就是从受教育者的生理和心理过程出发,根据其基本规律进行教育活动”这一生态观下的区域教学发展理念,不断的提升我校的办学效能,为林区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学案导学教学方式的研究》教学流程图
精编学案引导自学预习课本
完成学案
批阅学案督促完成指导组长展示分工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导入课题展示目标自主自主合作找出疑难合作引发讨论恰当指导高效探究解决困惑交流评价质疑精讲点拨小组展示质疑对抗检测效果跟踪辅导巩固达标检测巩固提高再批学案反思总结课后13
学生反思更正错误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十二五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十二五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