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初中数学课题阶段性总结——研究性学习

初中数学课题阶段性总结——研究性学习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6 21:51:35 | 移动端:初中数学课题阶段性总结——研究性学习

初中数学课题阶段性总结——研究性学习

五常市十一、五课题

数学课题阶段性总结

安家中学王金梅201*年5月

初中数学课题阶段性总结研究性学习

为了进一步深化甘南民族地区暨合作一中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学校“抓课堂、建队伍、促科研”的契机下,我校于201*年5月申报立项了《研究性学习与民族地区自然学科教学整合研究》为黑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项研究课题,并纳入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在学校的统一布署下,近一年来课题组成员按课题研究计划,积极开展探索、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到目前已经有三个子课题结题,一个基本上结题,另有四个子课题正处于实施阶段,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收获,预期201*年4月可以结题。现将课题活动及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把课题研究及研究性学习活动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

课题研究及研究性学习对于我们比较陌生,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学校领导宏观管理、协调、分工,职责分明,明确将课题研究工作及研究性学习活动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摆到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并有分管副校长专职负责,为开展研究性学习和课题实施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学校年级组、班主任也能够积极配合课题工作,讨论通过了《合作一中课题成果奖奖励办法》、《合作一中课题结题奖励办法》、《合作一中课题实施过程奖励办法》,充分调动了全体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教师学习培训是研究性学习有效实施的关键

我校所处地区,地方经济落后,信息观念陈旧,办学条件差,教师整体素质相对较低,新课程理念及研究性学习的理论薄弱,我校目前的研究与实验明显存在着不足,甚至空白,但无疑开展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是方向。搞好教育科研,落实素质教育,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活动在省内外已有不少学校在试验、研究、推进,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教师学习、培训是课题研究及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校领导带头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研究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教师之间相互学习、讨论,不断提高老师们对我校及民族地区实施研究性学习课题重大意义的认识,转变课程观念,明确课改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了解熟悉课改的实施方案、步骤、规范要求。在本学期较长的时间里课题组成员通过报刊、杂志、网络、媒体等多种渠道,广泛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学校也投入了较多的资金购买了《研究性学习指导》等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书籍,复印了大量的研究性学习的参考资料,收集了国内较多的研究性学习的网络资源,初步建立起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库,为合作一中暨甘南民族地区开展研究性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研究品质,努力实现课题目标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生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亲身体验,是传统学习方式的一种必要补充。研究性学习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引导学生捕捉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需要运用综合、统计、选择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追求进取、互相合作、克服困难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品质。针对我校学生基础薄弱,部分学生来自牧区、基层,科学探究能力或习惯较差的特点,我们对高一、高二年级学生进行培训,邀请甘南州农科所专家,学校教研能力较强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高级老师对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利用专题讲座等形式介绍科学实验、研究性学习等有关知识;组织部分任课教师印发研究性学习的资料,提供给学生进行学习;与此同时我们还筛选了一部分同学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骨干,由相关课任老师进行重点培训,对研究性学习每个阶段的具体操作过程进行指导培训,通过信息技术老师进行信息技术与研究性课程的整合方面进行培训与实践,以便他们尽可能地熟悉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步骤和方法,培养较好的科学探究能力,为下一阶段在较大范围内实施研究性学习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四、存在的问题

1、我校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总体上还不高。相当多的教师思想准备不足,对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研究性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未能及时转变角色,不能很好地适应研究性学习指导,影响了研究性学习的效果。具有独立开展教研能力的教师更是有限,教师必须加强知识储备,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在本课题的接受与理解、推广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2、高考仍是中学教学实实在在的“指挥棒”,它的导向作用无可替代。研究性学习与高考关系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一般来说,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培养了独立探究学习的能力,实践能力,增加了与社会接触的机会,扩大了视野,这一切,对于在高考中取胜,当会有所助益。但是,研究性学习要占用一定的时间,它所探究的内容,似乎与高考命题没有直接关系,加之它难调控,费时费劲,不少教师和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持质疑、观望态度,参加热情不高。

3、如何将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各学科要结合学科的特点,布置一些小型的研究性课题,逐步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和方法。只有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模式,真正体现学生的研究性,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也是我们在下一阶段重点要作的工作。

4、学校对课题研究及研究性学习的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其中的评估机制在发挥其激励和导向上还不够突出,亟待进一步改进。由于管理机制的问题,有些教师和学习研究性学习在思想上缺乏足够的重视,甚至于部分学校领导,抱无所谓的态度,这种情况一定程度影响了我校研究性学习的进一步的开展。同时也折射民族地区教学、管理理念与外地区的较大的落后和差异。

5、研究性学习中,学习者需要丰富的资源支持,这些资源包括图书馆、实验室、社会实践场所等等方面的学习环境组成部分。但是自治州的经济环境条件落后,学校教学条件比较薄弱,不利于课题活动及资源的充分挖掘,经费计划中尚无明确可资研究性学习运行的项目,本身教育课题经费欠缺。

6、大多数家长对课题研究及研究性学习认识上是茫然的。地方教育行政的宣传、普及、支持较弱,课题研究的环境急待完善规范。

扩展阅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课题阶段总结

提高认识实施课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课题阶段总结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有不断学习,不断发展的能力。我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这一课题正是顺应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目的就是让每一位学生能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学习打好基础。

一、课题进展情况:

在教科所,实验学校及教师的大力支持下,自201*年起提出并进行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的实验和探索。此课题被列为大兴安岭地区“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201*年3月9月,以调查性研究为主,重点查阅相关资料,制定实施方案。为切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奠定基础。201*年9月开始,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以问卷调查法,边实践边研究,逐步形成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从不同班级实际出发,课题组成员各自制订每个阶段的实施计划,边研究边积累资料,做好阶段小结,定时交流研讨。教师在本课题研究中,通过学习大量的教育理论、课改经验,促进了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改变。在课题实施中,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建立了教育民主化思想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探究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传统权威式的师生关系转变成平等的、互相尊重、相互负责的交往方式。通过本课题的实施,教师亲身感受学生隐藏着的巨大潜能,充分认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可能性,因此把更多的教学活动留给学生,打开了一条“让学生主动走向知识的通道”。在对待不同学生的方式与态度上,也向尊重学生差异、符合学生个人特点的方向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实现由原来的课堂“主人”变为一位“组织者”和“合作者”。

二、教师对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的认识: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主要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课堂上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班级集体的环境中进行的,它有别于个人在自学过程中自发的、个体的探究活动,而教师的主要角色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即让学生通过“进行观察、比较、发现、提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猜想,尝试解答并进行验证”的规律去揭示知识规律,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质是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研究达到以下目标:

1、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尝试解答,检验结论,交流思想的能力。

2、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探索的实践活动,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3、发展学生独立探究与合作的精神,学会通过同伴之间的积极的相互影响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学习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充分发挥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与基本做法:

(一).改变呈现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变化来源于观念的变革。

课题实施的第一步就是帮助数学老师更新教育观念,让教师积极主动地“介入”到课题的研究中,教师们在课题研究中自身也获得了发展。课堂教学时,教师改变了以往的授课方式,“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了他们授课的主要呈现方式。

经过半年多的课题研究,现在教师已经基本有了自己的授课方式,讲授新课时,大多按照“学生进入问题情景学生独立思考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学生归纳学习收获”的过程出现,同时采用图片、对话、活动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机会,促使学生方式的多样化。我们惊喜地发现,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探究、讨论、交流等过程中,有了亲身体验,那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了很高的学习热情,不但自己积极思考,还能与同伴合作,相互帮助。这样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已是渗透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没有把课题研究流于形式,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教师所做的已经不是表面上的只注重形式,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对数学的理解,获得数学的思想和数学学习的方法。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教师能站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来让学生重新审视在课堂上的“探究学习”,让他们构建知识体系,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同时,在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二).引导大胆猜想,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

从学生认识发生、发展的规律来看,传统数学学习中,教师讲授、学生练习的单一方式已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了。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和实施,让学生在观察后进行大胆猜想,然后进行求证,这样实现了数学的再创造,学生在猜测、求证过程中,经过一番争论,探讨,学生始终在“愉悦”的心情下学数学,数学的魅力照射到了每个孩子的心灵,完成数学知识的构建,并主动在知识的构建中获得满足感。

这一课题的研究,从以往数学学习重结果转向了重过程,但是这样无疑是增加了教师的备课时间,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他们有了具体的课题研究的教学实施步骤:1.课前学生和教师做好充分准备,有些内容要布置学生带好工具;2.学生要有明确的探究目标;3教师对难点要早作准备,查好资料;4.让学生观察一种物体或一种现象,或者操作某些学具;5.学生们所观察的物体或现象的过程中进行思考,与同伴进行交流和讨论,以弥补他们的单纯的观察和操作活动中的不足;6.每个学生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活动的过程;7.教师和学生共同归纳,对此次活动作出结论或评价。

(三).活动方式改变,由个体走向合作。

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借助直观的活动来实现和反映内部的思维活动,是学生深度思维的表现。由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存在差异,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也不同。同样的要求,活动的能力不同,活动的质量也不同,活动的质量也是因人而异。《新课标》打破了传统的单个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方式,明确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合作学习。通过本课题与《新课标》的整合,教师们逐渐意识到课堂教学中活动运行的方式由个体走向合作具有以下优越性:1.节省活动的材料;2.节省活动的间;3.可以发挥“小能人”的作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共同学习;4.学生能够多项交流;5.易于教师组织和管理;5易于对活动过程进行评价。由于活动方式的改变,帮助学生加强了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合理竞争,较为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别人,逐渐使学生形成数学特有的思想和方法,并且能够通过数学问题的引发对其他问题的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四).规范研究制度,保证课题有效进行。

为了保证“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的深入开展,我们综合以往课题经验的基础,进一步规范了课题研究的制度。课题组建立、健全备课制度,分为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两种形式;根据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认真写好教案;课题组的实验教师每月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实验教师要对备课及其实施情况进行小结,不断积累经验,努力建立起本实验课题的备课库,提高实验的层次。

我们为实验教师搭台,组织实验教师每学期开展一次专题教学观摩活动,具体展示课题的实验成果;组织参加实验的学生每学期开展一次数学学习成果的展示,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推进实验进程。

四、预测研究成果:(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

数学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这一观点早已被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以往的教学中,强调过程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知其所以然,为了促进理解或掌握结论。而探究性学习对过程的关注,就不仅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掌握结论,还在于过程的本身。为此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了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激发探索和创新的欲望。

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任务驱动的学习,通常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培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通过观察、分析、实验、尝试、纠错等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题的研究,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的质疑问难、多角度思考问题等意识和思维策略也促进了他们在课堂中的主动学习、探究学习。

3、学会合作与交流。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通过探究性学习课题的研究,使课堂成为一个创新性的学习社区,特别是当采用小组学习、小组讨论的形式之后,就更为直接地提供了一个群体互动的空间,使学生在其中学会相互配合、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学会了倾听和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发扬了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探究的信息、创意和成果。

4、培养科学态度。

探究性学习使学生成为科学真理的探索者和追求者。学生尽管都乐于参与探究,但在探究实施过程中,必然会碰到各种问题和困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学会从实际出发,通过积极尝试探究,认真验证,实事求是地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养成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态度,并且在这个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那不断进取的精神,一丝不苟的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都得到很好地锻炼和发展。5、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学习成绩得到提高。

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由于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学生敢说敢问,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意见,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二).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

研究性学习是解放学生更是解放教师的全新理念。教师在本课题研究中,通过学习大量的教育理论、课改经验,促进了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改变。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实现师生关系的转换。在课题实施中,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建立了教育民主化思想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中心、学生探究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传统权威式的师生关系让位于平

成绩得到提高。等的、互相尊重、相互负责的交往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实现了由原来的课堂“主人”到“服务者”的角色转变。五、课题实验中的困惑。

1、自从课题成立以来,由于多种原因,课题研究进展有些滞后,实验老师也有困惑,课题中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合作,所有这些教与学的方法,与传统的接受学习比较,教师面临着更为巨大的、艰辛的劳动,而且目前教学时间上与原来没有变化,使教师觉得时间不够用。

2、本课题的研究强调过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具有长远的目标,但也有可能造成短期内学生成绩的下降,这样,来自社会、家长的压力,将对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这一课题的研究,已经进入了研究阶段,正在进行“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操作样式的研究”,并对前一段时间的课题研究进行反思再实践。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课题组所有成员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将继续搞好课题研究工作,使这一课题圆满结题。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初中数学课题阶段性总结——研究性学习》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初中数学课题阶段性总结——研究性学习: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初中数学课题阶段性总结——研究性学习》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451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