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教研室工作总结和计划

教研室工作总结和计划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6 23:20:57 | 移动端:教研室工作总结和计划

教研室工作总结和计划

电气工程教研室工作总结

本学期,教研室根据自己的工作特点,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为宗旨,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目的,制定了教研室工作计划。在院系带领下,成员老师统力协作,形成浓郁的探究研讨求知氛围,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完成了预定的工作计划,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1、开学初,认真组织老师制定各专业课程的理论授课进度计划表和实习教学计划表,并根据专业设置要求进行审核;

2、在正常教学和实习过程中,我们通过一次次教研活动评比检查教案,并结合系部、学院督导反馈意见进行总结和改进;

3、在我校组织召开扬州市电工电子会议,会上我们统一了部分统考课程的教学计划,规范了统考课程的考试大纲,明确电工技能鉴定的考试要求,进一步深化技工院校校企合作的模式,探讨技能实训模块化教学过程。

4、结合扬州市等级工鉴定要求,我教研室及时调整,针对等级工理论考试要求分层次的组建等级工理论题库,根据班级的需要安排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理论辅导,通过今年的技师、高级工理论考试成绩,我们还是取得一定的成绩。技师理论考试合格率超过85%,高级工理论考试的合格率超过90%

5、先后组织新能源技术应用和智能电网两个专业申报扬州市重点专业和新能源高技能人才基地的申报工作,并且通过了市级和省级专家的评审。

6、根据统考的成绩,肯定教学中的成绩,同时发现不足,对教学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及时查找原因,争取在教学中有长足进步;

7、协助院督导听课组的工作,对督导反映的相关问题及时和有关人员进行沟通,并进行监督纠正;

8、落实学院关于11新生实施学分制教学的要求,制定相关专业的新计划;根据院部要求,组织教研室人员参加教案评比和课件评比活动;

10、协助系部完成本学期期中、期末考试的工作以及院系布置的其他工作。

我们教研室的教师除了完成好学校教学和实习任务外,还在休息天和晚上承担培训处对外的电工培训和考核鉴定任务,并圆满完成。

以上为本学期的工作总结,总的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不足,比如统考成绩不合理、制度不完善,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存在不衔接的情况,我教研室会在今后不断努力提升,争取再创佳绩。

电气工程教研室201*年6月16日

扩展阅读:教研室11工作总结12年计划

宿城区教研室201*年主要工作总结

宿城区教研室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一年来,紧紧围绕“增强素质,提升内涵,辐射带动,减负提效”的工作理念,以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以学科教研基地为依托,以“中心备课组”“教学工作室”活动的开展为抓手,以片级研训中心为阵地,深入一线,服务基层,促进全区教育教学成绩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加强师资培训,深化新课程理念1.开展多学科教材培训活动

今年暑期,我们共组织了高、初中、小学18个学科的骨干教师参加市新教材培训计55场次,参加培训的人数近1800人次;以教研员为主体在区内开展全员培训,共组织了15个学科业务培训,全区共有201*名教师参加,让教师充分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掌握教材结构体系、明白各章节重难点,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2.开展中小学教师实验技能专项培训工作

为了进一步提升全区中小教师的实验教学水平,用好先进实验设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技能,我们针对教材中的实验课题逐一筛选,排出重点课题,先后开展了两轮生物、物理、化学、科学等学科教师实验技能培训,共有近500名教师参加培训,完成了人人参培的目的,达到了很好效果。

3.开展多形式走出去请进来活动

教研室积极组织全区近600名教师参加省内外的名师课堂观摩及研讨活动外,邀请了特级教师为全区教师开设示范课及专题讲座,促进我区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与教科研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加强教学研究,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1.加大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力度,稳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教研室对各校教研改革逐一进行指导,要求学校在上学期确定的课改模式基础上,学习外校教学模式,加以实践与运用。分学科召开了高效课堂观摩研讨会、骨干教师示范课展示活动,以及教师基本功竞赛等活动,有效地引领教师深入探寻课堂教学新思路、新策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全区有近10所学校教学改革有成效。

2.开展第五届校长优课评比活动,发挥校长示范带头作用本学年我们举办了第五届校长、副校长优课评比活动。全区共有38名校长、副校长参加了此次比赛,为全区教师展现了精彩的课例。这一活动不仅展示了校长的个人风采,而且提高了校长关心教学、研究课堂的热情,同时,校长的以身示范,更激发了广大教师投身课改实践的热情,充分发挥了中小学校长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引领、示范和带头作用,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积极开展教师教学竞赛活动,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教研室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我行我秀”优课评选活动。在全区形成了一种人人参与,上下联动的局面,中小学有12个学科共开展了26场竞赛活动,上评优课210多节,同时为上一级竞赛选拔出优秀选手。在市一级比赛中,我区共获一等奖达20多人次。

4.依托教研工作室、中心备课组,定期开展研讨和送教活动本学年我们依托小学语文“茉莉花香”、思品“六一”、英语“ABC”、等教研工作室,汇集全区近150名优秀教师参与到工作室来,全年所送的优质课已达80余节、送讲座20余场、听课的教师近201*人,同时还编写了小学语文、数学和英语3套优秀的教学设计,为全区教师备课提供蓝本,减轻教师的手头负担,以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如何上好课,受到全区教师的一致好评。

中学各学科成立中心备课组,吸纳了全区近120名骨干教师,依托学科教研基地,定期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区内优秀资源的作用,集

聚力量与智慧,增强备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备课组还编写了6套导学案、教案,供教师参考和使用,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

5.举行区名教师论坛活动,发挥区内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来自全区中小学各学科的特级教师、市名教师、市学科带头人等30多位知名教师参加了活动。活动以“我的课堂教学”为主题,各名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利用课件,分别从教学设计、教学环节处理、师生对话、作业布与批改、教后反思等方面,介绍了自己的教学心得、教学感悟、教学经验等。大家畅所欲言,相互启发、相互碰撞,共同探讨课堂教学减负提效的有效途径。此次活动不仅打破了学科和学段界限,为大家重新认识学科的融通、学段的联系打开了一扇窗,还为“名师大课堂”的开启,进一步发挥区内名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拉开了序幕。

6.改进集体备课方式,促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学期开展了“备-上-评-改”一体化的集体备课模式现场观摩,出台了“备-上-评-改”一体化的集体备课模式的操作办法,加大教师集体备课的力度,切实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使“减负增效”教学工作落到实处。并开展了集体备课培训、课件制作和多媒体使用培训活动。在此活动的促进下,全区教学多媒体使用率达40%以上。

在今年初还开展了“小学科全区共备一节课”备课活动,由教研员牵头带领全区小学科教师进行网上备课交流,解决了小学科教师少不便于集体备课的难题。

7.实行“常态调研校校行”,促进教学管理上水平

改革过去定时定点视导的形式,实行常态下教研视导活动。教研员组织教学工作室或中心备课组成员,组成学科常态视导小组,每周1-2次到校,推门听课,查看作业,与师面对面交流,即时向学校领导反馈情况,发掘亮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定期编发通报,促进学校规范管理上水平。

一年来,教研室走进全区近40所学校,听课600多节,与师面对面评讲800多人次。

8、加强考前指导,提高学业测试服务水平

高度重视毕业班复习工作。从2月份开始分两个节点召开了6场中考备考推进会,各校4月份组织了8个学科的复习经验交流会,上复习示范课30余节,有近400名教师参加。同时还组织教研员多次到校,面对面指导师生如何搞好复习,前后共开设讲座38场,促进了中考资源共享,提高了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认真开展系列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素质1.认真举办“减负增效”学科教学研讨会

本学年开展了20多个学科教学研讨会计30场次,参会教师近201*人次。多学科开展了“减负增效”专题研讨会,通过上研讨课、现场评课、大会交流、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探讨出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真正做到减负不减效提供了方法与思路,为切实做好教学的“减负增效”工作提供方向。

2.开展“学科带头人”等评选活动

组织全区近500名教师参加市第六届“学科带头人”等评选活动,择优推荐了54名学科带头人、108名教学能手及教学新秀参加市级评选,使一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进一步激励了广大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积极探索、认真实践热情。

3.开展“吟诵经典美文,共享书香诗韵”活动

为推动此项活动的开展,我们在三月份召开宿城区中小学“师生共品经典”双语阅读现场推进会,先后举办第五届教师美文诵读比赛、双语阅读研讨会、中小学师生读书知识竞赛、第二届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比赛、小学语文教师“下水文”比赛、中小学教师读书心得及学生优秀习作评选等系列活动,师生全员参与,五千多名教师、七万

多名学生参加了各类活动,并从中选出优秀选手参加市级比赛,有力促进各校书香校园建设。

四、创新教研机制,激发教研活力

教研室在年初先后成立了宿城名师工作站、学科教研基地、片级研训中心,形成了“点、线、面”结合的三维教研模式。

以名师站点为依托,发挥名、特、优教师在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科研中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为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搭建平台。

以学科教研基地为阵地,发挥学校优势学科带动与辐射作用,搭建学科教研平台,提高学校教研水平,提升教研品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以片级研训为中心,为进一步增强全区教研工作力量,充分发挥区内优质资源辐射带动作用,破解教育发展不均衡,实现教育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以校际交流为平台,增进校与校之间的友谊,搭建教师研讨交流学习的平台,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实行“区域集团作战”策略,实现教研前移、重心下移的目的。

五、认真做好教科研工作,不断提升全区课题研究水平在全面参与宿城区教学改革的工作基础上,教科室还重点完成了下面几项工作:

1.组织江苏省省教研室及规划办课题申报工作

本年度,我们根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要点》和《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精神,以及省规划办“十二五”规划课题申报通知,结合形势发展要求和本区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全区各类学校做好二项课题的申报工作,切实提高了申报课题的质量。课题的申报文本材料和电子材料均已送达宿迁教科所评审。

2.做好课题结题鉴定工作

本学期,我区有10项课题完成了预期的研究任务,申请结题鉴定。

我们对这些课题组织了结题鉴定。为了提高课题鉴定的质量,加强对课题的指导,经过宿迁教科所的推荐,我们聘请了区内外专家亲临会场对10项课题进行了现场鉴定,专家们实事求是的评价,对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指明了方向,对宿城区教科室在管理课题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同时也给出了很好的建议。

3.组织宿城区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

为进一步提高我区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推进我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我区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从而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和文化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我们开展了宿城区优秀教育论文评选活动,征文以“实践新课程”为主题,围绕“学校发展”、“课程建设”、“校本教研”、“教育科学研究”、“课堂教学研究”、“考试评价研究”等方面展开。广大作者紧密联系学校管理、教学、教育、课改、科研和社会实际等,选题新颖,论述精辟,见解独到,求真务实,文笔流畅。共评出一等奖78篇,二等奖135篇,三等奖146篇。

4.表彰了一批教科研先进集体、个人和优秀成果

“十一五”以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无论是校长的办学思想,还是教师的教育观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科研兴校”、“科研兴教”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自觉行动,教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推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明显提升,带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和谐发展。

5.开展教科研工作专项调研

为加强课题研究的管理和督查,201*年春学期开始,我们组织部分教科室主任,深入学校,进行课题调研,现场帮助教师解决研究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更好地为基层的教师服务。这学期,我们重点对马陵中学、高师附小、宿在一中、埠子小学等五所初中进行了专项调研,听取了学校教科研工作介绍和各课题组课题研究进展情况的汇报,回答了课题组提出的迷惑,面对面地指导学校和教师搞好教科研工作和

课题研究,深受一线老师的欢迎。

六、存在问题

1.教研项目品牌不亮,活动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教研工作室”、“中心备课组”、“片级研训中心”的工作开展全面性、计划性不强,过程不太扎实,成效还不十分明显。

2、工作责任心有待进一步加强

每位教研员都是每个学科教师团队的团长,但在现实工作中没有高标准履行好“团长”的职责。对学科教师的引领不到位,“工作室”、“中心备课组”利用率不是很高,教师团队的素质与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宿城区教育局教研室201*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1.围绕一个中心:以提高全区教学质量为中心,积极探索课改新思路,坚持“以生为本”,突出“有效教学”,落实“减负增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突出两个重点:一是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引导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增强教科研意识,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改革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模式。二是以教学过程管理的监控与指导为重点,提高教研效率,强化教学常规管理,积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促进三个提高:一是促进课堂教学改革质量的提高,基本适应课改要求;二是促进青年教师的教学业务素质和骨干教师知名度的提高;三是促进教研队伍研究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4.做实四个抓手:一是以名师工作站引领为抓手,为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搭建平台;二是以学科教研基地建设为抓手,搭建学科教研平台,提升全区教研品质;三是以片级研训中心工作开展为抓手,实现教育共同发展,实行“区域集团作战”策略,实现教研前移、重心下移的目的;四是以教研工作室、中心备课组活动为抓手,更好地发挥区内优质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主要工作

(一)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督查力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要求学校在上学年初步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完善方案,加强实践。教研室将在开学初组建两支调研小组,利用一周时间,对全区学校进行督查指导,编发通报,促进此项工作的真正落实。

召开课堂教学模式现场会,在片区范围内推广较成熟课堂教学模式,并对区内部分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经验进行总结提练,编印《课改经验成果集》。

(二)继续实施教师达标工程,提升教师教学基本功

1.进行课改知识达标考试,按照教什么学科考什么学科的原则,统一命制试题,统一进行测试,促进教师对本学科基础知识的深入学习。

2.开展“同课异构”活动,进行“同课异构”教学设计与课堂研讨活动,深入探寻高效课堂教学的结构与方法。

(三)继续进行常态调研,促进教学管理上水平

1.加大常态调研的力度和密度,教研员每周2次带领骨干人员到校,推门听课,查看作业,与教师面对面,与学校领导面对面,交流情况,发掘亮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定期编发通报,加大常态调研监控力度,促进学校规范管理上水平。

2.教研室继续实行教研员到校调研公示制,每周一表展示教研员

活动情况,于无声处激励教研员更好地开展工作。

(四)建立教研督导组,实现片区联动教研机制

1.建立以片为单位的教研督导小组,按城区片、西南片、东南片三个片,分中小学,共设六个小组,由教研室牵头,优选各校教干组成,不定期地对片区学校进行专项或综合督查指导,定期进行校际之间送课等活动,建立互动交流的平台,促进各校教学及管理水平共同提高。

2.成立名师工作站、片级研训中心、教研基地服务协调组,对三维教研机制跟踪服务和协调,并定期对各项工作开展情况编发通报。

(五)改革教学评价评估方式,加大教学质量监控力度

教研室除了组织期末调研测试外,每学期实行教学质量大抽测一次,采取两种形式,一是由教研室统一命制试卷,从学校抽调部分责任心较强的教师,按照同档次学校,进行易校监考,而后将试卷统一批改、分析。二是在各校组织期中或期末考试、阅卷的基础上,随机抽取学校任一个班级的试卷,上报教研室,由教研室组织人员对试卷加以分析,以更真实地了解全区教学质量状况,以利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校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

(六)发挥教研工作室作用,扩大优质资源辐射面

各学科教研工作室和中心备课组在开学前都要制定好活动日程表,安排好活动人员,并通过铭锐系统发至各校,使送教评课等活动的开展更有计划性和实效性,以更好地发挥区内优质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

(七)开展“名师大讲堂”活动,发挥名师示范带动作用依托三校录播教室,开展“名师大讲堂”活动,发挥名师效益、共享名师资源、培养名师队伍,通过此项活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全面提升教师驾驭新课堂能力,推动课改进程,打造富有特色的宿城教育,为我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三、常规工作

(一)做好新教材培训工作,加强校本教研的指导力度

1.认真做好新课程培训工作,加强对学校校本教研的指导,通过校本教研,进一步更新全区教师的新课程理念,充分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掌握教材结构体系、明白各章节重难点,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2.充分发挥全区优质资源的辐射作用,加强校际之间的教学交流与沟通,努力探究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方法。

3.切实发挥学科基地和中心备课组、教研工作室作用,加强教学研讨及交流活动,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促进全体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狠抓教学常规,促教学质量的提高

1.强化备课,加强指导。依据我室出台的“备上评”一体化的集体备课模式,着重加大教师备课的力度,切实发挥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作用,从而使“减负增效”落到实处。

2.督促学校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

按课程计划要求,进一步督促各校要重视信息技术、艺术、体育、综合实践和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

(三)增强教学质量意识,加强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做好中小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工作,并着力做好检测命题、分析、反馈等工作。

(四)开展系列活动,促进教师队伍素质提高1.继续开展“教师素养大赛”、教学研讨等活动

为进一步强化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师的基本素养,教研室将以开展教师素养大赛为抓手,从朗读、书写、知识、学科知识、教学等方面全方位提高教师教学素质,大力开展各种教学研讨会,加强思想的碰撞与方法的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举办教导主任基本功竞赛活动

为促进全区教导主任关心课堂教学、研究课堂教学,从而提高全区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激发广大教师投身课改实践的热情,发挥教导主任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引领、示范和带头作用,教研室将开展教导主任基本功竞赛活动。

3.继续开展“我行我秀”课堂教学大赛活动

“我行我秀”课堂教学大赛活动是我区开展的一项大型教研活动,通过层层选拔,使每位教师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深入研究课堂教学艺术,从而提高全区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4.继续开展“教研校校行”活动

教研员每周至少有二天时间到基层,为教师“零距离”服务,走进备课组,参与他们教学设计,确保教研下移,中心转移,研究前移,真正发挥教研员的指导及带动作用,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5.继续开展读书系列活动--学生古诗文诵读比赛

为进一步落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工作的意见》,开展学生古诗文诵读等比赛,促进师生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

6.开展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工作

为促进教师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强化教学反思,促进教师做一名科研型教师,教研室将举行201*年度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

(五)创新举措,提升全区教师教科研水平

1.增强教科研队伍素质,提升科研指导能力。坚持科研的服务功能,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教育实践服务、为师生发展服务;提高机构人员的研究能力,开展调查研究,深入、指导课题实施,采用讲座式、问诊式、咨商式、专题式等多种方式为一线老师提供面对面的指导,使广大教师成为行动者、研究者,在研究中改善教学行为、提高育人质量,在课题实施中生成智慧、促进专业成长。组织学校教科室主任常规培训、专题研讨,在实践中提高能力,并带领到其他省市

科研先进的学校参观学习,在学习中提高科研指导能力。

2.加强教科研基地建设,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召开教科研实验基地专题会议,以教研培训为载体,组织实验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研讨或经验交流活动,以城带乡、以教科研实验基地带动一般学校、以科研骨干带普通教师,进一步发挥实验基地的示范带头作用。

3.强化课题过程管理,提高教育研究质量。认真做好省、市、区规划课题的申报及立题评审,组织开题、中期论证,加强课题研究的资料积累和档案管理。努力做好结题工作,确保结题质量;改革鉴定方式,采用部分区级课题现场结题形式;做好每年一度的教育科学优秀研究成果的评奖工作,严格按照评比标准和程序,坚持科学、公正和公平的原则。努力实现区级课题抓普及、市级课题出成果、省规划课题创特色、省重点课题树品牌。争取在理论上取得一定突破、在实践和推广方面取得较大效益。

4.注重课程建设研究,推进新课程改革进程。以校本教研为依托,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合理利用校本资源,提升教师课程开发和执行能力,从课程的执行者成为课程的领导者、开发者。加强学科课程研究,据学生身心特点使课程更具操作性,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提高问题意识,形成反思能力,改进教学行为。

5.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关注师生和谐发展。根据教育科学事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凸现教科研机构的“参谋”作用,围绕教育热点、难点、重点等方面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完成城镇化过程中进城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专题调查、班主任工作状况及缓解压力的研究等,采用量的调查与质的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了解现状、分析对策、全面指导,使调查研究结果成为行政决策、行动实施的依据,解决现实问题,提高教育科研的实效性。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教研室工作总结和计划》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教研室工作总结和计划: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教研室工作总结和计划》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462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