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杨塔乡质量兴县半年工作总结

杨塔乡质量兴县半年工作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6 23:39:32 | 移动端:杨塔乡质量兴县半年工作总结

杨塔乡质量兴县半年工作总结

杨塔乡质量兴县活动半年工作总结

在县委、县政府的周密部署下,我乡严格按照“质量兴县”活动的相关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了各项工作,切实履行了质量监督管理责任,圆满的完成了上半年的各项任务。现将20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了组织领导。

为了使“质量兴县”活动的各项任务取得实效,乡上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村包村组长为成员的领导机构,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按照相关要求,根据行政区划开展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领导机构各成员为各村监管员,负责对各村辖区内的磨坊、榨油坊、商店等进行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在此基础上结合我乡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质量兴县活动实施方案》、《质量兴县工作责任制度》,将质量兴县工作纳入年终考核,进一步明确了责任。

二、加强了工作宣传

3月10号,乡上召开了“质量兴县”的专题动员大会。在会上,对各村磨坊、榨油坊、商店、杨塔小学食堂负责人等质量监督管理对象进行了“质量兴县”活动专题培训,并讲解了国家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采取发放宣传单、办黑板报、办宣传培训班、发送宣传短信等方式方法,在全乡营造了“经营靠质量、质量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靠实了质量责任

针对山区农村商铺分散,难以集中管理的基本情况,乡上与区域内的磨坊、榨油坊、商店、杨塔小学食堂等质量监督管理重点单位签订了《质量安全承诺书》。要求各质量监督管理对象建立食品进货台账和”一票通“制度,如是记录食品来源信息。乡上定期、不定期的对

各质量监督管理对象的食品进货台账和“一票通”进行检查。通过半年的工作开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四、加强了督促检查

一是针对全乡的磨坊、榨油坊、商店乡上抽调专人进行了食品质量安全的专项检查,对没有经营许可证及食品安全许可证或不健全的个体户采取了关门整顿、限期整改、行政处罚等措施,全面清理了在销售环节的食品质量安全隐患。经过专项检查整顿后,重点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5%以上,全面达到了标准。二是对全乡马铃薯、玉米、猪、牛、羊等9种农、畜产品例行监测了6次,确保了农、畜产品生产环节的“零隐患”。

五、健全了举报投诉网络。

通过对群众开展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提高了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在全县群众中形成了注重食品质量安全的浓厚氛围。乡上通过增加人员,设立食品安全专岗,提高了食品安全的受理效率;通过面谈、电话、信函、电话,手机短信等方式增加了举报途径,健全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对质量安全的管理。六、加强了食品安全预警防范体系。

我乡建立食品质量信息公示制,整合分析通过申诉举报、执法检查、商品质量抽检、案件查处等途径获得的信息,及时评估市场消费风险,将存在食品质量安全隐患的商铺在各村公示栏中予以公示,向群众提供消费指导,发布消费警示,提高了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自我防范的能力,将事后维权前移到事前防范。

七、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养殖、种植领域存在安全隐患。

我乡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大体上可分为种植、养殖,流通,消费三个环节。在种植、养殖环节,由于农药、化肥、兽药、生长剂等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从源头上给食品安全带来隐患,过量化肥的使用除造成土壤板结、土质下降外,还会造成农产品中硝酸盐积累过多对人体造成危害。这些被污染土壤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

属会在农、畜中聚集,进而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危害。

2、“准入”环节存在漏洞。

根据有关规定,食品销售者应按批次索取所销售食品的质检报告。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定,也是“一票通制度”的核心内容。因为在流通市场销售的食品,我们用肉眼是很难分辩其质量是否合格的。这就好比一个应聘人员,用人单位很难用自己的肉眼断定其身体是否健康,只有应聘人员提拱了有资质医院的体检报告,才能认定其是健康的。但目前实行的进货验收制度也存在漏洞,那就是虽然规定了供货人应按批次提供检测报告,却没规定应当检测哪些项目。还拿上面的例子来说明,应聘人员提供了医院出具的体检报告,但由于没有规定应当体检哪些指标,应聘人员有选择地测个体温、量个血压,而有意避开了其他重要检查项目。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应聘人员提供了体检报告,也无法证实其身体就是健康的。同样道理,即使进入流通领域的食品出具了检测报告,因为没有包含一些重要检测项目,也不能证明该食品就是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现实中,一些生产企业正是利用这一漏洞,有意回避了易出问题的检测项目。一些商铺对此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致使,“一票通制度”形同虚设,市场上销售的食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3、有些环节监管工作难以到位。

在种植、养殖环节,我国现行政策下的分户耕种和养殖承包方式使执法机关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监管。比如,对甲农户进行检测,发现使用化肥或农药不合格,而明明知道其相邻的乙农户也使用了同样的化肥和农药,要想查乙农户,还需重新进行检测。面对全乡农户,确实难以实施有效监管。在流通、消费环节中,由于快速检测技术滞后和专业知识有限,我们的监管人员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类食品,常常受到“查什么,怎么查”的困扰。

4、监管资金捉襟见肘

由于乡上每年划拨的办公经费有限,同时要兼顾几十项工作,致使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资金难以保障。面对众多的检测项目,只能做几

项,使得对农、畜产品的检测存在漏检的现象。

5、检测技术、专业人员严重缺乏

对于农、畜产品的检测有一套科学严谨的程序,必须要有专业人员用专门的检测设备进行检测。而这些正是我乡所缺乏的。而送检一是费用高,二是信息反馈时间长。在这样的情况下,严重制约了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质量和公信度。

质量兴县活动是县委、县政府制定的一项长期而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责任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乡将以构建和谐社会、保证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为目的,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一个监管制度、明确责任、建设健全考核机制、严格信息数据完整、检验覆盖全面、应急措施有力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积极探索政府挂帅、质监牵头、群众防范、上下联动的监管机制,努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推动全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杨塔乡人民政府二○一○年七月一日

扩展阅读:静宁县科技局质量兴县工作总结(22号)

静宁县科技局质量兴县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们始终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质量兴县”的科学理念,按照“抓经济、靠科技,抓科技、促质量”的原则,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技为先导,以教育为基础,以人才为根本,以投入为保证,以创新为动力,以“质量为保障”,全面推进科技进步工作,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增强了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先后荣获全国科技、教育、文化先进县,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中国苹果之乡、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和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等荣誉称号。回顾近年来我县开展科技工作的经历与实践,我们的主要做法和成效是:

一、牢固树立科技首位意识,全面优化科技管理机制我县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基础薄弱,属甘肃省中部18个干旱贫困县之一。县委、县政府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在反复调研论证,准确把握县情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到,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的因素虽然较多,但最根本的是思想观念落后,科技和质量意识淡薄,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因此,我们牢固树立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经济首先抓质量,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的意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部署科技工作,把科技工作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以科技之长补经济之短,确立了“科技领先、教育奠基、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科教兴县和质量兴县战略思想,把科技工作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布局,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实施。在成功创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的基础上,以争创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为目标,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推动科技进步的政策措施,论证决策和引进重大科技项目,协调科技部门和其它部门的关系。先后制定出台了《科教兴县规划》、《关于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的决定》、《静宁县科技进步奖励办法》、《静宁县招商引资和引进人才十条优惠政策》和《静宁县争创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规定,科学指导科技工作深入开展。坚持每年召开两次以上专题研究科技工作的县委常委(扩大)会和政府常务会,听取汇报,部署工作,协调解决具体困难和实际问题。要求各级各部门通过开展创建科技进步县活动,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增加科技含量,营造科技环境,提升科技地位,推动全县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人大、政协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定期审议和视察科技工作,及时反馈各类意见,为促进科技进步献计献策,贡献力量。县委、县政府将科技工作列入县乡领导班子任期责任目标,严格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每年与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签订责任书,与经济工作同规划、同安排、同落实、同考核,真正做到了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目标责任到位、政策法规到位、决策咨询到位,依靠科技

进步实现富民强县已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二、深入实施科教兴县和质量兴县战略,不断提高科技工作水平

(一)健全完善科技网络,增强管理服务功能。为了提高科技水平,拓宽服务领域,加大科技管理力度,我们按照“加强县级、充实乡级、辐射村级”的要求,不断加强县、乡、村三级科技网络建设。首先,加强科技部门自身建设。核定配齐县科技局行政编制10名,其中正副局长3名,内设发展规划股、管理培训股和办公室,科技管理部门机构健全,综合管理职能发挥到位。其次,建立了科学、民主的决策制度。成立了静宁县专家决策咨询小组,在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决策和重要项目实施前,事先都要充分调研论证,认真听取咨询小组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再次,健全了县、乡、村科技服务体系。有关涉农部门设立了服务中心,企业主管部门、骨干企业都设立了技术开发机构,负责科技产品的开发引进、技改项目的实施以及职工的培训工作。24个乡镇分别成立了乡级科技工作服务站,392个行政村全部配备了科技村主任,全县建成乡镇农民技术文化学校24所。两年来,建成科技示范乡镇5个,科技示范村48个,分别占乡、村总数的20.8%和12.2%。组建了村级科技服务队和专业协会,积极开展技术试验示范和实用技术的配套推广,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目前,全县已成立多种形式的科学技术协

会132个,专业合作社5个,村级综合服务站20个,从事技术服务的人员达3600多人。静宁农业新技术协会等2个农技协会已进入全市“十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行列,静宁仁大果农协会跻身全省“五十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行列,其推广科技、订单经营、助农增收的做法在新闻联播中头条播出,有力地提升了静宁果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古城乡洋芋协会成立以来,引进洋芋优良品种3个,配合乡农技站开展了芽栽、堆栽等多种试验,与金大地精淀粉公司签订了订单洋芋1.67万亩,带动了全乡洋芋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全县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村组为延伸、企业为依托,上下贯通,专群结合的科技服务网络。

(二)强化科技培训,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素质。整合全县远程教育、党校、农广校等教育培训资源,搭建资源共享的培训平台,本着实际、实用、高效的原则,因地制宜,采取分段分类、分层次培训的形式,实行集中培训与分散指导,课堂讲授与现场示范,观摩座谈与典型引导相结合的培训机制,大力开展提高型、骨干型、普及型科技培训。

一是全面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的提高培训。开展科技人员继续教育,采取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加快知识更新,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突出抓好学术带头人和复合人才的培养,重视乡镇技术人员的培训,培养和造就了一支专业配套、结构优化、分布合理、水平较高

的专业技术队伍。鼓励和吸引科技人才兴办科技实体,加速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技术在生产、教学、管理中的推广应用。

二是深入开展农民技术员、企业技术骨干、科技示范户的技术培训,提高在实际生产中的能力。聘任28名科技特派员,组织实施科技兴农项目,架起了科技与农民之间联系的平台。

三是积极组织广大农民进行适用技术的普及培训。在抓好科技下乡、科普之冬(春)活动、科技宣讲、以会代训、印发科技资料等传统培训形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作用,整合科技、教育、农业、卫生等资源,建立辐射村社的培训网络,加强群众的科技培训。每年在乡村举办坑垄种植技术、果树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新法养殖技术、日光温室栽培技术、无公害标准化农业生产技术等各种科技培训班,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快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两年来,县、乡、村共投入培训资金14.24万元,举办各类培训班379期,累计培训党员干部1.2万人(次),培训农村适用技术5万余人(次),编印发放培训教材、资料3万多份,播放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光盘(录像带)360盘。全县有90%以上的农村基层干部每年最少接受两次以上的普及性培训,80%以上的工人接受岗位技能培训,92%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普遍掌握12门实用技术,其中具备农民技术员水平的农民达到250名。一些农民通过培训取得了“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证书”,全县农村先进专业技术覆盖面达到86%以上。

(三)大力实施科技项目,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始终把科技项目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严格按照科技项目立项前专家论证、项目实施中督促检查和项目完成后鉴定验收、评审奖励的科技管理程序,积极论证,严格筛选,认真实施,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步伐,不断提高依靠科技解决“三农”问题的能力。两年来,向市科技局申报鉴定科技成果项目32项,有24项获市科技进步奖,其中高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种静宁10号、优质专用型冬小麦品种静麦1号选育、静宁县优质果新品种引进及产业开发、腓骨移植治疗骨囊肿临床研究4项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尤其是我县农技人员经过多年努力,选育出的优质高产冬小麦新品种静宁10号,特别适宜山旱区膜侧栽培,填补了陇东膜侧小麦区自育冬小麦品种的空白,年推广面积10万亩以上,亩均增产12.5公斤。其他14项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充分发挥优势,突出产业主导地位,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走果、草、畜循环发展之路,建成了集学习培训、示范带动、品种引进、高新技术组装配套、综合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城川大地滩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获得了国家科普惠农计划项目奖。建成了静宁县恒达公司、静宁鸡产业开发公司、进东养牛厂3户星火科技示范企业,实施了3万吨环保纸生产线、静宁鸡生态散养等技术项目。我县农技人员自创的膜上小拱棚西瓜套种辣椒栽培技术,具有抗旱、集流、防冻等特点,达到了省内领先水平,具有广

泛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在全省旱作农业现场会议上给予了高度评价。生产的“烟富2号、早酥梨、惠民短富”等果品,在国际国内果品博览会上首次获名优特新奖,“成纪富士”荣获“中华名果”称号。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鼓励农机生产企业研发生产农机具,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县农机公司改良生产的小麦条型播种机、玉米覆膜机、洋芋垄播机等微型农机器械,适合旱作农业区生产实际,便于家庭经营,目前农户占有率分别达到80%、50%和10%。

(四)坚持面向农村和企业,扩大科技示范推广。在科技向经济转化的过程中,我们坚持面向农村和企业,建立科技经济一体化的科学机制,积极开展技术推广示范,促进了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

一是狠抓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建立健全了以县乡为中心,以园区为载体,以协会为网络的“三位一体”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利用科普大篷车和“科普夏令营”等各类科普宣传活动,大力推广科技知识,做到了技术人员到户,技术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提高了农业科技含量,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以地膜覆盖栽培、微垄穴播、土壤施肥、节水灌溉、旱作农机具等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广泛应用,全县地膜覆盖技术推广面积每年稳定在35万亩以上。果品生产中全面推广了高光效树形改造修剪、配方施肥、疏花疏果、喷果型剂、喷防冻剂、果品套袋、铺反光膜等促使果品提质增效的关键技术,年推广

果品套袋5亿只,推广“三覆一种”(覆草、覆反光膜、覆砂、种草)技术8.5万亩。全县农业科技覆盖面达到90%以上,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8%。组织实施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在城川、李店、仁大等乡镇安装了光彩农家宝信息机,为农户提供最新的农业科技信息,指导农民发展生产。

二是积极开展企业技术创新示范活动。鼓励引导企业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进新产品,改进新工艺,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质量。县陇兴化工公司新建了瞬发电雷管、延期电雷管等3条工艺先进、技术领先、设备精良的现代化生产线,具备了年生产3000万发导爆管雷管、2500万米导爆管、5000吨工业粉状铵锑炸药的生产能力。其中8号纸火雷管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被评为“甘肃省优质产品”。

(五)加大科技投入,增强科技发展后劲。在实施科教兴县和质量兴县战略的过程中,我们把增加科技投入作为一项硬措施,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为支持、社会集资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社会化科技投入体系,确保了科技资金投入的逐年增长。县上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把科技三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科目,优先考虑,重点保证,每年按财政预算支出的1%落实资金。201*至201*年,共拨付科技三项费403万元,均占当年财政预算支出的1%。县属国有和80%以上的骨干乡镇企业按销售收入的1%建立了

各自的科技开发基金。两年来,全县企业累计投入科技改造和新产品开发资金2034万元。同时,加强科技资金管理,对所有科技经费实行专人管理、专项记载、专款专用,做到了资金、项目、责任“三统一”,任务、措施、效益“三落实”,使有限的资金发挥了最大作用,产生了最佳效益。

三、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两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服务,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品种优化、规模扩大、产业升级和效益提升。以新品种引进培育、反季节设施果树栽培、绿色“A”级水果标准化生产、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贮藏保鲜技术开发为重点,壮大了果品、洋芋、草畜三大特色优势产业,建成了麦林蔬菜公司、果品经销公司、大红碗方便面、静宁鸡产业化开发公司等一批“农”字型龙头企业和城川大地滩标准化果业示范区、威戎武家塬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区等6个科技示范园区。至201*年底,全县建成果品标准化生产基地6.8万亩,绿色苹果出口创汇基地2万亩,果品、洋芋、草畜三大产业总产值达到4.7亿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90元,较201*年增长21.4%,人均从三大产业中的收益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

二是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和民营经济发展。坚

持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着力抓好传统产业的挖潜改造和优化升级,巩固提升化工、建筑、建材、包装、食品等优势行业,不断改造开发新产品,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重点发展粉状乳化炸药、导爆管雷管、秸秆微解有机肥等化工产品,干发水泥等新型建筑材料和空心砖等环保墙体材料和中高档次的包装材料。在县属国有、集体和民营企业中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创建新型科技企业活动,已建成新型科技企业4户,民营科技企业3户。有5户企业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两年来,共投资1.18亿元,先后完成了县煤矿“一通三防”安全改造、恒达公司3万吨箱板纸生产线、1000万米导火索生产线等技改项目13项,引进了磷肥除尘、水泥除尘、印刷高档计算机桌面系统、扫描系统和制版设备等工业新工艺、新技术76项,新增产值5889万元,利税1184万元。陇兴化工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煤矿许用铵锑炸药系列产品荣获“甘肃名牌”产品称号,实现了静宁县“甘肃名牌”零的突破。同时,围绕将工业园区建成科技创新的基地、吸引外资的平台、经济增长的引擎这一目标,突出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引进吸收消化功能,着力发展产业集群。目前,园区共建办龙头企业28户,加工转化能力达到3.2亿元。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4.84亿元,占GDP的39%。

三是依靠科技进步增强了县域综合经济实力。经过近年的努力,科技进步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综合实力迈

上了新台阶。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每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至201*年底,全县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1.2%,达到1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0.9%,达到2700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是201*年的1.6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较201*年翻了一番,财政收入持续增加,农业生产综合实力明显提高,经济结构更趋合理,三次产业比例由201*年的43:26:31调整到36:30:34,综合实力由201*年全省第49位上升到46位。

四是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了社会事业和谐发展。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实施科教兴县和质量兴县战略的关键,不断强化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科技队伍建设,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共向大中专院校输送合格学生3.1万人,高考成绩连续29年居平凉市第一。同时,把职业教育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采取与市场零距离接轨、订单式培训的做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近年来,静宁职教中心和靳寺职业中学先后向社会输送各类实用人才1万余名,为静宁果品、建筑、养殖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不断健全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救治体系,引进先进设施和医疗新技术、新药物,科学预防和治疗常见病、传染病和职业病,有效保障了群众健康需求。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支持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具

体指导下,我县科技进步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省、市科技部门的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县财政十分困难,科技经费投入相对不足,不能很好的保障科技事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二是科技宣传、培训工作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三是科技人才偏少,特别是工业企业技术人才短缺,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四是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人才综合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今后,我们将以这次考核为新的起点,严格按照省、市科技部门的安排部署,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不断在机制上再创新,措施上再完善,工作上再落实,全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认真巩固创建成果,不断提高自身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以科技进步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和谐发展。

二OO七年七月三十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杨塔乡质量兴县半年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杨塔乡质量兴县半年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杨塔乡质量兴县半年工作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464305.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