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工作先进单位总结材料
科技工作先进单位材料
在xxx政府的部署下,xx电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搞好科技进步和创新工作,xxxx年应用和取得科技创新成果25项,科技人员发表论文20篇,上缴税收超过8000万元,获得xx市政府的表彰。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开展科技进步和创新工作
科学技术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xxx发电厂平均每天用煤量达到8000多吨,耗用清水达到5000多吨,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占发电成本的70%。利用能耗领域的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和科技成果,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xxx发电厂领导班子统一思想认识,把利用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把它作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xxx发电厂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意义,提高技术人员科技创新意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心,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加快把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企业发展。
电厂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加快科技创新工作的重大意义,积极带领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创新工作。xxx厂长一边工作实践,一边学习研究,将所学专业与电厂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取得多项科技成果,在国内各类技术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17篇,多次被公司和上级党组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并获xx市科技标兵、xxxx年度xx省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称号。在他的影响带头下,xxx、xxx等一批技术人员将理论知识与专业工作结合起来,刻苦钻研,积极探索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并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在国内各类技术专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
xxx发电厂坚持把技术的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企业科技人员立足现实,以节能降耗和提高效益为目标,广泛应用先进技术和高效节能、清洁生产等
1先进工艺,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一)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进行热电联产改造。xxx发电厂对6台凝汽机组改造为抽汽机组(热电联产机组),xxx年4月向xx纺织产业基地统一供应蒸汽,机组热效率提高7%,与园区自建小锅炉供汽相比,每年可节约标煤约4万吨,减少SO2排放量7500吨以上。
(二)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降低能耗。江南发电厂积极采用先进的工艺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资源等措施,节能降耗,提高效益。如xx发电厂在今年10月锅炉大修时,在炉膛里采用防结焦的远红外线涂料,更换省煤器时使用了防磨涂料,减少炉膛结焦状况,提高了炉膛温度,保证锅炉蒸汽品质的稳定,延长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的使用寿命,提高锅炉效率,起到了节能目的。又如xx发电厂对给粉机的调速方式进行变频改造,将滑差电机改造成变频电机,改造后每台电机能耗减少了30%,全年5台炉的给粉电机能节电约28万千瓦时。
(三)xx纺织产业基地供蒸汽管道工程选用旋转式补偿器。优点:(1)、补偿能力强,可达1800mm;(2)、不产生内压推力(或盲板推力);(3)、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密封材料,结构合理,磨损极为轻微等优点。可节约φ426管150米及保温材料。
(四)对xx发电厂#8炉燃烧器进行改造,选用稳燃燃烧器,形成有利于煤粉迅速着火的煤粉浓度场、气流速度场和温度场,形成稳定的着火源,并在炉膛内燃烧器附近涂刷远红外涂料作为卫燃带,增加传热热阻,提高燃烧器附近炉炉膛温度。使无烟煤、贫煤等劣质煤在低负荷时脱油稳定燃烧。锅炉每年可节省燃料费用240万元。
(五)对xx发电厂高压给水泵改造,更换给水泵出口止回阀及电动再循环阀门,将给水泵原来的级数10级改为9级,将第6级叶轮拆除,加装过流套。效果:减少节流损失,电流降低了30A,运行安全性提高,年节约用电100多万kWh。
三、积极采用环保新技术,做好清洁生产工作,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
科技进步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xxx发电厂积极采用环保新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
xxx发电厂认真做好清洁生产工作,先后投入了1亿多元进行废水、废气、固废、噪声等的治理。6台锅炉配套了高效除尘器和烟气
脱硫装置及其它防污治污设施,废水达到零排放,固体废物全部综合利用,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达到99%以上。
xxxx年投资100多万元对#8炉电除尘改造,电除尘流通面积由60增加到89.26。除尘效率提高,可减少烟尘排放978吨/年,同时减少引风机磨损,消除了安全隐患。
xx发电厂积极配合xx省蓝天工程的实施及xx市创模工作,投资5000多万元建成了烟气脱硫设施。工程采用TFGD钠钙双碱法脱硫工艺,整体脱硫效率达到85%以上,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0000吨/年以上。工艺采用DCS控制系统,与分散控制相比降低成本,运行维护方便,便于扩展,故障发生率低,也节省人力。脱硫治理设施已通过了xx区环保局的验收和xx省环保局的确认。
xx发电厂在企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工作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较好成绩,但与上级部门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将认真总结以往经验,加强技术创新,使科技工作取得更好成绩。
扩展阅读:兰州理工大学科技工作先进集体汇报材料
兰州理工大学科技工作先进集体汇报材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丁雨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作为西部地区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的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长期以来紧密结合西部,特别是甘肃省区域经济和地方资源特色,立足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其加工成型的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研究,形成了健全的本科、硕士、博士的多层次材料、冶金学科高级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多年来,学院依据国家、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科研特色,培养出了一支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研究队伍,在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开发研究,新产品开发方面做出了一定成绩,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国家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学院现从事科研工作教师及技术服务人员9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7人,副高级职称31人。具有博士学位36人,硕士学位4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人,甘肃省特聘科技专家2人,国家级专家及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2人,省部级专家13人。
近年来,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职能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在兄弟院系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院科研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一、学科建设成绩斐然
根据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总体要求和学院学科建设的实际,学院认真落实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实现了学院材料与冶金学科发展并举,并突出学科特色的目标。
201*年,学院成功获得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突破了我校无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历史,提高了学校与学院的办学层次。同时,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也获得认定。目前学院已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冶金物理化学与有色金属冶金2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材料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权点、材料加工工程高校教师攻读硕士学位授权点,从而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培养的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
201*年,学院成功申报了“材料加工工程”学校重中之重学科团队,并获得学校的重点支持。“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有色金属冶金与新材料”二级学科连续两届通过甘肃省省级重点学科评审。
为了加强学科建设力度,学院对原学科团队进行重新整合,依托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组建了九个研究部,从而更好的凝炼学科方向,努力向有色金属材料研究方向转移,更好地为甘肃省经济发展服务。
二、科研基地建设成绩突出
“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1*年4月份顺利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建设验收,表明圆满完成了建设计划任务书确定的各项目标,成为甘肃省省属院校中唯一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有色金属合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也于201*年5月份通过教育部验收,正式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更名为“有色金属合金及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年2月份甘肃省经济委员会正式批准依托我院成立甘肃省冶金有色新材料行业技术中心,并于201*年9月挂牌;201*年8月“甘肃省有色金属及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接受了省科技厅组织的评估。同时学院还建有四个校企联合工程中心,这些科研基地的建设有力的支持了学院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开展。
三、科研队伍实力雄厚
学院科研队伍建设始终坚持数量保证、结构合理、质量优先的工作方针,为了提高科研队伍的水平,学院近年来加强了与国外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培养,通过输送优秀人才国外深造,现有在岗职工的岗位培训和再深造,加大招才、引才等措施的力度,加速了科研队伍建设步伐,使学院的科研队伍更趋于优化、稳定。
为了保证人才引进和培养的质量,学院在人才引进时首先注重考虑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重点引进具有丰富教学、科研工作经验的学科带头人,保证每一位引进的人才有饱满的教学、科研工作任务。近年来学院共引进博士11人(其中博士后2人,留日博士1人、留美博士1人),硕士16人。
为了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才,学院长期坚持青年教师导师制,让导师不仅要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而且还要负责他们的思想引导、学习和生活。201*年学院专门筹措15万元经费用于支持青年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经严格评审,共有16位教师获得资助。201*年,喇培清教授获得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工程并获得甘肃省青年科技奖,有12位教师获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资助。201*年学院通过“高水平论文资助计划、优秀博士论文资助计划、重大项目支持计划、青年教师资助计划”等措施的实施进一步促进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
四、科研工作成果丰硕
科研工作一直以来是材料学院的优势所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1*-201*年底,学院共承担国家项目28项,教育部项目15项,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与省自然基金项目91项,与企业合作项目140余项。完成科研鉴定成果48项。其中:国家863”项目4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国家自然基金委国际合作项目3项;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90余项,同时完成了一批重大横向项目。尤其是201*年,在与酒泉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合作中取得重大突破,科研项目金额达350万元,201*-201*年,学院共完成科研进款4252万元。其中纵向科研进款1865万元,横向科研进款2387万元。
201*年以来学院共发表学术论文1475篇,在国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27篇,被SCI、EI、ISTP收录论文279篇,出版专著5部,教材8部。
201*以来共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3项。其中:甘肃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甘肃省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
201*以来学院共申报发明专利79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7项,实用新型授权2项。发明专利“用于铝及铝合金Al-Ti-C系复合晶粒细化剂的制备方法”被评为“首届甘肃省十大优秀专利”。
学院科研工作长期坚持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方针,围绕甘肃冶金有色特色中镍、钴、铜、铝及其合金、不锈钢材料的制备及其加工,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等与地方冶金有色企业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合作研究。目前已与金川集团有限公司、酒泉钢铁集团公司、连城铝业股份公司、白银有色金属公司、中国铝业西北铝加工分公司等甘肃主要冶金有色企业建立了长期产学合作关系,并取得了良好的合作成效。为企业解决了大量技术难题,一批科研成果在企业得到了推广应用,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经过多年合作,目前研究部在技术合作研发方面已进入这些企业的主业领域。
学院还积极加强同国内外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邀请国内外专家来学院讲学与合作科研,并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先后有德国Fraunhofer材料力学研究所、德国奔驰公司、俄罗斯科学院巴依可夫冶金材料研究院、英国伯明翰大学、中国航空材料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多名专家学者来学院讲学与合作研究,并与他们达成了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协议。近年来学院成功主办了“敦煌国际焊接学术论坛”,承办了“焊接环境、健康与安全学术与技术交流会”、“中国机械工程年会机械装备结构材料与表面技术分会”、“甘肃省有色、黑色冶金行业技术成果交流会议”;协办“全国航空先进材料与热工艺技术发展战略研讨会”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均获得圆满成功。
以上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帮助。在此,我代表材料学院表示衷心的感谢。
谢谢大家!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科技工作先进单位总结材料》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科技工作先进单位总结材料: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