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XX县201*年文化XX县201*年文化、科级、卫生“三下乡”工作总结

XX县201*年文化XX县201*年文化、科级、卫生“三下乡”工作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7 18:46:12 | 移动端:XX县201*年文化XX县201*年文化、科级、卫生“三下乡”工作总结

XX县201*年文化XX县201*年文化、科级、卫生“三下乡”工作总结

XX县201*年文化、科级、卫生“三下乡”工作总结

XX县“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在XX县文化广场拉开序幕。XX县科技局、科协、环保局、林业局、文物局、县图书馆、农技站、药品监督局、农机局水产局、畜牧局、水利局、县艺术团等十几个单位集中开展宣传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单位共发放科技、文化、卫生、环保、法律等技术宣传资料10000余份、各种手册800余本、光碟100余张、宣传型环保购物袋500余个、各种挂图20余张,为群众提供科技咨询230人(次)。

一、文化下乡工作

1、积极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截止目前县艺术团下乡演出各类文艺节目100余场,观众达到25000人次;文化下乡演出占演出场次的70%,深受基层农牧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在各乡镇举办了农牧民文化体育周活动,文艺汇演10余场。

2、为进一步发挥电影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营造春季电影文化,结合农牧民文化周活动,做好文化“三下乡”工作,切实抓好农村“2131工程”,截至目前已在各乡放映影片80余场。

3、以“全民读书月”活动为契机,走进乡镇服务网点开展图书宣传活动12次,接待读者达2万余人次。赠送各

类图书6000册。

4、体育设施器材下乡,积极做好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工作,加强督促和检查工作。同时引导、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乡镇投资兴建方便农民健身的场地设施;体育健身指导下乡,今年结合在各乡镇开展的全民健身周活动,体育指导员下乡为体育比赛做好裁判和指导工作;体育科普知识下乡,在文化体育周活动中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散发宣传单,引导农民参与健身,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健身意识,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科技下乡工作

全县以“携手建设创新型XX科技支撑跨越式发展”为主题,结合我县实际,积极组织策划和大力推进科技周的各项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首先是立足于集中宣传,营造一个全社会尊重科学,学科学,普及科学技术,宣扬科学的氛围。5月18日上午,我县在县委门前举办了全县“科技活动周”的开幕系列活动,参加科技活动周开幕式及开展宣传咨询活动的单位有:科技局、环保局、农业局、畜牧局、林业局、卫生局、药监局、文物局、计生委、县团委、妇联、科协等单位。活动现场有宣传交通安全常识、消防安全知识、环保知识、生殖健康知识等科普知识的,有接受群众咨询问题的,有医疗专家为居民义诊的,现场群众热情参与,科普和创新气息浓厚。开幕式上各单位共向过往群众发放科普宣

传资料8000余份,咨询300余人,义诊180余人,发放计生药具100余盒,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第二是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本届科技活动周的科技活动重点放在乡镇一线。广泛动员了科技人员、科普志愿者深入群众、深入田间地头,大力开展科技宣传活动、普及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技成果现场展示会,同时开展科技服务民生集中性科技宣传活动。科技下乡工作人员向群众免费发放农业种植、养殖技术知识书籍、光碟资料等。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同时接受群众的科技、卫生健康、法律法规和政策咨询,吸引了众多群众参与。参加此次活动的单位共发放科技、文化、卫生、环保、法律等技术宣传资料10000余份、各种手册800余本、光碟100余张、宣传型环保购物袋500余个、各种挂图20余张,为群众提供科技咨询230人(次)。

三、卫生下乡工作

为扎实有效开展卫生下乡活动,进一步加强卫生培训工作,提高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卫生技术人员业务素质,提高各乡镇(场)农牧民群众的健康意识,由县卫生局牵头,带领县新型农牧区合作一老办公室和四家县直医疗机构,针对农牧民感兴趣的卫生法规、妇女儿童保健常识、合作医疗相关知识和传染病防治等专业知识进行宣传培训,利用各乡镇集贸日,对9个乡镇进行卫生常识和专业知识的宣传培训,活动自201*年2月8日开始,12月31日结束。截至目前,本次活动共发放宣传单1201*份,悬挂横幅28次,培训农

牧民530人次、义诊1500余人次。

为进一步提高全县乡村医生队伍整体素质,增强村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促进卫生事业发展,充分发挥她们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结合我县工作实际,201*年8月对全县各乡、镇村卫生室卫生技术人员300人,进行为期五天共三期的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妇产科、新农合、公共卫生知识培训班。培训邀请了援疆专家及自治区第一附属医院的专家进行了授课。通过开展卫生下乡活动,提高了农牧民的健康意识,增强了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观念,通过开展农牧区卫生人员培训,提高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技术人员的专业服务水平;使村卫生室人员初步掌握有关知识和相关政策。提升了服务意识、提高了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扩展阅读:xx县201*年度文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xx县201*年度文化工作总结及201*年

工作计划

一年来,我县文化工作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帮助下,紧紧围绕“文化兴县”发展战略,充分挖掘xx独有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加强文化建设,弘扬民族文化,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繁荣文艺创作,积极培育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业,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经过努力,全县文化工作健康发展,产业培植初见雏形,现我就全县文化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县情概况

xx于1965年成立自治县,是全国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少数民族自治县、典型的民族直过县、地处边境一线的边疆县、民族跨境而居的特殊县。全县国土总面积1353.57平方公里,辖5乡2镇36个村民委员会3个社区36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1335人,其中农业人口73875人,占总人口的81%。县内居住着佤族、拉祜族和傣族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1.9%,其中佤族占总人口的68.8%。境内佤族、拉祜族与境外佤族、拉祜族,同宗同族,语言相通,习俗相同,山水相连,国境线长89.33公里,有5乡1镇15个村1个社区与缅甸佤邦接壤,是边防、禁毒和防艾的前沿阵地。解放前,世居的佤族、拉祜族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解放后直接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差、底子薄、起

步晚。

20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2878万元,同比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118万元,同比增长33.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678万元,同比增长36.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75196万元,同比增长4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600万元,同比增长16%;边贸进出口总额5700万元,同比增长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52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2549元,同比增长30.7%。

二、文化建设工作情况

(一)整合资源优势,加强民族文化建设

一是加大投入,健全文化工作机构,促进民族文化事业发展。全年投入县城主街道建筑民族特色改造工程、拍摄电影《阿佤山》、举办第十一届茶节闭幕式及木鼓节、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等文化事业建设、文化产业发展经费投入约6325万元。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常务副组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明确县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县委宣传部内设机构,设副科级主任1名。不断壮大文化队伍建设,新进42名演员充实县民族歌舞团队伍,全县39个行政村(社区)都配备了1名文化宣传辅导员,组建和恢复了一批农村业余文艺队,目前全县共有农村业余文艺队31个。

二是整合优势,促进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业互动发展。紧紧抓住普洱市委、市政府打造“普洱绿三角”旅游环线的

机遇,着力于民族文化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发挥原始生态自然风光,古朴神秘的文化,民风淳朴、民俗奇特的优势,突出重点打造特色,使民族文化与各景点景区紧密结合,发挥景点景区作为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载体作用。重点打造了“司岗里佤族村庄”、“勐梭龙潭”、“龙摩爷”、“里坎瀑布”、“木依吉神谷”、“佤山榕树王”、“永克洛园”等一批具有独特自然景观和丰富民族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以阿佤文化为内涵的旅游景点景区初见规模,以勐梭龙潭为首的一批景点景区现已成为xx旅游文化名片,凭借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相结合的独特魅力为广大游客所认知。201*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00万元。

二是全面启动县城建筑民族特色改造工程,特色小城形象初步显现。我县积极探索研究佤族传统干栏式建筑元素如何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问题,经过不断的试点和摸索,将原有房屋建筑外观与当地佤族传统建筑元素相结合,对城区建筑物进行民族特色改造。目前,对县城主街道勐卡路沿线实施建筑物民族特色改造62幢(含完工34幢,在建28幢),一期主街道改造工程完成后,将继续向其他主要街道延伸,有序推进。同时,重点打造标志性建筑,江三木落影剧院作为召开县内大型会议,进行重要演出、接待宾客等活动的主场所,成为体现民族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县城建筑民族文化特色改造主体改造初具雏形。

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突破。通过努力,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佤族神话史诗《司岗

里》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为保护好《司岗里》的真实性、完整性,县民宗局等有关部门积极对民族文化进行抢救,争取资金,下步将整理出版佤族神话史诗《司岗里》。省级非遗项目岳宋乡永老寨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文化传承示范村“土风计划”项目。第二批阿佤文化传承小组顺利结业,完成第三批阿佤文化传承小组招生工作。

(二)依托特色文化,积极打造文化品牌

按照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我县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挖掘和打造,积极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围绕“木鼓之乡”、“狂欢佤部落”特色文化,打造了以中国佤族木鼓节为代表的特色文化节庆活动,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中国普洱茶节闭幕式暨201*年中国佤族木鼓节大型文化活动,如今木鼓节已成为xx弘扬民族文化,彰显佤山魅力的知名节庆活动。围绕“妙曼普洱”大型歌舞剧,创作推出了《木鼓甩发舞》、《阿佤欢歌》、《佤山鼓韵》等一批佤族原生态歌舞作品,并取得了喜人成绩。舞蹈《木鼓甩发舞》荣获了第八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蹈大赛评委会特别奖;佤族原生态歌舞剧《阿佤欢歌》荣获云南省第十一届新剧(节)目展演,歌舞、音乐、杂技类金奖,编导一等奖,舞美设计三等奖;器乐类节目《佤山鼓韵》、舞蹈类《甩发舞》分别获得了云南省第七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金奖和银奖;舞蹈《阿佤人民唱新歌》荣获云南省第二届“大家乐”群众文化广场舞蹈大赛金奖。在普洱市第二届“大家乐”群众文化广场舞蹈大赛中,荣获了集体组织奖,自创舞蹈《阿佤人民唱新歌》获金奖,自创

舞蹈《佤族对脚舞》、规定舞蹈《山寨的节日》获银奖。

(三)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地组织开展了第十一届茶节闭幕式演出及木鼓节系列活动,举行了乡镇民间歌舞展演、迎宾晚会、闭幕式展演、千人拉木鼓、剽牛、篝火狂欢等系列文化活动。举行了庆祝建党90周年“佤山人民心向党”大家唱歌咏活动、庆祝建党90周年主题书画摄影作品展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举办了“廉政歌曲大家唱”歌咏晚会。“春节”、“国庆”等节日期间,举行了拉木鼓、佤族原生态歌舞演出、篝火联欢等文化活动,组织各乡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312场次,参加活动人数78000人次,分别到中课乡、勐卡镇等乡镇举办广场舞培训班4期800余人次,举办老年广场舞辅导4期,辅导人数200余人次。启动实施文化对口帮扶活动,向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室捐赠电脑及图书;组织开展送戏下乡活动,举办的老年歌舞比赛、广场舞比赛等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加大了对老年人和农民群众的文化服务,带动了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县图书馆、文化馆及体育健身设施等公共文化设施已免费向社会开放。县图书馆总流通册次为11786册,借阅人次10280人次,资源共享服务7121人次,开展“读书宣传周”活动,积极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大量实用的书刊。县文化馆免费向观众开放书画摄影等展览。佤族博物馆投入使用,全年接待参观人数1050人次。

(四)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一是按照中央省市要求,完成了阶段性改革任务。针对县民族歌舞团、文化馆、图书馆不同情况,分别制定了不同的改革方案,分类指导,稳步推进。县民族歌舞团等文化事业单位基本完成了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任制,新进职员按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办理相关保险。

二是推进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根据《xx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要求,完成了县广播电视局和县文化体育局的合并。为加强全县文化市场的建设与管理,规范文化市场管理,组建了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核定事业编制3名、人员已全部到位。

三是广播电视信息传播网络公司实现“一省一网”。根据上级部门关于广播电视事业单位体制改革要求,云南广播电视网络公司xx支公司于201*年3月转为企业单位,完成工商、税务登记。目前,xx支公司有6名职工(全部属于企业编制),职工保险均按规定办理。公司现有有线电视用户3000余户,用户主要分布在新县城城区、勐梭村南规组、勐梭大寨等村民小组。通过优化服务,提升综合实力,广电网络成为推动全县广播影视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五)加强文化外宣,弘扬民族文化

一是以第十一届中国普洱茶节闭幕式在xx举行为契机,组织开展“三百个一”艺术家到xx采风,配合《车与人》杂志社到我县采风,制作了一期佤族民风民俗专版,刊登在《车与人》201*年第9期。协助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

栏目摄制组到我县拍摄节目,并于7月1日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播出。协助《茶王》摄制组完成采点考察工作,完成《阿佤山》电影拍摄,协助配合做好内蒙古呼和浩特导演艺术家、柏联集团艺术团、西南民航公司、楚雄双柏县考察团、云南省博物馆非物质文化考察组等在我县考察拍摄宣传民族文化工作。

二是积极参加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弘扬民族文化。3月组织县民族歌舞团和80多名群众参加了央视“心连心”艺术团在普洱举行的慰问演出;4月我县民族歌舞团39名演员首次在国家大剧院参加“首届北京国际电影季开幕式晚会”演出;5月又赴滇参加云南省第十一届新剧(节)目展演,6月赴北京参加《我要上春晚》节目录制。9月参加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节开幕式;9月底县委宣传部部长应邀参加云南广播电台、昆明市广播电台《香格里拉之声》和《阳光频率幸福频道》栏目宣传佤族文化;10月县民族歌舞团代表普洱市参加云南省第二届“大家乐”群众文化广场舞蹈比赛,参加普洱市在全国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经验交流会文艺演出大型原生态民族歌舞《妙曼普洱》2场;11月到贵州参加第八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白马峪温泉杯民族民间舞大赛;11月中旬我县12名演员赴京参加《梦想合唱团》公益节目。

三是以文艺杂志《佤山》为宣传载体,利用文艺创作形式进行文化宣传。一批文艺作品在国家级、省级媒体上刊发,文清风的诗歌《北京地铁》、《抒怀》、《安居》、《邀鹤同吟(三首)》等在《诗词世界》杂志分期发表,《我们佤山(组诗)》

在《中国作家网》发表,苏然的诗歌《窝笼村》、《鸟鸣唤醒佤山的早晨》、《春风荡漾木鼓路》等80余篇诗歌在《中国作家网》、《云南政协报》、《延河》等杂志发表,散文《清明情思》荣获201*年全国散文作家征文大赛二等奖,《苏然诗八首》荣获第六届海内外华语文学创作笔会征文大赛二等奖。通过加大民族文化外宣力度,弘扬了民族文化,彰显了阿佤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了xx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年来,我县文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仍然很多。一是缺乏专业文化人才。二是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种类少、形不成规模。三是文化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制约文化产业发展。四是县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相对滞后,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城乡群众文化发展的需要。

四、201*年工作计划

我们将以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契机,全面实施“文化兴县”发展战略,推进我县文化建设工作走上新台阶。一是制定下发xx县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实施文化兴县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二是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桥头堡”战略和市委、市政府打造“妙曼普洱养生天堂”的良好机遇,加大投入,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抓好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三是认真组织实施“八个一”工程,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八个一”即:制作一部经典宣传片;创新一个广播节目;收藏一批文学作品和手工艺

品;制作一盘佤族歌舞乐光碟;制作一本佤族民风民俗画册;推广一套佤族广场舞;制作一盘阿佤文化传承小组光碟;制作一本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画册。四是做好民族语言、歌舞、习俗等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工作。做好广场文化工作,进一步推广具有民族特色的广场文化,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积极培育文化产业,扶持具有潜力的文化产业发展。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XX县201*年文化XX县201*年文化、科级、卫生“三下乡”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XX县201*年文化XX县201*年文化、科级、卫生“三下乡”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XX县201*年文化XX县201*年文化、科级、卫生“三下乡”工作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466851.html